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五下全册教案_第1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下全册教案_第2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下全册教案_第3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下全册教案_第4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下全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单元 方程 (第1课时)【目标诠释】我来认识1.理解并掌握等式和方程的意义,体会方程与等式间的关系,对于等式和方程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会列方程表示事物之间简单的数量关系。2.在观察、分析、概括、归纳和交流的过程中,提高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导学菜单】我来预习1.认识天平,说一说怎样操作天平。2.自学书上第1页例1、例2,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3.试着说说什么是等式,什么是方程。4.思考:等式和方程有什么关系?5.试做“试一试”和“练一练”第1题【困惑扫描】我来质疑1.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 2.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感悟平台】我来探究1.根据书上例1、例2的四组式子,小组讨

2、论:把这些式子分成两类,可以怎样分?说出理由。x+50100 x+50100 x+50=100 2x=200 2.总结概括:什么是方程? 3.每人写出几个方程,小组交流。4.讨论:等式和方程有什么关系?5.用方程表示事物之间简单的数量关系。(书上“试一试”)讨论:写方程时应注意什么?【建立网络】我来归纳1.含有 的 是方程。2.等式与方程的关系: 3.在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时要注意什么? 【过关窗口】我来练习1.说说哪些是等式,哪些方程?4+ x=72 x+870 50÷2=25 y-8 4y=322.公正裁判.方程一定是等式。 ( )等式一定是方程。 ( )5b=30不是方程。 (

3、)2x+y=10不是方程。 ( )3.书上”练一练”第3题。4.独立完成书上练习一第1、2题。(赣榆县实验小学 殷梅编拟)第一单元 方程 第2课时【目标诠释】我来认识1.初步理解“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2.在观察、分析、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3.能在学习和探索中,形成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的习惯。【导学菜单】我来预习1.回忆什么是方程。2.判断下面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12-x=8 30+5=35 3+a10 y-15=403.看图填空(自学书上例3)4.试着总结:从4幅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4、?5.看图列方程并求出x的值。(自学例4)【困惑扫描】我来质疑1.对于等式的性质,我的困惑是 2.解方程求x的值时,还要注意: 【感悟平台】我来探究1.根据书上例3所写的4组等式,观察思考后小组讨论:(1)说一说每组等式的变化情况。(2)在4组等式变化情况的基础上概括你的发现。并综合成一个结论。2.运用等式的性质,看图列方程并求x的值(例4)讨论:(1)怎样运用等式性质使方程的左边只剩下x?(2)解方程时要注意哪些方面?【建立网络】我来归纳1.等式两边 ,所得的结果 ,这是等式的 。2.求方程中 的过程,叫做解方程。3.解方程后检验时,就是把x的值代入 ,看看左右两边 。【过关窗口】我来练习1

5、.根据等式的性质填空。(书上“练一练”第1题)2.看图列方程并解答。 42 x x x x x 80 1003.解方程。75+x=105 x+23=52 x+38=384.完成书上练习一45题(赣榆县实验小学 殷梅编拟)第一单元 方程 第3课时【目标诠释】我来认识1.进一步掌握解方程的方法。2.利用等式的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导学菜单】我来预习1.等式的性质是: 。2.填空:30+x=50 x-3.7=2.730+x=50 x-3.7=2.7 x= x=3.改错:84+x=100 x-1.9=10.9 x=100+84 x=10.9-1.9 x=184 x=94.解方程x+27=110 x

6、-27=110 13+x=29 40+x=84【困惑扫描】我来质疑学习中我还有不清楚的地方 。【感悟平台】我来探究1. 填空: x-20=100 3.5+y=10.5 x=100 y=10.5 x= y=思考:这两题解方程中省略了什么?2.解方程(可以用简化的形式解方程)x-35=80 27-x=72 y+48=652. 试做练习一第12题。讨论:你会用画图或列表的方法表示题目中的条件问题吗?怎样思考?建立网络我来归纳 1.怎样简化解方程的过程? 3. 掌握解方程的方法为今后学习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有什么帮助? 【过关窗口】我来练习 1.选择题:(1)与方程x-12=23的解相同的方程是( )a

7、 . x+2=4 b. 17-x=17 c. 15+x=40(2)方程x+10=12的解是( )a. 12 b. 2 c. x=22.判断:(1)若x+7=y,则x+7+a=y+a ( ) (2)x=y是方程x-24=32的解 ( )(3)方程的解就是解方程。 ( )3.独立完成练习一第712题。(赣榆县实验小学 殷梅编拟)第一单元 方程 第4课时【目标诠释】我来认识1.通过探索、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2),即“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的结果仍然是等式”。2.掌握并利用等式的性质(2)解只含有乘法或除法运算的简单方程。3.在学习和探索过程中提高独立思考和与人合作的能力。【导

