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心理学理论基础介绍_第1页
涉及心理学理论基础介绍_第2页
涉及心理学理论基础介绍_第3页
涉及心理学理论基础介绍_第4页
涉及心理学理论基础介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理论提出者、理论综述、理论提出者、理论主要内容、理论发展依恋心理学、社会交换理论、社会学习理论1. 进化心理学Evolutionarypsychology 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类的心理(Mind)就是一整套信息处理的装置,这些装置是由自然选择而形成的,其目的是处理我们祖先在狩猎等生存过程中所遇到的适应问题。它是一种综合了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思想。概况进化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有DavidBuss、JeromeHBarkow、Ledaosmides和JohnTooby等人。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类的心理(Mind)就是一整套信息处理的装置,这些装置是由自然选择而形成的,其

2、目的是处理我们祖先在狩猎等生存过程中所遇到的适应问题。它是一种综合了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科学的 研究思想的科学。进化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原则和进化生物学的结合,它试图用进化的观点对人的心理的起源和本质以及一些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进化 心理学一出现就赢得了诸如“进化心理学:关于心理的新科学”、“心理学整合的新范式”、“心理学发展的新取向”等溢美之词。内容(1)过去是理解心理机制的钥匙进化心理学认为,当代人类的大脑里装着一个有着漫长进化历史的心理,因 此,过去是了解现在的钥匙。这里的“过去”不仅是指个体的成长史,更主要是指人类的种系进化史。人类祖先99%的进化历史发生在更新世 (Pleis

3、tocene)的狩猎采集时代。这种漫长历史的进化过程给我们的心理带来了长久历史的积淀。当今人类的心理中,仍然带有漫长的历史所留 下的痕迹。今天的每一个活着的人都是进化的产物,他们作为“活化石”,能帮助我们了解祖先的过去。(2)功能分解是探究心理机制的重要途径进化心理学主张要了解心理首先要弄清这些心理机制是用来解决哪些适应问题的。只有弄清了这些心理现象的 功能,才能对它们的机制有清楚的了解。就方法论程序来说,进化心理学的解释程序有如下要点:第一,通过分析某一心理所做的工作或所完成的任务,以此揭示出 这一心理的功能;第二,推测出这一功能背后的心理机制;第三,追溯这些机制形成的进化史、选择史,直至其

4、终极根源;最后,再根据机制和终极原因对心理现象 做出解释。(3)心理就是一系列的适应器心理是“作用于我们狩猎采集时代祖先身上的进化过程所产生的、进化 而来的适应器”。自然选择的作用在于通过重复遇到进化中反复出现的情境(长期存在的适应问题),从而对可供选择的心理设计进行检验,以决定哪些设计被选择 并遗传给后代。在我们的进化历史中,相对于其他可供选择的设计而言,那些增强了其自身生存和繁殖能力的设计变化被选择出来了。(4)心理机制具有模块性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具有模块性(modularity),心理包含 许多领域特殊性的模块,一个模块只处理与其特定的功能相适应的内容特殊化的信息。换言之,模块作为

5、特殊化的“计算”机制,它只计算那些特定的输入,仅仅专 注于与其特殊处理能力相关的信息。例如,Cosmides把心理比喻为一把“瑞士军刀”,它包括不同的工具,每一个都能完成某个特定任务。人的心理也是由 一些认知工具组装而成,每种心理都有特定的功能。(5)人的行为表现是心理机制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心理机制是解释人类社会行为的极为重要的因素。在用心理机制解释人类行为 的时候,也不能忽视环境的作用,但是在这里环境是作为第二位的因素起作用的。进化心理学家是反对环境决定论的。在他们的眼中,环境的作用只在于作为背景因 素来激活心理机制,从而使有机体表现出行为。所有的外显行为都是背景输入和心理机制相互作用的结

6、果。2. 依恋心理学 “依恋理论”是有关心理学概念“依恋”的一种理论(或一组理论)。“依恋”是寻求与某人的亲密、并且当其在场时感觉安全的心理倾向。依恋理论起源于对动物的观察及实验。早期对人类依恋的大量研究由John bowlby (1907-1990)及同事做出。典型人群:儿童 积极表现:安全依恋 消极表现:紊乱依恋 理论介绍1.安全依恋。按照理论,当知道存在一个可在需要时返回其中的安全基地时,儿童能 够最好地从事探索行为。提供支持会增强安全感,儿童还认为母亲的支持有用,这使儿童学会如何在将来应付同类问题。因而,可把安全依恋看做最具适应性的依恋 风格。一些心理学研究者认为,当母亲可以亲近、能够

7、以响应和适宜的方式满足儿童的需要时,儿童就会成为安全依恋型。另有人指出,还存在影响儿童依恋的其它 决定性因素,并且,父母的行为也会受到儿童行为的影响。2.焦虑-抵抗型非安全依恋。焦虑-抵抗依恋风格的儿童会对探索行为及陌 生人焦虑,即使母亲在场亦如此。母亲的离开会使儿童极端沮丧。母亲返回时儿童会表现出矛盾心态:寻求保持与母亲的亲密但会怨恨,并且在母亲开始关注时进行 抵抗。一些心理学研究者认为,这种依恋风格源于母亲的这种养育风格:尽心尽力但自以为是。即,儿童的需要有时被忽视,直到完成其它某些活动,并且有时,更 多是通过双亲的需要而非儿童的主动要求,来关注儿童。3.焦虑-回避型非安全依恋。焦虑-回避

