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质量是生产、设计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_第1页
产品质量是生产、设计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_第2页
产品质量是生产、设计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_第3页
产品质量是生产、设计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_第4页
产品质量是生产、设计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产品质量是生产、设计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 “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只有在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只有在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严格按照生产工艺和作业指导书要求进行,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严格按照生产工艺和作业指导书要求进行,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 可是“质量是生产出来的还是检验出来的”这个话题,一直以来成为企业界争可是“质量是生产出来的还是检验出来的”这个话题,一直以来成为企业界争论的焦点:生产者说质量是检验出来的,劣质产品流入市场是检验员没有把好论的焦点:生产者说质量是检验出来的,劣质产品流入市场是检验员没有把好关;检验员说质量是生产出来的,生产

2、者如果不制造不合格品,市场上就没有关;检验员说质量是生产出来的,生产者如果不制造不合格品,市场上就没有劣质产品!时至今日,很多的公司,一但有品质问题,就把责任往品质部门推,劣质产品!时至今日,很多的公司,一但有品质问题,就把责任往品质部门推,认为这就是品质部门的责任,因为很多公司都存在着这样的错误观点认为这就是品质部门的责任,因为很多公司都存在着这样的错误观点: 容许少数的不良,意外的瑕疵是无可避免的;容许少数的不良,意外的瑕疵是无可避免的; 品质是品管部门的责任;品质是品管部门的责任; 只重视产品的检验,检验人员需要负责解决瑕疵品;只重视产品的检验,检验人员需要负责解决瑕疵品; 出了问题,都

3、觉得是品质部门的事情。出了问题,都觉得是品质部门的事情。 我想许多做品质工作的朋友,都或多或少有过这样的感受。往往写报告我想许多做品质工作的朋友,都或多或少有过这样的感受。往往写报告时,品质部一个人完成,其他部门基本上不管;老板觉得品质不是很重要,研时,品质部一个人完成,其他部门基本上不管;老板觉得品质不是很重要,研发很重要,赚钱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品质部门在公司并没有什么地位,往往发很重要,赚钱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品质部门在公司并没有什么地位,往往说了几句真话,就该被闪人了。说了几句真话,就该被闪人了。 那么,产品质量那么,产品质量到底是生产出来的还是检验出来的呢?首先我们要分析先到底是生产

4、出来的还是检验出来的呢?首先我们要分析先与后、主动与被动的关系。众所周知,产品生产在前,检验在后,换言之,只与后、主动与被动的关系。众所周知,产品生产在前,检验在后,换言之,只有先生产出产品,才能检验,如果没有产品就无从检验,何来优劣的结果?显有先生产出产品,才能检验,如果没有产品就无从检验,何来优劣的结果?显然:生产是主动的,检验是被动的。“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然:生产是主动的,检验是被动的。“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这一理念之前,早期的质量管理仅限于质量检验,仅能对产品的质量实行的”这一理念之前,早期的质量管理仅限于质量检验,仅能对产品的质量实行事后把关。威廉戴

5、明的这句质量名言指出,只有在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事后把关。威廉戴明的这句质量名言指出,只有在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严格按照生产工艺和作业指导书要求进行,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如果忽略过严格按照生产工艺和作业指导书要求进行,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如果忽略过程控制,只靠检验,是不可能保证产品质量的,因为质量检验程控制,只靠检验,是不可能保证产品质量的,因为质量检验,只能剔除次品,只能剔除次品和废品,并不能提高产品质量。也就是说,质量控制的重点决不能放在事后把和废品,并不能提高产品质量。也就是说,质量控制的重点决不能放在事后把关,而必须放在制造阶段,即生产过程阶段。关,而必须放在制造阶段,即生产过程阶

6、段。 一、为什么会出现品质问一、为什么会出现品质问题?题? 产品开发前问题不处理好,量产直通率太低,就希望靠着品质救火,产品开发前问题不处理好,量产直通率太低,就希望靠着品质救火,想靠提高检测的频率,从中降低瑕疵品或不合格品;加入返工料,不合格物料,想靠提高检测的频率,从中降低瑕疵品或不合格品;加入返工料,不合格物料,却没有事先经过测试验证,没有准确的产品质量波动情况认知;客户催着要货,却没有事先经过测试验证,没有准确的产品质量波动情况认知;客户催着要货,上面施压,老大就根据自己的所谓的实际经验说话,对于不在标准范围的产品,上面施压,老大就根据自己的所谓的实际经验说话,对于不在标准范围的产品,

7、实施实施特殊放行,导致产品问题;行业提高了产品的质量标准,公司还依旧按照特殊放行,导致产品问题;行业提高了产品的质量标准,公司还依旧按照原来的标准生产;生产过程中出现非人为的品质问题,却又不在检测频率范围原来的标准生产;生产过程中出现非人为的品质问题,却又不在检测频率范围内等内等 二、品质的真实案例二、品质的真实案例 案例一:案例一: 某汽车配件,使用某公司生产的某汽车配件,使用某公司生产的 ABSABS(750SQ750SQ),用了),用了 3.43.4 吨后,发现吨后,发现用该原料制造的塑料件表面均有黑点,造成产品不合格,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用该原料制造的塑料件表面均有黑点,造成产品不合格,

