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篇第一篇 影响煤矿生产的地质因素影响煤矿生产的地质因素第一章第一章 煤层的影响煤层的影响第二章第二章 构造的影响构造的影响第三章第三章 其他因素的影响其他因素的影响 岩浆侵入煤层岩浆侵入煤层 喀斯特陷落柱喀斯特陷落柱 矿井瓦斯矿井瓦斯 煤层顶底板煤层顶底板 地地 温温第一章第一章 煤层对煤矿生产的影响煤层对煤矿生产的影响 第一节第一节 煤煤 层层 一、煤层顶底板及其稳定性一、煤层顶底板及其稳定性 二、煤层的结构二、煤层的结构 三、煤层的形态三、煤层的形态 四、煤层的厚度及变化四、煤层的厚度及变化第二节第二节 煤厚变化对煤矿生产的影响及处理煤厚变化对煤矿生产的影响及处理一、煤厚变化对煤矿生产
2、的影响一、煤厚变化对煤矿生产的影响二、煤厚变化的探测与预测二、煤厚变化的探测与预测三、煤矿生产中对煤厚变化的处理三、煤矿生产中对煤厚变化的处理可以发育可以发育不完整不完整1. 1.顶板顶板指位于煤层上方一定距离的岩层。指位于煤层上方一定距离的岩层。煤层顶板煤层顶板伪顶伪顶直接顶直接顶基本顶基本顶伪顶:伪顶:是指直接位于煤层之上极易跨落的较薄岩层,通常是由碳质页岩等软弱岩石组成,厚度几至几十cm;很难保留在工作面空间上方,常随采随落。直接顶:直接顶:是指位于伪顶上部12m厚的细砂、粉砂或泥岩层;较稳定,随着回柱放顶能自行垮落。基本顶:基本顶:是指位于直接顶上方厚而坚硬的砂岩、灰岩层;能长时维持很
3、大悬露面积不自行垮落。亦称老顶老顶。一、煤层顶底板及其稳定性一、煤层顶底板及其稳定性(1) 顶板的划分顶板的划分:(按岩性、厚度及稳定程度)(按岩性、厚度及稳定程度)第一节第一节 煤煤 层层(2 2)煤层与顶板的接触关系)煤层与顶板的接触关系:明显接触:明显接触:说明沉积环境变说明沉积环境变化较快!化较快!过渡接触:过渡接触:沉积环境是渐变沉积环境是渐变的!常有不到的!常有不到1m1m的伪顶存在!的伪顶存在!冲刷接触:冲刷接触:煤层与顶板沉积煤层与顶板沉积环境是剧变的。环境是剧变的。第一节第一节 煤煤 层层2.2.底板底板 指位于煤层下方一定距离的岩层。 煤层底板煤层底板直接底直接底老底老底
4、煤层底板以泥岩、粘土岩最为常见,通常呈团块状,它往往是当初沼泽中生长植物的土壤,富含植物根茎化石和不规则滑面,所以俗称俗称根土岩根土岩。根土岩常含有伊利石、蒙脱石、高岭石和其它粘土矿物,尤以高岭石最富集,可形成具有工业价值的耐火粘土矿层。 指煤层之下与煤层直接接触的岩层。岩指煤层之下与煤层直接接触的岩层。岩性以碳质泥岩最为常见,厚度不大,常性以碳质泥岩最为常见,厚度不大,常为几十厘米。为几十厘米。指位于直接底之下的岩层。其岩性多为指位于直接底之下的岩层。其岩性多为粉砂岩或砂岩,厚度较大粉砂岩或砂岩,厚度较大。第一节第一节 煤煤 层层3.3.煤层顶、底板的稳定性及其影响:煤层顶、底板的稳定性及其
5、影响: 对巷道、采面的维护和正常生产循环影响很大:对巷道、采面的维护和正常生产循环影响很大: 如果顶板松软,容易发生冒顶事故;反之,如果顶板如果顶板松软,容易发生冒顶事故;反之,如果顶板过于坚硬,则造成放顶困难。过于坚硬,则造成放顶困难。 灰岩、砂岩为顶板:灰岩、砂岩为顶板:它们是矿井充水的重要来源;它们是矿井充水的重要来源; 如底板为如底板为遇水膨胀的粘土岩遇水膨胀的粘土岩,会引起底鼓或软岩涌入会引起底鼓或软岩涌入巷道,破坏巷道,影响运输。巷道,破坏巷道,影响运输。 因此,在煤田地质勘查和煤矿生产过程中应加强对煤层因此,在煤田地质勘查和煤矿生产过程中应加强对煤层顶、底板岩性和岩石力学性质的研
