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课件--词汇部分20109讲述_第1页
古汉语课件--词汇部分20109讲述_第2页
古汉语课件--词汇部分20109讲述_第3页
古汉语课件--词汇部分20109讲述_第4页
古汉语课件--词汇部分20109讲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汉语讲义通论词汇牛太清温故n指出下列汉字的造字结构:n字、视、贝、网、到、锦、取、子、家、丁、寇、冠、罗(羅)、修、毂、腾、疆、衷、成、年。课程导入n解释下列成语加短线的词的意义n若若即即若离;呼天若离;呼天抢抢地;口地;口诛诛笔伐;扬长而笔伐;扬长而去去n走走马观花;引马观花;引领领而望;金而望;金城城汤汤池池;首当其;首当其冲冲(衝)(衝);求全;求全责责备。备。主要内容n第一章第一章 古今汉语词汇的异同古今汉语词汇的异同n第二章第二章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词的本义和引申义n第三章 古代汉语词的同义关系第一章第一章 古今汉语词汇的异同古今汉语词汇的异同一、古今词义异同中的一、古今词义异同中的

2、“古古”和和“今今”二、古今词义异同的情况(词和义项)二、古今词义异同的情况(词和义项)(一)古语词现代消亡(二)古语词词义现代保存:成语(三)古今都用,古今基本意义都相同,汉语词汇中占少数,自然现象;亲属名称;肢体名称等基本词汇(四)有些词,古代和现代用相同的字,但古义和今义迥然不同。例如:抢 古:突过撞 抢劫n(五)同中有异古今意义之间存在细微差别。同中有异古今意义之间存在细微差别。 劝劝 访访第一章第一章 古今汉语词汇的异同古今汉语词汇的异同三、三、古今词义的差异古今词义的差异n 古今词义在各方面都表现着差异,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古今词义在各方面都表现着差异,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词义

3、范围、词义感情色彩、词义程度轻重等。词义范围、词义感情色彩、词义程度轻重等。n(一)词义范围不同(一)词义范围不同1.1.词义扩大词义扩大-古古今今响(響)、色、江、河、醒、菜等响(響)、色、江、河、醒、菜等2.2.词义缩小词义缩小-古古今今子、坟、亲戚、臭、宫子、坟、亲戚、臭、宫3.3.词义转移词义转移走、狱、诛、官、涕、时髦走、狱、诛、官、涕、时髦 第一章第一章 古今汉语词汇的异同古今汉语词汇的异同n(二)词义感情色彩不同(二)词义感情色彩不同n1.由褒义变为贬义由褒义变为贬义 n 复辟:古义指恢复君位。明史王骥传:“石亨、徐有贞等奉英宗复辟。”感情色彩为褒义。今义指反动势力卷土重来。用作

4、贬义。爪牙第一章第一章 古今汉语词汇的异同古今汉语词汇的异同n2. 由贬义变为褒义由贬义变为褒义n 锻炼:古义有玩弄法律诬陷人的意思。汉书路温舒传:“则锻炼而周纳之。”后汉书韦彪传:“锻炼之吏,持心近薄。”注:“锻炼犹成熟也。言深文之吏,入人之罪,犹工冶铸陶,锻炼使之成熟也。”用为贬义。今义则用为褒义。n3 3、由中性变为褒义、由中性变为褒义n 祥:古义指吉凶的征兆、预兆。祥:古义指吉凶的征兆、预兆。左传左传僖公十六年僖公十六年:“是是何祥也?吉凶安在?何祥也?吉凶安在?”表示预兆时为中性词。后指吉祥,表示预兆时为中性词。后指吉祥,韩非韩非子子内储说上内储说上:“主欲治而不听之,不祥。主欲治而

