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 国际货币制度第一节 概述一、国际货币体系的概念及主要内容1、概念 国际货币体系又称国际货币制度。在国际上形成为各国所共同遵守的调节国际货币关系的贯例、规定、原则和制度。国际货币体系就是这些贯例、规定、原则和制度的总和。2、国际货币制度的分类n 从储备资产的保有形式和汇率制度的形态两个角度进行区分- 储备货币或本位货币是国际货币制度的基础- 金本位制度- 金汇兑本位制度n 汇率制度是国际货币制度的核心- 固定汇率制度- 浮动汇率制度国际货币体系按其形成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在国际上自发形成的国际货币体系。即调节国际货币关系的规定、原则和制度是在各国自行规定的货币制度的基础上自发形成
2、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的国际货币体系就属于这种类型。在国际上有组织地形成的国际货币体系。即调节国际货币关系的规定、原则和制度是由有关各国通过国际会议和国际协定固定下来,并且有一定的国际组织保证其贯彻实施。二次大战后所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就属于这种类型。3、主要内容n (1)货币本位(国际货币);确定各国货币的比价及汇率制度n (2)确定国际储备资产,国际储备资产就是一国中央银行或金融当局持有的可用于国际支付和稳定汇率的流动资产。国际货币体系应确定何种货币可作为国际储备资产以及国际储备资产的最低限度数量。n (3)确定各国货币的兑换性与国际结算原则,即一国民族货币按照什么比价或汇率兑换成另一国民
3、族货币。n (4)确定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机制。即当国际收支发生顺差或逆差时,应采取何种方式进行调节,逆差国和顺差国各承担什么责任。n4、国际货币体系的作用n (1)确定国际清算和支付手段的供应和管理原则n (2)确定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n 包括:n (1)汇率机制n (2)国际收支逆差国的资金融通机制n (3)对储备货币发行国的国际收支纪律约束机制n (3)确立有关国际货币金融事务的协商机制或建立有关的协调监督机构n 三条标准- 本位币是什么- 国际流通、支付和交换媒介的主要货币是什么- 主要流通、支付、交换媒介的货币与本位币的关系n (4)通过多边支付制度,加速世界经济一体化n 实行多边清算
4、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n (1)所使用的货币必须具有可兑换性。n (2)本国商业银行在有关国家的商业银行中开立各种清算货币的账户。n (3)账户之间可自由调拨资金。第二节 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及类型 可划分为三个阶段:n 第一阶段:国际金本位时期。n 18161913年:典型金本位时期。n 1914年20世纪30年代初期:畸型金本位时期。n 第二阶段:布雷顿森林体系。n 1945年底20世纪70年代初。n 第三阶段:牙买加体系n 1976年1月至今。一、国际金本位制(一)国际金本位制的类型1、金币本位制 以黄金金币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 1816年英国颁布了铸币条例,首先在国内实行了金本位制度,
5、使用黄金作为本位货币,并铸造金币流通。其后,其他西方国家纷纷实行金本位制度,至1880年西方主要国家均实行了金本位。n 金币本位制的特点:(1)黄金充当了国际货币,是国际货币制度的基础(2)法定货币含金量 货币以黄金表示其价值,货币当局规定货币的法定含金量, 即用法律的形式规定金币的重量、成色。n (3)自由铸造、自由兑换 辅币、银行券可自由兑换金币或黄金。货币发行数量受黄金储备数量限制,n (4)黄金可以自由输出入n 金币本位制的缺点:n 从根本上讲,其缺点是过于刚性,表现在:n 清算、支付完全依赖于黄金的输出入,清算、支付手段单一。n 货币数量的增长依赖于黄金产量的增长。竞赛三原则n 法定
6、含金量,承诺随时以官价无限制地买卖黄金n 黄金数量与货币供给量之间有一固定的数量关系n 各国市场对黄金流入流出没有任何限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各种矛盾的尖锐化,加上各国因为战争的需要大量发行无法兑换成黄金的纸币和银行券,终于导致了金币本位制的最终崩溃。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除美国仍实行金币本位制外,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等国相继实行了金块本位制。n 2、金块本位制n 是以黄金作为准备,以有法定含金量的价值符号(银行券)作为流通手段的一种货币制度。n 金块本位制的特点:n (1)发行、流通银行券(以金块为发行准备),法定其含金量。n (2)不能自由铸造金币,也不流通金币。n (3)黄金不能自由
7、输出入。n (4)可有条件兑换金块银行券虽仍规定含金量,但其兑换黄金受到限制,如英国在1925年曾经规定银行券按官价兑换黄金的最低数量界限为400盎司黄金即1700英镑。黄金的输出输入也就受到限制。n 3、金汇兑本位制(一战后德、意、奥、丹、挪等30个国家实行30年代危机)n 又称虚金本位制。它将本国货币间接地与黄金联接。n 背景:国际金本位出现崩溃的苗头;为了支持战争银行券大量发行n 1922年热那亚世界货币金融会议n 金汇兑本位制的特点:n (1)发行、流通银行券,法定其含金量。n (2)禁止金币的铸造和流通。n (3)银行券不能兑换黄金,只能兑换外汇,然后用外汇在国外兑换黄金。n (4)