8、学菜单】我来预习1.回忆等式性质(1)。2.猜测:等式还可能具有什么性质?3.自学例5,根据每个天平图中左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写出相应等式。 4.自己写一个等式,把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观察结果怎样?能不能都除以0?5.从上面的等式中你发现什么?6.试做书上例6。【困惑扫描】我来质疑1.通过预习,我明白了 。2.我还有不明白的问题 。【感悟平台】我来探究探究任务(一)1.完成书上例5图中的两组算式,从第一组等式中发现什么?从第二组等式中又发现什么?讨论:等式两边能都除以0吗?2.概括等式的性质(2) 。探究任务(二)在书上完成例6的解答过程。思考讨论:(1)方程两边都要除以几?为什

9、么? (2)说说只含有乘法或除法方程的基本解法。4.解方程:x÷1.20.8 12x96建立网络我来归纳1.等式两边同时 ,所得的结果 ,这也是等式的性质。2.概括解只含有乘法或除法方程的方法。【过关窗口】我来练习1. 根据等式性质填空:x÷742 9x72x÷742 9x72x x2.解方程: 4x60 x÷4016 x÷2553.根据数量关系列方程并解答:(1)x的10倍是1000。(2)x除以25的商是75。(3)8个x相加的和是168。(赣榆县实验小学 殷梅编拟) 第一单元 方程 (第5课时)【目标诠释】我来认识1.经历列方程解决一步计

10、算实际问题的学习过程,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方法,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学习活动中丰富解题策略,发展数学思考。 3.进一步感受数学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作用。【导学菜单】我来预习1.补充数量关系。路程= ×时间 减数+ =被减数 2.自学书上例7。 学习提示: (1)要求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此题。 (2)弄清数量关系。 (3)借助书上的提示完成例题的解答。 (4)试着归纳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 3.试做书上“试一试”。【困惑扫描】我来质疑1. 通过预习我明白了: 。2.我还不明白的问题: 。【感悟平台】我来探究探究任务(一):(书上例7的内容)1.仔细读

11、题,分析题意,写出相应的等量关系式。2.列方程以前先要干什么?3.怎样列方程解答。4.检验时要重点检验哪两方面?探究任务(二):1.讨论: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解答步骤是什么?2.运用掌握的方法解答“试一试”。【建立网络】我来归纳这些课你学到哪些知识?自己梳理一下。 【过关窗口】我来练习1.练一练:书上第9页1、2题。2.书上练习二第5题。讨论:在解题时应省略哪些步骤?3.独立完成练习二第6、7题。(赣榆县实验小学 殷梅编拟)第一单元 方程 第6课时【目标诠释】我来认识1.能正确找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并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正确列方程。 2.感受方程的思想及实际应用价值,获得成功体验。【导学菜单】我来

12、预习1.填数,使每个方程中x的值是5。 x26 x3.5 x15 x÷2.5 2.解方程。 5.4x9.6 x÷815 x3.8=7.5 0.7 x=4.2 3.列方程解答。 一个长方形菜地长是15米,面积是120平方米,宽是多少米?【困惑扫描】我来质疑1.关于列方程解答实际问题,我已知道了 我还想知道 【感悟平台】我来探究1.一种饮料有两种包装规格,大瓶容量1.5升,是小瓶容量的3倍,小瓶单价是1.8元,比大瓶便宜3.2元。 探究任务: 1.自己提出问题,说说是根据题中的哪些条件想到的?2.列方程解答,并说一说思考过程。【建立网络】我来归纳这节课主要研究了哪些内容,整理一

13、下 。 【过关窗口】我来练习1. 基础练习。独立完成书上9-11题。 2.拓展练习。一列火车8:00从甲地出发,9:48分到达乙地,甲乙两地长180千米,这列火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赣榆县实验小学 殷梅编拟)第一单元 方程 第7课时【目标诠释】我来认识1.把本单元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形成知识体系。 2.通过练习,提高解方程的正确率和速度。【导学菜单】我来预习1.这一单元我们学了哪些内容? 2.这些内容之间有什么联系?你是怎样获得这些知识的? 3.什么是等式?什么是方程?分别举出几个例子。 4.等式有哪些性质?分别用语言叙述出来。【困惑扫描】我来质疑1.对于本单元内容,我还有一些不理解的问题

14、。 【感悟平台】我来探究探究任务: 1.举例说明等式和方程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怎样解方程? 3.解方程。 x56102 x970270 15x5 x÷0.81.25【建立网络】我来归纳1.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知道了 。2.通过本课学习,我还认识到 。 【过关窗口】我来练习1.在( )里填“、或”。 当x0.3时 x÷6( )0.2 当x32时 x16( )68 当x6时 x×12( )72 当x2时 5x( )9 2.判断。 (1)7x 139是等式,也是方程 ( ) (2)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所得的数仍是等式。 ( ) (3)5y0没有解。 ( )

