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货币供给49_第1页
第四章货币供给49_第2页
第四章货币供给49_第3页
第四章货币供给49_第4页
第四章货币供给49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四章 货币供给 中国人民银行 第四章 货币供给 本章讲授三节 第一节 货币供给基本原理 第二节 影响货币供给量变动的因素 第三节 货币供给理论 本章重点 货币供给的含义存款货币的创造 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 货币供给模型 第一节 货币供给基本原理 一、货币供给与货币供给量 二、名义货币供给和实际货币供给 三、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 四、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 五、货币供给模型 货币供给研究的是银行体系的货币量怎样供给到市场上、怎样与货币需求量保持一致,不断维持经济的稳定增长。 一、货币供给和货币供给量(99页) 货币供给是中央银行向货币需求主体供给货 币的行为。 货币供给量是一个国家某一时点上的货币

2、存量。包括货币和准货币。 货币供给量是一个存量概念。 二、名义货币供给与实际货币供给 名义货币供给是指没有剔除物价变动影响的 货币ms。 实际货币供给是指剔除了物价因素以后的货币供给m s /p。 区别名义货币供给与实际货币供给的意义在于对货币供给量的多少作出基本判断。 三、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 (一)存款货币的创造 1、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 银行存款分为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 原始存款是客户以现金存入银行产生的存款 派生存款是银行在信用活动中创造的存款 派生存款的产生过程 2、存款货币的扩张倍数 k=1/rd 上例,k=1/20%=5 k=存款乘数 ,rd=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3、扩张后的存款总额 d

3、= r1/rd=1000*1/20%=5000 派生存款= r( 1/rd-1) =5000-1000=4000 (二)存款创造的限制因素 (1)银行超额准备金比率 (e ) k =1/(rd + e ) (2)现金漏损比率(c) 流通中的现金/支票活期存款 k =1/(rd+ e + c ) (3)活期存款转定期存款的比率(r t*t) t=dt/ d r t=定期存款准备率 修正后的存款乘数 k =1/(rd+ c + e + r t*t)计算题: 商业银行吸收100万元原始存款,经过一段时期,银行体系最终的派生存款是300万,如果存款准备金比率是6%,客户提现率为10%,计算商业银行的超

4、额准备金比率? 存款乘数=(300万+100万)/100万=4 4=1/6%+10%+x 1/4 =16%+x x=1/4-16%=9% 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比率9%(三)存款货币创造的条件 1、部分储备制 对于客户存款不必保留百分之百的准备金,只留一部分应付提存即可。成为派生存款的基础。 2、部分提现制 支票流通条件下,银行发放贷款不需支付现金,而是转为企业存款进行支付,客户动用存款也不用提现。 (二)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104页) 1、基础货币(强力货币) 基础货币指现金和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之和。包括流通中的现金、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是货币供给创造的基础。公式: b=r+c 基础

5、货币的变化会引起货币供给多倍增加。 2、货币乘数 是每增加一个单位基础货币引起的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倍数。 是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的比。 m= ms/b ms= b * m 货币乘数大于1。 五、货币供给理论模型 (一)ms1的货币乘数(106页) ms1=m1*b m1= (1+ c)/(rd+ e + c + rt*t) ms1= (1+ c )/(rd+ e + rt*t + c ) *b (二) ms2的货币乘数 ms2= m2 * b m2= (1+t+ c )/(rd+ e + rt*t+ c ) ms2= (1+t+ c )/(rd+ e + rt*t+ c ) *b 影响货币供给的

6、因素是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 我国近年来的货币乘数 第二节 影响货币供给量变动的因素 一、影响基础货币变动的因素 二、影响货币乘数变动的因素 三、多重经济主体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一、影响基础货币变动的因素 基础货币r+c是中央银行的负债 。从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分析影响基础货币变动的因素。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 资产 负债国外资产(外汇储备) 流通中的通货净额对政府的债权 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对商业银行的债权 政府存款有价证券 其他项目净额 基础货币=中央银行资产 - 基础货币外的负债 (政府存款+其他项目净额)分析影响基础货币变动的两个基本因素: 1、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顺差,外汇储备增加,基础货币增加

7、 国际收支逆差,外汇储备减少,基础货币减少 2、汇率政策 中央银行要缓和本国货币的升值,买进外汇,外汇储备增加,基础货币增加。 反之,中央银行缓和本国货币贬值,投放外汇,外汇储备减少,基础货币减少。 3、政府财政收支 政府财政赤字,政府向中央银行发行债券或短期借款,中央银行有价证券增加或对政府债权增加(资产增加),基础货币增加; 反之,政府财政结余,政府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增加,基础货币减少。 4、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b投放增加,反之相反。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政策、存款准备制度。如: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增加,基础货币增加;反之,基础货币减少; 降低

