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能源效益的绿色评价体系及其模型构建(1)_第1页
发展新能源效益的绿色评价体系及其模型构建(1)_第2页
发展新能源效益的绿色评价体系及其模型构建(1)_第3页
发展新能源效益的绿色评价体系及其模型构建(1)_第4页
发展新能源效益的绿色评价体系及其模型构建(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文由oo £天小猫贡献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木机查看。 第8卷第3期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 0 0 9 年 9月 j ournal 0 f t a iyuan normal un i r st y ( t r 1 c e ci o ) v e i nau a in e e d t n s1v 0 1 n o 8 . 3s e t 2 p .0 0 9发展新能源效益的绿色评价体系及其模型构建刘叶志(江学院公共经济学与金融学系,建福州3 0 0 )闽福5 1 8(要以发展新能源效益值的绿色评价为h标层,经济效益、 境效益

2、、会效益和可持摘 以环社续发展效益为准则层,据一 定的构建原则,岀了发展新能源效益的绿色评价指标体系,根据 依提并生产者、费者和政府的经济决策行为约束条件,建起发展新能源效益 的绿色评价模型.消构(键词新能源;益;色评价体系;价模型 关 效绿评(章 编号1 7 0 7 2 0 ) 3 0 6 4 图分类号文6 2 2 2( 0 9 0 0 9 0中t e 1 (献标识码)a 0 文我国具有丰富的太阳能、风能、洋能等新能源资源,存在着可再生性 或资源容量极大以及对环境不海其产牛或很少产牛污染等优点,发展新能源产业,既可填补我国近期的 新增能源缺口,可为我国远期的能源 也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保证.但与

3、 煤、油等常规能源相比,展新能源面临着经济、术、场、石发技市社 会等多方面发 展障碍因素.除了发展新能源本身的技术瓶颈外,能源利 用的综合效益未能得到系统全ifil的认识也是一 这新个非常重要的制约因素z ,这直接导致了现有能源市场机制下新能 源市场竞争力相对于常规能源來说的弱竟争性,因此,极有必要对发展新能源的效益给了综合系统的评价, 而加快促进新能源的健康发展从1发展新能源效益评价的研究现状在发展新能源的系统评价指标及其体系上,目前已有一些和关研 究,李京京从一般系统论的观点出 如发,町再生能源资源的系统评价 方法进行了研究,利用生产率及经济性评价方法提出了资源量指标及经 对其济可获利开发

4、量指标:1叶寒栋提出用资源的观点评价能源利用项 目,为应将生产中消耗的(括污染掉 认包的)空气、和燃料等都折算成资源考虑能源的生产问题 ;水杨宏林从 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析了可再生能源分的经济学特性,采用动态经济学的最优控制技术,立了可再生能源的不 考虑生产成木及考虑生产成木的并建可持续发展模型】;3王宏利则指出在政策制定中要合理运用新能源 投入产出分析及评价指标, 宜将环境与社会的成本与效益作为影响能源财税政策成木效益分析的重要因素】;?|1 松从能源消费角度,用计量经济 4余 应学原理和产业组织理论,立了联立方程模型来描述我国能源利用 济效益.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建5从在发展新能源效益的分析上

5、,主要基于生产端或消费端某一方,分析对象上以市场经济效益分析为主,在分 析方 法上 以层 次分 析法、主成 分析新能源相对于常规能源的系统性评价上,入.2发展新能源效益能源的相对竞争 已经提ill 了一些基本的绿色评价的经面展在分析法及模糊隶属度力,在基于效益方ifii的发展 的研究思路但有待进一步地函数指标体系构建就是将能源在牛产和消费的过程中 生发展新能源效益的绿色评价体系,经济、环境、态以及社会等的外部影响(外部成本与外部效益)纳人到效益的评价体系中,而改变 去仅重视在市场经济体系中的经济 从效益评价.整个新能源系统的效益评价主要从收益与成本的确认、量 及比较这个角度予以分析.计 2 1

6、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在绿色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上,充分体现“色”应绿所体现的内涵,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虑能源、要考 经济、环境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指标的科学性、系统性及其一般适用性与町操作性亦是应遵循的一般原 则收稿日期:090 02 0 61基金项目: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计划资助项h( 0 8 0 0 )福2 0 j 2 1 . 作者简介:叶志(97)男,西玉山人,士,江学院公 共经济学与金融学系讲师,要从事能源经济研究 刘1 7 ,江硕 闽主70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第8卷2 2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构建根据绿色效益内涵,发展新能源的效益应由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 会效益及能源可持续发