8、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案例二:案例二: 某公司生产白色膜用于奶膜,所有的检测项目都合格,所以方法出厂,某公司生产白色膜用于奶膜,所有的检测项目都合格,所以方法出厂,但是薄膜生产商在使用的时候,发现母粒味道比较难闻,后来就进行投诉。最但是薄膜生产商在使用的时候,发现母粒味道比较难闻,后来就进行投诉。最后导致,几百吨的订单,就因为这样的一个品质问后导致,几百吨的订单,就因为这样的一个品质问题,黄了。万幸的是,使用题,黄了。万幸的是,使用商没有把薄膜生产出来,不然后果就真的不堪设想了。商没有把薄膜生产出来,不然后果就真的不堪设想了。 案例三:案例三: 某公司生产的工程母粒,由于对颜色控制不严格,导致使

9、用公司生产的塑某公司生产的工程母粒,由于对颜色控制不严格,导致使用公司生产的塑料件产生色差,从而导致客户不再使用该公司的塑料产品。料件产生色差,从而导致客户不再使用该公司的塑料产品。 案例四:案例四: 由于对塑料水分控制不严格,导致塑料制品商在使用塑料过程中,塑料出由于对塑料水分控制不严格,导致塑料制品商在使用塑料过程中,塑料出现各种气泡,导致大量的不合格品产生,最后几十吨的塑料,全部退货,并赔现各种气泡,导致大量的不合格品产生,最后几十吨的塑料,全部退货,并赔偿已造成的损失。偿已造成的损失。 对于塑料出现品质的案例,屡见不鲜。如果这些情况都要品质部门来背黑对于塑料出现品质的案例,屡见不鲜。如

10、果这些情况都要品质部门来背黑锅的话,那真的是太冤枉了。笔者认为,质量管理体系的每一环节,都需要锅的话,那真的是太冤枉了。笔者认为,质量管理体系的每一环节,都需要进进行质量控制,而这些控制显然不是质检部门或质量管理部门能够完全承担的,行质量控制,而这些控制显然不是质检部门或质量管理部门能够完全承担的,必须由处于最佳位置的人员来实施这些控制。例如,某些产品的在生产过程中必须由处于最佳位置的人员来实施这些控制。例如,某些产品的在生产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很容易,但在检测中却很难发现,此时,该处于生产作业者显然发现质量问题很容易,但在检测中却很难发现,此时,该处于生产作业者显然比质检员对质量问题更了解,如

11、果作业者不主动控制质量,仅仅依靠质检员把比质检员对质量问题更了解,如果作业者不主动控制质量,仅仅依靠质检员把关,产品质量就难以从根本上得到保证。关,产品质量就难以从根本上得到保证。 三、如何全方位控制产品质量三、如何全方位控制产品质量 产品在设计阶段就基本定位了,然后的质量全靠采购、加工制造、包产品在设计阶段就基本定位了,然后的质量全靠采购、加工制造、包装、运输来保证了,把这些装、运输来保证了,把这些环节控制好,质量自然就控制好了。所以产品质量环节控制好,质量自然就控制好了。所以产品质量是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实现的,质量是通过工艺管理实现的。如何控制产品质是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实现的,质量是通过工

12、艺管理实现的。如何控制产品质量:量: 第一,树立品质是企业的命脉意识第一,树立品质是企业的命脉意识 要全员认识到:产品的品质不好,产品就没有市场,产品没有市场,企业要全员认识到:产品的品质不好,产品就没有市场,产品没有市场,企业就失去了利润来源,时间长了,企业就会倒闭,随之而来的就是员工失业。当就失去了利润来源,时间长了,企业就会倒闭,随之而来的就是员工失业。当然对于公司来说,即使产品市场良好,但也要“居安思危”,把产品品质做得然对于公司来说,即使产品市场良好,但也要“居安思危”,把产品品质做得更好,营造更好的企业口碑。俗话说:“你若盛开,清风自来”。更好,营造更好的企业口碑。俗话说:“你若盛

13、开,清风自来”。 第二,树立品质的客户意识第二,树立品质的客户意识 一切以客户为中心,把自己看成客户,把自己看成是下一道工序的操作一切以客户为中心,把自己看成客户,把自己看成是下一道工序的操作者,把自己看成是产品的消费者。这样,在工作当中就会自觉地把工作做好,者,把自己看成是产品的消费者。这样,在工作当中就会自觉地把工作做好,大家都把工作做好了,产品的品质才会有保证,如果在工作中偷工减料,危害大家都把工作做好了,产品的品质才会有保证,如果在工作中偷工减料,危害的将是自己的切身利益。的将是自己的切身利益。 第三,树立品质的预防意识第三,树立品质的预防意识 “产品的品质是生产出来的、设计出来,不是

