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学术流动对回国青年理工科人才科研生产力的影响研究基于webofscience论文分析 五、总结与讨论总体来说,青年理工科博士和博士后学者在国外积累了研究经验,获得了国际知识,通过全球求职可以进行更好的工作匹配,有助于发展其特有的科研能力。学术流动还可以丰富其职业生涯,建立良好的学术人际网络,促进更好的国际流动。因此,在全球创新排名中占据最高位置的国家是那些投资研发并因此吸引最优秀学者的国家,例如瑞士、瑞典、荷兰、美国、英国、丹麦、新加坡、芬兰、德国和爱尔兰等。但学术流动对研究人员的科研生产力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学术流动行为本身并不一
2、定提升研究人员科研生产力水平。因此,对两种影响进行具体清晰地分析关系到人力资本竞争优势的可移植性问题。(一)学术流动的消极影响主要与流动后产生的延迟调整成本有关。研究数据显示,学术人员工作流动初期,研究生产力水平会下降,下降程度与流动成本相关。流动成本包括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城市的直接个人成本,以及在高技能工作中的技能调整成本。按照“个体-环境”匹配逻辑,研究人员的具体技能很多是根植于特定的组织环境之中的(即并非所有学术教学和研究工作的例行程序都可以转移到新组织的工作中),流动后需要学习新的实践规则(包括与新同事相处等)和工作流程,以适应新的学术环境。这必然会挤占其从事研究活动的时间与精力,从而导
3、致预期科研生产效率下降。(二)积极影响方面,生产力提高产生的额外收入会抵消流动导致的调整成本。人才流动到一个国家或地区,如果其才能与环境之间的匹配程度更高,互动越好,越可能带来更高的研究效率以及更好的研究成果。因为学术流动可能意味着获得更多的研究资金,更先进的实验室设备,更好的研究生和博士后,也有机会融入到水平更高的研究团队,达到“某种新的思维上限”,接触新的观点和方法以及扩大与其他研究人员的协同作用范围,产生积极的同行及网络效应。这与戈尔丁等学者的研究结论一致,即学术流动是传播思想的主要机制之一,科学家迁往新地点之前发表的文章在迁往新地点之后会收到更多的引用,被引量的增加说明了流动是对目的地
4、环境的积极溢出。24六、政策建议基于上述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学术流动会使学术界面临新的情况和挑战,这些新情况和挑战刺激了创造力,产生了更多的学术交流活动及行为,增强了学者们的发表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讲,研究建议避免采取不利于良性学术流动的政策(例如学术近亲繁殖政策等)。延长回国学者在回国最初几年的评估期。一些中国大学已经建立了双轨制,将回国学者纳入美国式的终身制或首席研究员制度,而将本地学者纳入常规制度。虽然新的终身制允许新进教师的试用期为6年,但大多数中国大学仍然采用年度教师评估和定期任期评估相结合的方式。也就是说,大多数回国学者每年都要面临一次年度评估,每三年面临一次任期评估。根据本文的
5、研究结果,即学者在回国后最初几年的研究生产力是显著下降的,大多数人员直到回国后35年才在研究生产力上有明显的改善。因此,本研究建议中国的大学或科研组织将新回国人员的评估期至少延长到5年以上,减轻其年度评估的压力,以帮助回国人才恢复科研生产力。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对学术流动和科研生产力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而没有揭示其因果关系,并且我们的模型只研究了两者之间关系的一个方向。另一方面,论文没有处理选择性偏见的问题,即对特定群体的研究,而不是随机选择样本,可能存在样本的选择性偏差。因此在后续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扩大研究对象的范围。注释:参照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19年全球创新指数(gii)报告,ht
6、tps:/参考文献:1何海燕,常晓涵,李宏宽,等.工程教育人才与高技术产业关系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1):27-33.2余东升,郭战伟.专业教育:概念与历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3):116-120.3zucker l g,m r darby,m. labor mobility from academe to commercej. 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2002,20(3):629-660.41822hugo horta,akiyoshi yonezawa. going places:exploring the impact of int
7、ra-sectoral mobility on research productivity and communication behaviors in japanese academiaj. asia pacific education review,2013,14(4):537-547.5aksnes d w,rorstad k,piro f n,et al. are mobile researchers more productive and cited than non-mobile researchers?a large-scale study of norwegian scient
8、istsj. research evaluation,2013,22(4):215-223.6sultan orazbayev. international knowledge flows and the administrative barriers to mobilityj. research policy,2016,46(9):1655-1665.711bolli thomas,schä pfer jö rg. job mobility,peer effects,and research productivity in economicsj. scientometri
9、cs,104(3):629-650.8hoisl k. does mobility increase the productivity of inventors?j. the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2009,34(2):212-225.9allison p d,long j s. departmental effects on scientific productivityj.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90,55(4):469-478.10ana f z,aldo g,cornelia l. researchersm
10、obility and its impact on scientific productivityj. ssrn electronic journal,2013.12余荔.海归教师是否促进了高等教育国际化j.高等教育研究,2018,39(8):66-76.13lissoni f,montobbio f,zirulia l. inventorship and authorship as attribution rights:an enquiry into the economics of scientific creditj.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11、 organization,2013,95:49-69.14hao,jie,welch,anthony. a tale of sea turtles:job-seeking experiences of hai gui(high-skilled returnees)in chinaj. higher education policy,25(2):243-260.15任令涛,余东升.中国工程教育研究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6):182-187.16叶伟萍,梁文艳,胡咏梅.c9大学基础科研生产力的国内外比较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54(3)
12、:161-169.17邱均平,马凤.中国高校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过程中的进步和问题j.中国高教研究,2012(1):17-22.19kruger j,dunning d. unskilled and unaware of it:how difficulties in recognizing ones own incompetence lead to inflated self-assessment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1999,77(6):1121-34.20feng l,jing d,wangbing s. ba
13、ck on track:factors influencing chinese returnee scholar performance in the reintegration processj. 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2018.21crespi g a,geuna a,nesta l. the mobility of university inventors in europej. the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2007,32(3):195-215.23fernandez-zubieta a,geuna a,lawson c. what do we know of the mobility of research scientists and of its impact on scientific productionj. socia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植物提取物AI智能设备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科学实验俱乐部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海洋世界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仓储库存管理系统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海域使用论证服务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2024年度吉林省护师类之社区护理主管护师能力测试试卷B卷附答案
- 金融科技项目课题设计论证活页范文
- 校园足球联赛组织与实施计划
- 养牛场土地使用申请书范文
- 2025年移动通讯手机配套集成电路合作协议书
- 数字化赋能护理质量管理研究进展与价值共创视角
-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工艺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2025牡丹江辅警考试题库
- 电网工程设备材料信息参考价(2024年第四季度)
- 【MOOC】中央银行学-江西师范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流程手册
-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材分析
- 比例的基本性质例1学习任务单
- 考研分子生物学常见试题
- 西南联大附中大事记
- QTZ1000塔机总体方案和平头式平衡臂结构设计及起升机构校核计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