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篇 施工控制测量第一章 平面控制测量第一节 平面控制测量概述施工控制网是指为工程建设项目布设的测量控制网。施工控制网以施工放样为目的,限制测量误差传播和积累,保证各项建筑物能以规定的精度,按设计位置修建。施工控制测量分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一、平面控制测量的基本方法 图1-1导线()线路附和导线图1-2三角网()隧道洞外闭合导线XY()单三角锁 ()大地四边形 桥轴线平面控制测量的任务:是针对工程对象布设一系列平面控制点,用精密仪器和采用精密方法测量控制点间的角度、距离要素,根据起算点的平面坐标、起算边方位角,从而计算出各控制点的平面坐标。由控制点组成的几何图形,称为平面控制网。平面
2、控制网的建立,可采用导线测量、三角测量、三边测量、全球定位系统(GPS)。随着电磁波测距技术的发展,导线测量已是建立工程控制网的主要方法。(一)导线测量导线测量将各控制点组成连续的折线或多边形,如图1-1,()、()所示。这种图形构成的控制网称导线网,也称导线,相邻边的转折点称为导线控制点。测量相邻导线边之间的水平角,测量各导线边长,根据起算点的平面坐标和起算边方位角,计算各导线点坐标,这项工作称为导线测量。(二)三角测量三角测量将各控制点组成互相连接的一系列三角形,如图1-2,()、()所示,这种图形构成的控制网称三角网。所有三角形的顶点称为三角点。测量三角形的一条边和全部三角形内角,根据起
3、算点的坐标与起算边的方位角,按正弦定律推算全部边长与方位角,既而计算出各点的坐标,这项工作称为三角测量。(三)三边测量三边测量三边测量是建立工程控制网的方法之一,指使用全站型电子速测仪或光电测距仪,采取只测量边长方式来测定各三角形顶点水平位置的方法。,其优点是较好的控制了边长方面的误差,工作效率高等。对于测边单三角,无校核条件。(四)GPS测量图1-3 GPS控制网网形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是具有在海上、陆地、空中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GPS测量以全天候作业、定位精度高、测站间无需通视、观测时间短等显著特点,成功地应用于工程控制测量,例南京长江第三桥
4、、西康公路、铁路秦岭终南山隧道及线路等控制测量。如图1-3所示,为线路控制网网形,GPS控制测量是在一组控制点上安置GPS卫星地面接收机,接收GPS卫星信号,运用几何与物理的一些基本原理,利用空间分布的卫星以及卫星与地面两点间的距离,通过一系列数据处理,获取控制点的坐标。二、国家平面控制网概念为各种测绘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的基本控制网,称为国家控制网。国家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是分级布网,逐级控制。按其精度由高级到低级分一、二、三、四,四个等级。如图1-4粗实线部分,为一等三角网,也称为一等三角锁,是在全国范围内沿经线和纬线方向布设的,是全国平面控制网的骨干,是作为低级三角网的坚强基础,也是为研
5、究地球形状和大小提供资料。如图1-4细实线部分是二等三角网,是布设在一等三角锁环内,形成国家平面控制网的全面基础。三、四等三角网是以二等三角网为基础进一步加密网,用插点或插网形式布设,如图1-5所示,为二等三角点,其余为加密三、四等三角点。图1-4国家一、二等三角网图1-5三、四等三角网二等三角网ABCDE一等三角锁三、工程施工控制网施工测量的目的:是将建筑物按照设计要求,准确地把建筑物的位置测设于地面上及对建筑物本身各个部分的测设,且必须达到规定精度。为达到上述要求施工测量同样遵循测量的基本原则: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碎部。 例如:对于长大隧道施工可能存在横向贯通误差超过规定的限制而导致衬砌
