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五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讲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练习 湘教版_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五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讲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练习 湘教版_第2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五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讲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练习 湘教版_第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五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讲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练习 湘教版_第4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五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一讲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练习 湘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讲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基础巩固组1(2015·高考广东卷)调查研究发现,内蒙古东部某农牧交错区(43°32n44°32n)居民点的密度,阴坡大于阳坡。 其合理的解释是阴坡冬半年()a冻融作用影响小,房屋地基较稳定b正好地处背风坡,利于抵御强寒潮c积雪较厚,便于牲畜和冬小麦越冬d采光更为充分,利于居民照明取暖解析:季节性冻土层的冻结与融化,会使房屋地基不稳,从而影响房屋安全。该区域纬度较高,山地阴坡冬半年太阳光照条件劣于阳坡,且阴坡为冬季风的迎风坡,故阴坡白天气温更低,气温日较差小于阳坡,使阴坡冻融作用小于阳坡,所以阴坡居民点密度大于阳坡。以上分析也

2、可排除b、d两项;该纬度主要种植春小麦,可据此排除c项。答案:a下图是我国太行山脉东侧和西侧的交通和城市分布图。据此完成23题。2太行山脉以西的城市分布特点是()a沿黄河分布b沿铁路和河谷分布c沿山麓地带分布d沿冲积扇边界分布3太行山脉以东的两条铁路线上西侧一线的城市规模较大,其主要原因不正确的是()a地势较高,不易受洪灾影响b沿大道、公路分布,形成较早c河流沿岸,水运便利d地形平坦,易于城市建设解析:第2题,由图可知,太行山脉以西的城市主要沿铁路和汾河河谷分布。第3题,太行山脉以东的两条铁路中西侧一线的城市主要沿山麓地带分布,这里地势较高,不易受洪水侵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农业发达,形成城

3、市较早;有大道、公路等其他交通线通过,利于商业网点形成,故城市规模较大。答案:2.b3.c读某岛屿图,回答45题。4该岛铁路形状为“环形”,说明其最主要的地形是()a平原b山地c高原 d盆地5甲和乙之间的铁路没按图中虚线修建,最可能的原因是()a虚线处是鞍部 b虚线处是河谷c虚线处等高线稀疏 d虚线处等高线密集解析:第4题,从图中的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分析,图为日本本州岛的一部分,该岛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铁路围绕该岛呈环状分布,主要是受地形的影响。第5题,甲、乙之间没按虚线修建铁路,最可能的原因是其地势陡(等高线密集),不适宜铁路选线;如果是鞍部,则该线处地势较低,可以修建铁路线;如果是河谷,其

4、海拔较低,修建铁路线工程量比较小,适合修建铁路线;如果等高线稀疏,则坡度小,也可以修建铁路线。答案:4.b5.d6下图为某地区城市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城市中,形成最早的可能是_,原因是什么?(2)从地形条件来分析,d城市到b城市的公路没有修建成直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图示区域山地东、西两侧交通线路密度较大的是_,导致这种分布差异的自然原因主要是什么?解析:根据图中的图例进行判读,找出a、b、c、d四地之间的地形特征,然后结合地形、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进行分析。第(1)题,早期形成城市主要靠自然条件(地形、河流),a地形平坦,有河流经过,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其

5、他城市则没有这种条件。第(2)题,图中可见b、d之间有山脉。第(3)题,影响交通线路密度的自然条件是地形、河流。答案:(1)a地形平坦,有河流经过,水源充足,交通便利。(2)山地地形的限制。(3)东侧 东侧地形平坦,有河流经过,水源充足;而西侧沙漠广布,且有山脉阻隔。能力提升组(2017·陕西联考)读北半球中纬度平原地区某河段示意图,完成12题。1下列关于该河段的叙述,正确的是()a河水大致呈顺时针方向流动b河水大致呈逆时针方向流动c河流北岸堆积,南岸侵蚀严重d侧蚀作用减弱,下蚀作用增强2下列关于该河流地貌与人类活动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区域聚落多位于北岸,呈带状分布b河漫滩平

6、原处有利于港口建设c南岸的陆地地势低,不能利用d河流弯曲易形成严重洪涝灾害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河漫滩位于河流南岸,说明南岸堆积,北岸侵蚀;北半球河流向右偏,根据河漫滩的形状可知,该河流大致呈顺时针方向流动。第2题,河流弯曲,水流变缓,容易产生洪涝灾害;该河段南岸堆积利于聚落分布;河漫滩处水流变浅不利于筑港。答案:1.a2.d下图为某河谷剖面图。读图,完成34题。3该河谷()a最可能位于河流上游b位于背斜构造的顶部c乙处位于河流的凸岸d右岸侵蚀,左岸形成沙洲4图中()a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b处地层断裂下陷c沉积岩层因地壳运动而弯曲d甲地适合聚落的发展解析:第3题,图示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背斜

7、顶部受侵蚀形成河谷。该河谷较宽,应位于河流下游,乙处坡度较陡,为凹岸,侵蚀严重。第4题,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处岩层受侵蚀断裂;甲处位于平均洪水位内,不适合聚落分布。答案:3.b4.c读我国某山区公路规划线路设计图,回答56题。5图中公路沿线甲、乙、丙、丁四地中,海拔最高点出现在()a甲 b乙c丙 d丁6图中公路规划方案中能反映出山区公路建设中应遵循的原则是()尽可能连接居民点在山谷中应尽量避开陡坡在陡坡段增加“之”字形弯曲尽可能避免跨越河流a bc d解析:第5题,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判断,甲地海拔为100 m以下,乙地海拔为200300 m,丙地海拔为500600 m,丁地海拔为40050

8、0 m,故丙地海拔最高。第6题,图中无居民点和河流的分布,故未能体现出山区公路尽可能连接居民点和避免跨越河流的原则。图中公路呈“之”字形弯曲,主要目的是避开陡坡,故b项正确。答案:5.c6.b7读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出该区域的褶皱形态及判断依据。(2)说出图中甲城镇所处的地形类型,并分析成因。(3)该地打算修建一条连接聚落丙、丁的公路,请在图中设计一条较为合理的线路。(4)指出图示区域铁路选址的原则,并说明原因。解析:第(1)题,结合图例可判断,该区域岩层中间为形成时间早的石灰岩,两侧为形成晚的砂岩和花岗岩,因而为背斜构造。第(2)题,结合图中的等高线可判断出,甲城镇地处盆地,其形

9、成为背斜成谷。第(3)题,线路的设计应尽量沿等高线延伸。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铁路沿河谷和盆地延伸,其目的是为了降低建设成本和难度。答案:(1)背斜。依据:岩层中间老,两翼新。(2)盆地。成因: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岩石破碎,易受风化侵蚀而形成低地。(3)绘图略。(4)原则:铁路选址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原因:在山区修建铁路,不仅成本高,难度也比较大,该选址原则是为了降低修建成本和难度。8(2017·北京朝阳区质检)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分别说出甲地以上河段和以下河段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2)指出乙、丙两地的地貌类型,并分别说明其形成原因。(3)说明图中北部地区自然环境对发展地面交通的不利影响。答案:(1)冰雪融水补给。雨水补给。(2)乙地为峡谷;丙地为三角洲。乙地受(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板块碰撞挤压,地壳抬升;流水的侵蚀切割作用,形成峡谷。丙地位于河流入海口(河口)附近,地势低平,流速减慢,泥沙堆积,形成三角洲。(3)图中北部地区为青藏高原,高寒缺氧,冻土广布,地势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造成地面交通建设成本高,且易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