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明德实验小学 五 年级下册 科学 备课课题、制作电磁铁课时1课时主备黄祖将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知道电能产生磁。教学准备学生自备:一号电池教师准备:电池盒、小电珠、灯座、(铜芯)导线、指南针、铁屑。学习过程:第课时一、板书课题1、1820年的一天,丹麦科学家奥斯特正在用一个简单的电路做实验,实验桌上还放着指南针。无意中奥斯特突然看到一个现象,从此揭开了电与磁关系的秘密!你们想知道这个秘密是什么吗?(板书课题)二、揭示教学目标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出示,齐读):1、模仿奥斯特的发现。要想达到目标,得靠大家的自学。你们有信心学好么?三、自学指导1、一个简单电路由哪些部分组成,如何连接?(短路、断
2、路)2、关于“磁”,你们已经知道些什么?(能也只能吸铁;磁极、指示南北、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磁化)3、奥斯特当年做实验的时候,到底发生什么现象呢?你们想当一次奥斯特,重现他当年的实验吗?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来看自学指导:请大家打开课本p2页。阅读第一个部分模仿奥斯特的发现。奥斯特的实验是怎样做的。指南针小磁针n极的指向有什么变化。四、做一做(先学)1、学生看书,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看书。2、桌上有老师准备的材料。你还记得奥斯特的实验是怎样做的吗?学生思考回答。(连接一个简单的电路,指南针放在导线下)3、师依据学生设计实验的情况予以适当的指导。( 提示学生实验时要将小磁针与导线平行地放置在导线的下方或
3、上方,然后接通电流。)4、学生活动。五、议一议(后教)1、你们有什么发现?(导线通电后磁针发证偏转。)你怎样解释这个现象呢?(在哪些情况下磁针会发生偏转呢?a、铁;b、磁)2、现在你认为奥斯特的猜想是什么?(你认为是什么,其实是询问学生解释现象时自己的猜想。学生意见可能有两种:a、导线通电后变成了铁;b、导线通电后有了磁性。教师要持中立态度:都有可能)3、如何判断导线通电后是变成铁还是有了磁性?(通电导线是否可以吸铁)4、提供一些铁屑学生实验验证。5、交流实验现象,总结:奥斯特试验告诉了我们什么?你能用最简介的文字说明吗?(导线通电后能产生磁性电能产生磁电生磁)九、练一练(当堂训练)、通电导线
4、有磁性,想一想,我们能利用这个现象做些什么?、同学们课后查阅收集更多关于奥斯特的故事。板书设计:电电和磁 奥斯特磁导线通电,磁针偏转电能生磁教学反思:明德实验小学 五 年级下册 科学 备课课题、制作电磁铁课时2课时主备黄祖将课型实验课学习目标1、知道电磁铁由铁芯和线圈两部分构成,电磁铁通电产生磁性,断电磁性消失。教学准备1、 学生自备:透明胶、回形针、电池2、 教师准备:绝缘导线(约1米长)、淬过火的铁钉、开关、钢棒、木棒、铝棒学习过程:第2课时一、板书课题通过上节课的研究,我们知道了什么?(电能够产生磁-通电导线有磁性,能够使磁针发生偏转,却不能吸引铁屑!)有什么方法可以使通电线圈吸起回形针
5、呢?1825年,英国人斯特金根据“通电导线有磁性”这一发现发明了电磁铁,我们也来做一个吧。(板书课题:电磁铁)二、揭示教学目标1、制作和研究电磁铁。三、自学指导1、请学生阅读课文p3铁钉电磁铁的制作方法。2、动手制作铁钉电磁铁,并自由实验。3、观察电磁铁接通电源和断开电源时接触回形针各有什么发现。4、如果把铁钉换成别的物体,在电路接通后,还能吸引回形针吗?四、做一做1、学生看书,老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看书。2、学生示范制作电磁针铁,一同讨论制作要领:朝着同一个方向绕导线。要将绕在铁钉上的线圈2头固定好。两头要留有适当的引线。制作完电磁铁,怎么知道自己制作的电磁铁是否具有磁性?(用自制电磁铁接触
6、回形针)3、学生活动。5、我们现在来观察一下电磁铁的构造,它可以分成几部分?(学生观察后回答。)6、如果把铁钉换成别的物体,在电路接通后,还能吸引回形针吗?7、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猜想,然后进行实验,要求学生实验中搞好记录。被导线缠绕的物体能否吸引回形针五、议一议(后教)1、学生汇报实验结果。知道电磁铁由铁芯和线圈两部分构成,电磁铁通电产生磁性,断电磁性消失。2、介绍磁化现象。六、练一练(当堂训练)课堂记录与练习p3页检阅台板书设计:电磁铁铁芯电磁铁通电产生磁性,断电磁性消失电磁铁线圈教学反思:明德实验小学 五 年级下册 科学 备课课题、制作电磁铁课时3课时主备黄祖将课型实验课学习目标1、玩电
7、磁铁。2、发现并提出问题,然后是根据问题提出猜想。3、尝试着制定一个实验计划验证这个猜想。教学准备1、 学生自备:透明胶、回形针或大头针、电池2、 教师准备:铁钉电磁铁材料、开关、电池盒、指南针、剪刀等学习过程:第3课时一、板书课题上一节课布置同学们课外玩玩电磁铁,这一节课我们来继续玩电磁铁。你想怎样玩电磁铁呢?(板书课题)二、揭示教学目标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出示,齐读):1、玩电磁铁。2、发现并提出问题,然后是根据问题提出猜想。3、尝试着制定一个实验计划验证这个猜想。三、自学指导1、你们有哪些玩法?哪些发现?提出了那些问题?四、第一次先学后教(一)做一做让学生讲一讲他们课外的玩法,教师相
