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料热状况及q线方程_第1页
进料热状况及q线方程_第2页
进料热状况及q线方程_第3页
进料热状况及q线方程_第4页
进料热状况及q线方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曲i潮側7兗化工原理课程论文题 目进料热状况及进料方程院 (系):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班 级:化工09-2姓 名:武欣学 号:22指导教师:熊楚安教师职称:教授进料热状况参数及进料方程武欣黑龙江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哈尔滨,150000摘要:通过改变进料的状态,分析进料热状况对精馏的影响。并对五种进料热状态进行逐一定性分析,从 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理论推导出q线方程。关键词:热状况进料方程理论板数the parameter of Feed con diti on and feed equati onWuxinNatural Resources and En viro nmen

2、 tal Engin eeri ng Faculty.HeiL on gJia ng In stitute of Scie nee and Tech no logy, Haerbin 150000 ,chi na;Abstract: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in flue nee of Feed con diti on duri ng rectificati on. Qualitative an alysis these five kinds of Feed con diti on. Exploit ing material bala nee and heat con

3、servati on deduce feed equati on.Keywords :condition of materialfeed equationtne number of theoretical plate引言:在精馏过程中,影响精馏效果及精馏质量的因素,除了与精馏塔的结构有关外,还与进料的状 态有密切关系。精料热状况的不同,使精馏塔内精馏段和提馏段的上升蒸汽和下降液体的流量大 不相同。与此同时,由于进料所携带的热量,决定了精馏塔辅助设备中的,塔底再沸器及塔顶的 冷却器的耗热量不同。这样,在工厂设计中就要考虑设备的尺寸及工作状态。并且,由于精馏段 操作线方程与提馏段操作线方程的交点为

4、q线方程,所以精料状态的不同是精料方程发生改变。例如,当液体泡点进料时,q的值取1,相应的q线为垂直于x轴。而当饱和蒸汽进料时,q值取 0,此时q线方程为垂直于y轴的直线。由于q值得不同,精馏塔所需的理论板数不同,这样在实 际生产中就要考虑实际板数与进料热状况的关系。一、进料热状况参数在精馏塔内,由于原料的热状况不同,从而使进料板上升的蒸汽量和下降的液体量发生变化。 为了分析进料的流量及热状况对精馏操作的影响,对进料板作为料衡算和热量衡算。总物料衡算:F L V L V( 1)-i -V ,HV 牛L , hLF, hFV' HvL' hL总热量衡算:FhF Lh_ VHv L

5、hL VHv(2)式中HV蒸汽的摩尔焓,kJ/kmol;H l液体的摩尔焓,kJ/kmolh f原料的摩尔焓,kJ/kmol由于塔内各板上的液体和蒸气均呈饱和状态,相邻两板的温度和气液组成变化不大,所以可 近似认为h F 1h Fh原料在饱和液体状态下的摩尔焓H fH f 1H原料在饱和蒸汽状态下的摩尔焓Fh FLh V H VHL h整理后得(VV )H FhF (L L)h(3)将式(1)代入(3)得F (L L)H FhF (LL)hF(H hF) (L L)(Hh)H hFL LhFH h F(4)饱和蒸气的焓原料焓q饱和蒸气的焓饱和液体的焓-11 -每摩尔原料汽化为饱和蒸气所需要的热

6、量原料的摩尔气化潜热式中,q为进料热状况参数,进料热状况不同,q值亦不同。 由(1得L L qF(5)代入(1)得V V (1 q)F( 6)式(5)和(6)关联了精馏塔内的精馏段与提馏段上升蒸气量 V、V',下降液体量L、L', 原料液量F及进料热状况q之间的关系。进料热状况参数q的计算根据q (HV 牛)值的大小,精馏塔的进料通常有hLVH:五种状况。q>1,过冷液体进料。因为hF<h进料的温度小于泡点温度, 所以当他们预热至饱和状态时必然要吸收热量,这部分热量只有 由提馏段上升的蒸汽来提供,从而使用部分蒸汽冷却下来。进料、 提馏段蒸汽冷凝下来的液体以及精馏段下

7、降的饱和液体一起进入 提馏段,此时有q=1,饱和液体进料所以没有预热过程产生。进料与精馏段下降的饱和液体一起 进入提馏段,而两段上升的蒸汽流量相等。因为hF<h加入的就是饱和液体,L L F,V V0<q<1,气液混合物进料。因为进料是气液混合物,设图其中液相所占的百分率 a,气相所占的百分率为(1-a ),则进料焓hF ahL (1 a)Hv,即H v hFa( H v hL),所以q=a,此时的进料热状况参数q正好等于进料中液相分率。进料所含的液体与精馏段 下降的饱和液体一起进入提馏段,进料所含的气体则与提 馏段上升的饱和蒸汽一起进入精馏段。q=0,饱和蒸汽进 因为hF=