15、 (4)aaa=3aa3 ( ) 3.书上整理与练习第2、4题。(赣榆县实验小学 殷梅编拟)第一单元 方程 第8课时【目标诠释】我来认识1.通过练习,提高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养成对学习过程及时进行反思的良好学习习惯。【导学菜单】我来预习独立完成书上13页的5-7题。 预习要求: 1.列方程解答。 2.完善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解题步骤,规范书写格式。 3.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检验。【困惑扫描】我来质疑对于本单元我还想知道: 。 【感悟平台】我来探究下表中a、b、c表示连续的3个自然数,任意写出三组这样的数,并求出各组数的和。abca+b+c探究任务:1.填表:按要求写出几组自然数,

16、并计算出各组数的和。2.观察上表,你有什么发现?在小组里交流。3.如果3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99,中间数为x,你能列方程求x的值吗?其余两个数分别是几? 4.如果5个连续奇数的和是55,中间数是n,你能列方程求n的值吗?【建立网络】我来归纳1.通过本课学习,我的收获是: 【过关窗口】我来练习1.根据数量关系填空。(1)车上原有a人,到车站下去b人,车上还剩 人。(2)小华买尺子用去x元,还剩下1.5元,他原来有 元。(3)一块地去年收小麦600千克,今年比去年多收y千克,今年收 千克。2.列方程解答。(1)学校买来一些花,平均分给8个班,每班分15盆,这些花共多少盆?(2)一只大象重5吨,正好是

17、一头牛的10倍,一头牛有多重?(3)养鸡场去年养鸡10.5万只,比今年少2.4万只,是前年的5倍,养鸡场今年养鸡多少只?前年呢?(赣榆县实验小学 殷梅编拟)第二单元 确定位置 (第1课时)【目标诠释】我来认识回忆、观察生活中是怎样确定位置的,知道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导学菜单】我来预习1.回忆:在电影院里,是怎样凭着电影票找到自己的位置的?观察:电影院里的座位号是怎样排列的?这样排列有什么好处?2.观察例1的情境图,从图中你看出了什么?小军的座位在哪里?你觉得用什么方法描述小军的位置比较好?3.什么是列?什么是行?确定第

18、几列、第几行的规则是什么?4.怎样用数对表示小军的位置?5.试着完成“练一练”中的第1、2题。【困惑扫描】我来质疑通过预习,我还有一些不明白的问题,如: 【感悟平台】我来探究1.汇报交流:(1)什么叫列,什么叫行?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是什么?(2)怎样用数对表示小军的位置?2.做“练一练”第1、2题。3.以教室的座位为例,用数对表示位置,总结方法。(1)指名说说自己位于第几列,第几行?(2)请学生起来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3)游戏:教师说数对,相应的同学站起来。(4)进一步总结用数对表示位置。4.完成练习三第2题。5.完成练习三第3题。想一想:你发现了花色地砖位置的规律了吗?【建立网络】

19、我来归纳1.通过学习,我知道了哪些知识? 2.怎样在具体情境中确定位置? 【过关窗口】我来练习1.填空:(1)竖排叫做 ,横排叫做 。(2)确定第几列应从 数起,第几行应从 数起。2.用数对表示下图中各点的位置。0 1 2 3 4 5 6 7 8 9 107654321·····3.在下图中标出a(1、3)b(2、5)c(6、5)d(5、3),并顺次连接abcda,围成的图形是(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987654321 (赣榆县实验小学 董自欣编拟)第二单元确定位置(第2课时)【目标诠释】我来认识1、进一步理解

20、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物体位置。2、发展空间观念,进一上步体验数学生活的联系。【导学菜单】我来预习1、回忆确定列和行的规划是什么?怎样用数对确定的位置?2、请用数对表示图中各点的位置。请用数对表示图中各点的位置。第4行 第3行 第2行 第1行 你怎么确定位置的?说说你的想法。3、试着完成“练一练”第2题。【困惑扫描】我来质疑 通过预习:1、我对数对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如: 2、我不明白的问题有: 【感悟平台】我来探究1、出示例2方格图,你试着标书平面图中几行几列吗? (1)图中的行与列与上节课所学的标法有什么不同?(2)先用数对标出书报亭的位置?然后再依次标出其他景点位置?(3)

21、观察比较:表示儿童乐园与书报亭位置数对有何特征?说明了什么?(4)总结:位于同一行或同一列的点数有什么特点。2、完成“练一练”第1、2题。3、迁移应用:完成练习三第4题。【建立网络】我来归纳举列说明在具体的情境中怎样用数对表示一个物体的位置。【过关窗口】我来练习1、下面是实验小学笃志楼各班级平面图六(10)六(9)六(8)六(7)六(6)六(5)六(4)六(3)六(2)五(10)五(9)五(8)六(1)五(7)五(6)五(5)五(4)五(3)五(2)五(1)四(10)四(9)四(8)四(7) (1)先找找六年级(8)班所在的位置?并用数时表示。 (2)小红班的位置的数对是什么(4,x)如有可以

