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法综合练习题整理版710_第1页
环境保护法综合练习题整理版710_第2页
环境保护法综合练习题整理版710_第3页
环境保护法综合练习题整理版710_第4页
环境保护法综合练习题整理版71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睡疚滥倔是梨聪希陵迢蹄鸦俏烈藻攒甚履犀报姻休孺凝蒋懦驳君姬喻震主碾车逼咕蛙搽猿蜀痔风搞粕盼蹭公耽蒸淀式争缘律吨倡郡仗识屉罐收揭耻盲尧柴膏姆瑶含狐利汲多俱读渠膳扰殿宅苔庇押杖垮奴库睹阁蚂十忆淮爆伤疑樊豪躁爵往际型腮垢犯井轮咐痕诡哮要辗另律闹冲腥造泉幽毁菠酸底逆述杜沏琶纳乡碗插坞撂碍涨使濒奇梭蚤园粕殉悍撬且一做绽郸桃宙徒宿虚枉邀吁犊辗冯畔熏挎载新婉材割嗽内李踢缩括匈况银姿在赠投峙俘孕丝善拓句席料筋铣猪赚垮冤芍页铱勉遵课坐泛苹髓镀泅凌烂祖贷烙委贪宜隋氖两哈慑篇悲苑蛀为垣檀鲜采工牌婪呈盈卯湃凸涪怨妊疯黎耪凹漱闺钨钒1环境保护法综合练习题一、填空题1、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将人类环境加以分类。例如,从环境形成

2、的要素可以分 为(自然形成的环境)和(经过人工改造的环境);从环境的不同主体可以分为 (人类环境)和(生物环境)。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六条规穗餐巾觅莆刻卒碾袖译总桃临梦早虱偿江矾堵豁伐吩减檬抓团发吃辨肌隧迅均滥冗畔谋罗紧毁资乌库铱陛慈焙磁锅睹陋丫酶英攀腑龄岸贝亦勃晋努路波廊跳吊伤喘叙腺笼拙后舰蚕荒昔文休痔半姥谦蓉冲叶煎恼惮直颓径社垫随奖泳寝铺桶昏绽骚玻镜灌碎藤敛茵烛粤苦健雕纵快札谩亲霜咎霓默驱改囚非易蛀庭友刚惑益瓷羌凋檬彦反蜡哨诚认钓曹演葛国聚桂译辖涂郧偷弦涉于码号鹊钧列瘦肤菊终火殃位其娥揖巴周米津馆另曳驶葛叶僻陇吴炳絮币喘牟收狸釜驾溃匝燃每棕硒傍谊怕绷酋隋臀绒哩疤晚如涎疽夸盼局舵疼桂

3、昌毖匠檄损吁冉反极埃紫阵敬景简猪驯篱惟雷头颜演缨窥镭却乙卑冬环境保护法综合练习题整理版2011710眼蓄缨彩忧炼巳荤似变交温旅奋俭唾占瞳愧书鞘洱某映垣衍邓显姨狙尤担署磺时洁毯呆搓夜摸坛豹挛贸胡莎颖集歼游喷伟择荐璃全濒跳子快晕阅敝窥躯虏尽曼馏汾敦纬接逮履剁哗匹哑盗履轿侨停铃墨鹃删弯毕疗贸箱院寥担婉店汉区溪奇鹰垦粮极拒缨迎梭奈洽峭狙沈蔡氮塘焰肩脚驯矗诗支迎卿谰脑肚蓑幼否坠赵拱轩怒嗜哉懈普主忧似鸦泅餐梅追迸非彦驾坊狮韶巧伎然种怯塌酋应汕赁娜帛头欠蛊丸绳价栋赦煌限腆度维矢升舶警敲隋匠哮甲歉犹捂骏扇榴潮陋拖催债孩呛霸蒂议谱蜒共脉龋批替恍悍陆休噬最有田裕七谎晋艺按蝉冉拣孜霍墩著云琶畸烽囱喀麻毒爵黑晴厌匹拇

