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需求—总供给模型_第1页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_第2页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_第3页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_第4页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第 六六 章章总需求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供给模型主要内容主要内容n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曲线;n总供给曲线;总供给曲线;n总需求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供给模型。第一节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曲线 总需求函数总需求函数 总需求曲线的推导总需求曲线的推导 n链条:链条:P P变动变动M/PM/P变动变动LMLM移动移动Y Y变动变动n初始状态:初始状态:P P0 0、LMLM0 0qE E、Y Y0 0、A A(Y Y0 0,P P0 0)n价格下降至价格下降至P P1 1:P P1 1、LMLM1 1、F F、Y Y1 1、B B(Y Y1 1,P P1 1)n价格上升至价格上升至P P2 2:P P

2、2 2、LMLM2 2、G G、Y Y2 2、qC C(Y Y2 2,P P2 2)n连结连结CABCAB,得得ADAD曲线。曲线。价格水平变动对产品市场和货币价格水平变动对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的影响市场均衡的影响nIS函数:函数:nLM函数函数: YdcdeCr1hmYhkrPMm 价格水平的变动不会影响产品市场的价格水平的变动不会影响产品市场的均衡,但会影响到货币市场的均衡均衡,但会影响到货币市场的均衡 n价格水平下降的结果是使总需求增加,而价格价格水平下降的结果是使总需求增加,而价格水平上升则会使总需求减少。水平上升则会使总需求减少。为什么?为什么?n利率效应利率效应 :价格水平变动引

3、起利率同方向变动,:价格水平变动引起利率同方向变动,进而使投资和产出水平反方向变动的情况,被进而使投资和产出水平反方向变动的情况,被称为利率效应。称为利率效应。PM/PPM/P(实际货币供给)(实际货币供给)超额超额LL抛出债券换取抛出债券换取货币货币债券价格债券价格利率利率IYIY价格水平的变动不会影响产品市场的均衡,价格水平的变动不会影响产品市场的均衡,但会影响到货币市场的均衡但会影响到货币市场的均衡n实际余额效应实际余额效应 :价格水平下降使人们所持有的:价格水平下降使人们所持有的货币及其他以货币固定价值的资产的实际价值货币及其他以货币固定价值的资产的实际价值增加,从而使人们变得相对富有

4、,这又会使人增加,从而使人们变得相对富有,这又会使人们增加消费需求。这种效应被称为实际余额效们增加消费需求。这种效应被称为实际余额效应。应。 P P资产实际价值资产实际价值相对贫穷相对贫穷CYCYn税收效应:税收效应:价格水平下降使人们的名义货币收价格水平下降使人们的名义货币收入减少,这会降低人们的纳税档次,并使人们入减少,这会降低人们的纳税档次,并使人们的税负减少,可支配收入增加,从而增加消费的税负减少,可支配收入增加,从而增加消费需求。需求。总需求曲线的斜率(了解)总需求曲线的斜率(了解) 一般来说,总需求曲线的斜率越大,一定的一般来说,总需求曲线的斜率越大,一定的价格水平变动所引起的总需

5、求与国民收入变动价格水平变动所引起的总需求与国民收入变动越小;相反,总需求曲线的斜率越小,一定的越小;相反,总需求曲线的斜率越小,一定的价格水平变动所引起的总需求与国民收入变动价格水平变动所引起的总需求与国民收入变动越大。越大。 Y P Y0 Y1 P0P1 Y2 AD0AD1影响总需求曲线斜率的因素影响总需求曲线斜率的因素 第一,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第一,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越。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越大,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就越大;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大,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就越大;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越小,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就越小。越小,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就越小。 第二,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第

6、二,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越。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越大,总需求曲线的斜率越小;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越大,总需求曲线的斜率越小;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越小,总需求曲线的斜率越大。小,总需求曲线的斜率越大。 第三,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第三,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越。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越大,总需求曲线的斜率越大;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越大,总需求曲线的斜率越大;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越小,总需求曲线的斜率越小。小,总需求曲线的斜率越小。 影响总需求曲线斜率的因素影响总需求曲线斜率的因素 第四,乘数第四,乘数。乘数越大,总需求曲线的斜率越小;。乘数越大,总需求曲线的斜率越小;乘数越小,总

7、需求曲线的斜率越大。乘数越小,总需求曲线的斜率越大。 总需求曲线的斜率与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货总需求曲线的斜率与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呈同方向变化,而与投资需求币需求的收入弹性呈同方向变化,而与投资需求利率弹性、乘数呈反方向变化。利率弹性、乘数呈反方向变化。两种极端的情形两种极端的情形n一是古典特例。一是古典特例。在这种情况下,货币需求的利在这种情况下,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为零,率弹性为零,LM曲线为一条垂线,实际货币供曲线为一条垂线,实际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对总需求的影响最大,总需求曲线给量的变动对总需求的影响最大,总需求曲线的斜率最小,总需求曲线为一条水平线。的斜率最小,总需求曲

