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工程教育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的经验与启示-以普渡大学为例_第1页
美国工程教育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的经验与启示-以普渡大学为例_第2页
美国工程教育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的经验与启示-以普渡大学为例_第3页
美国工程教育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的经验与启示-以普渡大学为例_第4页
美国工程教育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的经验与启示-以普渡大学为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美国工程教育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的经验与启示以普渡大学为例    (二)跨学科性:学科渗透,文理交叉。工程教育学博士项目具有典型的跨学科性。博士课程设计注重强化文理交叉的跨学科建设理念,工程教育学系并没有将各院系及项目涉及的教育内容和工程内容,视为互相割裂的科学和工程教育,而是以工程学院和教育学院为基础,开设弹性灵活的跨学科课程,打破文理学科间的壁垒,促进文理学科渗透,实现基础和应用、科学和人文紧密结合。课程资源涉及工程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诸学科,丰富的跨学科课程拓宽了博士生视野,让博士生了解到不同学科的专业知识,接触到不同学科的理论知识、研究

2、方法,培养学生多学科思维,给博士生工程教育领域的跨学科研究带来巨大帮助。同时,普渡大学工程学院培养方案明确指出,学生需要进行跨专业、跨学科、跨学院修读课程,甚至还可跨学校聘请教授,工程教育学博士项目也不例外。它规定部分必修与选修课程须跨学院修读,教师需要跨学院进行教学,通过这种方式,鼓励博士生和教授一起共同进行跨学科课程的学习和跨学科的研究。工程学院、教育学院及其他学院的强势联合,是跨学科性的重要印证。(三)理论与实践融合:学位教育与工程教育证书项目并行。与教师培训计划不同,工程教育学博士和不断发展的工程教育学科是关于进行工程学习和联接研究与实践的基础研究定义有效实践、确定工作的原因、开发课程

3、、评估学生们如何学习,将这些发现转移到未来工程师课堂。普渡大学除开设工程教育学博士学位项目,还设有工程教学研究生证书项目(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engineering graduate certificate)。它是对工程教育学博士课程的补充、对工程课程的教学实践探索,是对未来工程教育学博士走入教师岗位的教学培训,二者相辅相成、相互补充。学位项目博士生可通过证书项目接触前沿工程教育实践问题,运用所学工程理论知识解决工程教学难题,积累经验,提高自身专业能力;证书项目学生通过学位项目课程学习工程伦理与工程教育教学理论相关知识,提高自身教育教学素养,真正体现理论与实践的融

4、合。此外,博士生还可通过工程教育研讨会或参加科研项目等,获得工程实践或工程教学一手经验,理论与现实应用相结合,用工程教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中创新工程理论,为工程教育领域树立高标准,做到工程理论与工程教学实践紧密融合。三、经验与启示美国普渡大学推行的工程教育学博士项目,运行中取得了不错效果,越来越多美国高校乃至世界名校效仿,如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犹他州立大学、辛辛那提大学、中央康涅狄格州立大学;瑞典林雪平大学;斯洛伐克济世工业大学等。遗憾的是,我国高校尚未开展工程教育学博士项目。(一)增强教学学术意识,引导高校强化工科博士生工程教学训练。教学学术是指通过教师本人的探索与实践,综合运用

5、教学法知识、学科知识及行动研究方法解决真实课堂出现的教学问题、提升教学水平。19高校工科博士生拥有渊博的理论知识,独立完成科研的能力,造诣很深,毕业后走向教师岗位,直接进入课堂进行授课,授课前鲜有机会进行系统教学培训,即使经历过简单的教学理论培训,教学中依然是新手,面对日常教学工作仍会感到迷茫,只能靠模仿别人和感觉与认识完成教学工作,教学学术水平不尽如人意,教学卓越更无从谈起。政府和高校在工程教学训练与师资培养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政府应建立工科师资培养的支持系统,从政策上引导高校强化博士生工程教学训练,以真实课堂案例为基础,帮助工科教师解决教学难、难教学问题,增强教学学术意识;从法律上完善

6、工科博士生岗前、岗中、岗后培训制度,安排教学经验丰富的工科教师对博士生进行教学指导,加强教学训练,提高工科博士生教学实践能力,实现教学卓越。高校应鼓励并引导工学博士选修工程教育学博士课程,学习并掌握工程教学理论与专业技能,提高工学博士的教学学术水平,促进工学博士师范化,为未来从事教师职业打下牢固基础,最终培养既有教育学学术修养,又有工程学宽厚知识的工学博士。(二)建议教育博士中增设工程教育学博士项目。我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教育博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明确规定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教育培养目标是“造就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领域的复合型、职业型的高级专门人才”20,以培养从事教育教学实践