7、展效益构成. 其中,经济效益指的是在市场机制下 通过市场交易能够直接实现的企业内部产出效益;境效益指的是发展环新 能源所带来的环境和牛态状况的改善或捉升:会效益则包括发展新能源所带來的居民生活水平的改善社和生活质 源的代际公2 2 1的市场价格量的提高; 平效益. 经济效益、出数量及可持续发展效. 在严品 其投入成本益指的是新能源的开发对厉代人利用的经济效益中,其大小主要决定于产 的人小.于我国能产由源产品价格未完全实行市场化,因此,源产品价格可采用效率影子价格进行核算 际的处理中可以 能在采取以下两种方式:一是考虑到能源资源在生产品并实中的瓶 颈 因素,以在 生产 函数屮加入 能源作为生 产

8、要素进 可行经济产出的核算并作为其经济效益:是从能源利用效率角度考虑,二利 用能源效率与能源结构的实证结果 分析能源投入的经济收益.于投入则主 要考虑资源的消耗问题,对因此,于企业角度的税收、基转移支付、 贷款利息等由于未消耗资源都不纳入到经济成本中,只有机器设备、材料、 动力等的投人才构成真止的成 原劳本.采用第二种效益处理方式,选择 新能源能耗的国民产出增加值作为经济效益的指标值1 a t r 1 -* at c 1 .()1()2a t r 1a f x e c tci 一 tfc1(p, ,1. a / i r ) + t v c 1 n ,c 1 a / j 1.(p,) -* t

9、v c 1 ,()3e a + f t1 1+y,5()4j 1 =其中, 表经济效益值;t 表示rh能源消费比例变化引起的能源 效率的提高的经济收益增加 开代 r. 值;t a c 示新能源 相对于常规能源的成本增加量e 表示由于能源结构改变引起的能源效 率的变化 表z f x值;c为能源总的消费量;f a / i r )代表新 能源产ii!的年固定成本; 表新能源产出的 etc, ( p, n t 代年变动成本;f a / i )代表常规能源产出的年固定成 本;、.表常规能源产岀的年变动成 t c, ( p, t 代本;f代表总能源效率;代表技术进步引起的能源效率提高;s分别 对应新能源和

10、常规能源种类在能 e s,源消费总量中所占的比例.2 2 2环境效益 .在能源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上,主要会引起大气污染、其生态破坏等环 境问题,如在农村地区过度消耗传统生物质能就造成水土流失、物质循环受阻等生态问题.环境效益的分 析方面,多研究者往往认为其存 在众在着显著的环境效益,是相对于常 规能源而言的,实质是新能源对环境较为友好或对环境影响较小,这 其新 能源本身对环境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的能源种类并不多,如部分现代生 物质能源的利用,过对城市垃圾的 例通焚烧发电处理,既净化了人类的 生活环境,乂额外新增了人类所需要的能量;中型水电项1=1的开发,大在调 节 气候以及减少气象灾害方面就能起到较

11、好的缓冲作用.在环境效益的量化 方面,但虽然在实践中已经形成了些较为可行的环境价值评估方法,但要较为精确估算环境价值还是存在 着较大的困难,能是基于某一方 只面的环境价值进行评估或是粗略佔算.虑到能源产品主耍是对大气及环境 生态造 成影响,考 选取发展新 能源 的气 体污染物减 排数量及环 境生态 修复 费用的减少作为评价的主要指标值7t2 at2 e+ate2 r n ,1 ,2" m 1()5a t r z一 t czleeeci p 一刀 e ep e k c e eej :1k1i 1 = 1(6)(7)eeeecc11j 一 1其中,代表环境效益值:t 表示发展新能源帶来的

12、直接环境效益 值, z r, 以相应的环境成本治理费用代表其价值量;丁 尺表示新能源相对于常规能源的环境污染物 减排所带来的间接环境效益;c为第i e种新能源的消费量;e e为第i种新能源第k种污染物的排放因子;1 e 为第i p种新能源第 k种污染物的环 境成本系数;c为第j种常规能源的消费量;e,为第j 种常规能源第k种污染物的排放因子;p e , e e 为笫j 种常 规能源第k种污染物的环境成本系数.第3期刘叶志:展新能源效益的绿色评价体系及其模型构建发712 2 3社会效益 .新能源产业除具有资金、术密集特点的同时,具有相对于常规能源 产业的劳动力密集等特点,能 技还新源资源则具有分

