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化发展速度与质量问题研究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11/79179b9d-8e47-4a21-b4b4-6909ec4b44aa/79179b9d-8e47-4a21-b4b4-6909ec4b44aa1.gif)
![中国城镇化发展速度与质量问题研究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11/79179b9d-8e47-4a21-b4b4-6909ec4b44aa/79179b9d-8e47-4a21-b4b4-6909ec4b44aa2.gif)
![中国城镇化发展速度与质量问题研究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11/79179b9d-8e47-4a21-b4b4-6909ec4b44aa/79179b9d-8e47-4a21-b4b4-6909ec4b44aa3.gif)
![中国城镇化发展速度与质量问题研究_第4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11/79179b9d-8e47-4a21-b4b4-6909ec4b44aa/79179b9d-8e47-4a21-b4b4-6909ec4b44aa4.gif)
![中国城镇化发展速度与质量问题研究_第5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11/79179b9d-8e47-4a21-b4b4-6909ec4b44aa/79179b9d-8e47-4a21-b4b4-6909ec4b44aa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城镇化发展速度与质量问题研究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BJY012)作者简介:李忠民(1966-),男,河南洛阳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发展经济学。夏德水(1987-),男,山东临沂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能源金融。胡晓曦(1988-),女,陕西西安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资源经济学。李忠民 夏德水 胡晓曦( 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陕西西安 710062 )摘要:本研究构建了一种全新的城镇化发展测量指标,并对全国2001年-2011年的城镇化建设速度与质量做了测量。研究结果发现,我国的城镇化发展较为迅速,但是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低,2011年仅达到51%。我国目前城
2、镇化的质量不高,城镇化建设尚处于过渡阶段。主要问题是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市政化建设不足,影响了我国城镇化的发展速度及质量。关键字:城镇化速度城镇化质量问题研究一、引言城镇化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经济转型现象,是经济发展进程中必然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长期以来,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人口学家、城市学家等对城镇化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研究,取得了相当丰富的学术成果,王建军(2009)、陈波翀(2004)、姚士谋(2009)等学者研究了关于城镇化及其发展机制的问题;刘盛和(2003)、李国平(2007)等研究了城镇化与人口的非农化的关系;段禄峰(2009)、陈风桂(2010)、刘新卫(2008)等研究了城
3、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刘伟德(2001)、徐承红(2008)、陈春(2008)等研究了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问题;秦寿康(2003)、王西琴(2003)等研究了人口城镇化与就业问题。朱莉芬(2007)则从城镇化与耕地保护这一学术界争论比较大的问题着手研究,利用实证分析的方法予以说明。陆大道等(2007)在研究报告中指出,近1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速度却脱离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忽视了城镇化的质量与可持续发展,出现了“冒进式”的城镇化现象。牛文元(2009)在研究中指出,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背景来看,中国城市发展正处于“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的瓶颈约束期,表现为“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
4、理容易失衡、效率与公平需要调整和重建”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城市经济结构有待调整、城乡二元结构有待打破、区域城市整合有待加强、一系列制约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因素等有待消除等问题。马晓河(2010)着重研究了目前我国城镇化所面临的问题,指出现阶段中国城镇化还面临着内需开发、农民工市民化、城镇体系结构布局等方面的问题。然而有学者持不同观点,简新华(2010)在比较了中国目前城镇化发展速度与发展水平后指出,我国目前的城镇化水平偏低,但是发展速度适中,不慢也不太快,估计中国的城镇化将保持较快的发展趋势。这些不同角度不同问题的研究,丰富了中国城镇化的研究。但是,由于种种历史或者其他的原因,尚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
