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仁爱版初一英语Unit_第1页
(推荐)仁爱版初一英语Unit_第2页
(推荐)仁爱版初一英语Unit_第3页
(推荐)仁爱版初一英语Unit_第4页
(推荐)仁爱版初一英语Uni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仁爱版初一英语Unit 12008-05-07来源: 编辑: Unit 1 getting to Know YouTopic 1 Nice to meet you ! Name: Class: Mark: 第一部分 听力(30分)第一节 听写字母. 听,并将你所听到的大写字母和小写字母规范地写在四线格中,小写字母紧跟在大写字母的后面.(10分)第二节 听,并将你所听到的小写字母圈起来.(5分)a d l b p q c s e f m n r y g t h j k o u v w x z i第三节 听., 并将你所听到的大写字母圈起来.(5分)K P R Q E F S W T Y A U

2、B D L I X Z N M C V O G J H 第四节 听,并选择你所听到的单词,将其答案的代号填入题前括号内(10分)( ) 1. A. nice B. like C. class( ) 2. A. Kangkang B. Alice C. Mike( ) 3. A. Miss B. Mr. C. meet( ) 4. A. this B. is C. hi( ) 5. A. thank B. Thank you. C. be( ) 6. A. to B. do C. see( ) 7. A. up B. us C. but( ) 8. A. see B. fine C. Jane(

3、 ) 9. A. morning B. meet C. welcome( ) 10. A. you B. he C. I第二部分 笔试(70分)第一节 默写所有的英文字母。注意:书写在四线格中;按照字母顺序,不安顺序不得分;小写字母紧跟在大写字母后。(13分)1 / 12小学六年级语文重点 毕业考试复习,是对整个小学阶段语文知识的复习和巩固,也是使学生语文能力再提高的过程。因此,复习承载着“查漏补缺,巩固知识;归类整理,系统提高;迁移运用,促进发展”的功能。 因此,我们的复习工作应该对照六年级学生的学习目标,合理计划、系统安排,有目的、有重点地帮助学生进行系统的、高效的复习,努力提高复习的效益

4、,力求每一个学生在毕业考试中都达到目标水平。 我们如果把平时的教学比作“栽活一棵树”,那期末的总复习就如同“育好一片林”。栽活一棵树容易,育好一片林却要花一定的功夫。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地指导小学毕业生进行复习,帮助他们“查漏补缺,归类整理,巩固提高,迁移运用”,过好复习这一关呢? 一、确定复习方向 语文新课程标准解读中有一句话:“确定语文课程目标,与理解语文课程关于语文素养的总要求直接相关。 “语文素养” :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 二、构建复习框架 通过分析近几年的小学毕业考试

5、试题,我们可以发现,这些试题难易适中、紧扣书本、联系实际。本着“对症下药、有的放矢”的原则,我们可以把复习内容基本分为七项内容扎实进行:汉语拼音、识字写字、词语、句子、阅读、习作、口语交际。 第一,汉语拼音。练习形式可以设计让学生写出相应的大(小)写字母、补充音节、选择正确的读音、看拼音写词语写句子等。要使学生做到能记住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熟练地进行拼读,能认识大写字母并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第二,识字写字。复习内容主要为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以及常用的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用硬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多音字和同音字;形近字、形声字和多义字;查字典。复习形式包括改错别字

6、;发现词语、成语、广告语、句子等中的错别字;确定字的偏旁部首,除部首外还有几画;辨字组词;多音字组词或在同一个句子中为多次出现的同一个字选择不同读音;选择正确的字填空;查字典填表,选字义。 第三、词语 重点是词语的理解、积累与运用。着重关注:近、反义词,成语,关联词语;词语搭配;根据要求写出词语,用指定的词语造句;正确地理解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词义;体会、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第四:句子部分 。 【复习要点】 1、知道什么是句子,从语气和作用上了解句子的类型。 2、扩句和缩句练习。 3、认识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4、认识并修改常见的病句。 5、进行句式变换练习。 6、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 【知识平

7、台】 (一)句子及其类型 1、认识什么是句子。 句子就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能够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其组成形式是“谁(什么、哪里)”加“做什么(是什么、怎么样)”。 2、分辨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四种句子类型。 (二)改变句式 【备考点】 同一个意思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表达。表达样式不一样,语言效果也不一样。变换句式,就是把一个句子改变为另一个句子,意思不变。常见的有: 1、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的互换; 2、肯定句、双重否定句的互换; 3、陈述句、反问句、感叹句的互换; 4、直接引用和转述句互换。 (三)修改病句 【备考点】 内容和结构上有毛病的句子叫病句。常见的病句有: 成份残缺;搭

