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_第1页
中医基础理论_第2页
中医基础理论_第3页
中医基础理论_第4页
中医基础理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一、发展简史1.1.黄帝内经黄帝内经 现存最早的中医学专著;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的建立。现存最早的中医学专著;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的建立。2.2.难经难经扁鹊扁鹊3.3.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 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4.4.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二、中医学特点1.1.整体观念整体观念人与自然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 人体本身的统一人体本身的统一 人体身心的统一人体身心的统一人与社会的统一人与社会的统一2. 2. 辨证论治辨证论治 辨证: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通过分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

2、,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 论治:论治:又称施治,就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又称施治,就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应的治疗方法。概念含义:含义:阴阳是对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阴阳是对宇宙中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 方属性的概括方属性的概括初期含义:初期含义:朝向日光为阳,背向日光为阴朝向日光为阳,背向日光为阴 阴阳学说:阴阳学说:宇宙间一切事物都包含着阴阳相互对立的宇宙间一切事物都包含着阴阳相互对立的 两个方面两个方面概念

3、事物阴阳属性的事物阴阳属性的两类特定的相反两类特定的相反趋向趋向明亮、温热、活动、兴奋、明亮、温热、活动、兴奋、向上、向外、扩散、开放等向上、向外、扩散、开放等晦暗、沉静、抑制、向下、晦暗、沉静、抑制、向下、寒凉、向内、凝聚、闭合等寒凉、向内、凝聚、闭合等素问素问. .阴阳离合论阴阳离合论:“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相对的,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相对的, 素问素问. .金匮真言论金匮真言论:“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属性阴阳属性概念

4、阴阳属性的特性阴阳属性的特性1.1.阴阳的相关性阴阳的相关性2.2.阴阳的相对性阴阳的相对性3.3.阴阳的普遍性阴阳的普遍性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1.1.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的对立制约类经附翼类经附翼. .医易医易:“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阳。”2.2.阴阳的互根互用阴阳的互根互用素问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阴阳应象大论:“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阴之使也。” ” 3. 3. 阴阳的消长阴阳的消长4.4.阴阳转化阴阳转化“重阳必阴,重阴必阳重阳必阴,重阴必阳”、“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 此长彼消此长彼消热盛

5、伤阴,寒盛伤阳热盛伤阴,寒盛伤阳此消彼长此消彼长阴虚火旺,阳虚阴盛阴虚火旺,阳虚阴盛此长彼长此长彼长此消彼消此消彼消补气生血,补血养气补气生血,补血养气气虚引起血虚,血虚引起气虚气虚引起血虚,血虚引起气虚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1. 1.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阳阳 表表 上上 左左 外外侧侧腰腰背背 背背胸胸 六六腑腑 心心肺肺 手手足足三三阳阳经经 阴阴 内内下下右右内内侧侧胸胸腹腹腰腰腹腹五五脏脏肝肝脾脾肾肾手手足足三三阴阴经经-2. 2. 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概括人体的生理功能物质与功能的矛盾运动物质与功能的矛盾运动 阳气(阳)阳气(阳)促进物质的新陈代谢促进物质的新陈代谢 阴

6、精(阴)阴精(阴)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 升、出(阳)升、出(阳) 降、入(阴)降、入(阴)常态常态阴阳平衡;病态阴阳平衡;病态阴阳失衡阴阳失衡-3. 3. 阐述人体的病理变化阐述人体的病理变化阳偏胜阳偏胜阴偏胜阴偏胜阳偏衰阳偏衰阴偏衰阴偏衰-4.4.用于疾病的诊断用于疾病的诊断5.5.确立护治原则确立护治原则6.6.归纳药性归纳药性7.7.指导养生指导养生-调调整整阴阴阳阳阴盛阴盛阴阳阴阳偏盛偏盛实证实证实寒证实寒证 寒者热之(热性方药)寒者热之(热性方药)伤阳伤阳兼阳虚兼阳虚(酌加温阳药)(酌加温阳药)阳盛阳盛实热证实热证 热者寒之(寒性方

7、药)热者寒之(寒性方药)伤阴伤阴兼阴虚兼阴虚(酌加养阴药)(酌加养阴药)阴虚阴虚阴阳阴阳偏衰偏衰虚证虚证虚热证虚热证 补阴(阳病治阴,壮水补阴(阳病治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之主,以制阳光。)阳虚阳虚虚寒证虚寒证 补阳(阴病治阳,益火补阳(阴病治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之源,以消阴翳。)泻泻其其有有余余补补其其不不足足n阴阳相互关联的、对立双方的、属性的概括n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有:阴阳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n保持阴阳相对平衡是人体健康的根本n阴阳失调的基本病理变化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n中医诊察疾病先别阴阳n治疗原则补其不足,泻其有余小结五:五:金木水火土(

