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站压力式除氧器安全技术规定_第1页
电站压力式除氧器安全技术规定_第2页
电站压力式除氧器安全技术规定_第3页
电站压力式除氧器安全技术规定_第4页
电站压力式除氧器安全技术规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作者xxxx-日期xxxx电站压力式除氧器安全技术规定【精品文档】电站压力式除氧器安全技术规定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能 源部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电子工业部 能源安保1991709号 关于颁发电站压力式除氧器安全技术规定的通知 各电管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局,华东电力设计院、苏州热工研究所、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各发电设备(集团)公司,有关省机械厅(局),上海发电设备成套所: 为了确保除氧器安全经济运行,防止和减少事故发生,现颁发试行电站压力除氧器安全技术规定,请各有关单位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发现的问题,请及时告华东电力设计院,并抄送能源部安全环保司、机电部第一装备司。 中华人民共

2、和国能源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电子工业部 一九九一年八月二十九日 抄送: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华能集团公司,成套设备局,电力机械局,中国电工设备总公司,有关直属研究所,劳动部。第一章 总 则 第1·0·1条 为了确保火力发电厂压力式除氧器(包括除氧头和给水箱,以下统称为除氧器)的安全运行,保护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使锅炉、汽轮机组达到安全、经济、满发,特制定本规定。第1·0·2条 本规定适用于火力发电厂单机容量为 25MW(供热式机组) 600MW机组或额定工作压力 P0.10MPa表压力(以下压力单位均指表压力)的热力除氧器。凝汽式25MW及以下汽轮机

3、组的大气式热力除氧器和PWR核电站二回路除氧器可参照执行本规定。 第1·0·3条 除氧器的外部汽水系统设计、本体结构设计、制造、安装和使用单位必须认真遵守本规定。各级主管部门应认真监督检查。 除氧器的安全技术除应符合本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颁发的压力容器通用技术标准中的有关规定。 第1·0·4条 除氧器的设计、制造单位必须持有相应类别的压力容器设计、制造许可证。除氧器的使用单位必须持有关于除氧器的压力容器使用登记证。第二章 设 计第1节 一般规定 第2·1·1条 除氧器的设计压力应根据运行中的最高工作压力确定。 定压运行除氧器的设计压力

4、不应低于额定工作压力的1.30倍。 滑压运行除氧器的设计压力不应低于汽轮机在最大连续输出功率下运行时,除氧器所采用的回热抽汽压力的1.25倍。 第2·1·2条 除氧器的设计温度不应低于下列两个温度中的较大值: 1.汽轮机在最大连续输出功率下运行时除氧器所采用的回热抽汽温度; 2.除氧器在启动或低负荷运行时所采用的辅助蒸汽温度。 如果在正常运行中,超过350的加热蒸汽不是直接进入给水箱,给水箱的设计温度可取350。除氧头的设计温度仍应按最高加热蒸汽温度规定。 第2·1·3条 除氧器的确定出力不应低于锅炉在最大连续蒸发量运行时所需给水消耗量的105。当一台低

5、压加热器停用时,除氧器的出力不应低于其90额定出力。 除氧器在额定出力、最小出力(30额定出力)及上述两者之间的出力运行时,除氧器出水中的溶解氧含量不应大于7gL。 第2·1·4条 给水箱贮水容积应按下列要求确定: 1.对于汽轮机单机容量为200MW及以下的机组,给水箱贮水容积按锅炉在最大连续蒸发量运行时1015min的给水消耗量确定。 2.对于汽轮机单机容量为200MW以上的机组,给水箱贮水容积按锅炉在最大连续蒸发量运行时510min的给水消耗量确定。 给水箱的贮水容积是指给水箱正常水位至给水箱出水管顶部之间的水容积。 给水箱的全几何容积宜为给水箱贮水容积的1.171.2

6、5倍。 第2· 1· 5条 除氧器壳体材料宜采用20g或20R,不应采用16Mn和A3F。 对于匹配直流锅炉的除氧器,除氧头壳体材料宜采用不锈钢与20g或20R的复合钢板。 除氧器壳体材料的含碳量不宜大于0.25。碳钢材料的焊条应选用低氢型碱性焊条;不锈钢材料的焊条应选用酸性焊条。 对于在役的16Mn和A3F除氧器,应根据劳动部门颁发的在役压力容器检验和缺陷处理若干问题的参考意见和本规定有关条文,加强检验、改进不合理结构、修补缺陷、监督运行。对于缺陷严重、难于修复、无修复价值或修复后仍难保证安全运行的除氧器,应限期报废,做到有计划地更换。 第2节 外部汽水系统设计和除氧器的

7、布置第2·2·1条 为了提高除氧器的运行可靠性和热力系统的经济性,在设备条件合适时,除氧器的外部汽水系统应按汽轮机高负荷时除氧器滑压运行,汽轮机启动和低负荷时除氧器定压运行的方式设计。a。 第2·2·2条 对于定压运行的除氧器,在除氧器的常用回热抽汽管道上应装设电动隔阀和压力调节阀(图2·2·2)。当采用高一级回热抽汽作为汽轮机低负荷工况下除氧器的加热蒸汽时,应在切换蒸汽管道上装设电动隔离阀和减压阀。 第2·2·3条 对于滑压运行的除氧器,在除氧器的常用回热加汽管道上不应装设加热蒸汽压力调节阀。当采用启动锅炉的蒸汽

