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清华大学PPT课件_第1页
建筑给排水清华大学PPT课件_第2页
建筑给排水清华大学PPT课件_第3页
建筑给排水清华大学PPT课件_第4页
建筑给排水清华大学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建筑给排水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给水给水(生活、生产生活、生产给水和给水和消防消防给水)给水) 排水排水(污水污水和和雨水雨水排除)排除) 热水热水供应供应 中水中水 高层建筑高层建筑给给排排水水 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设计原则、计算方法第1页/共210页 内容内容 学时学时第一讲第一讲 城市给水排水工程城市给水排水工程 2第二讲第二讲 建筑给水工程建筑给水工程 4第三讲第三讲 建筑排水工程建筑排水工程 4第四讲第四讲 热水供应工程热水供应工程 2第五讲第五讲 高层给水排水工程高层给水排水工程 2第六讲第六讲 建筑中水、水景工程建筑中水、水景工程 2课程内容课程内容第2页/共210页第一讲 城市

2、给水排水工程第3页/共210页1.1城市给水工程(1)取水工程(水源、取水构筑物)(2)净水工程(水质标准、工艺)(3)配水工程(配水管网设计原则、形式)(4)供水形式(5)用水量计算第4页/共210页城市给水工程-取水构筑物第5页/共210页第6页/共210页城市给水工程-饮用水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UDC 613.3GB5749-85Sanitary standard for drinking water第7页/共210页城市给水工程-配水管网第8页/共210页城市给水工程-供水形式统一供水分系统供水-分质供水 -分压供水 -

3、分区供水第9页/共210页城市给水工程-给水处理工艺工艺选择依据:原水水质(水源)工艺选择依据:原水水质(水源) 供水水质(用途)供水水质(用途)以地表水为水源的水厂的处理工艺以地表水为水源的水厂的处理工艺:悬浮物悬浮物胶体胶体细菌细菌第10页/共210页(1 1)综合生活用水(居民生活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综合生活用水(居民生活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 (用水定额)(室外给水工程设计规范-GBJ13-87)(2 2)工业企业生产用水和工作人员生活用水)工业企业生产用水和工作人员生活用水(3 3)消防用水)消防用水(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4 4)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浇洒道路和

4、绿地用水(面积)(5 5)未预见用水量及管网漏失水量)未预见用水量及管网漏失水量(%)城市给水工程- 设计供水量确定浇洒道路每日13次,每次11.5L/m3;绿化1.52.0L/m31520%第11页/共210页1.2城市排水工程(1)排水管网-收集(2)排水泵站-输送(3)污水处理厂-处理(4)排放设施-排放或 -利用第12页/共210页城市排水工程-排水体制合流制 完全合流制 截流式合流制分流制 完全分流制 不完全分流制第13页/共210页城市排水工程-污水处理工艺污水水质处理工艺排放标准处理要求污水种类污染物种类处理方法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第14页/共210页城市排水工程-城市污水处理工艺

5、第15页/共210页第二讲第二讲 建筑给水工程建筑给水工程2.1 给水系统的组成2.2 系统供水压力及供水方式2.3 室内管道的布置和敷设2.4 管材及管件2.5 给水管网的水力计算2.6 冷水的储存与加压2.7 消防给水系统 将城市自来水管网(或自备水源)的水输送到装置在室内的各种配水龙头、生产机组和消防设备等用水点,并满足个用水点水量、水压的要求。第16页/共210页第17页/共210页2.1 2.1 给水系统的组成给水系统的组成(1)引入管(进户管)(2)水表节点(3)管道系统(水平干管、立管、横支管)(4)给水附件(控制附件和配水附件)(5)升压和贮水设备(水泵、水箱、气压给水设备、水

6、池)(6)室内消防设备(消火栓和自动喷洒消防设备)第18页/共210页第19页/共210页第20页/共210页第21页/共210页2.2 系统供水压力及供水方式2.2.1 给水系统的供水压力 H 给水额定流量: rate of flow 卫生器具配水出口在单位时间内流出的规定的水量。流出水头: static pressure for outflow 为保证给水配件的给水额定流量值,而在其阀前所需的静水压。最不利点:室内管网上水压力最低的配水点。供水压力H:给水系统需要的压力。第22页/共210页 H=H1+ H2 +H3+H4 +H5H1:H2:H3:H4:H5: 第23页/共210页服务水头