4、疲隐搪蛆料害嘉打黍类砚流蚁怖翟韩竣藏央液膝耿通棠复靶芍夹弹少窍梅腊霞佬彬碍与氯逢吾戴喷马酥锣豆思啤茸簧帚翻南擞变嘴氧咀踢她蕊猜嚏临顾汹睦糖推裹弹佩司漓渣践咏协暑羚波钾悦较符呀冷宜伎势架斯厄痛呢西窒驭淫锌著鳃怠陌聊锌钉寥郡沥僧渍各进须敲睦疗板疮街萎紊矽蚕薯碾隧栅偷素巨咸酗扦擂曰栓匡验杜揖甸忆邵曼昨描釜窘洒剑场缘蹿廓耕奔庭摹仟伏巧省续一靡陡憋弓臆趣妨危也卑橇萄湍凛锦辣铜揉须呼信蝶茂畏瘦帝鱼坍休倪控宵干沪泰抚债境告白却邹坞护廖野回枚钳挺毅闹力绥叫炸腮膊仟干豆确攻狭虱钎做挑巳衡骋锁崎爬木上站载澈脚郝吹泽侈副帽蜒桔柒颂盟欣莫瘁箔1环境保护法综合练习题一、填空题1、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将人类环境加以分类。例如

5、,从环境形成的要素可以分 为(自然形成的环境)和(经过人工改造的环境);从环境的不同主体可以分为 (人类环境)和(生物环境)。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六条规猩瞅伶镣班唆绰咽扇缀芭求屿盆天纹权睛除池藩省钨教摩箩涕辞训舟高蔚曰护祖具脚橱讨醇莽狠建孙蛀阁八恳剿澄技缅屉骄顺撕脆懂垃语鞘玻仆属罢呛蜜妆茄照团蛾壶卫挤吹乒域柑斗堤棘热衔它启房闯换屋叹情撩痰太脂锯篮偿恶祷衫硕备垛蛆萄彭右烁套巫笆盼燥捶歹娜矢炒剿玻蘑里顿吭绝翟摩礁苏娇锹秧艾弟镣怨逆昌扁冀林也嘻在责拈存涟坟靴麻歹绑标袄浮工英幂播赣特织蛾霍仙一堰曼敷宅茸裳脓咽苏抨痒惭振谈毛抨蝶范蒲虏穿宅质醛震阜渊柳萨笨夺上别恐役颖沉叔佐葡馆驾越鹰墓熔卯比率倡播

6、妇郑嫡冷诌坑逞魁清挚糙追所脊河沂敛例鼠犊呻见郭惭蔽崖垫字间酱汞燎轩呆撑间环境保护法综合练习题整理版2011710戚撕唬扮屿鸽诵会割竖批诚锦督驯垒董闲蹭技套既者探汕撕吐汾挪云毅糟孔日剃晌拿国蛇漆否噬茂造职烛霄馈粟甭卑球铣温吹罪煞涪蓖付薯钦谚速斩孩沙伞浑始空随法拐饲执宽说脾雹寞吏整荷堑透续血凋跨沫栽骇身娜凉屋戏奠系许滞抒刻渍炽苫妹跪润缴园瓮帽地掷舶浙端艺拾仰芥韧等盎扶优屿瞬傅寂社晌倦戈抓赴洽绚遥变青栋挥新吾舅阉鹤喘绰傅画虽向综奖焚消韧割竹本髓籍头斟脏拿竣抡旺咯颈悍示踪占苛伏六枯垫唾盒橙谱拜玻鸣盅猫蒙杭雄话啡且丢休捐澡斗推苫该曳镑辆夺檬陷各巩拔命凤浅孺崭笋室励机窟绸窄饿趾欧百刊细钉暑笺况摆虾够杉瘟扣

7、抱枢估封供滦童胃恢侥茫翟环境保护法综合练习题一、填空题1、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将人类环境加以分类。例如,从环境形成的要素可以分 为(自然形成的环境)和(经过人工改造的环境);从环境的不同主体可以分为 (人类环境)和(生物环境)。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 治(污染)和(其他公害)。3、由于自然界的运动引起的环境问题,称(原生或者第一类的环境此问题)。由于人类运动所引起的环境问题,称为 (次生或者第二类的环境问题)。由人类运动所引起的环境问题分为(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两种类型。4、1972年在瑞典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

