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气象与海洋学第六章云、降水和雾_第1页
航海气象与海洋学第六章云、降水和雾_第2页
航海气象与海洋学第六章云、降水和雾_第3页
航海气象与海洋学第六章云、降水和雾_第4页
航海气象与海洋学第六章云、降水和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CH6 云和雾云和雾 6.1 云云 6.2 降水降水6.3 雾雾12.3 海洋上雾的分布概况海洋上雾的分布概况6.1云26.1 6.1 云云 一、云一、云(cloud)的形成条件的形成条件 1、云的组成成份、云的组成成份 水滴、冰晶或二者的混合体。水滴、冰晶或二者的混合体。 2、发生在大气中的冷却过程、发生在大气中的冷却过程 绝热冷却、辐射冷却、平流冷却和乱流冷却等。绝热冷却、辐射冷却、平流冷却和乱流冷却等。 上升运动引起的绝热冷却是形成云的主要原因上升运动引起的绝热冷却是形成云的主要原因。 3、云的形成条件、云的形成条件上升运动水汽上升运动水汽 云的消散条件云的消散条件下沉运动下沉运动 二

2、、云的分类二、云的分类 1 1、观测分类(、观测分类(电子版云图电子版云图) 6.1 云3陈登俊 6.1 云46.1 云52 2、物理分类、物理分类 6.1云6层层云云雨层云雨层云蔽光高层云蔽光高层云6.1 云7透光层积云透光层积云蔽光层积云蔽光层积云卷积云卷积云透光高积云透光高积云6.1 云8淡淡积积云云浓浓积积云云积积雨雨云云雷暴头雷暴头6.2 降水96.2 6.2 降降 水水( (PrecipitationPrecipitation) ) 一、降水量和降水强度一、降水量和降水强度 1、降水量、降水量降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在水平面上所积聚的降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在水平面上所积聚的

3、水层深度,以水层深度,以mm为单位。为单位。 2、降水强度、降水强度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单位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单位mm/h,mm/d (12h或或24h总降水量)。总降水量)。 二、降水性质二、降水性质 1、连续性降水(连续性降水(NsNs和和AsAs降水)降水) 持续稳定、中等雨量,持续时间常在持续稳定、中等雨量,持续时间常在10h10h以上。以上。 2 2、间歇性降水(、间歇性降水(ScSc和厚薄不均匀的和厚薄不均匀的AsAs) 强度时大时小、时降时止,但变化缓慢,气象要素无显著变化。强度时大时小、时降时止,但变化缓慢,气象要素无显著变化。 3 3、阵性降水(、阵性降水(CbCb、Cu

4、congCu cong、不稳定的、不稳定的ScSc) 降水强度变化快、骤降骤止、天空时亮时暗、持续时间短,常降水强度变化快、骤降骤止、天空时亮时暗、持续时间短,常 伴有强阵风。伴有强阵风。6.2 降水10降水量和降水强度降水量和降水强度等级零星小雨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阵雨12h总降水量0.10.15.05.115.015.130.030.170.070.1140.0140.024h总降水量0.10.110.010.125.025.150.050.1100.0100.1200.0200.012h内阵雨累计时间小于5h,降水量小于15mm。 未经蒸发、渗透、流失降水在水平面上所积聚的水层

5、未经蒸发、渗透、流失降水在水平面上所积聚的水层深度称为降水量。深度称为降水量。 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称为降水强度。常用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称为降水强度。常用“mm/h”mm/h”、“mm/d”mm/d”作单位作单位。等级零星小雪小雪中雪大雪暴雪阵雪12h总降雪量0.10.11.01.13.03.16.06.024h总降雪量0.10.12.52.65.05.110.010.012h内阵雪累计时间小于5h,降雪量小于3mm。6.2 降水116.3 雾126.3 6.3 雾雾( (FogFog) ) 一、雾(一、雾(Fog)的定义)的定义 悬浮于近地面气层中的小水滴、小冰晶或悬浮于近地面气层中的小水滴、

