从寒门走进象牙塔:中美大学教授社会流动之比较研究_1_第1页
从寒门走进象牙塔:中美大学教授社会流动之比较研究_1_第2页
从寒门走进象牙塔:中美大学教授社会流动之比较研究_1_第3页
从寒门走进象牙塔:中美大学教授社会流动之比较研究_1_第4页
从寒门走进象牙塔:中美大学教授社会流动之比较研究_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从寒门走进象牙塔中美大学教授社会流动之比较研究    摘要:在滚滚的社会流动浪潮中,大学教授的社会流动显得特别耀眼。这种流动的耀眼之处在于,它打破了大部分“地位获取”模型中家庭背景具有明显影响的魔咒,断然宣称,教授的社会流动并无家庭背景的显著影响。以职称、收入和发表文章的数量作为社会流动的指标,把家庭背景、人口统计特征以及个人成就作为影响学术职业流动的三大动因,用三个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在中关之间进行了详细的比较。结论是,学术职业是突破社会流动中家庭背景局限性的一条通道。中美两国是两个在发展程度上有巨大差距的国家,然而,教授社会流动的类型却有惊人的

2、相似。关键词:社会流动,大学教授,家庭背景,中美比较一、导论中国“拼爹”现象的再现既体现了中国社会仍然是一个男权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也体现了长辈的社会地位对子女社会地位的巨大影响。一般说来,在传统社会中,父母的地位对子女的地位有决定性的影响,这种主要是通过血缘关系承袭的地位称作先赋地位(ascribed status)。和传统社会不同,现代社会尊崇通过努力获得地位(achieved status),因而,父母地位对子女地位的影响大大减弱。然而,无论哪种社会,不管影响大小,父母地位对子女地位的作用都是无法完全否认的,此乃人性之使然。如此看来,有些西方学者把现代教育体系看成是现成社会结构再生产的机器

3、,显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1。但世界上没有一个只有正面影响而完全没有负作用的东西。“家兴不过三代”这个广为流传的俗语就是对父母苦心经营儿女结果的辛辣讽刺。倘若我们把视野从家庭转移到社会,“家兴不过三代”却未尝不是社会的福音。不管“家兴不过三代”背后的原因是基因遗传的随机性,还是社会、家庭环境变化的影响,其正面的效应是,它为社会流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只有一个社会流动畅通的社会,才会有社会系统的良性运行,才会推崇通过努力获得地位,才会激发进取、鼓励创新、人才辈出。就人才而言,有人甚至认为,只有一个创新型阶级的兴起,才能为国家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2。而大学是培育创造型阶级的摇篮,大学教师是培

4、养创造型阶级的园丁。从这些重要性出发,我们将会发现,研究大学教师从哪里来、他们在社会流动中表现得怎样等问题,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笔者试图通过中美大学教授社会流动的比较研究,揭示一条突破家庭背景局限的通道。二、研究背景及理论框架(一)研究背景社会流动有两个前提:第一个前提是社会分层;第二个前提是,社会虽有分层,但层级可以变动。社会流动与社会变迁息息相关。社会变迁涉及更多的是社会规范、社会秩序的改变,它可以包括社会结构的变化、文化的变迁等。而社会流动则主要涉及的是个人地位的改变。一般说来,社会流动与社会变迁呈正相关,即社会变迁越快、越大,社会流动也就越快、越大。社会

5、变迁既应该包涵进步,也应该包涵倒退。衡量社会变迁是进步还是退步涉及价值观、理论流派以及历史的检验。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在过去的30年中经历了也许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社会流动3。和中国相比,美国在经历了从殖民地到世界霸主地位的变化之后,早期快速的社会流动也逐步为成熟而缓慢的社会流动所取代4525。如果把教授的社会流动放在两种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中进行比较和检验,那么,学术职业成为突破家庭背景局限通道的理论就有更大的普适性。社会流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定义。“社会流动是指在一个分层系统中社会成员地位的移动。”5也有人将社会流动定义为,“在财富、职业、教育或其他社会变量基础上,个人或

6、者群体地位向上或者向下移动的能力”6。社会流动的类型很多,不过其基本类型可以用一个2×2的表格来表示(见表1)。 社会流动在很大程度上是指社会阶级的流动,而社会阶级又是由财富(wealth)、权力(power)和声望(prestige)构成的7。在实际划定家庭背景的统计操作中,人们通常用收入、教育程度和职业三个主要指标来衡量。大抵遵循这个定义,同时又考虑到教授职业的特殊性,笔者使用了职称、收入以及发表同行评审杂志文章的数量这三项指标来衡量教授的社会流动,因为这三项指标和大学教授的财富、权力以及声望息息相关,因而具有指标性意义。本研究主要探讨的是教授的社会流动如何受到家庭背景

7、的影响。具体说来有三个目标:第一,探索家庭背景对教授社会流动的影响(即代际流动);第二,检验现存社会流动理论对教授社会流动的有效性;第三,讨论研究结果的可能性政策建议。文章试图表明,家庭背景并非必然影响教授的社会流动,其原因是,满足当教授的高要求已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代际之间社会流动的瓶颈,恰似“英雄出自寒门”。(二)理论框架本研究试图应用社会流动的一般理论来检验中美教授社会流动这个特例。社会学家长久以来都认为,一个人的背景,诸如父母的教育、职业以及收入会明显影响一个人的社会流动8。作为一种理论框架,地位获取模型(status attainment model)常常触及的是社会流动背后的力量7。

