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跨学科组织共同演进的治理因素研究_第1页
大学跨学科组织共同演进的治理因素研究_第2页
大学跨学科组织共同演进的治理因素研究_第3页
大学跨学科组织共同演进的治理因素研究_第4页
大学跨学科组织共同演进的治理因素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大学跨学科组织共同演进的治理因素研究    摘要:从促进大学跨学科组织成长发展的视野出发,运用访谈研究、扎根理论、问卷调查、聚类分析等方法,建立了由组织战略、组织任务、组织资源、制度设计、组织能力、组织运行、学科文化7个治理因素及21个项目共同构成的大学跨学科组织共同演进治理因素体系。研究表明:评价制度、利益分享制度、交流制度、激励与约束制度、政策法规、组织结构、发展模式、学科方法、问题导向、学科价值、战略定位、战略目标、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学科导向、信息资源、认知优化能力是影响跨学科组织共同演进的关键项目,为大学跨学科组织建设提供了理论参考与实

2、践指导。关键词:大学,跨学科组织,治理因素,共同演进大学是从事跨学科研究的主力军。推进跨学科研究,促进跨学科组织发展已成为大学应对重大科技与社会问题、提升竞争力以保持领先优势的有效路径。大学跨学科组织是一个以学科及学科群为主体的、按照一定结构组成的、开放的、动态的复杂适应系统。由于其在研究组成要素、研究对象的组织层次、结构和功能、系统与外部环境的关系等方面,与生态系统有很高的相似性,因而是一个真实存在的类生态系统。通常,影响生态系统稳定发展和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类1。在大学跨学科组织生态系统中,也有着以上两方面因素的影响。自然因素就是科学、社会、技术等要素发展变化所产生的影

3、响。而人为因素就是国家政府、大学及跨学科组织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政策”等管理因素。所谓治理,一般是指在一个大型实体内的各单位之间进行权力与职能划分、单位之间的沟通与控制方式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处理2。因此,研究从促进大学跨学科组织成长发展的视野出发,基于大学跨学科组织介于理想与现实、应然与实然的存在状态,从组织形态层面而非知识发生层面的视角,主要侧重于国家政府、大学及跨学科组织实施“学科建设与管理”的研究角度,探讨大学跨学科组织共同演进的治理因素,为大学跨学科组织建设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导。一、大学跨学科组织共同演进的内涵理解共同演进或称为协同进化、共同进化(co-evolution,c

4、oncerted evolution,synergetic evolution)3,源于生物学。美国哈佛大学凯瑟琳·艾森哈特(2008)认为,共同演进是指生态上相互依存的两个或多个物种发生连续变化,最后其进化轨迹彼此交汇的现象。随着这些物种对环境的逐渐适应,它们之间也会相互适应,结果就出现了一个由局部相互依存、彼此适应的物质组成的生态系统4。研究认为,由于大学跨学科组织的产生和发展与自然界生物种群的进化过程相类似,大学跨学科组织具有明显的复杂系统特征,跨学科发展演进呈现出“共生”与“协同”现象,因此大学跨学科组织与共同演进具有强烈的契合性。并且提出,大学跨学科组织共同演进就是指大学跨

5、学科组织生态系统中,相互关联的不同研究单元(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科、团队或个人)在跨学科组织实现其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形成或共生或共栖或竞争合作的互依关系,相互适应,相互影响,进而促进不同研究单元的发展和跨学科组织系统的发展演进过程。在跨学科组织共同演进过程中,首先需要实现的是不同研究单元自身的发展,其发展过程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不断上升的阶段。其次,跨学科组织生态系统的共同演进是指跨学科组织生态系统中不同研究单元之间或共生或共栖或竞争性互依的关系,使得不同研究单元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即某一学科通过自身发展演进来影响其他相关研究单元的发展演进,但同时其他相关研究单元的发展演进又会改变该

6、研究单元自身的发展演进路径,最终促进整个跨学科组织系统成为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二、治理因素的访谈研究1.研究目的。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挖掘分析,并对大学从事跨学科研究或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进行访谈,了解大学跨学科研究及其组织的发展历程,以及大学跨学科组织管理实践,探寻大学跨学科组织共同演进的治理因素。2.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定位为大学跨学科组织。为此,研究以部分教育部、省(市)或军队所属大学生物医学学科领域的创新平台、创新团队或跨学科实体机构专家学者(包括跨学科组织的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大学学科建设研究与管理者)为访谈对象,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3.研究方法。在文献研究基础上,对16名

