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8新版前四章课后思考题答案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8新版前四章课后思考题答案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8新版前四章课后思考题答案_第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8新版前四章课后思考题答案_第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8新版前四章课后思考题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仅供个人参考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1.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范畴是对一切客观存在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和概括,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它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 并能为人类的 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意义:(1 )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2 )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3 )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论述:我们通过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就要充分认识是物质

2、是世界的本原,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物质世界, 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更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我们要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指导下,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取得社会主义实践的胜利。1.2谈谈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条件下,如何认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意识是特殊的物质,是人脑的机能 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人工智能,它的“意识”就基于他所处的躯壳以及其中的 代码,这决定了它的“意识”。(2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是意识的能动作用。人工智能的“意识”发展到 一定的程度便有可能突破人类的限制而产生积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

3、力和活动(3)要想正确认识和把握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必须处理好主观能动性和客观 规律性的关系1.3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说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 相结合的重要性(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对程的始终。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的统一。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普遍性存在于特殊 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的原理,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

4、具体实际 相结合,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理论依据。(4)我们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原则,又必须注意中国的特点,从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只有这样,才能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推向前进。1.4依据思维方法与思维能力的关系,谈谈如何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学习和掌握唯物辨法的科学思维方法,就是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增强思维能力,特别是不断增强辨证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战略思维能力,底线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1)辨证思维能力;培养和提高辨证思维能力, 就要认真学习辨证唯物主义, 全面,系统, 准确的掌握联系和发展中的基本观点,基本环节和

5、基本规律, 将其自觉地体现和运用于思维 当中。(2)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就要加强对中国历史,党史国史,社会主义发展 史和世界历史的学习,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认清历史趋势, 坚定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方向,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不断提高我们的认识能力,精神境界和实践水平。(3)战略思维能力;要求我们不断开阔视野,培养博大胸襟,紧跟时代前进步伐,学会站 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观察和处理问题, 通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的规 律,做到既抓住重点又统筹兼顾,既立足当前又放眼长远,既熟悉国情又把握世情,在原则 上坚定立场不动摇,在整体性方向性抉择面前冷静观察,谨慎从事,谋

6、定而后动(4)底线思维能力;一方面,严守原则,不仅要画清底线,更要坚守底线,不能踩红线越 底线,踩雷区, 比如说不能突破主权的底线, 法律的底线等, 总之要守住做人, 处事,用权, 交友的底线“受警惕,明底线,知敬畏,主动在思想上画出红线,在行为上明确界限,真正 敬法畏纪,遵守规矩。另一方面,要以积极的态度研判风险,防患未然,牢牢掌握战略主动 权,坚定信心,以实际行动化解风险,变挑战为机遇,追求最佳结果,另外,坚持底线思维 要做到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要做好应付最坏局面的思想准备,见微知着,未雨绸缪, 增强前瞻意识(5)创新思维能力;要求我们有敢为人先的锐气,打破迷信经验,迷信本本,迷信权威

7、的 惯性思维, 摒弃不合时宜的旧观念, 以思想认识的新飞跃打开工作的新局面。 在不断提高创 新思维能力的基础上, 坚定不移贯彻包括创新发展理念在内的新发展理念, 我们党就一定能 够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名族的伟大复兴。第二章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2.1结合毛泽东的实践论 ,谈谈如何理解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实践论 的主题是实践与认识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对认 识具有决定作用。(1)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活动, 是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人们的实践活动, 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和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客

8、观过程。(2)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中,实践关系是最根本的关系。(3)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实践是 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我们应该将实践论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结合起来正确认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2.2 为什么说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把握这一观点对于坚持和 发展马克思主义有什么重要意义?(1)真理是绝对的 , 是针对它的客观性而言 . 真理有客观的特性 , 它的追求完全符合事实 , 这 就是真理绝对的一面。(2)人的认识是有限的 ,难以确保自己的认识完全符合客观事实 , 由此会产生真理的相对性。(3)对有

