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化工页岩油分级评价培训页岩资源评价_第1页
能源化工页岩油分级评价培训页岩资源评价_第2页
能源化工页岩油分级评价培训页岩资源评价_第3页
能源化工页岩油分级评价培训页岩资源评价_第4页
能源化工页岩油分级评价培训页岩资源评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石化页岩油资源分级评价方案中石化页岩油资源分级评价方案东北石油大学东北石油大学2012-2-14主讲人:王民主讲人:王民页岩油资源潜力分级评价流程及操作详细介绍页岩油资源潜力分级评价流程及操作详细介绍图图1 页岩油资源分级评价流程图页岩油资源分级评价流程图分层数据整理测井曲线整理岩性数据整理地球化学资料整理已有的油物性资料目的层温、压数据泥页岩xrd分析数据资料收集整理资料处理及成图测井曲线处理砂岩薄夹层统计目的层顶、底埋深、成熟度等值图编制目的层温、压、油粘度、密度等值图编制目的层泥页岩成熟度、类型、丰度评价建立泥页岩层系地球化学剖面编制联井剖面图编制建立toc、”a”、s1测井评价模型建

2、立砂岩孔隙度、含油饱和度测井评价模型建立岩石矿物组成测井评价模型模型参数表编制实测值 vs. 计算值散点图、幅度差 vs. 实测值散点图、模型建立综合效果图、模型验证综合效果图、模型应用综合效果图编制测井模型建立资源分级图表编制分级评价标准建立及应用泥页岩分级厚度等值图toc/s1/”a”分级等值图s1/”a”分级强度图泥页岩油资源分级汇总表利用“三分性”建立页岩油分级评价标准”a”的轻烃校正系数确定s1的重烃补偿系数确定分级标准表编制页岩油资源潜力分级评价流程页岩油资源潜力分级评价流程分层数据整理分层数据整理测井曲线整理测井曲线整理岩性数据整理岩性数据整理有机无机建模有机无机建模选井选井测井

3、曲线测井曲线处理处理砂岩薄夹砂岩薄夹层统计层统计模型模型应用应用toc/s1/a分分级等值图级等值图分级厚度分级厚度/总总厚度厚度强度等值图强度等值图汇总表汇总表分级标准、分级标准、s1及及a的恢复系数的恢复系数顶、底埋顶、底埋深、深、ro图图页岩油分级评价流程图页岩油分级评价流程图1. 资料收集及整理资料收集及整理2.分级评价标准建立分级评价标准建立 3.测井评价有机非均质性模型建立及应用测井评价有机非均质性模型建立及应用4. 基础图件编制基础图件编制5. 体积法评价页岩油公式及参数获取说明体积法评价页岩油公式及参数获取说明6. 建议提交成果建议提交成果提纲页岩油资源潜力分级评价流程及操作详

4、细介绍页岩油资源潜力分级评价流程及操作详细介绍图图1 页岩油资源分级评价流程图页岩油资源分级评价流程图分层数据整理分层数据整理测井曲线整理测井曲线整理岩性数据整理岩性数据整理地球化学资料整理地球化学资料整理已有的油物性资料已有的油物性资料目的层温、压数据目的层温、压数据泥页岩泥页岩xrd分析数分析数据据资料收集整理资料收集整理资料处理及成图资料处理及成图测井曲线处理测井曲线处理砂岩薄夹层统计砂岩薄夹层统计目的层顶、底埋深、目的层顶、底埋深、成熟度等值图编制成熟度等值图编制目的层温、压、油目的层温、压、油粘度、密度等值图编粘度、密度等值图编制制目的层泥页岩成熟目的层泥页岩成熟度、类型、丰度评价度

5、、类型、丰度评价建立泥页岩层系地建立泥页岩层系地球化学剖面编制球化学剖面编制联井剖面图编制联井剖面图编制建立建立toc、”a”、s1测井评价模型测井评价模型建立砂岩孔隙度、建立砂岩孔隙度、含油饱和度测井评含油饱和度测井评价模型价模型建立岩石矿物组建立岩石矿物组成测井评价模型成测井评价模型模型参数表编制模型参数表编制实测值实测值 vs. 计算计算值散点图、幅度差值散点图、幅度差 vs. 实测值散点图、实测值散点图、模型建立综合效果模型建立综合效果图、模型验证综合图、模型验证综合效果图、模型应用效果图、模型应用综合效果图编制综合效果图编制测井模型建立测井模型建立资源分级图表编制资源分级图表编制分级

6、评价标准建立及应用分级评价标准建立及应用泥页岩分级厚度泥页岩分级厚度等值图等值图toc/s1/”a”分级分级等值图等值图s1/”a”分级强度分级强度图图泥页岩油资源分泥页岩油资源分级汇总表级汇总表利用利用“三分性三分性”建立页岩油分级评建立页岩油分级评价标准价标准”a”的轻烃校正系的轻烃校正系数确定数确定s1的重烃补偿系的重烃补偿系数确定数确定分级标准表编制分级标准表编制页岩油资源潜力分级评价流程页岩油资源潜力分级评价流程一、分层数据一、分层数据 靶区目的层段顶、底深度数据,可以依据地震层位解靶区目的层段顶、底深度数据,可以依据地震层位解释成果,也可以根据探井分层成果。分层数据是后续进行释成果

