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湖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唐亚阳试论大学的精神与性格 摘要:大学是有自身独特精神气质和性格偏好的文化机构,人文、求真、服务是大学的宗旨与重要使命。自由、独立、首创是大学追求卓越的重要条件,开放、理性、革新是大学止于至善的重要保证。关键词:大学精神,性格,宗旨,卓越大学是一个由教师、学生以及知识组成的文化机构,有其独特的主体特征、组织使命和行为方式,彰显出强烈的精神与性格特征。正因此,西班牙学者奥尔特加·加塞特指出,“把大学当作一种精神比把它当作一个机体更为合适”1。人无精神而不立,无性格而不鲜活。大学若没有精神气质和性格特征,
2、同样无法存活与发展。大学存在的核心价值是对育人、求真、服务使命执着的坚持,其保持卓越的关键在于对自由、独立、首创精神的不懈追求,其旨趣在于向至善之境的无限发展。正是大学这些精神和性格,形成了大学独特的价值追求和品格魅力,让大学基业常青,并熠熠生辉。一、抱定宗旨:人文、求真、服务大学是一个文化机构,大学的功能在于保存、传播、增扩和丰富文化。大学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机构,人是大学生活的主体。文化性和人本性是大学的两重基本属性,集中体现为大学的人文精神。所以,常有人用“人文化成”来形容大学的教育活动。人文精神,是对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价值理想或终极理想的执着追求。“大
3、学人文精神的人文价值整合统一性是大学完整统一性的内在保证。大学文理工商诸专业相隔系科之所以聚于一校而不落于外在空间聚合,端赖此大学精神纽带维系。”2梅贻琦先生有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者,有大师之谓也。”高水平的大师代表高水平的文化修养,也代表大学的高水平。大学以培养人为根本使命,文化是培养人的重要载体。大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造就人,将学生转化为能适应环境生存的社会化或文化化了的人”3。它的成果“不是书而是人”4,“主旋律应是育人,而非制器,是培养高级人材,而非制造高档器材”5。针对当前大学中人格异化、人文缺失、人性关怀忽视、见物不见人的现状,迫切需要抢救和弘扬大学的人文精神,
4、倡导人性关怀,尊重人的主体地位,挖掘人的潜能,实现人的发展。唯有如此,才“可能使我们避免在理解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时忽视人、在理解教育与人的关系时忽视文化、在理解文化与人的关系时忽视教育的倾向,从而使我们对文化、教育、人的关系有一个全面、整体的把握。”6而弘扬人文精神的关键在于促进“人”与“文”的融合与互助,实现“文”为人所用,“人”发展、创造和弘扬“文”。大学是一个追求真理的地方,在今天这本身就是一个不容置疑的真理。雅斯贝尔斯在大学之理念一书中开宗明义指出:“大学是一个由学者与学生组成的,致力于寻求真理之事业的共同体。”7大学里“所有的研究机构都要为真理服务。在大学里追求真理是人们精神的基本要求
5、它给大学带来了勃勃生机,是大学进步的条件。”8即便是强烈反对在大学内进行科研和发现的英国红衣主教纽曼对此也坚信不疑。他说,“大学是一个推动探索,使各种发现得到不断完善和证实的地方,是使轻率鲁莽也变得无伤大雅,使错误通过思想与思想之间、知识与知识之间的碰撞暴露于众的地方”9。纵观各世界一流大学,皆把求真精神当作生存之本、进取之道、追求卓越的关键。牛津大学校长科林·卢卡斯指出:“大学之存在,是为了探究事物的本质;大学之存在,是为了发现如何区分真实与表面真实;大学之存在,是为了理解意义”10。耶鲁大学第9任校长小贝诺·施密特德同样强调,大学的意义及价值在于追求真理。哈佛大学则将“
6、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作为校训。陶行知先生告诫我们:“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此乃大学之圭臬。大学,比其他任何地方更适合求真、更需要求真,也较之其他任何场所更善于教人求真。科学研究是大学求真精神的重要表现。“大学借助有秩序的分工合作从事科学研究,追求绝对的真理。”11大学中的师生听从“原始的求知欲”和“闲逸的好奇心”的驱使,以只对真理负责和甘愿为之冒险牺牲的精神,勇攀科学高峰。大学挑选人才的标准在于:“具有追求真理的意愿和准备为之而接受任何牺牲的精神,以及对精神世界孜孜不倦的追求。”12正因如此,大学里才不断高喊出像亚里斯多德“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7、的豪言,涌现出如尼采甘冒生命危险宣布“上帝死了”的壮举,坚持似西南联大虽头顶炮火、脚踏荆棘仍“坚贞不易,在继续一个永远不会终止的工作真理的追求”13的信念。大学是一个用自己独有方式服务社会和大众的机构。美国大学最先高扬服务精神大旗。自1862年美国莫雷尔土地赠予法颁布实施,为社会服务便荣登大学使命的重要行列。20世纪以来,高等教育相继由精英步入大众化、普及化,社会形态由工业化向知识化、信息化转型,服务精神便由鼓掌欢迎变成“压迫性”要求,在大学内外四处开花。如今,大学倡导培养儒雅绅士,但更多地是培养各类专业技能人才;科学研究不再只强调“顶天”,还要求懂得“立地”。作为存在于现实社会之中的机构,大
