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圈层结构》学案1_第1页
《地球的圈层结构》学案1_第2页
《地球的圈层结构》学案1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地球的圈层结构?学案1学习目标定位1. 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各层的主要特征。2. 了解低层大气的成分及其重要性;掌握大气的垂直分层和各层特征 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3. 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水圈、生物圈的特征和意义。课前准备区?新知梳理丁一、地球的内部圈层1. 圈层划分依据:地震波在不同物质中的 不同,其中A为, B为o2. 分界面:D为, F为o3. 内部结构:C为, E为, G为H为层特点千(1) 地壳:由岩石组成,厚度不一,大陆局部 ,大洋局部1 000O2 000(2) 地幔:分为 和 两局部,其中上地幔上部的 被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3) 地核:由 和 组成。(4) 岩石圈:由地壳

2、和 (软流层以上的上地幔 )组成。二、地球的外部圈层1. 大气圈(1) 低层大气的主要成分及作用 氮气:构成有机体的重要元素。 氧气:一切生物 必需的物质。 二氧化碳:绿色植物 的原料对地而有 作用。 臭氧: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 , 保护地球上的生物。 水汽:影响 的重要因素。(2) 垂直分层依据:垂直方向上的物理性质和 o分层特征: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 , 原因在于 是该层大气的直接热源;该层大气上部冷下部热,因而空气的 运动十分显著。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呈明显 趋势。原因是该层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该层大气上部 下部 , 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2. 水圈(1) 组成海洋水:是水圈的主体,占

3、总量的 97%,而积约占全球而积的 71% 陆地水:包括 、河流水、冰川水、地下水、 等,其中占淡水的 2/3,其主要储存在 (2) 作用:水分和热量的不同组合使地球外表形成了不同的类型;水溶解 _ 和土壤中的营养物质,满 足生 物需要;水循环可以调节 , 净化大气;水几乎伴随一切自然地理过程,促进 和演化。3. 生物圈(1) 组成:由地球生物及其 所构成的一个极其特殊和重要的圈层。(2) 特征:生物圈分别存在于 、 下层和 上层,是自然地理环境系统中最 的圈层。?思维激活、1. 人类花费巨资对地球内部进行科学考察的原因是什么?2. 从纽约飞往伦敦的一航班,正飞行在万米高空,前方突然乌云翻 滚

4、,为躲避灾难飞行员最好采取什么方法?为什么? 课堂活动区 探究点一 地球的内部圈层探究活动】 位于冰岛南部亚菲亚德拉冰盖的艾雅法拉火山, 当地时间 2021年 4 月 14 日凌晨 1 时北京时间 9时 ,火山开始喷发,喷发地点位于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以东125公里,岩浆融化冰盖引发洪水,附近约 800名居民紧急撤离。火山喷发释放出的大量气体、火山灰对航空运输、气候和人体健康均产生长期影响。1. 火山喷发的岩浆来自于地球的哪个圈层,它到达地表时穿越了地球的哪些内部圈层?2. 为什么能用地震波划分地球内部结构?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渠道或方法获取地球内部的信息?3. 地震发生时,陆地上的人们与轮船上的

5、人的震动感觉一样吗?为 什 么?【反思归纳】图解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特点fl莫雷面二7、1地壳込二岩石罔的戢酸盐类组成为主r幔ZW /V,/完成下V【迁移运用1读“地震波传播速度和距离地表深度的关系图,列问题。; B 是o(2) 在界面A? B地震波波速的变化情况是 在界而B以下地震波波速的变化情况是(3) 图中圈层:C是, D是, H是物质状态:D层, H层。探究点二地球的外部圈层【探究活动】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共同构成地球的圈层结构,有人提出:生物圈是自然地理环境系统中最活泼的圈层。1 ?该图景观表达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D. 5个A. 2个B. 3个C. 4个2 .构成该景观的

6、主体要素属于的圈层是()A.生物圈B.水圈C.岩石圈D.地壳3. 在景观图中,代表自然地理系统中最活泼的圈层的要素是A.瀑布B.岩石C.树木、花草D.大气4?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A. 图中各圈层都是连续而不规那么的,且都相互联系B. 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C. 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开展变化的D. 图中各圈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反思归纳】地球外部圈层的基木特征外部圈层概念组成其他相互关系大气圈由和组成的包圉地球的复杂系统气体和悬浮物,主要成分是和地球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局部暂水圈岩石圈1 1相互、相互影响、相水圈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的圈层地表水、地下水

7、、大气水、生物水等处丁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生地球表层生生物及其生占有大气圈互联系物物及其存环境的、水圈冏的的全部和岩总称石圈的【迁移运用1 2】读以下图,答复以下问题。 %圈层的主体是A.河流B.湖泊C.冰川D誨洋2四圈层中处于不断循环更新之中的是A.B.C.D.3圈层中最活泼的因素是A.大气B-水C. 土壤D.生物答案课前准备区新知梳理传播速度横波纵波莫霍而古登堡而地壳地幔外地核内地核较厚?佼薄?上地幔?下 地幔?软流层鲫 臬? 上地幔顶部 ? 生命活动 ?7t 合作用? 保温紫外线天气变化运动状况降 低地面对流 递增 臭氧对太阳紫外线的吸收 热 冷 反射无线电波 湖泊水 沼泽 水 冰川水

8、南、北两极和高山地区 自然带和自然景观 岩石 气候 地理 环境的开展 生存环境 水圈 大气圈 地壳 活泼思维激活1. 目前人类对地球内部的了解只是通过地震波的变化情况来推测地 球内部的组成物质、成分及温度、压力等状况,这些认识都是间接的、肤浅的。只有深入到地球内部直接对其内部的物质进行分析研究,才 能得 到真实的情况。2. 从飞机的飞行高度和所遇到的现象可知,该飞机飞行在对流层顶 部,为了躲避灾难,应该迅速提升飞行高度进入到平流层中,因为平 流层大 气以水平运动为主,大气平稳,天气晴朗,利于航空飞行。课堂活动区探究点一探究活动1. 岩浆来自上地幔中的软流层,它到达地表时,仅仅穿过了地壳。2.

9、如以下图:地球内部物质性质 不均一,不同探度上性状、组成不同地球內不同部结构鼻,的圏的差异层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橋特点不同还可以从火山喷发出来的物质、钻探得到的岩芯、温泉等,来了解地 球 内部的信息。3. 不一样。地震发生时,陆地上的行人首先感到地面上下颠簸,然后左右晃动,因为陆地上纵波、 横波都能通过,且纵波传播速度比横 波快; 处于轮船上的人只能感到上下颠簸,因为水为液态只有纵波能 通过。 反思归纳岩石古登堡软流层迁移运用 1 (1)横波纵波莫霍面古登堡面(2) 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突然增加纵波突然变慢,横波那么完全 消失(3) 地壳地幔地核(4) 液态固态 解析解木题时要注意把读图与教材相关知识结合。根据地震波中纵 波的 传播速度较快、横波的传播速度较慢的特点,确定 E表示横波、F表示 纵波。第(4)题,对D层物质状态的答复也可通过 B界面处纵 波的传播 速度突然变慢,横波完全消失,推测外核的物质接近液态或 熔融状态。 答题时应注意物质状态与物质组成的区别。如 H 层的物质 状态为固态, 不能答复为极高温度和高压状态下的铁和線。探究点二 探究活动1. C 2.B 3.C 4.B 图中显示的有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 圈等;瀑 布属于水圈;生物圈属于最活泼的圈层;图中各圈层之间相 互影响、相 互制约,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