7、,也可以根据探井分层成果。分层数据是后续进行各项参数评价的地质框架。也就是说,后续我们所有的工各项参数评价的地质框架。也就是说,后续我们所有的工作都将在这个深度范围内进行。作都将在这个深度范围内进行。二、测井曲线数据二、测井曲线数据 收集整理靶区所有钻穿目的层位(可以用分层数据限收集整理靶区所有钻穿目的层位(可以用分层数据限制)的井的测井资料,主要包括制)的井的测井资料,主要包括acac(声波)、(声波)、rtrt(电阻)、(电阻)、denden(密度)、(密度)、grgr(伽马)、(伽马)、cncn(中子)。测井资料主要(中子)。测井资料主要用来进行有机(用来进行有机(toctoc、s s1

8、 1、“a a”)、无机非均质性评价,)、无机非均质性评价,也是分级评价的重要基础资料。也是分级评价的重要基础资料。1 资料收集整理资料收集整理三、录井岩性资料三、录井岩性资料 收集靶区所有钻穿目的层位的探井的岩性录井资料。收集靶区所有钻穿目的层位的探井的岩性录井资料。岩性资料用于编制泥、页岩、砂岩薄夹层等厚图,结合测岩性资料用于编制泥、页岩、砂岩薄夹层等厚图,结合测井资料、分级评价标准、有机非均质性评价模型用来进行井资料、分级评价标准、有机非均质性评价模型用来进行分级评价,是重要的基础资料。目前也有学者认为现场录分级评价,是重要的基础资料。目前也有学者认为现场录井岩性资料不可靠,需要用测井资

9、料进行校正。当然如果井岩性资料不可靠,需要用测井资料进行校正。当然如果开展大量的岩心观察描述、结合成像测井资料,可以用测开展大量的岩心观察描述、结合成像测井资料,可以用测井曲线识别岩性,但是对于目前页岩油资源潜力评价这一井曲线识别岩性,但是对于目前页岩油资源潜力评价这一阶段,且大部分地区成像测井资料缺乏情况下,不建议开阶段,且大部分地区成像测井资料缺乏情况下,不建议开展测井校正岩性的工作,应以岩性录井数据为准。展测井校正岩性的工作,应以岩性录井数据为准。1 资料收集整理资料收集整理1 资料收集整理资料收集整理 地球化学资料包括地球化学资料包括toctoc、s s1 1、s s2 2、tmaxt

10、max、氯仿沥青、氯仿沥青“a a”、roro,需要靶区有几口(至少,需要靶区有几口(至少1 1口)井目的层段连续取样地球口)井目的层段连续取样地球化学分析结果,用于进行测井地球化学建模工作。地化资料化学分析结果,用于进行测井地球化学建模工作。地化资料主要用于建立分级评价标准、结合测井地化模型进行分级评主要用于建立分级评价标准、结合测井地化模型进行分级评价,是页岩油资源评价的重要基础数据。如果目前数据短缺,价,是页岩油资源评价的重要基础数据。如果目前数据短缺,建议进行采样分析。建议进行采样分析。四、地球化学资料四、地球化学资料五、原油物性资料五、原油物性资料 已有油井(可以是开发的裂缝油,也可

11、以是开发的砂岩已有油井(可以是开发的裂缝油,也可以是开发的砂岩层位原油,需要油源是目的层位的泥页岩)的物性资料,包层位原油,需要油源是目的层位的泥页岩)的物性资料,包括粘度、密度等。为页岩油可采性评价提供基础数据。括粘度、密度等。为页岩油可采性评价提供基础数据。1 资料收集整理资料收集整理六、靶区目的层段温度、压力数据六、靶区目的层段温度、压力数据七、泥页岩七、泥页岩xrd分析数据分析数据 收集油层、地层钻井测试温、压数据,用于建立靶区收集油层、地层钻井测试温、压数据,用于建立靶区温度、压力与深度的关系,为可采性评价提供基础数据。温度、压力与深度的关系,为可采性评价提供基础数据。 包括粘土矿物

12、组成数据和全岩分析数据,评价泥页岩包括粘土矿物组成数据和全岩分析数据,评价泥页岩矿物组成,主要是脆性矿物含量。需要有一口井的连续取矿物组成,主要是脆性矿物含量。需要有一口井的连续取芯分析资料,结合测井资料建立无机非均质性评价模型,芯分析资料,结合测井资料建立无机非均质性评价模型,为页岩油可采性评价提供数据。是页岩油气可采性评价中为页岩油可采性评价提供数据。是页岩油气可采性评价中重要的基础资料。如果数据短缺,建议进行采样分析。重要的基础资料。如果数据短缺,建议进行采样分析。1. 资料收集及整理资料收集及整理2.分级评价标准建立分级评价标准建立 3.测井评价有机非均质性模型建立及应用测井评价有机非

13、均质性模型建立及应用4. 基础图件编制基础图件编制5. 体积法评价页岩油公式及参数获取说明体积法评价页岩油公式及参数获取说明6. 建议提交成果建议提交成果提纲页岩油资源潜力分级评价流程及操作详细介绍页岩油资源潜力分级评价流程及操作详细介绍图图1 页岩油资源分级评价流程图页岩油资源分级评价流程图分层数据整理测井曲线整理岩性数据整理地球化学资料整理已有的油物性资料目的层温、压数据泥页岩xrd分析数据资料收集整理资料处理及成图测井曲线处理砂岩薄夹层统计目的层顶、底埋深、成熟度等值图编制目的层温、压、油粘度、密度等值图编制目的层泥页岩成熟度、类型、丰度评价建立泥页岩层系地球化学剖面编制联井剖面图编制建