8、(或厂用辅助蒸汽)作为启动加热蒸汽,或者采用高压缸排汽(低温再热蒸汽)作为汽轮机低负荷工况下除氧器的备用加热蒸汽时,应在切换蒸汽管道上装设稳压联箱(图2·2·3)。 除氧器在滑压运行阶段,稳压联秘处于热备用状态,其蒸汽压力通过稳压联箱人口蒸汽压力调节阀维持在除氧器的额定工作压力。除氧器在启动和低负荷运行阶段,通过稳压联箱出口蒸汽压力调节阀维持除氧器定压运行。 第2·2·4条 稳压联箱的设计压力按汽轮机在额定功率运行时高压缸排汽压力的1.15倍确定。稳定联箱的设计温度按最高进汽温度确定。稳压联箱的公称直径不小于除氧器常用;如汽管道的公称直径加200mm。

9、第2·2·5条 直流锅炉汽水分离器和分离水不宜接入除氧器,除氧器的启动加热可采用沸腾管加热方式,也可采用启动循环泵或给水泵前置泵循环加热的方式。当采用启动循环泵时,启动循环泵的流量不应小于启动时所使用雾化喷嘴额定流量的30。 第2·2·6条 当除氧器采用启动循环泵或给水泵前置泵加热方式时,除氧器中可不设置沸腾管。反之,应设置沸腾管。沸腾管用汽直接在除氧器如汽压力调节阀的下游。沸腾用汽管道的布置,应避免给水箱中的给水通过沸腾管、沸腾用汽管和抽汽管倒入汽轮机。 第2·2·7条 除氧器上的阀门或与除氧器直接相连管道上的阀门应采用铸钢阀门。

10、第2·2·8条 在气候和设备和合适时,除氧器宜采用露天布置。对露天布置的除氧器,应采取有效的防冻、防雨等措施,为安全、经济运行和检修方便创造良好的条件。 严寒地区的除氧器排气管设计,应注意排气口布置方向及排气中水蒸汽冻结对厂房屋面 增加的荷载。 第2·2·a计算。 单元控制室室顶面板应有完善的防水和排水措施。第3节 本体结构设计 第2·3·1条 除氧器的结构型式,按下列规定选择: (1)单机容量在200MW及以上汽轮机组的除氧器应采用卧式结构;(2)单机容量在125MW及以下汽轮机组的除氧器可以采用立式结构; 第2·3

11、83;2条 除氧器内的凝结水喷嘴、加热蒸汽喷管、淋水盘、散水槽、填料层、加强圈等部件的布置,不仅应使除氧器具有高效的传热、传质性能,而用应使除氧器具有合理的承载结构和足够的强度、刚度。 除氧器的强度计算方法见本规定附录AG。 第2·3·3条 在除氧头和给水箱强度计算中,应考虑下列载荷: 1.内压力; 2.外压力;a,检修平台面积可按0.51.0LD考虑。); 4.充水重量; 5.安全阀开启时的反作用力和力矩; 6.外部管道系统传给接管座的作用力和力矩; 7.露天布置时承受的风载荷; 8.安装在地震烈度7级及以上地震区的除氧器,尚应考虑地震载荷。 上述第14项载荷的计算和验算

12、按本规定附录A、B,第5项载荷计算按本规定附录C,第6项载荷的验算按本规定附录D,第7、8项载荷的计算和验算按GBl5089钢制压力容器中9 · 2· 2和9· 2· 3的规定。 第2· 3· 4条 除氧头内凡与从凝结水中释放出来的氧气接触的部件,例如雾化喷嘴、淋水盘、填料、挡水板等,应采用不锈钢材料。 除氧器壳体上接管座材料,应采用10号或20号钢。对于介质温度大于430的蒸汽接管座,应采用耐高温的低合金钢管或合金钢管。 除氧器壳体内与蒸汽、水接触的任何构件均不宜采用紫铜、黄铜或青铜材料制造。 第2· 3· 5条

13、 除氧器壳体上的对接焊缝应采用双面焊全焊透结构或单面焊双面成型达到双面焊质量的焊接结构,其焊接接头型式和尺寸可按本规定附录H选择。焊接接头检查可采用局部无损探伤,当焊接接头的无损探伤长度20的焊接接头长度时,其焊缝系数=0.85。 第2·3·6条 在除氧器的壁厚计算中,应考虑材料的壁厚负偏差C1、腐蚀裕量C2和加工工艺造成的壁厚减薄量C3。腐蚀裕量C2按下列规定选择: 除氧头壳体采用碳钢时,C2= ;除氧头壳体采用不锈钢与碳钢的复合钢板时,C2=0。 给水箱壳体采用碳钢时,C2=l.60mm。 第2·3·7条 除氧器壳体材料的许用应力,取下列两个计算值中

14、的较小值: 1.材料常温下最低抗拉强度除以安全系数3.0; 2.材料常温或高温下屈服强度除以安全系数1.60。 除氧器壳体常用材料许用应力可按本规定附录A表A11除氧器用钢板许用应力值选取。 第2·3·8条 当除氧器内部构件采用焊接连接时,应减少由于构件之间不均匀热膨胀和承载后不同变形所引起的约束应力; 当除氧器内部构件采用螺栓连接时,应采用点焊等措施,防止螺母与螺栓之间松动和脱落。 第2·3·9条 在给水箱内部应设置支承除氧头荷重的加强圈,在给水箱内部鞍座处宜设置增加给水箱强度的加强圈,其余部位是否要设置加强圈应根据本规定附录A强度计算结果确定。 加强