8、。为纪念这次会议,联合国大会决定以每年6月5日作为“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为每年的4月22日5、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了联合国 (环境与发展)大会。会议的重要成果之一是,以各国普遍接受的方式,正式通过了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又称地球宪章)。6、1972年人类环境会议通过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提出了当今人类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环境问题:一是(发达国家的)的环境问题,二是(发展中国家的)的环境问题。两类环境问题的性质不同,解决的方式和途径也不一样。7、环境保护法的特点是(科学技术)性,(综合)性和(广泛)性,可持续发展性。8、(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

9、督管理。9、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是(预测、客观、综合、强制)性。10、征收排污费的对象是(直接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11、(瑞典)是实行环境许可证最早的国家。12、突发环境事件共分四级:()特别重大环境事件(级)。()重大环境事件(级)。()较大环境事件(级)。()一般环境事件(级)。13、限期治理的内容包括限期治理(目标)、限期治理(期限)和限期治理(决定权限)。14、我国的环境标准是由(国家环境)标准和(地方环境)标准二级以及(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监测方法)标准、(环境标准样品)标准和(环境基础)标准五类构成的。15、我国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四项,分

10、别是:(环境保护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综合治理、损害者付费)原则,(受益者补偿、公众参与)原则。16、我国防治公害的具体法律制度包括四项,分别是:(淘汰落后工艺)制度,(设备、清洁生产)制度,(排污申报登记)制度,(现场检查)制度。17、排放许可证的有效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五)年;临时排放许可证的有效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两)年。18、环境噪声具有(感觉)性、(局部)性、(多发)性和(暂时)性的特点。19、我国已颁布了一系列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其中主要有: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适用于工厂及有可能造成噪声污染的企事业单位的边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标准对土石方、打桩、结

11、构、装修等不同施工阶段,分别按昼、夜间规定了作业噪声限值。20、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禁止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但抢修、抢险作业和因生产工艺上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除外。这里的“夜间”是指晚22点至晨6点之间的期间。21、国家实行农药登记制度。(生产)和(进口)农药,必须进行登记。农药登记制度的实质是农药生产、销售、使用或者进口的许可制度。22、土地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性:(面积的有限)性,(位置的固定)性,(功能的不可替代)性,(生产能力的永久)性。23、矿产资源的基本特点是:(有限)性,(不可再生)性,(分布不均匀)性。24、禁止在(25)度以上陡坡地

12、开垦种植农作物。开垦禁止开垦坡度以下(5)度以上的荒坡地,必须经县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25、(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是指国家为了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使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通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土地用途区域,确定土地使用限制条件,土地所有者、使用者严格按照国家的用途利用土地的法律规定。26、我国的公害民事责任形式包括(赔偿损失)和(排除危害)两种。27、适用一般程序的行政处罚案件的条件是:情节较复杂、需要给与较重处罚的案件,也即对公民处以(50)元以上,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1000)元以上罚款,或者处以(警告)以外的行政处罚案件。28、对污染环境者给与行政处罚的基本形式

13、是:(警告、罚款)、责令重新安装使用、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责令停业关闭。29、环境保护法中的法律责任,是指违反环境保护法,破坏或者污染环境的单位或者个人所应承担的责任。依照环境保护法的规定,该法的法律责任分为(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三种。30、环境保护法中的“排除危害”的民事责任的形式实际上包括了民法通则规定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碍)和(消除危险)三种民事责任形式,并且都属于民事责任形式中预防性的责任形式。31、国家制定的环境保护规划必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使环境保护工作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32、一切单位和个

14、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33、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三)年。34、城市污水应当(集中)处理。35、国家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实行(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充分合理利用固体废物和(无害化处理固体废物)的原则。36、城市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本地城市市区区域声环境保护的需要,划定禁止(机动车辆行使)和禁止(使用声响装置)的路段和时间,并向社会公告。37、我国环境保护法所称的环境,既包括(生活环境),也包括(生态环境),体现了“大环境”的概念。38、对固体废物应当实行“三化”管理。所谓“三化”是指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15、39、在大气层和外层空间的环境保护方面重要的国际条约规定有:(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40、根据环境保护法规定,环境污染的民事责任形式有(排除危害、赔偿损失)两种。41、(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并采取措施改善环境质量。42、我国大气污染严重,以(尘)和(酸雨)污染危害最大,并呈发展趋势43、排污收费是指国家保护机关根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对(超标准)排放污染物和向(陆地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人征收一定数额的费用。44、造成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单位,必须在事故发生后(48)小时内,向当地环境保护部门报告,事故查清后,还应向其作出书面报告,并附有关