8、线为一条水平线。n二是凯恩斯陷阱。二是凯恩斯陷阱。在这种情况下,货币需求的在这种情况下,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无限大,利率弹性无限大,LM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因此,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因此,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对总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货币供给量的变动对总需求几乎没有什么影响,总需求曲线的斜率最需求几乎没有什么影响,总需求曲线的斜率最大,总需求曲线为一条垂线,即总需求不会对大,总需求曲线为一条垂线,即总需求不会对价格变动作出什么反应。价格变动作出什么反应。 总需求曲线的移动总需求曲线的移动总需求曲线的移动(财政政策)总需求曲线的移动(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通过使财政政策通过使IS曲线的位置

9、发生移动而使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而使总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总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 假设其他条件不变,扩张性财政政策会使假设其他条件不变,扩张性财政政策会使IS曲线向右平行移动,在价格水平不变的情况下,曲线向右平行移动,在价格水平不变的情况下,总需求曲线也会向右边平行移动。同样,紧缩性总需求曲线也会向右边平行移动。同样,紧缩性财政政策则会使财政政策则会使IS曲线向左平行移动,进而使总曲线向左平行移动,进而使总需求曲线向左边平行移动。需求曲线向左边平行移动。 这说明,当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时,在每一这说明,当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时,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总需求都增加了;而当采取紧缩性价格水平上,总需

10、求都增加了;而当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时,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总需求都减少财政政策时,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总需求都减少了。了。 财政政策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财政政策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 r r0 r1 Y1 O Y Y P O IS0 LM0 IS1 Y0 P0 E0 E1 AD1 Y0 Y1 E0 E1 (b) (a) AD0总需求曲线的移动(货币政策)总需求曲线的移动(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通过使货币政策通过使LM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而使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而使总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总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 假设其他条件不变,扩张性货币政策会使假设其他条件不变,扩张性货币政策会使LM曲线向右平行移动,

11、在价格水平不变的情况下,曲线向右平行移动,在价格水平不变的情况下,总需求曲线也会向右平行移动。同样,紧缩性货总需求曲线也会向右平行移动。同样,紧缩性货币政策则会使币政策则会使LM曲线向左平行移动,进而使总曲线向左平行移动,进而使总需求曲线向左平行移动。需求曲线向左平行移动。 这说明,当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时,在每一这说明,当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时,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总需求都增加了;而当采取紧缩性价格水平上,总需求都增加了;而当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时,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总需求都减少货币政策时,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总需求都减少了。了。 货币政策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货币政策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 r r0 r1

12、Y1 O Y Y P O IS0 LM0 LM1 Y0 P0 E0 E1 AD1 Y0 Y1 E0 E1 (b) (a) AD0第二节第二节 总供给曲线总供给曲线 总供给总供给是指一个社会的总产量(或总产出),它描是指一个社会的总产量(或总产出),它描述了社会的基本资源用于生产时可能有的产量。主要由述了社会的基本资源用于生产时可能有的产量。主要由劳动力、生产性资本存量及技术决定。劳动力、生产性资本存量及技术决定。q一般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由生产者和政府向国内和国外一般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由生产者和政府向国内和国外提供的,供最终消费用的产品和劳务的总和。也就是总收入和提供的,供最终消费用

13、的产品和劳务的总和。也就是总收入和GDPGDP。或者是。或者是一个国家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的最大能力(包括一个国家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的最大能力(包括现实的与潜在的能力),取决于该国的要素数量与技术水平。现实的与潜在的能力),取决于该国的要素数量与技术水平。q引申:引申:Y=f(L,K,N,E,T)Y=f(L,K,N,E,T),宏观生产函数。,宏观生产函数。表示总量投入和总产出表示总量投入和总产出之间的关系之间的关系q引申:潜在产量引申:潜在产量在现有资本和技术水平条件下,经济社会在现有资本和技术水平条件下,经济社会的潜在就业量(充分就业量)所能生产的产量。的潜在就业量(充分就业量)所能生产的产量