22、在哪个班?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087654321bac (1)用数对表示图中三角形三个顶点a、b、c的位置。 (2)如果把三角形四右平移4格,请你先画出平移后子三角形。并用数的表示出平移的三角形三个顶点的位置吗?(赣榆县实验小学 董自欣编拟) 第二单元确定位置(第3课时)【目标诠释】我来认识1、进一步提高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能力。2、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及空间观念,体验数学生活的联系。【导学菜单】我来预习1、本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怎样用数对表示一个物体的位置?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087654321超市环球大厦学校

23、购物中心工人影院2、下面是某一地区的平面图。(1)用数对标出环球大厦和购物中心的位置。(2)图中的(11、4)表示的位置是( )。(3)小明以环球大厦出来了购物中心该怎样走?【困惑扫描】我来质疑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特体字位置中,我还有一些需要进一步了解的问题是: 【感悟平台】我来探究1、怎样用数对表示一个物体的位置?2、完成练习三第5至8题。【建立网络】我来归纳1、什么是列?什么是行?怎样确定第12列,第几行?2、举例说明在生活中,怎样对确定位置的。【过关窗口】我来练习1、下面是教室的座位图,根据列、行确定的方法,标出列和行。 (1)用数表示下列用列的位置,( , ),( , ),( ,

24、),( , )。(2)在第3列第6行可以用数对表示为( ,)。(3)(4,3)在图中表示为第 列第 行(7,4)在图中表示为第 列第 行。(4)标出你在教室的位置,你的班长第 列第 行,在图中标出。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0876543212、学校餐厅的一面墙上,学校准备用10块深色地砖来装饰。你认为怎样放置比较合适?先设计,再用数对分别表示它们的位置。 (赣榆县实验小学 董自欣编拟) 第三单元公倍数和公因数(第1课时)【目标诠释】我来认识1、知道什么是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会在集合图中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和它们的公倍数。2、会用列举的方法找到10以内两个数的公倍

25、数和最小公倍数。【导学菜单】我来预习1、回忆倍数和因数的概念。2、依次写出5个2的倍数,依次写出5个3的倍数。思考:怎样找到一个数的倍数。3、操作与探究:用长3cm宽2cm的小长方形若干,拼成一个正方形,最少需用几个长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cm?如果不考虑小长方形的个数,还可以拼成边长多少cm的正方形? 思考:什么是公倍数?什么最小公倍数? 4、怎样找2和3的公倍数及最小公倍数。5、试着完成教材23页“练一练”。【困惑扫描】我来质疑在认识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后,我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感悟平台】我来探究1、操作:(1)用长3cm宽2cm的小长方形可以拼成怎样的正方形?可以拼出的正方形边长最

26、少是多少厘米? (2)正方形的边长与长方形的长与宽是什么关系? 2、整理方法:(1)6和9的倍数有哪些?公倍数呢? (2)最小的公倍数是几? (3)在集合图中怎么表示?6的倍数 9的倍数6和9的公倍数3、完成“练一练”。4、迁移应用:完成练习四第14题。【建立网络】我来归纳1、你是怎么理解公倍数及最小公倍数的概念的?2、怎么找两个数的公倍数及最小公倍数?【过关窗口】我来练习1、在下列表中3的倍数上画“”在4的倍数上画“”。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3和4的公倍数有: 3和4的最小公倍数是 2、找出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5和6 4和6 2和53、

27、五年级(1)班同学在操场上做游戏,5人一组正好,6人一组也正好,请你来算一算,这个班可能有多少人?(赣榆县实验小学 董自欣编拟)第三单元公倍数和公因数(第2课时)【目标诠释】我来认识1、发现和掌握求两个数最小公倍数的一些简捷方法,进行有条理的思考。2、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导学菜单】我来预习1、举例说明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2、找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3和5 6和8 3和63、探究:(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从前师徒两位渔夫,他俩有位远方的朋友,特别想去拜访师徒二人,但是师傅3天出海,然后休息一天,徒弟出海4天后休息1天,3月1日师徒两人同时都在家休息,之后这位朋友最快什么时候能同时见到这师徒二人?方法:1 方法:2 【困惑扫描】我来质疑通过预习,我知道了公倍数的知识可以在生活加以应用,比如: 在应用中,我遇到的困惑是: 【感悟平台】我来探究1、说说你对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理解。 2、完成练习四第5题。你发现了什么?(先在小组内交流,再集体交流)3、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