5、不听之,不祥。”为褒义。为褒义。第一章第一章 古今汉语词汇的异同古今汉语词汇的异同n4 4、由中性变为贬义、由中性变为贬义n谤:古义指背后议论人。谤:古义指背后议论人。战国策战国策齐策齐策:“能谤讥于市朝,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今义则指诽谤、诬陷人。今义则指诽谤、诬陷人。史记史记屈原屈原贾生列传贾生列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下流n(三)词义程度轻重不同(三)词义程度轻重不同 n 1 1、词义由轻变重,即古义轻今义重、词义由轻变重,即古义轻今义重n 诛:古义为责备。诛:古义为责备。说文说文言部言部:“诛,责也。诛,责也。”今成语有今成

6、语有“口诛笔伐口诛笔伐”。论语论语公冶长公冶长:“朽木不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后来词后来词义变重,成为义变重,成为“杀杀”的意思,的意思,史记史记项羽本纪项羽本纪:“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成语有成语有“天诛地灭天诛地灭”。 第一章第一章 古今汉语词汇的异同古今汉语词汇的异同n恨:古义指遗憾。恨:古义指遗憾。史记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侯列传:“大王失职入汉中,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秦民无不恨者。”洛阳伽蓝记洛阳伽蓝记:“不恨我不见石崇,恨石崇不恨我不见石崇,恨石崇不见我。不见我。”今义指痛恨,词义程度明

7、显加重。李贺今义指痛恨,词义程度明显加重。李贺老夫采玉老夫采玉歌歌:“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蓝溪之水厌生人,身死千年恨溪水。”n2 2、词义由重变轻,即古义重今义轻、词义由重变轻,即古义重今义轻n怨:古义指痛恨。怨:古义指痛恨。史记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侯列传:“秦父兄怨此三人,秦父兄怨此三人,入于骨髓。入于骨髓。”史记史记袁盎列传袁盎列传:“梁王由是怨盎,曾使人刺梁王由是怨盎,曾使人刺盎。盎。”史记史记秦本纪秦本纪:“缪公怨此三人,痛入骨髓。缪公怨此三人,痛入骨髓。”后指埋后指埋怨,怨,陌上桑陌上桑:“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n购:古义指重金购求、悬赏。购:古

8、义指重金购求、悬赏。说文说文贝部贝部:“购,以财有所购,以财有所求也。求也。”史记史记项羽本纪项羽本纪:“吾闻汉购吾头千金,邑万户。吾闻汉购吾头千金,邑万户。”今义指一般的购买。今义指一般的购买。清史稿清史稿兵志兵志:“请令两广督臣续购大小请令两广督臣续购大小洋炮。洋炮。”第一章第一章 古今汉语词汇的异同古今汉语词汇的异同n(四)(四)意义多少不同:池意义多少不同:池 (五)(五)词义侧重点不同。如词义侧重点不同。如 售、再、感售、再、感激激(六)词义所指名物制度不同(六)词义所指名物制度不同 :布、坐:布、坐第一章第一章 古今汉语词汇的异同古今汉语词汇的异同四、如何掌握词的古义四、如何掌握词

9、的古义(一)从字形上分析,例,劝(勸)、币(幣)(一)从字形上分析,例,劝(勸)、币(幣)(劝学、劝耕、劝善)(劝学、劝耕、劝善)(二)从语境上分析、上下文等,(二)从语境上分析、上下文等,再:夫战,勇气也:再:夫战,勇气也:一一鼓作气,鼓作气,再再而衰,而衰,三三而竭。而竭。(再赦、再版、再眠)(再赦、再版、再眠)睡:童子莫对,垂头而睡。(欧阳修睡:童子莫对,垂头而睡。(欧阳修秋声赋秋声赋)(小睡、打瞌睡)(小睡、打瞌睡)(三)从成对使用的反义词、同义词上分析。(三)从成对使用的反义词、同义词上分析。贫:富。不得富而贫,不得众而寡,不得治而得贫:富。不得富而贫,不得众而寡,不得治而得乱。乱。