8、五材)金木水火土(五材)行:行:运动变化运动变化五行: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概念概念内容内容1.1.五行各自的特性五行各自的特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2.2.事物五行属性的归类事物五行属性的归类取象比类法、推演络绎法取象比类法、推演络绎法3.3.五行的相生相克及制化五行的相生相克及制化内容内容五行五行自自 然然 界界 五色五色五音五音五味五味五化五化五气五气五方五方五季五季 木木青青角角酸酸生生风风东东春春火火赤赤徵徵苦苦长长暑暑南南夏夏土土黄黄宫宫甘甘化化

9、湿湿中中长夏长夏金金白白商商辛辛收收燥燥西西秋秋水水黑黑羽羽咸咸藏藏寒寒北北冬冬内容内容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木曰曲直 曲曲 弯曲;直弯曲;直伸直;能屈能伸。伸直;能屈能伸。 生长、生长、升发升发、舒畅、舒畅、条达条达 火曰炎上炎炎 热、热、光光 明、明、向向 上、上、升升 腾。腾。n 万物土中生,万物土中生, 万物土中灭。万物土中灭。n“土载四行土载四行”n 生化、承载、生化、承载、 受纳受纳稼稼穑穑土爰稼穑 水曰润下 滋润、下行、滋润、下行、 寒凉、闭藏寒凉、闭藏 金曰从革肃杀、清洁肃杀、清洁收敛、沉降收敛、沉降五行的特性五行的特性 木曰曲直:生长、升发、舒畅、条达生

10、长、升发、舒畅、条达 火曰炎上:炎热、升腾、光明炎热、升腾、光明、向上、向上 土爰稼穑:生化、承载、受纳生化、承载、受纳 金曰从革:肃杀、清洁、收敛、沉降肃杀、清洁、收敛、沉降 水曰润下:滋润、下行、寒凉、闭藏滋润、下行、寒凉、闭藏 古人以五行的特性为依据,采用古人以五行的特性为依据,采用取象比类取象比类法法和和推演络绎法推演络绎法,对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对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进行五行归类,从而构建了五行系统。进行五行归类,从而构建了五行系统。 取象比类法取象比类法:“取象取象”:即是从事物的外即是从事物的外象中找出能反映本质的特有征象象中找出能反映本质的特有征象;“比类比类”:即将某种事

11、物所特有的征象与五行各自的特性即将某种事物所特有的征象与五行各自的特性相比较,以确定其五行归属相比较,以确定其五行归属。 如东方为日出之方位与木的升发特性相类,如东方为日出之方位与木的升发特性相类,故东方属木。同理,则西方属金。故东方属木。同理,则西方属金。四、四、事物五行属性的归类事物五行属性的归类五方五方与五行与五行南北东东西西 推演络绎法推演络绎法:根据已知某些事物的五行属性,推演归纳其他根据已知某些事物的五行属性,推演归纳其他相关事物,从而确定这些事物的五行归属相关事物,从而确定这些事物的五行归属。 例如:已知肝属木(大前提),由于肝合胆、主筋、其华在例如:已知肝属木(大前提),由于肝

12、合胆、主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小前提),因此可推演络绎胆、筋、爪、目皆属爪、开窍于目(小前提),因此可推演络绎胆、筋、爪、目皆属于木。于木。 中医学在中医学在“天人相应天人相应”思想指导下,以五行为中心,将自然思想指导下,以五行为中心,将自然界空间结构的五方,时间结构的五季,人体结构的五脏进行了五界空间结构的五方,时间结构的五季,人体结构的五脏进行了五行属性的归纳,从而将人体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的事物或现象联行属性的归纳,从而将人体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的事物或现象联系起来,形成了联系人体内外环境的五行结构系统,用以说明人系起来,形成了联系人体内外环境的五行结构系统,用以说明人体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

13、统一体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五、五行之间的关系 五行的关系五行的关系特殊状态下的关系特殊状态下的关系一般状态下的关系一般状态下的关系五行制化五行相生五行母子相及五行相侮五行相乘五行相克(一)一般状态下的关系(一)一般状态下的关系 1 1、五行相生、五行相生 (1)概念:是指木、火、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和促进的关系。(2)次序:木木火火土土金金水水木木木木火火土土金金水水生生生(3)关系: “ “生我生我”者为母者为母母子关系母子关系 “ “我生我生”者为子者为子(4)举例: 生木木火火“生我生我”“母母”(