6、、中线不能正确衔接;对桥梁施工可能存在桥轴线丈量精度不足,使得影响桥梁墩台中心之间的跨距精度。因此施工控制测量的任务:是为保证各项建筑物修建时平面位置和高程放样的精度达到规定要求提供控制;在施工过程中或竣工后为了监测建筑物的变形,需要建立专门变形监测控制网。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目前分为三个阶段;勘测设计阶段、工程施工阶段、运营管理阶段,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测量任务,因此布设控制网的目的,技术等级、布设要求与形式、测量方法不完全相同。在勘测设计阶段布设的控制网;其主要目的是为测绘大比例尺地形图,为设计提供依据。其控制网为图根控制;工程施工阶段布设的控制网;其目的是保证施工放样点的精度为施工放样提供
7、控制点。因此控制点要有足够的密度,足够的精度。在运营管理和施工阶段;必要时布设变形观测控制网,其目的是对工程建筑物进行变形观测,为建筑物的安全性提供资料。施工控制网是施工放样的基础,相对于测图控制网,施工控制网有如下特点:1、施工控制网控制范围较小,控制网精度要求高,这是因为施工放样时对于建筑物主轴线及点位的限差要求较小。例如:4km以下的山岭隧道从两端相向开挖,在贯通面的中线横向贯通误差不大于10cm。控制点密度应满足施工放样的要求、便于放样点的位置。2、施工控制网是根据工程建筑精度及施工程序确定控制网的精度。3、控制点直接用于放样,使用频繁。例如:桥梁墩台施工中从基础放样到台帽放样要经多次
8、放样工作,因此控制点应具有稳定性,埋设要稳固。4、施工控制网坐标系常使用独立施工坐标系,如图1-1()所示,所谓施工坐标系是指以建筑物主轴线为坐标轴建立的独立坐标系统,布设时尽可能将主轴线作为控制网的一条边。例如桥轴线、曲线隧道位于曲线的切线,工业厂房的主轴线或车间主要设备的轴线等均可作为坐标轴。第二节 工程精密导线工程精密导线是建立要求精度较高的工程建筑物施工平面控制的方法之一,还可以用于地形测图控制的首级控制。精密导线的布设形式与一般导线相同,不同之处,精密导线的测角、测距精度要求较高,在测角、测距观测方法上不同。随着全站仪、电磁波测距仪的发展,使测距工作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具有效率高,精
9、度高,方便快捷等优点。采用全站仪,电磁波测距仪测距的精密导线在工程平面控制中已成为主要方法。国家精密导线的等级划分为一、二、三、四等,而且测角和测距精度相匹配。铁路工程测量规范,根据工程项目,制定了相应的技术规范,例如,隧道洞内外精密导线主要是适应隧道横向贯通精度的要求。铁路测量将精密导线划分为二、三、四、五个等级,测角中误差分别为±1.0、±1.8、±2.5、±4.0测距相对误差洞外均为1/20000,洞内均为1/10000。一、精密导线的布置工程精密导线的布设与所要求的导线精度、施工方法、建筑物的形状,施工放样所需要的导线点密度有着密切关系。就导线的
10、精度而言,一方面取决于导线转折角施测精度和边长施测精度,另一方面和导线本身的结构有关。导线的结构一般有附合导线、闭合导线、导线网。从导线形状来说有直伸形、曲折形和闭合环形。例如隧道洞外精密导线应适应隧道横向贯通精度这一主要施工精度的要求,所以导线的主要延伸方向要尽可能与贯通面垂直,也就是说大致与相向开挖的两洞口的连线近似平行。将导线布置成直伸形,避免较大的弯曲,尽量减少边数,这样,在相同的测角、测距条件下,这种布置形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弱测量误差对横向贯通精度的影响。洞内精密导线的直伸或曲折完全取决于隧道的形状,在隧道的曲线地段,导线边长必然受到通视条件的影响,洞内导线点的密度要照顾到线路中线
11、点的放样等。因此工程精密导线的布置,必须考虑工程特点所需要的特殊要求。二、导线水平角测量方法导线测角应按测量设计中设计精度施测,一般采用或级经纬仪,根据测角精度要求,参照表1-1选择角度观测的测回数。导线测角的方法一般采用测回法和方向观测法。为了减弱仪器、觇标对中误差,导线测角可以采用在测回间将仪器和觇标多次重新置中的方法(重新置中二次或三次)。采用双照准法(两次照准、两次读数)观测,即每一目标照准两次,符合读数两次的方法,以提高照准精度和读数精度。每一测回最好重新安置水平读盘位置,使方向读数均匀分配在度盘和测微器的不同的位置上,以减弱度盘和测微器分划误差的影响。减弱仪器、觇标对中误差的另一种