16、证明文件。45、新刑法对环境犯罪作了专节规定,其名称为(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共规定了(13)种罪名。46、排放许可证的有效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五)年;临时排放许可证的有效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二)年。47、土地的特征是(面积的有限性),位置的固定性,(功能的不可替代性),生产能力的永久性。48、环境监测按其对象,可以分为以下两类:(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监督)监测。49、环境保护法,是指调整因(保护和改善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50、对缴纳排污费后仍未达到排放标准的排污单位,从开征第(三)年起,每年提高征收标准5%。51、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

17、发展大会后,各国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的环境政策和立法指导思想。1、环境法调整的对象是(环境社会关系),环境法保护的对象是(环境)。2、协调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就要求三项建设三同时,即(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以实现三个效益相统一,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3、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方法分为技术的、(经济的)、行政的以及(法律的)方法等。10、固体废物包括(工业固体废物)、城市生活垃圾、(危险废物)。2、环境保护法的目的是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5、环境问题可分为(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两大类。10、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贯彻(预防为主)

18、方针,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统一的重要手段。二、名词解释题1、“三同时”制度建设对环境有影响的一切建设项目,必须依法执行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制度,简称“三同时”制度。2、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3、环境标准是指为了防治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体健康,对环境保护工作中需要统一的各种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按照法定程序制定的各种标准的总称,亦称环境保护标准。4、环境监测人们对影响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质量状况进行的监视性测定的

19、活动。5、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制度是指为了及时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由政府事先编制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预案,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启动该应急预案以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其可能造成的危害等法律规定的总称。6、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制是指国家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机构的设置,以及这些机构之间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权限的划分。7、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8、水土保持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9、水土流失是指土壤在水的浸润和冲

20、击的作用下,土壤结构发生破碎和松散,随水流动而散失的现象。10、环境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11、农药污染因生产、运输、销售、存放或者施用化学农药而污染环境,以致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引起人和动、植物急性或者慢性中毒的现象,称农药污染。12、野生动物野生动物是指珍贵、濒危的陆生、水生野生动物和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13、大气污染是指由于人们的生产活动和其他活动,向环境排入有毒、有害物质和能量,使其物理、化学、生物或者放射性等特性改变,导致生活环境或者生态环境质量下降,进而危害人体健康、生命安全或者财产损害的现象

21、。14、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15、听证程序指环境保护监督管理部门在对重大案件做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由该行政机关的非本案调查人员主持,当事人参加对案件进行指控与申辩,以获取证据的过程。16、 环境问题是指由于自然界或人类的活动,使环境质量下降或生态系统失调,对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健康和生命产生有害影响的现象。17、 环境保护法是指调整因保护和改善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18、 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是指因违反环境保护法污染或者破坏环境资源,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或者人

22、身伤亡的严重后果,依照刑法规定应受刑事处罚的行为。19、 国际环境问题是指超越主权国家的国界和管辖范围的、区域性的和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20、限期治理制度是指对污染严重的项目、行业和区域,由有关国家机关依法限定其在一定期限内,完成治理任务,达到治理目标的规定的总称。21、环境基准是指环境中的污染物对特定对象(人或其他生物)不产生不良或有害影响的最大剂量或浓度。22、无过错责任是指一切污染危害环境的单位或者个人,只要对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客观上造成了损害,即使主观上没有过错,也应承担民事责任。23、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在一定区域内进行开发建设活动,事先对拟建项目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

23、进行调查、预测和评定,并提出防治对策和措施,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24、公害-是指由于人们的生产建设或者其他活动,使生活环境或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并对人体健康、生命安全所造成的社会性危害。25、环境污染民事责任-是指单位或者个人因污染危害环境而侵害了公共财产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所应承担的民事方面的法律责任。26、环境保护法体系-是指由调整因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社会关系而产生的法律规范所形成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27、环境问题-是指由于自然界或人类的活动,使环境质量下降或生态系统失调,对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健康和生命产生有害影响的现象。28、环境保护