7、H0 :室外配水管网的供水压力 H0H,满足供水压力要求 H0H,增加管径,或设升压装置估计:一层10m10m水柱,二层12m12m水柱,三层及三层以上每增加一层增加4m4m 北京市城市自来水压力为 0.20.3Mpa,一般情况下可供六层楼生活用水,但夏季高峰季节有的只能供三层。第24页/共210页(1)直接供水方式(征得供水部门同意)(2)设置水箱的供水方式(3)设置水泵的供水方式(征得供水部门同意,设连通管)(4)水泵和水箱联合工作的供水方式(5)设气压供水装置的供水方式(6)分区供水方式2.2.2供水方式第25页/共210页第26页/共210页第27页/共210页第28页/共210页第2

8、9页/共210页第30页/共210页第31页/共210页 (1)下行上给式 (2)上行下给式 (3)环状式2.2.3 管网布置方式第32页/共210页2.3.1布置(1) 引入管 (供水安全)单向供水 one way service pipe system 室内给水管网只由一条引入管给水的方式。双向供水 multi-way service pipe system 从建筑物不同侧的室外给水管网中设两条或两条以上引入管,在室内连成环状或贯通枝状的给水方式。(10个以上消火栓或不允许断水) 生活给水引入管与污水排出管外壁水平净距不小于1m(2) 室内管道 布置原则:简短,经济,美观,便于维修 2.3

9、 室内管道的布置和敷设第33页/共210页2.3.2管道敷设 形式形式 敷设要求敷设要求 管道防护管道防护明设明设/暗设、固定、防腐、防噪音、防冻防露暗设、固定、防腐、防噪音、防冻防露明设 exposed installation 室内管道明露布置的方法。暗设 concealed installation,embedded installation 室内管道布置在墙体管槽、管道井或管沟内,或者由建筑装饰所隐蔽的敷设方法。给水管暗装时:横管:敷设在地下室、设备层、管沟及顶棚内。立管:敷设在公用的管道井内;竖向管槽内,支管在墙槽内。 在管道上的阀门处应留有检修井,并保证维修方便。管沟应设置更换管道

10、的出入口装置。第34页/共210页 给水管道与其他管道同沟时 给水管应在排水管上面,热水管下面。 给水管不得与易燃、可燃、有害液、气体管道同沟。 给水管埋地敷设时 室内管道覆土深一般不小于0.3m,地下室的地面下不得埋设给水管道,应设专门的管沟。 室外埋地管管顶覆土厚度不宜小于0.7m,并在冰冻线以下0.2m。 管道不得穿越设备基础,应避开可能重物压坏处。 给水管与排水管平行或交叉埋设时,管外壁的最小净距分别为0.5m和0.15m。 给水横管宜有0.0020.005的坡度坡向泻水装置。 给水引入管应有不小于0.003的坡度坡向室外给水管网或阀门井。第35页/共210页 穿过地下室外墙或地下构筑

11、物墙壁时,应加设防水套管。 管道穿墙或楼板时,应预留孔洞; 给水管不得穿过配电间。 避免穿过沉降缝、伸缩缝,如必须穿过时,应采用橡胶管、波纹管、补偿器等。 穿承重墙或基础处应预留孔洞,管顶净空一般不小于0.1m(不得小于建筑物的沉降量)。管道穿过建筑物的墙板第36页/共210页第37页/共210页固定、防腐、防噪音、防冻防露固定、防腐、防噪音、防冻防露钩钉卡箍吊环托架除锈防腐漆银粉沥青可曲挠橡胶接头减振吸声材料石棉硅藻土泡沫混凝土矿渣棉泡沫塑料第38页/共210页第39页/共210页2.4 管材及管件 生活给水管:镀锌钢管或给水塑料管(150mm,或埋地敷设=75mm)生产和消火栓系统消防给水

