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勤改革的现状及趋向_第1页
高校后勤改革的现状及趋向_第2页
高校后勤改革的现状及趋向_第3页
高校后勤改革的现状及趋向_第4页
高校后勤改革的现状及趋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高校后勤改革的现状及趋向    摘要:我国高校后勤改革目前已取得阶段性重要进展,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和今后,我国高校后勤改革将进入“内涵建设”的新阶段,其改革趋向是,明确后勤服务的基本私人产品性质和经济职能,遵循市场方式分类分层配置后勤资源,并加强对后勤服务市场的监控职能,循序渐进地朝市场化方向深化改革。关键词:高校后勤;市场原则;内涵建设高校后勤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目前改革已取得阶段性重要进展的形势下,从我国高校后勤改革的目标出发,审视改革现状,分析其未来走势,对于

2、进一步深化高校后勤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高校后勤改革目标解析我国高校后勤改革自1999年开始正式全面启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标是;将高校后勤服务纳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政府主导、社会承担为主、高校自主选择的市场化后勤服务体系。它从三个方面对高校后勤社会化作了质的规定,一是明确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市场经济背景;二是明确了高校后勤服务体系内部新型的市场关系,三是突出了高校后勤服务应以社会承担为主。高校后勤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实现上述目标,相关各方必须承担起各自的职能:政府宏观调控。政府必须明确高校后勤改革的目标,并分阶段提出指导性、方向性的意见,统筹考虑改革必须具备的客观

3、条件,通过制定有关法规、政策进行宏观协调和控制。学校自主选择。在高校后勤服务体系中,学校一方面代表消费者与服务经营主体进行市场交易,另一方面又以市场(及其交易活动条件)供给者的身份,对市场起着组织协调、监管和条件保障作用,社会提供服务。这是高校自主选择后勤生产资源的前提。多样化地培育、壮大高校后勤企业,孵化、发展各类专业服务公司,支持、引进社会服务企业,并给予一视同仁的校园市场待遇,同时培训、提高后勤服务员工的素质,完善后勤服务企业员工转岗、失业的社会保障制度,是高校后勤改革实现服务产品和服务企业多元供给的重要条件。各方监督管理。政府及其管理部门、学校及其相关机构、后勤消费者等,对高校后勤服务

4、市场要进行监督管理,使其运作逐步与社会市场接轨,最终与社会市场融为一体。行会规范自律。在高校后勤逐步脱离行政管理和政府职能转变的条件下,行业协会是行使市场规范和监控职能,保证后勤服务正常运转不可缺少的角色,也是为学校和后勤服务企业提供信息、中介、协调服务,保证“学校选择、多元供给”顺利实现的重要力量。二、高校后勤改革特点与现状评析高校后勤改革的主体性原则是市场化。基于此,我们从市场原则来考察高校后勤活动的特点。“市场是买者和卖者相互作用并共同决定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和交易数量的机制。”它能有效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竞争。然而在现实中,市场在很多情况下是不完全竞争的,还面

5、临着外部性和公共晶的需求。要有效构建市场秩序,必须综合多方面的力量。为此,有学者提出了一种新型市场秩序观:“构建一演进和谐论”。这种观点认为:“市场秩序不是市场体系自身演进的自发产物,不是国家或其他社会主体理性构建的产物,也不是简单的宪法层次上的构建加上自发演进的产物,而应当是根据不同社会利益结构和利益冲突的性质而采取的相机制度构建与市场演进的产物。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对于我们理解和构建高校后勤服务市场很有启发和借鉴意义。高校后勤服务市场的发育应采取这种“构建-演进和谐论”的发展模式,以兼顾不同利益结构和利益冲突的性质。我国高校后勤改革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阶段性。我国高校后勤改革虽从1999

6、年方正式全面启动,其实可追溯到20多年前。它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9791991年,以利益调整为核心的承包责任制、半企业化试验阶段,也是酝酿改革的阶段;19921998年,以机制转换为核心的全面承包、社会化探索阶段,也是单项突破的阶段;19992004年,政府领导真正落到实处,校内后勤实施剥离,社会产业参与校内竞争阶段,这是整体推进社会化进程的阶段。(2)多样性。首先,多样性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高校后勤改革是市场经济理论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运用,它必须采取多样化的手段按照市场为主的方式配置高校后勤资源。其次,多样性是各高校所处地域环境的差异性所致。再次,各高校、当地政府及后勤管理人员