5、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现在的文献研究多集中于从单一角度或是两个角度加以认识研究,不能全面反映城镇化的内涵。曹文莉(2012)以江苏省为例,从人口、土地和经济三个维度去研究分析了城镇化发展的协调度,但是研究中各维度所选指标较为单一,不能全面的反映城镇化的协调度。并且文章将经济作为一个发展研究指标,不太合理。因为经济因素是一个总体指标,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如果将其设置为一个维度指标研究会有夸大城镇化对经济发展贡献率之嫌。我们认为,新型城镇化最主要的应该是人的城镇化,即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在指标的选出与构件上,应该更加注重人的发展。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问题认识,对城镇化的研究从对城镇化影响最为重要的三个因素
6、市民化、市政化、产业化之间的协调发展的时间演变规律。每个因素又系划分为三级指标体系,更加细致周全的考察城镇化的发展水平。我国城镇化的状况到目前为止,水平是高还是低,速度是快还是慢,是滞后还是超前,变动的趋势将如何,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一直存在意见分歧、激烈争论。对中国城镇化的水平和速度,理论界大致上存在三种观点:一是认为城镇化率年增长1.4%,速度太快,城镇化率已达60%,太高;二是认为速度1%以内,基本适合,城镇化率45%左右,也不高;三是认为城镇化率仍然偏低,滞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速度超过1%并不过快,应加快城镇化进程。我们认为,只有正确认识和回答这些问题,合理分析和比较准确地判断中国城镇
7、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才能更好地有效推进城镇化,特别是在国家已经把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作为今后若干年的主要任务之一的情况下,更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二、指标体系构建与研究方法本研究在评价方法中采用的是组合评价,也就是将不同的评价方法进行适当组合,综合利用各种方法提供的信息,从而尽可能的提高评价水平的精度,本研究所采用的构成组合评价的两种主要方法是基于主成分分析、层次分析法确定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法。这两种方法既有客观赋权法,又有主观赋权法,用它们构成组合评价,可以弥补两类方法的缺陷,既尽可能多地保留原始变量的信息又尽量减少了人为因素的主观影响,明显提高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1、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在
8、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可比性、层次性的原则的基础上,本研究从市民化、市政化、产业化三个维度来构建城镇化综合评价发展指标(表1)。其中市民化是核心,市政化是基础保障,产业化是动力,这三者缺一不可。这三者保证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更具有以人为本的特征,实现有产有业有气象的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对于市民化指标建设,我们选取了教育水平、医疗条件、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就业质量、文化建设等六个二级指标;市政化指标建设,我们选取了水建设、能源供给、市政设施、交通道路、通讯水平、信息化水平、公共服务、美丽建设等八个二级指标;产业化指标建设,我们选取了农业产业化水平、科技产业化水平、服务业现代化水平、金融业发展水
9、平、产业结构优化等五个二级指标。在指标的分析处理上,我们又分别对每个二级指标做了细化处理,选取三级指标(具体划分见表1)。表1 城镇化综合评价协调发展指标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序号三级指标市民化教育水平1每万人拥有教师数2人均教育费用支出医疗条件3人均医院床位数4人均占有医生数5人均医疗卫生财政支出社会保障6医疗保险覆盖率7养老保险覆盖率8人均社会保障支出住房保障9人均住房面积就业质量10年末大学生就业率11城镇登记失业率12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文化建设13人均拥有公共藏书量14万人拥有公共图书馆和博物馆数量15文化体育与传媒人均财政支出(元)市政化水设施16平方公里自来水管道覆盖率17生活污水
10、处理率能源供给18城镇燃气普及率19集中供暖覆盖率市政设施20每万人城市公路里程数21每万人排水管道长度(公里)交通道路22过境高速公路里程数(万公里)23城市客运总量(万人)24城市货运总量(万吨)通讯水平25人均电话数量(移动、固定)26平方公里光纤里程数(米)信息化水平27互联网覆盖率28广播电视覆盖率公共服务29每万人公务员人数30每万人消防人员数量美丽建设31人均园林绿化面积(平方米)32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产业化农业产业化水平33农业机械总动力(万千瓦)科技产业化水平34R&D投入占GDP比重35专利数服务业现代化水平36物流产值占GDP比例金融业发展水平37金融资产总量产业
11、结构优化38第二产业占比39第三产业占比2、研究方法2、1数据来源及处理研究中的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以及本研究整理。为了排除由于量纲以及数量级大小不同造成的影响,本研究对所有选取指标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计算公式为:正相关指标(1)负相关指标(2)其中,为标准化的值,为原始观测值,为指标最大值,为指标最小值。采用层次分析法的多指标加权综合评价模型:,j=1,2,n (3)公式(3)中是第j个指标的量化值,就是第j个指标的权重。W分别为市民化、市政化、产业化的评价分值。最后得到三个指标的得分为(i=1,2.3),最后根据不同指标的权重确定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分W。本研究利用SPS
12、S18.0数据处理软件分别对市民化、市政化、产业化的指数数据标准化处理以后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出特征值大于等于1,且能解释原变量85%以上的主成分计算出全国层面的市民化、市政化、产业化各因子得分分别为(i=1,2,3),本研究采用相同的权重算出成分分析法得分X,最后基于这两种方法的计算公式为: (4)式中、为待定权重系数,考虑到两种评价方法各有特色,确定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的权重相等分别为0.5和0.5,即=0.5。2、2 市民化、市政化和产业化三年这之间的协调性计算参考陈凤桂(2010)、曹文莉(2012)有关协调度的研究,定义代表三个变量之间的协调发展度水平的协调系数公式为: (5