12、管:非镀锌钢管或给水铸铁管生活给水管可采用铜管、聚丁烯管、铝塑复合管、涂塑钢管、钢塑复合管等第40页/共210页2.5 给水管网的水力计算确定给水管的管径及水头损失,并确定是否需要升压设备设计秒流量按瞬时高峰给排水量制订的用于设计建筑给排水管道系统的流量。不同卫生器具的流量与其以某一卫生器具流量作为一个当量的流量值的比值。卫生器具当量 一个当量:洗涤盆,额定流量0.2l/s第41页/共210页住宅、集体宿舍、旅馆、宾馆、医院、幼儿园、办公楼、学校等工业企业生活间、公共浴室、洗衣房、公共食堂、实验室、影剧院、体育场等(1)设计秒流量的计算最不利情况的组合出流10000bnqqggggKNNq2

13、. 0q0同类型一个卫生器具的给水额定流量n0同类型卫生器具数b卫生器具同时给水百分数Ng 计算管段的卫生器具当量数量 ,K根据建筑物用途而定的系数当计算值大于卫生器具额定流量总和或小于最大卫生器具额定流量时,取后者用水时间长,用水设备使用不集中,同时给水百分数随卫生器具数量的增加而减少用水时间集中,同水设备使用集中,同时给水百分数高的建筑第42页/共210页第43页/共210页第44页/共210页第45页/共210页 经济流速:干管:1.0-2.0m/s; 支管: 0.8-1.2m/s管径:水头损失:沿程损失 h=iL, (I:水力坡降)局部损失(2)水力计算04qvDgVhiiM2/23

14、. 03 . 12)867. 01 (000912. 0VDVi利用水力计算表确定管径和水力坡降,局部阻力可估算百分数 生活 生产 消防2030% 20% 20% 20% 10% 15% 第46页/共210页第47页/共210页例:某五层公寓,楼层高度为3.0m,设城市配水管水压为21m,计算给水管网的管径。第48页/共210页第49页/共210页解:(1)选择计算公式gggKNNq2 . 0(2)查=1.05,K=0.005;(3)划分计算管段,计算管段流量;(4)利用水力计算表,查DN,v,i;(5)利用管长L和 i ,求严程水头损失;(6)局部水头损失取30%;(7)计算管网所需供水压力

15、:H=14.0+2.52+0.76+1.5+1.0=19.78第50页/共210页第51页/共210页第52页/共210页(1)定最不利点(2)由最不利点起,划分计算管段,以流量变化点为节点标号(3)选择设计秒流量公式,计算设计流量(3)查水力计算表,求管径和水力坡降(4)计算沿程水头损失及局部水头损失(5) 计算最不利点至城市配水管的标高差,即H1(6)计算室内给水管所需压力H(7)比较H0和 H,调整管径或设加压设备(3)管网水力计算的步骤第53页/共210页2.6 冷水的储存与加压水池,水箱水泵变频调速气压给水投资少,建设快,易拆迁,不污染高架,荷重,不利于抗震,不美观第54页/共210

16、页水池,水箱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合用的储水池应设有消防用水不被它用的措施消防储备水量按室内消火栓流量10分钟用水量计算有效容积为调节水量、消防储备水量和生产事故储备水量之和;调节水量一般按日用水量的8%12%第55页/共210页第56页/共210页消防用水不被它用的措施第57页/共210页(1)泵房建筑应为一、二级耐火等级;(2)泵房净高:采用固定吊钩或移动支架时,不小于3.0m; 采用固定吊车时,应保证吊起物底部与吊运的越过物体顶部之间有0.5m以上的净距;(3)泵房采暖温度一般为16,无人值班时采用5,每小时换气次34次;(4)地面应有排水措施,地面坡向排水沟,排水沟坡向集水坑;(5)泵房大

17、门应比最大的水泵机件宽0.5m;(6)泵房不得设在有防震和安静要求的房间上下和相邻;水泵基础应设隔振装置,吸水管和出水管上应设隔振减噪音装置,管道支架、管道穿墙及穿楼板处应采取防固体传声措施,必要时可在泵房建筑上采取隔声吸音措施。泵房第58页/共210页气压给水第59页/共210页第60页/共210页变频调速控制器变频器电机水泵管网传感器讯号压力或流量参数第61页/共210页2.7 消防给水系统(1) 室外消防水管网 布置成环状,输水干管不应少于2条 给水管径不应小于DN100(2) 室外消火栓 沿道路设置(宽度超过60m的道路宜在两侧设置),间距不应超过120m,距路边不超过2m,距建筑外墙