8、上个世纪60年代,布劳和邓肯9使用路径分析(path analysis)首先建立了一个广为流行的社会流动模型。其依变量是儿子的职业,4个自变量分别是父亲的教育、父亲的职业、儿子的教育和儿子的第一份工作。其基本结论是,除了自身的因素之外,父亲的职业和教育对儿子的职业有直接或间接的显著影响。然而,除了这个模型忽视女性在社会流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个历史的局限性之外,这个模式也因忽略了其他因素,如社会资源10、政治制度的影响11等,因而受到批评或得到扩充12。为修正和补充布劳和邓肯模型的局限性,威廉休厄尔13发展了威斯康辛地位获取模型(wisconsin model of status attainme

9、nt)。这个模型不仅包括了母亲的影响,而且把自变量仅仅包括社会结构因素扩展到包括社会心理因素,变量也从5个增加到8个。这些变量包括职业和教育抱负(educational/occupational aspirations)、智能(mental ability)以及有显著影响的其他人,包括母亲、兄妹、教师(significant others influence),等等14。和布劳与邓肯的模型相比,威斯康辛模型在增加变量后,对社会流动具有更强的解释力。虽然这个模型考虑到母亲的影响,但调查的受访者仍然是清一色的男性。显然,现代社会流动不光是男性,也应当包含女性,特别是那些职业女性。在最近的研究中,伦

10、纳德(leonard)扩展的地位获取模型(1996)就包括了女性15,同时也引进了另外一些变量,如志向(aspiration)、能力(ability),以期进一步改进现存的地位获取模型。然而,很多扩展后的地位获取模型研究常常产生不一致的结果16。例如,当贝勒4524把家庭背景定义为父亲和母亲的地位组合之后,她发现,新的社会流动模型比传统模型能够更好地预测男性和女性的社会流动。有趣的是,她发现:如果把美国最近同期出生群(birth cohorts,1965-1979)和1955-1964以及1945-1954的两个同期出生群相比较,近期出生群的社会流动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男性的社会流动率比女性明

11、显下降。显然,这些发现与社会环境的变迁以及妇女地位的提高息息相关。有人甚至认为,现存的所有地位获取模型主要强调的是个人社会化对社会流动的影响,而忽视了社会结构因素(如种族、组织和制度等)的影响17。尽管地位获取模型多种多样、结果参差不齐,但它们都指向基本一致的方向。那就是,家庭背景和地位的获取呈明显的正相关。本项研究聚焦中美教授的社会流动,将进一步检验地位获取模型的普适性。二、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本研究使用的数据资料来源于“学术职业变革:一项国际比较研究”(“changing academic profession:an international research project”cap,20

12、04-2009)。国际间合作的学术职业研究一共进行过两次。第一次是1991-1993年,一共有14个国家和地区参加。其主要宗旨是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学术人员的教学、科研、行政服务、对工作的态度以及价值观等。第二次是2004-2009年,一共有19个国家和地区参加。其主要目的是,在国际形势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的情况下,重新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学术人员在上述问题上的异同,强调的重点是学术职业的变革。显然,中国的崛起和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是国际社会不能再次忽视中国的重要原因。他们主动邀请中国参加了第二次国际学术职业比较研究。这项国际学术职业的调查为理解全球学术界共同面对的诸多挑战性问题提供了一次独特的机会,

13、这些问题包括:学术职业在国家之间的不平等及其差别、科研、教学、工作量、工资以及决策等。此项调查同时也包含了一些关于教授个人背景的资料,诸如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性别以及其他变量。本研究将会对许多调查中的变量进行详细分析。在19个国家和地区中,笔者仅选择中国和美国这两个国家进行比较,其中一个是最大的发达国家,另一个则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样选择的合理性在于:第一,如果将一个最发达的国家和一个发展中国家相比较,研究的结论由于能够跨越不同的发展阶段,在理论上有更大的普适性;第二,中国和美国的四年制大学在学术职业的结构上大体相似,可比性较强;第三,如果把19个国家放在一起比较,比较的结果会变得错综复杂,焦

14、点不够突出。另外,由于全职教授与兼职教授有很大的差别,本研究样本仅包括全职教授。本项研究的基本问题是:1.有多大比例的大学教授来自寒门?2.家庭背景对教授的职称流动有何影响?在人口统计特征和个人努力两组变量的控制之下,家庭背景的影响是否仍然存在?3.家庭背景对教授的收入有何影响?在人口统计特征和个人努力两组变量的控制之下,家庭背景的影响是否仍然存在?4.家庭背景对教授发表文章有何影响?在人口统计特征和个人努力两组变量的控制之下,家庭背景的影响是否仍然存在?由于以上4个问题都要在中美两国之间进行比较,因此,中美两国之间的差别自然成为以上每个问题的一部分。笔者使用定量的研究方法来回答上述问题。第1个问题以描述性和相关性分析的方法解答。第2-4个问题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解答。在这些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中,3个依变量分别是职称、收入和发表文章的数量。预测每个依变量的自变量设3个模型: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