12、方法是三联脚架法测角,所谓三联脚架法, 测角精度、仪器型号和测回数 表1-1三角锁 导线测量等级测角中误差()仪器型号测回数二1.0DJ169DJ2912三1.8DJ14DJ26四2.5DJ12DJ24五4.0DJ22即,使用统一规格的经纬仪基座,安置在前后连续三个导线点的脚架上,使仪器和觇标在基座上轮换安置进行测角的方法。如图1-6所示,当测点的水平角时,分别在点各架设一个三脚架,将基座安置三点的三脚架上,用基座上的光学对中器和水准器进行对中、整平。将经纬仪安置在点基座上,进行观测。在点观测完后,将照准部由基座中轻轻取出,安置在点的基座上,点基座不动安置觇标,同时点基座移至点对中整平,即可进
13、行点的观测。以后都按这一方法进行观测。特别要注意的是:除了在点新设置的基座要对中、整平以外,原先使用过的在两点的基座,在互换仪器和觇标后只要整平,不要再重新对中。这是一种强制对中的方法,使仪器和觇标的中心分别强制在于原先的觇标和仪器中心在同一位置上,减少了仪器和觇标的对中误差。CBA图1-6 导线水平角观测方法D采用单导线时,导线水平角的观测,应在观测总测回数中以奇数测回和偶数测回分别观测导线前进方向的左角和右角。当观测右角时,仍以左角起始方向配盘读数为准,安置度盘位置然后再观测右角。如图1-6所示。如果每角观测8个测回,则1、3、5、7测回观测左角,2、4、6、8测回观测右角。左、右角分别取
14、中数后,按1-1式计算圆周角闭合差,其值应符合表1-2的规定。 (1-1)测站圆周角闭合差的限差 表1-2导线等级二三四五()2.03.65.08.0在限差以内时,可将观测所得结果统一归算为左角或右角,测角结果取平均值按1-2式、1-3式计算。 (1-2) (1-3)不论是左角或右角,每一测回观测方法如下:1、照准左角时的左目标,按计算好的度盘位置表,按测回的度盘安置好,安置时先对测微盘,后对度盘。实际安置值与规定安置值之差,应小于相邻两测回测微盘位置之差的二分之一。2、顺时针方向旋转一、二周,精确照准左目标(测左角照准左角的左目标,测右角照准右角的左目标)重合对经分划线,读取水平度盘和测微器
15、读数;再用测微论稍稍错开分划线,重新重合对经分划线,再一次读取测微轮读数。3、顺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精确照准右目标,读数方法同2款。以上操作为上半测回。4、纵转望远镜,顺时针方向转动照准部,精确照准右目标,读数方法同2款。5、顺时针转动照准部,精确照准左目标读数方法同2款。以上操作为下半测回。上、下半测回称为一个全测回。在操作时,各微动螺旋及测微螺旋的最后旋转方向,均应为旋进方向。角度观测值取位0.1水平角的各项限差见表1-3。导线水平角观测限差 表1-3仪器型号两次读数之差半测回角值较差同一角度各测回间角值较差J1165J23109三、工程精密导线边长测量精密导线的边长测量,目前已广泛采用全
16、站仪,光电测距仪。铁路测量规范规定了与要求测距精度相匹配的仪器等级和测回数,如表1-4规定。 测距精度、仪器和测回数 表1-4测距精度测距仪精度等级测 回 数往返1/200000441/150000、441/10000022331/50000、1122四、工程精密导线平差计算对于导线环的角度闭合差的限差可按1-4式计算: (1-4)式中:设计的测角中误差,以秒为单位。 导线环内角个数。导线环的测角中误差可按下式计算: (1-5)式中:导线环角度闭合差,以秒为单位;-导线环内角个数;-导线环的个数。导线环(网)的平差计算,一般采用条件平差或间接平差,这种计算特别麻烦,在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的今天