8、型依恋风格的儿童会回避或忽视母 亲在母亲离开或返回时几乎没有情感反应。无论是什么人在场,儿童都很少有探索行为。对待陌生人及母亲的态度没有什么不同。无论室内是否有人或有何人, 儿童的情绪都不会有多大变化。 这种依恋风格源于漫不经心的养育风格。儿童的需要经常得不到满足,使得儿童相信对需要的传达不会影响到母亲。4.“紊乱依恋”。 “紊乱依恋”不是一种依恋风格,因为它是连贯风格或应对模式的缺乏。抵抗和回避风格虽然不是完全有效,但它们仍是应付世界的策略。而紊乱依恋型儿童把照看 者体验为既受到惊吓、又吓人。人类交往被体验为是无规律的,因而儿童无法形成连贯的交际模式。如果儿童借助照看者来反映、理解自己,紊乱

9、儿童就是在观看破 裂为无数碎片的镜子。这比后天无助更严重,因为它是自我而非情境的模板。亲密关系表现基于Bowlby 和 Ainsworth的工作,其他研究者在成年人与恋爱伴侣及配偶的关系中发现了类似的行为模式。安全依恋的人能够信任自己的伴侣,而这也意味着他们能够自信地各自独立活动。焦虑矛盾依恋风格的人会因为他们的交际行为,而被伴侣看成是过分依赖,而引来麻烦。他们易于担忧伴侣是否爱自己、伴侣是否珍重自己。回 避依恋风格的人难以与他人亲近。他们难以信任他人、也不喜欢依靠他人。依恋模式通常形成于婴儿期。有观点认为,成年人所建立的人际关系反映着他们与母亲的依恋风格。3. 社会交换理论这个理论对社会交往

10、中的报酬和代价进行分析。提出那些能够给我们提供最多报酬的人是对我们吸引力最大的人。而且我们总是尽量使自已的社会交往给自已提供最大报酬。为了得到报酬,我们也要付出报酬。因为人类社会的原则是 互相帮助,别人给了你好处你要回报,社会交往过程因此可以说 是一个交换过程。霍曼斯,G·C.,美国社会学家,社会交换论的代表人物之一。生于美国东部的波士顿。早年在哈佛大学学习英国文学,业余时间从事过诗歌创作。1932年毕业于哈佛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定义对社会交往的研究中最具有影响的理论。具体思想报酬和代价的定义报酬,一个人从社会交往中得到的任何有益的东西。报酬对每个人的意义是不同的。一件

11、东西对某人是报酬而对另一个人则可能毫无价值。报酬可以分为6类:爱、钱、地位、信息、物、服务。这6 类报酬又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特别性和具体性。一个报酬是谁提供的决定着报酬的价值。这就是报酬的特别性。爱的价值与提供的人有很大的关系,因此爱是一个特别性很高的报酬。而比较起来,钱不论是谁提供的都是有用的,因而钱是一种特别性很低的报酬。 当我们说与某一个人的友谊是非同寻常的友谊时,意思就是说这种友谊关系可以给我们提供特别的,别人无法给予的报酬。报酬的第二个方面,具体性将具体的和抽象的报酬区分开了。 具体的报酬是可见的、可闻的和可以摸到的东西,抽象的报酬则是看不见的,但同样可以对人有用,如建议、社会肯定等。

12、代价是社会交往引引起的消极后果。某一种社会交往或人际关系可能要付出很 大代价,这种代价包括大量时间和精力的付出, 或者总是产生矛盾,或者受到其他人的反对等等。从事某一种社会交往还可能会妨碍我们进行其他报酬更大的活动,这也是一种代价。经济学上把这称为“机会成 本”。对交往关系的评价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一个人对他与另一个人的交往或友谊所得到的报酬和所付出的代价是心中有数的。尽管人们并不特别去计算这些报酬和代价,人们主要关心的是某个关系的总结果,即总的来看,这种关系是使自己得到的多(报酬多于代价),还是使自己失去的多(代价多于报酬)。当我们对于友谊关系进行评价时,常常会与自己经历过的其他关系进行比较。

13、常见的比较标准有两种。1. 基本比较。这种比较反应表明一个人对某种关系的基本要求。即一个人认为在某种交往关系中自己应该得到什么,对不同的交往关系人们有不同的要求,如对恋爱关系的要求与对同生意人打交道所发生的关系的要求就很不同。对各种交往关系的要求是每个人对各种人际关系的个人观点的反映。这种观点可能来自于个体过去的经历,也可能来自于别人的经历(如小说、电影主人公的经历)。随着新经验的增加,人们对各种人际关系的要求也会改变。2. 与另一种选择的比较。也就是与另一种可能的关系进行比较。如你与现在 男朋友的关系是不是比与另外一位追求你的男士的关系更多地给予你幸福和愉快呢? 即使你与现在的男朋友关系很好

14、,但是如果你认为若与另外一位男士结合可能会给你带来更多好处,你就会停止现在的恋爱关系。相反如果你认为与目前男朋友的交 往并没有给你带来很多益处,但与别的男性结合情形可能会更糟,你就仍会留在目前的关系里。3.寻求共同利益。在社会交往中,一方的活动总是影响着另一方的活动。当 双方的交往能给各自带来好处时,交往就为双方带来了共同利益,而当双方的交往只给一方带来利益时,交往就产生了矛盾。如你在乘火车时,可能会与邻座聊天, 如果在你想聊天的时候,邻座也正想找人说话,交谈的结果就会使双方感 到愉快,反之,会引起不快。由此可见,社会交往是否能给交往的双方都带来利益,取决于双方是否有同样的兴趣和目标。当交往的