15、圈应采用轴惯性矩大、制造方便的截面形状。不宜采用带三角形支撑的加强圈。加强圈材料宜与给水箱壳体材料相同。 加强圈在给水箱顶部和底部的位置上应留有排气槽和排水槽(图2·3·91)。排水槽的宽度不宜超过图2·3·92中规定的允许宽度。 加强圈与给水箱筒体之间宜采用均匀交错断续焊接,不且采用满焊结构。加强圈每侧间断焊缝总长度不应少于给水箱内圆周长的三分之一,焊缝的间距不大于12倍的给水箱壁厚。每条间断焊缝的长度不宜小于200mm。 第2·3·10条 对于立式单封头除氧器,当除氧头直径大于在给水箱上的开孔直径时,除氧头在给水箱上的开孔处宜设置

16、加强短节(图2·3·10),其厚度宜等于给水箱壁厚,高度为100200mm。 第2·3·11条 介质温度超过设计温度的接管座应采用套管与除氧器壳体连接的结构。汽轮机阀门门杆漏汽接管座、给水泵再循环水接管座和高压加热器疏水接管座,在插入除氧器壳体内侧的部分应制成管子侧面开孔的喷管结构,在高压高温介质射流方向的垂直面上宜装设不锈钢保护挡板。在门杆漏汽接管座内应加装限流孔板,以便安全、经济运行。 卧式除氧头出水管在给水箱内的出水口宜在低水以下,并宜沿给水箱轴向均匀分布。给水箱出水接管座的壳体内侧顶部应高出给水箱底部50100mm,其顶部应设置不锈钢防落物和防旋

17、涡装置。在给水箱的最低部位应设置放水接管座。 除氧器的接管座宜以焊接形式与外部管道系统连接。接管座高度直为200mm。 第2·3·12条 除氧头和给水箱之间应有足够的汽水流通通道,以使汽轮机组甩负荷或进汽压力突然变化时,使除氧头与给水箱之间的蒸汽压力能迅速达到平衡。 第2·3·13条 给水箱溢流水位标高、溢流目标高和溢流接管座截面积,按下列要求确定: 1.溢流间开启时的溢流水位至给水箱顶部内壁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5的给水箱内径。 2.溢流口宜设在正常水位标高处,不宜低于低水位标高。 3.溢流接管座截面积应具有同时排出除氧器最大进水量的通流能力。 第2&#

18、183;3·L(见图2·3·14),当需要时,A最大值不得大于L。三鞍座除氧器的A值不宜大于L。 鞍座应能承受第2·3·3条中规定的载荷。鞍座的包角不应小于120°。 鞍座于筒体之间应设置垫板,垫板厚度不应小于筒体壁厚,垫板宽度不应小于筒体有效宽度,垫板对筒体的包角不应小于鞍座包角加 12°。 滚动鞍座的滚子和底板表面应圆滑和平整,并直通过表面淬火渗氮等方法提高表面硬度。 第2·3·5条 除氧器壳体上开孔的最大直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l.圆筒体上:当其内径D11500mm时,开孔最大直径dl2D1,且d5

19、00 mm;当其内径D11500mm时,开孔最大直径d13D1,且d1000mm。2.椭圆形或球形封头上:开孔最大直径d12D1。 椭圆形封头上开孔的孔边或补强圈的边缘与封头边缘间的投影距离不应小于0.10倍的封头内直径。第2·3·16条 除氧器上的开孔宜避开焊缝,开孔边缘与焊缝的距离应大于3.0倍的筒体壁厚,且不小于100mm。若开孔必须通过焊缝时,则开孔中心两侧各不少于1.50倍开孔直径范围内的焊缝,应进行100无损探伤。 第2·3·17条 除氧器壳体上任意两相邻开孔中心距(对曲面间距以弧长计算)不宜小于两孔平均直径的两倍。当两相邻开孔中心距小于两孔

20、平均直径两倍时应采用联合补强,联合补强的总面积不应小于各孔单独补强所需面积之和,两孔之间的补强面积不少于补强总面积的50。当两相邻开孔中心距小于两孔平均直径的4/3倍时,或任何数量以任意方式排列的相邻开孔,均可作为一个假想孔(其直径包括了所有靠近的开孔)进行联合补强,假想孔的直径不得超过第2·3·15条规定,所有接管金属不能作为补强金属。 第2·3·18条 除氧器上的开孔补强圈材料宜与壳体材料相同,不应选用常温抗拉强度b540MP的钢板制造补强圈。 若补强圈材料许用应力小于壳体材料许用应力,则补强面积应按壳体材料许用应力与补强圈材料许用应力之比而增加;反