14、我)(我)“子子”(我(我)“我生我生” (我 ) 木木火火土土生生“生我”“子子”“母母”“我生” 2 2、五行相克五行相克 (1)概念:是指木、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间相克制、在着有序的间相克制、制约的关系。制约的关系。 (2)次序:木木土土水水火火金金木木 水水木木火火金金土土克克克 (3)关系: “克我克我”者为者为“所不胜所不胜”所胜与所不胜的关系所胜与所不胜的关系 “我克我克”者为者为“所胜所胜” (4)举例: 克木木“所不胜所不胜”“克我克我”(我)(我)“我克我克”(我)(我)“所胜所胜”土土 木木土土克克“所不胜”“我克我克”“克我克我”“

15、所胜”水水 (我)(我) 3 3、五行制化、五行制化 (1)概念:是指五行是指五行之间既相互资生,又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以维持事相互制约,以维持事物间的动态平衡,推物间的动态平衡,推动事物间有序的发展动事物间有序的发展与变化。与变化。木木火火土土克生金金水水(2)类型: 生中有克生中有克(以相生为主以相生为主) 克中有生克中有生(以相克为主以相克为主) 木木火火土土克克生生生生生中有克生中有克金金水水火火克克生生克克克中有生克中有生五行生克制化图例 (子) 火 (我生) (克我) (我克) 金 土 (所不胜) (所胜) (生我) 水 (母)木(我)1 1、五行相乘、五行相乘 (1)概念

16、:是指五行中某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制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制约或克制。又称为约或克制。又称为“倍克倍克”。 (2)次序:同相克同相克即木即木土土水水火火金金木木 (3)与相克的关系:二者次序相二者次序相同,但相克用于说明正常(生理)同,但相克用于说明正常(生理)情况,相乘用于说明异常(病理)情况,相乘用于说明异常(病理)变化。变化。 水水木木火火金土土(二)特殊状态下的关系(二)特殊状态下的关系乘乘乘 所不胜一方太过所不胜一方太过 (4)形成条件: 所胜一方太弱所胜一方太弱 上述二者兼而有之上述二者兼而有之-(5)举例:木木土土木木土土木木土土乘乘木木土土乘乘克克10g10g20

17、g10g5g10g20g5g乘乘水水木木火火金土土克克侮侮2 2、五行相侮五行相侮(1)概念:是指五行中是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又称为反向制约和克制。又称为“反克反克”。(2)次序:反相克,即反相克,即木木金金火火水水土土木。木。侮 所不胜一方太弱所不胜一方太弱 (3)形成条件: 所胜一方太过所胜一方太过 上述二者兼而有之上述二者兼而有之(4)举例:木木土土木木土土木木土土侮侮木木土土侮侮克克10g10g10g5g10g20g5g20g侮侮五 行 乘 侮 关 系 图金金木木土土木强木强木木 弱弱气有余金克木 木克土其不及 制制 己己 所所 胜胜侮侮

18、 所所 不不 胜胜(所不胜)(所 胜)(木旺侮金) (木强乘土) (木弱金乘)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不胜,侮而乘之(木弱土侮)己所胜,轻而侮之己所胜,轻而侮之 3 3、五行的母子相及、五行的母子相及(1)概念: 母病及子母病及子: :母行异常累及其子行,母行异常累及其子行, 导致母子两行皆异常。导致母子两行皆异常。 子病及母子病及母: :子行异常影响其母行,子行异常影响其母行, 终致子母两行皆异常。终致子母两行皆异常。 母病及子母病及子同相生序同相生序(2)次序: 子病及母子病及母反相生序反相生序 (3)规律: 母病及子:母虚母病及子:母虚子虚子虚“母子两虚母子两虚” 子亢子亢母盛母盛“子令母

19、实子令母实” 子病及母子病及母 子弱子弱母虚母虚“子累母虚子累母虚” 子亢子亢损母损母“子盗母气子盗母气” (一一)说明脏腑的生理及相互关系 (二二)阐释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阐释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三三)指导疾病的诊断指导疾病的诊断 (四四)指导疾病的治疗指导疾病的治疗六、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 1、运用五行特性,解释五脏的生理功能或、运用五行特性,解释五脏的生理功能或特性。特性。2 2、运用五行归类的理论,解释五脏与六腑、运用五行归类的理论,解释五脏与六腑、形体、官窍之间的联系。形体、官窍之间的联系。3 3、运用五行归类的理论,解释五脏与五季、运用五行归类的理论,解释五脏与五季、五气、五