8、机启发学生应用已知磁铁性质的知识,设计电磁铁的实验。1、刚才同学们讲了很多的玩法,下面我们就来分小组玩一玩。提出要求:组长主持本组活动。本次活动时间为15分钟,小组活动要有序有效必须先动脑再动手。同组同学先想一想,与本组同学说一说自己打算怎么玩,然后才能动手实验。各小组间要展开竞赛,比一比:哪个组玩法多、发现多;玩过后哪组提出的问题多!记录员注意做好记载。2、学生分小组做电磁铁的实验,老师巡视指导。(二)议一议分组讨论:你们有哪些玩法?哪些发现?提出了那些问题?填写p5面的问题卡片4、共同梳理分组汇报:玩法、发现和问题重点:你们都提出了什么问题?你提出问题的依据是什么?5、教师肯定激励性评价各
9、小组活动表现。五、第二次先学后教1、刚才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这些问题怎么解决呢?(是的,这些问题必须通过实验研究才能解决。)2、强调制定计划的意义。为了使我们的实验研究有一定的目的性,实验研究的过程能保持较为正确的方向,使研究活动能有序的开展。我们需要在实验前学会制定计划。这是一种科学的方法,科学家正是用这种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大自然的奇妙的。3、选取一个学生提出的问题,介绍制定计划的程序计划前要根据问题先提出猜想,让学生对提出的问题做出猜想。做出猜想后就要制定计划了。你觉得计划应该写清楚一些什么内容呢?学生根据以前的探究经验回答。介绍并示范制定一份合理可行的计划包括的项目有:研究的问题、我们
10、的猜想、实验的材料、实验的方法、步骤等。4、各组自选一个关于电磁铁的问题初步制定一个研究计划,写在科学文件夹上。5、小组内互评,推荐本组制定得最好的计划,课后给教师审阅。评价标准:查看计划项目是否齐全,是否提出了活动的大致思路。同学们都根据提出的问题制定了研究计划,下一步就要动手研究了。请同学们课外进行相应的研究,看谁有新发现哦!板书设计:实验计划我的问题:电磁铁?我的猜想:电磁铁。实验材料:电池、导线、铁钉、实验方法:(对比实验法 控制条件: 对比条件: )实验步骤:1、 2、3、 (可图、文结合) 教学反思:明德实验小学 五 年级下册 科学 备课课题1、2电磁铁的磁力课时4课时主备黄祖将课
11、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的猜想,制定计划并实施探究活动。教学准备学生自备:一号电池3节、大头针或回形针若干教师准备:电池盒、大铁钉、长绝缘导线学习过程:第1课时一、板书课题1、回顾:上节课我们玩过电磁铁,你们小组的电磁铁吸引了几个大头针?(各小组数据不一样,个别小组没有注意)再玩一次电磁铁,各小组用自制的电磁铁吸引回行针,记下吸引的个数。2、小组汇报比较,提出问题:为什么各组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不相同呢?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电磁铁的磁力(板书课题)二、揭示教学目标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出示,齐读):1、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的猜想,制定计划并实施探究活动。三、自学指导
12、1、猜想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哪些?说一说自己的猜想依据。2、制定实验计划四、第一次先学后教1、上节课我们玩过电磁铁,谁来说一说:电磁铁是用哪些材料做成的?它的磁性又是怎样产生的?2、要使电磁体的磁性得到加强,你能想到哪些办法?你认为哪些因素会影响电磁铁的磁力呢?为什么这样认为?3、学生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强调假设时要说明自己的理由,尽量避免无端的猜测。指导填写p6表格。4、全班交流,教师简要板书。五、第二次先学后教1、我们的这些假设可以被证明吗?应该怎么做实验证明?2、学生阅读教材上的范例。以研究电池节数多少对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影响为例,说明:这是一个典型的对比实验,要想知道电池节数
13、增多时,磁力是会加大还是减小,我们要使哪些因素保持不变呢?在这个实验中我们要改变哪些因素,才能知道电池节数会对磁性造成影响呢?3、看书p7表格,小组讨论并填写表格。教师根据课前审阅各组最佳计划发现的问题给一些建议。4、全班交流小组填写的研究计划。交流时注意找出实验设计的不严密的地方。5、组长根据本组实验计划,对下节课活动在小组内进行布置、分工。板书设计:电磁铁的磁性可能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 线圈的圈数 电池个数(电流强弱) 铁芯的形状 教学反思:明德实验小学 五 年级下册 科学 备课课题1、2电磁铁的磁力课时5课时主备黄祖将课型实验课学习目标知道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电磁铁线圈的圈数,连接电
14、池节数的多少有关。教学准备学生自备:一号电池若干、回形针若干。教师准备:电池盒、大铁钉、绝缘导线、长短不同的铁螺栓3个、粗细不同的铁螺栓3个、直径不同的线圈3个、强力电磁铁1个。学习过程:第2课时一、板书课题1、 上节课,我们对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进行了大胆的假设,并设计实验的方案,这节课我们继续这项研究。把我们自己的假设证明一下,好吗?2、 板书课题二、揭示教学目标知道影响电磁铁的磁力大小的因素。三、自学指导1、小组检验所选择的假设2、各小组根据自己的假设设计实验记录表格。四、探究活动(一)小组检验所选择的假设1、各小组根据自己的假设设计实验记录表格。2、教师强调各小组要分工协作,提醒各