15、双方对许多活动都有共同兴趣时,交往就会顺利, 相反,就容易产生矛盾。总的来说,当交往双方的生活背景和态度、爱好等相似时,交往过程的矛盾就会较少,因为他们共同的 各种活动都能满足各自的爱好。当然,即使兴趣很相同的朋友之间有时也会产生利益上的矛 盾。当矛盾产生时,双方需要进行协商以找到一个使双方都满意的决定。常见的协商结果是选择一个不同的但可以使双方都比较满意的决定。例如拿到 年终奖金时,丈夫想买一个录像机,妻子想买沙发,但不可能都买,解决办法(1)短途旅游一次(虽不是双方各自的要求,但双方都喜欢旅游);(2)今年买沙发,明年买录像机。如何交往使双方都取得利益是保持一个关系的重要方面。公平交换一一

16、平等理论使人最满意的社会交往关系是公平关系:人们不喜欢被别人剥削,但通常也不愿占别人的便宜:公平理论是社会交换理论的一个分支,是对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公平性的要求进行了概括。公平原则确定一种交往关系是否公平的原则有以下几种:1.平均原则 每人都得到均等利益。这是最简单的原则。2.按需分配。需要较大的人应该得到较多的利益,如一个家庭里可能把大部分收入都花在身患残疾的孩子身上,因为这孩子需要昂贵的医疗费保持生命。3.按劳分配。一个人得到的利益应与付出的贡献成比例,多作贡献的人应该得到更多利益。平等理论的假设平等理论有3个基本假设:人在交往过程中都希望得到最大利益。交往双方通过建立平等原则,对利益平等分

17、配,以使双方的共同利益得到最大满足。当交往双方感到不公平的存在时,会感到不舒适并 努力寻求公平的恢复。当一个人感到交往过程中出现不公平时可能会想办法去恢复公平。恢复公平的办法主要有两种:从实际上恢复。如两个同宿舍的同学应该分担打扫卫生的工作。一个同学平常很懒,打扫卫生作得少,经过指出后,同意每天为宿舍打水,以弥补自己的过失。以心理方式改变对交往关系的看法,恢复心理上的平等。那位懒同学可能以自己年龄小,体质弱为理由,强调自己做的打扫卫生的工作已经很多了,别的同学多做一些是应该的,因此不会改变自己的懒惰行为。力量的平衡:在任何一种社会交往中,交往双方都有自己的目的和偏爱的活动,并都希望对方能够顺从

18、向自己以达到自己的目的。一个人有意地影响另一个人的行力、思想和情感的能力,叫作社会力量 (social power)。社会交换理论的一个研究重点,就是对人与人之间力量平衡的研究。在一些交往过程中双方的相互影响力是相同的。而在另一些交往过程中,社会力量则是不平衡的,双方活动的大部分决定都是由一个人作出的,这个人在双力发生矛盾时也总是占上风。决定一个交往关系平衡的因素主要有3个因素,社会规则、相对资源和最小兴趣原则。社会规则社会规则往往决定着在社会交往的关系中谁的影响力最大。在工作环境里一般人都懂得职位低的人要服从职位高的人的命令和决定。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则比子女有更大 的影响力量。在传统家庭中,

19、男人比女人有更大的权力。这些人的力量和权力都是来自于社会上共认的规则。相对资源资源是指任何可以帮助交往的双方达到目的的东西。当交往的双方所具备的资 源不一样时,占有较多资源的 一方就具有更大的力量。如夫妻双方中,工资高、学历高、工作好,或是漂亮的外貌都可以是一种资源,如果一方具备的资源大大高于另一方,具有高资源的一方就 会具有较大的力量。最小兴趣原则决定交往过程中双方力量的另一个因素是,双方对交往关系的依赖性。在一些 交往关系中,双方互相吸引,互相需要,因而力量是平衡的。然而,如果一方比另一方更需要建立或继相互之间的交往关系,双方的力量就会产生不平衡。对建立交 往关系兴趣较小的一方会占有更大的

20、力量。这种现象被称作最小兴趣原则。在这种情况下,对交往关系兴趣最大、依赖性最大的一方,往往要处处服从另一方的愿望 以保待关系的继续。这种力量不平衡的关系往往对双方都是不满意的。它的结局只能是慢慢达到力量的平衡或者中断。社会交换理论帮助我们对社会交往中的人际关系有所了解。然而许多人对这一理论中的人际关系,特别是亲人、朋友之间的 关系的解释提出不同的看法。比如爱情关系可以只是一种报酬和代价的平衡关系吗?难道一个人在帮助自己的朋友时一定要考虑对方是否能报答自己吗?尽管我们不愿意承认我们与亲朋好友的关系是一种交换关系,但是必须承认即 使是在亲密的关系中双方对从交往过程中所能得到的利益也是有所考虑的,尽

21、管这种考虑可能不是很明确,很清醒。另外,对于利益的交换的考虑在不同的关系中也 有不同的显示。在较疏远的关系中,交换的痕迹较明显(你替我值班,下次我替你),对于好朋友,则不太计较对方是否会报答自己的一次帮助。社会交换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布劳和埃莫森创造的,该理论认为,人在从事某种社会行为时也期望有所回报。“其理论基础是:社会化了的个人行为不是随意的,而是有目的或目标取向的,行为本身即是某种互惠交换,并倾向于双方均等。”(邓伟志,徐新著.家庭社会学导论M.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 年版.第 66 页.)“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受到某种能够带来奖励和报酬的交换活动的支配,因此,人类一切社会活动都可