20、化等之间的联系,构建天人一体的五气、五化等之间的联系,构建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五脏系统。4 4、运用五行生克制化的理论,解释五脏系、运用五行生克制化的理论,解释五脏系统之间的联系统之间的联系 (一)(一)说明脏腑的生理及相互关系说明脏腑的生理及相互关系1 1、运用五行特性,解释五、运用五行特性,解释五脏的生理功能或特性脏的生理功能或特性n木性曲直,畅顺条达,有升发的特征,故用以类比肝木性曲直,畅顺条达,有升发的特征,故用以类比肝脏喜条达而恶抑郁,疏泄气机的特性和功能;脏喜条达而恶抑郁,疏泄气机的特性和功能;n火性温热,以类比心阳对人体的温煦作用;火性温热,以类比心阳对人体的温煦作用;n土性敦厚

21、,生化万物,故以此类比脾胃消化饮食,运土性敦厚,生化万物,故以此类比脾胃消化饮食,运送精微,营养全身的功能;送精微,营养全身的功能;n金性清肃,收敛、清洁,以此类比肺及大肠、皮毛对金性清肃,收敛、清洁,以此类比肺及大肠、皮毛对人体具有的清除废料,保持人体洁净的功能;人体具有的清除废料,保持人体洁净的功能;n水性润下,有闭藏特性,故用以类比肾主藏精、主水水性润下,有闭藏特性,故用以类比肾主藏精、主水液的功能。液的功能。2 2、运用五行归类的理论,、运用五行归类的理论,解释五脏与六腑、形体、官解释五脏与六腑、形体、官窍之间的联系窍之间的联系n 以五脏(肝、心、脾、肺、肾)为中心,与以五脏(肝、心、

22、脾、肺、肾)为中心,与六腑(实为五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六腑(实为五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相配合,联系五脏支配的五体(筋、脉、肉、皮、相配合,联系五脏支配的五体(筋、脉、肉、皮、骨)、所主的五官(目、舌、口、鼻、耳),以骨)、所主的五官(目、舌、口、鼻、耳),以及外荣于体表的特定组织,即五华(爪、面、唇、及外荣于体表的特定组织,即五华(爪、面、唇、毛、发)等,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的脏腑结构系毛、发)等,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的脏腑结构系统。统。 3 3、运用五行归类的理论,解释五脏与五季、运用五行归类的理论,解释五脏与五季、五气、五化等之间的联系五气、五化等之间的联系n 把人体的五脏

23、、六腑、五体、五官等,分别把人体的五脏、六腑、五体、五官等,分别与自然界的五方、五季、五味、五色等事物加以与自然界的五方、五季、五味、五色等事物加以横向联系横向联系 ,构建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构建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 (1)以五行相生说明五脏之间的资生关系:以五行相生说明五脏之间的资生关系: 木生火:肝藏血以济心,肝之疏泄以助心行木生火:肝藏血以济心,肝之疏泄以助心行血;血; 火生土:心血滋养脾土,心火生土:心血滋养脾土,心阳温煦阳温煦脾土脾土,助助脾运化;脾运化; 土生金:脾气运化,化气以充肺;土生金:脾气运化,化气以充肺; 金生水:肺之精津下行以滋肾精,肺气肃降金生水:肺之精津下行以滋肾精

24、,肺气肃降以助肾纳气;以助肾纳气; 水生木:肾藏精以滋养肝血,肾阴资助肝阴水生木:肾藏精以滋养肝血,肾阴资助肝阴以防肝阳上亢。以防肝阳上亢。4 4、运用五行生克制化的理论,、运用五行生克制化的理论,解释五脏系统之间的联系解释五脏系统之间的联系 水克火:肾水上济于心阴,可以防止心火之亢烈;水克火:肾水上济于心阴,可以防止心火之亢烈; 火克金:心火之阳热,可以抑制肺气清肃太过;火克金:心火之阳热,可以抑制肺气清肃太过; 金克木:肺气清肃,可以抑制肝阳的上亢;金克木:肺气清肃,可以抑制肝阳的上亢; 木克土:肝气条达,可疏泄脾气之壅滞;木克土:肝气条达,可疏泄脾气之壅滞; 土克水:脾气之运化水液,可防

