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设计_第1页
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设计_第2页
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设计_第3页
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设计_第4页
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认真落实教育部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 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所确定的基础教 育培养目标,按照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 的要求,立足我校实 际,借鉴其他市县学校新课程改革的有益经验,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努力 构建理念先进、特色鲜明、充满活力、富有时代特征的以学生为本的我校 现代新课程喝新教材体系,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健康、个性化发展, 造就一支适应新课程理念、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 队伍,把新课程改革作为我校深化教育改革,打造和谐教育模式,全面推 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能主动适

2、应时代发展 和社会进步,具备优秀素质的创新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二、目标任务1. 结合我校实际,通过新课程的实施, 进一步提高我校教育教学水平, 积极探索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途径,完善义务教育阶段新 课程及教材体系,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健康、个性化的发展,满 足新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2. 构建与初中新课程相适应的课程管理制度与教学管理制度,营造富 有鲜明特色的学校新课程文化氛围,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 实施环境,建设学生个性化选课方案及选课指导制度,形成有效反映学生 课程修习的学分管理办法。3. 探索适应新教材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新课标下的三维教学目标的评价 标准

3、,充分利用新的教学手段,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实现学习方式多样化、个性化,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究、合作交流以及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4. 积极开展初中教育教学评价与考核制度改革试验,以“一切为了学生 的发展”为教学理念,深化学生评价标准与评价方式,构建学校教育质量监 控体系,建立健全与初中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新的评价与考核制度,从而 建立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发展性评价体系。5. 进一步完善我校的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制度, 形成与新课程实施相适 应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促进我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努力探索能够促进 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管理新机制,全面提高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实 施素质教育的能力。

4、6.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 建立课程资源共享机制, 积极利用和开发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课程资源,建立广泛而有效的课程资源网络,实现新课程改 革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快我校发展步伐,进一步提高骄傲与教学质量和办 八'二亠八、人学效益。7. 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 抓紧研究与新课程相配套的学生评价、 教师评 价以及学校评价体系,尽快建立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估制度,形 成学校自我评估与教育部门评估互动与促进机制,使之成为保障新课程实 验顺利进行和推动的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售手段。三、工作要求1. 实施新课程改革,是一场触及基础教育深层次矛盾的教育改革,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健康发

5、展,会给我校的腾飞提出 了挑战,更带来了机遇。我们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通过认真广泛学习, 使全校教职工充分认识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领悟新课程理论基 础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新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促进 教师素质的持续提高,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2. 这次新课程改革,情况更复杂,矛盾更突出,难度也更大。因此, 我们必须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喝历史使命感,既要面对现实,正视困难, 攻坚克难,勇于进取,又要在实施中吸收和借鉴市内外新课程改革试验的 经验和教训,充分发挥学校在实施过程中的自主权和首创精神,勇于实践, 敢为人先,探索创造经验,发挥名师、骨干教师的带动、引领和辐射作用。

6、3. 新课程改革赋予了学校更大的办学自主权, 校本课程更是一大亮点, 因此我们要坚持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校本管理,充分挖掘校本教育资源, 要做到以学生为本,注重创设尊重人才、鼓励创新、民主开放的学校管理 氛围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在试验工作中的主体地位,激发他 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新课程及新教材体系,构建每 一位教师和谐发展的校园文化。4. 新课程改革是一项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工作,需要坚实的教育 科研支撑,无论是试验中的诸多问题的解决还是教师素质的提升,都离不 开教育科研的引领作用。我们始终要坚持问题即课题的原则,以研究者的 视角来对待实施中的各种问题,为实施工作

7、注入持续发展的动力,形成以 校为本的教研机制,积极探索我校实施新课程的有效途径。5. 新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艰巨的任务,新课程方案的实施是一个复杂 的系统工程,标志的我们的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设置、管理模式、 评价体系等一系列重大转变,我校在推动过程中也必将会遇到许多实际问 题,会遇到诸多困难和挑战。因此,我们必须立足实际,实事求是,正确 处理破与立、继承与发展、借鉴与创新等各方面的关系。坚持调查研究, 不回避矛盾和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积极主动的寻找解决问题和矛盾 的思路与办法,在实践中大胆尝试,大胆改革,引导课程改革健康、稳步 发展,实现课程改革的预期目标。6. 新课程改革离不开各方面