7、对后勤改革认识、重视程度的不同,也决定了改革模式的多样性。(3)竞争性。高校后勤改革的过程就是不断打破垄断、吸引优质社会第三产业、走向市场的过程。传统高校后勤垄断属于行政垄断,它在学校和政府的行政指令下配置资源,有着极强的排他性。高校后勤改革的全面推进,将打破一校办低效后勤的格局,向社会敞开高校后勤服务的大门。这种包容性特点愈强,预示着高校后勤的市场化程度愈高。(4)契约型。目前高校后勤改革的一般作法是:由校后勤管理处代表学校作为甲方出现,学校原有后勤服务机构和人员则组建后勤集团(或公司),实行企业化运行机制,一般称为乙方。甲、乙双方通过契约规范双方的职、权、利。我国高校后勤改革目前已取得了阶

8、段性的重要进展。它有力地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大大优化了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显著提升了高校后勤服务水平。高校后勤改革打破了制约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后勤“瓶颈”,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整体改革,使高等学校能更好地集中精力,集中人力、财力和物力干好自己的“本行”,充分发挥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职能。高校后勤逐步脱离学校的行政管理体系,广泛引入企业化管理模式,在后勤服务实体的组建和运营,学生公寓和食堂的建设与管理,高校后勤物资的配送和采购,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资金筹措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勤服务的专业化、集约化程度显著提升,后勤实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逐步提高。这些成绩都是有目共睹,也是应

9、该充分肯定的。然而,高校后勤改革的现状并非完全能够适应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离改革的最终目标仍有相当的距离。其市场化程度仍然偏低,政府难以宏观调控;各方统得过死,管理难以到位;学校自主选择有较多的缺失;后勤实体的依赖性强,等等。这些问题,最终导致甲乙方关系模糊,若即若离,实体不实,制度化、法制化手段缺乏;开放、竞争、有序的高校后勤服务体系尚未形成,优质社会第三产业和合作伙伴难以进校,各种垄断依然存在,效益与公平难以实现。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事业单位后勤改革自身存在的客观障碍。事业单位相对于企业单位而言,与市场的关系更为疏远,组织结构容易固化,包括后勤改革在内的管理体制改革

10、比企业改革更难推进和深人。二是社会第三产业有待进一步成熟和完善。我国目前还是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与高校后勤服务相应的社会服务市场不成熟、不完善,不能为高校提供充分的选择机会。三是“利益空间”缩小助长了众多高校的观望心理。目前多数高校已得到了迅速扩大规模和后勤减负的双重效益,它们认为深化改革再得利益实惠的空间不大,便持观望态度。同样,高校后勤实体和后勤员工对进一步深化改革的经济收益预期乐观度不高,缺乏投入的足够自觉。当然,从更深层次上看,最主要的原因是,高校作为事业单位对计划经济体制和运行模式上的“路径依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方式的规律仍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因而产生了认识上的模糊与行

11、动上的迟缓。三、高校后勤改革趋向探析综上所述,我国高校后勤改革现已进入攻坚阶段,面临着进退取舍的选择。应该看到,进一步深化高校后勤改革既是大势所趋,改革所必备的内外部条件也已逐渐成熟。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社会第三产业日趋成熟,逐步适应了高校后勤服务的需求。二是高校后勤服务的社会实体日益壮大,校内实体羽翼渐丰。就校内实体而言,原有后勤员工正在逐步消化,进入后勤实体的员工已由原来的“事业单位编制人”变为通过招聘等形式进人的“市场人”,校内后勤实体的市场意识和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三是20多年来尤其是前一阶段的高校后勤改革,为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供了实践和理论上的准备。笔者认为,当前及今后

12、我国高校后勤改革已进入“内涵建设”的新阶段。我们应从市场规律和高校后勤服务的内部规律出发,从理论上把握其改革趋向。1.明确高校后勤服务产品的基本私人产品性质,遵循市场规律深化改革。这是推进高校后勤改革走向市场的理论前提。产品性质有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分。公共产品的基本性质,一是享受产品的对象无排他性,二是产品价格的无竞争性。公共产品不因对象的变化而产生价格波动和服务质量、数量的波动。改革开放以前,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和社会第三产业不发达的现实,决定了高校后勤服务只能是公共产品或基本公共产品性质。随着改革的深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后勤服务的产品性质应不断地向私人产品方向发展。今后,高校后勤改革