8、与一实行金币本位或金块本位的国家的货币保持固定汇价。n 注意:金块本位、金汇兑本位是残缺不全的(畸型的)金本位,因黄金不能自由输出入,价格铸币流动机制被破坏。(二)国际金本位体系的特征:n 汇率- 固定汇率,各国货币以黄金为基础保持固定比价关系,即以铸币平价为中心的比价关系,汇率波动幅度以黄金输送点为界限。本质上是一种固定汇率制n 储备资产与国际结算黄金作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资产。黄金为最终结算手段,实行自由多边的国际结算制度,政府不对国际收支进行直接管制。- 黄金是唯一储备资产,各国货币自由兑换n 收支调节- 国际收支主要依靠市场机制自发调节。该体系是一个松散的、无组织的体系它的运行无需国际金融
9、组织的监督。价格铸币机制Ø 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由他们各自的含金量比决定,黄金输送点为汇率波动上下限有自动调节国际收支的机制Hume,1752, “价格-铸币流动机制”1752年英国经济学家大卫·休谟(David hume,17111776年)在论贸易平衡中提出“价格-铸币流动机制”,认为在金本位制下国际收支具有自动调节的机制。在金本位制度下,一国国际收支出现赤字,就意味着本国黄金的净输出,由于黄金外流,国内黄金存量下降,货币供给就会减少,从而引起国内物价水平下跌。物价水平下跌后,本国商品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就会提高,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的竞争能力就会下降,于是出口增加,进口
10、减少,使国际收支赤字减少或消除。同样,国际收支盈余也是不能持久的,因为造成的黄金内流趋于扩大国内的货币供给,造成物价水平上涨。物价上涨不利于出口有利于进口,从而使盈余趋于消失。(三)国际金本位体系的缺陷1黄金的稀缺性,供应和储备的有限性限制了货币供应,所导致的黄金产量与世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2黄金分布的非均衡性。时空不平衡。金本位时期的价格波动与世界黄金产量波动直接相关3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价格铸币流动机制)很难发挥作用。4.金本位制实行的条件会因国内国际的政治经济困难和不平衡而被放弃。(四) 国际金本位制的作用n 1、对国际收支有自动调节作用(指金币本位)。n 价格铸币流动机制对国际收
11、支有自动调节作用。n 2、汇率稳定(以铸币平价为基准,以黄金输送点为界限),有利于成本、收益核算,在当时为发展国际贸易、国际投资起过积极作用。n 3、国际金本位制的运行为后来建立国际货币制度奠定了基础。(五) 国际金本位制的崩溃1914年一战爆发:黄金禁运,纸币停止兑换黄金。战争经费开支,严重的通胀,货币黄金可兑换性被禁止。19151922,世界黄金生产下降了1/3战后初期a) 1922年,经济与金融会议b) 金块本位制与金汇兑本位制c) 19291933年间,世界经济危机,1931年国际金融危机:抵御危机袭击;1931年英国放弃金本位制。英镑集团、美元集团、法郎集团金本位制彻底瓦解了。维持金
12、本位的三个必要条件不存在了:1、金币自由铸造、自由流通。2、自由兑换黄金。3、黄金自由输出入。二、布雷顿森林体系(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的历史背景英美各国鉴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20多年中各国之间政治、经济斗争激烈,货币金融极端混乱,结果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教训,在大战尚未结束之前,就开始酝酿战后的经济合作计划 。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有44国参加的“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签订了 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又称布雷顿森林协定),从而建立起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会议决定建立两个国际金融机构,一是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俗称世界银行,其基本职能是融通资金以进行国际
13、经济开发;二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是战后国际货币体系的基干。IBRD“世行”主要负责国际投资事务;“IMF”主要负责国际货币事务。 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简要历程 Ø IMF协定于1947年正式生效,布雷顿森林体系开始运行 ;Ø 从1948至1952年 ,美国开始了著名的马歇尔援助计划;Ø 1948年西欧国家建立了“欧洲经济合作组织”来管理援助资金,这个组织后来发展成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Ø 1959年1月,主要西欧国家取消外汇管制,货币开始实现与美元的自由兑换。 Ø 在整个60年代,美国持续的国际收支逆差使美元兑换黄金的基础不断
