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设计的英语精读课(共5页)_第1页
一节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设计的英语精读课(共5页)_第2页
一节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设计的英语精读课(共5页)_第3页
一节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设计的英语精读课(共5页)_第4页
一节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设计的英语精读课(共5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一节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设计的英语精读课番禺区毓秀小学 陈婉清【摘要】目前小学英语教学注重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而阅读课能从多方面提升学科素养,老师需要在阅读课上多思考,如从学生阅读品质、思维品质方面着手,并结合篇章内容进行教学。【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阅读教学;培养一、 理论支持随着课程改革的的推进,课堂教学从最初关注知识和技能转变到关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教学目标的制定应从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品格这四个维度去思考。王蔷指出:“教育要回归原点,关注人的发展;教育要走向服务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从意义出发,推动深度学习;研读文本、重视情境、梳理主线、构

2、建结构化知识、关注内化提升、迁移创新,是实现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条件。”笔者将以广州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Module 3 Unit 6 Steve Jobs 精读课为例子,本课以语篇为载体,在理解和表达的语言实践活动中,融合知识学习和技能发展,通过感知、预测、获取、分析、概括、分析、评价等思维活动,构建知识,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品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二、 教学背景1、 教学内容分析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六年级下册(三年级起点)Module3 Famous People以运用一般过去时谈论名人为重点。Unit6 S

3、teve Jobs是本模块的第四课时,内容题裁为篇章阅读。文章篇幅长,新词长句较多。本阅读篇章围绕Steve Jobs的生平为主线,以时间轴为线索,重点以运用过去时来谈论名人的生平。在学的过程中学习年份的读法和客观评价人物生平。本课时通过略读、精读、复述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篇章内容,通过时间轴帮助学生理解篇章的意思,并学会用依托篇章的语言来复述谈论自己喜欢的名人。2、 教学对象分析六年级学生通过三年多的英语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他们累积了一定的词汇量,口语基础良好,同时也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技能,能从听说读写中提取有效信息。在二、四、六年级上册的学习中已掌握了关于职业、职能相关的单词、短语

4、,以及一般现在时的提问与应答。在本模块前3个课时的学习中,他们已初步地掌握了本模块的部分核心词汇、用一般过去时描述名人的基本句型,了解了不同领域名人的生平事迹。学生们对乔布斯这个人物较感兴趣,但大多数只是知道乔布斯的苹果产品,对乔布斯的生平了解并不多。三、 设计思路本课课型是精读课,话题为Famous People Steve Jobs。本课结合“小学英语IIO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各个学习活动,让学生感知语言、内化语言和运用语言,并完成本课的研学任务- 复述课文。在读前设计riddles和free talk激活旧知;读中通过看-提取信息、略读-理清文章思路、精读-筛选信息和学习新词、排序-清晰

5、文章时间顺序、朗读-掌握课文语音语调,这些环节进行语言的输入和内化;最后根据关键词复述课文和评价名人,完成输出任务。创设电影导演的情景,让“复述课文主要内容”的任务增添许多乐趣,将Steve Jobs的生平划分为五个重要的节点,设置情景,如果你是导演你将选择哪三个拍成电影,你将如何读出对白。四、 读前、读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发散性思维是思维品质之一,笔者注重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因此,在本课的读前导入热身活动设计了两个活动。活动一,老师以模块前三个课时学过的句型He/She was a famousHe/She was born inHe/She (achievement)和名人,列出五个名人

6、谜语,学生通过快速反应,在头脑中搜索出相对应的名人进行回答。其中老师的第五个谜底是乔布斯,自然地过渡到活动二,Free talk,老师拿起自己的Iphone,与学生进行问答:Look, children, whats this? What do you usually do with an iPhone? Do you love playing with an iPad? And do you love watching cartoon movies? 此处是学生头脑风暴时间,没有唯一的答案,贴近学生的生活,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那么自然会有各种各样的答案。读后笔者设计了问题:What do y

7、ou think of Steve Jobs? 这也是一题开放性问题,学生客观地评价乔布斯,老师渗透情感教育。以上三种形式的活动,在我日常教学中也是经常使用,学生的思维不受到局限,能更好低锻炼他们的发散性思维。五、 读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阅读策略一般分为skimming, scanning和detail reading, 是学习能力目标之一。笔者在本课的设计中,从这三方面指导学生相对应的阅读策略,授人以渔。Scanning 阅读策略指导:老师引导学生带着任务看阅读文本首段和末段:(1)What did Steve make? ( )A. Apple computers B. iPod, iPh

8、one and iPad C. both A and B(2)When and where was Steve born? ( ) A.In Australia on February 24th, 1955. B.In America on February 25th,1955. C.In America on February 24th, 1955.(3)When did Steve die? ( ) In 2010. B. In 2011. C. In 2001. 指导学生进行查读,根据问题去精准地找到答案,训练学生在篇章中提取关键信息,并通过首、末段的信息,初步了解文本大意。Skimmi

9、ng 阅读策略指导: 老师指导学生通过快速略读,不需要追求读懂文中每个单词、句子的意思,根据时间找出相对应的乔布斯生平重大事件并填到表格相应的位置上,初步理清乔布斯生平重大事件及时间,进一步理解文本。A. Steve Jobs and his friends started to build computers.B. Steve left Apple and started making cartoon movies. C. Steve Jobs was born in America. D. Steve Jobs died.E. Steve sold his movie company an

10、d returned to Apple. YearEvents19551976198519982011Detail reading细节阅读策略指导:老师引导学生精读文本,要求关注文本的细节,很好地理解文本,根据乔布斯生平时间轴,回答细节性提问,培养阅读技巧。(1) What did he do after he finish school?(2) Where did he build the first computer?(3) What was the name of the company?(4) What did Steve do after he left Apple?(5) What

11、 happened to Apple when Steve returned?阅读策略的教学是高年级学习的重点,老师应知道技巧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日常教学中应反复练习,学生才能灵活地运用。六、 读后培养学生与他人的合作精神在本课的设计中,笔者设计了读后的两个活动培养学生与他人的合作精神。学生明确自己在合作中所负责的任务,尽力完成,与同伴共同合作,过程中积极倾听他人的意见。活动一:学生组活动,把打乱顺序的乔布斯生平事件的纸条按时间发展的顺序排列出来,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文本内容。活动二:学生小组活动,充当电影导演以Steve的生平为题材,选取几个自己喜欢的片段复述,老师引导学生根据图片、关键词复

12、述乔布斯生平事迹,重新呈现文本。1985He left .and started. 1976He and his friends started.They called. People.and Steve made. 1995Steve was .in.on Feb.24th 2011When Steve Jobs.the world lost.1998He sold.and returned to.After he.he turned. into.They first.then.and later.七、 结语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能从各方面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多思考、多应用,以篇章学习为依托,在各学习活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