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师资格考试中级经济师金融实务串讲2_第1页
经济师资格考试中级经济师金融实务串讲2_第2页
经济师资格考试中级经济师金融实务串讲2_第3页
经济师资格考试中级经济师金融实务串讲2_第4页
经济师资格考试中级经济师金融实务串讲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su.15 更多内容尽在 .第六章 金融创新与发展本章内容基本框架:本章主要考点:1、金融创新的背景与动因 2、金融制度的创新 3、金融业务的创新 4、金融工具的创新 5、金融深化与金融抑制 6、金融自由化、放松管制和金融约束论 7、金融深化与发展第一节 金融创新一、金融创新概述(一)金融创新的涵义 1、狭义的金融创新指金融工具的创新2、广义的金融创新包括金融工具、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以及金融制度的创新。(二)金融创新的理论理论创始人主要观点西尔伯的约束诱致假说西尔伯金融创新是金融机构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减轻内外部金融压制而采取的自为行为。凯恩的“自由管制”博弈理论凯恩金融创新是相互独立的经济力量

2、与政治力量不断斗争的过程和结果规避管制。金融创新是“管制创新再管制再创新” 的动态过程。制度学派的金融创新理论诺斯、戴维斯、塞拉认为金融创新是一种与经济制度相互影响、相互因果的制度变革。金融创新只能发生在受管制的市场经济中,而且政府的管制和干预本身就是一种创新。金融创新交易成本理论希克斯和尼汉斯金融创新的支配因素是降低交易成本;而且金融创新实际上是对科技进步导致的交易成本降低的直接反应。二、金融创新的背景与动因(一)金融创新的经济背景1、欧洲货币市场的兴起2、国际货币体系的改变3、石油危机与石油美元的回流4、国际债务危机(二)金融创新的直接动因1、金融管制的放松2、市场竞争日趋激烈3、追求利润

3、的最大化4、科学技术的进步 三、金融创新的主要内容 按创新主体分:市场主导型和政府主导型;按创新动因分:逃避管制型 、规避风险型、技术推动型和理财型;按创新的内容分,可以分为制度创新、业务创新、工具创新。(一)金融制度的创新1、分业管理制度的改变2、对商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实施不同管理制度的改变3、金融市场准入制度趋向国民待遇(二)金融业务的创新1、负债业务的创新(1)改造传统业务,创设与拓展新型存款方式a、存款工具多样化b、存款证券化c、存款业务操作电子化d、存款结构变化(2)商业银行账户的创新可转让支付命令(now)、超级可转让支付命令(super now)、电话转账服务与自动转账服务(at

4、s)、货币市场互助金账户、定活两便存款账户(tda)等。(3)扩大借入款的范围与用途负债业务创新的最终目的是扩大商业银行原始存款的资金来源。 2、资产业务创新(1)贷款结构的变化(2)贷款证券化(3)与市场利率密切的贷款形式不断出现(4)贷款业务的“表外化”如:回购协议、货款额度、周转性贷款承诺、循环贷款协议、票据发行便利另外,还有证券投资业务的创新:股指期权、股票期权等。资产业务创新的主要目的是降低风险、服务客户、扩大收益、减少资本充足率等指标限制。3、中间业务的创新中间业务的创新,彻底改变了商业银行传统的业务结构,为商业银行找到了新的、巨大的利润增大点,对商业银行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地影响。具

5、体表现在:(1)中业务领域极度扩张(2)中间业务的收入占银行业务总收入的比重不断增大(3)现代企业需要商业银行提供信托、租赁、代理融通、现金管理、信息咨询等多种中间业务(4)中间业务创新的主题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的主要内容:(1)结算业务的创新(2)信托业务的创新(3)现金管理业务的创新(4)信息咨询方面的创新(5)自动化服务的创新(三)金融工具的创新金融工具的创新是金融创新中最主要的内容。1、基本存款工具的创新2、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1)可变利率定期存单(2)牛市定期存单(3)扬基定期存单(4)欧洲或亚洲美元存单3、衍生金融工具的创新第二节 金融深化一、金融创新与金融深

6、化的关系金融深化是金融体系的变化作用于经济体系程度的一种反映。金融创新对金融深化具有重要的影响,包括对货币化的影响和信用化的影响两个方面。金融深化既是金融创新的反映,又反过来促进金融创新的进一步发展。二、金融深化与金融抑制(一)金融发展理论1、金融抑制论1973年由麦金农和爱德华.肖提出金融抑制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欠发达在于金融抑制,而且金融抑制的直接原因是金融管制,主张“金融深化”,把金融深化等同与金融自由化。2、内生增长理论该理论认为金融发展并不意味着金融自由化。实行金融自由化是有条件的,在不具备条件的国家,不实施必要的金融管制,可能更有利于金融的深化和经济的增长。(二)金融深化1、金