15、组做好小组的汇报发言准备。分组领取实验材料。3、各小组根据自己的假设和研究计划进行实验。(二)汇报交流,共享研究成果1、全班交流(1)实验前的假设是什么?我们要改变的条件是什么?(2)怎样改变要改变的条件?怎样控制不改变的条件的?(3)取得了哪些实验数据?数据能说明什么或不能说明什么?2、总结这2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电磁铁的磁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样的关系?3、学生填写p8的空格。五、拓展:设计超强磁力的电磁铁1、 汇总这些研究成果后,我们能够用手中的材料做出一个磁力更大的电磁铁吗?2、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3、动手试一试,小组比一比。六、练一练(当堂训练)课堂记录与练习p7页检阅台板书设
16、计:电磁铁的磁性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 线圈的圈数 电池个数(电流强弱) 铁芯的粗细教学反思:明德实验小学 五 年级下册 科学 备课课题、3电磁铁的磁极课时6课时主备黄祖将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知道电磁铁也有南北极。2、知道电磁铁的磁极是可以改变的。教学准备电池,电池盒,导线,铁钉,小磁针。学习过程:第1课时一、板书课题1、开门见山,提出问题:电磁铁也有南北极吗?2、板书课题:电磁铁的磁极二、揭示教学目标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出示,齐读):1、知道电磁铁也有南北极。2、知道电磁铁的磁极是可以改变的。三、探究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电磁铁有南北极的话,应该怎样实验检验?2、学生汇报自己
17、的实验设计。3、各组分别用电磁铁钉尖和钉帽去靠近指南针,学生观察判断电磁铁的钉尖和钉帽的磁极,填写在教材第9页的表。实验中其他小组的实验结果学生可以下位统计。4、汇报交流,提出问题:5、分析你的记录表,有什么发现? 为什么有的小组钉尖是南极,有的小组钉尖是北极呢?6、改变电磁铁的磁极的原因有哪些呢?请同学们认真对比一下各小组的实验方法以及电磁铁的构造,相互讨论后填写好教材第9页的表格,小组内说说自己猜想的依据。7、小组汇报自己的猜想以及猜想的依据,梳理学生的猜想。8、有了猜想,下一步就是实验验证了,不过先得制定实验计划,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猜想把实验计划写在书上10面的表格中。9、 交流、讨论计
18、划:实验设计有没有不严密的地方?该如何改进?(提示还有学生实验时的注意事项。)10、小组修改实验设计并按计划实施探究活动,及时填在书上的表格中。11、全班交流总结:通过实验探究发现,改变线圈缠绕的方向,改变线圈两端连接的电池正负极可以改变电磁铁的磁极。四、课外延伸1、思考比较电磁铁与条形磁铁有哪些相同与不同?2、你知道生活中哪些东西用到了电磁铁吗?请同学们课外进行观察。五、练一练(当堂训练)课堂记录与练习p10页检阅台。板书设计:电磁铁的磁极电磁铁也有南北极电磁铁的磁极改变线圈缠绕的方向改变线圈两端连接的电池正负极教学反思:明德实验小学 五 年级下册 科学 备课课题1、4生活中的电磁铁课时7课
19、时主备黄祖将课型实验课学习目标1、知道电磁铁与条形磁铁的异同。2、知道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的是电磁铁磁性的有无、磁力大小可以控制的特性。学习过程:第1课时一、板书课题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电能生磁,利用这一发现,可以制作电磁铁;了解了电磁铁的一些基本性质。那么电磁铁的发明有什么意义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生活中的电磁铁。(板书课题)二、揭示教学目标1、知道电磁铁与条形磁铁的异同。2、知道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探究活动(一)比较电磁铁与条形磁铁1、电磁铁与实验用的条形磁铁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每组选定一名记录员,记录讨论发言的情况。2、各组整理讨论结果,填写电磁铁与条
20、形磁铁的异同记录表。3、汇报交流:请一到两个小组汇报整理的情况,其他同学补充发言。共同梳理,形成共识:项目磁铁电磁铁不同点磁性永久通电有磁,断电无磁南北极位置不可以改变磁极可以改变磁力大小不变磁力大小可以改变使用简单使用较麻烦没线圈有线圈相同点都有磁性都有南北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二)、电磁铁在生活中的运用1、出示学习指导:(1)电磁铁有哪些特性?利用这些特点,电磁铁能应用于哪些方面?(2)请同学们看书p13页的插图,(3)观察分析: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小电动机,一个电铃,一个电话听筒你能找出它哪个地方用到了电磁铁吗?2、看一看(先学)学生分小组观察3、议一议因为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切断电流后磁