14、立toc、”a”、s1测井评价模型建立砂岩孔隙度、含油饱和度测井评价模型建立岩石矿物组成测井评价模型模型参数表编制实测值 vs. 计算值散点图、幅度差 vs. 实测值散点图、模型建立综合效果图、模型验证综合效果图、模型应用综合效果图编制测井模型建立资源分级图表编制分级评价标准建立及应用泥页岩分级厚度等值图toc/s1/”a”分级等值图s1/”a”分级强度图泥页岩油资源分级汇总表利用“三分性”建立页岩油分级评价标准”a”的轻烃校正系数确定s1的重烃补偿系数确定分级标准表编制页岩油资源潜力分级评价流程页岩油资源潜力分级评价流程页岩油气资源的页岩油气资源的富集性富集性页岩的页岩的可压裂改造性可压裂改

15、造性(1)富集程度)富集程度(2)可采性)可采性分级评价标准分级评价标准(脆性脆性)矿物的组成及含量(微观)矿物的组成及含量(微观)砂岩薄互层、夹层,裂缝(宏观)砂岩薄互层、夹层,裂缝(宏观)toc、“a”、s1、kti 有机非均质性有机非均质性无机非均质性无机非均质性研究思路2.2.分级评价标准建立及应用分级评价标准建立及应用页岩油的分级评价标准:页岩油的分级评价标准:1 1、分散(无效)资源、分散(无效)资源 含油量含油量toctoc关系曲线的关系曲线的稳定低值段稳定低值段2 2、低效资源、低效资源 上升段上升段3 3、富集资源、富集资源 toctoc“a a”(或(或s s1 1)关系曲

16、线的)关系曲线的稳定高值段稳定高值段 toc toc排油量关系曲线的拐点以上排油量关系曲线的拐点以上4 4、可采资源、可采资源 在富集资源的基础上,考虑在富集资源的基础上,考虑砂岩夹层、裂缝发育、页岩的砂岩夹层、裂缝发育、页岩的矿物组成矿物组成、厚度、面积、地面条件、埋深等、厚度、面积、地面条件、埋深等总资源总资源2.2.分级评价标准建立及应用分级评价标准建立及应用沙三段沙三段s1与与toc关系图关系图(1)稳定稳定低值段:低值段:toc低,含油少,强吸附,低,含油少,强吸附,欠饱和,难以开发欠饱和,难以开发分散(无效)资源分散(无效)资源(2)稳定稳定高值段高值段:含油:含油饱和,多余排出,

17、首选饱和,多余排出,首选的评价和勘探对象。的评价和勘探对象。富集资源(饱和资源)富集资源(饱和资源)(3)上升段上升段,有待技术,有待技术进步,或者与富集资源进步,或者与富集资源一起作为开发对象一起作为开发对象低效资源低效资源(或欠饱和资(或欠饱和资源、潜在资源)。源、潜在资源)。 2.2.分级评价标准建立及应用分级评价标准建立及应用我国东部部分盆地主力源岩含油性三分的分界值我国东部部分盆地主力源岩含油性三分的分界值不同指标判别相矛盾时,以不同指标判别相矛盾时,以toc为准为准盆地盆地(凹陷凹陷)源岩层位源岩层位toc(%)s1(mg/g)氯仿沥青氯仿沥青“a” (%)界限界限1界限界限2界限

18、界限1界限界限2界限界限1界限界限2松辽盆地南部松辽盆地南部qn0.82.30.51.80.10.3n1.22.60.51.80.10.4松辽齐家松辽齐家-古龙凹陷古龙凹陷qn0.82.50.83.80.20.7海拉尔乌南凹陷海拉尔乌南凹陷n10.71.80.51.50.10.4渤南渤南四扣凹陷四扣凹陷es30.752.40.53.20.251es40.720.31.10.20.6济阳坳陷济阳坳陷s31.340.840.41.1s41.141.560.51.6伊通断陷伊通断陷sh0.71.80.51.90.10.6一般界限一般界限120.520.1 0.42.2.分级评价标准建立及应用分级评价

19、标准建立及应用级别级别toc,%s1,mg/g氯仿沥青氯仿沥青a,%2.02.00.41.02.00.52.00.10.40.51.00.50.1不同级别页岩统一划分方案不同级别页岩统一划分方案2.2.分级评价标准建立及应用分级评价标准建立及应用1. 资料收集及整理资料收集及整理2.分级评价标准建立分级评价标准建立 3.测井评价有机非均质性模型建立及应用测井评价有机非均质性模型建立及应用4. 基础图件编制基础图件编制5. 体积法评价页岩油公式及参数获取说明体积法评价页岩油公式及参数获取说明6. 建议提交成果建议提交成果提纲页岩油资源潜力分级评价流程及操作详细介绍页岩油资源潜力分级评价流程及操作

20、详细介绍图图1 页岩油资源分级评价流程图页岩油资源分级评价流程图分层数据整理测井曲线整理岩性数据整理地球化学资料整理已有的油物性资料目的层温、压数据泥页岩xrd分析数据资料收集整理资料处理及成图测井曲线处理砂岩薄夹层统计目的层顶、底埋深、成熟度等值图编制目的层温、压、油粘度、密度等值图编制目的层泥页岩成熟度、类型、丰度评价建立泥页岩层系地球化学剖面编制联井剖面图编制建立toc、”a”、s1测井评价模型建立砂岩孔隙度、含油饱和度测井评价模型建立岩石矿物组成测井评价模型模型参数表编制实测值 vs. 计算值散点图、幅度差 vs. 实测值散点图、模型建立综合效果图、模型验证综合效果图、模型应用综合效果