18、不宜小于5m; 地下式消火栓应有直径为100mm和65mm的栓口各一个,地上式消火栓应有一个直径为150mm或100mm和两个65mm的栓口; 每个消火栓用水量按1015L/s计算2 7.1室外消防给水系统第62页/共210页(4) 消防水池设置条件 市政管网不能满足消防水量; 市政管网为枝状或只有一条进水管; 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 不允许消防水泵从室外管网直接吸水(生产生活用水量达到最大时,市政给水管不能满足室内外消防用水量时); 当生产、生活、消防水量达到最大时,城市管网压力不能保证10米水柱。第63页/共210页2.7.2.1消火栓系统(水源、消防管道、消火栓、启动消防泵或报警装置按

19、钮)(1) 消火栓的构造(水枪、水龙带、消防龙头) (13,16,19mm),(50,65mm)(2) 消火栓的布置(高度、位置、间距) 消防龙头距地面高度为1.1m 安装在走廊,楼梯间,门厅等处的墙上,在建筑物屋顶应设一个消火栓 间距:必须使水枪喷出的充实水柱到达建筑物的任意一点而不留空白 要求一股或两股水柱同时到达任意位置2.7. 2室内消防给水系统(多层)设置原则: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执行第64页/共210页第65页/共210页第66页/共210页(1)建筑物24m、体积5000m3的库房,应保证1支水枪的充实水柱达到同层内任意部位2212bRS(2)其他民用建筑应保证

20、2支水枪的充实水柱达到同层内任意部位221bRS第67页/共210页 保护半径 R=(0.80.9)Ld+COSLc第68页/共210页Lc直径38mm,90%的水量Lc不小于7m,不大于15m充实水柱Lc第69页/共210页(4) 消火栓给水管计算 在满足水量、水压的要求下,确定管径,计算水头损失,核算管网水压 设计秒流量 流速0.01 -器具通气管器具通气管+主通气立管:主通气立管:上升坡度上升坡度0.01 结合通气管:将专用通气管结合通气管:将专用通气管 (每隔两层每隔两层)或主通气立管(每隔或主通气立管(每隔810层)层)与排水立管连接与排水立管连接(1)通气管系统分类:第97页/共2

21、10页排水立管与最上层排水横支管连接处向上垂直延伸至室外作通气用的管道。排除废气,平衡压力第98页/共210页仅与排水主管连接,使污水主管内空气流通立管负荷高时连接环形通气管和排水立管,使排水支管和排水主管空气流通与环形通气管连接,使排水横支管空气流通在多个卫生器具的排水横支管上,从最始端卫生器具的下游端接至通气立管横管负荷高时卫生器具存水弯出口端接至主通气管卫生、安静要求高第99页/共210页设有通气的排水立管的最大排水能力不通气的排水立管的最大排水能力第100页/共210页通气管高出屋面不得小于通气管高出屋面不得小于0.3m,且大于最大积雪厚度,顶端应设风帽,且大于最大积雪厚度,顶端应设风

22、帽式网罩;式网罩;在通气管在通气管4m范围内有门窗时,通气管口应高出窗顶范围内有门窗时,通气管口应高出窗顶0.6m,或引向无窗,或引向无窗一侧;一侧; 经常有人停留的平屋面上,通气管口应高出屋面经常有人停留的平屋面上,通气管口应高出屋面2m,并考虑防雷;,并考虑防雷; 通气管口不宜设在建筑物挑出部分(屋檐檐口、阳台、雨篷等)的下通气管口不宜设在建筑物挑出部分(屋檐檐口、阳台、雨篷等)的下面。面。 通气管不得与建筑物的通风管道或烟道连接通气管不得与建筑物的通风管道或烟道连接(2)通气管设置第101页/共210页检查口:检查口:立管立管上间距不大于上间距不大于10m10m,建筑物最低层和坡顶建筑物