7、融深化的涵义(1)金融深化指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对金融服务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其中金融中介、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不断进行创新,市场可以运用的资金潜力不断被挖掘,市场规模不断增加,同时不断走向专业化和复杂化的过程。金融深化既包括金融机构和产品的创新,也包括金融制度和技术的创新;既包含数量的增加,又包含质量的提高。(2)衡量金融深化的指标货币化程度:货币交易总值/国民生产总值货币化程度越高,经济的市场化、金融化程度越高(3)金融深化与金融发展的区别金融深化表现为金融资产规模与金融机构或金融产品质量和数量上的扩张;金融发展不单指数量或质量上的变化,更主要是指金融效率的提高。2、金融深化的原因(

8、1)信息不对称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逆向选择、道德危害(2)交易成本信息不对称及交易成本是推动金融发展和金融深化的最主要的原因和最原始的动力。3、金融深化的表现(1)专业生产和销售信息机构的建立(2)政府出面进行管理(3)金融中介的出现(4)限制条款、抵押和资本净值(二)金融抑制金融抑制的表现(1)对利率的管制金融抑制最主要的表现利率管制主要原因是:减低资金成本,鼓励投资,促进经济增长;限制银行间的存贷竞争,保护银行利润,维持金融稳定。(2)对汇率管制金融抑制的主要表现对汇率管制一般会高估本币价值,原因是:积累短缺的外汇收入;多赚外汇,可购买更多的国内短缺的商品。(3)金融的欠发达状态(三)金融管

9、理政策的效果利率管制主要目的是:减低资金成本,鼓励投资,促进经济增长;限制银行间的存贷竞争,保护银行利润,维持金融稳定。这两个目的在现实经济实践中都难以实现三、金融自由化、放松管制和金融约束论(一)金融自由化1、金融自由化的涵义金融自由化是放松管制或取消金融业在利率、汇率、市场准入、经营范围、资本流动等方面的政策限制,将其完全交由市场决定。2、金融自由化的条件(1)宏观经济稳定(2)财政纪律良好(3)法规、会计制度、管理体系完善(4)充分谨慎的商业银行监管(5)取消对金融体系歧视性的税负3、金融自由化的速度和时机渐进式的金融自由化策略4、金融自由化的顺序先国内实行部门的自由化再国内金融部门的自

10、由化再对外金融部门的自由化。(二)放松管制放松管制即废除或改变原有的各种限制政策,或放松原有的限制标准。放松管制是金融自由化的手段。(三)金融约束1、金融约束指通过选择一组金融政策,为金融部门和生产部门制造租金机会,从而为这些部门提供必要的激励,促进它们在追逐租金机会中把私人信息并入配置决策中。金融约束论认为政府使银行获得超额利润租金的目的是为竞争者提供适当的激励,诱发出一种对社会有益的活动。这是“金融约束论”与“金融抑制论”的根本区别。2、政策主张“温和的金融压制”是必要的。对发展中国家而言,金融自由化并不一定是实现金融深化的最优选择。至少在短期内,金融约束的经济效果要优于金融自由化。第三节

11、 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一、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1、金融深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金融的作用是把储蓄转化为投资,从而提高全社会的经济增长水平。没有金融的深化,经济也难有长期的发展;但是金融深化并不一定始终、必然地带来经济的发展。2、衡量金融发展水平的相关指标(1)金融相关率:金融总资产/国民财富(实物资产总额+对外净资产)(2)负债流动比例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一个国家的金融深化程度,负债流动比例越高,金融深化程度越高二、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相互推动,又相互制约金融作用于经济的机制(1)对长期的经济平均增长水平的总体贡献最重要的作用(2)对减少贫困的带动性贡献(3)对稳定经济活动和收入的贡献四、金融

12、深化与经济增长模型(一)哈罗德多马模型(实物增长模型)没有考虑金融、货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1、基本公式:s/v=y/ys是储蓄平均储蓄倾向或边际储蓄倾向,v边际投资倾向,y国民收入2、结论:s/v就是商品市场处于均衡时达到的增长率,即有保证的增长率自然增长率。(二)托宾模型(货币增长模型)认为经济增长依赖于资本深化。1、稳态条件下托宾货币增长模型s-(1-s)nf(k)=nks为储蓄率,为实际现金余额占收入的比例,n为国民收入的自然增长率,f为函数符号,k为人均资本存量2、结论托宾模型对金融深化非常重要(1)由于通货膨胀政策有利于刺激投资,因此,有益于经济增长(2)由于投资和资本积累的出现,货币