13、)式(5)中,HD表示协调发展度水平系数,C表示市民化综合发展指数,M表示市政化综合发展指数,I表示产业化综合发展指数。由数学知识证明,有1HD1.732,当C=M=I时,HD有最大值,即此时的协调度最高。该指数是市民化、市政化和产业化之间的相互协调,最终表现为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数学内涵为,市民化、市政化、产业化应相互均衡,任何一方面的偏颇将会使综合效率降低。现实内涵为,城镇化更应该是一个多维度的发展,不应该仅仅局限在人口城镇化或是土地城镇化维度上,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应该是一个市民化、市政化、产业化三者平衡和谐发展的城镇化建设。2、3 协调发展水平的计算为衡量市民化、市政化与产业化之间的协调发展
14、状况,本研究采用协调发展度作为衡量尺度,参考陈凤桂(2010)的方法,本研究设定计算公式如下: (6)式中,D为市民化、市政化和产业化协调发展水平,HD为协调度,F为城镇化发展综合水平。根据上文中F和HD的取值范围,不难证明D的取值范围在之间。下文对D的分级也是基于这个取值范围确定,但这一点目前还没有相关学者的研究,本研究是依据曹文莉(2012)的研究分类方法进行分类。2、4 协调类型的确定刘伟德(2001)、刘新卫(2008)、陈风桂(2010)等学者对协调度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但是他们的研究局限于两个变量之间的协调度,本研究是就算三个变量之间的协调度,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划分标准,在本研究中
15、,我们参考了曹文莉(2012)的划分方法,计算出,据此结果分类标准见表2。表2 城镇化协调发展类型评价标准大类协调发展度D协调发展亚类失调类0D0.25严重失调类0.25D0.50中度失调类过渡类0.50D0.75轻度失调类0.75D1.00过渡发展类协调类1.00D1.25初级协调发展类1.25D1.50中级协调发展类1.50D1.75优质协调发展类三、实证分析评价1、全国城镇化发展概况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取得快速而稳定的发展。但是,对于中国目前的城镇化水平及其合理性,理论界还存在着较大分歧。占主流的观点认为中国的城镇化严重滞后。另一种意见觉得前者夸大了中国城镇化滞后的程
16、度,认为中国的城镇化大体合适,只是略微滞后。判断城市化率是高还是低、是超前还是滞后,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目前的研究测度方法主要是采用城市化率即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见图1)这个指标,单纯从这个指标来看,仅能反映我国人口城镇化进程,不够完善。我们认为城市化更应该是以人为本的城市化,更应注重人的全面均衡发展。所以我们提出要从多维度,多视角去观察评价我国的城镇化发展状况,本研究选取了市政化、市民化、产业化三个维角度来评价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并计算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协调度水平,以此来衡量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质量。本研究选取全国20012011年十年的数据,对我国城镇化水平和各方面的协调性进行
17、相应的评价,探究不同时间段内市民化、市政化、产业化的变化规律。图1 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2、评价结果根据数据计算,利用公式(4)、(5)、(6)得出全国城镇化水平、协调系数以及协调程度的各项得分,结果汇总见表3。表3 中国2001-2011年城镇化综合水平、协调系数以及协调发展程度评价结果市民化C市政化M产业化I城镇化水平指数F协调系数HD协调发展度D20010.02200.01810.02290.06301.72130.329320020.03790.03130.03940.10861.72380.432720030.04970.04100.05170.14241.72400.4955
18、20040.05770.04760.06000.16541.72470.534120050.07450.06150.07750.21341.72370.606520060.08580.07080.08920.24581.72370.650920070.10050.08290.10450.28791.72400.704520080.11420.09430.11880.32731.72350.751120090.13820.11410.14380.39601.72320.826120100.16000.13200.16640.45841.72400.889020110.17800.14690.18
19、510.51001.72410.93773、中国城镇化水平及协调性的时间演变特征分析3、1市民化指数、市政化指数和产业化指数分析根据表2的分类标准及表3的汇总结果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市民化指数、市政化指数、产业化指数整体上呈上升的趋势(见图2)。表明,我国近十年来的城镇化建设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原因有二:第一,我国近十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大量的中小城镇产业化迅速发展,尤其是江浙一带发展尤为迅速,使得我国城镇化建设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第二,由于我国近年来大量的财政投入,尤其是对民生保障的基础设施的投入,促使我国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图2 城镇化过程中市民化、市政化、产业化指
20、数变化趋势本研究发现近十年来,我国的市政化、市民化、产业化的发展较快,但是并没有形成匹配均衡的发展模式。我国的产业化与市民化发展基本呈匹配趋势变化,但是市政化明显滞后。整体来说,产业化与市民化的发展指数要大于市政化指数,但是在增长速度上市民化明显快于市民化与产业化。有两个比较明显的突变时间点,2004年和2008年。2004年之后,市政化、市民化、产业化指数呈现明显的加快趋势,增速较为明显,尤其是在2008年之后,市民化、市政化、产业化指数明显出现转折,并以更快的增长速度增长。主要原因是中央政府在2004年中央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支出的明显加大,20004年财政支出增长21.6%(其中200