21、之,所需补强面积不得减少。 补强圈厚度不应超过1.50倍的壳体壁厚。 第2·3·19条 除氧头和给水箱上应分别设置铰链型人孔门,其直径根据检修时拆卸运出壳体外的零件尺寸决定,但不应小于Dn500mm。 当在给水箱一端设置一个人孔门时,在给水箱的另一端应设计一个Dn400mm的通风孔。 第2·3·20条 除氧头和给水箱上应设置供运输安装和检修用的起吊构件。 第4节 安全阀 第2·4·1条 除氧器和稳压联箱上配置的安全阀宜采用全启式弹簧安全阀。 每台除氧器配置的安全阀不少于两只,应分别直接安装在除氧头和给水箱上。 第2·4

22、83;2条 除氧器的安全阀总排汽从不应小于除氧器的最大进汽量。 对于设计压力低于常用最大抽汽压力的定压运行除氧器,安全阀的总排气量不应小于除氧器额定进汽量的2.50倍。对于设计压力高于常用最大抽汽压力的滑压或定压运行除氧器,安全阀的总排汽量不应小于除氧器的额定进汽量。稳压联箱上的安全阀排气量不应小于除氧器额定加热蒸汽量。 新安装除氧器的安全阀公称直径不宜小于Dn150mm。 对于在役除氧器,当外部加热蒸汽系统与第2·2·2条或第2·2·3条不符时,应核算安全阀的总排汽量不小于除氧器在使用高一级抽汽或高压缸排汽时的最大进汽量。当不满足上述要求时,应改进除氧

23、器外部加热蒸汽系统或增加安全阀的容量。 第2·4·3条 安全阀最大排汽量按本规定附录C的方法计算。 第2·4·4条 除氧器和稳压联箱上安全阀的开启压力,宜按下列要求调整和校验; 安全阀全开时的排放压力不应超过1.10倍的除氧器设计压力。 第2·4·5条 安全阀的排汽管应有足够的排汽能力,安全阀排汽管的通流能力计算应符合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技术规定附录中的规定。 安全阀排汽管的水平段长度不直超过4.0倍的安全阀排汽口径。当不符合上述要求时,应选用适当的支吊架型式,来支撑安全阀排汽时的反力。 每只安全阀的排汽口宜单独使用一根排汽管。排汽

24、管上不应装设阀门等隔离装置。排汽管的积水部位应装设放水管。排汽管的排汽口应引向室外,其排汽口宜制成“Y”型或“T”型,排汽口的高度应高出屋面,排汽口方向应避免排放的蒸汽倒入主厂房。 第5节 压力调节和保护 第2·5·1条 定压运行的除氧器应能通过加热蒸汽压力调节阀实现压力自动调节,并具有高、低压力警报信号。 当除氧器常用加热蒸汽压力降低到不能维持除氧器在额定压力下运行时,应自动开启高一级抽汽的切换蒸汽电动隔离阀。 当除氧器工作压力升高到额定工作压力的1.15倍时,应自动关闭高一级抽汽的切换蒸汽电动隔离阀;当除氧器工作压力升高到颔定工作压力的1.20倍时,应自动关闭加热蒸汽压

25、力调节阀前的电动隔离阀。 第2·5·2条 滑压运行除氧器的工作压力随汽轮机抽汽压力变化而变化,当除氧器工作压力向下滑压至下限值时,应自动开启低负荷加热蒸汽压力调节阀。 当除氧器工作压力升高到最高工作压力的1.20倍时,应自动关闭低负荷加热蒸汽压力调节阀及其下游的电动隔离阀(或其它介质控制的隔离阀)(图2·2·3)。 当除氧器在滑压运行阶段中突然失去常用加热蒸汽时,应迅速自动开启低负荷加热蒸汽压力调节阀及其下游电动隔离阀,维持事故时的随机工作压力,减慢除氧器降压速度,避免给水泵汽蚀。 滑压运行除氧器应具有高、低压力警报信号。 第2·5·

26、3条 稳压联箱内的蒸汽压力应能实现自动调节,并具有压力高、低警报信号。 除氧器在滑压运行阶段,稳压联箱处于热备用状态,其蒸汽压力通过稳压联箱入口蒸汽压力调节间维持在除氧器的额定工作压力。当稳压联箱内的蒸汽压力升高到除氧器最高工作压力的1.15倍时,应自动关闭入口蒸汽压力调节阀及其上游的电动隔离阀。当稳压联箱内蒸汽压力升高到除氧器最高工作压力的1.25倍时,应自动开启稳压联箱上的全启式弹簧安全阀。 第2·5·4条 除氧器加热蒸汽压力调节阀应选用调节性能好、漏流量小的调节阀。应选用双座、单座或套筒型调节阀,不应选用蝶型调节阀。 压力调节阀的直径应根据运行方式、加热蒸汽量、蒸汽压

27、力差和调节阀性能的要求,通过计算确定。 第2·5·5条 除氧器应有就地和控制室压力指示。除氧器上的压力测点接管座数量为45个。除氧器所采用的就地压力表精度不小于1.5级。控制室用压力表精度不小于0.5级。压力表的表面刻度最大值应为除氧器工作压力的1.5倍。压力表面上应有标明最高工作压力的红线。就地压力表面直径不小于150mm。 压力表应装在便于观察和维修的地方。 压力表的连接导管上应装设环形管、三通旋塞或针形阀。 当除氧器露天布置时,压力表及其导管应有保温、加热措施,防止冻结。 第2·5·6条 给水箱上应有就地给水温度指示和供控制室用的给水温度指示。就地