14、削弱 ;Ø 黄金总库解散Ø 黄金的“双重价格制度”Ø 美国的新经济政策Ø 73年普遍浮动汇率制实行Ø 1971年8月15日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美元与黄金的官方平价兑换一终止,实际上等于废除了布雷顿森林协定;Ø 1973年3月,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崩溃(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Ø 1、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权威机构,即IMF。旨在促进国际货币合作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就是实行两个挂钩”双挂钩”。Ø 2、确立美元与黄金并列的国际储备体制。即美元与黄金挂钩。Ø 3、各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与黄金直接
15、挂钩,确定1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的黄金官价。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以随时用美元按黄金官价向美国兑换黄金。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与美元保持固定的比价,即与美元建立固定的汇率关系。美元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黄金为最后的支付手段美国没有任何调整的余地,各国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自己的储备水平。有名无实的可调整固定汇率。实际上是通过国际会议和国际协议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的一种国际金汇兑本位制,也被称为“可以兑换黄金的美元本位制”(美元黄金本位制)。实际上美元充当了国际货币,发挥了国际货币的各种职能。美元被广泛地用作国际间的计价单位、支付手段和储藏手段。ØØ 4、实行可调节的盯住汇率。
16、各会员国货币盯住美元,汇率不能超过黄金平价的±1%。IMF规定成员国应维持实际汇率在基准汇率的1%以内,在基准汇率10%内的浮动需通知IMF,超过10%需经IMF批准。实际上是固定的。按照规定,当一国的国际收支发生了根本性失衡时,可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申请调整汇率,进行贬值或升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没有对“根本性失衡” 作出十分明确的解释,这是为了处理具体问题时留有余地。但实际上各国货币汇率的调整是很少的,到1966年为止,主要国家货币之间的汇率没有进行过大的调整。 Ø 5、融通资金Ø 各国可以根据自身在IMF中存款的份额活动IMF的短期融资Ø 6、取消外汇
17、管制Ø 成员国不得限制经常帐户的支付。Ø 7、国际收支的调节IMF向国际收支赤字国提供短期资金融通以协助其解决国际收支困难,短期失衡可以通过IMF贷款解决,长期失衡通过汇率调整解决逐步废除外汇管制。实际上这两条途径的调节效果都不很明显,因为会员国可以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取得贷款数额有限,而汇率也长期没有进行过大的调整。 (三)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作用有两大作用:第一个大的作用是与战前无本位的混乱比稳定;第二个大的作用是与金本位比弥补货币不足。Ø 1、稳定了国际货币金融关系。双挂钩、固定汇率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两大支柱。二次大战结束前30年(19141944)是无序状态。由
18、于以金本位制为基础的统一的国际货币体系的瓦解,各国先后组成了相对独立的货币集团。货币集团的存在,使西方国家的货币战日趋激烈,它们为了争夺国外市场纷纷实行外汇倾销,各国货币竞相贬值,不但影响了国际货币金融市场的秩序,甚至连正常的国际贸易都发生了困难。布雷顿森林体系相对稳定了西方国家的货币,减轻了各国货币的内在不稳定性。 2、弥补了国际清偿能力的不足。把美元作为各国的储备货币。美元作为国际货币,处于等同黄金的地位,作为黄金的补充,弥补了国际清偿能力的不足。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相对稳定达20多年,为国际贸易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国际贸易量的增长大大超出二次大战前的水平,超过同期世界工业增长的速度,出
19、现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w 3、促进了国际货币合作,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IMF的协调、监督及其规则的约束力,IMF对国际收支逆差国提供资金融通。(四)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内在原因 1.布雷顿森林体系内在的致命弱点布雷顿森林体系以一国货币(美元)作为主要储备资产,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对于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美国有两个基本责任。第一,要使美元按固定价格兑换黄金,维持各国对美元的信心。第二,要提供足够的国际清偿能力即美元。这两者是矛盾的:美元供给太多,就会有不能兑换黄金的危险,从而发生信心问题;美元供给太少,就会发生国际清偿能力不足的问题。也就是说,布
20、雷顿森林体系本质上不可能同时解决清偿问题和信心问题,这就是著名的“特里芬难题”。(耶鲁大学教授R·特里芬50年代末提出,基准货币国家美国的国际收支无论出现顺差或逆差都会给布雷顿体系的正常运作带来困难,顺差则“美元荒”,逆差则“美元灾”。) Ø“特里芬难题”(Triffen Dilemma) 如果美国满足美元储备需求的增长,制度不可避免地要崩溃,如果拒绝满足美元储备需求的增长,世界经济将陷入通货紧缩。2.经济不平衡对布雷顿体系走向终结的作用w 1、第一次美元危机(1960年)w 2、第二次美元危机(1971年)w 3、第三次美元危机(1973年)从50年代以来,美国的经济力量