14、靠检验出来的,第一时间就要“产品的品质是生产出来的、设计出来,不是靠检验出来的,第一时间就要把事情做好。”这不是一句口号,这很好地体现了产品质量的预防性,如果的把事情做好。”这不是一句口号,这很好地体现了产品质量的预防性,如果的品质控制不从源头开始,将很难控制产品的质量。品质控制不从源头开始,将很难控制产品的质量。 即使生产中投入大量的检验人力去把关,生产时由于没从源头去控制而产即使生产中投入大量的检验人力去把关,生产时由于没从源头去控制而产生的生的大量次品甚至废品,产品的成本将大大提高。况且有些产品的质量问题可能无大量次品甚至废品,产品的成本将大大提高。况且有些产品的质量问题可能无法从后道工

15、序发现并弥补,这更要求我们在第一时间把事情做好,预防品质问法从后道工序发现并弥补,这更要求我们在第一时间把事情做好,预防品质问题的发生。题的发生。 第四,树立品质的程序意识第四,树立品质的程序意识 品质管理是全过程、全公司的,而各个过程之间,全公司各部门之间的工品质管理是全过程、全公司的,而各个过程之间,全公司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必须是有序的、有效的,要求全体品质管理人员、操作人员严格按程序做,作必须是有序的、有效的,要求全体品质管理人员、操作人员严格按程序做,如果不按程序工作出错的机会就会增多,产品的质量也就无法保证。如果不按程序工作出错的机会就会增多,产品的质量也就无法保证。 第五,树立品质的

16、责任意识第五,树立品质的责任意识 质量问题有质量问题有 80%80%出于管理层,而只有出于管理层,而只有 20%20%的问题起源于员工,也就是说,的问题起源于员工,也就是说,管理者可控缺陷约占管理者可控缺陷约占 80%80%,操作者可,操作者可控缺陷一般小于控缺陷一般小于 20%20%。在管理者完善管理水。在管理者完善管理水平的同时,还必须要使操作者明白如下四点:平的同时,还必须要使操作者明白如下四点: A.A.操作者知道他怎么做和为什么要这样做;操作者知道他怎么做和为什么要这样做; B.B.操作者知道他生产出来的产品是否符合规范的要求;操作者知道他生产出来的产品是否符合规范的要求; C.C.

17、操作者知道他生产出来的产品不符合规格将会产生什么后果;操作者知道他生产出来的产品不符合规格将会产生什么后果; D.D.操作者具备对异常情况进行正确处理的能力。操作者具备对异常情况进行正确处理的能力。 如果上述四点都已得到满足以及生产中设备、工装、检测及材料等物质条如果上述四点都已得到满足以及生产中设备、工装、检测及材料等物质条件均具备而故障依然发生,则认为是操作者可控的缺陷;如果上述四点中有任件均具备而故障依然发生,则认为是操作者可控的缺陷;如果上述四点中有任何一点不能得到满足或者生产中设备、工装、检测及材料等物质条件不具备而何一点不能得到满足或者生产中设备、工装、检测及材料等物质条件不具备而

18、产生故障,那就是产生故障,那就是管理人员的责任。只有了解品质问题的责任,才能有的放矢管理人员的责任。只有了解品质问题的责任,才能有的放矢地去改善问题将品质提高。地去改善问题将品质提高。 第六,树立品质的持续发送意识第六,树立品质的持续发送意识 品质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品质改善是一个持续的、不断完善的过程,它品质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品质改善是一个持续的、不断完善的过程,它遵循遵循 PDCAPDCA 模式,模式,PDCAPDCA 模式可简述如下:模式可简述如下: P P计划:根据产品的要求,制定改善计划;计划:根据产品的要求,制定改善计划; D D实施:实施计划;实施:实施计划; C C检查:根据

19、产品要求,对过程和产品进行检验;检查:根据产品要求,对过程和产品进行检验; A A处置: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产品品质。处置: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产品品质。 只有这样,我们的产品质量才会不断上升,也只有只有这样,我们的产品质量才会不断上升,也只有这样不断地提高质量及创这样不断地提高质量及创新,才会不断地取胜于市场。新,才会不断地取胜于市场。 第七,树立品质的成本意识(即品质标准意识)第七,树立品质的成本意识(即品质标准意识) 保证品质,追求利润是企业永远的目标。企业要发展,不得不注重生产的保证品质,追求利润是企业永远的目标。企业要发展,不得不注重生产的成本,然而成本与品质息息相关,品质做得好,可

20、以将产品的成本降到最低,成本,然而成本与品质息息相关,品质做得好,可以将产品的成本降到最低,如果产品的质量不好,经常遭到客户退货投诉,那么他的成本将会居高不下,如果产品的质量不好,经常遭到客户退货投诉,那么他的成本将会居高不下,甚至将企业逼到绝境。好多企业衰败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没有客源、没有订单,甚至将企业逼到绝境。好多企业衰败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没有客源、没有订单,而是因企业内部管理得不好,成本降不下来而无法参与市场竞争,企业应该引而是因企业内部管理得不好,成本降不下来而无法参与市场竞争,企业应该引以为戒。以为戒。 但品质也不是越严对企业越有利。相反,过分地提高产品品质但品质也不是越严对企业越有利。相反,过分地提高产品品质将造成将造成品质过剩,也同样提高生产成本。所以我们在生产时,要求各工序和环节严格品质过剩,也同样提高生产成本。所以我们在生产时,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