23、最高层,乙字,建筑物最低层和坡顶建筑物最高层,乙字管上部,水流转角小于管上部,水流转角小于135135的横直管上,污水的横直管上,污水横管横管一定间距上一定间距上清扫口:清扫口:连接连接2 2个及个及2 2个以上大便器或个以上大便器或3 3个及个及3 3个以上卫生器具的污水个以上卫生器具的污水横管横管上,上,水流转角小于水流转角小于135135的横直管上,污水横管一定间距上的横直管上,污水横管一定间距上检查井:检查井:排出管与室外排水管道连接处排出管与室外排水管道连接处,井中心距建筑物外墙的距离不小于,井中心距建筑物外墙的距离不小于3m3m。污水立管或排出管上的检查口至室外检查井中心的最大长度

24、要求。污水立管或排出管上的检查口至室外检查井中心的最大长度要求 3.1.4清通设备第102页/共210页3.2 排水管布置、敷设及管材 排水管道不得布置在遇水引起燃烧、爆炸或损坏原料、产品和设备的上面; 架空管道不得敷设在食品和贵重商品仓库、通风小室和变配电间的上边; 排水管道不得布置在食堂、饮食业的主副食操作间、烹调间的上方,当受条件限制不能避免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排水管道不得穿过沉降缝、烟道和风道、伸缩缝、设备基础; 生活污水立管不宜靠近与卧室相邻的内墙;一般地下埋设或在地面上楼板下明设;第103页/共210页 生活污水管道:排水铸铁管、硬聚氯乙烯管、钢管(50mm)、陶土管(埋地管)

25、铸铁排水管道按规定设柔性接口:立管高度、抗震设防等级 排水管道最小埋深要求排出管预留孔洞,管顶净空不得小于建筑物的沉降量,并坡向室外排水检查井穿过承重墙或基础,采取防沉降措施,穿过地下室墙壁时,应设防水套管;第104页/共210页3.3 排水管水力计算确定管径和坡度,是否需设置专用通气管(2)工业企业生活间、公共浴室、洗衣房、公共食堂、实验室、影剧院、体育场等3.3.1设计秒流量排水当量:0.33l/s(1)住宅、集体宿舍、旅馆、宾馆、医院、幼儿园、办公楼、学校等max12. 0qNqpu10000bnqqu满足puqq第105页/共210页第106页/共210页第107页/共210页充满度:

26、水深比,最大设计充满度自清流速:最小流速 管径150mm,0.6m/s =150mm,0.65m/s =200mm,0.7m/s管道坡度:通用坡度(最小坡度)最小管径: 公共食堂厨房管径放大一号,且干管管径不小于100mm,支管不小于75mm; 小便槽或连接3个及3个以上的小便器,支不于75mm; 连接大便器的支管,最小管径100mm; 医院洗涤池、污水池排水管不小于75mm。3.3.2管道的水力计算3.3.2.1横管的水力计算(1)设计规定生活污水第108页/共210页充满度第109页/共210页第110页/共210页第111页/共210页 选坡度和充满度,查水力计算表得管径和流速,复核流速

27、是否满足自清流速。(2)水力计算方法 明渠均匀流公式2/13/21iRnv i:管道坡度n:管道粗糙度R:水力半径,过水断面与湿周的比值第112页/共210页第113页/共210页第114页/共210页第115页/共210页生活排水立管的最大排水能力; 管径不得小于横支管的管径; 满足最小管径要求; 多层住宅厨房间的立管管径不宜小于75mm。3.3.2.2立管水力计算第116页/共210页 确定是否设专用通气立管 伸顶通气管管径可与污水管相同(-13时,在屋内平顶或吊顶以下0.3m处放大一级) 专用通气立管最小管径 3.3.2.3通气管道计算第117页/共210页通气立管长度在50m以上者,其

28、管径应与排水立管管径相同; 两个及两个以上排水立管同时与一根通气立管相连时,应以最大一根排水立管按表确定,且管径不宜小于其余任何一根排水立管管径; 结合通气管不宜小于通气立管管径。 两根或两根以上污水立管的通气管汇合连接时,汇合通气管的断面积应为最大一根通气管的断面积加其余通气管断面积之和的0.25 倍。第118页/共210页3.4 污水提升和处理污水泵:污水泵:潜污泵,自动控制潜污泵,自动控制集水池:集水池:容积不小于最大一台水泵容积不小于最大一台水泵5min的抽水量,每小时启动的抽水量,每小时启动次数不超过次数不超过6次;次; 不得大于不得大于6h平均污水量;水深平均污水量;水深11.5m