17、,测量平差软件得以推广应用,平差计算不再是难题了。导线精度要求较低时,亦可采用近似平差的方法。近似平差方法在工程中较多的应用。第二章 高程控制测量第一节 高程控制测量概述一、国家高程控制网的布设由国家专业测绘部门,用精密水准测量的方法,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的高程控制网,称为国家水准网。国家水准网是全国范围内施测各种比例尺地形图和各类工程建设的高程控制基础。 国家水准网的布设原则是:从整体到局部、由高级到低级、分级布设、逐级控制。国家水准网分为一、二、三、四、四个等级,一等水准网是在全国范围内布设成环形水准网,是精度最高的高程控制网,是国家高程控制网的骨干,同时也是研究地壳和地面垂直运动以及有关科学
18、的依据。二等水准网是布设在一等水准环线内,构成国家高程控制网的全面基础。一、二等水准测量统称为精密水准测量。三、四等水准网一般是根据需要在一、二等水准网内加密,是直接提供地形测图和各种工程建设所必需的高程控制点。 二、施工高程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的目的:是建立与施工高程放样精度相对应的水准点,以便在施工 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表2-1等级每公里偶然中误 差(mm)路线长度(Km)水准仪型号水准尺观测次数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与已知点联测附合或环线平地(mm)山地(mm)二等±2DS1铟钢往返各一次往返各一次三等±650DS1铟钢往返各一次往一次DS3双面往返
19、各一次四等±1016DS3双面往返各一次往一次五等±15DS3单面往返各一次往一次中对建筑物的高度进行控制。高程控制测量的实施可采用水准测量,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可代替四、五等水准测量。工程测量规范规定:高程控制测量的等级划分为二、三、四、五等。各等级水准测量技术要求见表2-1。施工高程控制测量有两项任务,一是对设计部门移交水准点进行复测,二是为满足施工放样需要,在施工标段内增设水准点,即加密高程控制点。加密水准点的精度必须满足高程放样精度,水准路线应起讫复测后的水准点,采用闭合水准路线或附合水准路线。第二节 三、四等水准测量高等级公路和铁路工程建
20、设中的高程控制测量的等级一般为三、四等。三、四等水准路线一般沿道路布设,尽量避开土质松软地段,水准点应选在地基稳固,能长久保存和便于观测的地方。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应在通视良好、望远镜成像清晰稳定的情况下进行。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见表2-2,仪器等级采用水准仪,水准尺不同于普通水准尺,它是双面水准尺,每次观测使用两把尺子称为一对,每根水准尺一面为红色,另一面为黑色。一对水准尺的黑面尺底刻划均为零,而红面尺,则一根尺底刻划为4.687,另一根尺底刻划为4.787。这一数值用表示,称为同一水准尺红、黑面常数差。下面以四等水准测量为例,介绍用双面水准尺在一个测站的观测程序、记录与计算。一、观测方
21、法与记录四等水准测量每站的观测顺序和记录见表2-3,括号中数字18号代表观测记录顺序,918号为计算的顺序与记录位置。 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 表2-2等级水准仪的型号视线长度(m)前后视较 差(m)前后视累积差(m)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m)黑面、红面读数较差(mm)黑面、红面所测高差较差(mm)三等DS1100360.31.01.5DS375360.32.03.0四等DS31005100.23.05.01、照准后视水准尺黑面,读取下、上、中三丝读数,填入编号(1)、(2)、(3)栏;2、将水准尺翻转为红面,后视水准尺红面,读取中丝读数,填入编号(4)栏;3、前视水准尺的黑面,读取下、上、中三