21、相对下降,国际收支持续逆差,美元大量外流,黄金储备急剧下降。60年代以后,美国始终无法扭转的国际收支逆差,使美元在国际上的地位每况愈下,自1960年10月爆发战后第一次美元危机后,美元危机接连不断。西方各国在美国的压力下企图维持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但愈来愈感到力不从心。1971年,国际金融市场上又先后爆发了两次大规模的抛售美元的风潮,迫使当时的尼克松政府于当年的8月15日宣布新经济政策,其主要内容:一是停止美元对黄金的自由兑换,割断美元与黄金的联系;二是为改善国际收支,加征10%的进口关税。当年年底美元被迫贬值7.89%,黄金官价由35美元一盎司提高到38美元,同时放宽各国汇率的波动幅
22、度,由原来的±1%扩大到±2.5%,这样,固定汇率制也开始动摇。1973年美元危机再次爆发,美元第二次贬值,黄金官价由每盎司38美元提高到42.22美元,于是主要国家货币纷纷与美元脱钩,取消了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比价,实行浮动汇率制 。从此,以美元为中心,以固定汇率为支柱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就基本崩溃了。1978年3月3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式宣布,从1978年4月1日起,有关肯定浮动汇率和取消黄金条款的决议正式生效。至此,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产生的国际货币体系,维持了34年的生命,经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履行的法定程序宣告正式结束。(五)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评价 Ø
23、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国际货币合作的产物,它消除了战前资本主义国家之间混乱的国际货币秩序,为世界经济增长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另外,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固定汇率制度为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Ø 在国际清偿力的提供方面,它本身存在着特里芬难题所描述的固有的不稳定性。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运行规则得不到遵守,所以国际间始终没有形成正常的国际收支调节和资本流动的秩序。 (六)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国际金汇兑本位制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金汇兑本位制不完全相同: 战前的金汇兑本位制度下,英国、法国、美国几种货币均处于主导地位,其主导作用取决于各国的势力范围。而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主导货币仅美元一家
24、; 战前的金汇兑本位制缺乏一个协调机构,而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金汇兑本位制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加以维持; 与战前相比,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金汇兑本位制中,储备货币(即美元)的作用得到了突出和加强。三、牙买加体系(一)牙买加货币体系的形成自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国际货币金融局势一直处于动荡之中。 经过反复研讨磋商,1976年1月8日在牙买加召开的会议上,达成了综合性协议,即牙买加协定。牙买加协定的签订是战后国际货币关系中仅次于布雷顿森林协定的一次重大事件,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结束后国际货币制度的继续运转铺平了道路。同年4月底基金组织理事会通过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的第二次修正案后又获得法定的60%以上的会员国和
25、总投票权85%的多数票批准同意,从1978年4月1日起正式生效。各国达成“牙买加协定”后,国际货币关系出现了一些重大变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有关变化虽然是在牙买加会议前发生的,但一般都在会议上得到认可。由于“牙买加协定”形成了一种新的国际货币关系格局,因而此后的国际货币体系亦被称作牙买加货币体系。(二)牙买加协定(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第二次修正案)的主要内容: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第二次修正案是以牙买加协定为基础的,其核心内容涉及本位货币问题、汇率制度问题等。具体说,它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扩大基金组织的资金来源,即实行第六次增资,会员国的份额根据各国经济实力的变化而略有改动。 增加成员国在IMF