9、限数量的人在有限的时空里 , 认识的真理是有一定相对性的 , 但是放到无限的时空 有无限智慧的凝结 , 又可以使人类不断接近绝对的真理。(4)认识到真理有绝对性 , 是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 ,因为我们需要真理 , 正是源自它 的客观性造成的绝对性 .认识到真理的相对性 ,说明我们还必须发展马克思主义 , 因为我们的认识具有局限性 ,马克思 主义也只是相对真理 ,需要不断补充新的认识来加强它 , 更重要的是要符合新时代的呼唤。2.3 习近平指出: "世界上没有纯而又纯的哲学社会科学。世界上伟大 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都是在回答和解决人与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中 创造出来的。研究者生活在现

10、实社会中,研究什么,主张什么,都会 打下社会烙印。 "谈谈这段论述对于理解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 有什么帮助和启示(1)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2)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有价值的(3)启示: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互相引导,互相促进的。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3.1为什么说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1)物质生产活动及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2)它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类全部的社会生活。(3)它的发展变化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3.2

11、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原理分析深化改革的客观依据与重要意义(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 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 盾.(2)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 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3.3 结合我国科学技术的重大成就,如高铁、大飞机以及"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等,谈谈对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认识(1)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发展和社会变革因为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才使得社会有如此大的变革(2)科学技术促进经济增长随着

12、高铁、飞机以及卫星的迅速发展,使得经济迅速增长(3)科学技术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类文明不断向前,持续发展(4)科学技术协调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强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协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3.4 请结合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谈谈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重要性的认识(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就是要始终坚持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 尊重人民首创精神 , 发挥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是要坚持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 发展、促发展 ,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不断实现好、 维护好、 发展好最广大 人民的根本利益; 就是要切实保障人民依

13、法享有各项权益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 满足人们的发 展愿望和多样性需求 , 关心人的价值、 权益和自由 , 关注人们的生活质量、 发展潜能和幸福指 数, 体现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 ,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 我们今天强调的以人民为中心 , 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 , 体现了我们党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而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和西方人本主义, 则站在唯心史观的立场上 ,体现了剥削阶级维护自身统治地位的需要 . 这是它们的根本区别 . 2)马克思主义认为 ,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是推动社会发 展的根本力量 .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 ,

14、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 是区分唯物史 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 ,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 , 坚 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 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 和先进文化 , 始终是最紧要的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全国各族人民实现自己利益、 创造美 好生活的共同事业 , 是亿万人民广泛参与的创造性事业. 广大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 , 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 是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 .我们推动科学发展 , 根本目的就是要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 , 坚持为崇高

15、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 , 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 益的一致性 , 坚持保障人民权益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致性, 做到发展为了人民、 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3.5习近平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 也要金山银山。 宁要绿水青山, 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请结合自然地理环境在社会生存和发展中的作用, 谈谈应怎样认识和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 保护的关系(1)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发展,保护和改善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但不能只 保护环境,不发展经济,加快经济建设,绝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繁荣 (2)在推进现代化建

16、设的进程中,我们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同时,必须把保 护环境放在突出位置。(3)我们必须认识到保护环境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4)实践证明,保护好环境就能增加投资吸引力和经济竞争力。(5)加快经济建设,绝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绝不能把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对立起来或 割裂开来,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4.1为什么说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 东西"资本关系是以劳动者和劳动条件的所有权之间的分离为前提, 即少数人拥有大量的货币财富 和生产资料, 多数人成为一无所有的自由劳动者。 这两个条件的产生是资本主

17、义原始积累的 结果,而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过程就是征服、奴役、掠夺、杀戮过程。(1)资本主义萌芽于 14 世纪末 15 世纪初在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途径有两个:一是从 小商品经济中出来, 而是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成。 资本主义是资本剥削劳动、 列强掠夺 弱国的代名词。 利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 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进行残酷的殖民掠夺以 积累资本。 在自由竞争时代,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在世界范围开辟殖民地, 贩卖奴隶, 贩卖 鸦片, 依靠殖民战争和殖民地贸易进行资本积累和扩张。 发展到垄断阶段后,统一的、 无所 不包的世界市场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逐步形成, 资本家垄断同盟为瓜分世界而引发了两