21、3年为14.9%,2005年为19.9%),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我国政府投入4万亿的资金,稳定经济增长,大量的资金多数投入到基础设施的建设当中。说明中央政府对基础设施的投入会明显促进城镇化的发展,在以后的城镇化假设中,应注重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尤其是要注重市政化指标中的交通设施、道路建设、水电汽暖等设施的投资建设,既能促进市政化的发展,使之与市民化和产业化匹配,又能促进城镇化整体的建设发展。研究发现,我国的市政化水平明显不足,应加大对市政化水平建设的投入。日前,国务院要求大力发展城镇化过程中的水电、汽暖等地下设施,促进信息化的发展,发展我国的通讯事业,要求实现4G网络等等,这些措施的实行,将
22、进一步促进我国的市政化水平。从而提升我国的城镇化发展速度与质量。各地区政府要抓住这次机遇,完善当地的市政化建设水平,促进当地城镇化建设的发展。3、2 协调发展度分析结合市民化、市政化、产业化的综合发展水平以及协调系数的结果,计算协调发展度,根据表2划分依据以及表3的结果,大致可以把2001-2011年中国城镇化协调发展度分为三个阶段。(1)中度失调阶段(2001-2003)。2001-2003年的协调发展度得分较低,结合上面对协调度的结果可以看出,各个年份的协调度差距并不是很大。造成此阶段协调发展度低的主要原因是全国整体的城镇化水平较低(为6.3%-14.2%,关于本研究的城镇化水平与按照人口
23、城镇化水平测度的比较结果见图3)造成的。这期间城镇化的建设发展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市政化水平、市民化水平和产业化水平的发展较低,尤其是在市政化水平发展较为缓慢,致使整体的城镇化水平偏低,处于中度失调阶段。(2)轻度失调阶段(2004-2007)。2004年,随着中央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投入的加大,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开始由先前的中度失调阶段转变为轻度失调阶段。在此阶段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出现大幅度的提升,尤其是在2004年后,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在2005年、2006年分别达到了21.34%和24.58%的水平,较2001年的6%的发展水平增加了4倍。再次说明我国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市政化建设的重要性与积
24、极作用。现在市政化水平与市民化水平和产业化水平的脱节是现阶段影响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主要因素。(3)过渡发展阶段(2008-2011)。2008年开始,协调发展度达到0.7511,进入了过渡发展阶段。在这期间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由2008年的32.7%快速发展到2011年的50.1%的水平。十年来,我国的城镇化水平提升了8倍。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是我国的城镇化建设质量并不是很高,经过十年的发展由以前的中度失调阶段发展到过渡发展阶段,距离优质发展阶段还有较大的差距。在今后一段时间,应该注重对城镇化建设的投入与关注。尤其是在保证市民化水平建设与产业化水平建设持续稳定发展的同时,提升市政
25、化水平建设。图3人口城镇化水平与按照本研究方法测得城镇化水平比较图示四、结论与讨论通过以上对于全国城镇化水平分析研究发现,在城镇化发展建设中,市民化水平与产业化水平相对发展较快、较完善,但是我国的市政化建设一直处于相对滞后水平。影响了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发展速度与质量。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我国的城镇化水平由2001年的6.3%发展到2011年的51%,增长了近8倍。发展速度不可谓不快,但是我国的城镇化质量并不是很高,由2001年的中度失调阶段,发展到2004年的轻度失调阶段,一直到2011年的过渡发展阶段,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通过研究分析我们发现,目前主要影响城镇化发展质量的是市政化水平的建设。在今后的新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注重对市政化的建设发展,尤其是在水设施、能源供给、信息化水平上。按照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育行业创新发展的战略规划
- 教育机构中物业设施的寿命周期成本管理
- 2025年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远程教育中的学习心理学挑战与对策
- 2025年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莱芜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高效、安全实训室的打造策略与方法研究
- 科技驱动的农村环境改善以沼气池为例的安全风险管理
- 2025年石家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智能家居中嵌入式系统的集成设计与优化
- 绿色能源项目融资计划书范文
- 《造血干细胞移植护理》课件
- 课题申报参考:全龄友好视角下的社区语言景观评估及空间优化研究
- 中央2025年公安部部分直属事业单位招聘8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五年级下册语文四大名著常考知识点
- 2024年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英语试卷与参考答案
- 临床用血管理培训
- 小学一年级数学20以内的口算题(可直接打印A4)
- 工业自动化生产线操作手册
- 《走进神奇》说课稿
- 2024年内蒙古中考语文试卷五套合卷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