22、以归结为一种交换,人们在社会交换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也是一种交换关系。”( S4o_oawcj9BAGJVr Z675l Yb3g0Xsn Ky EXOl Mm1e KHvw G0QASbvi0u7a HKpo JAp )择偶就表面而言,是适龄的单身男女寻找另一半的过程,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社会交换行为,择偶双方是要达到交换和互补。用社会交换理来分析择偶行为,可以大体上划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同质交换理论,是指交换双方的交换内容相同,或价值相等,以达到交换的平衡。这种同质交换在古代社会就是所谓的门当户对。择偶双方家庭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要不相上下。这是封建社会的一种择偶思想。在现代社会则更多的表现为

23、对择偶双方个人特质的要求。大家都希望自己的伴侣能够和自己有着共同的价值观、人生观和生活习惯,能够有共同语言。第二种是异质交换理论,即温奇的“异质互补”说。温奇的基本假设是:“择偶时从特殊需要模式中获的最大满足之时,男女双方特质是异质互补。男女于择偶过程中在候选者范围内寻找能给与其需要以最大满足之对象。” (潘允康著.家庭社会学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 年版.第 139 页.)温奇进一步列举了这些需要:谦卑、成就、接近、养育、赞扬、性、争取地位、援助、自主、敬服、统治、敌视。基于以上这些需要,又可以将择偶交换区分为两种类型:假设择偶双方是甲和乙,如果甲和乙有相同的需要,但是二人需要的强度有所

24、差别,如甲有较高的统治要求,乙有较低的统治要求,则二人彼此得到满足。如果甲和乙有不同的需要,甲需要赞扬,乙需要敬服,二人也可以互相满足。这种情况在中国表现的最为明显的就是男才女貌。一、社会交换理论的思想来源功利主义古典经济学中的交换思想:边泌等人的功利主义突出快乐主义,认为人是自私的,以趋利避害为一切行动准则。当代社会交换理论以经济交易原则为理论基础,把功利主义经济学某些原则改造成为各种各样的社会交换理论。 文化人类学中的交换思想:英国人类学家詹姆斯·弗雷泽分析初民社会的亲属模式和婚姻关系得出个体的经济动机促成社会交换从而形成一种特定文化的社会模式,权力和地位产生于交换过程中。马塞尔

25、·莫思认为社会交换产生道德和社会规范。法国人类学家列维·史特劳斯强调社会交换可以是两人间的直接行为也可以是多人间的间接活动且要遵守社会规范和社会交换道德。社会传统中的交换思想:社会交换理论在其社会学意义上的理论根源之一是德国社会学家西美尔的社会交换理论。他认为社会交换要素包括个体对有价值物体的渴求,他人拥有这个有价值的物品,自己拥有他人所需要的物品并且双方互相提供并接受各自的物品。且认为个人的心理需求构成社会交换的动力。社会冲突和权力产生于社会交换过程中。行为心理学中的交换思想:霍曼斯的社会理论得益于斯金纳的操作行为心理学研究成果。斯金纳认为人的意识是无法直接被观察到的,需

26、求的满足必须通过生理性中介得以实现,他试图建立一种刺激反应的函数关系。在他们看来人的行为首先是对外部环境刺激的反应,人也会寻求酬赏避免或减少惩罚。 二、现代社会交换理论现代社会交换理论的代表人物有乔治·卡斯伯·霍曼斯、彼得·迈克尔·布劳以及后来的理查德·埃默森。这里主要介绍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和布劳的社会交换理论:霍曼斯行为主义交换理论:霍曼斯借用行为心理学和经济学概念构建他的行为主义交换论,之所以把他的交换论称为行为主义交换论,主要是其理论基石是斯金纳的行为心理学。他倾向个人主义方法和心理还原论。霍曼斯认为社会交换行为规律与经济学中的交换原理

27、是一致的普遍存在的,是维持人际互动和社会稳定的基础,个体能够理性的追求最大利益。霍曼斯理论主要内容是关于人类社会行为的六个命题:成功命题指出个体行为受到利益支配。刺激命题涉及行为主体心理学中的刺激泛化。价值命题表明价值是个体保持和重现某一行为的重要条件。剥夺满足命题陈述的是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规律。攻击赞同命题指出了前四个命题成立的两种条件,即引起攻击行为和赞同行为的条件,揭示了人类行动的感情色彩。前五个命题都是在总结他人命题,而理性命题则是真正的霍曼斯命题。用一个数学公式能形象地概括理性命题:行动发生的可能性=价值×概率,这充分说明人具有理性思维。霍曼斯交换理论将心理因素纳入到社会交

28、中,改变了纯经济利益的经济人假说,重新恢复了人的主体性。但是霍曼斯将一切行为视为交换行为;过分依重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忽视人类行为与动物行为的本质区别;用平等性原则来解释社会交换现象而没有注意不公平现象的存在;主张心理还原论而使社会学理论丧失了自身的独立性地位;主张采用个人主义方法论,他的研究基于个体层面,不能对社会结构社会机制等宏观上进行解释。布劳结构交换论:布劳把社会结构区分为微观和宏观结构。他首先研究了微观社会结构中的社会交换。他反对心理还原论,认为社会交换不能够完全还原为强化的心理过程,反对把人类一切活动都看成是交换,因此他提出了社会互动是否属于交换的两个标准:行为的最终目标只有通过与他

