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申请编制的报告_第1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申请编制的报告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根据*机编字【2013】 *号关于恢复核定*县中医院事业编制的通知,恢复核定我院事业编制*名,目前,我院编制已使用*名,空编*名,故特申请招考事业编制*名,具体见附件。 谢谢。 *县中医院二一三年八月二十三日 第二篇:申请编制报告资金申请报告编制要点 一、项目的背景和必要性国内外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对产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产业关联度分析,市场分析; 二、项目承担单位的基本情况和财务状况包括所有制性质、主营业务、近三年来的销售收入、利润、税金、固定资产、资产负债率、银行信用等级、项目负责人基本情况及主要股东的概况; 三、项目的技术基础成果来源及知识产

2、权情况,已完成的研究开发工作及中试情况和鉴定年限,技术或工艺特点以及与现有技术或工艺比较所具有的优势,该项技术的突破对行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四、建设方案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建设规模、采用的工艺路线与技术特点、设备选型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招标内容(适用于申请国家投资补助资金500万元及以上的项目)、产品市场预测、建设地点、建设工期和进度安排、建设期管理等; 五、各项建设条件落实情况包括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节能措施、原材料供应及外部配套条件落实情况等;其中节能分析章节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20072787号)要求进行编写。 六

3、、投资估算及筹措项目总投资规模,投资使用方案、资金筹措方案以及贷款偿还计划等; 七、项目财务分析、经济分析及主要指标内部收益率、投资利润率、投资回收期、贷款偿还期等指标的计算和评估,项目风险分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八、资金申请报告附件 (一)银行出具的贷款承诺(省级分行以上)文件或已签订的贷款协议或合同; (二)地方、部门配套资金及其它资金来源证明文件; (三)自有资金证明及企业经营状况相关文件(包括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 (四)技术来源及技术先进性的有关证明文件; (五)环境保护部门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意见; (六)土地、规划等必要文件; (七)项目核准或备案文件

4、(在有效期内且未满两年);已开工项目需提供投资完成、工程进度以及生产情况证明材料; (八)项目单位对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内容和附属文件真实性负责的声明。 第三篇:编制资金申请报告现代物流园区可行性研究报告二 编制单位:郑州经略智成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可行性研究报告按用途 (1)用于企业融资、对外招商合作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这类研究报告通常要求市场分析准确、投资方案合理、并提供竞争分析、营销计划、管理方案、技术研发等实际作方案 (2)用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以前的计委)立项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项目申请报告,该文件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

5、而编写,是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立项的基础文件,发改委根据可研报告进行核准、备案或批复,决定某个项目是否实施。另外医药企业在申请相关证书时也需要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 (3)用于银行贷款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银行在贷款前进行风险评估时,需要项目方出具详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对于国家开发银行等国内银行,若该报告由甲级资格单位出具,通常不需要再组织专家评审,部分银行的贷款可行性研究报告不需要资格,但要求融资方案合理,分析正确,信息全面。另外在申请国家的相关政策支持资金、工商注册时往往也需要编写可研报告,该文件类似用于银行贷款的可研,但工商注册的可行性报告不需要编写单位有资格。 (4)用于境外投资项目核准的可

6、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企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对国外矿产资源和其他产业投资时,需要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申请报告、报给国家发展和改革委或省发改委,需要申请中国进出口银行境外投资重点项目信贷支持时,也需要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项目申请报告。 (5)用于企业上市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这类可行性报告通常需要出具国家发改委的甲级工程咨询资格。经略智成为多家创业板和中小板企业提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服务(包括已经上市和正准备上市的),积累的丰富的编写经验。公司拥有行业内最为丰富的数据库、一流的市场调查和行业分析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以及丰富的上市公司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经验。 (6)用于申请政府资金(发改委资

7、金、科技部资金、农业部资金)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这类可行性报告通常需要出具国家发改委的甲级工程咨询资格. 第二章发展现代物流的战略意义2.1xx省及xx市经济发展背景2.1.1xx省经济发展现状2.1.1.1xx省自然地理状况 xx省简称皖,位于我国华东地区东北部,南连江西,北接山东,东邻江、浙,西依豫、鄂,是中国长江经济带与京沪铁路贯穿的经济走廊交汇地带,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串东联西,交流南北”的作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xx省国土面积13.94万平方公里,人日6278万人(2000年底),分别占全国的1.45和4.96,是我国近海内陆地区的一个自然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人日密度较高的省份