28、给水温度指示直采用双金属温度计;供控制室用的给水温度指示可采用热电阻或热电偶温度计,插入给水箱内的测温元件保护套管长度不宜小于400mm,温度计插座螺纹尺寸为M27。 200MW及以上汽轮机组的除氧器直在2个出水管附近各装设1个热电阻或热电偶温度计。 第6节水位调节和保护 第2·6·1条 给水箱的水位应能实现自动调节。给水箱的水位调节宜采用三冲量调节系统,三冲量信号分别为给水箱水位、凝结水流量(进水量)和给水流量(出水量)。给水箱水位调节信号来自于水位变送器。 第2·6·2条 给水箱高水位保护应分为三档: 第一档高水位:报警; 第二档高高水位:开启溢流阀

29、; 第三挡危险高水位:强行关闭加热蒸汽管道上的加汽逆止阀。当汽轮机的轴封蒸汽由除氧器供应时,应同时关闭轴封供汽阀。 给水箱低水位保护应分为两档: 第一档低水位:报警; 第二档危险低水位:停止相应的给水泵。 上述水位报警信号来自于液位开关。 第2·6·3条 给水箱保护水位高度可按下列要求确定: 1.高水位:正常水位加200mm; 2.低水位:正常水位减200mm; 3.高高水位:按第2·3·13条确定; 4.危险高水位:该水位至给水箱顶部内壁之间的距离不小于5给水箱内径,且不小于150mm; 5.危险低水位:该水位至给水箱底部内壁之间的距离不小于20给水箱

30、内径。对于在役除氧器的危险水位应通过计算或试验确定。 第2·6·4条 给水箱上应有供控制室用的水位指示,该水位指示宜采用电接点水位计,电接点水位计宜采用双电极倾斜型电接点水位计,双电极的向上倾斜角不宜小于30° 电接点的垂直间距不宜大于100mm。 第2·6·5条 给水箱的就地水位指示应采用玻璃管水位计。玻璃管水位计应带有刻度标尺,并在高水位,高高水位、低水位和危险水位的刻度处标出醒目红线。玻璃管水位计所配的玻璃管应具有优良的透明度,应能承受除氧器介质的最高工作压力和最高温度,并能适应正常的温差变化。 当除氧器露天布置时,玻璃管水位计及其与给水

31、设的联通管应有保温、加热措施,防止冻结。 200MW及以上汽轮机组的给水箱两端立冬装设1套玻璃管水位计。 第2·6·6条 水位测点接管座在给水箱上的开孔位置和水位测点接管座数量应分别满足水位测量、调节和报警的要求。给水箱上的水位测点接管数量可按表2.6.5中的数量设置。 第三章 制造与安装 第1节 材料及其入厂检验 第3··1条 制造除氧器的材料,特别是壳体、接管座等受压元件的材料,其质量和规格应符合有关国标、部标的规定,并有内容完整的质量证明书(以下简称:质保书,质保书可以是复印件,但不得是抄写件)。 第 3··2 条 制造厂对首次

32、采用的新材料应进行必要的工艺性试验。对主要受压元件材料的代用,必须征得原设计单位同意,并附证明文件。 第3··3条 制造除氧器壳体的钢板、钢管、焊条、焊丝、焊剂等受压元件材料进厂后应于检验。没有质保书或质保书内容不完整的材料,应拒绝检验。如因确实需要,经厂技术负责人同意可增加检验数量,检验的各项数值合格后,经厂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使用,并做好记录。 材料入厂检验应以“批”为单泣。同一批材料是指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同一轧制规范、同一热处理规范(或试样热处理)所制成的材料。同一批焊条是指同一批号、同一规格、同一牌号的焊条。 第3··4条 主体钢板入厂抽

33、验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具有内容完整、且与实物相符的质保书时,每批抽验1张做化学分析检验。 2.当质保书的炉(罐)号能与实物相符,但质保书的内容不完整时,如果质保书中所缺项 目不超过两项,应抽1张补做所缺项目试验,所缺项目的试验值合格后,另抽1张钢板做全项目复验。 3.当没有质保书,但实物炉(罐)号清晰时,应抽2张做全项目复验。 4.当没有质保书,且实物炉(罐)号混淆不清或没有时,应对每张钢板做全项目复验。36mm碳钢钢板和厚度大于30mm的16MnR钢板,应逐张进行超声波探伤检查。 6.对于表面质量及尺寸偏差检查,每批抽验不少于2张。 第3··5条 壳体钢板的检验项目

34、、取样数量、取样方法、试验方法和合格标准应符合表3··5的规定。 第3··6条 钢管入厂抽验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具有内容完整、且与实物相符的质保书时,每批抽验1根,做化学分析检验。 2.当质保书的炉(罐)号能与实物相符,但质保书内容不完整时,如果质保书中所缺项目不超过两项,应抽1根补做所缺项目的试验。所缺项目的试验值合格后,另抽1根钢管做全项目复验。 3.当虽有质保书,但实物上炉(罐)号已混淆不清时,每批抽验数量不少于5,且不少于4根。全项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4.当没有质保书、且实物炉(罐)号混淆不清或没有时,应逐根进行全项目复验。 5.表面质