29、人互动才能达到;互动双方必须面临达到目标而选择途径的共同问题。他认为社会交换产生于吸引,而经济动机则是产生社会吸引的条件。社会交换与经济交换相似,但社会交换受到社会文化规范的制约。布劳提出了社会交换的六个基本命题:理性原理、互惠原理、公正原理、边际盗用原理和不平等原理,这些原理与霍曼斯交换命题在本质性内容上是大致相同的。布劳对宏观社会结构中的社会交换进行了大量研究,他发现群体间的交往和个体间的交往有很多相似之处,追求报酬的欲望同样支配群体间的交往,它的交往模式大致也经历了“吸引竞争分化整合”这样一个过程,权力产生于交换过程的不平衡状态,同时对立与冲突也孕育而生。布劳的理论虽以霍曼斯交换理论为基

30、础,但他避免了霍曼斯理论中的一些缺点。他对社会结构整体的看法避免了心理学的还原论。同时看到了社会交换中的公平性和不平等性使得他的理论更符合实际。然而他的理论依赖于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即人类行为是以交换为指导的。这种过程是既定的,不能进行充分的证明和解释。如果一个人愿意接受这个重要前提,他就会追随布劳的理论,反之则拒绝他的理论。布劳由于过分强调社会交换的经济基础,忽视了霍曼斯所强调的行为心理学。三、中国社会交换思想社会交换也存在于中国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如社会生活、行为规范、礼节制度、心理思想等。中国古代的“礼”、“报”、“让”、“义”充分体现了社会交换思想。“礼”涉及到行为规范、制度、习俗,作为一

31、种社会交换形式和规范社会交换制度,约束规范着人们的交换行为,同时又衍生为社会交换道德。“礼”可以使具有不同交换资源的人平衡他们的资源,使得交换得以顺利实施。“报”有回报、报答之意。中国社会中的人际交换多以报的形式出现,正所谓:古之君子,使之必报之;受人滴水之恩,必将涌泉相报。“让”也是中国古代社会交换的主要内容和形式,既是一种交换物又是一种交换行为。交换内容与形式在“让”这里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义”作为社会交换的一项准则,是中国古代社会交换中一个独特的概念,是与道德相联系的某种社会规范和准则,有仁义、道义、正义、情义之意。有社会交换论观点看,“义”指符合社会道德和社会交换规范要求的,能够维护社

32、会交换公平、平衡的某种行为准则。布劳对“中介价值观”的关注和帕森斯对“广义交换媒介”的分析之间具有很大程度的相似性。21尽管各自对广义中介种类的理解互有差异,但二者都关心在各种背景中社会关系如何不仅利用特定的符号以确立各自行动的价值,而且用于规定交换的方式。因为如果没有共享的价值观,交换就局限于直接的个人间的互动。由于实际上所有已知的社会系统都包括了各类社会单位中的间接交换关系从个人和群体到组织和社区因而有必要来概括共享价值观产生的方式。在布劳看来,中介价值观是复杂交换系统得以产生的关键条件,因此,超越面对面互动的社会组织就无从谈起。 (二)制度化 价值观促进各单位中的间接交换,制度化则调节和

33、稳定复杂交换过程。22当人和各种形式的集体组织日益依赖特定的间接交换网络时,经由显规范形成交换网络的压力随之增大。 这一复杂交换系统的形式和原则起作用,至少需要三种条件:1、已形成的交换网络必须给大多数交换者带来利益。2、组织中的大多数个人必须通过社会化内化了用于建立交换网络的中介价值观。3、交换系统中权势单位必须获得某一程度的报酬,从而促使它们积极去建立管理交换关系的规则。 制度是历史的产物,其规范及基本中介价值观代代相传,从而对交换网络类型的产生施加限制。制度对个人和各类集体单位施加外在强制力,使交换过程服从其规定和禁令。制度于是提出了一套相对稳定和普遍的规范,这些规范调整各种社会单位中间

34、接和复杂交换关系模式。 制度化的这一思想与帕森斯和霍曼斯的表述相差无几,后两者的思想略有不同。尽管帕森斯和霍曼斯都认为制度是借助互动模式规范的调节,但是帕森斯把制度设想为规范结构,其中充斥着能使目标不一的行动者之间互动模式化的价值观。相反,霍曼斯认为制度是规范和交换关系的广义强化物的形式化,而这些交换关系最终给每一个参与者带来报酬。尽管他们各自的着重点不同,可是二者都关心规范出现以促使目标达成和社会单位提供报酬的基本过程。二者都认为制度规范的形式化扩展了各种社会单位中互动或交换网络。布劳吸收了二者的思想,他以霍曼斯的口吻指出:互动的制度化模式必须付给意在追求报酬的参与者以酬偿,同样他也和帕森斯

35、一样强调,共享的价值观必须先于有效的间接交换关系的制度化而存在。在这里布劳显然想调合交换理论的原理和功能主义者对价值观和规范如何说明复杂社会系统的出现与维持的侧重。 (三)社会组织的层次 布劳在很大程度上坚信“宏观结构的动力在于子结构内部和于结构间社会力量的多种相互依赖性。”23各宏观结构的子结构之间相互依赖的模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1)宏观结构的某些成员在各子结构同时具有成员资格;(2)成员存各子结构之间流动,(3)属于不同宏观结构的子结构相互之间直接发生交换关系。 为了识别这些子结构的动因以及它们如何影响宏观结构之间的交换,布劳首先探究存在哪些普遍的子结构类型。结果,他离析出四类子结构;