8、。现辖17个省辖市,省会合肥,蚌埠、淮南、铜陵、安庆、芜湖、马鞍山等为省内主要城市。 xx省南北分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和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光照协调。境内地形多样、地貌复杂,西南较高,东北略低,平原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4.90,丘陵占29.60,山地占29.60,其他占16.40。长江、淮河横贯全省,是我国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区之一。安徽境内自然资源丰富,以铁、煤、铜、明矾、瓷石、蛇纹岩等储量较大。旅游资源遍及全省,名胜众多。南部以自然山水风光为主,北部以历史文物古迹为多,优美的自然景观和壮丽的人文胜迹使xx省成为我国重要的旅游省区之一。 2.1.1.2xx省经济发展状况 xx

9、省经过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各项社会事业朝着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初步形成了由合肥、阜阳、蚌埠、芜湖等省内交通枢纽为中心、由若干个工业中心城市所组成的以煤炭、电力、冶金、化工。建材、家电等为支柱产业的工业体系,成为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的工农业生产、流通。科技和教育基地。2000年,xx省国内生产总值达3038.24亿元,在全国列居第14位。综合经济 2000年,xx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038.24亿元,在全国排位14位;工业总产值达1661.44亿元,在全国排第15位;财政收入达到290.4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803.9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

10、到1054.3亿元。十年来各项经济指标年均增长速度和在全国的位次见表卜。表1.l“八五”以来xx省各项经济指标比较和排位 项目1990年2000年平均增速排位 (亿元)(亿元)() 国内生产总值 606.54 3338.2412.214 工业总产值670.31661.4415415 财政收入52.9290414.714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25.2 803.97 21.61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7.0810c4.316615 注: 1.当年价;2,工业为规模以上企业。 经济结构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产业结构层次明显提高,三次产业结构由1990年的 37.40: 38.22: 24.3

11、8调整为为2000年的24.l:42.67: 33.23;工农业总产值中工、农 业比重又1990年的1.8x调整为2000年的2.5:l,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工业总产 值中轻重工业比重又从1990年的1:l调整到2000年的2:3。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同 时,各种所有制经济得到了全面发展,经济运行质量、效益明显提高。 对外经济与贸易 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和改善,xx省对外经济与贸易取得了前所未有 的发展。2000年,xx省外贸进出日总额已达33.5亿美元(其中出日zi.7亿美元),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l,比1990年增长3.53倍。在外贸总量规模扩大的同时, 外贸出口结构也得到了不断优化,

12、由过去的以初级产品。原材料为主的结构转变到 以工业制成品为主、初级产品为辅的结构。 2000年xx省实际利用外资达4.二亿美元,且利用外资方式呈多元化,初步形 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格局。目前,安徽己与世界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 了往来关系,安徽的主要贸易伙伴包括港、澳、台及美、德、法日、韩及澳大利 亚等国家和地区。 区域经济分布 根据xx省的行政区划,全省划分为17个省辖市。2000年,各市的主要经济 指标见表l、2。 从表12中可以看出,由于受自然、资源、地理、交通、历史等条件的限制, 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差异。沿长江黄金水道和沿铁路干线的城市,如合肥。 蚌埠、阜阳、铜陵、芜湖和

13、安庆等城市,经济发展实力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产业布局 xx省根据各地区自然资源及交通、历史条件,在全省逐渐形成了发展侧重不 同产业的城市群。详见表卜。 产业发展 ·工业经济 xx省工业行业较为齐全,煤炭、电力、冶金、化工、建材、家电等行业在全 国占有重要位置。全省现有工业企业3.7万余个,2000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37.二亿元,比1990年增加4.03倍,在全国排第14位,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工业产值达 gdp总值第一产第二产第三产农业总产工业总产固定资产投社会消费品零 (亿元)业亿元业亿元业亿元值亿元值亿元资额亿元售总额亿元 324.737.02157.9129.864.4296.97