35、量及尺寸偏差检查,每批抽验数量不少于2,且不少于2根。 第3··7 钢管的检验项目、取样数量、取样方法、试验方法和合格标准应符合表3.7的规定。第3··8条 焊条入厂抽验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具有内容完整、且与实物相符的质保书时,每批(指焊条制造厂出厂时的批号)焊条中抽验1套试样(试样必须从所代表批的1包、且不少于2包中均匀抽取),做化学分析试验。当需要时可增加检验项目。 2.当质保书内容不完整或与实物不符时,应拒绝检验。 3.尺寸及药皮外观检查,每批不少于100根,偏心度检查每批不少于2O根。第3··9条 焊条入厂检验项目、试

36、验方法和合格标准应符合表3··9的规定。 第3··10条 焊丝入厂抽验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具有内容完整、且与实物相符的质保书时,每批抽验数量为总盘数的3,且不少于2盘,做化学分析检验。当需要时可增加检验项目。 2.当质保书内容不完整、或与实物不符时,应拒绝检验。 第3··11条 焊丝的检验项目、试验方法和合格标准应符合表3··11条的规定。 第3··12条 进口材料的检验项目、试验方法和合格标准应以供货国标准或订货合同要求进行入厂检验。 1.进口钢板抽验数量: (1)每炉(罐)号抽验数量

37、不应少于总张数的15,且不少于1张; (2)对需要做超声波检验的抽验数量不应少于总张数的15,且不少于2张;(3)表面质量及尺寸偏差抽验数量不应少于总张数的15,且不少于2张。 (1)钢管外径do 159mm:每炉(罐)号抽验数量不应少于总捆数的10,且不少于1捆,每捆不少于2根;表面质量及尺寸偏差抽验数量,每捆不少于2根; (2)钢管外径do159mm:每炉(罐)号抽验数量不应少于总报数的1O,且不少于2根;对需要做超声波探伤的钢管抽验数量不应少于总报数的10,且不少于2根;表面质量及尺寸偏差抽验数量不应少于总报数的10,且不少于2根。对于调拨的进口材料,必须具有调拨单位的检验报告。如无报告

38、,应按上述规定进行复验。 第2节冷热加工成形 第3·2·1条 焊接坡口表面不得有裂纹、分层和夹渣等缺陷,用火焰切割的表面应将熔渣和氧化皮清除干净。 对于 CY-Mo低合金钢接管座,宜采用机械方法加工坡口。 第3·2·2条 当除氧器的封头用钢板拼接制成时,拼接焊缝不得超过两条,且拼接焊缝离封头中心距离应小于 14Di,拼接板最小宽度应大干 200mm(图 3·2·21)。 当除氧器的封头由瓣片和顶圆板对接制成时,焊缝方向只允许是径向和环向的,径向焊缝之间最小距离不应小于3o,且不小于100mm,中心顶板直径d应小于12Di。顶圆板由两块

39、拼接时,焊缝应通过顶圆饭中心(图3·2·22)。 第3·2·3条 椭圆形封头主要尺寸偏差按表3·2·3的规定(图): 第 3·2·5条 椭圆形和球形封头的内表面形状偏差,不得大于封头设计内直径Di的1.25。检查时用弦长不小于封头34设计内直径Di的内样板垂直于封头内表面测量,其测量位置允许避开焊缝部位(图3·2·5)。 第 3·2·6条 椭圆形封头的最小壁厚不得小于图样厚度的 9 0。球形封头的最小壁度不得小于图样厚度的85。第3·2·7条 拼接纵向焊缝

40、条数应符合表3·2·7的规定。除氧器壳体上拼接纵向焊缝中心线之间的弧长应不小于300mm。第3·2·8条 除氧器壳体可由数节对接而成,其中最短一节长度不得小于300mm。 第3·2·9条 除氧器壳体上的开孔形状,应优先采用圆形。若开孔形状为椭圆形,其长径与短径之比不应大于 2。严禁在除氧器壳体上开设长方孔、三角孔等引起高度应力集中的异形孔。 当开孔采用补强板时,补强板上应有一个M10的螺孔。 第3·2·10条 除氧器壳体上的焊缝宜位于支座之处,焊缝离开支座垫板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设备内外构件和壳体相焊接的

41、焊缝,应避免于壳体上的纵环焊缝重迭。当无法避免时应对重迭处的纵环焊缝进行打磨,按第3· 6· 2条规定进行探伤,合格后方可进行内外构件的焊接。 给水箱上的纵向焊缝不宜设在筒体下部140°范围之内。 第3·2·11条 除氧器壳体上受压部件的焊缝,按其位置和检验要求分以下四类焊缝(图3·2·11): 1A类焊缝:壳体上的纵向焊缝、封头拼接焊缝、球形封头与筒体连接的环向焊缝; 2B类焊缝:壳体上的环向焊缝、椭圆形封头与筒体连接的环向焊缝和立式除氧头与给水箱连接的马鞍形焊缝; 3C类焊缝:接管座与法兰的连接焊缝。 4D类焊缝:接管座

