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如何建构以社会适应性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_第1页
高校如何建构以社会适应性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_第2页
高校如何建构以社会适应性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_第3页
高校如何建构以社会适应性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_第4页
高校如何建构以社会适应性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高校如何建构以社会适应性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    在“就业难”的社会大背景下,有部分用人单位反映现在大学毕业生的教育质量存在下降的趋势,主要表现为上手慢,适应融合周期长,人际关系处理不当等等。现象的背后影响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社会发展对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要求在提高的同时,他们自身缺乏相应的社会适应性。厘清社会适应性的科学内涵,科学界定现代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现状,从实施“共构型”培养方案、调整“动态型”专业结构、打造“耦合型”教育课堂、建设“专兼型”教师队伍和构建“多元型”评价机制等几个方面建构新型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无疑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意义重大。社会适应性的科学内涵生物学领域最早开始研究关于“适应”的问题,为顺应生存环境的变化生物有机体自觉调整自身的生存形态被称为“适应”,它是生物进化的一个基本原则。随着人们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宽和延伸,社会适应性也越来越受到专家和学者的关注,它最早由达尔文进化学说理论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一词衍生而来,一般属于心理学、社会学研究范畴,主要包括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人对社会的适应性等多方面的内容,通常被称为社会适应行为或社会适应能力。关于社会适应性的定义可谓是众说纷纭,aamr(美国智力落后协会)早就认为社会适应性是指个体达到人们期望与其年龄和所处文化团体相适应的个人独

3、立和社会责任标准的有效性或程度,到2002年进一步说明“个体的适应行为是其在日常生活中所习得的社会和实践技能”;有学者认为“社会适应性属于心理能力的范畴,它是指个体在与周围人们相互交往,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以一定的积极行为反作用于周围环境和人群从而获得心理平衡的能力”;其它心理学相关理论则认为社会适应性是指个体对社会生活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水平,主要包括对复杂人际关系的适应、对周围生活环境的适应、对学习与工作方式的适应和对外界挫折与压力的适应等,社会适应过程实质上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调整的过程。综上,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主要是指大学生在校园学习期间以及即将走向社会阶段,根据社会的发展需求和动态

4、趋势,及时调整自身的生理、心理等相关功能属性,与周围社会环境良性互动,增强适应外部社会变化的能力,同时也是一个与社会环境达到协调和谐状态的角色转换过程。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现状分析大学生朝气蓬勃,精力充沛,思想活跃,较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他们社会适应性的强弱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能否健康可持续发展,也是检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一块“试金石”。有调查显示,大学生在自我调节、学习管理、自我评价等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强,而在人际交往、角色适应和就业准备等方面的能力相对欠缺。当然性别差异、年级差异、生源地差异和是否担任学生干部也会造成大学生社会适应性在不同维度上的差异,一般来说,男生

5、、高年级学生、城镇大学生和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多项指标显著占优。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飞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对现代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行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已越来越不能完全适应市场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培养出的部分产品(毕业生)暴露出社会适应性不强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一是价值观方面,部分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稍显迷糊,艰苦奋斗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有所缺失,容易出现被金钱扭曲的功利化倾向,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追求过程中重自我权利意识轻社会义务责任,重物质利益轻道德规范,重小资享乐轻辛苦付出,重获得回报轻回报社会;二是择业观方面,部分学生的择业意识滞后,由于参与社

6、会实践的效度不够,对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的了解和日益激烈的择业竞争形势认识不清,知之甚少,缺乏良好的心理准备,有时甚至产生怀疑、迷茫、怯懦、退缩的想法,自信心不足,另外有的毕业生择业就业期望值过高,逃离现实,不是按照国家需要和自身兴趣去择业、创业,而是盲目趋同追求高稳定性、高收入、高舒适度的工作,可社会市场上哪有那么多“三高”岗位提供呢?自主性和创新性缺乏带来的后果必然是就业机会的一次次错过;三是个人品格养成方面,学生的个人内在修为已受到用人单位越来越多的重视,包括心理品格、行为品格和意志品格等等,现下有不少大学生迟到早退,带早餐进教室已是司空见惯,对自己的仪表、着装、言谈举止也不太在意,穿着背心

7、拖鞋就可以随意出入公共场所,与社会发展的文明程度和现代企业的组织文化所要求的审美观念不相适应,甚至大煞风景,也有的大学生或缺少热情、内向封闭、不够真诚,或高傲自负、烦躁焦虑,甚至自暴自弃,不能对自己的综合素质作出客观、正确的判断和评价,在困难和挫折面前缺乏攻坚克难的毅力和勇气;四是能力和方法方面,“手机控”现象除了导致现代大学生的书写水平大幅度下降外,语言表达能力也相应有所欠缺,在学习过程中存在重知识轻方法、重实用轻人文、重共性轻特长、重功利轻素质、重专业课轻基础课的倾向。以社会适应性为导向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建构针对高校大学生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现状,如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新常态,如何以