6、小冰晶或 两者混合物的集合体,使水平能见度小于两者混合物的集合体,使水平能见度小于 1km(或(或0.5n mile)的现象。)的现象。 若能见度降至若能见度降至1 110km10km之内时,称为轻雾之内时,称为轻雾(Mist)(Mist)。 二、雾的种类与特点二、雾的种类与特点 1、 平流雾(平流雾(Advection Fog,海雾),海雾) 1)定义)定义暖湿空气流经冷的下垫面暖湿空气流经冷的下垫面,低层空气冷却,低层空气冷却, 使空气达到饱和水汽凝结而形成的雾。使空气达到饱和水汽凝结而形成的雾。 2)分布地区分布地区冷、暖海流交汇的冷流一侧;冷、暖海流交汇的冷流一侧; 水平温度梯度大的海

7、陆交界处。水平温度梯度大的海陆交界处。 6.3 雾133)特点特点 浓度大,厚度大;水平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浓度大,厚度大;水平范围广,持续时间长; 远洋雾远洋雾的浓度及生消时间的浓度及生消时间没有日变化没有日变化;沿海沿海 及岛屿的雾及岛屿的雾有一定的日变化有一定的日变化; 随风飘移,伴有层云。随风飘移,伴有层云。 2、锋面雾(、锋面雾(Frontal Fog,雨雾或降水蒸发雾),雨雾或降水蒸发雾)1)定义)定义 锋面锋面上暖气团里下降的雨滴穿过锋面落到冷气团上暖气团里下降的雨滴穿过锋面落到冷气团 里,里,雨滴蒸发雨滴蒸发,使锋面下冷气团近地面层的空气,使锋面下冷气团近地面层的空气 达到饱和

8、而形成的雾。达到饱和而形成的雾。2)分布地区)分布地区 暖锋前、一型冷锋后、锢囚锋的两侧暖锋前、一型冷锋后、锢囚锋的两侧。3)特点)特点 浓度及生消时间浓度及生消时间不受气温日变化的影响不受气温日变化的影响; 雾区随锋面和降水区的移动而移动。雾区随锋面和降水区的移动而移动。 6.3 雾146.3 雾153、辐射雾(、辐射雾(Radiation Fog,陆雾),陆雾)1)定义)定义 晴朗微风、比较潮湿的夜间,由于晴朗微风、比较潮湿的夜间,由于地面辐射冷却地面辐射冷却,近地,近地 面层气温降至露点或露点以下,使水汽凝结而形成的雾。面层气温降至露点或露点以下,使水汽凝结而形成的雾。2)分布地区)分布

9、地区 内陆潮湿洼地、沿海港湾。内陆潮湿洼地、沿海港湾。3)生消特点)生消特点 一年四季均能发生,一年四季均能发生,秋冬季居多秋冬季居多,冬季入海易消散,冬季入海易消散, 夏季入海消散慢。夏季入海消散慢。 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夜间形成,日出前最浓,日出后随,夜间形成,日出前最浓,日出后随 气温升高而消散。气温升高而消散。 晴夜有利于雾生成,晴天有利于雾消散;晴夜有利于雾生成,晴天有利于雾消散; 阴夜不利于雾形成,阴天也不利于雾消散。阴夜不利于雾形成,阴天也不利于雾消散。 微风有利于雾形成微风有利于雾形成,强风和静风均不利于雾形成。,强风和静风均不利于雾形成。 冬季消散慢,夏季消散快