25、肾水泛滥。土克水:脾气之运化水液,可防肾水泛滥。(2 2)以五行相克说明五脏间的制约关系)以五行相克说明五脏间的制约关系: 五脏之间的生克制化,说明每一脏在功五脏之间的生克制化,说明每一脏在功能上因有他脏的资助而不致于虚损,又因能上因有他脏的资助而不致于虚损,又因有他脏的制约而不致于过亢。有他脏的制约而不致于过亢。 本脏之气太盛,则受他脏之气制约;本脏之气太盛,则受他脏之气制约;本脏之气虚损,又可由他脏之气补之。本脏之气虚损,又可由他脏之气补之。 如肺(金)气不足,脾(土)可生之;如肺(金)气不足,脾(土)可生之;肾(水)气过亢,脾(土)可克之。肾(水)气过亢,脾(土)可克之。 这种制化关系把

26、五脏紧紧联系成一个这种制化关系把五脏紧紧联系成一个整体,从而保证了人体内环境的统一。整体,从而保证了人体内环境的统一。 (3 3)以五行制化说明五脏之间的协调平衡)以五行制化说明五脏之间的协调平衡: 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可用五行的乘侮和母子相可用五行的乘侮和母子相及规律来阐释。及规律来阐释。 如肝有病如肝有病: 病传至心,为病传至心,为母病及子母病及子, 病传至肾,为病传至肾,为子病及母子病及母; 病传至脾,为病传至脾,为相乘相乘, 病传至肺,为病传至肺,为相侮相侮 。肝肝心心脾脾肺肺肾肾子子病病及及母母母母病病及及子子侮侮乘乘(二)(二)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说明五脏病变

27、的相互影响用五行学说阐释病机用五行学说阐释病机相生关系相生关系的传变的传变相克关系相克关系的传变的传变母病及子母病及子 水不涵木水不涵木肾阴虚肾阴虚 肝阴虚肝阴虚肝肾阴虚肝肾阴虚子病犯母子病犯母 脾气虚脾气虚 心血虚心血虚心脾两虚心脾两虚相相 乘乘 木郁乘土木郁乘土肝气郁结肝气郁结 脾失健运脾失健运肝气乘脾肝气乘脾相相 侮侮 木火刑金木火刑金肝气郁结肝气郁结 日久化火日久化火肝火犯肺肝火犯肺 1四诊与五行合参,确定五脏病变部位。四诊与五行合参,确定五脏病变部位。 2四诊与五行合参,推断病情的轻重顺逆四诊与五行合参,推断病情的轻重顺逆 色脉合参,结合五行生克规律来推断疾病色脉合参,结合五行生克规

28、律来推断疾病的预后。的预后。 如肝病色青而见弦脉,色脉相符,为平;如肝病色青而见弦脉,色脉相符,为平; 若反见浮脉,则属克色之脉,为逆;若反见浮脉,则属克色之脉,为逆; 若得沉脉,则属生色之脉,为顺。若得沉脉,则属生色之脉,为顺。 (三)指导疾病的诊断g 1 1、控制疾病的传变、控制疾病的传变a 2 2、确定治则治法、确定治则治法b 3、指导脏腑用药指导脏腑用药d 4、指导针灸选穴指导针灸选穴i 5、指导精神疗法指导精神疗法(四)指导疾病的治疗 五脏中某一脏有病,可能传及其他四脏。五脏中某一脏有病,可能传及其他四脏。故临床治疗时,除对所病本脏进行治疗之外,故临床治疗时,除对所病本脏进行治疗之外

29、,还要依据其传变规律,治疗其他脏腑,以防止还要依据其传变规律,治疗其他脏腑,以防止其传变。如肝气太过,或郁结或上逆,木亢则其传变。如肝气太过,或郁结或上逆,木亢则乘土,病将及脾胃,此时应在疏肝平肝的基础乘土,病将及脾胃,此时应在疏肝平肝的基础上预先培其脾气,使肝气得平,脾气得健,则上预先培其脾气,使肝气得平,脾气得健,则肝病不得传于脾。肝病不得传于脾。 疾病的传变与否,主要取决于脏气的有疾病的传变与否,主要取决于脏气的有盛有衰。盛有衰。“盛则传,虚则受盛则传,虚则受”,是五脏疾病传,是五脏疾病传变的基本规律。变的基本规律。 1、控制疾病的传变控制疾病的传变f(1)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治则和治法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治则和治法: 临床上运用五行相生规律来治疗疾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