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圣手王昌龄-文学编年-国学论坛_第1页
七绝圣手王昌龄-文学编年-国学论坛_第2页
七绝圣手王昌龄-文学编年-国学论坛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七绝圣手王昌龄 - 文学编年 - 国学论坛七绝圣手王昌龄王昌龄 , 圣手 , 七绝七绝圣手王昌龄王昌龄(约公元6 9 8- 7 5 7年),字少伯,长安(今西安市)人。开元十五年进士。 王昌龄不护细行, 仕途曲折, 先后做过汜水尉,校书郎。一生遭受贬谪,先谪岭南,又贬 江宁,为江宁丞,再贬龙标尉。但他诗名很大,和李白、王 维、王之涣、高适、岑参、孟浩然、杜甫都有交往。他的诗 风清丽,虽抒情色彩浓郁但不伤其清新明快。各种诗体中, 他最擅长七绝。全唐诗收其诗作18 0余首,七绝即有6 0余首。王昌龄擅长七绝和李白相似, 而且他的七绝水平, 也不比李太白差。二人同样不拘小节,同样性情潇洒,只是 李白

2、于七绝之外,样样皆通,古风、歌行成就尤大。王昌龄 用意全在七绝,别的诗体也有佳作,但影响远不如他的七言 绝句为大。对此,时人已有定评。王、李二人绝句,可称盛唐独步,终唐一代,以至宋、 元、明、清,堪与比肩者,不过二三子而已。王、李七绝, 成就相当,但各自的特色分明,色调相近而不相淆。李白七 绝,妙在自然, 仿佛信口而出, 内里功夫却大。 王昌龄七绝, 妙在千锤百炼,人工造化,浑若天成。若以书法类比,李诗 好似张旭草书,虽云烟满纸,规矩自在。王诗如颜柳楷书,虽然有大规矩绝不失之呆板。如他的出塞二首、芙蓉楼送辛渐、从军行等,都脍炙人口,几乎尽人皆知。其流 传之广之遥几和李白朝发白帝等七绝名作不相上

3、下,如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绝句的内容广泛,有送友,有观猎,有边塞,有伤怨,有青楼生活,有宫中旧事,也有根据民歌改化而来的艺术精品。如他的采莲曲二首,同样传播久远,而且意 境美妙,文字活泼: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愿意和善于向民歌学习,这一点也与李白相同。他的七绝诗中,宫怨诗的数量不少,送别诗的数量尤多。 他的高明之处在于能把许多不同的送别感受,用不同的文字 形象逼真地表现出来。女口,他的别陶副使归南海:南越归人梦海楼,广陵 新月海亭秋。宝刀留赠长相忆,当取戈船万户侯。别情豪迈,如同壮军之酒。

4、他的送别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船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别情凄苦,情长万里。他的送柴侍御:沅水通流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别情洒脱,诗里诗外,皆是安慰。奇在他送别必定言 月 ,好像无 月 不成行。读者如果 把这些送别诗收集在一起,不免有月熟生俗的感觉。但细细 品味起来,又觉得王昌龄确是一位借月咏别的高手。因为他 送别时的情绪和感受不同,好像天上的明月也知情达意,随 离别人心情而变化。月中若真有嫦娥仙子,必以昌龄为知音 者。王昌龄写诗多写七绝,写七绝多写送别情,可见他虽然 不护细行,但在友情二字上是非常有人情味的。很可叹他这 么一位诗才八斗情重千金的人物,竟然一生仕途如此坎坷不 平,可见盛唐之气是要出毛病了。 果然在他5 0多岁的时候, 便遇了上战乱。盛唐元气剧伤,从此无法恢复。他也因为动 乱而还归故里, 竟被刺史闾丘晓 因忌而杀 .然而,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自古而然。为时不久,张镐按军河南,命闾丘晓 克日赴援张巡许远。偏这闾贼畏敌如鼠,逡巡不前,被张镐 杀了,临刑前,他哀告张镐,说家中亲老无人赡养。张镐对 他说: 王昌龄家中就没有亲老吗?他们靠谁赡养? 于是 晓大惭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