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阶段的成本控制_第1页
研发阶段的成本控制_第2页
研发阶段的成本控制_第3页
研发阶段的成本控制_第4页
研发阶段的成本控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研发阶段的成本控制 由于多方面原因,我们在生产、研发、售后等各个方面都还没有很强有力的规范,没有很严格的流程管理,特殊是在成本掌握上还是处于粗放型管理状态。08年底,老总就要求由研发部推动,生产部共同参与,对产品的成本进行具体的统计分析。09年初,在老总的组织下,销售经理、生产经理和我一同对我们现有的产品成本进行分析。结果让大家欢心且遗憾,欢心在于我们看到了巨大的成本削减空间(约占总生产成本10%),如能根据初步计划执行,能够掌握下来的成本相当于09年利润指标的10%了;遗憾在于我们去年为什么没有投入精力去研究并推动成本掌握? 现场分析发觉,这些成本掌握的任务大部分(81%)需要研发部来推动执

2、行。研发部的同事们,严肃的拜托各位,对成本掌握要严格把关,对于我们的成本掌握计划要大力支持,我们的成本掌握可能直接等于一个?00万的单子所带来的利润。 生产部供应了几十张的报表,为我们的成本分析供应了基本数据,整理这些数据特别辛苦,感谢生产部经理和各位同事。 这些数据的分析过程引发了我对2方面问题的思索。 1、为什么有10%的成本降低空间? 2、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成本如何分布,成本可控因素如何分布? 3、各阶段如何掌握成本?特殊是研发阶段如何保证进度又合理掌握成本? 问题一、我们的产品为什么会有10%的成本降低空间?研发阶段是不是履行到成本掌握的义务了? 我们将可控成本因素进行归类,主要有

3、:改进设计、更改设计方案、物料成本降低、改换部件。我们对a、b、c三个产品进行具体至元件级别的统计,得出的结论很是接近。 1、 改进设计可产生接近50%的成本掌握比例。这在我们结构设计和掌握系统设计上体现很明显。我和b产品的设计人员在周二对b产品的零件逐个分析,结论是可以通过修改设计将加工费降低到原来的80%。当然,这会产生很浩大的修改工作量。律工在周六提示我,a产品的电源模块可以重新设计,这使掌握系统成本降为原来的82%。 2、 更换设计方案是从根本上颠覆原来的实现方案。比如原来的d产品制造成本是2000,现在推翻重来的生产成本是1000。 3、 我们许多部件是需要外购的,并且这些部件在整个

4、产品中所占的比重也很大,依据市场变化和产品更新,更换新的部件会大幅度降低成本。标配电脑就是一个特别显著的例子,原来5000元的笔记本,现在3500元就可以买到。 4、 物料成本降低主要指元器件、加工材料等降价。 改进设计导致的成本降低最为可观,并且这部分的成本相当大的比例是在第一版设计阶段就可以掌握的,比如将某一零件有特殊复杂的加工面改为简洁加工面,可能直接降低50%的加工费。这部分需要在设计阶段就严格把关。 更改设计方案是不得已状况下才执行的。要用新的方案需要把原来的方案推倒重来,导致工作量繁重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新方案需要时间进行牢靠性、稳定性、可行性的论证。所以,我们在设计阶段对于方案的

5、确定要慎之又慎。下面举两个例子:1、a部件。2、b掌握器。 a部件原来的方案采用玻璃筒,并且对底座有众多功能要求,比如调整水平、调整高度,兼容摄像机等,导致几方面的问题:1、设计过于复杂,加工费昂贵,制造难度大。2、玻璃筒不便利运输,发货特别麻烦。 b掌握器原来的方案有几方面的缺陷:1、使用过多未验证的功能模块。2、整体功能定位过于强大,设计过程很难把握。3、和原有的资源不相兼容。这些原因最终直接导致第一版b掌握器设计失败. 一个项目的设计思路、原理图、功能框图确定下来后,产品的成败基本就确定下来了,产品60%的成本就确定下来了。所以,不合理的规划对产品开发肯定是灾难性的后果。 外购件在我们产

6、品中占了很大的比重,约在70%-85%之间,这个数字不知道大家事先有没有想到?统计之后我觉得惊异。我们的产品在不断的推陈出新,也在不断的降价报价,同样我们产品所配置的外购件也不断的有新替代品出现。比如我们一直用3000元的传感器,但市面上有没有1500元的同类产品出现?假如有,这个产品就下降了1500元的成本,我们在自己设计的机械部件、电控系统上抠的死去活来的也抠不下这么多的成原来。期望大家能做件事:每一个季度对自己所负责的产品进行外购件分析,确定有没有新的、更好的、更具性价比的方案出现。 问题二、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成本如何分布,可控成本因素如何分布? 我们可以将产品的生命周期分为几个阶