13、收益必然低于资本收益。(三)麦金农和肖的模型1、基本公式麦金农的公式:m/p=l(y,i/y,d-*) ( 教材上公式有错,z应为i,请更正)m/p为实际货币需求,y为收入,i为投资,d为各类存款利率加权平均数,*为预期通货膨胀率,d-*为实际利率。肖的公式:m/p=f(y,d-*)表示实际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2、结论主要从发展中国家存在金融抑制的角度进行设计,因此对发展中国家解除金融管制,实现金融深化很重要第四节 我国的金融改革与金融创新一、金融管理制度的发展与创新1、监管模制度和模式的创新2、对金融机构的管制有所放松,更趋于市场化(1)1987年允许各商业银行业务交叉(2)对商业银行信贷资金

14、管理实行市场化手段(3)对金融机构的利率管理部分引入市场机制(4)对混业经营从低层面的尝试到高层面的活动(二)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创新(三)金融交易技术性的发展与创新1、银行联行业务的创新2、网络银行业务从无到有,迅速发展二、我国金融创新的特点与展望(一)我国金融创新的特点1、金融创新起步晚,发展快2、突破金融管制的创新少,伴随市场建立和发展的创新产品多3、创新手段单一,重数量,轻质量4、负债业务创新多,资产业务创新少5、创新的区域性特征明显6、靠外部力量推动的被动创新居多政府推动(二)对我国金融创新的展望1、制约我国金融创新的因素(1)金融体制僵化,金融企业缺乏独立性(2)利率市场化程度不高(3

15、)金融市场不完整(4)金融创新环境不理想(5)科学水平发达程度不够2、我国金融创新的新发展第八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历年考试情况:2006年无考题;2007年,4道单选,1道多选,计6分;2008年,5道单选,1道多选,计7分。本章内容基本框架:本章主要考点:1、通货膨胀的涵义和分类 2、通货膨胀的成因分析 3、通货膨胀的治理 4、通货紧缩的治理及我国的实践第一节 通货膨胀概述定义一定时间内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的现象标志物价上涨是通货膨胀的基本标志分类按通胀的程度划分1、爬行式2、温和式3、奔腾式4、恶性通胀按市场机制的作用分1、公开型通胀物价明显、直接上涨2、隐蔽型通胀物价变动不明显按预期分

16、1、预期性通胀没有实在性的效果2、非预期性通胀具有真实效应按成因分1、需求拉上型通胀2、成本推进型通胀3、供求混合型4、结构型通胀具体内容成因(理论分析)需求拉上太多的货币供给、太少的商品供给成本推进1、工资物价螺旋上升2、垄断性企业的垄断性高价3、本币汇率贬值进口产品原材料价格上升其他物价上涨供求混合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共同作用形成的通胀经济结构变化1、需求转移2、部门差异3、国际因素又称为北欧型通胀直接原因(现实分析)货币供给过度,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财政原因1、财政赤字2、赤字财政主动的扩张政策信贷原因银行提供的货币量超过经济体系中对货币需求的客观数量其他原因投资规模过大、国民经济比例失

17、调、国际收支长期顺差等第二节 通货膨胀的治理一、治理通货膨胀的必要性(一)通货膨胀对社会再生产的负面影响1、不利于生产的正常发展2、打乱了正常的商品流通秩序3、通胀是一种强制性的国民收入再分配。通胀会改变社会每一个成员的原有收入和财富占有实际水平。固定薪金的职员(工人和雇员)是主要受害群体;生产性的雇主通过使工资的增长幅度小于通胀水平以谋求最大的盈利;商业活动的雇主是通胀的受益者;最大的受益者是经营垄断性商品、从事囤积活动的投机商。债权债务关系中,债务人是受益者,债权人损失。(二)通货膨胀对金融秩序的负面影响1、实际利率为负2、企业争相贷款3、名义利率上升(三)通货膨胀对社会稳定的负面影响二、

18、治理通货膨胀的对策(一)紧缩性的需求政策1、紧缩性的财政政策(1)减少政府支出(2)增加税收(3)发行公债2、紧缩性的货币政策通胀是一种货币现象,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造成,所以治理通胀应该减少货币供应量。(1)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2)提高再贴现率(3)公开市场操作卖出业务(4)提高利率(二)积极的供给政策1、减税2、消减社会福利开支3、适当增加货币供给4、精减规章制度(三)从严的收入政策1、工资物价指导线2、以税收为基础的收入政策3、工资价格管制及冻结(四)其他治理办法1、收入指数化收入指数化政策,是指对货币性契约订立物价指数条款,使工资、利息、各种债券收益以及其他货币收入按照物价水平的变动