21、性消失的性质,电磁铁被广泛应用到生活中。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1、生产、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电磁铁呢?(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然后布置学生课后继续观察。)(三)、自制蜂鸣器,探究其原理1、自学提示:这些电磁铁工具是怎样工作的呢?下面我们就来自制一个蜂鸣器吧。(1)请同学们利用桌上的实验器材,依照教材提供的示意图,组装蜂鸣器。组装时请注意安全,防止图钉等物件伤到手。(2)学生接通电路,让蜂鸣器开始工作,仔细观察电磁铁是怎样工作的。2、学生活动自制蜂鸣器3、议一议(1)全班交流:蜂鸣器发声时塑料片振动的原因是什么呢?(当接通电路时,电磁铁产生磁性,塑料弹片上的铁片被钉帽吸引,这时,
22、塑料弹片上的触点与导线的连接断开,电磁铁磁性消失,塑料弹片弹回,当触点重新与导线连接时,塑料弹片上的铁片再次被电磁铁的钉帽吸引,就这样,塑料弹片因电磁铁磁性的有无,而产生振动发出声音。)(2)你们刚才的实验遇到了什么问题吗?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提这个问题是想共同检查解决蜂鸣器中塑料片没有振动或振动幅度很小的问题。)(3)学生再实验一次,有问题的小组想办法解决问题。四、拓展运用:设计电磁铁工具1、刚才制作了蜂鸣器,了解了它是怎样利用电磁铁工作的。我们身边还有这么多的电磁铁工具,它们有什么利弊呢?请选择你感兴趣的电磁铁工具,认真分析,提出你的改进意见,然后将你的设计图画在p14页的空格中。2、学
23、生独立分析设计。3、交流评价学生的设计,鼓励课后完成制作。板书设计:生活中的电磁铁电磁铁磁性的有无可以控制磁力大小教学反思:明德实验小学 五 年级下册 科学 备课课题2、1太阳与影子课时8课时主备黄祖将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观察一天中太阳的位置、物体的影子与气温是怎样变化的。教学准备粉笔、卷尺(米尺)、铅笔、绘图纸、直尺、厚纸板(或小木板)、竹杆(或小铁丝)等。学习过程:第1课时一、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一下太阳与影子的奥秘,愿意吗?板书课题。二、揭示教学目标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出示,齐读):了解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与气温的变化。三、探究活动探究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一)了解学生已有认知
24、1、 看书上的插图,小结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2、 大家认为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与影子有什么关系?小组讨论,把大家都认同的意见记下来。3、分组汇报(提示倾听,避免重复发言)。学生每回答一条教师都询问大家:“你们同意这种观点或这种说法吗?”教师在副板书处做好记录,对于学生有争议的意见做上记号,暂不作评判。(二)提出问题,作出预测。1、提出问题:一天中,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物体的影子、气温到底会怎样变化呢?2、分组讨论,作出预测,把预测的结果写在科学文件夹上(三)探讨观察方法,设计观察计划。1、那么你们认为怎样观察可以验证我们的预测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制定观察计划。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
25、的计划最可行。2、拿出科学文件夹,学生讨论设计,师巡回指导。3、交流讨论的结果,师评价激励:选择观察物 要选择空旷地直立的物体影子做为观察的对象,旗杆、教学楼影长不容易测定,可选择排球架、单双杠等。如果没有可以用来观测的对象,亦可以在小木板上立一根小杆,再将其放在阳光下用来观察。(观察过程中形成影子的标志物不能移动)观测项目 太阳的位置、高度,影子的方向与长短。观察间隔时间 每隔一节课观察记录一次。、重申活动纪律。(团结协作,不做与上课无关的事)(四)、室外观察,搜集数据1、组长领队下楼,保持安静。2、分组,合作实验,搜集数据。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不良现象。三、总结(提前5分钟回教室)1、评价
26、刚才学生的室外实验表现。2、要求学生下午利用课间活动时间继续观察,记录结果,探索它的规律。3、明确下节课内容:下节课我们将对这节课观察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总结出其中的奥秘。教学反思:明德实验小学 五 年级下册 科学 备课课题2、1太阳与影子课时9课时主备黄祖将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发现一天里温度与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2、知道能够利用影子的变化来测定时间。3、设计制作一个太阳钟。4、知道能够利用影子的变化来测定时间。学习过程:第2课时一、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一下太阳与影子的奥秘,愿意吗?板书课题。二、揭示教学目标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出示,齐读):1、知道影长与气温的关系2、知道能够利用