10、。冬季消散慢,夏季消散快。 6.3 雾164、蒸汽雾(、蒸汽雾(Steam Fog)1)定义)定义 冷空气流经暖水面时,冷空气流经暖水面时,水面不断蒸发水汽进入水面不断蒸发水汽进入 低层空气低层空气,使贴近水面的低层空气达到饱和而,使贴近水面的低层空气达到饱和而 形成的雾。形成的雾。2)分布地区)分布地区 高纬沿海、极地冰间水面、冰缘等。高纬沿海、极地冰间水面、冰缘等。3)特点)特点 冬季最常见。冬季最常见。 浓度不大,厚度薄。浓度不大,厚度薄。 有有显著的日变化显著的日变化。 在任何风速下都可能发生。在任何风速下都可能发生。 但风向改变可使雾消散。但风向改变可使雾消散。6.3 雾17三、平流

11、雾的形成条件三、平流雾的形成条件 1、冷的海面冷的海面 西北太平洋,表层水温西北太平洋,表层水温低于低于20;黄海北部黄海北部水温水温低于低于24。 2 2、适当的水汽温差、适当的水汽温差 长江口外海域长江口外海域和北海道以东海面和北海道以东海面0066,23频率最高频率最高; 日本海和北太平洋,温差日本海和北太平洋,温差1时频率最高时频率最高。 当温差当温差88后,海雾很少发生。后,海雾很少发生。 3 3、适合的风向、风速、适合的风向、风速 风向风向垂直于表层等水温线,由高温吹向低温;垂直于表层等水温线,由高温吹向低温; 中国东部沿海,中国东部沿海,S、SE、E风适合风适合,黄海北部黄海北部

12、再加上再加上NE风风。 英吉利海峡,英吉利海峡,SWSW风。风。 风力风力24级。级。 4、充沛的水汽、充沛的水汽 相对湿度相对湿度f80%。 5、低层逆温层结、低层逆温层结12.3海洋上雾的分布概况 18一、世界大洋上的雾一、世界大洋上的雾 1、北半球大洋的三个主要雾区(、北半球大洋的三个主要雾区(冷暖海流交汇处冷暖海流交汇处) 1)日本北海道东部至阿留申群岛一带洋面)日本北海道东部至阿留申群岛一带洋面 春夏季春夏季多多平流雾平流雾,冬季冬季多多锋面雾锋面雾。 原因:黑潮暖流与亲潮寒流的汇合处,夏季北太平洋副原因:黑潮暖流与亲潮寒流的汇合处,夏季北太平洋副 高强大,日本以东盛行暖湿的偏南风;

13、高强大,日本以东盛行暖湿的偏南风; 冬季促进锋面气旋发展。冬季促进锋面气旋发展。 2)北美圣劳伦斯湾至纽芬兰外海)北美圣劳伦斯湾至纽芬兰外海 春夏季春夏季多多平流雾平流雾,冬季冬季多多锋面雾锋面雾和和蒸汽雾蒸汽雾。 原因: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的汇合处,原因: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的汇合处, 夏季北大西洋副高强大,向高纬吹暖湿的偏南风;夏季北大西洋副高强大,向高纬吹暖湿的偏南风; 冬季促进锋面气旋发展。冬季促进锋面气旋发展。12.3 12.3 海洋上雾的分布概况(海洋上雾的分布概况(P103P103) 12.3海洋上雾的分布概况 1912.3海洋上雾的分布概况 203)挪威、西

14、欧沿岸与冰岛之间洋面)挪威、西欧沿岸与冰岛之间洋面 夏季夏季多多平流雾平流雾,冬季冬季多多锋面雾、辐射雾和蒸汽雾锋面雾、辐射雾和蒸汽雾。 原因:原因:夏季,来自北大西洋暖流上的暖湿空气流至高夏季,来自北大西洋暖流上的暖湿空气流至高 纬冷水面上,加上潮的涨落原因;纬冷水面上,加上潮的涨落原因; 冬季,锋面气旋多,纬度高,下垫面辐射冷却强,冬季,锋面气旋多,纬度高,下垫面辐射冷却强, 此外,挪威沿岸多峡谷和港湾,除锋面雾外,还此外,挪威沿岸多峡谷和港湾,除锋面雾外,还 有辐射雾和蒸汽雾。有辐射雾和蒸汽雾。加利福尼亚沿海、北非加那利海面春夏季也会形成平流雾加利福尼亚沿海、北非加那利海面春夏季也会形成