14、0.8148.3 98.9515.4748.5334.9525.481.820.032.2 160.166.3441。6252.14117.747.83.365.6 178.881.2439.6957.1134.339.47.253.4 159.740.562.6156.5571.586.116.370.8 200.584。0452.1864.28161.876.023.7102.2 126。017.4258.6749.9126.597.411。244.5 255.771.36103.580.89118.5118.06.565.6 170.964。0153.9252.97118.875.712

15、.173.5 126.212.5674.3239.2918.8132.48.635.5 192.254.6173.4762.1596.766.921.863.4 2000.622.84105.072.7239.6147.638.470.6 160.438.0661.2061.1862.275.210.256.0 73.34.9840.7427.587.990.410.023.4 58.1217.3720.3920.3627.616.03.920.4 252.459.36122.780.4297.8186.718.788.6 81.3118.7424.2238.3529.426.99.928.1

16、 资产投资额为基本建设投资表l3xx省地区产业布局 产业特性代表城市发展依托重点发展产业 综合性合肥全省政经、文教中心,城冶金、化工。家电及 城市市能量辐射周边城市高新技术产业等 工矿城马鞍山、淮北、铜利用本地工业资源发展钢铁。煤炭等 市 陵等 专业性黄山、毫州等利用本地自然资源发展旅游、食品工业等 城市 区域性中蚌埠、芜湖。安庆区域内经济辐射交通、商贸等 心城市 等 地区中滁州。阜阳等地文教。卫生、科技对周围农副产品基地和加 心城市地区辐射工工业基地 1661.4亿元,在全国的份额为2。在工业发展中,轻工业发展势头尤为强劲,在 全国列7位,是我国“轻工大省”。 ·农业经济 安徽是我

17、国重要的农业商品生产基地和农产品出口基地。2000年,全省农林牧 渔业产值达1219.96亿元,比1990年增长2.29倍。农业增加值在全国排第8位,在全国的份额为5。在发展主导农产品的同时,农业结构逐步得到调整,以乡镇企 业为龙头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迅猛发展。 市场体系 随着政府机构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xx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的框架基础已经形成,市场体系不断健全,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日趋显著。目前, xx省已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市场体系,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及金融服务等各类要 素市场健全,市场秩序不断加强,市场规模不断扩展,市场体系日趋成熟。 2.1.2xx市经济发展现状 xx市位于xx

18、省中部的淮河和长江之间、巢湖北岸,是xx省省会,辖4区 3县,拥有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合肥经济开发区和新火车站综合开发实验区。 行政区面积7266平方公里,其xx县区面积458平方公里,全市人口438.2万。合肥 市是全国科教基地,华东地区重要交通枢纽;全省政治、经济、科教、文化中心, 全省主要加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综合性工业基地、商贸。金融、信息中心。 xx市交通发达、地处要冲,是我国南北交流的汇聚地,南经巢湖与长江黄金 水道相通,与技术先进、经济发达的沪宁杭地区仅距数百公里,北有京沪铁路与津 京唐经济区相连,是南北物资交流的重要地区,居中的地理位置优势,便利的交通 通信条件,使合肥在安

19、徽乃至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xx市是座新兴的综合性工业城市,经过多年建设,现己形成了机械、电子电 器、高新技术等支柱产业及化工、食品、纺织服装、建材等优势行业。综合经济实力较强·经济总量增长较快 “八五”以来,是xx市国民经济发展最快最好的十年,全市国内生产总产值从58.2亿元增长到324.7亿元,年均增长17.6,人均达到7410元。全市工农业总产值达到377.8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占8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26,38亿元,财政收入41.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48.27亿元,分别比1990年增加12倍、4,3倍和39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

20、、财政收入等主要国民经济指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先后获得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全国环境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全国社会制安综合治理先进城市等荣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连上新台阶。主要国民经济指标比较见表l2。 ·主要产业规模较大工业经济 xx市是座新兴的综合性工业城市,扣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工业经济从小到大,显著增强,目前初步形成以电冰箱、洗衣机、空调机等为主的日用电器和电子工业;以汽车、叉车及成套配变电设备为主的机械工业;以轮胎、日用化工、化肥为主的化工工业;以新型建材为主的建材工业等四大支柱产业。工业增加值由1990年的22.83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135.39亿元。工业结