8、配不当;重复罗嗦;语序颠倒;前后矛盾;用词不当;指代不明;分类不当;不合事理;含糊不清等。 【应考点】 1、先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句子是否完整,搭配是否恰当。 2、如果句子主干没有毛病,就检查辅助成份与主干搭配是否合适。 3、检查句子是否符合逻辑,语序是否合理,指代是否明确,有无逻辑错误等。 4、如果确有错误,就开始动笔修改。 (四)扩句和缩句 【备考点】 扩句就是通过添加词语,把简单的 句子扩充为个具体、形象的生动的句子。 缩句就是把复杂的长句子缩减,去掉全部或一部分附加的成份,留下主要部分。 【应考点】 扩句就是先画出句子的主要部分,找到了主要部分,就可以明确在哪儿加表示修饰、限制的成份,

9、近而思考扩充什么样的词语,还可以抓住句子的主要成份,自己提一些问题。如果回答了提出的问题,也就是在进行扩句。 缩句可按三步进行: 1、先把句子分成“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两部分。 2、找每部分的主干部分。 3、最后去掉修饰、限制词语,把主干词语连接成完整的句子。 (五)修辞手法 【备考点】 掌握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等修辞手法。 【应考点】 要掌握几种修辞手法的特点: 1、比喻是用具体、浅显的,人们容易理解的事物去给抽象的、深奥的、人们生疏的事物打比方。一个比喻句中有本体和喻体以及比喻词。 2、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写,赋予它们人的思想感情,和人一样会说话、有感情。 3

10、、夸张是把要描写的事物有意地夸大或缩小,使其更鲜明,更突出。 4、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比肯定更强烈的情感。 5、设问也就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6、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义密切相关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句子排列起来,就是排 (六)排列句子 【备考点】 会把错误的句子排列成一段通顺的话,整理错乱的句子的关键在于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确定应按什么结构排列。 【应考点】 1、把要排列的几句话默读一两遍,看看主要意思是什么。 2、用“排除法”找出首句。 3、再读剩下的句子,思考整篇文章的写作顺序和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写作顺序:时间先后、事情发展、地点空间转换等) (七)标点符号 【备考点】

11、 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第五:阅读部分。 阅读板块涉及的知识点庞杂,能力点容量大,难成系统,因此,是历来语文复习的难点。 【备考点】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有一定内涵)的意思,体会表达效果。 4.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文章中关键句子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推想文章中有关句子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积累课文中精彩的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5阅读文章能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领悟文

12、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对文章内容或写法能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述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等,能表达自己的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7背诵、默写优秀诗文(重点是第十一、十二册中要求背诵或默写的课文)。 8有一定的课外阅读量,并能从课外阅读中掌握知识。 复习策略: 首先,阅读的复习要避免两种倾向,一种是认为它是在平时教学中逐渐形成的能力,难 复习则不复习,只是利用模拟试卷练习练习;另一种是通过做许多阅读练习搞题海战术,认为做多了自然好。那么,阅读复习如何才能做到有目的、有计

13、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呢? 1、设计阅读训练题型 (1)把握目标要体现重点训练项目并综合深化各个训练点。要把各项能力培养目标的要素进行组合,选择适合的短文作为载体,设计阅读训练的题型,避免盲目练习的题海战术。 (2)教给常法注意教给学生不同文体的文章一般的阅读思路,让学生有常法可依(只能意识上渗透,不能讲文学常识),因此,在选择短文时要注意兼顾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科普文、寓言童话等各种文体,训练之前本着从整体到部分的规律,在整体感知时渗透不同体裁的文章的阅读常法,再整合阅读能力的各训练点设计阅读题型去训练。 (3)有针对性针对本班学生阅读能力的薄弱点设计针对性强的单项阅读题,可以每一次阅读

14、训练中都设计一些薄弱项目的练习题型,进行强化训练。 2、加强阅读习惯的训练 (1)加强对理解题意的能力的训练。 学生在做阅读题时常常存在偏离试题要求的情况,要指导学生认真审题,抓住题目中的重点词语进行理解,以便弄清题目要求,再进行深入阅读,再做题。 (2)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潜心入文”。 在阅读时,有的学生往往存在畏难心理,有的学生阅读时很表面,很虚浮,因此,阅读复习还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面对阅读题消除畏难心理,“静心”、“细心”、“耐心”。 (3)指导学生养成“据问答题”的习惯。 有些学生读懂了短文,但面对问题不懂答题技巧,仍然拿不到好成绩,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据问答题。 另外,综合复习也给我们提

15、示了复习的思路和复习方法:选择贴近学生阅读能力的材料,并凭借阅读材料设计能锻炼和检测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题目,使学生在独立阅读和独立完成题目的过程中,听说读写的能力得到巩固和提高。综合复习中选了9篇阅读材料,内容各异,形式多样,旨在坚持学生阅读各类文章的能力,这些能力涉及到小学毕业生所应达到的语文能力的方方面面。我们可以从本班的实际情况出发,切实用好这些综合复习材料,还可以参照这样的思路和方法,适当做一些补充。 第六:习作部分。 【备考点】 综合考查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重视对写作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写作兴趣、良好习惯、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的表达。 1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像作文,