7、专家展开深度访谈,主要从大学跨学科研究实践和组织管理实践的角度挖掘和收集原始资料。访谈内容包括:(1)所在组织的背景情况(包括成立时间、学科背景、规模、任务等);(2)对大学跨学科组织发展现状、生存环境及其作用的理解;(3)认为影响大学跨学科组织共同演进的因素有哪些,大学管理层与跨学科组织应重点关注哪些因素;(4)学校对所在组织的管理是怎样实现的;(5)对大学跨学科组织共同演进有何建议。研究采用扎根理论的类属分析(将资料以主题为单位分为类别)方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进而提炼大学跨学科组织共同演进治理因素及其项目。4.结果与分析。根据文献研究与专家访谈内容,得到关于大学跨学科组织成长与发展过程中

8、的典型描述语句,收集整理并针对每个典型语句提取关键词(表略)。再按照关键词的类属进行综合、归类,进而提炼形成治理因素及其治理项目。表2、表3、表4分别是3类人群16名专家对大学跨学科组织共同演进治理因素及其治理项目的归纳分析结果。   依据访谈研究与扎根理论分析结果,研究表明,大学跨学科组织作为类生态系统,组织战略、组织任务、组织资源、组织能力、制度设计、组织运行、学科文化等7个治理因素及其所包含的21个治理项目,共同构成了大学跨学科组织共同演进治理因素体系,如图1所示。  三、治理因素的实证研究1.研究目的。旨在从实证的角度验证前文所提出影响

9、大学跨学科组织共同演进的治理因素,分析各种治理因素和项目对大学跨学科组织发展演进的作用与影响力。2.研究对象。主要以重庆地区教育部、重庆市、军队所属大学生物医学领域的创新平台、创新团队或跨学科实体机构的专家学者为实证样本。3.研究假设。假设1:大学跨学科组织成长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组织战略、组织任务、组织资源、组织能力、制度设计、组织运行、学科文化等多种治理因素和项目;假设2:大学跨学科组织成长与发展过程中,治理项目的作用与影响存在差异,存在起关键作用的治理项目。4.研究方法。将来源于扎根理论分析的治理因素和项目直接作为问卷内容,编制形成大学跨学科组织共同演进的治理因素调查问卷的正式问卷。问卷采

10、取李克特5点量表评分法,将治理因素和项目按照认可程度依次列为“1=完全不重要”、“2=不重要”、“3=不确定”、“4=重要”、“5=绝对重要”。研究共发放问卷65份,回收有效问卷53份,有效回收率为81.5%。采用spss 13.0,通过描述性分析、聚类分析、配对t检验的方法进行数据统计与处理。5.结果与分析(1)问卷的倍度和效度检验。研究采用cronbach 系数来考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结果显示,整个问卷的cronbach 系数为0.9402;问卷7个治理因素的cronbach 系数在0.97610.9825之间,表明问卷的总体信度及各要素构面信度很好。据此所得研究结果可信、有效。问卷所

11、涉及的基本概念及内涵源于文献研究、深度访谈和扎根理论等研究方法所得,以上研究程序和措施保证了问卷有较好的效度。(2)描述性统计分析。表5、表6分别为7种治理因素和21种治理项目的描述统计分析结果。表5、表6显示,7种治理因素中,组织资源对大学跨学科组织共同演进的影响程度得分在4(较重要)以上,其他因素如组织战略、制度设计等因素的影响程度也在34之间;在21个治理项目中,除学术风格、学科语言、社会资本构建能力的影响程度在34之间外,其余项目影响程度皆达到4(较重要)以上,没有不重要的因素和项目,验证了研究假设1。   (3)聚类分析。为进一步认识不同治理项目之间的亲

12、疏程度,即对大学跨学科组织共同演进作用与影响的相似性,研究把21个治理项目作为影响大学跨学科组织共同演进的21个变量进行变量指标型(r型聚类)聚类分析。治理项目的类和类之间的距离采用类间平均链锁法(between-groups linkage)和欧氏距离平方(squared euclidean distance)进行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 聚类分析结果提示,21个治理项目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关键项目,包括评价制度、利益分享制度、交流制度、激励与约束制度、政策制度、组织结构、发展模式、学科方法、问题导向、学科价值、战略定位、战略目标、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学科导向、信息资源、认知优化能力