10、勤苦:同义连用。居家常执勤苦。勤:劳苦勤苦:同义连用。居家常执勤苦。勤:劳苦勤劳勤劳(勤力、勤民、勤苦、勤劳、勤俭)(勤力、勤民、勤苦、勤劳、勤俭)(四)从今语中保存古词古义中去考察。(四)从今语中保存古词古义中去考察。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并行不悖;揭竿而起;举世无双;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并行不悖;揭竿而起;举世无双;登峰造极。登峰造极。第一章第一章作业、讨论题、思考题:讨论、思考讨论、思考一、见教材第125页第八题第二章第二章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词的本义和引申义n1.善为国者,仓廪虽满,不善为国者,仓廪虽满,不偷偷于农。(于农。(商君商君书书)偷”今义常指“偷窃”,古义常解为“苟且”、“马虎”

11、商君书农战: 善为国者,仓廪虽满,不偷于农。此处应译为:善于治理国家的人,粮仓即使充实,对农 业也不马虎。 n2. 仲管,桓公仲管,桓公贼贼也。(曹操也。(曹操举贤勿拘品行举贤勿拘品行令令)n3.穷穷寇勿迫。(寇勿迫。(孙子孙子)n4.宣子宣子骤骤谏。(谏。(左传左传)n5.非礼不终年,非义不尽非礼不终年,非义不尽齿齿。(。(国语国语)n6.不不速速之客。之客。n7.贪夫徇财,贪夫徇财,烈士烈士徇名。(徇名。(史记史记)n8.行李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之往来,共其乏困。(左传左传)n9.牺牲牺牲玉帛,弗敢加也。(玉帛,弗敢加也。(左传左传)n10.尧二女不敢以贵骄,事舜尧二女不敢以贵骄,事舜

12、亲戚亲戚,甚有妇道。,甚有妇道。(史记史记)第二章第二章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词的本义和引申义n本讲内容本讲内容n一、一词多义及其产生原因一、一词多义及其产生原因n二、词的本义(词的引申义的起点)二、词的本义(词的引申义的起点)n三、词的引申义三、词的引申义第二章第二章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词的本义和引申义一、一词多义及其产生原因一、一词多义及其产生原因(一)单义词与多义词(二)一词多义产生的原因。二、词的本义(词的引申义的起点)二、词的本义(词的引申义的起点)(一)词的本义:是词的本来的意义,是指词在文献语言所使用的几个意义作为引申派生起点的那个意义。第二章第二章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13、二)依据什么探求词的本义。(二)依据什么探求词的本义。1 1、 借助词的书写形式。据字形结构。借助词的书写形式。据字形结构。象形、指事、会意字能较准确地显示出所记录象形、指事、会意字能较准确地显示出所记录词的本义。如:斤、行、人、立、禾;并、秉、词的本义。如:斤、行、人、立、禾;并、秉、兼、友等。兼、友等。形声字能提示该词的意义范畴。如:婚、睡、形声字能提示该词的意义范畴。如:婚、睡、慢、除等。慢、除等。有些字要明白其历史演变与更替。如有些字要明白其历史演变与更替。如“年年” 在探求词的本义时必须依据古文字形,如莫在探求词的本义时必须依据古文字形,如莫 、朝朝 、射、射 等字,只有依据古文形体

14、,才能准确等字,只有依据古文形体,才能准确地把握本义,否则容易产生混淆。地把握本义,否则容易产生混淆。第二章第二章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词的本义和引申义n2 2、 考察文献语言用例(利用古籍例句考察文献语言用例(利用古籍例句对字形所记录的本义加以证实)从多个对字形所记录的本义加以证实)从多个义项中归纳。义项中归纳。n纲(綱)纲(綱)网上的总绳;网上的总绳;事物的总要;事物的总要;国家的法纪。国家的法纪。n1.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尚书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尚书盘庚)盘庚)n2.为正贵当举纲。(北史)为正贵当举纲。(北史)n3.近习用事,渐乱国纲。(晋书)近习用事,渐乱国纲。(晋书)第二章第二章