42、、人孔与壳体的连接焊缝。第3·2·12条 A、B类焊缝的对口错边量应满足下列要求: 若薄板厚度n210mm,两极厚差度超过3mm。或薄板厚度n2<10mm,两极厚度差大于薄板厚度的30,或超过5mm时,均应按图3·2·14的要求削薄厚板边缘。削薄长度L(n2-n2),削薄范围内的斜度不宜小于1:3。 当两板厚度差小于上列数值时,则对口错边量b按第3·2·12条规定,且b值以薄板厚度为基准确定。 第3·2·15条 除氧器壳体同一横截面上最大与最小内直径之差,不应大于该截面直径的l,且不大于25mm(图3

43、3;2·15)。当被检断面位于开孔处或离开孔中心的一倍开孔内径范围时,则该断面最大内径与最小内径之差,不应大于该断面设计内直径Di的1与开孔内径的2之和,且不大于25mm。第3·2·16条 除氧器壳体组装对接时,应避免出现十字焊缝。相邻筒节间的纵焊缝以及筒节纵焊缝与封头拼焊缝应错开,错开间距应大于筒体厚度的3倍,且不小于100mm。 第3·2·17条 当给水箱分段出厂时,分段处的外圆周长允差应符合表3·2·17的规定。分段处端面不平度不应大于2mm。 对于分段出厂的给水箱和其它需要在工地拼焊的焊口,出厂前应试装。校正各拼焊缝

44、处的对口尺寸,其错边量应符合第3·2·12条第3·2·14条的规定。试装后应对拼焊对口做出试装标记,同时应对易变形的拼焊对口做好加固措施。 第3·2·18条 除氧器壳体上凡被补强固、支座垫板等复盖的焊速,应打磨至与母材齐平。第3·2·19条 制造中应避免钢板表面的机械损伤,对深度大于mm的尖锐伤痕应进行修磨,使其圆滑过渡,修磨处的深度不得超过钢板厚度的5%,且不大于2mm,修磨范围内的斜度至少为3:1。法兰外径的1%(法兰外径小于100mm时,按100mm计算),且不大于3mm。 法兰的螺栓孔不应和壳体的主轴中心线

45、重合,而应对称地分布在它的两侧,如图3·2·22所示。当有特殊要求时应在图样上注明。 第3·2·23条 除氧头内散水槽、散水托盘等部件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散水槽装配的倾斜度偏差在土2mmm之内(图3·2·231)。 2两散水槽(板)中心间的距离偏差在上1mm之内,任意两散水槽(板)中心间的距离偏差在土3mm之内(图3·2·232)。 3散水托盘径向倾斜度偏差在土2mmm,且总偏差在士5mm之内(图3· 2· 233)。 4淋水托盘支承架径向倾斜度偏差在士2mmm,且总偏差在士5mm之内(

46、图3·2·234)。 第3·2·24条 给水箱鞍式支座的底板到给水箱中心线的高度偏差在06mm之内。 第3节 焊接 第 3·3·1条 除氧器受压部件的焊接必须由持有相应级别焊工合格证的焊工担任。 第3·3·2条 除氧器受压部件施焊前的焊接工艺评定应按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进行。焊接工艺规程应按图样技术要求和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制定。 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焊接工艺规程、施焊记录及焊工的识别标记,其保存期不少于7年。 第3·3·3条 除氧器壳体受压部件的施焊环境应符合下列要求; 1当焊接环境出现下列任一情

47、况时,如无有效防护措施,禁止施焊: (l)手工焊时风速大于10m/s; (2)气体保护焊时风速大于2ms; (3)相对湿度大于90; (4)雨、雪环境; (5)环境温度:低碳钢 20 低合金钢 10 2当焊件温度低于0时,应考虑在始焊处100mm范围内预热到手触感觉到温暖的温度(约15)。 第3·3·4条 焊接之前的焊接过程中,必须保证焊接表面没有垢皮、铁锈、油类、脂肪及其它杂质,其清理范围离坡口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20mm。 除工艺和检验要求外,一条焊缝的焊接工作应连续完成。如被迫中断,则应根据工艺要求采取防止裂纹产生的措施(如缓冷、保温等)。再焊时,应仔细检查并确认无裂纹

48、后,方可按原工艺要求继续施焊。 第3·3·5条 焊接接头不应有未焊透,熔敷金属不应低于母材,且圆滑过渡。焊缝外形尺寸应符合图样的要求。 A、B类焊缝的余高(图3·3·5)应符合表3·3·5的规定。 C、D类焊缝应有圆滑过渡至母材的几何形状,其焊脚高度在图样上无规定时取焊件中较薄件的厚度值。补强圈外圆的角焊缝高度不小于补强圈厚度的70,且不宜小于8mm。 第3·3·6条 焊缝内、外表面的外观应符合下列规定; 1焊缝和热影响区表面不得有裂纹、气孔、弧坑和肉眼可见的夹渣等缺陷。 2焊缝咬边深度不得大于,咬边连续长度不大于

49、100mm,焊缝两侧咬边的总长度不得超过该焊缝长度的10。 3同一条焊缝的最大宽度与最小宽度之差不宜大于4mm。 4角焊缝应有圆滑过渡至母材的几何形状。 5为消除缺陷或机械损伤而经打磨表面处理后的焊缝厚度应不小于母村的设计厚度。 6施焊时不准直接在设备的非焊表面上进行引弧。施焊后应清除焊缝上的熔渣和二侧的飞溅物。 第3·3·7条 当发现焊缝上有不允许存在的缺陷需要返修时,其返修工艺应符合工艺评定要求和第3·3·2条的规定,焊缝的返修应由合格的焊工担任。 焊缝同一部位的返修次数不应超过两次,对经两次返修仍不合格的焊缝如需再进行返修。需经制造厂技术总负责人批