15、平流雾(信风带翻腾冷流上)(信风带翻腾冷流上)。2、南半球大洋、南半球大洋 35S以南,随纬度增高,雾逐渐增多。以南,随纬度增高,雾逐渐增多。 平流雾区:平流雾区:阿根廷东部海面、塔斯马利亚与新西兰之间阿根廷东部海面、塔斯马利亚与新西兰之间 海面、海面、 马达加斯加南部海面。多发生于夏季。马达加斯加南部海面。多发生于夏季。 西风漂流上,终年有雾,特别是夏季(西风漂流上,终年有雾,特别是夏季(122月),能见度良好月),能见度良好 的天数很少。的天数很少。12.3海洋上雾的分布概况 21二、中国近海的雾二、中国近海的雾 1、地理分布特点、地理分布特点 雾区呈带状分布,雾区呈带状分布,雾区南窄北宽

16、雾区南窄北宽,雾日南少北多雾日南少北多。 三个多雾中心:黄海中、南部;三个多雾中心:黄海中、南部; 长江口至舟山群岛;长江口至舟山群岛; 北部湾。北部湾。 雾窟:雾窟: 山东半岛成山头。山东半岛成山头。 无雾海区:无雾海区:渤海内渤海内(内海,暖流不易到达,不存在水温(内海,暖流不易到达,不存在水温 不连续带);不连续带); 台湾以东洋面台湾以东洋面(受暖流控制);(受暖流控制); 海南岛榆林港南部海面海南岛榆林港南部海面(冬季受暖流影响)。(冬季受暖流影响)。 12.3海洋上雾的分布概况 222、季节分布特点、季节分布特点 黄海的雾始于黄海的雾始于4月,月,48月为雾季,月为雾季,67月最盛

17、;月最盛; 东海的雾始于东海的雾始于3月,月,37月为雾季,其中浙江沿海至长月为雾季,其中浙江沿海至长 江口江口46月月 最盛;最盛; 南海的雾出现在南海的雾出现在1212月至次年月至次年5 5月,月,2 23 3月最多,月最多,8 81111月基本无雾。月基本无雾。 从冬到夏,雾出现的时间南早北晚从冬到夏,雾出现的时间南早北晚:雾区逐渐由南向北推移,:雾区逐渐由南向北推移,8月月 除朝鲜半岛西南面偶尔发生雾外,大部分海域雾已很少见。除朝鲜半岛西南面偶尔发生雾外,大部分海域雾已很少见。3、成因、成因1 1)下垫面条件:冷暖海流交汇处下垫面条件:冷暖海流交汇处 暖流暖流黑潮暖流及其支流,黑潮暖流

18、及其支流, 冬弱夏强。冬弱夏强。 寒流寒流沿岸流,冬强夏弱。沿岸流,冬强夏弱。2)适宜的风场适宜的风场处东亚季风区,处东亚季风区, 提供了适宜的偏南风。提供了适宜的偏南风。 12.3海洋上雾的分布概况 23三、船舶测算海雾生消的方法三、船舶测算海雾生消的方法(P219) 1)干湿球温度表法)干湿球温度表法 雾形成前,雾形成前, t=t干干t湿湿0, t增大,不可能成雾增大,不可能成雾; t减小,成雾的可能性增加;减小,成雾的可能性增加; t 00,雾形成。,雾形成。 有雾时,有雾时, t 00, t不变,雾维持;不变,雾维持; t 0,雾在消散。,雾在消散。12.3海洋上雾的分布概况 242)露点水温图解法)露点水温图解法 雾形成前,露点温度雾形成前,露点温度td表层海水温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