21、构由传统的冶金工业为主向目前的“投资导向”的重型化方向升级,轻重工业比重逐步调整,2000年产值比重达1: 1.2。 农业经济 2000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64.4亿元,农业现代化、商品化、产业化、城乡一体化、乡村城市化步伐加快。对外经贸 改革开放促进了xx市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2000年全市进出口总额达19.l亿美元,其中出口额13.2亿美元。外贸出口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元化的国际市场格局,出口国别和地区达门多个。2000年实际利用外资额达1.27亿美元。 中心城市 xx市是xx省省会城市,我国东部沿海、中部、西部地区梯度发展网结点上的一个中心城市,是南北经济的过度带,具有明显的省会优势、科

22、教优势,其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在全省属最好,全省80以上的文教机构、科研机构以及高科技产业都集中在xx市;国内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财政收入等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均名列全省第一,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发达,对全省经济发展的聚集和辐射能力强,在全省的经济地位明显。 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产业结构趋于合理 xx市通过积极合理调整产业布局,使全市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2000年,三次产业对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分别为11.4y、48.6和40。,产业结构从1990年的28.7:45.3: 26.0调整为2000年的11:48:40,实现了产业格局由“l一三”向“三二一”的进一步演变

23、。工农业总产值中农轻重比重由1990年的1: 1.7: 1.4调整到2000年的i: 2.2: 2.6。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第三产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轻钢铁和高新技术三大支柱产业日渐成熟。·经济结构调整迅速 “八五”以来,各种所有制经济全面发展,全市工业经济中非国有经济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国有经济,增速分别为105.3和28.4。到2000年全市共有工业企业(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365家,其中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其他类型经济分别占24.7。、15.9和59.4,产值比重分别占16.3、2.3和84.4,国有工业企业在全市工业 中的主导地位逐2.2xx省及xx市国民

24、经济与社会发展趋势渐下降。 ·城乡结构进程加快 城镇化的发展是促进中心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动力,近年来xx市政府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加快城镇发展,2000年城市化水平己达到32.6,达到了世界公认的经济快速发展阶段(3070)。 2.2.1xx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五”战略目标在xx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五”计划中,xx省政府提出的战略目标为:“十五”期间,继续全面落实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增加经济总量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关系,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质量,加快经济发展,继续大力推进市场化。工业化、城镇

25、化和农业现代化,力争“十五”末基本达到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确保全面实现小康目标,确保经济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在此基础上,力争提前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再翻一番的目标,综合省力跨入全国先进行列。xx省“十五”经济发展的具体目标为:“十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10以上,确保比全国高2个百分点,力争国内生产总值期末基本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财政收入增幅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幅12个百分点,收支基本平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率达到30左右,年均投资额增长11;三次产业比重大致调整为18:50:32,非公有制经济占全省经济总量的比重上升到25以上,支柱产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

26、的比重以及省辖市市区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有较大提高,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幅9左右,到2005年全省全面达到小康标准,基本消除贫困人口。 xx省根据本省的自然地理状况、经济发展特点以及城市辐射能力等综合因素,在省内划分了淮宿、合肥、芜马。黄山等九个综合经济区,并根据各自不同条件和不同特点划分各个经济区域的基本功能与产业发展方向。其中,合肥经济区的首要发展任务是大力发展城市经济,为全省经济发展起到带动和促进作用。根据省委。省政府对xx市发展的战略定位和xx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切实贯彻“加快2.2二2xx市经济发展战略及规划 发展,富民强市”战略思想, xx市对现有的国民经济十五计2.2.二

27、1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划及十一五设想进行了重新调整,目标 在未来的510年中,xx市将以gdp达千亿元为基本目标,基本实现经济发展、基础设施、人民生活。社会文明等各个方面的现代化,将xx市建设成为现代化的中心城市、生态城市、数字城市、科教城市。 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十五”末期全市国民经济的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明显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达到丰裕水平;初步建成经济实力较强、开放度较高、生态环境优美和社会环境文明的现代化大城市。 ·到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第 一、 二、三产业年均增长分别达到5、12和13;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2左右,其