7、段:产品设计开发阶段、产品生产制造阶段、产品销售维护阶段。 (1)、产品设计开发阶段 由于我们从事行业的特点,我们设计产品的时候不像民用、消费产品,产品目标成本掌握采用逆推法实现,先依据市场定位给出一个可以接受的目标成本,再对这个成本进行分解、设计方案。我们设计过程是与之相反的:1、产品定义,规划我们这个产品的功能特色。2、制定方案,依据产品定义的功能制定实现方案。3、细化方案,进行详细的方案实现。4、统计物料成本、制造成本,编制生产文件。所以产品还没有开发出来前,我们一般很难精确估计产品的成本,且同样的功能要求,不同的设计师设计成本可能截然不同。 对于我们的产品类型,产品成本的85%在设计阶

8、段就已经确定。生产部门所产生的成本在于生产效率、生产流程、厂家选择、供应商选择、生产废品率等环节。 在问题一(为什么有10%的成本降低空间?)对可控成本的分析,我们可以发觉除物料成本19%外,其他的81%都需要研发部来推动降低,这就反映一个问题,在产品生命周期越上游,成本打算意义越重大,成本掌握越简单,功能和部件的变更越简洁。同理,在产品开发4个阶段的越上游的工作流程对成本影响越严重。我们以c产品为例,通过数据来分析这个趋势。 第一阶段:产品定义。 下面摘录一段c产品的产品定义,开发过程以产品定义为指导。据此定义产品必需具备pc系统、超声等多种传感器传感器、尺寸大小等,这些部分要求直接打算了成

9、本份额的60%。 (产品定义略) 第二阶段:方案设计。 详细选用什么型号的微型pc系统、采用什么电池、采用什么电源模块、采用什么无线链路(留意这里是打算采用什么型号,至于"要不要用"的问题在产品定义阶段已经定下来了),不同的选择会产生一定的差价。这个差价可能会导致25%的成本,比如采用400m主频的平凡pc104整系统是2500元,采用via的微型pc整系统就是3800,不过不是价格最低就是最好的选择,需要对整体方案进行折中和性能匹配。 第三阶段:执行设计。 电路板用什么器件、机械零件怎么设计等等可以导致15%的成本。比如不用贴片钽电容,而用直插铝电解,可以降低这块电路板5

10、%成本。 上述数据依据a、b、c产品成本报表分析得出。 (2)产品制造生产阶段 由于我的产品批量都不大,量产后产品的制造成本和样机的制造成本相差不大。 电路板的制造成本看起来似乎量产后会有很大的降价空间,其实这是误会。样机生产摊入了制版的开工费等一次性成本,批量生产的时候不用计算这部分的费用。注塑零件在计算生产成本的时候同样没有摊入模具费用。这些一次性的支出不出现在产品成本报表上,是隐形的成本。 产品在生产制造阶段成本降低主要来源于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提高成品率,降低报废和修理成本。 物料成本降低也是产品成本降低的一个关键因素,但不是我们所能掌控的。 (3)、产品销售维护阶段 这部分的

11、成本很大程度上取决与产品的定义和设计。好的设计销售简单,牢靠的设计服务成本低。 问题三、研发阶段如何掌握成本? 一切因素都是人的因素,我们先从"人"分析。 我们的有些研发人员是直接从学校毕业后就到公司,就开头从事产品的开发工作,并没有接受过很正规严谨的产品研发培训、成本掌握培训,我们可以预见接下去2-3年内我们也不会有这样的培训。故而,在成本掌握上做的不够好是有原因的,但各位研发人员警醒,不要把这个原因当借口。成本高居不下的产品不是好产品,相应的设计师也不能称为一个优秀的设计师。 我们有些研发人员是从试验室出来的,试验室里有的是经费,任凭设计什么东西用的都是maxon电机,

12、日本三洋的电机都不屑于用,至少也需要faulhaber电机。设计东西基本不用考虑成本,因为都是做理论验证样机,功能牢靠、快速实现是一切的重点。当然,从试验室出来后这样的习惯也带到工作中来了。 我们有很重的研发压力,比如现在的e产品就要求在3月底实现供货,我们的研发人员认为:快速实现最重要,成本问题退其次。其实我们需要留意:成本掌握和研发进度并不矛盾。研发阶段的成本掌握基本准则是:保证产品功能实现,性能牢靠,尽量用最低的成本完成产品开发。不是让我们去用无把握的部件、器件,这也是一种成本铺张,如第一版270掌握器。 我们的研发人员有时可能会想:我们可以在完成功能之后再渐渐改,再渐渐抠成本,先给生产