16、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条理,能分段表述。 2能写书信、日记、读书笔记和常用的应用文。 3修改习作,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注意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4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左右的习作。 策略:可配合阅读进行片段练习或篇章练习;或结合综合性模拟练习进行。 第七:语文综合性学习部分。 内容: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包括听力、口语交际、课外阅读、综合实践等 策略:听力考核主要有听记能力、听辨能力、理解能力几个层面,可以进行一些专项练习;口语交际是实践性的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梳理一下活动目标及各种形式、各种情境的活动形式,组织并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有意识地加以运用,在运用中

17、提高。 复习策略 好的复习课就像一篇优美的散文,形散而神不散,使得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得到一种精神上的享受。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必须优化复习方法。笔者认为,在总复习过程中要做到五个为主。 1.以学生为主。复习过程是一个信息交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材是客体,教师是媒体,教师要架起学生与教材之间沟通的桥梁。复习中切忌喧宾夺主,不要以教师的讲代替学生的学,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由配角变为主角,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2.以课本为主。现在有很多复习资料,具有新、全、活等特点,知识点多,覆盖面广,问题设计的角度新,题量大,对能力要求高。根据这些

18、特点,复习时既要让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又要使他们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去解决问题,既要全面掌握,又要突出重点。因此,扎扎实实抓好课本知识点,把课本与资料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之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3.以课内为主。要将问题尽量解决在课堂上,上课前要认真做好课前准备,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合理安排讲练时间。讲要讲出新水平,引出新信息,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练要练出新花样,做一题,学一法,会一类,通一片。学生通过教师讲,自己练,有常学常新之感,真正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4.以练为主。复习课应充分体现“有讲有练,精讲多练,边讲边练”的原则,尽量做到内容全、习题精、方法活、时间足,训练应循

19、序渐进,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同时多练还可以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见多识广才能做到胸有成竹。 5.以能力为主。知识和能力二者是密切相联的。只有有了足够的知识储备,才能产生和发展能力。所谓“万变不离其宗”,主旨抓住了,题型再变化学生也能灵活运用。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重点应放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上。诸如:概括能力、分析、综合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灵活运用的能力,等等。 复习的方法是多样的,有效的、学生喜欢的就是好的方法。集中复习能起到回顾、整理、归纳知识的作用,平时学习中注意及时巩固、及时消化,也很重要。把各知识点的复习、梳理分散到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期末复习时再画龙点睛,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

20、的效果第二节 写出下列大小写字母的左邻右舍。(10分)1. C 2. j 3. g 4. m 5. D 6. I 7. G 8. e 9. F 10. k 11. O 12. N 13. W 14. U 15. L 16. f 17. Q 18. J 19. x 20. t 第三节 选择填空(30分)( )1.英语字母共有 个。A. 14 B. 26 C. 48( )2.英语字母中有 个元音字母。A. 21 B. 10 C. 5( )3.英语字母中有 个辅音字母。A. 21 B. 26 C. 28( )4.英语字母中有 个半元音字母。A. 21 B. 5 C. 1( )5. I am 的缩写形

21、式是 。lets 的完全形式是 。A. im ; let ue B. Im ; let is C. Im ; let us D. Im ; let us( )6. F的第一笔是 。A. B. C. ( )7. E 的第一笔是 。A. B. C. ( )8. j 的第二笔是 。A. B. · C. 、( )9. H的第三笔是 。A. B. C. ( )10.从字母AN中的元音字母是 。A. A、E、I B. N、I C. G、H( )11. .从字母PZ中的元音字母是 。A. Y B. W、Y C. U( )12.英语句子开头第一个单词的 个字母 。A. 第一;大写 B. 第二;大写

22、C. 第一;小写( )13.在书写英语句子时,应使单词与单词之间的距离相隔 个字母的距离。A. 一 B. 二 C. 三( )14. Good morning, class ! !A. Hello B. Good morning, Li Lei C. Good morning, Miss Gao( )15.Whats your name? .A. My name is Jim Green B. Im fine C. Im nine ( )16. How are you ? , thank you.A. How are you B. Hello C. Fine ( )17. Nice to mee

23、t you . A. Good morning ! B. Hello ! C.Nice to meet you, too!( )18. you Sam ?A. Is B. Are C. Am D. Be( )19. forget it! A. Not B. Dont C. dont D. No( )20. are here.A. I B. I and Kate C. Kate D. Kate and I( )21. is my uncle .A. mr Zhang B. Zhang C. Mr Zhang D. Zhang mr( )22. How are you A. ? B. . C. !

24、 D. 。( )23. your name ?A. What B. Whats C. How( )24. How do you do ? A. Fine . Thank you . B. How do you do ? C. Good .( )25. Welcome to China. .A. Thank you . B. No . C. Good.( )26. Nice to see you! A. Nice to hear you ! B. Nice to see you , too ! C. You are very good !( )27. See you later. A. See you. B. Nice to see you , too ! C. Welcome to China.( )28. Good afternoon, Miss Wang ! A. Good afternoon, Kangkang ! B. Good morning, Kangkang ! C. Good evening, Kangkang !( )29. Good evening, Miss Wang ! A. Good afternoon, Han Mei ! B. Good morning, Kangkang !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