28、中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x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门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进出口总2.2.2.二产业发展及结构调额年均增长10左右,其中出整趋势 口总额年均增长11左右,五年累计利用外资15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2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00元。 经济结构调整目标 2005年三次产业结构目标达到8:49:43,农业以种植业为基础,实施压粮扩经;重点发展养殖业;加快发展加工业,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工业发展壮大支柱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现有企业和产品向高附加值。集约化和高加工度方向发展;努力构建以传统服务业与新兴服务业、xx县区服务业和农村服务业协调发展的服务业

29、新体系,着力提高商贸流通、交通邮电等行业,使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显著增加。 围绕建设现代化大城市这一战略目标,实施城市布局、产业布局、农村经济结构三大调整,突出抓好重点工程、重点企业、重点产品、重点开发区的建设,加快培植机械制造业。日用电器和电子工业、化学工业、新型建材和建筑业、交通能源邮电业、商业。金融保险业、开发性农业八大产业,构筑起具有规模经济和竟争力的产业群。工业 工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是。调整、改造和提高基础工业和加工工业,壮大现有优势工业,形成和大力发展植株产业,加快培育跨世纪的先导产业,构筑结构合理。具有合肥特色的大工业体系,重点推进“335”工程,即培育发展三个高新技术产业。发

30、展壮大三个支柱行业、改造提升五个传统行业。·培育发展三个高新技术产业 重点培育发展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及新医药、光机电一体化等三个高新技术产业,使其份额由2000年的20增长到2005年工业总产值的30; ·支持壮大三大支柱产业 重点支持壮大汽车及工程机械、家用电器、化工等三大支柱产业,到2005年三大支柱产业产值达400亿元; ·改造提升五个传统产业 重点改造提升机械工业、轻纺工业、食品工业。建材工业和冶金工业等五个传统行业,大力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加大力改力度,推进技术创新,实现产业升级。 到2005年,初步形成传统优势行业强大,高新技术产业地位突出,区域布局基本

31、合理,创新能力和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整体竞争实力明显增强的工业经济体系。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占全市gdp比重达40以上;工业实现利税年均增长12,其中实现利润年均增长15;全市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保持在95以上;全市工业产品出日创汇实现翻番;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0;全市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达到8万元人,年均增长10.5。 农业 xx市“十五”农业发展战略为:以整体推进现代化大城市建设统揽全局,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以壮大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和规模经济,突出发展乡镇企业,加速建设小城镇,提高农业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初步形成农业生产区域

32、化、规模化。高效化的城郊型市场农业新格局。“十五”期间合肥农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大力发展城郊型农业,着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培育区域性主导产业;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乡镇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农业增加值年均递增4左右,乡镇企业增加值年均递增10左右;主要经济产品产量90万吨;农林牧渔业产值比调整到41:3:41:15,农村非农业劳动力比重提高到40,农村城镇化水平提高到30,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7左右,达到2664元。 第三产业 xx市“十五”第三产业发展战略为。整合创新商贸、金融。交通运输等服务业,大力发展物流、信息、旅游等服务业,积极培育教育、文化、科技服务等知识

33、型服务业。 “十五”期间,xx市第三产业年均增速达到12以上,增加值达到245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8:49:43,实现“ 二、 三、一”向“ 三、 二、一”转变。传统的交通运输、商贸流通、仓储等在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步下降,重点是通过改组改造完善服务功能,提高现代化水平。“十五”期间,第三产业在新增gdp的比重达到40以上。坚持适度超前的的发展方针发展交通运输业。围绕建设大市场、搞活大流通、发展大贸易的战略,大力发展商业连锁经营、仓储超市、物流配送、代理制等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增强竞争能力,力争到2005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48亿元,年均增长11左右。同时,大力发展旅游业,使旅游