27、影子的变化来测定时间。3、设计制作一个太阳钟。4、知道能够利用影子的变化来测定时间。三、探究活动(一)影长与气温的关系1、各小组汇报自己的观测数据2、组分析观察结论,说一说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度的变化和气温的变化有什么规律。3、交流观察结果,共享我们的发现。4、讲解如何把影长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和气温变化的数据整理成曲线图:纵轴表示影长(气温),横轴表示时间。5、学生自己将数据整理成曲线图(先让学生用铅笔在曲线图上画。)6、析曲线图:一天中阳光下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什么时候最长?什么时候最短? 一天中气温又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讲解一天中最高气温不在中午的原因。)我们还有什么发现?(二)制作太阳钟、
28、介绍古代的太阳钟日晷铺垫孕伏 “哪位同学能告诉我现在几点了?”“你们是通过什么知道现在的时间?”(手表;上课的时间表)“那么在古代,还没有手表的时候,人们又是怎样判断时间的变化呢?”学生阅读19面的资料,了解日晷。播放视频:日晷。老师对日晷的计时原理进行适当的讲解。、制作太阳钟、制作简易太阳钟谈话:古代的劳动人民,通过自己的长期观察制作了各种形状的日晷,你们想做一个属于自己的日晷吗?小组讨论制作方案,共同讨论如何给自己的太阳钟标上刻度,画出设计图。动手制作。展示、评比。四、课外拓展1、修改完善自己的日晷,并用它来测定时间。2、玩手掌日晷(教师讲解、演示,并出示示意图。)在古代除了借助物品制作日
29、晷外,埃及人还发现可以借助手掌做日晷。手掌日晷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智慧。使用方法是这样的(教师带领同学们实践体验):我们面向南边,手掌摊开(上午用左手,下午用右手),用拇指夹住一支笔,使笔与手掌垂直。拇指关节对着正南方,影子落在手上不同位置代表着不同的时间。同学们课后也可以试一试玩一玩。3、在用日晷测定时间的同时,留心身边动植物的变化。五、练一练(当堂训练)课堂记录与练习p18页检阅台。板书设计:太阳与影子影子长太阳高度角小气温低影子短太阳高度角大气温高教学反思:明德实验小学 五 年级下册 科学 备课课题2、2昼夜交替课时10课时主备黄祖将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知道昼夜变化会影响动植物的行为。学习过程
30、:第1课时一、板书课题1、太阳东升西落,地球上昼夜交替。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变化会影响人们的行为,会不会影响动、植物的行为呢?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老师板书课题。二、揭示教学目标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出示,齐读):知道昼夜变化会影响动植物的行为。三、探究活动(一)、初次探讨昼夜现象对动植物的影响(唤醒学生生活经验)1、小组交流:我们知道的动植物行为受到昼夜变化影响的例子。动、植物名 称受到昼夜变化影响的表现2、交流、注意避免重复发言。3、欣赏幻灯片,思考问题:【幻灯片内容可分为两部分:a、昼夜对植物(太阳花、向日葵、昙花、郁金香、牵牛花、合欢树等)的影
31、响;b、昼夜对动物的影响(蛾、蝙蝠、蝶、狗、公鸡等)。】(1) 观察植物在一天中不同时段的图片和视频。思考:这些植物在一天中有什么变化?是什么在影响着它们发生变化?(2) 从这些植物的变化中可以发现什么规律吗?(3) 动物在一天中不同时段有什么变化?有什么规律?4、集体交流。教师小结:每种动植物的生活习性都是受着节律的支配,这种节律有时按24小时变化着,和钟的周期一样。这种影响动植物生活的节律我们也称作生物钟。(二)、探究一种动物对昼夜变化的适应1、在我们的周围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我们可以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它们对昼夜变化的适应?(白天干什么,在夜间都干些什么?)下面请各小组选定一种动物,写出
32、观察研究计划。2、学生讨论制定研究计划。3、交流计划,共同讨论确定方法。4、研究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呢?(要求学生一定要注意安全卫生,选择性情温驯的动物,例如小猫或小白鼠。同时教育学生爱护动物,减少对动物的伤害。用小电筒照眼睛也能明显看到瞳孔的收缩,但灯泡不能太亮。)5、布置学生课外研究,做好研究记录。四、拓展 研究昼夜对植物的影响昼夜现象对植物有什么影响?植物怎样适应这种变化?请同学们课外选一种植物进行研究。(可以选择的课题:商场门前被缠满小灯泡的树与周围没有缠灯泡小树苗生长状况对比调查)五、练一练(当堂训练)课堂记录与练习p20页检阅台。教学反思:明德实验小学 五 年级下册 科学 备课课题2
33、、3昼夜是怎样形成的课时11课时主备黄祖将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知道地球在不停地自转,自转一周为一天,需24小时。2、知道地球自转形成昼夜交替。教学准备地球仪(从支架上取下来,贴小人儿)、手电筒、实验记录表。学习过程:第课时(地球自转形成昼夜交替)一、板书课题太阳东升,白天到来;太阳西落,黑夜降临。为什么地球上昼夜会不断地交替?昼夜是怎样形成的?今天我们一起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二、揭示学习目标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出示,齐读):1、了解前人说法与自己的猜想。2、知道地球在不停地自转,自转一周为一天,需24小时。3、知道地球自转形成昼夜交替。三、第一次先学后教1、了解前人说法与自己的猜想