13、部第一版的,以应付第一批催命的交货。其实这是一个美好但一直不曾实现的幻想。纵观我们的开发过程,可以发觉我们做完的第一版假如没有功能缺陷、没有致命bug,我们不会去为掌握成本而重新改版,重新更新物料清单。原因2点:1、每个研发人员身上都压着几个任务,这个产品开发完了之后,连忙有新的产品需要跟进,在新研发任务的压力下,我们不可能花时间去改原来已经可以销售,并且没什么问题的产品;2、重改一版代价太大。我们可以计算,假如把某一个电源模块改掉,每台可以减低100元,但是改这个模块需要什么成本呢?1、重新画板需要1周,2、制样板需要500元,3、验证新模块的牢靠性需要1周,这些都是成本,最终发觉这样改也不

14、划算啊。因此,这100元的成本根本就没方法去掌握下来。产品一旦量产,我们很难去弥补产品设计中的缺陷、降低成本,因此,在设计阶段的降低成本至关重要。 各位,请警醒,也是正式的规定:对于电路板,我们允许有最多2次的改版;对于机械设计,我们只允许局部修改,不允许改版。所以,掌握成本请从第一版做起。 依据问题一、二的数据分析,我们对研发阶段如何进行成本掌握是不是心里有谱了?我认为有几个方面需要做好: 1、功能定义方面。 为了避免失败,原理图、产品定义需要让高手多审核。比如律工最近在设计新一代掌握器,画完原理图后找了研究室、其他事业部的高手做了审核,这种态度是严谨、优秀并且需要大家学习的。 我们对产品功

15、能进行构想时,要发挥发散性思维,以求获取最有价值的点子,谋求和其他产品不同的特色之处。但落实到产品定义和功能设计的时候就需要收敛思维、列出重点、清除冗余功能。大而全的东西一般是不牢靠、不好用、高成本的产品。比如第一版270掌握器就没有对设计构想有效的收拢、确定重点。 2、实际设计落实。 在实际设计过程需要多比较和调研,不能抓住一个可用的部件就确定这个,没有对比的方案确定不是好的方案。比如xxx设计b产品时,对于奶瓶大小的电解电容就有多次选型,需要对成本、性能参数进行折中。 平常积累高性价比的设计方案,在我们产品设计过程中任务紧、压力大,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测试许多方案,比如sp3220和max32

16、32,同样的功能但价格有很大的差异,用那种呢?验证工作需要在平常多积累。 对成本掌握和开发进度、功能实现分状况区分对待。对于产品量很大的产品严格掌握成本,1块功能比较复杂的板子削减10元的成本是不困难的,1000套就是1万元的纯利润了。相反,对于一些小批量、高附加值、定制型的产品尽量使用成熟模块、外购件等搭建,自己开发会出现大量的时间成本投入,也会产生牢靠性问题,导致后期维护成本居高不下,可能导致亏本。类似产品需着眼于功能实现,详细过程以快速、牢靠为重。 在任何类型的产品设计中,能以软件实现的不用硬件实现,除非两者会导致悬殊的工作量。原因如下:1、在产品开发阶段。硬件的改动所需付出的代价远高于

17、软件的改动。2、在产品维护阶段。硬件基本不能通过升级实现,软件可以通过给用户更新版本,弥补漏洞、增加功能。3、在产品生产阶段。软件在产品化后基本不产生什么生产制造成本。 3、外购部件选择。 外购件约占70%-85%之间的产品成本,在研发阶段需要对外购部件进行多方对比,选择合适的型号。比如电台,同样的性能价格差异可能达到60%。 定期对外购件进行市场行情考察,查找更高性价比的替代方案。 4、积累重用模块。 在usb-232相关模块的使用上,大家是不是发觉一个功能牢靠、性价比高、资料完整的电路单元是多么珍贵,多么有价值。在此表扬下律工,这部分是他的功劳。 我们需要构建基础电路模块、通用程序模块、公共代码库。 软件需要对常用通用功能模块进行封装,打包成便于调用和嵌入的库、类、函数,对这类基础公用代码,软件技术组长需要检查和维护,解决存在的漏洞,并保证软件开发文档的完整、具体。让其他的软件工程师能够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