8、再贴现率,导致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增加,基础货币增加;反之,减少。 中央银行买进政府债券,中央银行资产增加,资金流入市场,基础货币投放;反之减少。 二、影响货币乘数变化的因素(108页) m 1=1+ c /(rd+ e + c + r t*t) (一)活期存款准备率(rd) (二)银行超额准备金比率(e ) (三)现金漏损率(c ) (四)定期存款准备率(r t ) (五)活期存款转化为定期存款的比率(t) 一般而言,在货币乘数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货币供应量与基础货币同方向变化,但是由于货币政策的时滞和货币乘数的变化,基础货币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比较复杂。 三、多重经济主体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 (一

9、)居民持币行为影响货币供给量 c 影响c 变动的因素有: 1、财富效应 人们持有现金的比率随收入和财富增加而下降。 2、预期金融资产收益率的变动 包括:货币利率和证券收益率。 (货币收益率上升,持币量减少;有价证券收益率 上升,用存款购买,持现比率上升。反之相反) 3、金融风险预期 金融风险预期影响人们持币愿望。预期金融不稳定,持现比率上升;反之相反。 4、对流动性需求 受支付制度和支付习惯的影响; 支付制度发达,持现比率下降,反之增加;习惯于现金交易,持现比率高,反之相反。 (二)企业行为影响货币供给量 企业借款需求增加,货币供给量增加;反之相反。(企业经营规模和经济效益影响借款需求) (三

10、)商业银行行为影响货币供给量 1、超额准备金比率(e ) e 与货币供给量反向变化。影响因素有:流动性需求、市场利率、风险意识、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2、商业银行的借款意愿 商业银行向央行借款增加,超额准备金增加,可支持更大规模的存款创造。(再贴现率和市场利率、市场风险等影响商业银行的借款行为)。 思考题: 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问题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问题 参考本章第三节 (122页) 第三节 货币供给理论 一、早期信用媒介与信用创造理论 (一)信用媒介(亚当斯密为代表) 货币供给的增加是银行中介职能决定的 银行作为信用中介提供两种手段:票据贴现和现金账户。企业可以通过上述手段获得资本

11、,可减少保留的现金准备,扩大生产规模。但必须以银行保留的准备金数额为限。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 (二)信用创造 英国麦克鲁德(1821-1902)为代表。认为银行的本质是信用创造和发行,此信用被银行创造之后,流通于社会,担任货币一切的职能。因此,不只是发行银行可以创造货币,商业银行也可以创造存款货币。例如: 银行收到1万磅现金,全部用于准备金。假设银行贴现买进4万磅的票据,扣除10% 的贴现息,3.96万磅转为客户存款。银行存款总额4.96万磅,资产总额5万磅,(1+4)存款从1万磅的增加到4.96万磅增加了3.96万磅。 1928年德国哈恩对其有发展,解释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认为经

12、济繁荣由信用扩张引起。经济繁荣有四个特征: 信用扩张 需求增加 物价上涨 企业利润增加 投资增加 经济繁荣。 四、现代货币数量说 60年代后,货币主义开始对货币供给进行完整的表述。研究货币供给决定因素理论模型。主要代表人物:费里德曼舒瓦茨、卡甘、乔顿、布纳论梅尔泽 1、费里德曼舒瓦茨的理论(120页) (1) 模型: m= m * h h = c+r d/r(1+d/c) m = d/r+d/c d/r(1+d/c) d/r(1+d/c) m = m= * h d/r+d/c d/r+d/c 货币供给量由三个因素决定: h、(基础货币) d/r(银行存款与存款准备金的比率 ) d/c(银行存款

13、与通货的比率) 但是,费里德曼没有回答 d / r 、 d / c 对货币供给的影响方向。 (2)政策主张 认为货币需求是相对稳定的,决定货币均衡的是货币供给。它影响产量、物价和收入的变动。 为保证经济的稳定就要控制货币供给量,提出“单一规则”。其主张1976年获诺贝尔奖。 缺陷:过分强调货币供给的作用,忽视了资源、商品供给和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 (3)局限性 不适用于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国家货币过多主要是经济结构失衡,不是货币供给本身的问题;市场不发达,价格机制难以自发调节。 2、菲律普、卡甘模型 m=h * m 1m= c/m+r/d-c/m*r/d 用c/m、r/d比率代替费理德曼 d/

14、c 、 d/r 。 在理论上没有区别,但是影响因素都在分母,分析更加方便。将上述分析合在一起称为费理德曼 舒瓦茨卡甘模型 参看夏德仁、李念斋主编 货币银行学中国金融出版社 背景资料1 区分名义货币需求与实际货币需求的意义 一国在一定时期内,货币存量100 亿,在考察期内,经济增长和货币供给量均为0,如果不考察物价变化,货币供给与商品需求相适应的结论。 如果考虑物价因素结论则不同。若同期物价上涨100%,实际货币供给: 100亿/(1+100%)=50亿,现有货币供给不能满足需求。 背景资料2 派生存款的产生过程 客户将现金1000元存入银行,存款准备率20%,存款的创造过程: 甲行+1000元