34、。、对于这个问题,人们很早就开始研究,有两种不同的说法:请同学们阅读p24的资料,了解一下前人对这一现象的研究。、关于昼夜的形成,你赞成哪一种说法?说一说自己的理由。也可以提出不同的猜测哦!(3)学生看书、思考,师巡视,督促人人认真看书。(4)、议一议同学们经过了认真的思考,作出了你们的回答,老师梳理一下以后,主要有这几类猜测,我们一起来看。a、地球自转。b、地球自转,又绕着太阳转。c、地球绕着太阳转。d、太阳绕着地球转。四、第二次先学后教2、模拟昼夜的形成。、对于为什么地球上昼夜会不断交替,同学们做出了自己的猜测,这些猜测会不会出现昼夜交替?我们有什么办法进一步证明呢?、共同讨论,引入模拟实
35、验,体会实验材料与模拟对象的相似性。地球地球仪太阳手电筒把地球仪当作地球,手电筒当作太阳,被“太阳”照亮的一面相当于一天中的什么时间?(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呢?(黑夜)、分组实验,模拟验证:在“地球”上贴(或画)一个小纸人,怎样才能让小人在同一地点(例如贴小纸人的地方)出现昼夜交替现象?用实验的方法检验每一种假设。把你的判断记在科学文件夹中。(4)、 汇报交流作标记的地方昼夜会不会变化?能不能解释昼夜交替?五、第三次先学后教地球自传的实证 傅科摆1、通过模拟实验,几种猜测都是能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的,那么究竟哪一种是符合生活中的真实情况呢?我们来阅读一则科学资料。2、学生独立阅读后集体交流。3、
36、老师利用实验器材模拟演示讲解,加深理解。演示: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讲解:“傅科摆”摆动后,地面的刻度盘会与摆的摆动方向发生偏移,这可以证明地球在自转。4、形成共识:昼夜交替是由于地球的自传形成的。六、拓展延伸: 地球是怎样自传的?自传一周需要多长时间?查阅收集有关资料。七、练一练(当堂训练)课堂记录与练习p23页检阅台板书设计:(黑夜)(白昼)昼夜是怎样形成的 地球地球仪 太阳手电筒 昼夜交替是由于地球的自传形成的。教学反思:明德实验小学 五 年级下册 科学 备课课题2、3昼夜是怎样形成的课时12课时主备黄祖将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2、知道极昼和极夜现象。教学准备
37、地球仪(或大的中国地图);写有“北京”、“乌鲁木齐”的小卡片学习过程:第2课时一、板书课题上节课我们学习知道了昼夜交替是由于地球的自传形成的。今天我们继续讨论关于地球自转的话题。(板书课题)二、揭示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2、知道极昼和极夜现象。三、第一次先学后教(一)地球怎样自传1、地球是怎样自传的?自传一周需要多长时间?同学们收集到哪些有关资料?2、同组交流后集体交流(注意倾听,避免重复发言)3、教师引导加深理解根据学生生活经历,简单牵引,理解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向前行驶, 向后退;人坐车、船里 看到路旁(岸边)的树向后行驶, 向前进。请同学们站起来,原地旋转360度,感受教室四壁反
38、方向运动。(以上这些事实可帮助学生初步体会相对运动的概念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在运动的物体上观察其他静止的物体时,静止的物体朝相反的方向运动。)引导理解:地球绕地轴自转。引导阅读指南车信箱资料极昼和极夜补充资料:“不动”的北极星学生猜想解释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教师演示:“不动”的北极星说明地球的自转是围绕地轴自西向东运动的。什么情形才会出现极昼和极夜呢?(地轴始终是向一个方向倾斜的。为后面理解四季形成作点铺垫)地球自传一周约需要24小时。四、第二次先学后教(二)探究谁先看到日出1、同一天里,是北京的小朋友和乌鲁木齐的小朋友谁先看到日出?请同学们先在地球仪上找出这两个地区,确定它们的地理位置关系,
39、再进行预测。2、设计好实验方案,填写在p27面,分小组探究。3、汇报:哪个地方的人先见到日出?为什么?根据学生汇报情况,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个演示游戏,加深印象:请几个同学背向手拉手围成一个圆圈(代表地球),其中两人分别代表北京和乌鲁木齐,另请一名同学代表太阳。所有同学一起逆时针转动,“北京”和“乌鲁木齐”见到太阳就叫一声“亮”。4、让学生自己在地球仪上找出更多的地点,判断不同地点看到日出前后情况的比较。五、练一练(当堂训练)课堂记录与练习p23页检阅台板书设计:昼夜是怎样形成的地球绕地轴自转,自转一周约需24小时太阳地球东升西落自西向东或逆时针方向。教学反思:明德实验小学 五 年级下册 科学
40、备课课题2、4一年四季课时13课时主备黄祖将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知道四季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2认识四季变化对动物、植物行为的影响。教学准备不同季节里的动物、植物的图像资料。学习过程:第1课时一、板书课题1、同学们,一年有哪几个季节呢?板书:一年四季2、你知道每一个季节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吗?(学生畅所欲言)3、播放关于四季变化的图片或视频。二、揭示教学目标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出示,齐读):1知道四季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2认识四季变化对动物、植物行为的影响。三、四季对我们的影响学习合理安排作息1、春夏秋冬四季都有各自鲜明的特征,四季的变化影响着我们人类的活动。请看我们学校各个季节的作息时间表