13、布广泛,易于获 取等特点,展新能源产业,仅具有显著的产业乘数效应和技术扩散效应, 发不 在解决劳动力就业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改善缺能地区如海岛和游 牧地区的用能问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选 取产业乘数效益、技术扩 散效益及生活改善的意愿消费值作为评价的指标.砒 一 atr , el + a t r h+at3e3n3e,2r h , 3()8()9(0 ) 11其屮,o表社会效益值;t 表示发展新能源带来的产业乘数价 值:t表示发展新能源带 r j代a ro ar。来的技术扩 散价值;t o ar表示发展新能源带来的牛活质量提高 价值,以采用意愿调查法给予评估;町k 代衣发展新能源的技术扩散 系数

14、;k代表发展常规能源的技术扩散系数;c代表新能源的 行业产值;ea 代表新能源的第i d p个上下游企业采用新技术后的产业增 值2 2 4可持续发展效益 .能 源系 统是国民经济 系统 的重要 组 成部分随着 能源问题 的日益突 出,能源问题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源的可持续发展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决能因 索之一.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当代人在使用能源的同时,应尽町能兼顾到后代人对能源的使用问题.由 于新能源具有可再生性或资源容量极人 的特点,其使用对灰代人的能源 利用一般不产生影响,常规能源不可再生的特点决定了其具有耗竭 的时而候,为此需要通过投入一定的资金捉高能源利用效率、

15、开发替代能源 以保证后代人对能源的需求,即为代 此际边际成木,以认为新能源的 可持续发展效益在数值上等于代际边际成本,数值如下:可其r j 一g 4 m c a 1 ) r , t /(一a f 1 a r l现率;/ 1 0代表效用的跨期替代弹性:代表经济增长率 g 6(1 1 )其中, j代g a3发展新能源效益绿色3 1模型的基本假设 . 为了提高模型的适用性, 源作为参照系进行横向 于能源政策的制定.3 2模型的约束条件 同作出不同的市场决策 为关注企业木身的盈利 影响较为关注,作ill表能源可持续效益值;mc表示常规能源的代际边际成本; 代表资本替代率;代表跨期贴 r比较模型的新能源

16、的效益以能源市场的常规 以利本评价模型的建立.在市场经济!',场的主体会由于所处位置.生产方的新能源企业在利润市如指标指引下 能力,为消费方的社会公众则对产品功效及其环 场协调方的政府则对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安全、生态环境等更为关心.展新能源受到上述市场 发主体的共 同影响. 3 2 1新能源企业的生产约朿条件 .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 的最大化,因此,能源企业单位投资获取的企业利润低于常规能源牛产企 业的新情况下,企业会转而进入常规能源生产行列,即新能源企业生产新能 源需要满足以下条件:a一 mc( 2 )1开开(31)其屮,为新能源企业生产的边际收益,为新能源企业生产的边际成

17、本,为新能源企业的利 mr mc 7t润值, 为常规能源金业的利润值)3 2 2能源用户的消费约束条件.对于一个理性消费者而言,购 买商品的1=1标是获取效用的最人化.据消费者均衡的一般条件,资源 根在约束的前提下,求单位要素投入所获取的不同产品的边际效用值相 等,:要即72太原师范学院学报(口然科学版)第8卷pp )(41 'p q + pq w m(51 )其中,d p 分別为新能源的边际效用、售价格、费 数量以及常规能源的边际 mu p q m i ,,销消效用、销售价格、消费数量:为能源产品消费的总投入.m3 3模型的目标函数建立 .根据发展新能源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市场约束

18、条件,建立如卞的线性 优化模型.ma = 7t + 7txr 12 + 孔十万 4st. . mr 一 m c) > )m i d p mu p(6 1 )p q + p q w m.4结束语我国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体制,资源的配置主要依靠市场的自发调节, 府只需保证市场机制的有效运政行,但对于新能源产业来说,收益的外部性使得市场处于失灵状态,其 因而必须引入新能源的绿色评价体系 以正确反映其市场竞争力并加以适 当的政策纠偏从而实现能源资源的优化配置.能源利用绿色评价模型 新 的建立,既有助于人们全新认识新能源的重要战略地位,也有利于促进国家 从能源安全、经济安全、国家安全 的高度来对待新能源的利用问题,以为 政策制订者激励扌酋施的选择和激励强度的确定提供一个科学的依可据, 这对促进新能源的发展以保证我国的经济持续性发展具有枳极的推动作用.tr tra 1y rbs do n ti dngpr :ncp1s0v1t0y se ac0d i0 prdhec1e1ae9achcb u1 ii i cfcaua1nstmndacrngt0u ces ,0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