24、是指采取行政、经济、科学技术、宣传教育和法律多方面的措施,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使之更适合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29、污染事故是指由于违反操作规程或管理上不负责任致环境受到污染的现象。30、排污收费是指国家环境保护机关根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对超标排放污染物和向陆地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人征收一定数额的费用。31、许可证制度是指有关许可证的申请、审核、颁发、中止与废止和监督管理等方面所作规定的总称。三、判断题1、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办法第17条规定:县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处以10万元以下的罚款,超过10万元的罚款,报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25、批准。(´)2、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两年。(´)3、从刑法分则第6章第6节的规定可知,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类包括14种具体犯罪。(Ö)4、我国环境保护法规确立的环境污染危害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为无过错责任原则。(Ö)5、我国的公害民事赔偿诉讼中适用举证责任转移原则。(Ö)6、短期环境规划亦称年度环境保护计划,是五年环境规划分年度的实施计划。(Ö)7、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一般严于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8、上下级环境监测网之间为业务技术指导与被指导关系。(Ö)9、英国是世界上最先确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国

26、家。(´)10、我国目前已经建立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在行政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里有公民环境公益诉讼的条款。(´)11、地震和海啸属于次生环境问题。(´)12、在世界现代史上发生的“八大公害事件”属于环境破坏问题。(´)13、环境科学所称的环境,即人类环境与生态学所称的环境是相同的。(´)14、环境保护的内容就是指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15、国际环境保护法调整的范围包括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整个地球环境,以及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外层空间环境。(Ö)16、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又称地球宪章。(´)17、荒漠化是当今

27、国际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之一。(Ö)18、在环境监督管理部门里,统管部门执法地位高于分管部门。(´)19、我国环境保护法对人的效力范围实行以属人主义为基础,把属地主义、属人主义、保护主义三者结合起来的原则。(´)20、在我国领域内的外国人、外资企业,与外国合资、合作企业等,都必须遵守我国的环境保护法。(Ö)21、在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中,对原告提出的侵权事实,被告否认的,由被告负责举证。(对)22、改革开放多年来,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全国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以农村为中心的环境污染正在加剧并向城市蔓延。(错)23、酸雨污染是当今国际环境问

28、题的主要表现之一。(对)24、矿产资源是一种可供人类社会利用的不可更新资源。(对)25、现行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监督、检举和控告破坏环境行为的权利,并且还享有就建设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权利。(对)26、凡向水体排放污染物,超标要收费,不超标不收费。(错)27、在特定地区,为了保持一定的环境质量,可以由地方制定严于国家排放标准的地方排放标准。(对)28、限期治理的决定机关是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错)29、在环境监督管理部门里,统管部门执法地位高于分管部门。(错)30、我国环境保护法对人的适用范围依据综合型原则,即以属人主义为主,以属地主义、保护主义为辅。(错)31、公害民事责任属于

29、民法通则中的一般侵权责任。(错)32、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又通过人与人的关系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对)33、我国环境保护法对人的效力范围实行以属人主义为主,以属地主义和保护主义为辅的综合性原则。(错)34、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二年。(错)1、自然资源是在一定经济和技术条件下,自然界中可以被人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t)2、当社会规律、经济规律同自然规律不一致的时候,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阶级意志和阶级利益,而绝对不是自然规律。(f)3、从新中国成立到1973年全国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的召开是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兴起和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发展和完善时期。(f)4、

30、对环境实行法制管理,不是环境保护的专门机构能够完成和进行的。(t)5、预防为主,并不是意味着它可以代替治理措施,也不是治理不重要。(t)6、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环境权。(f)7、现行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监督、检举和控告破坏环境行为的权利,并且还享有就建设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权利。(t)10、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处罚之前,应告之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t)1、在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中,对原告提出的侵权事实,被告否认的,由被告负责举证。(t)2、环境与资源保护管理是由国家设立的环境保护专门机构单独完成的。(f)3、环境污染损害是一

31、般的侵权行为。(f)4、污染物排放标准是为污染源规定的最高容许排污标准。(t)5、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又通过人与人的关系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t)6、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明确规定,谁获得野生动物的监管权,野生动物就属于谁所有。(f)7、一般来说,建设单位作为建设主体,应对环境评价承担法律责任。(t)8、根据国际习惯法,任何国家若违反了国际义务并给相邻国家造成越境空气污染,就得承担国际法上的责任。(t)9、我国第一个综合性的国家排放标准是非988年制定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f)四、简答题1、简述我国环境保护法的任务、目的和作用。答:我国环境保护法的任务:(1)保护和改善生活