6、究。顶、底板岩性和岩石力学性质的研究。 第一节第一节 煤煤 层层(1)煤层顶底板对生产的影响影响工作面的连续推进 工作面遇断层时,坚硬的顶底板不利于挑顶挖底的方式通过断层,工作面不得不重开切眼。顶底板的破坏可能导致突水 华北地区下组煤的安全开采是一个重大课题。影响支护 不同类型的顶板影响到支护的密度、支护形式。底板松软将失去对顶板的支撑作用(2)煤层顶底板条件的研究方法收集有关资料,顶底板岩性组合、厚度、层理和裂隙发育情况。研究井田地质构造展布规律对顶板条件的影响,折曲、断层和节理裂隙。进行采样测试物理力学性质,了解岩石坚固性、可塑性、吸水率。观测顶底板矿压数据。编制顶底板条件类型图和顶底板地
7、质险情分析图 底板研究主要的采动破坏深度、机理、规律等研究。经常采用的方法:注水法、超声波、地质雷达、应力应变观测法。国内在底板破坏研究方面占有领先水平。二、煤层的结构二、煤层的结构 1 1、含义:、含义:指煤层中所含夹矸层的情况指煤层中所含夹矸层的情况。 2 2、分类:、分类:简单结构煤层:不含夹石层简单结构煤层:不含夹石层 复杂结构煤层:含有夹石层复杂结构煤层:含有夹石层 3 3、夹矸的物质来源:夹矸的物质来源:主要取决于泥炭沼泽所处的沉积环境。主要取决于泥炭沼泽所处的沉积环境。 4 4、煤层结构的影响:煤层结构的影响:对对采煤方法采煤方法、采掘机械采掘机械的选择和的选择和原煤原煤质量质量
8、等,都有一定影响等,都有一定影响当煤层中含有当煤层中含有较厚夹矸较厚夹矸时,可实时,可实行煤分层的行煤分层的分采分采;当煤层结构复杂而难以分采时,夹石将掺;当煤层结构复杂而难以分采时,夹石将掺入煤中,使入煤中,使原煤质量降低原煤质量降低。 因此,在煤田地质勘查阶段,就应查明煤层结构,并作因此,在煤田地质勘查阶段,就应查明煤层结构,并作出原煤质量的初步评价。出原煤质量的初步评价。第一节第一节 煤煤 层层 第一节第一节 煤煤 层层 1、含义:、含义:指煤层的空间展布特征。指煤层的空间展布特征。 2、常见形态有:常见形态有: 层状、藕节状、串珠状、鸡窝状、透镜状、扁豆状等层状、藕节状、串珠状、鸡窝状
9、、透镜状、扁豆状等。 3、分类:、分类: 按煤层的成层连续性、厚度变化及可采情况,可分按煤层的成层连续性、厚度变化及可采情况,可分三类三类:(1)层状煤层:)层状煤层:煤层呈层状连续,层位稳定,厚度变化小煤层呈层状连续,层位稳定,厚度变化小或规律,在一个井田范围内全部或大部可采。或规律,在一个井田范围内全部或大部可采。(2)似层状煤层)似层状煤层:煤层基本连续,层位较稳定,厚度变化煤层基本连续,层位较稳定,厚度变化较大且无规律,可采范围不稳定。较大且无规律,可采范围不稳定。(3)不规则状煤层)不规则状煤层:煤层基本不连续,层位不稳定,厚度煤层基本不连续,层位不稳定,厚度变化大且无规律,可采范围
10、小于不可采范围。变化大且无规律,可采范围小于不可采范围。三、煤层的形态三、煤层的形态 第一节第一节 煤煤 层层 1. 1.概念概念 煤层顶、底板岩层之间的垂直距离。煤层顶、底板岩层之间的垂直距离。 总厚度:是煤层顶、底板之间各是煤层顶、底板之间各煤分层煤分层 和夹石层厚度的总和;和夹石层厚度的总和; 有益厚度:指煤层顶、底板之间各指煤层顶、底板之间各煤分煤分 层厚度的总和;层厚度的总和; 可采厚度:指在当前经济技条件下指在当前经济技条件下适适 于开采的煤层厚度。于开采的煤层厚度。 最低可采厚度:按照国家当前有关技术按照国家当前有关技术 政策,依据政策,依据煤种、产状、煤种、产状、 开采方式开采