41、。2、出示学校的作息时间对照表。(要将四个季节的作息时间表综合为一让学生观察)3、你发现各个季节的安排有什么不同吗?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4、你觉得学校的作息时间安排合理吗?为什么?5、你能根据季节的特点设计一份夏季和冬季的作息时间表吗?试一试,填写在28页的表格中。6、小组交流设计的情况,评一评:谁设计的合理?为什么?7、季节的变化影响着我们的作息。季节的变化对我们的生活还有哪些影响呢?四、四季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1动物的行为和植物的形态也会随季节变化而发生改变,我们知道些什么呢?小组里说一说。2、ppt出示拖足蜂的四季变化图、雷鸟的羽毛变化图,讨论: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也有这样的变化呢
42、?(梅花鹿、雪兔、大雁等)3、ppt出示银杏等植物的四季变化图。体会四季对植物的影响。百花齐放的春天、郁郁葱葱的夏季、硕果累累的秋季、万物萧瑟的冬季。四季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可真不小,让我们留心观察,发现更多动植物随季节变化的秘密吧。五、更多的观察我们的观察计划。1、我们周围的动植物在各个季节又是什么样子?你想观察什么动物或植物?(提示选择安全的,变化明显,易观察的。)2、制定观察计划:选一种身边的动植物,观察它从冬季到春季的变化。学生把计划写在课本30面。3、交流计划,布置学生课外观察,做好纪录(可图文结合)。六、练一练(当堂训练)课堂记录与练习p27页检阅台板书设计:四季变化观察纪录择安全的
43、,变化明显,易观察的教学反思:明德实验小学 五 年级下册 科学 备课课题2、5四季是怎样形成的课时14课时主备黄祖将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了解哥白尼的贡献, “日心说”的创立者。2、知道地球在不停地绕太阳运动,这种运动就是地球的公转,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3、了解四季是在地球的公转过程中形成的。4、了解南、北半球的季节变化是相反的。教学准备小地球仪、手电筒学习过程:第1课时一、板书课题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交替循环。四季是怎样形成的呢?板书:四季是怎样形成的二、揭示教学目标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出示,齐读):1、了解哥白尼的贡献, “日心说”的创立者。2、知道地球在不停地绕太阳运动,这种运动就是
44、地球的公转,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3、了解四季是在地球的公转过程中形成的。4、了解南、北半球的季节变化是相反的。四、第一次先学后教1、学生阅读课本31面的关于“日心说”的资料,了解哥白尼的重大贡献。2、提问,学生回答:哥白尼对天文学有什么重大的贡献呢? 3、老师讲解演示,引导理解地球的公转可补充说明:1533年哥白尼天体运行论出版,此后七十年间,虽然遭到马丁路德的斥责,但未引起罗马教廷的注意。后因布鲁诺和伽利略公开宣传日心地动说,危及教会的思想统治(教会以“地心说”为理论基础),罗马教廷才开始对这些科学家加以迫害,并于公元1616年把天体运行论列为禁书。然而经过开普勒、伽利略、牛顿等人的工作,
45、哥白尼的学说不断获得胜利和发展。1718年,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发现了恒星在天空中的位置是有变化的,称之为恒星自行。1748年英国天文学家布拉得雷发现了光行差,即恒星的星像位置在一定极小范围摆动。1838年,德国天文学家贝塞尔发现了恒星周年视差。这些发现使地球绕太阳转动的学说得到了令人信服的证明。【出示长米尺(两端各贴一个圆片),人从不同位置(视角)观察,两个圆片间的视差不同】。一边演示(注意保持地轴倾斜方向的不变、自西向东)一边讲解地球的公转:地球的公转是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地球公转一周需要一年,四季的变化是在地球公转的过程中产生的。地球公转时,地轴总是倾斜的,而且方向不变。五、第二次先学后教(
46、二)探究四季形成的原因。1、提出问题,作出推测地轴倾斜是四季形成的原因之一吗?学生推测,并说一下推测的依据。(很重要,目的在于引起学生思考,并想象地球在天空中的可能的情况,对想象能力的提升有帮助)那我们应该怎样实验研究呢?组织学生讨论应该实验的几种情况。(不倾斜、倾斜且方向不变)2、实验探究、我们现在就这几种情况进行研究,看地面上接受太阳照射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学生阅读课本上33-34面的实验方法,老师说一下实验注意事项,要求学生认真搞好实验记录。学生实验。汇报、交流:地轴不倾斜,地球上会出现四季的变化吗?地轴倾斜,地球上会出现四季的变化吗?(要组织好学生对图的分析,组织学生对照分析图描述四季形