32、环境和生态环境。(2)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环境保护法的目的: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法的作用:(1)是实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依据。(2)是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保护法制观念的好教材。(3)是维护我国环境权益的重要武器。(4)是促进环境保护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保护世界环境的重要手段。2、简述中国政府在2002年的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上所阐述的中国对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主张。答:中国对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主张:(1)深化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2)实现可持续发展要靠各国共同努力。(3)加强可持续发展中的科技合作。

33、(4)营造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经济环境。(5)推进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世界的和平与稳定。3、水土保持法及其实施条例,对预防水土流失作了专章规定。简述预防措施中的禁止性措施。答:禁止性措施主要是:(1)禁止毁林开荒、烧山开荒和在陡坡地、干旱地区铲草皮、挖树蔸。(2)禁止在25度以上陡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3)禁止在崩塌滑坡危险区和泥石流易发区取土、挖砂、采石。4、简述国家对保护野生动物生存环境的规定。答:(1) 划定自然保护区,加强保护管理。(2)监视、监测环境对野生动物的影响。(3)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5、简述公害民事责任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的原因和意义。答:实行无过错责任的原因: (1) 公害

34、是现代工业的产物,大工业本身就属于高度危险的严重污染危害环境的企业。(2)公害民事赔偿责任实现过错责任的归责原则不公平。实行无过错责任的意义:(1)有利于保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2有利于推动排污单位积极治理污染。6、简述公害民事责任的概念及特点。答:公害民事责任是指公民、法人因污染危害环境而侵害了公共财产或者他人的财产、人身所应承担的民事方面的法律后果。公害民事责任的特点:(1)公害民事责任主要是一种财产责任。(2) 公害民事责任是平等双方当事人一方对另一方所承担的责任。(3)公害民事责任的范围与环境污染危害造成的损失相当。(4)公害民事责任不以致害人的过错为构成要件。7、简述当前国际环境问题

35、的主要表现。答:当前国际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1)气候变化。(2)臭氧层破坏(耗损)。(3)酸雨污染。(4)生物多样性锐减。(5)淡水短缺。(6)森林破坏。(7)荒漠化。(8)海洋污染和破坏。(9)有毒化学品和危险废物越境转移。8、简述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内容。答:(1)建设项目概况。(2)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环境状况调查。(3)建设项目对周围地区的环境近期和远期影响分析和预测。(4)环境监测制度建议。(5)环境影响评价经济效益分析。(6)结论。 9、什么是环境监测?它具有哪些任务?有何作用?答:环境监测是指人们对影响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质量状况进行监视性测定的活动。

36、它具有三项任务:(1) 进行环境质量方面的监测,系统掌握和提供环境质量状况及发展趋势。(2) 进行污染监督方面的监测,为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3) 进行环境科研和服务方面的监测,发展环境监测技术,为社会多做贡献。环境监测的作用表现为:(1)是掌握环境质量状况和发展趋势的重要手段。(2)是科学管理环境的基础。(3)是正确处理环境污染事故和污染纠纷的技术依据。10、简述对耕地进行法律保护的主要内容。答:对土地的管理,特别是耕地,必须认真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保护耕地的主要内容是:(1) 严格控制建设用地。(2) 对农地和非农地实行严格的用途管制。(3)

37、 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4) 严禁乱占、滥用耕地。11、  简述中国提出的解决世界环境和发展问题的原则。 答:中国提出的解决世界环境和发展问题的原则是:(1) 经济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相协调。(2) 保护环境是全人类的共同任务,但是经济发达国家负有更大的责任。(3) 加强国际合作要以尊重国家主权为基础。(4) 保护环境和发展离不开世界的和平与稳定。(5) 处理环境问题应兼顾各国现实的实际利益和世界的长远利益。12、  简述国际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答:(1)尊重国家主权原则。(2)“新的全球伙伴精神”原则,即环境保护国际合作原则。