21、图编制测井模型建立资源分级图表编制分级评价标准建立及应用泥页岩分级厚度等值图toc/s1/”a”分级等值图s1/”a”分级强度图泥页岩油资源分级汇总表利用“三分性”建立页岩油分级评价标准”a”的轻烃校正系数确定s1的重烃补偿系数确定分级标准表编制页岩油资源潜力分级评价流程页岩油资源潜力分级评价流程logrlogr方法方法 计算计算toctoc logr幅度差与幅度差与toc是线性关系,是线性关系,对于样品较多的层位,拟合出其间的关对于样品较多的层位,拟合出其间的关系式系式: toc =alogr+toc a为拟合公式的系数;为拟合公式的系数; toc为非生油层的有机碳背景值为非生油层的有机碳背

22、景值原理原理3.3.测井评价有机非均质性模型建立及应用测井评价有机非均质性模型建立及应用细粒、比表面积细粒、比表面积大吸附性强大吸附性强成熟烃源岩成熟烃源岩有机质密度低于有机质密度低于岩石骨架密度岩石骨架密度有机质结构疏松有机质结构疏松传递声波能力差传递声波能力差高铀高高铀高grgr高声波时差高声波时差低密度低密度高电阻率高电阻率 烃源岩性质 测井响应 根据声波、电阻率叠加计算根据声波、电阻率叠加计算lgrlgr的方程为:的方程为: lgr= lg(r/rlgr= lg(r/r基线基线)+0.02(t-t)+0.02(t-t基线基线) (1) ) (1) 将(将(1 1)式修改为:)式修改为:

23、 lgr=lglgr=lg(r/rr/r基线)基线)+k+k(t-tt-t基线)基线) (2)(2)测井地化方法改进:测井地化方法改进: k k值优化自动选取;值优化自动选取; 避免人为分段选取基线;避免人为分段选取基线; toctoc计计-toc-toc实实相关性提高相关性提高叠合系数与相关系数关系图叠合系数与相关系数关系图原理原理3.3.测井评价有机非均质性模型建立及应用测井评价有机非均质性模型建立及应用选井选井,选取几口(至少一口)重点,选取几口(至少一口)重点井用来建立测井评价有机非均质性模井用来建立测井评价有机非均质性模型。型。数据准备数据准备,整理建模井目的层位,整理建模井目的层位

24、toc、“a”、s1实测数据,声波时实测数据,声波时差、电阻率、密度曲线数据和录井岩差、电阻率、密度曲线数据和录井岩性数据,选取具有代表性意义实测点,性数据,选取具有代表性意义实测点,分别保存成分别保存成csv文件,测井曲线数据文件,测井曲线数据格式如右图。格式如右图。步骤步骤测井曲线数据格式测井曲线数据格式3.3.测井评价有机非均质性模型建立及应用测井评价有机非均质性模型建立及应用测井曲线预处理测井曲线预处理 进入测井地化曲线处理窗口,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将曲线标准化为进入测井地化曲线处理窗口,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将曲线标准化为0到到2之间,并进之间,并进行滑动平均,消除异常值影响。行滑动平均,

25、消除异常值影响。曲线标准化窗口曲线标准化窗口步骤步骤导入数据标准化滑动处理保存1234563.3.测井评价有机非均质性模型建立及应用测井评价有机非均质性模型建立及应用步骤步骤模型标定模型标定a.分别导入测井曲线滑动结果文件和实测分别导入测井曲线滑动结果文件和实测toc文件;文件;有机非均质性模型标定窗口有机非均质性模型标定窗口导入曲线处理结果及实测导入曲线处理结果及实测toc3.3.测井评价有机非均质性模型建立及应用测井评价有机非均质性模型建立及应用模型标定模型标定b.曲线分析;曲线分析;c.模糊匹配,在给定深度范围内查找实模糊匹配,在给定深度范围内查找实测测toc与计算与计算toc误差最小值

26、所对应误差最小值所对应的深度,达到实测的深度,达到实测toc深度匹配的目的;深度匹配的目的;d.模型标定,优化出叠合系数并得出模型标定,优化出叠合系数并得出toc计算值与相应的幅度差值,为模型计算值与相应的幅度差值,为模型参数的确定做准备;参数的确定做准备;e.计算及成图;计算及成图;f.保存。保存。步骤步骤模糊匹配窗口模糊匹配窗口模型标定窗口模型标定窗口3.3.测井评价有机非均质性模型建立及应用测井评价有机非均质性模型建立及应用异常点排除异常点排除 做实测做实测toc vs. 计算计算toc散点图,添散点图,添加趋势线,删除与趋势线偏离特别大的点,加趋势线,删除与趋势线偏离特别大的点,利用保