15、存款 (原始存款) 200存入中央银行 800元放贷 汽车厂 汽车修理厂 存入乙行 乙行+800元存款 160存入中央银行 640元放贷 家具厂 木材厂 存入丙银行 丙银行+640元存款 128存入中央银行 512元放贷 纺织厂 纺织机械厂 存入丁银行 以此类推。 背景资料3 ms1货币乘数的推导 ms1=b *m1 m1 = ms1/ b = d+c/r+c =d+d* c /(d* rd+d* e + d* rt*t) + d* c =d(1+ c )/d*(rd+ e + rt*t+ c ) = (1+ c )/(rd+ e + rt*t + c ) ms1= (1+ c )/(rd+

16、e + rt*t + c ) *b 背景资料4 ms2 货币乘数的推导 ms2= b * m2 m2 = ms2/* b = d+dt+c/r+c =d+d*t+d* c /(d* rd+d* e + d* rt*t)+d* c =d(1+t+ c )/d*(rd+ e + rt*t + c )= (1+t+ c )/(rd+ e + rt*t+ c ) ms2= (1+t+ c )/(rd+ e + rt*t+ c ) *b 背景资料5 费里德曼、舒瓦茨模型的推导 m1= h* m m=m1/h=d+c/r+c 分子分母同乘d/r,分子提取 dc /r,分子分母同除以c d/r(d+c) d

17、2/r+dc/r d /r(1+d/c) m= = = d/r(r+c) d+ dc/r d/c+d/r 背景资料6 菲律普、卡甘模型的推导 m = m*h 其中 m=c+d , h=c+r d/m=d/(c+d)=1-c/m 用1-c/m替代d/m: r/m=r/d*d/m =r/d*(1-c/m ) h/m=(c+r)/m = c/m+r/m 用r/d*(1-c/m )r/m = c/m+ r/d * (1- c/m)公式展开: = c/m+ r/d-r/d* c/m m= h *1/ (c/m+ r/d-r/d* c/m) 1 m= c/m+r/d-c/m*r/d 其中c/m为通货比率,

18、 r/d为存款准备金比率。他们与货币供给量负相关。 背景资料 7 我国的货币乘数时间 m1的货币乘数m2的货币乘数19961.152.9719971.173.0319981.303.4719991.365.3720001.493.7020011.533.9620021.454.0020031.474.43 2003年我国基础货币余额为5.23万亿,货币乘数4.23,广义货币供给量m2余额为22.1万亿。 5.23万亿* 4.23= 22.1万亿 2003年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背景资料8 2006年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 2006年第一季度,信贷增加额1.26亿,超过央行年初计划增加额的50%,

19、上半年信贷增加额近3.2万亿;此外,m2增幅高达19%;持续的贸易顺差和资本流入,导致外汇占款大幅增长,银行体系流动性增长。央行采取的手段: 1、6.7.11月3次调高准备金比率,每调高 0.5%,银行体系减少贷款资金1600-1700亿 2、发行央行票据。全年发行36712.5亿 3、2次提高存贷款利率 2007年上半年gdp增长11.5%,cpi同比上升4.1%,广义货币量m2增幅17.1%,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6.5%,分别比上年同期加快1.3%和0.2%,上半年贷款新增2.5万亿,比上年同期多增3681亿,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比上年末升值2.51%,9月份cpi上涨6.2%。 200

20、7年以来多次存款准备金率以来多次存款准备金率调整 1月15日存款准备金率调至9.5% 2月25日存款准备金率调至10% 4月16日存款准备金率调至10.5% 5月15日存款准备金率调至11% 6月5日存款准备金率调至11.5% 8月15日存款准备金率调至12% 9月25日存款准备金率调至12.5% 10月25日存款准备金比率调至13% 2007年 中央银行票据发行量3月9日央行发行1010亿元定向票据,3月18日,宣布加息;5月11日,央行发行1010亿元定向票据5月18日,宣布加息; 7月13日,央行发行1010亿元定向票据7月20日,宣布加息; 8月17日,央行发行1010亿元定向票据8月21日,宣布加息; 9月7日,央行发行1510亿元定向票据9月14日, 宣布加息。背景资料9 2003年底,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为5.38%,其中国有商业银行4.12%,股份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分别为8.33%和8.11%。 2003年中国货币政策报告 我国的外汇储备 2002年,2855.1亿美元 2003年,4032.5亿美元 2005年,8190亿美元 2006年,10663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