8、H加入的就1"11VI1111F ! 十1 F料。是饱和蒸汽,所以没有冷 却过程产生。进料与提馏 段上升的饱和蒸汽一起 进入精馏段。hF H L,V' L'图q<0,过热蒸汽进 料。因为加入蒸汽的温度大于其露点,所以当他们变成饱 和状态时必然要放出热量,这些热量会使精馏段下降的饱 和液体部分气化。进料、液体气化而来的气体以及提馏段 上升的饱和蒸汽一起进入精馏段。广义上讲,进料热状况参数都可以看作是进料中饱和 液体的摩尔分率。饱和液体进料, 下进料热状况参数很容易确定。而对冷液进料和过热蒸汽进料,q=1 ;饱和蒸汽进料,q=0;气液混合物进料,q=a,这三种情况

9、q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计算。过冷液体:Hv hF q HvhLHv 九九 hFHv hLCpL (tb tp )r过热蒸汽:HV HV CPV(tF td)HvhLCpV (tFtd )r式中,Cpl是进料在温度(tb+tF)12下液体的比热容;Cpv是进料在温度(t F+td)/2下的气体的比热容,r是进料的摩尔气化潜热,td为气相的露点温度,tb液相的泡点温度。5种进料热状况及精馏段、提馏段气液流量关系进料状况进料焓HhFqL,L'的关系L' =L+qFV,V '的关系V =V-(1-q)F冷液进料hF < hq > 1L' > L + FV

10、' > V饱和液体hF = hq = 1L' = L + FV' = V气液混合 物hvhF < H0 < q < 1L < L ' < L + FV = V - (1 - q) F饱和蒸气hF=Hq = 0L' = LV = V - F过热蒸气hF > Hq < 0L' < LV < V - F三、q线方程(进料方程)在精馏塔的分析和计算中,当进料组成(xf)、馏出液组成(xd)、釜液组成(xw)、回镏比(R) 和q已知时,精馏段和提馏段的操作线方程就可确定下来。精馏段操作线方程可有

11、R和xd很方便 的求出,而提馏段操作线方程要求根据塔内气液相流量与 q的关系结合全塔物料衡算进行求解。精馏段、提馏段操作线方程式可分别写成如下形式:V Lx DXd( 7)Vy L x Wxw( 8)全塔物料衡算得FXfDXd WXw( 9)将式(8)减去式得(V V)y (Lx L)x (DXd Wxw)将式(5)、( 6)、和(9)代入上式并经整理得(10)Xfq 1式(10)称为q线方程或进料方程。在进料热状态一定时,因此其为直线方程。当x=xf时,由式得y=XF,则q线在x-y图上式过对角线上e(x f,x f)点,以q/(q-1)为斜率的直线。以不同进料 热状态,q值不同,其对q线的

12、影响也不同。由于进料方程是联立两操作线方程而得,以此q线方程表示两操作线交点的轨迹方程。q线斜率值及在x-y图上的方位进料热状况q值q线方程斜率q/(q 1)q线在x-y图上的方位冷液进料q > 1+e£( /)饱和液体q = 1ooef2( t)气液混合物0 < q < 1ef3()饱和蒸气q = 00ef4 ( J)过热蒸气q < 0+ef5( /)XF、XD和R一定时,精馏段操作线确定,q值的大小将直线影响到点d的位置,从而影响到提 馏段的操作线。五种进料状况下 q线、点d和提馏段操作线的形状如下。XwXfxox 四、加料热状态的选择前已述及加料热状态可

13、由q值表征,q值表示加料中饱和液体所占的分率。若原料经预热或部分汽化,则q值较小。在给定的回流比R下,q值的变化不影响精馏段操作线的位置,但明显改变了提馏段操作线的位置。q值越小,即进料前经预热或部分汽化,所需理论板数反而 越多。为理解这一点,应明确比较的标准。精馏的核心是回流, 精馏操作的实质是塔底供热产生蒸汽回流,塔顶冷凝造成液体 回流。由全塔热量衡算可知,塔底加热量、进料带入热量与塔 顶冷凝量三者之间有一定关系。以上对不同 q值进料所做的比 较是以固定回流比R即以固定的冷却量为基准。这样,为保持 塔顶冷却量不变,进料带热越多,塔底供热则越少,塔釜上升 的蒸汽量亦越少;塔釜上升蒸汽量越少,使提馏段的操作线斜 率增大,其位置向平衡线移近,所需理论板数必增多。q值理论板数1.2 (冷加料)7.81.0 (沸点加料)8.00.5(气液混合加料)8.80 (饱和蒸汽加料)12不同的q值所需的理论板数当然,如果塔釜热量不变,进料带热增多,则塔顶冷却量 必增大,回流比相应增大,所需的塔板数将减少。但必须注意, 这是一增加热耗为代价的。所以,一般而言,在热耗不变的情况下,热量应尽可能的在塔底输入,使所产生的气相回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