34、业成为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推进金融保险业不断进步,完善社会保证体系。加速发展通信、信息及中介服务,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品开发。设计、生产和物流配送。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综合实力,通过合理的城市布局和产业布 局,调整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功能2.2.2.3区域经济分工及发分区,启动城市xx县区、卫星城和重展趋势 点功能区建设,推进生产力布局重心由主城逐步向市郊转移,有重点地强化与周边地区的联动发展,形成城乡一体的发展格局。 xx市城市分为xx县区、xx县区、北区、西南区及xx县区,各个xx县区的经济分工及发展趋势为: ·位于环城河内侧的xx县区加强市政设施建设和旧城更

35、新改造,保护环境质量;·xx县区位于南淝河、板桥河东岸地区,以对外交通为门户,轻工、机械工业为基地,集商贸、交通运输、房地产业于一体,成为城市东部发展的综合区。在新火车站地区,形成服务全国的金融、商品、信息和流通中心; ·北区位于南淝河北岸、板桥河西岸地区,为xx市大型仓储基地,发展建筑材料、有色金属、能源等工业企业,利用铁路和公路交通条件,形成城市物资储备流通中心; ·西南区位于南淝河西岸,环城园林路西、南侧,四里河路西侧,形成以机械。电子、家用电器为主的西南工业区和高等院校。科研单位集中的科研教育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以及蜀山风景区的森林公园、植物园; 

36、3;xx县区位于312国道大龙段南侧、合安公路东侧,发展外向型和技术密集型的工业企业和第三产业,逐步形成工业。仓储、公共服务设施全面的综合xx县区。 2.3xx市建设物流园区的战略意义 物流园区的作用是与其功能密不可分的,从功能角度分析,物流园区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对区域物流系统和城市物流功能区的完善以及对物流企业和物流效率的影响等3个方面,合肥建设物流园区的战略意义也充分体现在这3个方面。 2.3.1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xx市建设物流园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合肥物流园区的建设,有利于物流园区的物流产业开发功能的发挥,将促进

37、xx市现代物流与物流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必将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为xx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产业成长支持。 创造经济发展的环境 xx市加快建设物流园区,将创造以合肥为中心的良好的区域内产业布局与发展环境,为通过招商引资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创造了条件。 2.3.2对物流系统及功能的完善作用 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使得地区之间、中心城市之间、中心城市与周边辐射范围内相关地区之间的物流服务需求保持了较为旺盛的增长态势,对城市物流管理与组织系统提出了较高要求。 完善物流设施系统 合肥建设物流园区,加快现代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将会因不同区域的物流园区在布局和功能上的呼应和协调,为区域物流的

38、合理组织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支持。 完善物流功能系统 由于物流园区的内涵决定了物流园区应设置于经济中心城市或交通运输枢纽,因此,合肥作为xx省的经济中心城市,开发和建设物流园区,将会使合xx县区的物流基础设施在布局、分工和功能上更加完善,有利于xx市市域范围内的物流合理组织。 2.3.3对物流效率和企业效益的提高作用 合肥建设物流园区,将大大改善以合肥为中心的经济区域的社会物流环境,并通过物流园区为物流管理技术的广泛应用创造依托条件的方式,提高社会物流运作的整体效率,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物流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将为社会物流服务与管理组织的专业化分工创造条件

39、,专业化的物流企业将从中受益,从而提高物流企业的经济效益,为其不断发展提供支持。 第四篇:项目申请报告编制目录项目申请报告 目 录 第一章 项目申请单位及项目概况11.1、项目概况41. 2、项目申报单位概况41.3、编制依据101. 4、项目背景101.5、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11. 6、建设地点171.7、经济技术指标211. 8、拟建规模及工程技术方案211.9、建设工期341. 10、工程招投标351. 11、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37第二章 发展规划、产业政策与行业准入分析392.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符合性分析392. 2、产业政策与市场分析462.3、行业准入分析46第三章资源开发

40、及综合利用分析493. 1、资源开发方案493.2、资源利用方案493. 3、资源节约措施51第四章项目节能方案分析574.1、能源利用分析574. 2、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584.3、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594. 4、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66第五章 建设用地及相关规划725.1、建设用地规划布局分析725. 2、项目用地情况分析725.3、土地利用合理性分析745. 4、征地拆迁和移民安置规划75第六章 生态环境影响和水土保持措施766.1、编制依据766. 2、生态环境概况766.3、环境保护措施816. 4、水土保持措施846.5、地质灾害影响分析856. 6、特殊环境影响分析856.7、环境