22、丝读数,填入(5)、(6)、(7)栏;4、将水准尺翻转为红面,前视水准尺红面,读取中丝读数(8)栏;这样的观测顺序简称为“后后前前”。三等水准测量的顺序为后前前后,观测顺序号有所改变。二、计算与检核(一)测站上的计算与检核1、视距计算根据视线水平时的视距原理(下丝上丝)×100计算前、后视距离。后视距离 (9)=(1)(2)前视距离 (10)=(5)(6)前后视距差 (11)=(9)(10),前后视距离差不超过5m。前后视距累计差 (12)=上一个测站(12)+本测站(11),前后视距累计差不超过10m。2、同一水准尺黑、红面读数差计算(、)(13)=(3)(4)(14)=(7)(8
23、)同一水准尺黑、红面读数差不超过3mm。3、高差计算与检核黑面尺读数之高差 (15)=(3)(7)红面尺读数之高差 (16)=(4)(8)黑、红面所得高差之差检核计算(17)=(15)(16)±0.100=(13)(14)式中 ±0.100为两水准尺常数K之差。黑、红面所得高差之差不超过5mm。4、计算平均高差(二)每页的计算和检核1、总视距计算与检核本页末站(12)=本页总视距=2、总高差的计算和检核 当测站数为偶数时:总高差=当测站为奇数时:四等水准测量记录计算表 表2-3 测站编号测点编号后尺下丝前尺下丝方 向及尺号水准尺读数(m)黑减红(mm)高程中数(m)上丝上丝
24、后视距前视距黑面红面视距差(1)(2)(9)(11)(5)(6)(10)(12)后前后前(3)(7)(15)(4)(8)(16)(13)(14)(17)(18)11.8911.52536.60.20.7580.39036.80.2后7前8后前1.7080.5741.1346.3955.3611.0340001.134022.7462.31343.30.90.8670.42544.21.1后8前7后前2.5300.6461.8847.3195.3331.9862 021.885032.0431.50254.11.00.8490.31853.10.1后7前8后前1.7730.5841.1896.4
25、595.3721.0871121.188041.1670.65551.21.01.6771.15552.21.1后8前7后前0.9111.4160.5055.6966.1020.4062110.5055本页检核 总高差=1.1 总高差= 末站(12)=1.1 =(32.79125.388)=+3.7015 总视距=371.5 总高差=第三节 跨河水准测量当水准路线跨越宽河流、宽沟谷等障碍物时,且视线太长,前后视线长度不等时,水准仪角误差对高差有较大影响。由于视线增长,大气折光和地球曲率误差都会增大。由于视线增长,望远镜内水准尺的分划较小,且读尺困难,读数误差较大。因此跨河时,视线长度超过规定视
26、线长度的2倍以上时,各等级的水准测量应采用跨河水准测量。本节主要介绍用水准仪进行跨河水准测量的方法。一、 跨河水准测量的场地布设 跨河地点要选在两岸高差不大、土质坚实、河流最窄的河段处。视线避开草丛、沙滩和芦苇的上方,视线距水面要有一定的高度,视线小于300m时,视线高度应大于2m,视线大于300m时,视线高度应大于3m以上,且两岸视线离水面的高度应相等。水准仪的安置位置和置尺点布置形式如图2-1所示,图()为平行四边形,图()等腰梯形,图()“”形。图中和分别为两岸置镜点和置尺点。视线应接近等距,岸上视线不应短于10m,且应彼此等长,两置镜点亦应接近等高。置尺点应设置木桩,桩顶面钉上园帽钉。
27、当使用一台仪器进行观测时应尽量布成图2-1(c)的形式,此时图中既是置镜点又是置尺点,而仍为置尺点。二、跨河水准测量观测方法图2-1跨河水准测量布设图形“”形布设等腰三角形布设平行四边形布设 (一)观测方法进行跨河水准测量时,尚能直接照准标尺读数时,可采用水准仪直接读数法,下面以使用一台仪器,采用“”字形布置,说明一测回观测方法。1、置镜于点,照准本岸点的水准尺,按中丝法进行黑、红面读数各一次(两读数取平均值)。2、照准对岸水准尺,按中丝法进行黑、红面读数各二次(四次读数取平均值)。以上1、2两项操作为上半测回。3、将水准仪搬至对岸,置镜于点,先照准点水准尺,按中丝法进行黑、红面读数各二次(四