7、、真正有能力解决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实际问题的高素质专门人才为目标。目前,我国教育博士主要是在职培养中小学校长(教育管理人员),目标相对单一。工程教育学博士项目旨在培养高水平教育师资,教育博士中增设工程教育学博士项目,一方面将改变我国教育博士培养目标单一的现状,由单纯培养教育管理人员到不仅培养教育管理人员,还培养具有跨学科能力的教育教学人员(教师),培养目标趋向多元化,对完善我国教育博士体系、解决我国教育乃至工程师资的现实困境具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教育博士中增设工程教育学博士子项目,依托教育博士项目开展工程教育学博士项目的招生、培养等,使工程教育学博士项目制度化与规范化,加快工程教育学的学科化

8、进程。(三)探索利用在线教育平台开展工程教育学微博士项目。近年来,慕课、智慧学习、雨课堂、学堂在线等新学习形式不断涌现,标志着在线教育作为一种新的研究生教育学习方式越来越得到认可,它的出现给教育教学活动提出新挑战的同时,也满足了越来越多人的学习需求。一方面,在线教育跨越了时空局限,那些有着强烈学习动机,但限于条件无法离开工作或学习岗位的人可通过在线教育进行学习,灵活方便;另一方面,在线教育方式改变了单一面授课形式的教学方式,提供了新的教学路径,丰富了现有教学方式与手段。鉴于此,虽然我国尚未开设工程教育学博士项目,但高校可充分利用现有在线教育平台开设工程教育学微博士项目(micro-doctor

9、),为即将走向教师岗位但又无法离开学习岗位的工科学生提供教学培训与实践机会,帮助学生掌握工程教育理论,积累工程教学实践经验,提升自身专业技能,既擅长工程科技又精通教育教学,满足工科学生及教师专业化与师范化需求,实现工程教育的新发展,为我国培养高水平师资提供新路径。(四)支持具备条件的高校探索开展工程教育学博士项目。我国工程教育正处于规模庞大而质量有待提高的发展时期,工程教育师资缺乏、工科教师教学满意度低、工程教育吸引力下降,已成为制约工科教育应对挑战、提高质量的瓶颈。高校工科教师,学历虽然很高,但缺乏工程实践经验,难以胜任综合性工程实践教学指导工作;工科教师只懂工程,不懂教育,缺少对教育学原理

10、、教育基础知识、教学基本技能的了解,非师范化问题突出。21鉴于工科教师的重要性和我国缺乏专门致力于工程教育教师培养的教育机构,国家应支持有条件的高校率先开展工程教育学博士项目:第一,组建工程教育学系,重新定位工科教师的培养要求,明确选拔要求,从政策上引导和规范工科教师培养的方向,承担现有师范院校难以承担的职能,其使命与目标,必须首先定位为工科教师的培养,促进学术性和师范性在工科教师教育中的融合22;第二,设置工程学与教育学整合的工程教育学课程,体现专业性与教育性的统一,使学生尽早接触工程实践,为工科教师的“专业化与师范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与工程教育研究能力;第三,组建工程学与

11、教育学跨学科背景的教师团队。工程教育师资的培养需要一批具备工程学与教育学跨学科背景的、经过充分教育教学训练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这对高校自身发展及高等工程教育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第四,制定考核和评价标准,确保工程教育学博士的培养质量,增强工科教师教学学术意识,提高教学能力,为发展我国高质量工程教育师资提供借鉴与路径。参考文献1马陆亭.致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n.光明日报,2018-09-18(13).2ruth graham. the global state of the art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r.2018.3王世斌,郄海霞,孙颖,等.工程

12、教学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4boyer e l. scholarship reconsidered:priorities of the professoriater.1990.5u. s. news. best engineering schoolseb/ol.2019-07-10.https:/6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eb/ol.2019-07-10.https:/714陈彬.普渡大学工程教育学系的建设及启示j.理工高教研究,2008(04):75-77.8purdue univers

13、ity. ene strategic compasseb/ol.2018-10-11.https:/9王萌,张佳宜,田利,等.国外大学“工程教育学系”概况j.化工高等教育,2010(01):9-1239.10lisa c benson,kurt becker,melanie m cooper,et al. engineering education:departments,degrees and directio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2010,26(05):1042-1048.11ning fang. a stud

14、ent centered active learning approach to teaching grant proposal writing in a ph. d.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 programj.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2012,28(05):1168-1176.12purdue university. engineering education graduate competencieseb/ol.2019-02-26.https:/13purdue university. applying to the p

15、hd programeb/ol.2018-07-17.https:/15purdue university. course descriptionseb/ol.2018-04-18.https:/16purdue university. schoo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research areaseb/ol.2018-04-18.https:/17purdue university.why engineering education at purdueeb/ol.2019-02-26.https:/18purdue university. phd roadmap for successeb/ol.2019-02-28.https:/19刘隽颖.“教学学术”研究体系的四维建构及其实践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