27、留的实测利用保留的实测toc值重复步骤重新标定值重复步骤重新标定模型。模型。模型参数确定模型参数确定a.利用稳健的最小二乘法拟合软件对幅利用稳健的最小二乘法拟合软件对幅度差和实测度差和实测toc进行拟合,确定模型进行拟合,确定模型toc=a幅度差幅度差+b 中的参数中的参数a和和b;b.做幅度差做幅度差 vs. 实测实测toc散点图,展示散点图,展示模型;模型;c.参照参照toc模型建立方法建立模型建立方法建立“a”和和s1模型,编制测井评价有机非均质性模模型,编制测井评价有机非均质性模型参数表。型参数表。计算计算toc vs. 实测实测toc对比图对比图幅度差(幅度差(toc)vs. 实测实

28、测toc关系图关系图步骤步骤3.3.测井评价有机非均质性模型建立及应用测井评价有机非均质性模型建立及应用建模井测井地化成果图编制建模井测井地化成果图编制a.根据建模所得叠合系数根据建模所得叠合系数利用测井地化应用软件计利用测井地化应用软件计算建模井连续算建模井连续gap值;值;b.根据不同岩性所建立的根据不同岩性所建立的toc模型,计算连续模型,计算连续toc值;值;c.以实测以实测toc为杆状图、为杆状图、连续的计算连续的计算toc为曲线在为曲线在resform或或carbon中成中成图,对比展示模型综合效图,对比展示模型综合效果图。果图。模型验证模型验证a.选取验证井,计算其连选取验证井,

29、计算其连续续toc值;值;b.以实测以实测toc为杆状图、为杆状图、连续的计算连续的计算toc为曲线在为曲线在resform或或carbon中成中成图,对比展示模型综合效图,对比展示模型综合效果图。果图。步骤步骤3.3.测井评价有机非均质性模型建立及应用测井评价有机非均质性模型建立及应用测井评价测井评价toc建模综合效果建模综合效果图图测井评价测井评价toc验证综合效果验证综合效果图图模型应用模型应用a.计算外推井计算外推井toc、“a”和和s1连续值连续值b.在在resform或或carbon中做综中做综合效果图展示图。合效果图展示图。等值图编制等值图编制a.根据分级标准和测井计算所得根据分

30、级标准和测井计算所得连续连续toc值将页岩油资源为贫资值将页岩油资源为贫资源(源(i级)、低效资源(级)、低效资源(ii级)、级)、富集资源(富集资源(iii级);级);b.计算各单井处于各级资源划定计算各单井处于各级资源划定标准内的泥页岩厚度,编制分级标准内的泥页岩厚度,编制分级厚度等值图,并编制泥页岩总厚厚度等值图,并编制泥页岩总厚度等值图;度等值图;c.依据建立的分级评价标准和测依据建立的分级评价标准和测井地化模型计算的单井井地化模型计算的单井toc、s1、“a”值统计计算出处于各级资值统计计算出处于各级资源的源的toc、s1、“a”平均值。平均值。编制泥页岩编制泥页岩toc、s1、“a

31、”分分级等值图。级等值图。测井计算测井计算toc应用效果图应用效果图步骤步骤泥岩分级泥岩分级“a”平均值等值图平均值等值图泥岩分级泥岩分级toc平均值等值平均值等值图图3.3.测井评价有机非均质性模型建立及应用测井评价有机非均质性模型建立及应用测井计算测井计算toc实例实例测井计算测井计算toc vs 实测实测toc模型:灰质页岩:模型:灰质页岩:toc=1.0576幅度差幅度差toc-0.125测井计算测井计算toc vs 实测实测toc测井评价测井评价toc建模综合效果图建模综合效果图地化参数地化参数曲线曲线岩性岩性abr2tocr25-ac灰质泥岩灰质泥岩2.8600.77泥质灰岩泥质灰

32、岩2.6600.86灰质页岩灰质页岩2.350.0470.8页状泥质灰岩页状泥质灰岩2.3800.83rt-ac灰质泥岩灰质泥岩3.4600.81泥质灰岩泥质灰岩2.7800.81灰质页岩灰质页岩2.790.0340.85页状泥质灰岩页状泥质灰岩1.6800.78s1r25-ac灰质泥岩灰质泥岩1.7800.74泥质灰岩泥质灰岩1.600.78灰质页岩灰质页岩1.900.82页状泥质灰岩页状泥质灰岩2.5400.85rt-ac灰质泥岩灰质泥岩2.1600.75泥质灰岩泥质灰岩1.3800.74灰质页岩灰质页岩1.9200.93页状泥质灰岩页状泥质灰岩2.6800.83ar25-ac灰质泥岩灰质

33、泥岩1-0.00430.93泥质灰岩泥质灰岩1.16-0.18930.92灰质页岩灰质页岩0.701页状泥质灰岩页状泥质灰岩1.40.06150.91rt-ac灰质泥岩灰质泥岩0.7401泥质灰岩泥质灰岩0.73-0.00570.93灰质页岩灰质页岩0.710.04111页状泥质灰岩页状泥质灰岩0.940.21190.93渤南渤南-四扣凹陷测井评价有机非均质性模型参数表四扣凹陷测井评价有机非均质性模型参数表模型公式:模型公式:toc=a幅度差幅度差toc+bs1=a幅度差幅度差s 1+b“a”=a幅度差幅度差”a”+b1. 资料收集及整理资料收集及整理2.分级评价标准建立分级评价标准建立 3.