8、学不可避免地卷入复杂的社会之中。“在后工业社会里,大学成了轴心机构起社区服务站的作用”14。大学作为知识的生产者、批发商和零售商,是摆脱不了服务职能的。如果大学选择放弃这种职责,它就有“失去老百姓支持的危险”以及“学问就有无人问津的危险”15。连世界名校普林斯顿大学都将自己的校训定为“为国家服务,为世界服务”。显而易见,当前的问题已不是“要不要服务”的问题,而是“如何更好地服务”的问题。当然,大学有大学的服务之道,有自己的性格偏好和价值追求。“大学不是风向标,不能什么流行就迎合什么。大学应不断满足社会的需求,而不是它的欲望。”16它可以通过为社会培养人才来服务,也可以通过发展科学和生成文化来服
9、务,还可以直接提供高知识含量的产品,如科技改造、生产方法改进、政策咨询、法律援助,等等。更为重要的是,大学凭借自身的智慧,提供高级的服务社会引领:引领科学技术,引领社会价值观念,引领社会风尚,充当社会的灯塔、人类的良知。二、追求卓越:自由、独立、首创有关大学捍卫自由精神的事例不胜枚举。如哥伦比亚大学曾有某教授在对伊战争期间公开发表不恰当观点,遭到外界强烈抨击并要求校方解雇该教授,时任哥大校长柏林杰也对其言论十分不满,但他依然宣称不会做出辞退决定,理由是:“在任何大学内,没有什么比思想和表达的自由更加可贵。”17大学以求真和创新为己任,但是探求真理进行创新是一项冒险的工作,“为了保证知识的准确和
10、正确,学者的活动必须只服从真理的标准,而不受任何外界的压力,如教会、国家或经济利益的影响。”18自由已成为追求真理的基本条件。张楚廷教授曾指出,“一所大学办得怎么样?不仅看它是否传递了真理,而且看它是否赋予了师生以自由,后者的重要性不亚于前者。”19学术是大学的生命,自由则是学术的生命。“大概没有任何打击比压制学术自由更直接指向高等教育的要害了学术自由是学术界的要塞,永远不能放弃。”20大学的自由精神包括学术自由、教学自由、自由教育三层内容。学术自由是学者不受外界的压制和干预,自由探索、发现、发表学术见解的权利;教学自由包括教的自由和学的自由,教的自由是教师选择教什么、如何教、何时何地教的权利
11、,学的自由包括“选择学什么(选修课程)的自由,决定什么时间学和怎样学的自由,以及形成自己思想的自由”21;自由教育是遵循人“自由自觉的活动”的本性,以促进大学生全面自由发展的教育。一所大学的自由精神与性格,全体现在上述活动中,而每一项自由的发挥情形,都直接关系到大学之花是鲜艳还是枯萎。独立和自由是一对孪生姊妹。自由相对于思想言论和教育而言,独立则相对于办学治校而言。大学独立,或称作大学自治、大学自立,主要体现在大学的自治权上。“自治是高深学问最悠久的传统之一。无论它的经费来自私人捐赠还是国家补助,也不管它的正式批准是靠教皇训令、皇家特许状,还是国家或省的立法条文,都自己管理自己的事情。”22一
12、个没有独立人格的人算不上一个健全的人,一所精神与性格不独立的大学同样也算不得一所健全的大学。“学者在监督减少到最低限度的自治条件下可以得到最充分的发挥。”23精神与性格独立反映一所大学是否成熟,它是“一切知识和科学、事实和原理、探索和发现、实验和思索的高级保护力量”24,为大学与外界之间建立了一层无形的防火墙,尽可能排除外来势力的侵入。独立精神主要体现在大学拥有足够的自治权力,能自主地决定和处理学校内部事务的权利,包括分配经费、选择师生、决定课程设置和教育方法、制定内部规章制度等。在大学外部环境越来越功利化、世俗化,高等教育对社会依赖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我们更需倍加珍惜大学的“象牙塔”精神,坚
13、守这一精神圣地。大学需要有一种“特立独行”的精神,有蔡元培“钱留下,公文带走”的魄力,有对物欲横流的社会说“不”的勇气,它只根据教育的规律和自己的本性行动,“所以,教育事业当完全交与教育家,保有独立的资格;毫不受各派政党或各派教会的影响。”25创新对于大学、民族乃至国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努力创新,当是全社会皆应为之而努力奋斗的共同事业,同样也是所有大学追求卓越的重要路径。但是,大学作为新思想、新知识的发源地,拥有着交叉融合的学科布局、雄厚的教学科研队伍以及源源不断的学生生力军,充当起社会的“发动机”、“动力源”、“