18、 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巨大浩劫。二战后,由于社会主义的胜利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西方列强被迫放弃了旧的殖民主义政策, 转而利用赢得独立和解放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大规模 工业化的机会, 扩大资本的世界市场, 深化资本的国际大循环, 通过不平等交换、 资本输出、 技术垄断以及债务盘剥等, 更加巧妙地剥削和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和财富。 在当今经济全 球化进程中, 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它们控制的国际经济、 金融等组织, 通过它们制定的国际 “游 戏规则”,推行以所谓新自由主义为旗号的经济全球化战略,继续主导国际经济秩序,保持 和发展它们在经济结构和贸易、 科技、 金融等领域的全球优势地位, 攫取着经济全球

19、化的最 大好处。(2)从资本主义种种发展过程来看,可以说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就是资本剥削劳动、列强 掠夺弱国的历史, 这种剥夺的历史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 随着资本主义的无 限扩大,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资产阶级利用暴力手段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条件, 资本的原始积累主要通过暴力手段剥夺 农民的土地, 用暴力手段抢夺货币财富。 用暴力剥夺农民的土地, 是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的 基础, 资本家和贵族通过掠夺教会地产, 欺骗性的出让国有土地, 盗窃共有地,用剥夺的方 法,用残暴的恐怖的手段把封建财产和克兰财产转化为现代私有财产, 建立了资本主义土地 私有制。利

20、用国家政权的力量进行残酷的殖民掠夺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又一个重要方式,从 15 世纪起,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武力征服海外殖民地,屠杀当地居民,抢掠金银珠宝,大批 贩卖黑人, 实行关税保护制度, 进行商业战争,资产阶级在国外进行疯狂掠夺的同时, 还通 过国债制度,课税制度和保护关税制度,加强对国人 的剥削,积累巨额资产。资本的额原 始积累的事实表明,资产阶级的发家史就是一部罪恶的掠夺史。 所以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4.2 如何理解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来自劳动二重性的矛盾,归根结底来 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 商品经济存在着一系列的矛盾,包括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即

21、商品二因素的矛盾) 、具体 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即劳动二重性从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其中私人劳 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它决定着劳动二重性的矛盾和商品二因素的矛 盾。 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来源于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矛盾。 在商品交换过程中, 生产商品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是不能直接进行量的比较的, 只有将具体 劳动还原为抽象劳动,也就是从具体劳动中抽象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才能进行量的比较。 然而,具体劳动能否还原为抽象劳动,在根本上取决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能否实现统一。 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生产的产品如果与社会的需求不相适应, 这个私人劳动就

22、不被承认为 社会劳动, 它作为具体劳动的有用性质也就不被社会所承认, 因而不能还原为抽象劳动, 这 意味着商品的价值不能实现,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没有得到解决。 反过来, 如 果私人劳动生产的产品为社会所接受, 则这种私人劳动就被承认并转化为社会劳动, 它作为 具体劳动的有用性质就被社会所承认, 因而可以还原为抽象劳动, 这意味着商品的价值得到 了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得到了解决。4.3如何理解 "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资本是自行增殖的价值, 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在现实生活中, 资本总是表现为一定 的物,例如货币、 机器设备、 商品等

23、,但这些物本身并不是资本, 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下, 这些物被用来从事以获得剩余价值为目的的生产活动,也就是成为带来剩余价值的手段时, 它才成为资本。 所以马克思强调指出, 资本的本质不是物, 而是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一种社 会生产关系,即资本主义剥削关系。4.4 运用历史和现实的事实说明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集中 体现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同生产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体现在1929 1933 年经济大萧条中 .这次危机爆发前 ,美国社会生产处于无计划的混乱状态下 . 各生产厂家为了促销 ,发明出“分 期付款”的销售办法 ,与银行等金融机构联合 ,造成经济上出现“虚假繁荣” , 而广大人民的 消费能力越来越低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