34、测井评价有机非均质性模型建立及应用测井评价有机非均质性模型建立及应用4. 基础图件编制基础图件编制5. 体积法评价页岩油公式及参数获取说明体积法评价页岩油公式及参数获取说明6. 建议提交成果建议提交成果提纲页岩油资源潜力分级评价流程及操作详细介绍页岩油资源潜力分级评价流程及操作详细介绍图图1 页岩油资源分级评价流程图页岩油资源分级评价流程图分层数据整理测井曲线整理岩性数据整理地球化学资料整理已有的油物性资料目的层温、压数据泥页岩xrd分析数据资料收集整理资料处理及成图测井曲线处理砂岩薄夹层统计目的层顶、底埋深、成熟度等值图编制目的层温、压、油粘度、密度等值图编制目的层泥页岩成熟度、类型、丰度评

35、价建立泥页岩层系地球化学剖面编制联井剖面图编制建立toc、”a”、s1测井评价模型建立砂岩孔隙度、含油饱和度测井评价模型建立岩石矿物组成测井评价模型模型参数表编制实测值 vs. 计算值散点图、幅度差 vs. 实测值散点图、模型建立综合效果图、模型验证综合效果图、模型应用综合效果图编制测井模型建立资源分级图表编制分级评价标准建立及应用泥页岩分级厚度等值图toc/s1/”a”分级等值图s1/”a”分级强度图泥页岩油资源分级汇总表利用“三分性”建立页岩油分级评价标准”a”的轻烃校正系数确定s1的重烃补偿系数确定分级标准表编制页岩油资源潜力分级评价流程页岩油资源潜力分级评价流程非差中好 最好(1 1)

36、有机质丰度)有机质丰度泥页岩地球化学特征常规评价基础图件泥页岩地球化学特征常规评价基础图件(2 2)有机质类型)有机质类型es3段烃源岩氢氧碳元素组成范氏图段烃源岩氢氧碳元素组成范氏图(3 3)有机质成熟度)有机质成熟度砂岩薄夹层厚度等值图砂岩薄夹层厚度等值图 砂岩薄夹层作用:砂岩薄夹层作用:为水平钻井提供支撑为水平钻井提供支撑储集油气资源储集油气资源 砂岩薄夹层标准:砂岩薄夹层标准:连续厚度不超过连续厚度不超过3m在泥夹砂层系中所占在泥夹砂层系中所占比例不超过比例不超过1/3。 砂岩薄夹层主要分布于砂岩薄夹层主要分布于渤深渤深5井和渤深井和渤深8井附近,井附近,最高值约最高值约80多米,其他

37、多米,其他区域最低值在区域最低值在10米以下。米以下。目的层段顶、底埋深、成熟度等值图目的层段顶、底埋深、成熟度等值图 顶底埋深等值顶底埋深等值图可以依据分图可以依据分层数据进行编层数据进行编制制 成熟度等值图成熟度等值图可以依据已有可以依据已有的的ro vs.深度深度关系结合绘制关系结合绘制的埋深等值图的埋深等值图进行计算得出。进行计算得出。es3x分级泥岩厚度等值图分级泥岩厚度等值图分级厚度等值图分级厚度等值图 i i级泥岩厚度等值图级泥岩厚度等值图 iiii级泥岩厚度等值图级泥岩厚度等值图 iiiiii级泥岩厚度等值图级泥岩厚度等值图 总泥岩厚度等值图总泥岩厚度等值图es3x分级泥岩分级

38、泥岩toc等值图等值图分级分级toctoc等值图等值图 i i级泥岩级泥岩toctoc等值图等值图 iiii级泥岩级泥岩toctoc等值图等值图 iiiiii级泥岩级泥岩toctoc等值图等值图 总泥岩总泥岩toctoc等值图等值图es3x分级泥岩氯仿沥青分级泥岩氯仿沥青“a”等值图等值图分级分级“a a”等值图等值图 i i级泥岩级泥岩“a”a”等值图等值图 iiii级泥岩级泥岩“a”a”等值图等值图 iiiiii级泥岩级泥岩“a”a”等值图等值图 总泥岩总泥岩“a”a”等值图等值图es3x分级泥岩分级泥岩s1等值图等值图分级分级s s1 1等值图等值图 i i级泥岩级泥岩s s1 1等值图

39、等值图 iiii级泥岩级泥岩s s1 1等值图等值图 iiiiii级泥岩级泥岩s s1 1等值图等值图 总泥岩总泥岩s s1 1等值图等值图渤南洼陷渤南洼陷es3xes3x泥岩油资源强度等值线图(泥岩油资源强度等值线图(“a a”) )(10104 4t/kmt/km2 2)es3x 泥岩泥岩“a”分级强度等值图分级强度等值图“a a”分级强度等值图分级强度等值图 i i级泥岩级泥岩“a”a”资源强度等值图资源强度等值图 iiii级泥岩级泥岩“a”a”资源强度资源强度等值图等值图 iiiiii级泥岩级泥岩“a”a”资源强度资源强度等值图等值图 总泥岩总泥岩“a”a”资源强度资源强度等值图等值图

40、渤南洼陷渤南洼陷es3xes3x泥岩油资源强度等值线图(泥岩油资源强度等值线图(s s1 1)()(10104 4t/kmt/km2 2)es3x 泥岩泥岩s1分级强度等值图分级强度等值图s s1 1分级强度等值图分级强度等值图 i i级泥岩级泥岩s s1 1资源强度等值图资源强度等值图 iiii级泥岩级泥岩s s1 1资源强度资源强度等值图等值图 iiiiii级泥岩级泥岩s s1 1资源强度资源强度等值图等值图 总泥岩总泥岩s s1 1资源强度资源强度等值图等值图目的层段温、压(压力系数),油粘度、密度等值图目的层段温、压(压力系数),油粘度、密度等值图目的层段温、压(压力系数),油粘度、密