11、方式和不同地区的和不同地区的资资 源条件(影响因素)源条件(影响因素)所所规规 定的可采厚度的下限标准。定的可采厚度的下限标准。四、煤层的厚度四、煤层的厚度第一节第一节 煤煤 层层2、结结构构类类型型 3 3、复杂结构煤层采用厚度的规定:、复杂结构煤层采用厚度的规定:单层厚度单层厚度0.05m0.05m的夹矸的夹矸,可与煤分层合并计算采用厚度,但,可与煤分层合并计算采用厚度,但需全层灰分、硫分、发热量等指标达标。需全层灰分、硫分、发热量等指标达标。夹矸层厚度夹矸层厚度最低可采标准时最低可采标准时,煤分层视为独立煤层。,煤分层视为独立煤层。夹矸层厚度夹矸层厚度 煤分层总厚的煤分层总厚的1/21/
12、2时,按时,按处理。处理。4 4、煤层的厚度分类:、煤层的厚度分类:0.3-0.5m 极薄煤层极薄煤层 8m 巨厚煤层巨厚煤层第一节第一节 煤煤 层层 1)地壳不均衡沉降)地壳不均衡沉降 2)泥炭沼泽基底不平)泥炭沼泽基底不平 3)冲蚀)冲蚀 4)构造挤压)构造挤压 5)岩浆侵入)岩浆侵入 6)岩溶陷落柱)岩溶陷落柱原生原因原生原因后生原因后生原因5 5、煤层厚度变化的原因、煤层厚度变化的原因第一节第一节 煤煤 层层地壳不均衡沉降形成煤层分叉的形式:马尾状散射束;超覆式;退覆式;聚煤面积不断扩大的分叉类型;聚煤面积不断缩小的分叉类型。1)地壳不均衡沉降)地壳不均衡沉降第一节第一节 煤煤 层层泥
13、炭沼泽基底不平引起的煤层厚度变化特点: 底板起伏不平,而顶板与煤层的接触面是平面。 煤层变博的方向是底板突起的方向,煤层厚度是渐变的。 煤分层或夹矸被基底隆起地段隔开而呈现不连续。2)泥炭沼泽基底不平)泥炭沼泽基底不平第一节第一节 煤煤 层层 同生冲蚀:在煤层形成过程中,即未形成煤层顶板以前,因地壳上升,河流在含煤地段发育,泥炭被冲蚀同生冲蚀。 同生冲蚀的特征:(1)煤层和冲刷物有共同的顶板。(2)煤层和冲刷物相混,煤中有冲刷物,冲刷物中有煤。(3)冲刷范围一般不大。(4)冲刷物平面分布呈弯曲条带状。3)冲蚀)冲蚀第一节第一节 煤煤 层层 后生冲蚀:含煤岩系形成以后,发生侵蚀冲刷而引起的煤层厚
14、度变化。如河流后生冲蚀。 次生冲蚀的特征:(1)冲蚀规模较大,煤、顶板及底板均被冲蚀。(2)冲刷沉积物粒度较粗,常为砾岩、粗砂岩及中砂岩。(3)邻近冲刷带的煤层,光泽变暗、灰分增高、裂隙发育。(4)被冲刷的煤层与冲刷沉积物犬齿交错。第一节第一节 煤煤 层层同生冲蚀同生冲蚀后生冲蚀后生冲蚀海海蚀蚀第一节第一节 煤煤 层层 褶皱、断裂都能造成煤厚变化。 构造挤压引起煤层厚度变化的特点:a.岩石角砾与煤层混杂,造成灰分增高。b.顶、底板岩层不完整,裂隙发育,有时与煤互相穿插。c.在煤层增厚与变薄区,煤层结构遭到破坏,煤呈鳞片、粉沫状。d.沿煤层走向或倾向,煤层增厚带或变薄带交替出现。4)构造挤压)构
15、造挤压第一节第一节 煤煤 层层第一节第一节 煤煤 层层第一节第一节 煤煤 层层5 5)岩浆侵入:)岩浆侵入: 6 6)喀斯特陷落柱:)喀斯特陷落柱:第一节第一节 煤煤 层层 一、煤厚变化对生产的影响 1.影响采掘布置:原分层开采的厚煤层,由于煤厚变薄,只能改为单层开采。原一次采全厚的煤层,由于煤层增厚,又要改为分层开采。 2.影响计划生产:工作面内煤层变薄,引起工作面回采提前,造成采掘失调。工作面接续紧张。采掘工作面,对煤层稳定程度要求更高,煤厚变化影响生产效率 3.掘进率增高:为探明煤厚变化,需要布置探巷,有时煤层尖灭造成废巷 4.回采率降低:煤厚变化,造成面积损失,降低回采率。第二节第二节