26、中的基金份额,由292亿SDRS增至390亿SDRS。各自的份额有所改变,石油输出国组织的份额由5%提高到10%,主要西方国家除原西德、日本外,其他西方国家的份额均有所下降。增加基金份额的目的:提高清偿能力。2.强调汇率体系的灵活性,使浮动汇率合法化会员国可自行选择汇率制度,但各国的汇率政策应受基金组织的管理和监督,将来世界经济出现稳定局面后,仍实行固定汇率制。3.实行黄金“非货币化”取消有关黄金问题的一切条款,黄金与货币彻底脱钩,不再规定货币的含金量,即黄金成为一种单纯的商品这就是:取消黄金官价,会员国可在市场上自由进行黄金交易;黄金不再作为各种货币法定汇价的共尺度;取消成员国之间,或成员国
27、和基金组织之间以黄金清偿债权、债务的义务。基金组织所持有的黄金,应逐步加以处理。w4.规定特别提款权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资产和各国货币定值的标准,以及进行国际借贷之用。规定SDRS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资产。 后来并没有做到。5.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 建立新的贷款形式,资助持续发生巨额国际收支逆差的国家,放松贷款条件,延长偿还期限。(1)出售IMF黄金总额的1/6,按市场价出售,超过官价部分成立“信托基金”,对最不发达的国家提供最优惠的贷款,帮助其改善国际收支状况。w(2)扩大信用贷款的限额,由占成员国份额的100%增至145%。w(3)出口波动补偿贷款的份额由50%增至75%。第二次修正案对货币
28、体制改革起了一定作用,但许多根本性的问题,如对汇率的监督、国际收支的调节、国际储备的创造和管理等,仍未解决。(三)牙买加协议后国际货币制度的运行特征 1、国际储备资产多元化(当前的结构):黄金储备:实现黄金“非货币化”,使得黄金储备占世界各国国际储备总额的比重由1950年的69.3%,降为1992年的4.47%。外汇储备:外汇储备占国际储备总额的比重由50年的27.5%上升为1992年的89.12%;其中美元仍是最主要外汇货币,尽管货币多元化,全世界央行储备资产15700亿美元的66%是美元。成员国在IMF的储备头寸 :IMF按其成员国的经济规模和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分摊配额,每个成员必须缴给I
29、MF25%的外汇(1978年前为黄金)和75%的本国货币.成员国向IMF所缴份额中的25%的外汇部分,IMF用去的本国货币持有量部分以及该国对IMF的贷款,构成该国在IMF的储备头寸.普通提款权是成员国按规定从IMF提取一定款项的权利;是IMF向会员国提供的最基本的普通贷款,用以解决受贷国国际收支逆差而产生的短期资金需要。其方式是由会员国用本国货币向IMF申请购买外汇(一般称为“提款”),借取普通贷款的最高额度为会员国所缴份额的125%。普通提款权占国际储备总额的比重,1992年为4.65%。特制提款权(SDRs):SDRs的作用不断增强。是IMF创设的一种储备资产和记帐单位,代表成员国在普通
30、提款权之外的一种特别使用资金的权利。1969年9月解决国际清偿能力的不足而决定采用。成员国分配的SDR可通过IMF提取外汇,故而同黄金、外汇一起作为成员国的国际储备(故又称“纸黄金”),可用于政府间结算、偿付国际收支逆差,但不能直接作为国际支付手段用于贸易和非贸易结算。SDR由IMF根据各会员国上年年底缴纳份额余额的比例进行分配(故成员国缴纳的份额越大,分配的SDR就越多)。SDR在1969年创立时规定,一个单位SDR的含金量为0.888671克(即SDR与当时的美元等值);1976年6月按一篮子16种货币定值;1981年1月1日改为按5种货币篮定值至今;1996年1月1日起,货币篮的比重调整
31、为:美元占39%,马克占21%,日元占18%,英镑占11%,法郎占11%。现在1SDR=1.30美元。SDR占国际储备总额的比重1992年为1.77%。美元仍是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德国马克、日元等货币的国际地位日益加强,美元的地位逐渐下降,但美元仍是最主要的国际货币。美元仍是主要的国际计价单位、支付手段和国际储备资产。目前,世界上约有1/2的进出口贸易用美元结算;美元是国际金融市场外汇交易占83%的重要手段和干预货币;美元在各国官方外汇储备中所占比重仍在60%左右。马克14%、日元7%。随着美元国际货币地位的下降,国际货币多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但美元的地位不可能由其他货币或特别提款权所替代。
32、欧元诞生后,美元也依然会保有第一货币地位。2、多种形式的汇率制度安排Ø 独立浮动,46国Ø 无预先宣布汇率轨迹的管理浮动,32国Ø 爬行浮动幅度,6国Ø 爬行钉住,5国Ø 水平幅度内的钉住,7国Ø 其他惯例的固定钉住,44国Ø 货币管理局安排,8国Ø 无单独法律货币的汇率安排,38国牙买加协定确认各国可以自由作出汇率方面的安排,从而进入浮动汇率制时代。所谓浮动汇率制,就是一国货币对外不再规定黄金平价,不再规定汇率波动的上下限,该国中央银行也不再承担维持汇率水平的义务,在一般情况下,听任外汇市场随外汇的供求情况自由波
33、动。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汇率的上下浮动是外汇市场上经常发生的现象、汇率下浮就是货币贬值、汇率上浮就是货币升值。浮动汇率制度可作以下区分:按其浮动的方式,可分为四种类型单独浮动。即一国货币不与其他国家货币发生固定联系,其汇率根据外汇市场的供求变化而自动调整。联合浮动。指国家集团在成员国之间实行固定汇率制,同时对非成员国货币实行共同浮动。钉住单一货币。有些国家由于历史、地理等诸方面的原因,其对外贸易、金融往来主要集中于某一工业发达国家,或主要使用某一外国货币。为了使这种贸易、金融关系得到稳定发展,免受相互间的货币汇率频繁变动的不利影响,这些国家通常使本国货币钉住该发达国家的货币。钉住一揽子货币。为了