28、次读数取平均值)。4、照准本岸尺,按中丝法进行黑、红面读数各一次(两读数取平均值)。以上3、4两项操作为下半测回。两置尺点间上下半测回的高差,应分别由两岸所测的高差加上对岸的两置尺点间联测时所测高差求得。符合限差要求时,取两测回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则两点的高差为:两点高差的一測回值为:用两台仪器观测时,每台仪器各观测一个测回组成一个双測回,测回间互差的限值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每千米水准测量的偶然中误差(),三等水准为,四等水准为,五等水准为。N-双測回的測回数;S-跨河视线长度。(二)观测注意事项1、观测过程中,每次读数前,符合水准气泡两端影像必须严格符合。2、上半测回完成后,立即将水准仪搬
29、至对岸,不得碰动调焦螺丝和目镜筒,保持望远镜对光不变。3、应选择最有利的观测时间,例如:风力不大、温度变化小、视线清晰的天气。4、为了更好地消除角误差和折光影响,最好使用两台仪器,在两岸同时进行观测。置镜点和置尺点布置成图2-1()、()形式。第四节 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三角高程测量是根据测站至观测目标点的水平距离和斜距以及竖直角,运用三角学的公式,计算获取两点间高差的方法。三角高程测量按使用仪器分为经纬仪三角高程测量和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前者施测精度较低,主要用于地形测量时测图高程控制。后者,根据实验数据证明可以替代三、四等水准测量。随着光电测距仪的发展和普及,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已广泛用于实际生产。一、三角高程测量基本原理以水平面代替大地水准面时,如图2-2所示,欲测两点间的高差,将光电测距仪安置在点上,对中、整平、用小钢尺量取仪器中心至桩顶的高度,点安置棱镜,读取棱镜高度, 测得竖直角,测得间的水平距离,从图中可得,三角高程测量计算高差的基本公式:大地水准面图2-2三角高程测量基本原理 (2-1)二、球气差改正 在控制测量中,由于距离较长,必须考虑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对高差的影响。如图2-3所示。(一)地球曲率改正图2-3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的影响大地水准面以水平面代替椭球面时,地球曲率对高差有较大的影响,在水准测量中,采取前后视距离相等消除其影响。三角高程测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签订合同代理授权书
- 2025翻译服务合同(口译)
- 2025中文版租房合同样本
- 《神经疾病症状学》课件
- 《直肠癌根治术》课件
- 《POCT临床应用管理》课件
- 《薪资结构设计与优化》课件
- (三诊)德阳市高中2022级高三第三次诊断考试政治试卷(含答案)
-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第七章 第三节“东方之珠”-香港和澳门 教学设计
- 2025年重庆货运资格证答题窍门
- 2025-2030铜金属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年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
- 《关于强化危险化学品“一件事”全链条安全管理的措施》学习解读
- 【2025新教材】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含反思】
- 2025年由民政局策划的离婚协议官方文本模板
- 高血压科普健康宣教课件
- 班级安全员信息员培训
- 科技领域实验室质量控制关键技术与方法
- 商场运营部的培训
- 四年级 人教版 数学《小数的意义》课件
- 《糖尿病与肥胖》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