29、;设集水坑(深;设集水坑(深0.5m)泵站:泵站:地下室或底层地下室或底层化粪池:化粪池:水力停留时间水力停留时间824h,23格,离建筑物不小于格,离建筑物不小于5m除油池除油池除泥除泥/除砂池除砂池第119页/共210页第120页/共210页(1)雨落管排水: 间距812m, 管径75100mm3.5 雨水排水系统 3.5.1外排水系统第121页/共210页(2)天沟外排水:坡度不小于0.003,流水长度不大于50m,设溢流口第122页/共210页 雨水斗、连接管、悬吊管、立管、排出管、检查井、埋地干管 3.5.2内排水系统(1) 组成宜采用单斗排水立管的泄水能力远大于横向的悬吊管的泄水能

30、力。当天沟水深较浅时,管道内流量小,悬吊管内是非满流的重力流,立管内是附壁水膜重力流。这时,立管泄水能力大于悬吊管泄水能力的部分由空气流动来补偿,整个管道系统内压力无变化。当天沟水深增加,悬吊管内是壅水状的气水两相流,立管内形成水塞,空气不能补充,因悬吊管和雨水斗的泄水能力远小于立管的泄水能力,所以立管内形成负压,对悬吊管有抽力,离立管近的雨水斗受抽力作用,泄水能力大,而远离立管的雨水斗由于排水流程长,水流阻力大,还受到近立管处雨水斗排泄流量的阻挡,泄流能力小第123页/共210页c第124页/共210页第125页/共210页连接管:一般与雨水斗同径,且不得小于100mm,应牢固地固定在建筑物

31、承重结构上,采用45三通与悬吊管连接悬吊管:管径不得小于连接管管径,且不大于300mm,采用45三通、45四通、90斜三通、90斜四通与立管连接,长度超过15m,宜在靠近墙柱处设检查口立管:管径不小于悬吊管,连接的悬吊管不宜多于2根,距地面1m设检查口 埋地管:最小管径200mm,最大不超过600mm。(2)布置与敷设雨水斗:多斗排水系统的雨水斗宜对立管对称布置,1根悬吊管上连接的雨水斗不得多于4个,且雨水斗不得设在立管顶端,第126页/共210页雨水量应以当地暴雨强度公式按降雨历时5分钟计算管道设计重现期一般采用1年(1)雨水设计流量3.5.3雨水管水力计算1000051qFkqWyq5降雨

32、历时为5min的暴雨强度;Fw屋顶的汇水面积,按水平投影面积;侧墙为垂直面积的0.5;k1渲泄能力系数,屋面坡度小于2.5%,取1.0,大于等于2.5%,取1.52.0。第127页/共210页 雨水斗:设计泄流量不得大于屋面雨水斗最大泄流量 (2)水力计算连接管:与雨水斗同径第128页/共210页悬吊管和埋地管:最大计算充满度, 悬吊管坡度不小于0.005, 埋地管最小坡度(按工业废水管道)第129页/共210页 立管:雨水立管最大设计泄流量第130页/共210页第131页/共210页第132页/共210页第133页/共210页第134页/共210页第135页/共210页第136页/共210页

33、第137页/共210页第138页/共210页第四讲 建筑内部热水供应工程4.1 热水供应系统的组成和供水方式4.2 热水的加热设备4.3 热水管道的布置、敷设及管材4.4 加热设备的计算4.5 热水管网水力计算4.6 饮水供应第139页/共210页特点: 水加热系统 温度变化-使管道变形管道补偿 -水体积变化膨胀管/罐 -排气 保持水温-循环 热水:第140页/共210页热媒系统供水系统附件膨胀管热水管网应装设止回阀的管段: 水加热器或贮水器的冷水供水管 机械循环第二循环回水管 混合器的冷、热水供水管。第141页/共210页(1) 热媒系统(第一循环系统) 锅炉-热媒管-水加热器-冷凝水管-冷