47、成的原因。还要分析太阳直射和斜射时哪种情况阳光更强烈)想一想,南北半球的季节有什么区别呢?六、拓展1、阅读资料:四季的划分2、如果地球在公转中,地轴方向是变化的,又会怎样呢?3、学生说自己的想法。4、布置学生课外用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七、练一练(当堂训练)课堂记录与练习p29页检阅台板书设计:四季是怎样形成的地球公转 一年地轴倾斜(方向不变)斜射直射(强)斜射 教学反思:明德实验小学 五 年级下册 科学 备课课题3、1解开生物体结构的秘密课时15课时主备黄祖将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显微镜的构造。2、学习使用显微镜。教学准备显微镜、教师为每组准备好切片学习过程:第课时一、板书课题从种子到参天大树
48、,从幼崽到成年,生物体在不断的长大。为什么生物体会长大呢?历史上曾经有许多人都想揭开其中的秘密,但一直都未能如愿,因为无法看到植物体的细微结构。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首次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课件出示胡克老式显微镜),惊奇的发现软木切片中存在着一个一个 “格子”(课件出示软木已死细胞图)。由此,人类发现了植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揭开了生物体结构的秘密。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显微镜的世界去探个究竟!(板书课题)二、揭示学习目标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出示,齐读):1、显微镜的构造。2、学习使用显微镜。三、了解显微镜的构造1、出示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37页,初步了解显微镜
49、的构造。2、学生看书,对照实物,认识显微镜的构造。3、议一议,指名学生说各部分名称,教师补充讲解,进一步加深印象。四、学习使用显微镜刚才我们认识了显微镜的构造,怎样正确的使用它呢?1、出示教师制好的切片简单讲解制作洋葱表皮装片步骤显微镜下的观察和一般观察不同,对观察材料有特殊的要求。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必须薄而透明,对较厚不便于观察的物体,需要制作切片。首先把洋葱鳞茎切成两半,掰下其中一块,注意不要弄掉内表皮;然后在内表皮上用小刀轻轻划“井”字;用镊子撕取“井”字中间的表皮。取到标本后就可以制作显微镜装片,步骤如下:、在一个干净的玻璃载片中间滴一滴清水;、用镊子把取下的洋葱表皮放到载玻片的水滴中
50、央,注意标本要平展开,不能折叠;、用盖玻片(或另一个玻璃载片) 倾斜着盖到标本上面,放盖玻片时,先放一端,再慢慢放下另一端,注意不要有气泡;、从标本的边缘滴一滴稀释的碘酒,并把玻片微微倾斜,再用吸水纸吸掉多余的水;、然后将做好的洋葱表皮装片放到显微镜载物台上。】2、教师演示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教师根据操作过程(安放一对光一上片一调焦一观察)一步一步的演示讲解,请组长跟着操作,为了避免调试显微镜的时候发生挡光现象,请把显微镜摆放在迎光面,同学们调试显微镜时要站在背光面,其他同学不要围观。3、教师检查组长完成情况后,各组分组在组长指导下按照操作步骤练习,教师巡视指导。4、议一议组织同学们整理实验桌,总结评价各组情况。板书设计:显微镜 显微镜的构造(图)观察步骤:安放一对光一上片一调焦一观察、记录教学反思:明德实验小学 五 年级下册 科学 备课课题3、1解开生物体结构的秘密课时16课时主备黄祖将课型实验课学习目标知道细胞是构成大多数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教学准备显微镜、记录纸、各种贴好标签的切片。学习过程:第2课时一、板书课题上一节课我们认识、学习使用了显微镜,同学们也亲自体验了罗伯特·胡克发现生物体奥秘的喜悦,上节课时间有限,同学们一定没有看过瘾,其他生物体都是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语文入门2025年试题及答案
- 三年级爱国演讲稿14篇
- 2025年内镜专用高频电刀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高强度耐磨黄铜合金项目发展计划
- 2024年实验计算统计试题答案
- 2024年美容师考试考后分析与反思策略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初中物理(教师招聘教师资格面试可用)10.1浮力-说课稿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 2024年美容师新老客户维护技巧试题及答案
- 中药学专业一-2025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专业知识一》高分通关卷1
- 小学语文考试试题及答案变化
- 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2025-2030中国儿科用药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2025年共青团入团积极分子考试测试试卷题库及答案
- 【艾青诗选】40《解冻》思维导图+批注
- 《庐山古诗词》课件
- 金属加工机械制造行业分析报告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下 第七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含答案)
- GB/T 44994-2024声学助听器验配管理
- 塔吊司机安全培训
- 失眠量表(PSQI)评分项目及标准
- 会议文档制作的艺术与技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