50、准,并作出是否对返修部位进行硬度测定与热处理等决定。最后将返修次数、部位和无损探伤等结果记入除氧器质量证明书。 要求热处理的焊缝,应在热处理前进行焊缝返修。如在热处理后返修,返修后仍必须按原热处理要求重做热处理。 水压试验后进行的返修焊缝应按原要求做无损探伤检验,对由于焊缝或接管泄漏而进行返修的或者返修深度大于1/2壳体壁厚的除氧器,尚应重新做水压试验。 第3·3·8 条 施焊后,焊工应在焊缝附近规定的部位打上焊工钢印。 第3·3·9条 在除氧器壳体上焊接临时吊耳和拉筋垫板时,应采用与壳体材料相同或焊接性能相似的材料,并应采用相应的焊材及焊接工艺。临时吊

51、耳和拉筋垫板割除后,应将焊疤打磨至母材平齐、圆滑。第4节 热处理 第3·4·1条 除氧器受压部件的焊后热处理,应根据下列条件确定: 1名义壁厚n30mm的低碳钢焊接接头,和名义厚度n26mm的16MnR钢焊接接头,应进行焊后热处理。 2异种钢材的焊接接头,应进行焊后热处理,热处理温度不直超过焊接接头两侧任一钢种的下临界点Ac。 3当焊接接头两侧材料厚度不同时,应按薄者来确定。 第3·4·2条 冷成形封头应进行热处理。当制造单位确保冷成形后的材料性能符合设计、使用要求时,经制造单位负责人同意后可不进行热处理。 第3·4·3条 除氧器受压

52、部件的焊后热处理宜采用在加热炉内进行整体热处理。当受到条件限制时,焊后热处理可以在炉内分段进行。分段热处理时,其重复热处理长度不应小于1500mm。炉外部分应采取保温措施,使温度梯度不至影响材料的组织和性能。 第3·4·4条 除氧器壳体的环焊缝和缺陷修补的焊缝,允许采用局部热处理方法。焊缝每侧加热宽度(自焊缝中心起计算)不得小于壳体名义壁厚n的两倍。靠近加热区域的壳体应采取保温措施,使温度梯度不至影响材料的组织和性能。 第3· 4·5条 除氧器受压部件焊缝的热处理温度应根据材料的钢种决定。对于20g、20R和16MnR,焊后热处理温度宜为600650,恒

53、温时间90分钟。热处理过程中的升、降温速度可按250 X 25n时计算,但最大升、降温速度不应超过300时。 第3·4·6条 热处理后应做好记录,记录保存期不得少于7年。 第5节 焊接试板 第3·5·1条 除氧器在制造过程中应制作产品焊接试板,并作焊接接头的机械性能试验。当采用同一钢号、同样焊接工艺、连续生产的10台除氧器的每台产品焊接试板,经试验全部合格后,由制造厂技术总负责人批准,报省级劳动部门审查,同意后可以以批代台检查。每10台除氧器(采用同一钢号、同样焊接工艺、连续2台的投料时间间隔不超过半年的除氧器)可作为一个批量。每批除氧器中,由检查部门任

54、意指定一台除氧器制作焊接工艺纪律检查试板。如果每批除氧器生产周期超过半年,则在半年期限内,必须至少做一台除氧器的焊接工艺纪律检查试板。在以批代台的制造过程中,如果有一块试板的试验结果不合格,则应重新按每台除氧器制作一块产品焊接试报。直至连续生产的10台除氧器的每台产品焊接试板试验全部合格后,方可再次以批代台检查。 第 3·5·2条 焊接试板应符合下列要求: 1试板的材料必须是合格的,与除氧器壳体材料具有相同钢号、相同规格的相同的热处理工艺; 2试板应由施焊除氧器壳体的焊工,采用施焊除氧器壳体时相同的条件和相同的焊接工艺焊接,施焊后应在试板上打上焊工和检验员的代号钢印; 3试

55、板必须在筒体A类焊缝的延长部位与圆筒体同时进行施焊; 4当除氧器壳体焊缝有热处理要求时,试板应随壳体焊缝一起进行热处理;5对焊接试板的焊接接头应做外观和射线探伤检查,并应根据第3·3·6条和3·6·4条规定的标准做出评定报告。当试板焊接接头不合格时,可以按壳体焊接接头的返修工艺进行 返修。返修后应重新做外观和射线探伤检查。 第3·5·3条 焊接试板的尺寸、检验和评定,按GB15089钢制压力容器附录G产品焊接试板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检验规定进行。 第6节 无损探伤 第3·6·1条 除氧器筒体、封头及其主要受压部件的焊接接头经外观检查合格后,应进行无损探伤检验。 无损探伤必须由持有无损探伤人员资格证书的人员格任。 第3·6·2条 除氧器受压部件上的下列焊接接头应进行100无损探伤: 1同被补强圈、支座、垫板、覆板等所复盖的焊接接头; 2如在焊接接头上开孔,则被开孔中心两侧各不少于15倍开孔直径范围内的焊接接头; 3厚度大于38mm的碳素钢板和厚度大于30mm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