34、凝水池-冷凝水循环泵-锅炉(2) 热水供应系统(第二循环系统) 热水配水管网和回水管网、(循环水泵)(3) 附件: 第一循环系统-减压阀、温度自动调节器、疏水器、安全阀(闭式) 第二循环系统-膨胀管(开式)/膨胀罐(闭式)、管道补偿器、自动排气阀(上行下给式)4.1.1系统组成4.1 热水供应系统的组成和供水方式第142页/共210页(1) 按管网压力工况的特点: 开式热水供水方式 (水箱+膨胀管或开式加热器) 闭式热水供水方式 (设安全阀、膨胀罐,不设屋顶水箱时)4.1.2供水方式第143页/共210页第144页/共210页(2) 热水加热方式:直接加热 (加热冷水、蒸汽混合)间接加热 (热

35、水或蒸汽)第145页/共210页第146页/共210页第147页/共210页第148页/共210页(3) 循环管网设置方式:全循环、半循环、无循环第149页/共210页(4) 循环动力:机械强制循环方式、自然循环方式(5) 干管布置方式:上行下给式、下行上给式第150页/共210页4.2.1 锅炉、太阳能集热器4.2.2 水加热器 容积式水加热器 快速式水加热器 半容积式水加热器 半即热式水加热器 加热水箱4. 2热水的加热设备第151页/共210页第152页/共210页第153页/共210页第154页/共210页第155页/共210页第156页/共210页第157页/共210页 干线的直线段

36、应设置足够的伸缩器(变形量1mm/m,水平50m,立管30m) 立管与横管连接应采用乙字弯上行下给式系统配水干管的最高点应设排气装置 下行上给式热水配水系统,应利用最高配水点放气;其回水立管应在最高配水点以下0.5m与配水立管连接 热水横管的坡度不应小于0.003,以便放气和泄水 热水管穿过建筑物顶棚、楼板、墙壁和基础处,应加套管 热水管道一般为明设冷热供水系统在配水点处应有相同的水压4. 3热水管道的布置、敷设及管材 体积膨胀、管道伸缩补偿、保温、排气管道转弯处可作为伸缩器;排气的作用:防止气阻和腐蚀;0.5m:施工方便和最上用水点少排冷水第158页/共210页第159页/共210页第160

37、页/共210页第161页/共210页热水管网应装设止回阀的管段: 水加热器或贮水器的冷水供水管 机械循环第二循环回水管 混合器的冷、热水供水管。管材: 管径=150mm时,应采用镀锌钢管; 宾馆、高级住宅、别墅等宜采用铜管、聚丁稀管或铝塑复合管第162页/共210页根据热水量和水温计算确定热源加热设备4.4.1热水量(1) 根据热水用水量定额计算(乘以小时变化系数)(2) 根据卫生器具热水小时定额计算(需统一水温)4.4.2水温 当地最冷月平均水温或冷水计算温度表 热水锅炉或水加热器出口的最高水温和配水点的最低水温表4.4加热设备的计算第163页/共210页第164页/共210页第165页/共

38、210页第166页/共210页4.4.3设计小时耗热量计算RLrBQttCQ)(4.4.4热媒耗量计算(1)蒸汽直接加热(2)蒸汽间接加热(3)热水间接加热4.4.5加热及贮存设备计算(1)加热设备的加热面积(2)热水贮水器容积(3)锅炉选择计算Q-设计小时耗热量;Qr-设计小时热水量;CB-水的比热;tr-热水温度;tL-冷水温度第167页/共210页4.5.1第一循环管网(1)热媒为热水: 计算热媒流量,按流速1.2m/s、 水力坡降510mm/m,查表 热媒管自然循环压力值: Hzr=10h(1-2)4. 5热水管网水力计算(2)热媒为蒸汽:计算热媒流量,按允许流速查表第168页/共21

39、0页4. 5.2第二循环管网(1)配水管网 计算设计秒流量(同冷水) 按流速0.81.5m/s(管径25mm,0.60.8m/s),查热水管道水力计算表 局部水头损失按沿程水头损失的2530%计 (2)回水管网 比相应位置的配水管网管径小1级,并不小于20mm (3)循环水泵第169页/共210页 4.6.1 供水方式(1)集中制备 容器取水 管道配水:设循环管道4.6 饮水供应(2)分散设置热水器饮水管道应采用铜管、不锈钢管、铝塑复合管、聚丁稀管第170页/共210页4.6.2 饮用水用量 饮水定额及小时变化系数 4.6.3 冷饮水供应 设循环管道 冷饮水及循环回水均应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宜采