34、摆脱本国货币受某一外国货币的支配,有些国家便将本国货币同一揽子外国货币挂钩。这一揽子外币主要由与本国经济联系最为密切的国家的货币和对外支付使用最多的货币组成。按政府是否干预来区分,可分为以下两类:自由浮动。又称清洁浮动。是指货币当局对汇率上下浮动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完全听任汇率随着外汇市场的供求变化而自由涨落,自发调节。事实上,对汇率的浮动完全不加干预的情况是比较少见的,各国政府为了本国的经济利益,往往直接或间接地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减轻汇率波动的程度。管理浮动。又称肮脏浮动。由于国际市场贸易竞争激烈,汇率变化对国际收支影响较大,对国内经济的均衡发展也有相当大的影响。为了保护本国利益,使汇率
35、向有利于本国的方向浮动,或者使汇率保持平稳,各国政府采取各种不同的措施,对汇率的浮动进行干预。3.区域性货币一体化的发展布雷顿体系瓦解后,全球范围内一体化性很强的货币体系不复存在,(人们称“牙买加体系”为“无制度的体系”)但区域性有组织的货币体系仍有可能形成。于是,区域性货币一体化发展起来。其中,最有代表性,也最成功的是欧洲货币一体化。4.多种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相互补充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多样化o 总需求调节o 汇率机制调节 o 对商品贸易和资本流动实施控制 在牙买加货币体系的条件下,各国通过汇率机制、利率机制、国际金融市场、动用国际储备资产以及国际金融机构的协调来调节国际收支的不平衡,从而出现了国
36、际收支调节机制的多样化。(四)作用与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困难,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但是,以国际储备多元化和浮动汇率制为特征的牙买加体系的弊端,随着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变化,也日益暴露出来了。首先,牙买加体系所呈现的国际货币国际储备多元化趋势日益加强,一方面基本解决了“特里芬难题”,但另一方面使国际上缺乏统一的稳定的货币标准 其次,浮动汇率制虽然能够比较灵敏地反映不断变化的经济情况,打破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僵化的汇率制度。从而有利于国际经济的运转和发展,但频繁而剧烈的汇率波动无论对于国际贸易与信用的正常运行,还是对于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都会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 第三,在牙买加体系
37、下,用综合机制共同调节国际收支。国际收支的调节比布雷顿体系灵活,但其各种调节机制都有局限性,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能力又有限,同时也无力指导与监督盈余国与赤字国双方对称地调节国际收支。所以自70年代以来,国际收支失衡的局面始终没能改善,甚至还日趋严重。n 牙买加体系的利弊n 优点- 解决了特里芬之迷- 浮动汇率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 多种国际收支调节并行适合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n 缺点- 不稳定,国际货币缺乏统一的货币标准- 汇率的波动很大,影响国际贸易和投资,助长投机。- 国际收支失衡严重,国际收支调节机制仍不健全- 货币危机第三节 欧洲货币一体化Ø 区域性的货币一体化是指在一定
38、地区内的有关国家和地区在货币金融领域中实行协调与结合,形成一个统一体,组成货币联盟。特征:-汇率的统一:成员国之间实行固定的汇率制度-货币的统一:发行单一货币;-货币管理机构和货币政策的统一:建立一个中央货币机关,由这个机关保存各成员国的国际储备,发行共同货币以及决定货币联盟的政策等Ø 区域性货币一体化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 一、 欧洲货币体系的发展历程 1、 欧洲货币体系的建立 o 1950年欧洲支付同盟成立 o 1957年3月,法国、西德、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六国在意大利首都罗马签订了“罗马条约” o 1969年12月在海牙举行的欧共体首脑会议决定筹建欧
39、洲经济与货币联盟 o 1978年 12月5日欧共体各国首脑在布鲁塞尔达成协议,1979年3月13日欧洲货币体系协议正式实施 (European Monetary System, 简称EMS) 第一阶段(19601971):跛行货币区。当时,国际上共存在三个跛行货币区,即英镑区、黄金集团和法郎区。英镑区是较正式的货币区,区内各成员国储备资产的形式主要是英镑,各国的货币也盯住英镑。但是,由于英镑本身是盯住美元的,所以该货币区是跛行的。第二阶段:(19711978年)联合浮动欧共体于1969年着手建立“货币联盟”,1970年负责此项工作的专门委员会向理事会提交了一份“关于在共同体内分阶段实现经济和货
40、币联盟的报告”,负责此事的是卢森堡首相兼财政大臣魏尔纳,故此报告又称为“魏尔纳报告”,该报告为欧洲货币联盟的实现规划了一个10年过渡期。o 19711973年o 目标:第一,缩小成员国汇率的波动幅度。o 第二,着手建立“货币储备基金”,干预汇市, 稳定汇率。o 第三,加强货币、经济政策的协调。o 19741976年o 目标:第一,充实“货币储备基金”,进一步稳定率。o 第二,共同体内部资本流动逐步自由化。o 19771980年o 目标:第一,建成统一大市场。o 第二,汇率趋于完全稳定。o 第三,着手规划统一货币。o 第四,货币储备基金向欧洲中央银行过渡。o 1972年初,欧共体部长理事会才着手