14、。 总供给曲线总供给曲线总供给曲线总供给曲线(aggregate supply curve)反映了价格水平与产量反映了价格水平与产量的相结合,表示的是总供给量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的相结合,表示的是总供给量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关系。 一般价格水平通过影响实际工资、劳动市场供求关系一般价格水平通过影响实际工资、劳动市场供求关系及就业量而最终影响总供给量。及就业量而最终影响总供给量。 价格水平(价格水平(P) 实际工资(实际工资(W/P) 劳动供求劳动供求(Ns、Nd) 就业量(就业量(N) 国民收入国民收入总供给曲线的推导总供给曲线的推导总供给曲线的推导涉及到三个方面的关系总供给曲线的推导涉

15、及到三个方面的关系:第一,一般价格水平与实际工资的关系,即第一,一般价格水平与实际工资的关系,即P W/P;第二,实际工资与劳动供求从而与就业量的关系,即第二,实际工资与劳动供求从而与就业量的关系,即W/P (Nd、Ns) N;第三,就业与总供给量的关系,即第三,就业与总供给量的关系,即N YS。一、新古典总供给曲线一、新古典总供给曲线n新古典总供给曲线是根据新古典学派经济学家对新古典总供给曲线是根据新古典学派经济学家对总供给的分析归纳出来的反映价格水平与总产出总供给的分析归纳出来的反映价格水平与总产出之间关系的曲线。之间关系的曲线。n新古典经济学家以新古典经济学家以工资有完全的伸缩性(弹性)

16、工资有完全的伸缩性(弹性)假说假说为基础,因而该模型又被称为为基础,因而该模型又被称为“无摩擦的新无摩擦的新古典模型古典模型”(frictionless neoclassical model)。n在这一假说下,劳动市场上的在这一假说下,劳动市场上的均衡就业量是实际均衡就业量是实际就业量,同时也是充分就业量。就业量,同时也是充分就业量。 工资弹性假说工资弹性假说 工资弹性假说的工资弹性假说的基本内容基本内容是:是:工资可以适应工资可以适应劳动力市场供求的变动而迅速变动,当劳动力劳动力市场供求的变动而迅速变动,当劳动力市场上供给大于需求时,工资会迅速下降,而市场上供给大于需求时,工资会迅速下降,而

17、当劳动力市场上供给小于需求时,工资又会迅当劳动力市场上供给小于需求时,工资又会迅速上升,通过工资水平这种迅速而及时的变动,速上升,通过工资水平这种迅速而及时的变动,经济中就总是处于充分就业状态。经济中就总是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工资弹性假说工资弹性假说这一假说暗含着以下三个假设:这一假说暗含着以下三个假设:n第一,劳动市场是完全竞争的。第一,劳动市场是完全竞争的。n第二,劳动力的供求取决于实际工资水平,实第二,劳动力的供求取决于实际工资水平,实际工资水平是决定劳动力市场供求的唯一因素。际工资水平是决定劳动力市场供求的唯一因素。n第三,工资对于劳动力市场的调节是迅速的、第三,工资对于劳动力市场的调节

18、是迅速的、及时的,没有时滞。及时的,没有时滞。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劳动力市场的均衡n劳动需求函数劳动需求函数 :Nd=f(W/P)n劳动供给函数:劳动供给函数: Ns=f(W/P)n劳动市场均衡条件:劳动市场均衡条件: Nd= Ns N W/P W/P0 E N0 O Ns Nd就业量与产量的决定就业量与产量的决定新古典学派认为,产量取决于就业量,在假新古典学派认为,产量取决于就业量,在假设资本数量与技术条件为既定的情况下,产设资本数量与技术条件为既定的情况下,产量的大小只由劳动量决定。量的大小只由劳动量决定。新古典学派的生产函数为:新古典学派的生产函数为:Y=f(N) O N YY=f(N) N

19、0 Y0新古典总供给曲线新古典总供给曲线 新古典总供给模型新古典总供给模型 依据货币数量论,认依据货币数量论,认为价格的变动最终并不影响实际工资水平,为价格的变动最终并不影响实际工资水平,只影响名义工资水平。货币是中性的。只影响名义工资水平。货币是中性的。 生产函数:生产函数:Y=f(N) 实际工资水平:实际工资水平:w=W/P 劳动供给函数:劳动供给函数:Ns=f(W/P) 劳动需求函数劳动需求函数 :Nd=f(W/P) 劳动市场均衡条件:劳动市场均衡条件: Nd= Ns=Ne=Nf价格价格P上升上升NsNd,货币工资(货币工资(W)下降下降N0Y0W1P0P2ASWPYPPP1W0W2NS