19、进行调整。2、币制改革废除旧币,发行新币,变更钞票面值。三、我国通货膨胀的发生和治理(五)2007-20082007-2008年的物价持续上涨被称为非典型性的通胀,物价上涨的结构性明显,主要是农产品特别是肉类上涨,并传导到食品上,然后是基础原材料和能源产品价格持续上涨。成因多方面、复杂的:1、供需失衡2、成本推动3、国内投资过热,特别是房地产业,大量资金流入4、国内突发事故与灾害5、对外贸易长期巨额的顺差,外汇储备过多,导致人民币投放过多6、人民币升值预期使大量国际资本流入国内治理政策:1、从紧的货币政策:2007-2008年初央行连续14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多次加息、发行央行票据2、稳健的财

20、政政策第三节 通货紧缩及其治理一、通货紧缩概念通货紧缩是指商品和劳务价格普遍持续下降。1、狭义的通货紧缩指由于货币供应量的减少或货币供应量的增幅滞后于生产增长的幅度,引起的商品和劳务的总需求小于部供给,从而出现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2、广义的通货紧缩除了包括货币因素引起的物价持续下降情况外,还包括许多非货币因素,如生产能力过剩、有效需求不足、资产泡沫破灭等等。二、通货紧缩的标志通货紧缩的基本标志应当是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下降。1、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下降2、货币供应量的持续下降有时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下跌可能与货币供应量的适度增长并存,这就需要进一步分析:(1)将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相比较(2)

21、看货币供应量的层次结构,分析货币供应的流动性(m1/m2)是否下降(3)看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3、经济增长率持续下降通缩经常与经济萧条相伴通货紧缩按程度分,可分为:轻度、中度和严重的通货紧缩三、通货紧缩的成因与危害(一)通货紧缩的成因1、货币紧缩2、资产泡沫破灭3、多种结构性因素4、流动性陷井(二)通货紧缩的危害1、加速经济衰退(1)使企业利润减少(2)损害债务人的利益,而大多数债务人为企业和投资者(3)失业率上升2、导致财会财富缩水3、分配负面效应4、可能引发银行乃至金融危机三、通货紧缩的治理及我国的实践(一)通货紧缩的治理1、凯恩斯主义的政策主张凯恩斯主义主张用刺激经济增长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和

22、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来对付因通货紧缩带来的经济萧条、失业增加。应以财政政策为主,货币财政为辅。2、货币主义的主张它的主要思想是稳定货币,反对通货膨胀为中心的。但它有益的观点是:(1)其认为货币数量是经济中惟一起支配作用的经济变量,货币政策是一切经济政策的惟一法宝。(2)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如果没有相应的货币政策配合,就只能产生挤出效应,而无乘数效应。3、治理通货紧缩的政策措施(1)扩张性的财政政策a、减税b、增加财政支出财政支出还可能通过投资的乘数效应带动私人的投资增加扩大财政支出政策的局限性:政府举债能力有限,而且要适度,否则导致通胀;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有限。(2)扩张性的货币政策a、加大

23、基础货币的投放b、下调再贷款、再贴现、法定存款准备金率c、公开市场操作买入证券(3)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主要是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培育新的增长点,同时形成新的消费热点。(4)推进金融制度建设a、完善银行内部风险防范机制b、建立存款保险制度c、调整信贷结构,扩大信贷范围,加大信贷资金的投入(5)其他措施(二)我国的通货紧缩及其治理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出现通货紧缩。1、下调利率(1)1998年起8次下调金融机构存款、贷款利率(2)大幅下调央行存、贷款利率(3)商行下调内部资金上存、下借利率(4)下调贴现和再贴现利率(5)下调利率支持资本市场,降低国债发行成本,启动国债投资2

24、、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3、增加基础货币供应量4、取消贷款限额控制,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5、加大再贴现力度6、发展公开市场业务7、活跃货币市场8、启动消费者信用控制和不动产信用控制9、加强“窗口指导”10、货币政策紧密配合财政政策习题1、形成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d)a、进口过多 b、出口过多 c、货币供给太少 d、货币供给太多2、通货膨胀的过程是一种强制性的(a)过程a、国民收入再分配 b、财政收入再分配 c、财政收入分配 d、国民收入分配3、通货膨胀打乱了正常的商品流通秩序,使商品迟迟不能进入(b)a、流通领域 b、消费领域 c、生产领域 d、分配领域4、将工资、利息等的各种名义收入与物价指数