15、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词的本义和引申义n鄙:鄙:边邑;边邑;质朴厚道;质朴厚道;浅陋、庸浅陋、庸俗;俗;贪吝;贪吝;鄙夷、看不起。鄙夷、看不起。n1.四鄙之萌人。(墨子四鄙之萌人。(墨子尚贤)尚贤)n2.焚符破玺,而民朴鄙。(庄子)焚符破玺,而民朴鄙。(庄子)n3.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左传)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左传)n4.今之争夺,非鄙也,财寡也。(韩非今之争夺,非鄙也,财寡也。(韩非子)子)n5.我皆有礼,夫犹鄙我。(左传)我皆有礼,夫犹鄙我。(左传)第二章第二章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词的本义和引申义三、词的引申义三、词的引申义(一)何为引申义?(一)何为引申义?由本义推演而派生出来的意义叫引申

16、义。由本义推演而派生出来的意义叫引申义。(二)引申义和本义的联系方式。(二)引申义和本义的联系方式。 1 1.相似相似 2 2.相关相关 3 3.相因相因 第二章第二章 词的本义和引词的本义和引申义义相似:引申义和本义所指称的对象有某种相似:引申义和本义所指称的对象有某种相似之处,可进行类比。相似之处,可进行类比。(1)形貌性状相似。如:斗)形貌性状相似。如:斗(2)功能作用相似。如:关(關)、牢)功能作用相似。如:关(關)、牢(3)方式情态相似。如:断(斷)奋)方式情态相似。如:断(斷)奋(奮)(奮)第二章第二章 词的本义和引词的本义和引申义义相关:引申义和本义所指称的对象或表达的概念相关:

17、引申义和本义所指称的对象或表达的概念相互关联,彼此牵涉,可通过借此代彼得联想相互关联,彼此牵涉,可通过借此代彼得联想方式实现引申。方式实现引申。(1)甲事物对乙事物具有标志作用,借甲代乙。)甲事物对乙事物具有标志作用,借甲代乙。如:齿、年如:齿、年(2)借动作行为指代动作行为的主体或客体。)借动作行为指代动作行为的主体或客体。如将(去声)、饭如将(去声)、饭(3)借性状特点指代事物或人。如姝、娥)借性状特点指代事物或人。如姝、娥(4)借方位处所代事物或人。如陵、官)借方位处所代事物或人。如陵、官第二章第二章 词的本义和引词的本义和引申义义相因:引申义和本义之间具有因果、条件等逻辑相因:引申义和

18、本义之间具有因果、条件等逻辑关系,通过推导实现引申。关系,通过推导实现引申。 如:虚:如:虚:说文丘部说文丘部:“虚,大丘也。虚,大丘也。”段段注:注:“大则空旷,故引申为空虚。大则空旷,故引申为空虚。” 危:陡峭、高峻危:陡峭、高峻不稳定不稳定危急、危险。危急、危险。 险:阻,难也。险:阻,难也。总之,词义引申是通过由此及彼的联想实现的,总之,词义引申是通过由此及彼的联想实现的,从本义和引申义表示的内容或概念特点来看,从本义和引申义表示的内容或概念特点来看,词义引申的基本趋势是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词义引申的基本趋势是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如江、河、好、涉等。到抽象。如江、河、好、涉等。

19、第二章第二章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词的本义和引申义(三)词义引申的类型(词义引申脉略)(三)词义引申的类型(词义引申脉略)1、连锁式引申、连锁式引申 n由本义过渡到直接引申义,再过渡到间接引申由本义过渡到直接引申义,再过渡到间接引申义,中间是一环扣一环的关系,就像链条一样。义,中间是一环扣一环的关系,就像链条一样。我们把这种引申脉络称作连锁式引申(也叫做我们把这种引申脉络称作连锁式引申(也叫做链条式引申)。链条式引申)。 n 腰(人体的中间部分)腰(人体的中间部分) 中间中间(事物的中间部分)(事物的中间部分) 拦截(拦截(迫使他迫使他人人中途停止前进)中途停止前进)要挟(要挟(迫使他人迫使他人改

