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5课《有的人》教案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5课《有的人》教案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5课《有的人》教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f 精 a w,佚”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5课有的人教案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培养爱憎分明感情。懂得为人民的将获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必然灭亡的道理。2、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这样手法的好处,引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回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最后一段话。说说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2介绍作者臧克家及写作背景二、听录首1、学生轻声跟着读三、学生朗读(齐读)四、讲解诗歌第一节,着重理解“活”与“死”的意思(1) “活”说明他的生命还在,而“死”则说他在人民的心中早已经死了。虽

2、然他 活着但他的生命毫无价值,虽生犹死。(2) 一生为人民,甘为人民做牛马的人,这种人虽然生命不复存在,但他们的思想,他的精神永驻人间,这样人虽死犹生。你认为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五、出示课件(1)(一)两幅图中,有哪两种人?(1)第一幅图中你可以看出什么?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通过这个“骑”字深刻地揭露了动势力的骄横形象,凶暴的本质,“呵,我多伟大“有生动的刻画了反动统治者自我吹嘘的丑态。而像鲁迅先生这样的人,甘为人民做牛马的人,这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将会得到什么结果呢?六、出示课件(2)从两幅图中,你们看出了什么?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而有的人呢?(情愿做野草)那么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3、是想干什么呢?想“不朽”想流芳百世,那么“不朽”带了个引号,这个引号起到什么作用呢?1、 否定2、讥讽这样的人无非是想给自己歌颂功德,留名人间。而实际上这种人虽然活哎在世上,但他的灵魂早已经死去。名字早已臭名昭著。(2)鲁迅先生把自己比做野草,他宁愿为革命牺牲自己的一切,随时投入到革命中去。这两种人他们的人,生目的不同那么他们结果也是不一样的。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他们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名字是不会烂的,我们说过这种人其实活在人间,但他们的灵魂早已死去。所以他刚死去就被人民遗忘,而情愿做野草的呢?只要 春风吹过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也就是说只要革命蓬勃发展起来,那么野草就会萌生。到处是一

4、 片青青是野草,通过这两种人的人生目的的不同进行对比。突出为人民奋斗一生的革命战士蓬勃的生命力和不朽的精神。六、课件3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为什么说,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别人真的因为他活着而死去吗?不是,这种人他残害百姓,为自己的利益使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的活的人究竟是哪样的人呢?鲁迅和像鲁迅一样,一心为革命,一心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人那么他们的下场又会如何呢 ?(1)他的下场可以看到。(被人民所唾弃,被人民所遗忘 ,)(2)人民把他抬举得很高好高,得到人民所赞扬,人民永远记住他,给予很高的评价。(3)出示毛泽东对鲁迅先生的评价七、(1)再读诗文,思考课文采用哪种表现手法来突出鲁迅的伟大。课文运用对比的手法(2)找出每节诗中的对比(3)讲解: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八、拓展(1)学了这篇文章,我们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小学生我们应给怎么做呢?教师赠言:把鲁迅的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化为自己学习动力,刻苦努力,发奋图强以期学有所成,报效祖国报效人民!(2)人应该怎样活着?要为人;民,为社会,要勤勤恳恳,乐于奉献。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