25、相联系称为收入()a、多样化 b、公开化 、合理化、指数化、治理通货紧缩,凯恩斯主义认为刺激经济的有效手段是实行()、国际收支逆差政策、增加收入政策、赤字财政政策、收入指数化政策、隐蔽型通货膨胀往往表现为()、物价变动不明显、物价降幅大、黑市、商品短缺、凭票购买、治理通货膨胀的主要政策措施包括()、紧缩的需求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的供给政策、积极的消费政策、从严的收入政策、发生通货紧缩的原因有()、货币紧缩、资产泡沫破灭、多种结构性因素、流动性陷井、国际局势动荡、西方供给学派经济学家主张治理通胀用刺激生产的方法增加供给,其主要措施有()、降低边际税率、刺激出口、削减社会福利开支、适当增加货

26、币供给,发展生产、减少政府对企业活动的限制、通货紧缩的标志可以表述为以下几方面()、财政赤字持续增加、价格总水平持续下降、外贸逆差持续增加、货币供应量持续下降、经济增长率持续下降历年考试情况:2006年,道单选题,道多选,道案例分析,计分;2007年,5道单选,道多选,道案例分析,计分;2008年,道单选,1道多选,道案例分析,计分。本章内容基本框架:本章主要考点:、金融宏观调控、货币政策类型、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货币政策工具、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的选择、货币当局概览与货币概览第一节 中央银行概述 一、中央银行的产生及其独立性(一)中央银行的产生最

27、早的央行瑞典银行;最早的现代意义上的央行英格兰银行中央银行产生的两个基本前提:商品经济发展比较成熟;金融业的发展对中央银行有客观要求。中央银行制度建立的四方面需要:、集中货币发行权的需要、代理国库和为政府筹措资金的需要、管理金融业的需要、国家对社会经济发展实行干预的需要各国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有三个途径:1、由商业银行转化为中央银行,如英格兰银行、法兰西银行、普鲁士银行。2、专门设置的中央银行,世界大多国家如此,如美联储。3、由综合型银行改革为单一职能的中央银行,如前苏联、中国。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单一中央银行制度、复合中央银行制度、跨国的中央银行制度、准中央银行制度。(二)中央银行的独立性1

28、、央行独立性的内容(1)建立独立的货币发行制度,稳定货币(2)独立制定实施货币政策(3)独立监管、调控整个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2、保持央行相对独立性的基本原则(1)央行应以一国宏观经济目标为出发点制定货币政策(2)央行应按金融运行规律,制定实施货币政策,规避短期行为的干扰。3、中央银行相对独立性的模式(1)独立性较大模式如美国、德国(2)独立性稍次的模式如英格兰银行、日本银行(3)独立性较小的模式二、 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一)中央银行性质央行是金融管理机构,它代表国家管理金融,制定和执行金融谇政策,主要采用经济手段对金融经济领域进行调节和控制。央行是一国最高的货币金融管理机构,在各国金融体系中居

29、于主导地位。(二)中央银行的职能1、发行的银行央行垄断发行权2、政府的银行为政府提供服务3、银行的银行央行办理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资金的存、放、汇,是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最终贷款人。4、管理的银行货币政策的制定实施,对整个金融的运行进行调控监管三、中央银行的业务(一)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1、央行的资产央行在一定时点佣有的各种债权(1)国外资产(2)贴现与放款(3)政府债券和财政借款(4)其他资产2、央行的负债金融机构、政府、个人和其他部门对央行的债权(二)中央银行的业务1、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1)货币的发行(2)代理国库(3)集中存款准备金2、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1)贷款(2)再贴现(3

30、)证券买卖(4)国际储备(5)其他资产业务3、中间业务(1)集中办理票据交换(2)交换差额(3)办理异地资金转移第二节 货币政策体系一、金融宏观调控与货币政策概述(一)金融宏观调控1、宏观调控是国家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干预。其特点有:(1)宏观调控主要针对短期经济运行,主要手段是财政、货币、汇率和收入政策(2)宏观调控由政府有关部门实施、操作(3)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不对立2、宏观调控的方式(1)战略引导(2)财税调控(3)金融调控3、金融宏观调控:是以央行或货币当局为主体,以货币政策为核心,借助各种金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量或信用量,影响社会总需求进而实现社会总供求均衡,促进金融与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的

31、机制与过程。4、金融调控存在的前提是商业银行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实行二级银行制5、金融调控手段:计划调控、政策调控、法律调控和行政调控。(二)货币政策及其特征1、货币政策是央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控制、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政策、措施的总称。2、货币政策的基本特征(1)是宏观经济政策(2)是调节社会总需求的政策(3)是间接调控政策(4)是长期连续的经济政策3、货币政策类型(1)扩张型货币政策降低法定准备金率、降低再贴现利率、公开市场业务买入、道义劝告(2)紧缩型货币政策扩张型货币政策的反向操作(3)非调节型货币政策(4)调节型货币政策(三)金融宏观调控机制的构成要素 、调控主