41、度等值图目的层段温、压(压力系数),油粘度、密度等值图271m547m486m380m176m94m大大40-40-义义282-282-义义104-104-义义155-155-义义151-151-孤北孤北3636 联井图联井图目的层段厚度右东向西目的层段厚度右东向西先增加后减少。平均厚先增加后减少。平均厚度三百多米。度三百多米。es3x厚度在全区均有分布,洼陷深厚度在全区均有分布,洼陷深部较厚,可达近千米,边缘较薄部较厚,可达近千米,边缘较薄20620206302064020650206604180419042004210渤601渤古101渤古4渤古402渤深3渤深4渤深5渤深6渤深8大40孤

42、北19孤北20孤北21孤北210孤北22孤北26孤北351孤北36孤北古1孤北古2孤古22孤南8垦104垦108垦110垦23垦40垦623垦85罗12罗14罗17罗354罗37罗42罗48罗52罗67罗68罗69邵52邵56新渤深1新罗39新义深9义101义102义104义105义107义109义110义112义119义121义123义13义135义136义142义151义155义156义159义160义161义17义170义171义172义282义283义30义33义38义39义40义41义43义45义48义55义65义66义72义73义82义83义88义91义93义97义东19义东20义

43、东26义东36义深1义深10义深4义深6义深8copy of untitled-1-0.500.518 kmlwl nov 22 2011 联井剖面图绘制联井剖面图绘制120620206302064020650206604180419042004210渤601渤古101渤古4渤古402渤深3渤深4渤深5渤深6渤深8大40孤北19孤北20孤北21孤北210孤北22孤北26孤北351孤北36孤北古1孤北古2孤古22孤南8垦104垦108垦110垦23垦40垦623垦85罗12罗14罗17罗354罗37罗42罗48罗52罗67罗68罗69邵52邵56新渤深1新罗39新义深9义101义102义104义

44、105义107义109义110义112义119义121义123义13义135义136义142义151义155义156义159义160义161义17义170义171义172义282义283义30义33义38义39义40义41义43义45义48义55义65义66义72义73义82义83义88义91义93义97义东19义东20义东26义东36义深1义深10义深4义深6义深8copy of untitled-1-0.500.518 kmlwl nov 22 2011 410m200m177m919m192m119m义东义东36-36-义义171-171-义义170-170-渤深渤深8-8-渤古渤古10

45、1-101-孤北古孤北古2 2 联井图联井图目的层段厚度右东向西先增加后减少。洼陷目的层段厚度右东向西先增加后减少。洼陷深处厚度可达深处厚度可达900m。220620206302064020650206604180419042004210渤601渤古101渤古4渤古402渤深3渤深4渤深5渤深6渤深8大40孤北19孤北20孤北21孤北210孤北22孤北26孤北351孤北36孤北古1孤北古2孤古22孤南8垦104垦108垦110垦23垦40垦623垦85罗12罗14罗17罗354罗37罗42罗48罗52罗67罗68罗69邵52邵56新渤深1新罗39新义深9义101义102义104义105义107

46、义109义110义112义119义121义123义13义135义136义142义151义155义156义159义160义161义17义170义171义172义282义283义30义33义38义39义40义41义43义45义48义55义65义66义72义73义82义83义88义91义93义97义东19义东20义东26义东36义深1义深10义深4义深6义深8copy of untitled-1-0.500.518 kmlwl nov 22 2011 213m127m208m227m120m64m罗罗52-52-罗罗14-14-义义41-41-义义142-142-垦垦623-623-孤南孤南8 8

47、联井图联井图目的层段厚度在目的层段厚度在100-200m左右。左右。320620206302064020650206604180419042004210渤601渤古101渤古4渤古402渤深3渤深4渤深5渤深6渤深8大40孤北19孤北20孤北21孤北210孤北22孤北26孤北351孤北36孤北古1孤北古2孤古22孤南8垦104垦108垦110垦23垦40垦623垦85罗12罗14罗17罗354罗37罗42罗48罗52罗67罗68罗69邵52邵56新渤深1新罗39新义深9义101义102义104义105义107义109义110义112义119义121义123义13义135义136义142义151

48、义155义156义159义160义161义17义170义171义172义282义283义30义33义38义39义40义41义43义45义48义55义65义66义72义73义82义83义88义91义93义97义东19义东20义东26义东36义深1义深10义深4义深6义深8copy of untitled-1-0.500.518 kmlwl nov 22 2011 280m238m740m580m231m80m义义159-159-渤深渤深6-6-渤深渤深5-5-义义172-172-义义40-40-垦垦4040 联井图联井图42062020630206402065020660418041904200

49、4210渤601渤古101渤古4渤古402渤深3渤深4渤深5渤深6渤深8大40孤北19孤北20孤北21孤北210孤北22孤北26孤北351孤北36孤北古1孤北古2孤古22孤南8垦104垦108垦110垦23垦40垦623垦85罗12罗14罗17罗354罗37罗42罗48罗52罗67罗68罗69邵52邵56新渤深1新罗39新义深9义101义102义104义105义107义109义110义112义119义121义123义13义135义136义142义151义155义156义159义160义161义17义170义171义172义282义283义30义33义38义39义40义41义43义45义48义5