16、 煤厚变化对煤矿生产的影响及处理煤厚变化对煤矿生产的影响及处理第二节第二节 煤厚的影响及处理煤厚的影响及处理二、煤厚变化的探测与预测(一)煤层的观测与煤厚探测1.煤层的观测1)观测的基本要求 一切穿过巷道揭露煤层的地点,均应详细观测。 顺煤层掘进的巷道,观测点间距视煤层稳定性确定。 采面每710天布点观测一次。2)观测的内容 煤层结构:各煤层夹石层层数,岩性。 煤层厚度:总厚度,分层厚度及变化。 煤层顶底板:岩性、厚度、裂隙发育程度、力学性质。 煤质:煤的物理性质,煤岩类型。 煤层含水性:一般分为干燥(无水)、潮(滴水)、湿(淋水)、含水(涌水) 煤层产状。第二节第二节 煤厚的影响及处理煤厚的
17、影响及处理 3)观测的一般方法 观测与地质编录一起进行,煤层稳定时,隔适当距离实测小柱状,煤厚变化大,作一壁连续剖面,急倾斜,要作巷道迎头断面图。在能够揭露煤层全厚的巷道中,用皮尺垂直煤层直接测量煤层总厚。采用绘制连续煤层剖面,或以一定间距测绘煤层柱状、迎头素描及用顶底板标高控制煤厚。煤层观测点的布置应按实际情况。一般用沉积岩石学方法来鉴定煤层顶底板。煤岩分层描述的观测点,尽可能选择在新鲜的连续剖面上。在上述观测的基础上,将井下收集的各种煤层资料填绘在采掘工程平面图上。第二节第二节 煤厚的影响及处理煤厚的影响及处理第二节第二节 煤厚的影响及处理煤厚的影响及处理2.煤厚的探测 对于巷道未揭露的厚
18、煤层或没有巷道揭露的煤层,就必须采用一些探测手段,来了解其厚度变化。探测工作常用的是探煤钻和探煤巷。1)厚煤层的探测 对于厚煤层,巷道一般不能揭露其全厚,而煤厚的变化又直接影响着分层开采和巷道布置,所以在厚煤层掘进和回采中,坚持探煤厚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掘进巷道的探煤厚工作a.缓倾斜煤层 利用钻探配合溜煤眼和联络斜巷探测煤层厚度,间距1520米。第二节第二节 煤厚的影响及处理煤厚的影响及处理第二节第二节 煤厚的影响及处理煤厚的影响及处理b.急倾斜煤层 钻孔与煤门相结合。掘进巷道中的探测点间距,要立足于能够真实反映煤厚变化一般间距1020米布置一个探煤点,两点煤厚变化大于0.5米时,要加密探测点
19、。第二节第二节 煤厚的影响及处理煤厚的影响及处理 回采工作面的探煤厚工作 在厚煤层分层开采的工作面中,为了准确控制各分层的回采厚度,仅根据回采巷道中的煤厚点是不够的,一般还要在上分层的回采过程中,既测量实际采高,又按一定间距探测煤厚。通常采用煤电钻测量。(1)工作面探煤点间距:沿走向的间距一般为15米左右,沿倾向的间距视煤厚变换情况而定,一般为510米。(2)工作面探煤厚的方式:a. 回采第一分层时,一次探测煤层全厚。b. 回采第一分层时,只探测下一分层厚度第二节第二节 煤厚的影响及处理煤厚的影响及处理 煤层呈多层次比较稳定的分叉 在稳定且厚度较大的煤层中布置巷道,用井下钻探探测其它分层的分叉
20、情况。 煤层呈稳定程度不同的分叉 在主分叉层布置巷道,对其他达可采厚度的次要分叉层,采用钻探和巷探等各种手段探明可采范围。 圈定分叉区 根据钻孔、巷道、煤门等实件资料中的分叉点连接而成。第二节第二节 煤厚的影响及处理煤厚的影响及处理2)分叉、尖灭煤层的探测)分叉、尖灭煤层的探测一般分三种情况:一般分三种情况:3)煤层底凸薄化的探测 煤层底凸薄化是指煤层底板凸起而造成的一种煤层变薄尖灭的现象。主要是圈定煤层变薄和不可采范围,常用的方法有: 利用钻探控制掘进前方底凸位置第二节第二节 煤厚的影响及处理煤厚的影响及处理 利用巷道穿过底凸部位,直接圈定煤层底板凸起的位置和煤层薄化的范围。 利用工作面上分