41、推行货币联盟措施,实行了成员国汇率的联合浮动。联合浮动的实行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第三阶段(19791998)欧洲货币体系欧共体首脑于1978年12月5日在布鲁塞尔就法国总统德斯坦的新建议达成一致,决定于1979年1月建立“欧洲货币体系”,后因西德与法国在农产品贸易补偿额上发生争执,推迟到1979年3月13日正式建立。(这是20年后“欧元”诞生的胚胎)o 欧洲货币体系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o (1)欧洲货币单位(ECU)o (2)稳定的汇率体系,成员国的货币之间都确定有中心汇率和汇率波动的上下限(±2.25%)。o (3)建立欧洲货币共同基金o 成员国缴纳各自黄金外汇储备的20%作为共同基
42、金的资金来源,并以此作为发行ECU的准备。o 基金的作用:o 干预汇市,稳定汇率。o 向成员国提供贷款,度过暂时性的国际收支困难。o 为建立欧洲中央银行作准备。o 自80年代下半期开始,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加快。o 有三个关键的协议:o (1)单一欧洲法案o 1985年12月,欧洲理事会卢森堡会议通过。该法案规定于1992年实现欧共体内部统一大市场。o (2)欧共体经济和货币联盟的报告o 该报告也称为德洛尔报告(德洛尔为当时的欧共体委员会主席),1989年6月欧洲理事会马德里会议批准了此报告。德洛尔报告继承了70年代“魏尔纳报告”的基本框架。o 德洛尔报告三阶段目标:o 第一阶段:主要是加强货
43、币、财政政策的协调,使成员国货币全部加入欧洲货币体系。o 第二阶段:建立欧洲中央银行。o 第三阶段:发行统一货币,实施向单一货币政策的转变。o (3)欧洲联盟条约o 又称为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核心内容:o 1993年11月1日建立欧洲联盟。o 1998年7月1日成立欧洲中央银行,1999年起实行单一货币。 实行共同的外交和安全防务政策。 第四阶段(1999至今)欧洲单一货币二、欧洲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建立欧洲货币基金(European Monetary Fund, 简称EMF)。将成员国央行20%的黄金、外汇储备交给这个基金(高时达500亿美元),该基金除了是发行欧洲
44、货币单位的储备金外,其作用是:一方面可用来加强干预外汇市场的力量,打击货币投机,稳定成员国之间的货币汇率;另一方面可以对成员国的国际收支出现的困难进行短期和中期的资助,加强成员国之间的货币合作。创设欧洲货币单位(European Currency Unit,简称ECU)。欧洲货币单位(埃居)不仅是作记帐单位用的名义上的货币单位,而且是作为确定各成员国货币平价的标准,它还用于清算成员国之间的国际收支,充当成员国的外汇储备。埃居已是“准货币”,除了不能流通。稳定汇率机制(Exchange Rate Mechanism,简称ERM )实行联合浮动汇率制,减小成员国之间的汇率波动幅度。各成员国的货币对
45、欧洲货币单位确定一个中心汇率,并根据这一中心汇率来确定彼此之间的货币汇率,各成员国的中央银行要保证各自的货币汇率波动幅度上下限各不超过2.25%(意大利里拉及后来加入的英镑不得超过6%),如果一国的货币汇率波动幅度超过规定的上下限,则该国中央银行有责任、其他各成员国也有义务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从长远看,汇率波动幅度应当逐步缩小,为最后实现统一货币创造有利条件。三、欧洲货币联盟与欧元 1、马斯特里赫特条约(Maastricht Treaty) 欧洲货币体系的建立是国际货币体系走向多元化发展的标志,它对于形成一个规模更大、力量更雄厚的地区性货币联盟起了促进作用。 1989年4月,德洛尔向12个欧共
46、体国家财政部长提出了关于欧洲共同体经济与货币联盟的报告,又称德洛尔报告,并在同年6月提交欧洲理事会马德里会议讨论,获得批准。报告提出了分阶段实现经济和货币联盟的计划。1991年12月9日和10日,欧共体12国首脑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开会,就欧共体建立内部统一大市场后,进一步建立政治联盟和经济与货币联盟问题达成协议。会议通过了政治联盟条约和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统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按照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规定,最迟于1998年7月1日成立欧洲中央银行,于1999年1月1日起实行单一货币。马约最后得到了欧洲议会和各成员国的批准。1991年12月9月和10月,欧共体12国首脑签署了欧洲联盟条约,包括经济
47、与货币联盟条约和政治联盟条约,统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标志着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加速发展,是欧洲货币经济一体化的新里程碑1992年9月,欧洲货币体系发生了严重危机, 1993年7月下旬,欧洲外汇市场又起风波, 虽然如此,欧洲货币体系发展进程中的动荡与调整充其量只能延迟其最终目标的实现,而不可能改变这一发展潮流。2、欧元的诞生 o 随着欧洲统一大市场的建成及统一货币准备工作的不断完善, 1998年5月3日参加欧盟布鲁塞尔首脑会议的15国首脑宣布,首批欧盟成员国(除英国、丹麦、希腊、挪威)成为发行欧元的国家,欧元在1999年1月1日正式启动。怀胎20年的欧元终于要诞生了。o 1999年1月1日,欧元开始