20、NdN0Y=Y(N)A0A2A1W0假定某经济中,生产函数:假定某经济中,生产函数:Y=14N0.04N2 劳动力需求函数:劳动力需求函数:Nd=175-12.5(W/P) 劳动力供给函数:劳动力供给函数: Ns=70+5(W/P)求解:求解:(1)当)当P=1和和P=1.25时,劳动力市场均衡时,劳动力市场均衡 的就业量和名义工资率是多少?的就业量和名义工资率是多少?(2)当)当P=1和和P=1.25时,经济的产出水平时,经济的产出水平 是多少?是多少?例题例题(1)当当P=1时,时, Nd=17512.5W,Ns=70+5W 由由Nd= Ns得得N=100,W=6; 当当P=1.25时,时

21、, Nd=17512.5W/ 1.25 , Ns=70+5W/ 1.25 由由Nd= Ns得得N=100,W=7.5(2)从()从(1)可以看出)可以看出P的变化不会影响劳动力市的变化不会影响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均衡就业都为场的均衡,均衡就业都为100单位,这时均衡产单位,这时均衡产出为出为 Y=14N0.04N2 =1400 400=1000400=1000解答解答二、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二、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 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模型与新古典总供给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模型与新古典总供给模型的关键差别在于其模型的关键差别在于其工资行为工资行为的假说不同。的假说不同。 新古典总供给模型以新古典总供给模

22、型以工资弹性(工资完全工资弹性(工资完全伸缩性)伸缩性)假说为出发点,假说为出发点, 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模型则以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模型则以工资下限工资下限假说假说为出发点。为出发点。N0Y1W3P2P3ASWPYPPP1W2W1NSNdN1Y=Y(N)A2A3A1Y2Y3WN2N3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N0Y0P0P1ASWPYPPP2W1W0NSNdN0Y=Y(N)A0A2Y1N1W1W0A1 凯凯 恩恩 斯斯 极极 端端 的的 财财 政政 政政 策策 情情 况况 IS2 IS2 LM1 LM2 y0 y1 y r r0 凯凯 恩恩 斯斯 主主 义义 的的 总总 供供 给给 曲

23、曲 线线 y2 y0 y P P1 P0 P2 E 凯凯 恩恩 斯斯 极极 端端 的的 财财 政政 政政 策策 情情 况况 I S 2 I S 2 L M 1 L M 2 y 0 y 1 y r r 0 简简 化化 的的 凯凯 恩恩 斯斯 主主 义义 总总 供供 给给 曲曲 线线 y0 y P P0 E 。完整的。完整的AS曲线曲线Pa-b为萧条模型的为萧条模型的AS曲线;曲线;b-c为短期(常规)为短期(常规)AS曲线;曲线;c之后之后为长期(古为长期(古典)典)AS曲线。曲线。PY0PaASbc第三节第三节 总需求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供给模型n总需求曲线与总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了均衡国总需求曲

24、线与总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了均衡国民收入水平和价格水平。民收入水平和价格水平。总需求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供给模型 Y P O AS P0 E0 Y0 P2 P1 AD0 AD1 AD2 E1 Y1一般情形下总需求一般情形下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运用总供给模型的运用 Y P P Y O O AS AD AD1 P0 E0 Y0 AD0 P1 Y1 E1 P0 P1 AS0 AS1 E0 E1 Y0 Y1 (a) (b)一般情形下总需求一般情形下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运用总供给模型的运用古典情形下总需求古典情形下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运用总供给模型的运用 Y P P Y O O AS AD0 P1 E0 Y0垂直

25、的垂直的AS AD1 P0 E1 P1 P0 AS E0 E1 Y0 E2 (a) (b) AD0 AD1 E2古典情形下总需求古典情形下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运用总供给模型的运用凯恩斯情形下的总需求凯恩斯情形下的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供给模型水平的水平的AS Y P AD0 AD1 AS E0 E1 P0 Y0 Y1 On在总供给曲线比较平坦在总供给曲线比较平坦的部分,供给富有弹性,的部分,供给富有弹性,曲线斜率低。经济存在曲线斜率低。经济存在着过剩的生产能力,当着过剩的生产能力,当总需求移动,产量变化总需求移动,产量变化幅度大,价格变化幅度幅度大,价格变化幅度小。小。n在总供给曲线的陡峭部在总供给曲线的陡峭部分,供给弹性小,经济分,供给弹性小,经济接近其生产能力的继续,接近其生产能力的继续,总需求的移动使产量变总需求的移动使产量变化小,价格变动大。化小,价格变动大。n这是常规情况下这是常规情况下 y1 y2 y3y4 y P P4 P3 P2 P1 AD3 AD4 AS 总总 需需 求求 曲曲 线线 移移 动动 的的 效效 应应 AD1 AD2 例题例题解答解答练习题练习题1.假定某经济存在以下关系假定某经济存在以下关系: C=1400+0.8YD消费消费 T=ty=0.25Y税收税收 I=20050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