8、社会适应性为导向创新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真正实现大学生从“校园人”到“社会人”的顺利对接,我们可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知识与能力互联,实施“共构型”培养方案。高校的第一大职能就是人才培养,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与就业岗位的匹配度以适应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和需求,是高校永远的主题。知识并不等于能力,高校要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要面向社会市场、面向企事业用人单位的需求来办学,就要对原有的课程设置、专业(学科)方向、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做适当的调整,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把社会适应性能力培养作为必修课纳入各专业教学计划。其中邀请社会企事业用人单位积极参与学校所

9、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过程,共同审议、论证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专业“卓越计划”,推进校企协同培养卓越人才,将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实施“共构型”培养方案,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性最有效的途径。高校应及时准确把握社会企业行业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探索和创新产学研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充分发挥企业行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主人翁”作用,实施“3+1”学制(即前三年在学校学习,后一年在企业行业实习锻炼,加强学生对社会生产一线的直接认知,把在校园里学到的书本知识应用到具体的工作实践中),也可以与企业合作创办“企业(行业)学院”,按专业采取定向培养、课程嵌入、工作室模式和分段教学

10、等不同的教育方式进一步增强课程的“效度”,将能力培养实行课程化或项目化,促进知识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尽量缩短适应周期,达到学校、社会企业、学生本人“三赢”的理想效果。2.专业与行业互通,调整“动态型”专业结构。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责任与使命是进一步提升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服务的能力,创新服务理念,构建服务体系,扩大服务领域,拓展服务空间,改进服务模式,促进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如何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就必须不断优化专业结构,通过互动式的专业和行业教育来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高校应建立科学而健全的专业(学科)设置自律机制,防止专业设置出现失控现象,结合自身的师资队伍和学

11、科水平,新增社会急需的本科专业,因为专业教育直面社会需求和行业需要,可以通过大数据时代的行业人才需求预测情况,从进口(生源状况的优劣和志愿填报情况)和出口(就业率,还要考虑就业层次和就业质量)等几个核心指标建立专业预警排名和调整制度,对排名后10%的专业进行预警,少数专业实行限招、隔年招生或停招。正确处理好热门专业与优势专业建设的关系,开展品牌特色专业建设,进一步扩大在校学生的专业选择自主权,面向全体学生实行跨批次、跨学科转专业制度(当然设置一定的转出条件和接受专业的考核标准),鼓励学生跨学科甚至跨学院、跨学校辅修自己感兴趣或擅长的专业(多校联盟互认学分就是一个比较成功的例证,就是两学历或双学

12、位制度),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专业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增强学生的上岗适应能力。3.课内与课外互补,打造“耦合型”教育课堂。课堂一般分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第一课堂主要包括课堂教学和列入教学计划的实验课程;第二课堂则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各类课外活动的统称,是第一课堂的有效延伸和良好补充。如何实现课内与课外互补,打造“耦合型”教育课堂,提升教学教育质量。高校应打通课内外“两个课堂”,实现教学与学生管理部门联动互补,克服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两张皮”现象。鼓励并支持学生参加全国性的学科竞赛和创业技能大赛,营造良好的专业文化氛围,发挥专业文化的导向和激励作用,举

13、办各类特色鲜明的专业文化节,既让学生接受了专业教育,又提高了实践锻炼能力。大力开展研究型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和科研主动性,实施研本“1+1”引领计划,设立创新实验室和创新学分,以研究生带动本科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实行暑期社会实践及素质拓展学分制,让学生运用书本知识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实践中贴近“小社会”环境,合理调节自我期望值,实现校内专业学习和校外实践服务有机连接,增强学生的工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尽量缩短学生从“校园人”成长为“社会人”的培养周期。4.校内与校外互动,建设“专兼型”教师队伍。推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建构的关键是拥有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良、

14、师德高尚、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广大教师应积极参与培养体系的建构和实施,及时主动更新教育理念,勇于参与教学改革,敢于突破传统教育方式的束缚,善于用注重创新的人才培养观感染和影响学生。在特别关注各大高校排名榜的大背景下,高校应坚持顶天与立地相结合的科研导向,把握好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平衡度,强化科研促进教学,在注重各项科研显性指标的同时,分类分层,加强“双师型”(即既是科研能手,又是教学名师)师资队伍建设;在职称评聘时可以设立教学系列、科研系列、教学研究并重系列和科技推广系列等多类型职称,创新教师评价体系,激励教师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建立青年教师行业

15、锻炼制度和教师服务行业计划。高校还应主动挖掘和利用校外资源,大力推行并实施“产业教授”制度,把社会行业中的专家和高层管理人员充实到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师资队伍里面来,更贴近专业教学实际,更有说服力,当然也更接地气,必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5.共性与个性互融,构建“多元型”评价机制。建构以社会适应性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就要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改革传统的“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的评价模式,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需求的“多元型”学生综合评价机制。也就是说,要将共性要求和个性需求结合起来,互相融合,力求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知识、素质、能力等各方面的整体情况,实施“合格规范+个性特长”的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方案,在考核结果的同时,更加注重过程的考核。考核标准也要力求科学化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除了设立学习成绩优异奖以外,还可以设立实践先锋、创新创业、才艺竞技、道德模范、组织管理等特长奖项,充分考虑学生在认知能力、知识水平和能力培养等方面的差异性,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引导学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