36、“范畴”,“社区”,“组织化的集体”,“社会系统”。范畴 21帕森斯:论政治权力的概念,美国哲学社会的活动第107卷(1963年6月)第232-263页。帕森斯论影响的概念,公共舆论季刊第7期(1963年春)第37-67页;以及塔尔科特·帕森斯若干一般理论的问题,收入J·C·麦克金尼和E·A·特若基安编的理论社会学:思想与发展(纽约:阿普尔顿森特利克罗夫特出版社,1970年)第28-68页。同样也见T·S·特纳帕森斯的社会互动的广义媒介概念及其和社会人类学的关系,社会学研究第38卷(1968年春)第121-134页。 22

37、布劳:交换与权力第273-280页。 23 布劳:交换与权力,第284页。 指一种属性,例如种族,性别,年龄,它“实际主宰着人们之问的关系以及他们的互为取向。”24社区是“在一定领土上组织起来的集怍,它总有自己的政府和使他们相互区分开来的地理边界。每一个社区包含着更小的社区,这些社区是较大的疆土组织的组成部分。”25组织化的集体是“人们和各个社会组织的联合,这些组织可以小到非正式的联谊派系,大到科层化的正式组织。”26社会系统“不是由特定集体社会关系组成,而是由分析原理或组织构成,例如莱一社会的经济或政治制度。”27 价值观调节各类子结构内部的各种过程。可是,在辨别子结构的中介价值观和宏观结构

38、的中介价值观二者的复杂关系时,引发了最为棘手的分析问题:一方面,假如宏观结构要想维持最低限度的整合的话,一价值观就必须贯穿于宏观结构的各子结构中。另一方面,子结构自身的价值观不仅能够把各子结构相互区分开来,而且产生相互问的冲突。此外,子结构之间的关系包括这样一些基本交换过程。吸引,竞争,按相互提供的服务分化。于是,要分析宏观结构中的交换两络,就不得不考察其子结构的交换过程。另外,这些子结构之间的关系由于这一事实而变得复杂起来。即各子结构的成员经常是重叠的,或这些成员经常在各子结构之闻流动,这样对吸引,竞争、分化、整合和对立的分析就很困难。 六、结构交换理论的不足 布劳深信社会交换对社会整合的重

39、要性,但强调不能只重人际互动行为而忽视了社会结构对人的影响力,他在理论上虽然修正了霍曼斯的缺失,但此点也成为其最为人所批评之处,他指出当认知失调发生于团体中时,跟人会加以合理化及强化,并转变成共同价值或规范,此即团体的影响力,此一论点已跨越了交换理论的范畴,加入事实典范行列,亦即他为了将交换理论扩展至整体社会层次,将交换理论由社会行为典范转型至社会事实典范,因为不再被认同为是行为主义取向者。 社会学理论难以摆脱的问题之一是:对微观层次和宏观结构的层次的结构与过程的分析,在什么时候可以采用同样的概念和规律?对突生性质的分析,在什么样的社会学分析单位上,才要求采用独特的分析方式,引入新的概念和描述

40、?群体、组织、社区和社会系统在哪些方面相似,在哪些方面相异?在建构社会学理论中,这些问题是很棘手的,而且是最为持久,难以解决的问题。布劳在早期交换思想中,试图用这样一些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1)假定在各种社会组织层次上都存在吸引、竞争、分化、整合和对立这些基本交换过程,(2)解释一般交换原理并且采用抽象的交换概念,它们说明交换过程在各组织层次上的逐渐展开,(3)引入诸如中介价值观和制度化这样一些概念,用来说明宏观社会组织层次上的突生现象,(4)归纳出杜会组织的普遍类型范畴,社区,组织化的集体,及社会系统它们代表不同层次的组织,对各组织层次运行的分析要求采用多少有所不同的概念。这是填补社会学理论

41、中微观与宏观之间鸿沟的有益的尝试,不过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首先,布劳对组织化集体所下的定义太泛,以致予包容了从小群体到复杂组织的所有现象。初级群体、次级群体、人群、社会运动、小组织、大的公司科层组织各自适用的概念和理论概括框可能是有区别的。从小群体到复杂组织,社会组织无疑会产生突生性质。事实上,除社区研究之外,社会学中的大多数亚领域都属于布劳的组织化集体的范畴。因此,布劳并没有解决突生性质的问题而是用过多的范畴来下定义,这些范畴包括了社会学家所感兴趣的大多数突生性质。 24 布劳:交换与权力,第285页。 25 同上。 26 同上。 27 同上。 其次,如果不提供这样一种认识。即随着宏观层次的

42、提高,我们在理解现象时需要什么样的概念,那么引入说明不同组织层次的饭念,只会扩大微观和宏观之问的鸿沟。布劳只是声称,存在这样一些基本交换过程,它发生于宏观组织层次,并且要把握这突生的组织层次的话。就要引入新的概念和中介价值观。但是这一分折回避了关键的向题,这些概念在什么时候、在什么组织层次上才显得重要?在两人组台?三人组合?初级群体?次级群体?小组织?大组织?具有自身运动规律的各种价值观,在哪些场合下才显得重要?布劳只是说在某个场合中中介价值现是十分重要的,以此搪塞这一具有理论意义的问题。 第三,布劳的交换概念,以及这些概念所组成的原理是含糊不清的。由于布劳没有明确陈述出现于各组织层次的交换原

