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课时提升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课时提升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课时提升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课时提升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高中地理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课时提升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课时提升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一个承载系统对任何的外来干扰都有一定的忍耐极限,当外来干扰超过此极限时,生态系统就会被损害、破坏乃至瓦解。无论是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还是城市区域、流域等都存在环境承载力的问题。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 题:1.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一个知名的大城市,其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渐趋极限,某些部分甚至已经透支,透支的部分最可能是()土地资源交通科技水资源a.b.c.d.2.日本地狭人稠,以下属于对其环境人口容量提高有利的因素有()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人们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a.b.c.d.解析:1

2、.c2.d第1题,深圳的交通和科技较为发达,但随着人口的剧增,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压力增大。第2题,科技发达、对外开放程度高有利于提高日本的环境人口容量。理论研究和现实问题表明,环境对人口的容量是有限度的。据此回答34题:3.中国科学院发表报告,主张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最高应控制在()a.12.95亿b.15亿c.16亿左右d.18亿左右4.由于中国人口增长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张,因此中国必须坚定不移执行的两项基本国策是()a.计划生育、环境保护b.计划生育、控制城市发展c.环境保护、合理珍惜每一寸土地d.保护环境、各民族平等解析:3.c4.a第3题,中国科学院报告中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为16亿左

3、右。第4题,要实现人口增长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我国必须坚持计划生育、环境保护两项基本国策。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结合表及所学知识,回答56题:某岛国2014年环境与人口信息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最适宜的人口数实际供养的人口数45万25万35万5.若a、b、c、d代表该岛国的四类资源在某一时期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且a>b>c>d,则该地的环境承载力是()a.ab.bc.cd.d6.若2014年该岛国的人口总量用x表示、人口合理容量用y表示、环境承载力用z表示,则三者的关系是()a.z>y>xb.x&

4、gt;y>zc.y>z>xd.z>x>y解析:5.d6.d第5题,环境承载力是一个地区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是指环境允许的最大人口数量(极限人口),其大小取决于资源供养人口数量最小的那一个,即d。第6题,由表格内容可得,x为35万,y为25万,z为45万,故大小关系为z>x>y。如图示意某个时期宁夏部分县级行政区环境人口容量(单位:万人)。读图,回答78题:7.影响图中宁夏各县级行政区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主要因素是()a.矿产资源b.淡水资源c.地形地势d.科技水平8.宁夏南部地区今后一段时间人口发展的正确做法是()a.放宽生育政策,鼓励生育b.增加人

5、口密度,接纳宁夏北部地区的移民c.垦荒拓耕,向宁夏东部地区迁出部分人口d.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同时向宁夏北部地区迁出部分人口解析:7.b8.d第7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宁夏各县级行政区环境人口容量为自东南向西北递增,这与黄河流经宁夏的西北部地区,水资源比较丰富有关。第8题,宁夏南部地区降水较少,且地表径流缺乏,因而今后要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同时向水资源丰富的北部地区迁出部分人口。下图是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据此回答910题:9.下列说法或做法不恰当的是()a.环境容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b.资源的大量消耗会使环境容量有所减小c.人类可以改造局部环境,使人口数量超过环境容量d.生物圈的稳

6、定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10.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排列,三种模式由好到差排列依的顺序次为()a.、b.、c.、d.、解析:9.c10.a第9题,综合三个图可知,大部分时间人口数量低于环境容量。由此可知,环境容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故改造局部环境,使人口数量超过环境容量的行为不可取。资源的大量消耗,会使环境容量有所减小;生物圈的稳定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第10题,模式人口数量未超过环境容量,故人地关系最为协调;模式环境容量没有明显下降,但由于一定时期内,人口数量超过了环境容量,造成了一定的环境破坏;模式由于人口数量超过了环境容量,造成了环境破坏,甚至

7、导致了环境容量变小,故人地关系最不协调。11.下列可承载人口最多的地区是()a.撒哈拉地区b.长江中下游地区c.亚马孙平原d.南极地区解析:b四个地区中,长江中下游地区自然环境最优越,经济发达,所以其环境人口容量最大,可承载人口最多。二、非选择题(共56分)12.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材料一中国正在考虑制定首部移民法。移民法很有可能将潜在移民分成若干类别,如熟练工人、工作移民和投资移民等。材料二截止2014年3月,美国的人口数量为3.178亿,美国人口增加的最主要原因是新出生人口的自然增长,同时也有国际移民的因素,从2001年以来,每年大约净有88.4万外国人移民美国,每26秒就有一名

8、新移民踏上美国领土。(1)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受资源、科技、 、 等因素影响。(4分) (2)结合我国国情说明移民法将潜在移民分类的原因。(8分)(3)美国资源丰富,国土辽阔,但媒体称“对支撑地球生命的自然体系来说,美国人口的快速增长显然不是什么好事”。试运用环境人口容量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8分)解析:本题以图文材料为背景,考查有关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增长的知识。移民法的制定说明,面对我国目前严重的人口、环境问题,应从环境承载力方面考虑人口容量问题。美国人口的快速增长会进一步加大对世界能源、粮食、工业产品等的消耗,从而向全球转嫁其人口压力。答案:(1)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

9、费水平(4分)(2)有利于我国合理引进人才,降低国内环境承载压力。(8分)(3)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多能容纳的人口数量;美国人均资源消耗量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这种高消费的生活方式,随着人口的增加会给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也将使其环境人口容量减少。(8分)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6分)材料一我国每10年进行一次人口普查,2010年11月1日零时,我国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材料二人口与资源漫画和三种生产的关系图。(1)与前几次人口普查相比,第六次人口普查难度较大,主要原因是我国(5分)()a.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b.人口增长速度仍过快c.国内人口迁移规模过大 d.国际间人口迁移过

10、快(2)材料二漫画揭示了的问题,据三种生产的关系图解释其产生的原因。(15分) (3)我国进行人口普查的意义是什么?(6分)解析:第(1)题,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国内自发性人口迁移规模不断加大,给人口普查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第(2)题,由漫画可以看出,随着人口的增加,人均资源占有量不断减少,资源压力越来越大;由第二幅图可看出,人口增加,导致所需资源增加,进而会加大对资源的开发,从而造成资源压力加大。第(3)题,只有经过人口普查,才能掌握当前第一手人口资料,才能为制定合理的人口政策及其他各项政策提供依据。答案: (1)c(5分)(2)人口过多导致资源压力过大人口数量多,所需生活、生

11、产资源多,为满足需要,就要加大资源的开发利用,从而对资源产生巨大的压力,出现人口与资源的矛盾。(15分)(3)人口普查资料是我国制定人口政策及其他各项政策的依据和前提。(6分)三、挑战题(共10分)14.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能够容纳的享有合理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由于地理位置与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图示的四个城市的人口容量也不同。读图,回答(1)(2)题:(10分)(1)有人口学家采用下列公式估算理论人口容量,理论人口容量=a×b/c,其中a为耕地面积,b为熟制,c为每年人均粮食消费所需的耕地面积。假设图示四市耕地面积、年人均粮食消费量均大致相同,按照该公式估算,四市理论人口容量最大的是(5分)()a. b.c. d.(2)在各种自然资源中,对人口容量影响最为明显的是水资源。据下图判断,四市中人口数量尚未达到人口最大容量的城市代码是(5分)()a.b.c.d.解析:(1)d(2)c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人口容量的理论推算。根据题干和理论人口容量的公式可知,熟制越多,理论人口容量越大,反之越小。地最靠南,熟制最多,理论人口容量最大。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人口容量的判读。水资源是影响人口容量最明显的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