32、体:中央银行 2、调控工具:三大货币政策工具(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 3、操作目标:超额存款准备金与基础货币 4、变换中介:商业银行 5、中介指标:货币供应量和利率 6、调控受体:企业和居民 7、最终目标:四大 8、反馈信号:市场利率和市场价格(二)金融宏观调迭的两个领域和三个阶段两个领域:金融领域和实物领域三个阶段:1、央行操作货币政策工具对操作目标的直接控制2、基础货币的变化通过商业银行信贷行为对中介指标产生间接控制作用3、由中介指标间接影响调控受体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二、货币政策的目标与工具(一)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1、最终目标体系(1)物价稳定(2)充分就业(3)经

33、济增长(4)国际收支平衡2、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矛盾性(1)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之间的矛盾(2)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3)稳定物价与国际收支之间的矛盾(4)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之间的平衡货币政策的诸目标之间既矛盾又统一。只有因势利导,慎重选择,才能把握全局。(二)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工具作用经济的途径优点缺点存款准备金率、对货币乘数有影响、央行自主权最大、作用太强烈、缺乏弹性、对超额准备金影响、对货币供应量影响迅速、政策效果受超额准备金的影响、宣示效果、对金融机构比较公平再贴现率、借款成本效果、有利于央行发挥最终贷款者作用主动权在商行,而不在央行、宣示效果、比存款准备金率机动、灵活,还可调节结

34、构、结构调节、以票据融资风险小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利率投资经济、主动权在央行、达到效果时滞长、富有弹性,可微调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货币供应量经济、可交叉、连续操作、实施效果受影响的因素多、稳定证券市场其他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补充、证券市场信用控制、消费者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优惠利率直接信用控制的货币政策工具、贷款限额、利率限制、流动性比率、直接干预间接信用控制的货币政策工具、道义劝告、窗口指导三、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与中介指标(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指货币管理当局确定货币政策之后,从选用一定的货币政策工具进行现实操作开始,到实现最终目标

35、之间,所经过的各种中间环节相互之间的有机联系及因果关系的总和。1.凯恩斯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凯恩斯认为,货币政策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发挥作用:货币与利率之间的关系;利率与投资之间的关系。(1)其具体思路是:货币供给相对于需求而突然增加后,首先产生的影响是使利率下降,然后又促成投资增加。如果消费倾向为已知量,则通过乘数作用,又可促使国民收入增加。(2)凯恩斯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表述如下:ms表示货币供给量i 表示利率i表示投资p 表示物价y 表示收入。在这个传导机制中利率是关键环节。(3)凯恩斯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发展a、m增加re、y(货币市场对商品市场的作用)b、e、y增加货币需求增加(货币供给

36、不变)利率上升(商品市场对货币市场的作用)c、r上升总需求减少产量下降收入减少货币需求下降利率下降上述传导机制很可能因以下两个因素而被堵塞: “流动性陷阱”的出现; 投资的利率弹性(非常低)和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2.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meiy上述表达式中,m为货币供应量,e为产出,i为投资,y为国民收入。(1)me表示货币供应量变公直接影响支出a、货币需求有内在稳定性b、货币供给不会引起货币需求,是外生变量c、货币供给增加,货币需求不变,人们手中货币增加,利率下降,公共支出增加(2)eia、人们手中超过意愿持有的货币多,可购买金融资产或非金融资产,或进行

37、人力资本的投资b、使金融市场、商品市场以人力资本市场收益改变c、资产结构调整(3)最终名义收入y变动货币政策的影响主要不通过利率间接影响投资和收入,而是因为货币供应量超过了人们的意愿持有量,然后间接影响社会支出和收入。(二)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和操作指标1、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概念是介于货币政策操作目标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变量功能、测度功能、传导功能、缓冲功能选择标准、内生性、可测性、可控性、相关性中介目标类型、总量指标:货币供应量、价格指标:长期利率可选择的中介目标、利率()可控性强()可测性强()与最终目标的相关性也很强、货币供应量可测、可控、相关3、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概念货币操作指标也称

38、近期目标,介于货币政策工具和中介目标之间选择标准、可控性、可测性、相关性、操作目标的选择还取决于中介目标的选择可选择的操作目标、短期利率:主要是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可测性好()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基础货币、存款准备金第三节 货币政策的实施一、货币政策实施的依据宏观分析(一)总量和结构的平衡分析1、总量和结构的平衡分析经济总量gdp(总供给)总需求i+c+(x-m)gdp> i+c+(x-m),物价下降;gdp< i+c+(x-m)物价上涨2、供给与需求平衡(二)货币当局概览和货币概览分析1、货币当局概览简化的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它是货币统计体系的基础,反映基础货币与货币供应量、信贷总额