41、影响评价结论与建议85第七章 经济影响分析86第八章 社会影响分析878.1、社会影响效果分析878. 2、社会适应性分析898.3、社会风险及对策分析90第九章 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价949.1、项目概况949. 2、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其评价949.3、社会稳定风险防范措施97附表1:项目投资估算表98 第五篇:资金申请报告编制要点资金申请报告编制要点 一、项目的背景和必要性 国内外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项目对相关产业发展的作用与影响,市场分析; 二、项目承担单位的基本情况和财务状况 包括所有制性质、主营业务、近三年来的销售收入、利润、税金、固定资产、资产负债率、银行信用等级、项目负责人基本情况及

42、主要股东概况; 三、项目的技术基础 项目相关技术成果的来源及知识产权情况,已完成的研究开发工作及鉴定年限,技术特点以及与现有技术比较所具有的优势,技术突破对行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四、建设方案 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建设规模、采用技术特点、设备选型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招标内容(适用于申请国家投资补助资金500万元及以上的项目)、产品市场预测、建设地点、进度安排、建设期管理等; 五、各项建设条件落实情况 包括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节能措施及外部配套条件落实情况等;其中节能内容按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2010年第6号)要求进行编写。 六、投资估算及筹措 项目总投资规

43、模,投资使用方案、资金筹措方案以及贷款偿还计划等; 七、项目财务分析、经济分析及主要指标 内部收益率、投资利润率、投资回收期、贷款偿还期等指标的计算和评估,项目风险分析,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 八、资金申请报告附件 (一)银行出具的贷款承诺(省级分行以上)文件或已签订的贷款协议或合同; (二)地方、部门配套资金及其它资金来源证明文件; (三)自有资金证明及企业经营状况相关文件(包括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 (四)技术来源及技术先进性的有关证明文件; (五)环境保护部门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意见; (六)土地、规划等必要文件; (七)项目核准或备案文件(在有效期内且未满两年);已开

44、工项目需提供投资完成、工程进度以及生产情况证明材料; (八)项目单位对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内容和附属文件真实性负责的声明。 申报技巧 编辑 随着我国财政支持资金渠道的增多,企业申报的财政支持项目越来越多。我们10多年来为相关企业申报成功的项目近千个,目睹很多中小企业通过申报项目从而使企业增加了见识,培养了人员,提高了自身素质,在外因资金扶持和内因企业管理加强的综合作用下,大大提高了企业发展速度。但是,仍有很多企业仍不熟悉申报程序,经常出现符合申报条件的项目漏报、或者报了没有把握好申报要求,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享受不到国家扶持政策,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总结多年来的申报经验,对申报项目的注意事项做重点介绍

45、,研究讨论提高项目申报水平的方法和手段,供大家在项目申报中参考。 文本格式 编辑 第一章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 1、项目申报单位概况。包括项目申报单位的主营业务、经营年限、资产负债、股东构成、主要投资项目、现有生产能力等内容。 2、项目概况。包括拟建项目的建设背景、建设地点、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产品和工程技术方案、主要设备选型和配套工程、投资规模和资金筹措方案等内容。 第二章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 1、发展规划分析。拟建项目是否符合有关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等要求,项目目标与规划内容是否衔接和协调。 2、产业政策分析。拟建项目是否符合有关产业政策的要求。 3、行业准入分析。项目建设单位和拟建项目是否符合相关行业准入标准的规定。第三章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 1、资源开发方案。资源开发类项目,包括对金属矿、煤矿、石油天然气矿、建材矿以及水(力)、森林等资源的开发,应分析拟开发资源的可开发量、自然品质、赋存条件、开发价值等,评价是否符合资源综合利用的要求。 2、资源利用方案。包括项目需要占用的重要资源品种、数量及来源情况;多金属、多用途化学元素共生矿、伴生矿以及油气混合矿等的资源综合利用方案;通过对单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