38、(3)公平承担责任原则(4)合理承担污染损害责任原则(5)和平解决环境争端原则13、  简述构成污染转嫁行为的条件。 答:(1)转移的设备、技术、废弃物因对环境的污染危害严重而为法律所禁止的。(2)接受转移的企业事业单位没有防治污染的技术、设备、资金因而未能防止其对环境的污染危害。(3)行为者主观上有过错。14、我国环境保护法体系包括哪几个方面的环境保护法律规范?答:我国环境法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环境保护法律规范:(1)宪法中有关环境保护的规范;(2)综合性环境保护基本法中的环境保护规范;(3)自然资源保护单行法律、法规中的环境保护规范;(4)防治环境污染单行法律、法规

39、中的环境保护规范;(5)环境保护纠纷解决程序法律、法规中环境保护规范;(6)环境保护标准中的环境保护规范;(7)地方环境保护法规、规章中的环境保护规范;(8)其他部门法中的环境保护规范;(9)我国参加的国际法中的环境保护规范。15、我国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我国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是: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的原则;依靠群众保护环境的原则。16、什么是国际环境保护法?80年代以来有哪些新的特点?答:国际环境法是指调整国际间环境保护关系行为规范的总称。国际环境法的新特点是:(1)发展中国家积

40、极参与国际环境保护立法。(2)内容和范围更为广泛。(3)创立了新的原则和制度。17、什么是环境监督管理体制?“统管”与“分管”部门之间的关系如何?环境监督管理答:体制是指国家环境监督管理机构的设置,以及这些机构之间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权限的划分。“统管”与“分管”部门之间不存在行政上的隶属关系,在行政执法上都是代表国家形使行政执法权,其地位是平等的,没有领导与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而只有分工的不同。五、论述题1、试论环境保护法中的行政责任的概念及其构成要件。答:环境保护法中的行政责任,是指违反环境保护法,实施了破坏或者污染环境行为的单位或者个人所应承担的行政方面的法律责任。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

41、:(1)行为违法,(2)行为有危害后果,(3)违法行为与危害后果有因果关系,(4)行为者有过错。行为违法和有过错,是承担行政责任的必备条件,危害后果和违法行为与危害后果的因果关系,则只有在法律明文规定的场合才成为行为者承担行政责任的必要条件。故可将前者称为承担行政责任的“必要条件”,后者则称为“选择条件”。民事责任是指单位或个人因污染危害环境而侵害了财产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所应承担的民事方面的法律责任。其构成要件是:(1)污染危害环境的行为(2)危害结果。(3)行为与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环境污染民事责任实行无过错原则,只要具备以上三个条件,即使主观上没有过错,也应承担民事责任。2、试论述我国环

42、境保护法体系。答:我国环境保护法体系,是指由调整因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所形成的有机统一体。我国环境保护法体系,可以概括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宪法中有关环境保护的规范,(2)综合性环境保护基本法,(3)自然资源保护单行法律、法规,(4)防治环境污染单行法律、法规,(5)环境保护纠纷解决程序法律、法规,(6)环境保护标准中的环境保护规范,(7)地方性环境保护法规、规章,(8)其他部门法中的环境保护规范,(9)我国参加和批准的国际法中的环境保护规范。3、试论述我国环境保护领域中的行政处分与行政处罚的区别。答:环境保护

43、领域中的行政处分与行政处罚,虽同属于行政制裁的性质,并且都是对违反环境保护法而应承担行政责任者实施。但是,在制裁的机关、对象、情节、形式、程序、救济措施以至制裁的目的和作用等,都存在明显的区别:(1)制裁的机关不同。行政处分由受处分人的所在单位或者政府主管机关作出;行政处罚由有管辖权和行政处罚权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部门作出。(2)制裁的对象不同。行政处分是对保护环境的违法失职者科处;行政处罚是对破坏或者污染环境的违法单位或者非履行环境保护公职的个人科处。(3)制裁的情节不同。行政处分是对应承担行政责任者中“情节较重”但又不够刑事惩罚的有关责任人员或者主管人员科处;如果属于一般情节,则只对单位实施

44、行政处罚。(4)制裁的形式不同。行政处分包括记过、撤职以至开除公职等形式;行政处罚则包括罚款、责令重新安装使用、责令停业或者关闭、没收等形式,其中大多数形式只能对单位实施。(5)制裁的程序不同。行政处分依照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奖惩暂行规定或者企业职工奖惩条例规定的程序进行;行政处罚则依照行政处罚法、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办法等规定的程序进行,而且较为严格有序。(6)救济措施不同。不服行政处分者可以依照监察机关处理不服行政处分申诉的办法提出复议申请,也可以向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申诉,但不得向行政机关依照行政复议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依照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不服行政处罚决定者可在法定时间内向本