13、;第二类为重要项目,包括学科语言、学术风格、社会资本构建能力;第三类为一般项目,包括管理模式。可以看出,不同聚类的项目对大学跨学科组织共同演进的影响程度是不相同的。对此,研究运用配对t检验方法来识别各类治理项目对大学跨学科组织共同演进的作用大小,结果如表7所示。表7显示,第一类关键项目中的首项目(评价制度)和末项目(认知优化能力)对大学跨学科组织共同演进影响程度的检验结果po.05,表明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第二类重要项目中的首项目(学科语言)和末项目(社会资本构建能力)对大学跨学科组织共同演进影响程度的检验结果po.05,表明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第一类关键项目中的末项目(认知优化能力)和第二类

14、重要项目中的首项目(学科语言)对大学跨学科组织共同演进影响程度的配对检验结果po.05,表明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第二类重要项目中的末项目(学科语言)和第三类一般项目(管理模式)对大学跨学科组织共同演进影响程度的检验结果po.05,表明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由此表明,21个治理项目可分为关键项目和一般项目两类。治理项目对大学跨学科组织共同演进的作用与影响存在差异,存在起关键作用的项目,验证了研究假设2。第一类关键项目中的评价制度、利益分享制度、交流制度、激励与约束制度等17种治理项目是影响大学跨学科组织共同演进的关键项目。四、结论与讨论文章从促进大学跨学科组织成长发展的视野出发,运用访谈研究、扎

15、根理论、问卷调查、聚类分析等方法,研究大学跨学科组织共同演进的治理因素,得出了以下结论:1.访谈研究、扎根理论分析表明,大学跨学科组织共同演进的治理因素包括组织战略、组织任务、组织资源、组织能力、制度设计、组织运行、学科文化7种治理因素和21种治理项目。从总体上看,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学科建设研究与管理人员3类人群,对跨学科组织成长发展的环境有一定的认识,其描述的核心内容有较好的一致性,但因各自的角色差异,对所关注或强调的角度与问题有些不同,认识上存在一些差异。学科带头人作为组织的领军人物,从跨学科组织的整体架构出发,谈话内容较为全面地涉及了影响跨学科组织发展的环境要素;学术带头人则从研究

16、人员的角度较多关注跨学科研究过程的物质资源、制度保障及学科文化等因素;学科建设研究与管理人员从大学管理层的视野,尤为关注跨学科组织运行发展在制度、文化层面的架构与设计。其中,组织资源、制度设计与学科文化是大家尤为关注的重要因素或者说是大学跨学科组织生存发展所依赖的重要因素。2.访谈研究与实证研究的结果趋于一致。在大学跨学科组织成长发展过程中,存在组织战略、组织任务、组织资源、组织能力、制度设计、组织运行、学科文化多种治理因素和项目,存在起关键作用的项目。对此,大学跨学科组织需要通过与多种治理因素和项目的调整与优化、互动与平衡,选择新的环境,变革组织行为,以提升组织适应能力,最终实现跨学科组织的

17、系统演进。3.评价制度、利益分享制度、交流制度、激励与约束制度、政策制度、组织结构、发展模式、学科方法、问题导向、学科价值、战略定位、战略目标、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学科导向、信息资源、认知优化能力等治理项目是影响大学跨学科组织共同演进的关键项目。结合管理学的重要性原则,研究结论对大学跨学科组织建设实践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作用。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访谈研究自身的方法局限性以及跨学科组织生态系统中多重角色的分工,不同的因素对不同角色发展的意义是不同的;且因实证研究样本领域、范围的局限,故研究所得的重要因素和关键项目具有相对的意义。同时,从生态系统的内在发展规律看,真正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发展、进化的系统。一个系统的发展与系统演进都是系统化的成功。大学跨学科组织的发展演进也是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哪怕是那些微不足道的因素。大学跨学科组织生态系统在发展演进过程中,可能隐藏着一些随机性的、暂时的因素。虽然它们不是系统的重要组成要素,有些甚至看似不重要或不相关,但对组织系统成长发展却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如果缺少了,可能会制约其发展。因此,在大学跨学科组织建设实践中,应重点把握关键因素的同时兼顾其他。参考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