21、层边采边探的煤层观测资料,编制煤层顶、底板等高线图,圈定煤层底凸薄化的位置和范围。4)河流冲刷的煤厚变化探测工作 在巷道中详细编录冲刷带的各种地质现象,如冲刷带宽度、厚度、岩性、煤层被冲刷的情况,冲刷面的特征。将巷道所见的冲刷现象展绘到平面图上。 当冲蚀带不易查清时,需要用探巷或从邻近煤层的巷道中布置钻孔,探明冲蚀带宽度和煤层的可采范围。第二节第二节 煤厚的影响及处理煤厚的影响及处理第一节 煤层厚度变化第第二二节节 煤煤厚厚的的影影响响及及处处理理(二)评定煤层稳定性的主要参数1、煤层可采性指数Km Km为可采性指数; n为评定区内所有参加评定的见煤点数; n为见煤点总数n中煤层厚度大于或等于最低可采标准的见煤点数。nnKm2、煤厚变异系数为变异系数;为变异系数;S为煤厚变化标准差;为煤厚变化标准差;m为评定区内的平均厚为评定区内的平均厚度度;n为参加评定的见煤点为参加评定的见煤点数。数。%100mS第二节第二节 煤厚的影响及处理煤厚的影响及处理( (三三) ) 煤层厚度变化的预测煤层厚度变化的预测 煤层厚度变化的预测四个步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法路往事房屋买卖中介佣金结算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用工协议与劳动合同在劳务派遣合同中的风险控制
- 二零二五年度汽车抵押贷款购车二手车鉴定评估报告出具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私了后不追究责任企业并购合同终止及赔偿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稻田土地承包经营与品牌合作合同
- 2025年度顶账房买卖与社区环境改善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瑜伽馆与瑜伽文化传播机构合作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空调设备保养与智能化系统集成合同
- 2025年度珠宝行业人力资源外包合同
- 2025年度鱼池租赁与渔业风险管理合同
- 2025年度厨师职业培训学院合作办学合同4篇
- 《组织行为学》第1章-组织行为学概述
- 市场营销试题(含参考答案)
- 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高考物理一模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 护理指南手术器械台摆放
- 肿瘤患者管理
-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2024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
- 2025年中国航空部附件维修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行业政策及需求规模预测报告
-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
- 2024年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培训课件
- DB11T 1136-2023 城镇燃气管道翻转内衬修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