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究竟有没有脱媒之虞_第1页
商业银行究竟有没有脱媒之虞_第2页
商业银行究竟有没有脱媒之虞_第3页
商业银行究竟有没有脱媒之虞_第4页
商业银行究竟有没有脱媒之虞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商业银行究竟有没有脱媒之虞刘宇飞 商业银行面临“脱媒”或“非中介化”的危机是已被说了很多年的话题之一。 近来,随着存贷利差收窄和市场竞争形势加剧,银行经营方式转型的迫切性进一步突显出来,而“脱媒”作为商业银行转型的大背景,继续被当作既定的事实和向多元化转型的论据加以复述,完全不顾从相关的理论分析和现实发展其实都可以看出,商业银行还远远没到“不招人待见”的地步,商业银行的传统的“金融中介”角色仍然大有可为。 不妨先看看被不少人视为商业银行的最有力的竞争者甚至“取代者”的货币市场共同基金(MMMF)在次贷危机之后的表现,应该有助于澄清在商业银行“脱媒”这一问题上的模糊认识。 货币市场共同基金自恃持

2、有具有良好流动性的货币市场工具,向投资者承诺堪与银行相比的流动性和安全性、以及比银行更好的收益性,使它广受青睐,发展迅速。以至于出现了认为商业银行已没有必要存在下去的流行观点,并对仍然有人愿意把钱存到商业银行去感到困惑不解。但是,在次贷危机中,货币市场共同基金遭遇了空前的危机。由于与次级贷款相关的货币市场工具“意外”失去了流动性,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受到了拖累和打击,个别基金甚至不再能保证投资者的钱不会跌破面值(break the buck)。在发现出现了一触即发的“赎回”恐慌之下,美国政府承诺向面临严重问题的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提供保险,保证其投资者的钱不会蚀本,以避免出现挤兑现象,从而控制系统风险

3、。但这一保险措施只是临时性的,虽然有观点建议将对于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提供的“存款保险安排”永久化,但未被采纳。在近几年不利的市场形势之下,货币市场共同基金被认为仍然面临着遭遇“大规模赎回”的挤兑风险。这意味着,商业银行传统的存款服务所提供的流动性和安全性,对于金融市场上有多余资金的一方,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吸引力。其实,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在这两类服务的提供方面一直存在无法与银行媲美的问题,只是在市场顺风顺水时,没人愿意注意或提及。就安全性而言,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没有“存款保险制度”为投资者提供“安全网”保护,是其天生的“阿基里斯之踵”。就流动性服务而言,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有着比银行更严格的限制性条件,如

4、比银行活期账户和储蓄账户更高的最低余额要求(比如有可能高于3000美元)和签发支票的其它限制,投资者还要承担作为基金股东所需要支付的管理费用。 可能正是因为明智地认识到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的这些劣势,更加注重安全性、流动性和资金使用成本的投资者才宁愿“愚蠢”地坚持保留在商业银行的存款。 何况,商业银行还能够向存款者提供其它服务,比如“委托监控”的服务,借助对借款人“内部信息”更多的了解,监督借款人合理用款,也便于更及时地控制风险。 就“风险管理”而言,银行不仅可以更灵活地安排资产组合以实现管理目标,而且还可以分担可能的损失,更好地维护放款人的利益。 虽然有观点认为,当代人的风险偏好显著增加,风险承

5、受能力大为增强,但是,除非是个别的具有极端爱好冒险偏好的个人,多数人在考虑其持有的最优资产组合时,还是会为安全性和流动性最强的资产留有一定的位置,银行存款正属于这类资产。 作为金融中介,商业银行并没有失去其为资金供给者提供服务的独特的优势。 再从对银行贷款的需求看,姑且不考虑来自个人的对各类贷款需求,只看最传统的工商企业的贷款需求,商业银行也没有失去其为资金需求者提供服务的独特的优势。 虽然商业票据或短期融资券市场的发展,使得银行的“好”客户可以更方便地选择直接融资; 虽然垃圾债券市场和风险资本市场的发展,使得银行的“坏”客户也有了更方便的融资渠道,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银行贷款就不再是这些企

6、业的备选的融资渠道。相反,银行贷款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吸引力。 首先,商业票据或企业短期融资券的发行是有条件的,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满足。对于这些企业而言,银行作为借款人的“信息共享联盟”的组织者的作用仍然有效,它可以向市场发送借款人信用良好的信号,从而有利于它获得更好的融资条件。而商业银行特有的存款业务保证了它有条件以比其它金融机构更低的成本获得资金,从而使它有条件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向借款人提供贷款。 其次,银行贷款可以迅速、直接地向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并且还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以及向借款人提供循环贷款的支持等便利,更好地满足借款者的独特需要,而其它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都无法提供如此便捷有力的服

7、务。 第三,对于大企业而言,即使不在意前两点好处,银行贷款仍然可以是其获得贷款支持的“最后”的来源。有关研究表明,特别是在危机时期,商业银行往往会扮演大企业的“最后贷款人”的角色。因此,即便是为获得商业银行提供的这一最后贷款的服务,大企业也会保持与商业银行的业务往来。 因此,固然可以说,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中介的重要性相比于过去而言的确是有弱化的趋势,但是,以上分析表明,无论是资金供给方,还是资金需求方,对于商业银行提供的金融中介服务,仍然保持着有效需求。对商业银行“脱媒”的担心显然是过虑了。 澄清这一点对于商业银行的管理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所谓“脱媒”不应该成为商业银行传统业务开展不力的借口, 更不应该成为银行在开展传统业务方面放弃努力和追求的理由。 如果基于“脱媒”的判断得出商业银行传统业务已失去生命力,或者已成为拖累的结论,显然禁不起推敲。 商业银行传统业务仍然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值得结合新的形势加以创新和发展。 不用说,强调商业银行传统业务仍有其优势并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