39、、政府预算以及国际收支之间的关系及相互影响。2、存款银行货币概览在我国一般指商业银行简化的资产负债表3、货币概览货币概览是将货币当局概览和存款银行货币概览归并,剔除央行与存款银行之间的信贷往来而形成的。m2=国外净资产+国内信贷-其他项目(净)其中:国外净资产=黄金+外汇+国际金融组织的资产国内信贷=贷款+财政净借款m2=m1+准货币m1=流通中现金+单位活期存款准货币=单位定期存款+储蓄存款二、货币政策效应货币政策效应就是货币政策的实施对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绩效或有效性。包括数量效应和时滞效应。(二)货币政策时滞效应从决策采取某种政策,到这一政策最终发生作用所耗用的时间,叫货币政策的时滞。1、

40、内部时滞内部时滞:即作为货币政策操作主体的央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全过程。包括认识时滞和决策时滞。(1)认识时滞:指从确实行某种政策的需要,到货币当局认识到存在这种需要所需耗费时间。(2)决策时滞:认识到要改变政策到制定出相应政策的时滞制定政策的时滞2、外部时滞外部时滞:即作为货币政策调控对象的金融部门及企业部门对央行实施货币政策的反应过程。外部时滞长短取决于政策操作力度;金融部门、企业部门对政策工具的弹性大小。三、我国的货币政策(一)我国货币政策目标我国货币目标选择观点:单一目标、双重目标、多重目标1995年“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2007年多目标制经济增长、就业、稳定币值、

41、国际收支平衡。(二)我国货币政策工具1、存款准备金制度我国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初衷是作为平衡中央银行信贷收支的手段。2、再贴现与再贷款我国商业票据市场不发达,所以再贴现工具使用有限我国央行的再贷款一直在央行资产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是我国央行基础货币吞的主要渠道。1994年后再贷款比重有所下降。3、公开市场操作包括人民币操作和外汇操作。交易的品种:回购交易、现券交易(买断和卖断)和发行央行票据。4、利率工具人行采用的利率工具主要有:(1)调整央行基准利率(再贷款利率、再贴现利率、存款准备金率);(2)调整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3)制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4)制定相关政策对各类利率结构和

42、档次进行调整。(三)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分析1、货币政策执行能力加强2、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的选择(1)货币供应量将货币供应量作为中介指标始于1993年,1998年人行取消了对商业银行贷款规模的限制,正式将货币供应量m2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2)利率我国利率市场化程度不高,所以利率作为中介目标受到很大限制3、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的选择(1)基础货币(2)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4、商业银行货币政策传导功能的加强习题、在实践中,大部分国家采取的货币政策类型是()、非调节型货币政策、调节型货币政策、紧缩型货币政策、扩张型货币政策、年人行法中规定,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

43、进经济增长、稳定币值、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现券买断为央行直接从二级市场买入债券,一次性地()、投放基础货币、回笼基础货币、增加货币供应量、减少货币供应量、凯恩斯学派与货币主义学派有关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主要分歧在于()、前者强调利率指标而后者强调货币供应量指标在传导机制中的作用、前者强调货币供应量指标而后者强调利率指标在传导机制中的作用、前者强调基础货币指标而后者强调短期利率指标在传导机制中的作用、前者强调短期利率指标而后者强调基础货币指标在传导机制中的作用、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就可以改变货币乘数,()、提高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直到收缩货币供应量的效果、限制商业银行的信用

44、扩张能力,直到收缩货币供应量的效果、降低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直到扩张货币供应量的效果、提高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直到扩张货币供应量的效果、在通货紧缩时期,中央银行可以采取的货币政策措施有()、降低再贴现率、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在公开市场上买进证券、道义劝告、社会总供求平衡状况、再贴现作为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的基本前提是()、票据融资业务发展水平高、再贴现率低于市场利率、再贴现率高于市场利率、商业银行要以再贴现方式向中央银行借款、票据融资业务发展水平低、我国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包括()、再贷款利率、再贴现利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活期存款利率、货币政策调控系统三大基本要素包括(

45、)、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货币政策操作目标、货币政策主体、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后,货币乘数会()、上升、下降、不变、波动增大第十章 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本章主要为新增内容历年考试情况:无历年考题(国际金融中有考汇率风险)本章内容基本框架:本章主要考点:1、金融风险的的概念2、金融风险的类型3、风险管理的流程4、金融风险管理的国际规则:“巴塞尔新资本协议”5、金融危机的涵义及类型第一节金融风险与管理一、金融风险的的概念(一)风险的涵义与要素1、风险是产生损失的可能性或不确定性2、风险的三要素:风险因素、风险事故、损失的可能性(二)金融风险的涵义与要素1、金融风险的涵义金融风