43、理,于是他就不能解决他在其主要著作的开卷中声称具有重大意义的问题:“问题在于从个人间日常相互作用及人际关系中到处存在的较为简单的过程派生出支配着社会区与社会复要结构的社会过程。”28这样就有必要明确阐述从简单结构派生出复杂结构的规律。布劳总是很隐晦,按他的话说,他的“注意力并不在于提出一个关于社会结构的系统理论,实际的欲望要小得多。”可是即使如此,布劳还是在他那富有启示性的交换理论中融汇了各种理论传统,但他终究放弃了交换理论。他轻而易举地就放弃了这种努力,即把宏观过程当作与微观交换过程有着根本的联系。我以为这一简单的转变是一大错误,但它表明布劳对自己处理微观和宏观关系问题是十分不满的。29社会

44、学中有少数几种理论方法能以同时适用于微观过程和宏观过程的原理来填补二者的鸿沟,交换理论则是其中的一种。因此,应努力整合人际理论和结构理论,而不是放弃这种努力。 第四节 埃默森的社会交换网络分析 理查德·埃默森(Richard M. Emerson),美国社会学家。他将交换理论与社会网络的结合,可以说是现代社会学的里程碑。 “社会网络分析”是近几十年里作为对社会结构的一种新的概括方法而提出的。网络分析把行动者当作某一相互联系的系统中的点,因而能够描述行动者间的事件流(flows of events)。可是,对于分析网络结构的动因,它所能提出的理论寥寥无几。30事实上它一直热心于发展从网

45、络角度描述资源的技术。当然,也有一些例外,31但他们的数量如此之少,以致于他们对我的观点供认不讳;网络社会学的方法论很精致,但它明显不是理论。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一方面是交换理论,它说明了一些人类关系的极重要的动力,但却没能找出适当的社会结构概念。另一方面是网络分析,它拥有一套强有力的描述社会结构的技术,尽管前景可观,但却没有多少理论。理查德·埃默森,是少数几位把交换理论和网络分析相结合的社会学理论家之一。埃默森采用成熟的交换理论,开始分析社会网络中的不平等与权力,结果使交换理论有希望得到较准确的结构概括,也使网络分析能获得社会结构理论。 一、埃默森的交换网络的方法 28 布劳:交换

46、与权力第2页。 29 帕特里克·斯普里德:布劳的交换理论,支持与宏观结构,载美国社会学杂志第35卷(1984年,6月)第157-173页。 30 马克·格拉诺维特:社会网络分析中的理论鸿沟,载于P·霍兰和S·莱因哈德编的关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思想。格拉诺维特是这一陈述的例外,特别参见他的工作连带的力量:重访网络理论(社会学理论第1卷,1983年,第201-233页)。同样,致力于理论化的范例,请见巴里·韦尔曼网络分析一些基本原理(同上,第155-200页)。也见罗纳德·伯特朝向行动的结构理论:社会结构、认知和行动的网络模型(纽约:学术出版

47、社,1982年)。 31 同上。4. 社会学习理论所谓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 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按照班杜拉的观点,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他们通常是用物理的方法对动物进行实验,并以 此来建构他们的理论体系,这对于研究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人的行为来说,似乎不具有科学的说服力。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所以班杜拉主张要在自 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简介社会学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于1952年提出的。它着眼于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在引发人

48、的行为中的作用,重视人的行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按照班杜拉的观点,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 约作用。他们通常是用物理的方法对动物进行实验,并以此来建构他们的理论体系,这对于研究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人的行为来说,似乎不具有科学的说服力。由于人 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所以班杜拉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班杜拉指出,行为主义的刺激一反应理论无法解释人类的观察学习现象。因为 刺激-反应理论不能解释为什么个体会表现出新的行为,以及为什么个体在观察榜样行为后,这种己获得的行

49、为可能在数天、数周甚至数月之后才出现等现象。所 以,如果社会学习完全是建立在奖励和惩罚之结果的基础上的话,那么大多数人都无法在社会化过程中生存下去(Bandura,1969)。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班杜拉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并在科学的实验基础上建立起了他的社会学习理论。1  因素对成功的期望决定于三种因素: 一个人过去在特定环境中的经验;在没有特定经验的情况下,先前的相关经验也会发生影响;人们对特定任务特征的知觉。在任务特征方面,他重点考察了与技能有关的情景和与机遇有关的情景,结果 发现在由技能决定的任务中,如果结果是由一个人的能力和努力决定的,成功后期待会增加,失败后期待会降低。但在由

50、机遇决定的任务中,如抛硬币或掷骰子,无 论上次成功还是失败,下次的可能性都相对不变。这种分析使得罗特开始考察技能决定与机遇决定两种情况在更一般的情景知觉中所存在的个体差异,并提出了著名 的控制点理论。具有内部控制点的人认为自己应对自己的行为和所受到的强化负责,而具有外部控制点的人则认为强有力的他人、运气或环境等自己无法控制的东西 应该对行为和强化负责。罗特认为拥有内部控制点是更具适应性的动机状态,内部控制与结果期待,包括成就追求呈正相关。过程关于行为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特别是人的复杂行为主要是后天习得的。行为的习得既受遗传因素和生理因素的制约,又受后天经验环境的影响。生理因素的影响和后天经验

51、的影响在决定行为上微妙地交织在一起,很难将两者分开。班杜拉认为行为习得有两种不同的过程:一种是通过直接经验获得行为反应模 式的过程,班杜拉把这种行为习得过程称为“通过反应的结果所进行的学习”,即我们所说的直接经验的学习;另一种是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习得行为的过程, 班杜拉将它称之为“通过示范所进行的学习”,即我们所说的间接经验的学习。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所强调的是这种观察学习或模仿学习。在观察学习的过 程中,人们获得了示范活动的象征性表象,并引导适当的操作。观察学习的全过程由四个阶段(或四个子过程)构成。注意过程是观察学习的起始环节,在注意过程 中,示范者行动本身的特征、观察者本人的认知特征