14、智囊团”的角色,其使命远不止全社会皆能为之的创新,而应担当更为艰巨和高端的任务首创。首创与创新不同,它不是在原有成果上的小修小补,不是简单地糅合嫁接,也不是对细枝末节的改良,而是对重要理论、重大问题和学术前沿的发现或创造。一项理论和科学发现出来之后,往往能对社会进步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学问之高深,其实在于理论水平、探究难度异乎寻常,涉足领域之广、影响程度之深无它能及。大学探究的学问应是处于未知世界的学问,是能引起人类生产方式和思维方法变革的学问。这样的学问更富挑战性、更具影响力。首创精神鼓励大学多进行原创性的研究、基础领域的探索,重视理论或科技发现和创新,在重点领域和
15、关键环节率先取得突破。它所追求的,“是在尽可能有利的条件下深入研究各种现象:物质世界的现象、社会世界的现象、美学世界的现象,并且坚持不懈地努力发现相关事物的关系。”26三、止于至善:开放、理性、革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自诞生之初,大学即是“接受来自世界任何地域学生的学习场所和机构”,“是吸引或是至少邀请来自所有国家和地区,而不是某一特定国家或地区学生前来学习的学校”27。中世纪大学“是真正的世界性机构,师生们来自世界各地”,教学使用通用的拉丁语,“大学之间存在着极其密切的跨校和跨国的学科联系”,学校可以“自由迁徙”,教师们可以云游四方传播思想,学生则可以跨越边境自由选择学校,一些大学的“学位得
16、到国际性的承认”。28师生的世界性、教学的国际化充分体现了近现代大学在诞生之初就具有的开放精神,甚至可以说是开放精神造就了中世纪大学的辉煌。诚如香港中文大学金耀基先生所言,大学之为大学,即在其拥有一种学术没有疆界的世界精神。它架起了学术得以彼此沟通,文化得以互相欣赏,学人与学人间更得以增进了解与互重的桥梁。29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这是大学的繁荣盛况和极高追求。除了坚持知识的普遍主义原则,大学还应具有包容的性格、大度的情怀,兼容并蓄、厚德载物、充盈大爱。要能像普林斯顿大学那样包容安德鲁·怀尔斯教授9年不出一篇论文,允许患有精神疾病的约翰·纳什教授静心在校进行“狂妄的”幻想,像
17、蔡元培校长执掌北京大学时那样允许复辟论者和布尔什维克主义者在校园内各论其道。包容源于多样性。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同样的树叶,世界上也没有两所同样的大学、两个同样的师生。有差异就应该存在相互尊重、理解、学习和借鉴。正所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缺少多样性、过分一律的大学只会固步自封、走向没落;没有开放精神和包容性格,大学就称不上真正的大学,至于建设世界一流、追求卓越、止于至善更是无从谈起。大学确实需要对现实做出反应,但大学更需要理性地辨别是非利害,冷静地思考判断,理智地控制自身行为。大学需要具有理性精神,有坚守象牙塔的执着,就好比人要善于思考和反省,时常保持冷静的头脑、清醒的神智,甚
18、至是对社会不冷不热的态度,有“自视清高的傲慢”。哈佛大学校长鲁登斯坦有一名言,“社会变化得越快,大学这块变化相对较少、思想观念相对独立的领地就越有价值。”大学是散发理性与智慧的场所,理性精神是大学璀璨的明珠,是生成大学价值的关键。布鲁贝克指出,“凡是需要人们进行理智分析、鉴别、阐述或关注的地方,那里就有大学。”30在社会对大学的要求不断膨胀的今天,如何妥善地处理象牙塔内外的关系,获得最佳的生存空间,需要大学禀赋理性精神,它能让大学在功利化的世界里不至于头脑发热;能用“吾日三省吾身”的准则不断反思:为求真而不忠乎?与社会交而谄媚乎?不能为而为之乎?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所能和所为,也清楚地认识自己的
19、所不能和所不为”31,进而防止大学在开展科学研究时不沦落为企业技术改进所,防止大学在服务社会时不成为“垃圾站”和“跑马场”。唯有如此,才能赢得社会的尊重,获取生存的资源。艾伦·布鲁姆指出:“大学的灵魂在于反抗诗学、神学或市民社会信念等压倒一切的强权,在于对理性的追求。”32它就是靠自己的理智与冷静,来捍卫真理,捍卫独立,捍卫自由,捍卫自己的操守,捍卫传统和象牙塔的清誉。它“有所执著”,不会“闻风而动”,不会唯金钱权贵是举。所以当一家烟草公司希望向剑桥大学提供数亿英镑的捐款时,他们的学校因担心会影响学生的价值观而果断地拒绝了;当一位犹太富商准备向哈佛大学中东研究所捐赠巨款时,他们的学校