46、险指有关主体在从事金融活动中,因某些因素发生意外的变动,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2、金融风险的要素(1)金融风险的风险因素是有关主体从事了金融活动金融活动本身就是一件含有高风险的事。(2)金融风险的风险事故是某些因素发生意外的变动。(3)金融风险中损失的可能性是经济损失的可能性。(三)金融风险的类型1、信用风险(1)定义信用风险就是因交易对方不守信用、违约而产生的风险。狭义的信用风险广义的信用风险是包括交易对方所有背信弃义、违反约定的风险。还包括担保、承兑、信用证、证券投资、信用卡等多方面存在的交易对方到期不履行自己的义务的情况。商业银行是最大的信用风险承受者信用风险上的损失是可以用货币计量的

47、经济损失2、市场风险(1)市场风险是有关主体在金融市场上从事金融产品交易时,因金融市场价格的意外变动,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2)分类汇率风险、利率风险、投资风险汇率风险汇率风险包括:交易风险、折算风险、经济风险a、交易风险:买卖外汇时,由于汇率的意外变动,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进出口业务:外币升值、本币贬值进口商损失;外币贬值、本币升值,出口商损失。对外借债:外币升值,外币债务人要多支付本币(损失);外币贬值,外币债权人会少收外币(损失)对外投资:外币贬值,投资者收回会少收本币;外币升值,投资者会多收本币交易风险发生是实际的经济损失。b、折算风险,又称会计风险,指有关主体(跨国公司)因合并

48、财务报表而引致的不同货币的相互折算中,因汇率发生意外变动,而蒙受的账面经济损失的可能性。非实际的损失。c、经济风险:指由于汇率发生意外变动,使有关主体在将来特定时期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对企业来说,交易风险和折算风险的影响都是一次性的,而经济风险的影响是长期的。利率风险a、借款方利率风险:固定利率条件下,利率下降,借款方会多支付利息;浮动利率条件下,利率上升,借款方会多支付利息;连续不断地借入短期资金,利率不断上升,借方会不断地多支付利率。预期利率上升时,借款方最好选固定利率;预期利率下降时,借款方最好选浮动利率。b、贷款方利率风险:与借款方利率风险刚好相反预期利率上升时,贷款方最选浮动利率;

49、预期利率下降时,贷款方最好选实际利率。c、商业银行(既是借款方,又是贷款方)的利率风险:利率不匹配的组合利率风险,即贷款采用固定利率,存款采用浮动利率,如果利率上升,会少收贷款利率,多付存款利息损失;或贷款采用浮动利率,存款采用固定利率,如果利率下降,会损失。期限不匹配的组合利率风险,即借短放长,如果利率上升,支付的短期存款利率不断上升,而收到的贷款利率不变损失;借长放短,利率下降时损失。投资风险3、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指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所持有的资产,以合理的价格变现所获得的资金或以合理成本所筹得的资金不足以满足即时支付的需要,从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4、操作风险(1)狭义的操作

50、风险与广义的操作风险狭义的操作风险:指金融机构的运营部门在运营过程中,因内部控制的缺失或疏忽、系统错误等,遭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广义的操作风险指金融机构作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以外的所有风险(2)操作性杠杆风险与操作失误风险操作性杠杆风险指由金融机构外部因素变化所导致的操作风险。操作性失误风险指由金融机构内部因素变化所导致的操作风险。5、法律风险与合规风险法律风险指金融机构与雇员或客户签署的合同等文件违犯有关法律或法规,或有关条款在法律上不具备可实施性,或未能适当地对客户履行法律或法规上的职责,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合规风险指银行因未能遵守法律、监管规定、规则、自律性组织制定的有关准则以及适用于银行自

51、身业务活动的行为准则,而遭受法律制裁或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失的风险。6、国家风险(1)狭义的国家风险与广义的国家风险狭义的国家风险指一国居民在与他进行经济金融交易中,因他国经济、政治或社会等政策或环境性因素发生意外变动,而使自己不能如期、足额收回资金,遭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广义的国家风险指一国居民在与他国居民进行经济金融交易中,因他国各种政策性或环境性因素发生意外变动,而使自己蒙受各种损失的可能性。还包括商业机会、声誉或其他的损失。(2)主权风险与转移风险主权风险:与他国政府或货币当局交易时,因他国政府不能如期清偿债务而遭受的经济损失的可能性。转移风险:与他国民间主体交易,因他国外汇管制、罚没或国有化政策限制资金转移,使他国民间主体无法履行商业义务,而遭受的经济损失的可能性。(3)经济风险、政治风险与社会风险经济风险:经济因素恶化引起的风险。政治风险:政治因素恶化引起的风险。社会风险:社会环境恶化引起的风险。7、声誉风险声誉风险指金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