48、启动:锁定欧元(1欧元=1埃居)与11国货币的汇率,资本、货币交易以欧元计算;商品“双重标价”;流通成员国货币而非欧元钞票。 1999年1月1日至2001年12月31日,为欧元区内各国货币向欧元转换的过渡期o 2002年1月1日至2002年6月30日,欧元纸币和硬币将作为法定货币,进入流通领域,同尚存的各国货币一并流通, “双重流通”;7月1日起欧元单独流通。o 从2002年7月1日起,欧元区市场只流通单一货币欧元,欧洲统一货币正式形成3、 欧元启动的影响 o 欧元将给欧洲国家带来巨大利益,对欧盟政治,经济稳定带来有利影响。 o 欧元将成为重要的国际货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作用将日益突出。 o
49、 欧元对世界金融市场也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四、欧元启动对经济的影响o (一)欧元启动对欧盟国家经济的影响(从理论上探析)o 1、欧盟各国相互之间的贸易、投资将增加。o 2、单一货币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稳定物价。o 3、大大降低成员国之间的经济交易成本。o 4、降低中央银行干预汇市的成本,可减少外汇储备。o 5、可提高欧洲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o 6、促进欧洲的改革,加快其经济社会的发展。o (二)欧元启动对欧盟国家经济的影响(实际效应)o 1、欧元启动对欧元区大国经济的影响o 德国:o 1999年GDP增长率为1.2(1998年为1),2000年为3%。200
50、0年德国经济增长加快的原因有以下几点:o 欧元启动使欧洲统一大市场建设的步伐加快,确保了德国对欧元区诸国的出口。o 欧元持续一年多的低迷,刺激了德国对欧元区以外的出口。o 欧元的启动,推动了德国在欧元区各国乃至整个欧盟的投资o 国际经济环境的改善o 2、欧元启动对欧元区小国经济的影响o 荷兰:o 1996年荷兰GDP增长率为2.6,1999年为3.7,o 1999年经济增长加快的原因有以下几点:o 在欧元启动前夕的1998年及启动后的1999年,荷兰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兼并等资产重组的形式),经济增强了活力,据此可充分利用由于欧元推进而深入发展的统一大市场。o 欧元区内部贸易及对欧元区外国
51、家贸易的推动。得益于欧元一年多的低迷o 荷兰国内需求旺盛,居民的消费支出增加。o 3、欧元启动对企业购并的影响o 欧元启动推动了欧元区大公司的购并,购并的领域不仅在银行业、证券业等金融行业中进行,而且在电信、航空、能源化工等许多领域引发了购并浪潮。这一切证明欧元推动了欧元区的资产重组、产业结构调整,从而使欧盟的经济一体化进一步向纵深发展。o 1999年全球公司并购总数超过5000起,比1998年增加了50,其中3/4的并购发生在欧洲。(二)欧元启动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总体说,欧元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是当代世界货币出现的又一重大变革。欧元将提高欧洲货币地位,改变国际货币格局。过去由于欧洲货币不
52、统一,固国际货币格局“一强(美)两弱(马克、日元)”或美元“单极格局”,现欧元产生,将出现“两强(美元、欧元)一弱(日元)”或国际货币“二极格局”。欧元将使其在国际外汇储备中地位上升。今后各国央行都将调整其外汇储备结构。十年内欧元将占国际外汇储备30-40%(目前马克、英镑、法郎等欧币占26%),美元将降为40-50%(目前60%多) 欧元提高其在世界贸易结算中的地位,提高欧盟在世界贸易中地位。目前世界出口50%左右是以美元结算的,马克占19%,日元占7%,今后欧元与美元在贸易结算中的相对比重将与其贸易的相对比重大致相当。欧元占30%且会继续上升。欧元降低了世界各国与欧盟贸易的汇率风险;节省欧盟国家间的货币兑换费用(每年500亿美元)从而降低欧盟商品的成本;这些都将提高欧盟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欧元将提高欧洲资本市场在世界金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复检与异议授权委托书
- 红河学院《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衡阳师范学院《新闻编辑》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有关机械类的实习报告3篇
- 农险承保协议书范文范本
- 摩托车理性购买协议书范文模板
- 施工员月实习报告范文七篇
- 父子一起离婚协议书范文模板
- 合伙配料地板协议书范文模板
- 黑龙江工程学院《游泳》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苏州市市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
- 2024-2025学年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模拟测试卷
- 2024年度中国AI大模型场景探索及产业应用调研报告-2024
-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地理专业面试》真题一
- 高校辅导员的七项修炼读书札记
- (正式版)JBT 11270-2024 立体仓库组合式钢结构货架技术规范
- 数字化转型数据架构设计方法论及案例
- 污水处理设备维护保养方案
- 英语朗读技巧
- 《异物管理制度》
- 模切机微连点和无连点模切的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