20、害怕因此而影响该所政策研究的公正性也回绝了。大学,既是一个培养人的理智的场所,又是一个用理智审慎自身的场所,还是一个弘扬理性精神的场所。它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只唯真。它从不人云亦云,从不“同流合污”。大学要固守文化和精神的圣地,自由探究真理,传承人类文明,必须要有自己的操守,扎根“象牙塔”,有理性精神;大学要引领社会风尚,做到救世济民,健步走在时代的前列,永葆年轻的机体,就必须敢于改革、勇于改革且善于改革。这是一对“变”与“不变”的关系。与时俱进是为了回应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的挑战;稳定不变则是为了保持学校的独特精神和个性。33大学有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世上本没有至善
21、,只有更善。所谓“止于至善”,其实就是不断完善,不断超越。不断革新超越的志向是大学永葆生机活力的秘诀。发端于中世纪的近现代大学,虽历经千年沧桑,至今依然弦歌不辍、欣欣向荣。难怪美国乔治城大学校长面对商界的批评时回应道:“我要问一问这些批评我们的人,我们乔大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至今辉煌依旧。而那些自以为是的大公司、大银行们,那些被财富杂志排名前500的大企业们,你们能找到几家过了100岁生日的、几家鸿运高照过三代的?”34乔大校长敢说这样的“大话”是因为心里“有底”。他知道,看似保守不变的大学,骨子里却充满着锐意进取、止于至善的高贵品格。这种品格促使大学不断开拓进取,与时俱进,新陈代谢,生
22、生不息。革新是大学保持生命活力的动力。历史给我们开出了证明。如北京大学。蔡元培校长到任前封建官僚习气严重,他上任伊始即提出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大刀阔斧地实施一系列新政,北大之气象从此焕然一新,一跃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巨擘。再如哈佛大学。其之所以能在世界大学席上独领风骚,并非因为建校时间早,相反,是它摆脱了历史遗留问题所带来的羁绊,从未停止过对自己的“修正”。19世纪70年代,贵族精英教育逐渐江河日下,艾略特校长大胆改革,主张以培养工业和城市领袖为目标,实行选修制,一度引领美国大学学分制改革。继任校长劳威尔又进行了集中和分配课程制度的教学模式改革,克服了艾略特自由选修制带来的学生避重就轻
23、的弊端。劳威尔的继任者科南特则又将哈佛大学定位于“研究型大学”,大力推进科学研究,为哈佛日后长时间保持世界一流名校的地位奠定了基石。35大学的建造并非一朝一夕,需要历史的积淀,而如何在积淀中防止大学“老化”、“生病”,则需要及时“就诊动手术”。参考文献:1 奥尔特加·加塞特.大学的使命 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96.2 尤西林.大学人文精神的信仰渊源 j. 高等教育研究,2002,(3):1-5.3 15 18 20 21 22 23 30 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 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20,18-22,46,59,58,31,38,13.4 阿什比.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10.5 杨叔子.是“育人”非“制器”再谈人文教育的基础地位 j. 高等教育研究,2001,(2):2-5.6 张应强.文化视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个人借款合同范本
- 医疗器械集中采购方案探讨
- 2024年化妆产品租赁合同
- 2024代建代管合同
- 经理管理课程设计
- 2024药师聘用合同范文
- 学校食堂卫生监管制度
- 2024版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范文
- 2024年二手设备采购合同标准
- 职业院校烹饪专业发展方案
- 文松宋晓峰小品《非诚不找》奇葩男女来相亲金句不断台词剧本完整版
- DB14∕T 1851-2019 中华鼢鼠防治技术规程
- 2024年风电铸件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 高磷血症患者护理查房课件
- 中耳胆脂瘤的护理查房
- 五种增强免疫力的方法
- 财务科廉洁风险点及防控措施【15篇】
-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
- 物联网的数据传输技术
-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
- 大班数学优质课课件PPT《小鸟分窝》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