13、应依其产品的基本私人产品性质,遵循市场规律来推进。2.明确高校后勤服务的经济职能,遵循市场机制深化改革。高校后勤服务的对象是高校及其师生员工,高校后勤服务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但不能由此认为高校后勤服务主要承担的是教育职能。事实上,以往高校后勤队伍的存在,并不是高校教育职能的本质要求,而是计划经济体制和社会第三产业不发达使然。随着高校后勤改革条件的不断成熟,其经济职能必将凸显。“自有社会分工以来,交易是不同经济.主体间相互交换物品及其他财物的互利方式。”明确了高校后勤服务的经济职能,就为高校后勤改革的深化提供了正确的方向。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育、完善,高校后勤改革应更多地遵循经济规律和市场机制

14、,应更多地融入和依赖市场。3.明确高校后勤资源的类别和层次,遵循市场方式分类分层配置资源。高校后勤改革的深化过程,即是以市场为基础优化配置高校后勤资源的过程。高校后勤资源可分为生产资源和消费资源两大类。生产资源又可分为校内生产资源和校外生产资源两部分。消费资源则主要涵盖教职工、学生和学校三个层面。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共性外,高校后勤资源还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由于历史的原因,校内生产资源的存在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对校内生产资源的配置,尤其是人力资源的配置,既要遵循渐进性的原则,又要坚定不移地向市场化方向迈进。其次,高校后勤资源中,生产资源和消费资源密不可分。尤其是学生的消费时间集中、消费地点集中于

15、校园内或周边的特点,预示着谁拥有校园内的生产资源,就基本上获取了学生消费资源。再次,高校后勤服务中相对于学生而言的教育性特点应予以重视,在市场规则下配置高校后勤资源时必须加以考虑。最后,高校的安全和稳定是社会安全和稳定的晴雨表,对量小而重要的后勤资源,必须以社会效益优先为原则进行配置。基于以上分析,高校后勤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原则应该是,遵循市场方式分类、分层配置资源。随着后勤改革的深人,校内生产资源的比例应不断消减,校外生产资源的比例应不断上升。校内后勤企业不应盲目发展,否则会给学校未来的管理体制改革带来更大的负担。就消费资源而言,同样应是在市场原则的前提下分层配置。“配置教职工后勤消费资源,

16、必须采取在全社会范围内竞争的方式,应加快完全市场意义上的步伐;配置大学生后勤消费资源,必须强化市场属性和教育属性的有机统一,学校应加强管理的力度和服务的参与度;配置学校后勤消费资源,必须坚持效率优先的原则,高校后勤服务的关键岗位(如水、电、维修等)要有精干的队伍管理好、控制好,一般岗位应加速市场化进程。”4.明确高校后勤改革的阶段目标,确保循序渐进地深化改革。深化高校后勤改革,必须坚持分阶段逐步推进。从目前高校在编后勤人员的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来看,到2008年,将有大批人员退休;到2013年,现有在编人员将基本退休完。为维护高校稳定,构建和谐的后勤服务体系,高校后勤服务市场应逐步开放。大体而言

17、,可分为三个阶段:2005年,在规范分离的同时,继续出现一批由原后勤机构转制成立的后勤企业,逐步开放学校后勤服务市场,形成一定的竞争态势;20062008年,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和监督体系,有一定比例的社会企业通过各种形式参与,学校后勤服务市场进一步开放,开放、公平、竞争的校园后勤服务市场初步形成;20082015年,高校后勤服务市场发育比较成熟,基本对外开放,基本完成市场调控监管制度、法规、技术和手段的建设,市场机制正常发挥作用,高校有可靠的后勤保障,社会和高校后勤资源得到优化配置。5.明确高校后勤管理的监控职能,确保按市场方向深化改革。加强对后勤服务的监控,是高校后勤服务市场健康运行的重要保

18、障。在高校后勤服务市场中,服务主体逐步多元化,学校与后勤服务实体逐渐由上下级隶属关系转变为平等的契约关系,因此,原有的单一监控手段已不能适应需要,必须建立以市场为基础、法制化的多方协同配合的监控体系,实行更为有效的监控。市场化程度越高,管理的任务愈益复杂。一是要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新的高校后勤服务是市场化的,其监控也必须以市场为基础。要发挥市场自身的完善和约束作用,在市场机制能够发挥作用的地方,政府和学校不应过多参与,要运用市场手段进行调控。但由于高校后勤服务市场的特殊性及学生在经济方面的弱势地位,在“看不见的手”失灵的地方,政府和学校的监控则应有力和到位。二是要努力提高监控主体的合力和实效。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应主要通过法律、政策、行政裁决等手段对高校后勤服务进行监控。这种监控具有基础性、规范性和约束力。学校是最重要的监控主体,包括学校后勤管理部门(甲方)以及工会、学生会等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