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浅析_第1页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浅析_第2页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浅析_第3页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浅析_第4页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浅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浅析        摘要: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主导,教学科研工作是中心,后勤工作是保障,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今天,为了使高校能够集中精力投入到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去,高校的后勤社会化改革势在必行。促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要正确地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实现高校后勤从传统的封闭型、供给型、福利型为主的高校所属部门向企业营利型、服务型为目标的后勤经济实体的顺利转化。关键词:高校,后勤改革,社会化一、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内涵高校后勤社会化是指将高校后勤服务纳入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体制中,建立一种由政府主导的、以社会承担为主的、依托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的、满足高校办学所需要的市场化后勤服务体系,这一过程是为更好地实现高校教育目标而服务的。(一)高校后勤社会化是必然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趋势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高校后勤的发展必然不能游离于整个社会经济环境之外。当高校面临的市场环境发生改变时,因时因势之变才是上策。同时,近些年来,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高校作为培育人才的基地,必然会扩大规模以实现更大的输出,而高校的宿舍、食堂等基础设施却不能提供同等的后勤服务,成为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所以,高校后勤社会化成为高校发展的必然。(二)高校后勤社会化不

3、同于一般的社会化社会化发生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角落,以不同的程度、不同的方式进行着。高校是社会经济中的特殊主体,它承载着公益性的目标,和一般的企业有着质的区别,这就决定了高校后勤社会化“唯利是图”的不可行性。在这一过程当中,能否处理好社会化和公益性的关系,成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成功与否的关键。所以,要进一步明确高校后勤的教育属性,在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同时,兼顾教育规律。(三)高校后勤社会化不是最终目标高校后勤社会化只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手段之一,并不是目标。高校后勤社会化承载的是以提高高校办学能力、创造有序科研环境、培养有能力社会接班人等为目标的艰巨任务。如果仅仅以社会化论成败,为市场化而市场化,那么

4、高校就会在后勤社会化道路上迷失方向。因此,高校必须对终极目标有正确的把握,让后勤社会化成为高校发展的得力助手。二、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面临的困难多年来,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方针的指导和协助下,高校后勤面临的众多瓶颈问题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解决,为教学、科研和师生的生活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且社会力量的介入也有效缓解了高校在扩大规模之后的压力。但是,由于改革深入的力度不够以及配套措施的缺失等原因,我国尚未形成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统一政策及步骤,一直处于摸索的初级阶段,在改革、监督和管理的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薄弱环节迫切需要完善。(一)思想观念的转变问题高校后勤的社会化改革意味着市场化,就是为了提高后勤服

5、务的质量和效率,将后勤服务外包给社会上的企业或者个人来经营。从这一方面来看,当下不管是高校还是后勤外包的承载体本身,在思想观念上都不是很明朗,都需要纠正自身的认识。首先,对于高校本身来说,他们有一种错误的观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就是将高校的后勤服务项目完全交由社会第三产业来负担。在这种认识下,后勤机构与学校是完全分离的,如果不能掌控好企业营利与高校教育目的两者之间的关系,就会造成严重脱节,从而偏离高校的最终目标。后勤社会化是为了高校本身的育人目的而进行的,因此,高校在进行招商的时候就要谨慎选择。其次,对于外包的承载体来说,既然接收了高校的服务业务和项目,就要按一个企业的正常运营进行生产。企业是

6、以营利为目的的,但同时也必须要明白自己服务的对象是特定的,除教师之外,基本上都是没有经济收入的学生,因此,如果像其他企业一样把营利放在第一位,就会违背高校这个公益性机构的宗旨。(二)后勤职工面临危机高校后勤改革就是要彻底改变过去那种凡事都由高校来承担责任的局面,这种由福利型向企业化的过渡是社会化的必要步骤,而这一步实现了较好的转变,给后勤工作人员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也是难免的,这样的变化会触动他们的传统思维习惯。原先状态下的工作人员是在高校的管辖之下的,高校是国家的事业单位,在分离之前,这些工作人员相当于抱着一个“铁饭碗”,工作中或多或少地形成了惰性和依赖,而在社会化之后,面对这种置身于市场经济

7、浪潮中的工作,他们可能会有诸多的不适应或者是能力上的局限性。高校后勤职工是整个后勤工作开展的载体,如果没有负责任、高素质的工作人员,势必会影响到后勤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但如果企业为了提高服务效益而解散原先的职工,则更不可取,因为会使这些职工面临更加严重的事实失业,从而会给国家增加更多的负担。(三)产权问题不明晰在产权和经济问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高校后勤部门在社会化过程中,对社会化形式的选择、社会化过程的监督以及结果的评估等一系列项目都很难得到实质性的落实,同时,高校育人服务和企业经营之间存在的矛盾也难以解决。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后勤部门所拥有的资产是高校资产的一部分,属于国有资产,其目的不是用来创