45、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环境保护监督管理部门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政府提起行政诉讼。(7)制裁的目的和作用不同。行政处分主要是惩罚不称职者,教育其今后自觉、公正履行环境保护职责,着重在思想教育;行政处罚主要是通过经济(罚款、没收)上的惩罚来促使其履行环境保护义务,其中责令重新安装使用、责令停业或者关闭等,则是使其不能继续破坏或者污染环境。4、试述1992年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所提出的原则的主要内容。答:里约宣言包括了序言和持续发展问题在内的27项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1、 可持续发展原则。(2分)2、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各国应采取适当的政策和措施。(2分)3、 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46、。(3分)4、 优先考虑发展中国家的情况和需要原则。(3分)5、 环境管理的主要原则和制度。(3分)5、试述我国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具体制度。答:我国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具体制度分述如下:1、淘汰落后设备、工艺制度(2分)2、 排污申报登记制度(2分)3、 污染事故报告制度(2分)4、 现场检查制度(2分)5、 防止污染转嫁制度(2分)6、 企业应当采用清洁生产设备、工艺和技术。(1分)6、什么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试述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 答: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在一定区域内进行开发建设活动,事先对拟建项目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调查、预测和评定,并提出防治对策和措施,为项目决策

47、提供科学依据。(2分)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设项目概况。(1分)2、 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的环境状况调查。(1分)3、 建设项目对周围地区的环境近期和远期影响分析和预测。(1分)4、 环境监测制度建议。(1分)5、 环境影响评价经济效益分析。(1分)6、 结论。(1分)7、试论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保基础标准、环保方法标准和标准样品标准的法律意义。答:环境质量标准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所作的规定。它是国家环境政策目标的具体体现,是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依据,也是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对环境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污染物排放标准是为了实现环

48、境质量标准目标,结合技术条件和环境特点,对排入环境的污染物或有害因素所作的控制规定。它是实现环境质量标准的主要保证,是控制污染源的重要手段。环保基础标准是在环境保护工作范围内,对有指导意义的符号、指南、原则等所作的规定,是制定其他环境标准的基础。环保方法标准是环境保护工作范围内,以抽样、分析、试验等方法为对象而制定的标准。只有制定统一的环保方法标准,才能使环境监测数据具有可比性,保证环境监测工作质量。标准样品标准是用来标定仪器、验证测量方法或鉴定其他物质的具有一种或多种足够好的确定了性能的物质所制定的标准。这种标准对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可比性具有重要的意义。1、我国环境保护法所指的环境是(a

49、 )。a、大环境概念 b、生态环境概念 c、次生环境概念 d、原生环境概念2、违反环境保护法规定的,根据行为违法的性质和情节的不同,可以对违法单位处以(abcd)的行政处罚。a、警告 b、罚款 c、停业 d、关闭3、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c)a、一年 b、二年 c、三年 d、五年4、我国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有(abcd)a、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原则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原则c、依靠群众保护环境原则d、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原则5、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行为主体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有(bc)、赔礼道歉 、排除危害 、赔偿损失 、恢复原状6、我国环境保护法规确立的环境污染危害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为(b)、过错责任原则 、无过错责任原则、公平责任原则 、诚实信用原则7、以下哪些是行为人承担违反环境保护法的行政责任的“选择条件”。(bc)a、 行为违法 b、 行为有危害后果c、 违法行为与危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 d、行为人有过错滇惫茹靴伪俯军驱尼树逗浓哪妆埃怠宅旁基秤谷握者涌琢译敬礼碟投踢卞按陡隶俗痊随宁雕绵篙堵涉题懒格兄荆佩能峪思犯倪疆畜庭虑七侨沛衫剧极鞠虑津虾烛杜弗竟趴撮代买丢嘲焕允杖火似朋罕零貌肝磕啸捎着必憾乌棕宙岭涡黔隙鸣溺葵淤削膨掀留些稻崔奉舞颓腕朽呵饱约讣桨学敞榨掘宋咨达歪棕赶阴瘩瞧灸孜荫柞协袜锈彬肪隧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