52、以及观察者和示范者之间的关系等诸多因素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在观察学习的保持阶段,示范者虽然不再出现, 但他的行为仍给观察者以影响。要使示范行为在记忆中保持,需要把示范行为以符号的形式表象化。通过符号这一媒介,短暂的榜样示范就能够被保持在长时记忆 中。观察学习的第三个阶段是把记忆中的符号和表象转换成适当的行为,即再现以前所观察到的示范行为。这一过程涉及到运动再生的认知组织和根据信息反馈对行 为的调整等一系列认知的和行为的操作。能够再现示范行为之后,观察学习者(或模仿者)是否能够经常表现出示范行为要受到行为结果因素的影响。行为结果包括 外部强化、自我强化和替代性强化。班杜拉把这三种强化作用看成是学习

53、者再现示范行为的动机力量。交互决定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还详细论述了决定人类行为的诸种因素。班杜拉将这些决定人类行为的因素概括为两大类: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和决定行为的结果因素。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包括学习的遗传机制、以环境刺激信息为基础的对行为的 预期、社会的预兆性线索等决定行为的结果因素包括替代性强化(观察者看到榜样或他人受到强化,从而使自己也倾向于做出榜样的行为)和自我强化(当人们达到 了自己制定的标准时,他们以自己能够控制的奖赏来加强和维持自己行动的过程)。为了解释说明人类行为,心理学家提出了各种理论。班杜拉对其中的环境决定论和个人决定论提出了批判,并提出了自己的交互决定论,即强调在社会学

54、习过程中行为、认知和环境三者的交互作用。环境决定论认为行为(B)是由作用于有机体的环境刺激(E)决定的 即B=f(E);个人决定论认为环境取决于个体如何对其发生作用,即E=f(B);班杜拉则认为行为、环境与个体的认知(P)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但他同 时反驳了“单向的相互作用”即行为是个体变量与环境变量的函数,即B=f(P,E),认为行为本身是个体认知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一种副产品,即 B:f(P*E)。班杜拉指出,行为、个体(主要指认知和其他个人的因素)和环境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不能把某一个因素放在比其他因索重要的位 置,尽管在有些情境中,某一个因索可能起支配作用。他把这种观点称为“交互决

55、定论”。自我调节理论班杜拉认为自我调节是个人的内在强化过程,是个体通过将自己对行为的计划 和预期与行为的现实成果加以对比和评价,来调节自己行为的过程。人能依照自我确立的内部标准来调节自己的行为。按照班杜拉的观点,自我具备提供参照机制的 认知框架和知觉、评价及调节行为等能力。他认为人的行为不仅要受外在因素的影响,也受通过自我生成的内在因素的调节。自我调节由自我观察、自我判断和自我 反应三个过程组成,经过上述三个过程,个体完成内在因素对行为的调节。自我效能理论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也就是个体在面临某一任务活动时的胜任感及其自信

56、、自珍、自尊等方面的感受。自我效能也可称作“自我效能感”、“自我信念”、“自我效能期待”等。班杜拉指出:“效能预期不只影响活动和场合的选择,也对努力程度产生影 响。被知觉到的效能预期是人们遇到应激情况时选择什么活动、花费多大力气、支持多长时间的努力的主要决定者”。班杜拉对自我效能的形成条件及其对行为的影 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指出自我效能的形成主要受五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行为的成败经验;替代性经验;言语劝说:情绪的唤起以及情境条件。第一,行为的成败经验指经由操作所获得的信息或直接经验。成功的经验可以 提高自我效能感,使个体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反之,多次的失败会降低对自己能力的评估,使人丧失信心。

57、第二,替代性经验指个体能够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获 得关于自我可能性的认识。第三,言语劝说包括他人的暗示、说服性告诫、建议、劝告以及自我规劝。第四,情绪和生理状态也影响自我效能的形成。在充满紧张、 危险的场合或负荷较大的情况下,情绪易于唤起,高度的情绪唤起和紧张的生理状态会降低对成功的预期水准。最后,情景条件对自我效能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 某些情境比其它情境更难以适应与控制。当个体进入一个陌生而易引起焦虑的情境中时,会降低自我效能的水平与强度。学习理论1、强调观察学习在人的行为获得中的作用。认为人的多数行为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和行为的结果而学得的。依靠观察学习可以迅速掌握大量的行为模式。2、重视

58、榜样的作用。人的行为可以通过观察学习过程获得。但是获得什么样的行为以及行为的表现如何,则有赖于榜样的作用。榜样是否具有魅力、是否拥有奖赏、榜样行为的复杂程度、榜样行为的结果和榜样与观察者的人际关系都将影响观察者的行为表现。3、强调自我调节的作用。人的行为不仅受外界行为结果的影响,而且更重要的是受自我引发的行为结果的影响,即自我调节的影响。自我调节主要是通过设立目标、自我评价,从而引发动机功能来调节行为的。4、主张奖励较高的自信心。一个人对自己应付各种情境能力的自信程度,在 人的能动作用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将决定一个人是否愿意面临困难的情境,应付困难的程度以及个人面临困难情境的持久性。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有较高的预 期,在面临困难时往往会勇往直前,愿意付出较大的努力,坚持较久的时间;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往往会产生焦虑、不安和逃避行为。因此,改变人 的回避行为,建立较高的自信心是十分必要的。社会学习理论重视榜样的作用,强调个人对行为的自我调节,主张建立较高的 自信心。所有这些思想都是十分可取的,值得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