8、造价值的,而是在高校的政策和指导下开展服务活动的。当高校在后勤服务上力不从心时,这种服务状态将陷入一种僵局:高校急需帮助,但在产权不明的情况下,插手又很为难。后勤走向社会,成为了市场经济的主体,而且在改革过程中也有一部分资产成为了经营性的产业。但是在面临财产处置时,还是不能以一个真正的市场主体的身份来作决定,诸如此类的产权体制改革的不明晰问题,使后勤实体缺乏一定的自主性,从而影响了高校保障功能的发挥。可见,只有处理好这种矛盾与僵局,才能将高校后勤社会化工作进行下去。(四)行政主导、政企不分仍然存在行政主导、政企不分是我国计划经济时代延续下来的问题,但由于制度存在路径依赖,使得这样的旧体制很难彻

9、底在改革中破除。从后勤管理的领导体制来看,后勤机构从属于高校领导,行政性和福利型的管理模式造成了政企不分,妨碍了高校后勤服务的规范化和社会化进程。后勤部门依赖高校本体的情况,造成了管理的僵化,违背了后勤部门的自主经营权。政府强调的是稳定,学校强调的是保障,市场强调的是效益,社会强调的是服务,各方利益在这种旧有的体制下存在着冲突和矛盾,需要进行规范。三、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思路高校后勤属于社会公益性事业。通过对存在于社会化过程中的特殊问题进行分析,可以清晰地认识到,高校后勤社会化不能按照一般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社会化来简单处理,政府始终应该担负起主要责任,充分发挥宏观调控、正确导向和经费主渠道的

10、作用。高校应响应这些号召,以教育为目的开展改革。高校后勤社会化任重而道远,在这个过程中,要解决显现的矛盾和困难,要按照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脚踏实地地探索出一条具体的高校后勤社会化道路,从而更好地服务于高校教育科研工作。(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不管是高校还是企业,都要在各种工作中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集中精力发展学校的教育事业。企业也要树立起责任意识,不能完全将精力放在营利上,要能提供更好的后勤服务,为高校师生提供优越的学习和科研环境以及一些必须的保障,并且还要能够将这种理念向社会辐射,以优质高效的服务向社会展示高校后勤先进的生产力水平,从而开拓市场、提高效益,这是高校后勤社会化得以延续的关键。

11、(二)加强对后勤工作人员的素质教育如果有了好的制度、好的改革道路,那么人就是执行成败的关键。如今,高校后勤实体逐步与市场融合,对后勤工作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高校后勤工作的多样化,要求对后勤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让他们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充分利用校内的资源以及消费市场,为高校师生提供科技含量较高的优质服务。其次,高校后勤社会化是对原有工作方式和理念的根本改革,因此,后勤工作人员要只有从根本上认识到这种改变的关键所在,从心理上接受这种对自身挑战极大的工作,才能在这股改革浪潮中不至于落伍。这样的理念除了要在后勤工作人员培训中贯彻外,更重要是要在实践中给予潜移默化地教育。(三)明

12、确产权,增加后勤资本高校要严格进行产权划分,在这一基础上划分职、责、权,明确高校、企业以及政府在社会化各个环节中的责任。同时,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是生产的稀缺性要素,是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开展必须形成后勤经济的物质基础,有了后勤资本,后勤部门才有实力和底气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才有能力开发校内和校外两个市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化改革目标。因此,高校要适时、适当地放弃一部分资产,交给社会化了的后勤,让其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开展后勤工作。(四)明确监督机制,相互监督与第三方监督并行没有监督相当于没有规则,对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来说,没有监督或者监督机制不完善就相当于置高校和企业于自生

13、自灭的境地。然而,在我国市场经济自我调节能力、自我恢复能力尚且不足的今天,这种放任可能会使局面陷入困境。所以,监督机制必须强有力地出现在后勤社会化过程中。首先,要健全各项制度和监督条例。为了加强管理,明确责任,使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运作下去,必须运用法律手段,利用其特有的强制性和示范性,这是实施监督的前提。其次,可以在高校和后勤之外建立第三方监督部门,这个部门必须是和高校、后勤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这样才能保证监督的公正性。为了节省人力、物力、财力,也可以在已有政府单位或部门中寻找相关部门进行第三方的监督。再次,要明确高校和后勤之间的相互监督关系。高校不能直接干涉后勤部门的自我发展,也不能把后勤直

14、接抛出去置之不理,后勤也不能因为社会化而一切以营利为中心,忽视高校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因此,为了避免这些可能危机双方利益事件的发生,高校和后勤也要自觉地承担起相互监督的责任。(五)加强后勤管理机构建设当真正的后勤社会化目标达到后,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要对分离出来的后勤部门实现科学的管理,那么,一个完善的高校后勤管理机构就必须建立起来。高校后勤管理工作首先要在形式上脱离高校的控制,必须有一个相对独立的管理机构,这个机构要拥有独立的人事管理制度和符合市场规律的运行模式,这样才能在整个社会化浪潮中不受制于高校繁琐的行政管辖,也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不会在脱胎于高校之后走上失败。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主要,是理顺高校和后勤的关系。建立起来的高校后勤部门要消除原来由高校全权管理的惯性,要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实现高校和后勤行政管理的分享,要特别处理好管理和服务的关系,最终为高校师生提供优质的后勤服务。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当下高校改革的一个趋势,是适应社会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