40、用紫外线消毒方式第171页/共210页5.1 给水工程5.2 排水系统5.3 热水供应系统5.4 消防给水系统5.5 管道敷设第五讲 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高层: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 10层及10层以上的住宅登高消防车工作高度24m 第172页/共210页5.1.1特点 管线长,若采用同一给水系统,低层管道中静水压力过大(耐高压管材、水锤、水流喷溅)5.1.2 技术措施 采用竖向分区供水 5.1.1.1分区原则 (1) 使各区最低卫生器具处的静水压力小于其工作压力(0.30.35MPa,0.350.45 MPa) (2) 充分利用室外管网水压 (3) 共用设备层5.1 5.1

41、 给水工程给水工程第173页/共210页5.1.1.2分区形式 (1) 串联式: (2) 减压式(减压水箱和减压阀) (3) 并列式(水泵水箱、气压给水设备、变频调速)第174页/共210页无高压泵和高压管线,能耗少,供水不安全,管理不便,水箱容积大,占地大第175页/共210页占地少,屋顶水箱大,对结构和抗震要求高,电耗大,不安全第176页/共210页各区自成系统,安全可靠,集中设置,易于管理第177页/共210页5.1.3水力计算(1) 大宾馆、饭店,设计秒流量宜采用公式:(2) 采用较低的流速: 干管、立管为1.0m/s, 支管为0.60.8m/s(噪音、水锤、出水量要求高)10000b

42、nqqg与一般宾馆分散用水规律不同,用原公式计算管径往往偏小第178页/共210页 5.2.1特点 排水量大、横管多、压力波动大,体积大,沉降量大5.2.2技术措施 解决好通气问题(1) 设置专用通气管(2) 新型单立管排水系统 苏维脱排水系统(瑞士,60年代):气水混合器, 气水分离器UPVC螺旋排水系统(韩国,90年代):偏心三通,有螺旋线导流突起的UPVC管5.2 5.2 排水系统排水系统第179页/共210页第180页/共210页第181页/共210页5.2.3管道布置与敷设(1) 低层排水管应单独排出(2) 尽量采用斜三通、斜四通连接,立管和横管用大于90弯头连接(3) 增加出户管的

43、坡度,或出户管与检查井不直接相连第182页/共210页5.3.1特点 低层管道中静水压力过大5.3.2 技术措施 采用竖向分区供水5.3.2.1分区原则 与给水系统分区一致,各区的水加热器进水由同区的给水系统供给5.3 5.3 热水供应系统热水供应系统第183页/共210页5.3.2.2分区形式(1) 集中式(多于三个分区不宜采用)(2) 分散式5.3.3管线布置与敷设(1) 分区范围超过5层时,应采用全循环或立管循环;小于5层但立管多于5根,采用干管循环(2) 可放大回水管管径,临时作配水管用第184页/共210页各区热水配水循环管网自成系统,加热设备、循环水泵集中设在底层或地下室设备层,各

44、区加热设备的冷水分别来自各区冷水水源,如冷水箱。高区水加热器承受高压各区加热设备和循环水泵分散设置在各区设备层,供水安全。不易管理,占地,热媒管线长第185页/共210页41特点 火灾危险性大,高层部分无法依靠室外消防设施协助救火 42技术措施(1)高层建筑必须设置独立的消防给水系统,消防立管管径不小于100mm(2)各类高层建筑中均需设置消火栓给水系统 100m以上的高层建筑均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面积小于5m2的卫生间除外) 二者同时设置时,优先采用独立给水系统;若合用消防水泵,则应在后者报警阀进水口前将管网分开(3) 在高级宾馆、重要办公楼、一类建筑的商业楼、展览馆、综合楼和高度超过100m的其它建筑内,均应增设消防卷盘(小口径消火栓)(4) 选用65mm口径消火栓,喷嘴直径不小于19mm5.4 5.4 消防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消火栓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作用时间不同,前者为23h,后者为1h。一般火灾延续1h后,后者可能随建筑物的损坏而局部损失,或因火场燃烧面积扩大,开启喷头过多,其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