8、的紧密配合协同作战。要积极倡导教师之 间、师生之间、学校与家长之间、教师与专家学者之间的互动、合作与对 话,加大开放办学力度,加强学校与社区、家庭的联系与合作,实现资源 共享互补,建立一系列的交流和探讨制度,为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拓展新的 发展空间。四、组织领导机构和学术机构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新课程改革实施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和 领导新课程改革工作,全面部署实施学校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研究制定各 项保障措施,对实施过程加强指导与监控。学校成立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在其领导下进行课程实施的研究,为学 校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新现象、新矛盾提供咨询服务、技术指导 以及专业支持。店子集镇中心初中新课

9、程改革领导小组组 长 :刘焕军副组长:田子明 马晓晴 赵勇成 员:房安祥 刘海森 楚仕山 刘瑞祥 崔纪顺 王忠诚 于 鹏 柏春征 崔明燕 李清林 张庆玲 张淑婧五、新课程改革实施工作机构1. 新课程设置方案与教学管理指导小组 组长 : 房安祥成员:各教研组长、学科组长2. 学生选课指导小组组长 : 崔纪顺成员: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班主任、任课教师3. 新课程学分管理小组组长 : 王忠诚成员:各班主任 备课组长 全体教师4. 新课程班级管理小组组长 : 柏春征成员:各班主任 备课组长 全体教师5. 研究性学习指导小组组长 : 于鹏 成员:备课组长、班主任、任课教师6. 校本课程研发建设小组 组

10、长 : 刘海森成员:各教研组长 家长委员会7. 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领导小组组长 : 刘瑞祥成员:张荣星 各班主任8. 新课程校本评价领导小组组长 : 刘海森成员:各教研组长 家长委员会9. 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组长 : 田子明成员:房安祥 刘海森 楚仕山 刘瑞祥 各班主任六、工作重点1. 进一步组织学习,搞好课改全年动员工作。学校进一步组织学校领 导、教师、行政管理人员,专门安排时间对课程实施方案、课程标准进行 研讨和学习,使全校教师对新课程结构、课程设置、教学管理、班级管理、 教学评价等有全面认识和深入理解。2. 做好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对全体教师进行通识培训、各学科课程 标准培训和学科教材

11、培训,明确新课程的目标任务、结构和内容,正取把 握新课程的特点、实施程序和管理要求,使新课程的实施过程真正成为教 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3. 形成可行的、具有我校特色的指导我校新课程实施的配套文件。在新课程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和学术委员会的指导下,九个工作机构将通力合 作,充分研讨,根据我校的办学条件和师资队伍,形成可行的、具有我校 特色的、指导我校实施新课程实验的配套文件。4. 以课堂教学为重点,提高新课程实施水平。按照新课程方案中规定 的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的要求安排课程。开好技术课程,提高学生的技 术素养和创造力,加强技术与社会、技术与科学的联系;通

12、过课题研究与 教学实践,积极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实施、考核、评价和学生 校外活动的管理;积极推进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倡导学生积极投入、 主动探究、亲身实践的学习方法。一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改革课程实施 方式,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 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 课程的磨合,逐步实现教学的组织管理方式、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 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5. 加强课程资源开发与建设。 加大学校建设力度, 是学校图书室、 实验 室、微机室、科技活动室、劳技教室等各种专用教室的建设和新课程接轨,

13、充分发掘并有效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让特使功能发挥最大作用。6. 探索评价和考试制度改革。建立中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根据“目标 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研究开发切实可行的学生学业成 绩和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案。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试、实验 操作、作品展示、成长记录、自评互评等多种方式,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业 情况和综合素质发展情况,把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个性发展和健 全人格作为评价的重点,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建立促 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制度,全面、科学、准确地评价教师教学工作,将教师教学评价工作与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统一起来,通过评价促进教师的课 程教学能力、课程开发能力、课程创新能力的形成和提高。七、工作推进计划我校新课程改革推进工作拟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年月日 年月日):全面深化学习,进行新课程通识培训,组织相关教师外出参观进行学习,考察调研新课程实施。第二阶段:(年月日 年月日):制定完善新课程相配套的文件制度,全体教师熟悉新课程标准、研读学科教材。第三阶段:(年月日 年月日):1. 以新课程和教材培训为主,分学科进行教师校本培训;组织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