20、变意向,改变意向,满足自己的欲望满足自己的欲望)求得(请求他人求得(请求他人满足自满足自己的欲望己的欲望) 需要(期待某种需要(期待某种欲望得到欲望得到满足满足) 第二章第二章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词的本义和引申义2、辐射式引申、辐射式引申 所有的引申以之间是并列的关系,都是直所有的引申以之间是并列的关系,都是直接从本义引申而来的直接引申义,就象接从本义引申而来的直接引申义,就象是以本义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出来的一样,是以本义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出来的一样,这种情况叫作辐射式(或放射式)引申。这种情况叫作辐射式(或放射式)引申。 n“节(上节(上竹竹下下即即)”的引申线索可以图示如下:的引申线索可以图示如

21、下:n 木节、草节(用于草木)木节、草节(用于草木)n 关节(用于动物)关节(用于动物)n 季节、节气(用于时日)季节、节气(用于时日)n 竹节竹节节奏、节拍(用于音乐)节奏、节拍(用于音乐)n 气节、节操(用于道德)气节、节操(用于道德)n 礼节(用于社会)礼节(用于社会)n 节约(用于用度)节约(用于用度)n 旌节、节杖(用于外交)旌节、节杖(用于外交) 第二章第二章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词的本义和引申义3、直接引申和间接引申、直接引申和间接引申 n朝:朝:早上早上 上朝、朝见上朝、朝见 朝廷、朝堂朝廷、朝堂 朝代朝代n 本义本义 直接引申义直接引申义 间接间接引申义引申义n4.综合式引申:综

22、合式引申:n“信信”的引申线索如下:的引申线索如下:n 诚信诚信n 言语真实言语真实相信相信n 的确的确n 信物信物 信使信使 音信音信 书信书信n 从从“信信”的引申线索可以看出,第二、三、四、五几个义项的引申线索可以看出,第二、三、四、五几个义项都是直接引申义,由本义到这几个义项的关系是辐射式的;第都是直接引申义,由本义到这几个义项的关系是辐射式的;第五、六、七、八等几个义项则是一环扣一环的连锁式引申。整五、六、七、八等几个义项则是一环扣一环的连锁式引申。整个引申脉络综合了辐射式和连锁式两种,这种情况称为综合式个引申脉络综合了辐射式和连锁式两种,这种情况称为综合式引申(也叫复合式引申)。引

23、申(也叫复合式引申)。第二章第二章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四)(四)词义引申的一般规律词义引申的一般规律n 1.1.由具体到抽象由具体到抽象n 2.2.由个别到一般由个别到一般n 3.3.由实义到虚义由实义到虚义 n(五)考察本义与引申义的关系时要注(五)考察本义与引申义的关系时要注意的问题:意的问题:n、字音的变化。、字音的变化。如:朝如:朝zhochozhocho,骑,骑qjqjn、字形的变化。、字形的变化。如:何如:何荷,解荷,解懈,树懈,树竖竖第二章第二章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六)研究引申义的意义(六)研究引申义的意义1 1、 举纲张目,以简驭繁。举纲张目,以简驭繁。2 2、 穷源竟委,加深理解。穷源竟委,加深理解。3 3、 掌握规律,举一反三。掌握规律,举一反三。n讨论、思考n见教材第123页第六题、第124页第七题第三章 古代汉语词的同义关系n一、同义词的定义一、同义词的定义 同义词是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 第三章 古代汉语词的同义关系n二、同义词的辨析二、同义词的辨析n(一)同义词之间的差别 n1、 范围广狭不同。n 人、民;女、妇n2、 性状、情态不同:坐、跪、跽 n3、 程度深浅不同:饥、饿 ;疾、病;知、识 n4、 侧重方面不同。完(全也)、备(224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