50、5义65义66义72义73义82义83义88义91义93义97义东19义东20义东26义东36义深1义深10义深4义深6义深8copy of untitled-1-0.500.518 kmlwl nov 22 2011 176m85m120m165m120m8m义义151-151-孤北孤北210-210-孤北古孤北古2-2-义义101-101-垦垦623-623-垦垦110110 联井图联井图51. 资料收集及整理资料收集及整理2.分级评价标准建立分级评价标准建立 3.测井评价有机非均质性模型建立及应用测井评价有机非均质性模型建立及应用4. 基础图件编制基础图件编制5. 体积法评价页岩油公式及

51、参数获取说明体积法评价页岩油公式及参数获取说明6. 建议提交成果建议提交成果提纲5. 体积法评价页岩油公式及参数获取说明体积法评价页岩油公式及参数获取说明(1)泥页岩油量体积法评价)泥页岩油量体积法评价应用氯仿沥青应用氯仿沥青“ ”计算泥页岩油量计算泥页岩油量公式一:公式一:应用岩石热解数据应用岩石热解数据s1计算泥页岩油量计算泥页岩油量公式二:公式二: 为提高评价精度,将评价区烃源岩分布区在平面上均分为若干个为提高评价精度,将评价区烃源岩分布区在平面上均分为若干个1km1km的网格区,分别计算各个网格区的资源量(即残油强度),的网格区,分别计算各个网格区的资源量(即残油强度),然后累加求和即

52、可得到研究区总的残留油量。然后累加求和即可得到研究区总的残留油量。1niiiaiiqshka(i=1,2,n)(i=1,2,n)有机有机质热质热演化演化阶段阶段温度温度型型型型型型矿物保矿物保留效应留效应校正后校正后的的ihih(mg/gtomg/gtoc c)校正后校正后的的c c1 1- -c c1414(mg/gtomg/gtoc c)c c1 1-c-c1414占占有机碳总有机碳总转化效率转化效率的百分比的百分比(% %)矿物保矿物保留效应留效应校正后校正后的的ihih(mg/gtomg/gtoc c)校正后校正后的的c c1 1- -c c1414(mg/gtomg/gtoc c)c

53、 c1 1-c-c1414占有占有机碳总转机碳总转化效率的化效率的百分比(百分比(% %)矿物保矿物保留效应留效应校正后校正后的的ihih(mg/gtomg/gtoc c)校正后校正后的的c c1 1- -c c1414(mg/gtomg/gtoc c)c c1 1-c-c1414占占有机碳有机碳总转化总转化效率的效率的百分比百分比(% %)低熟低熟250250250-300250-300300-340300-34012129.239.2376.9376.9325.925.92.012.017.747.743.93.91.351.3534.7234.72340-360340-360454516

54、.9616.9637.6937.6967.967.97.497.4911.0211.029.19.12.972.9732.6632.66成熟成熟360-380360-38014114133.4233.4223.723.7149.1149.118.2818.2812.2712.2720.1520.155.55.527.3127.31380-400380-40034534566.966.919.1619.16235.2235.232.2732.2713.7213.7233.1533.158.598.5925.9125.91高熟高熟400-420400-420583583159.68159.6827

55、.3927.39282.1282.158.5158.5120.7420.7439.6539.6514.5214.5236.636.6420-440420-440627627268.87268.8742.8842.88295.4295.4114.63114.6338.838.842.2542.2521.5321.5350.9750.97440-460440-460635635387.11387.1160.9660.96301301164.6164.654.6954.6943.5543.5530.7730.7770.6470.64460-480460-480637637459.76459.7672

56、.1872.18303.1303.1211.56211.5669.869.844.244.238.4438.4486.9686.96过熟过熟 480-500480-500638638487.73487.7375.9875.98305.2305.2241.78241.7878.9678.9644.8544.8543.7943.7997.6597.65500-520500-520306.6306.645.545.5520-540520-54030830846.1546.15540-560540-560309.4309.446.1546.15560-600560-600311.5311.546.84

57、6.8矿物保留效应及倍率校正后的干酪根总烃、轻烃数据表(据盛志纬,矿物保留效应及倍率校正后的干酪根总烃、轻烃数据表(据盛志纬,19861986)s1s1重烃校正系数表(据王安乔,重烃校正系数表(据王安乔,19871987)岩性岩性s2/s1s1校正系数校正系数型生油岩型生油岩1.932.93a型生油岩型生油岩2.893.89b型生油岩型生油岩4.285.28c型生油岩型生油岩4.925.92型生油岩型生油岩0.831.83s2为游离烃重质组分进入为游离烃重质组分进入s2的部分的部分参数获取说明参数获取说明 残留油量,残留油量,104t/km2; si 为单位面积的资源量,因此取烃源岩的面积为单

58、位面积的资源量,因此取烃源岩的面积1 km2; hi测井分辨率的厚度,一般为测井分辨率的厚度,一般为0.125m; 烃源岩密度,烃源岩密度,g/cm3,依据测井资料本次取烃源,依据测井资料本次取烃源岩密度为岩密度为2.53 g/cm3; 、 分别为氯仿沥青分别为氯仿沥青“a a”的的轻烃补偿校正系轻烃补偿校正系数及数及s1重烃补偿校正系数,可以通过校正系数表获得;重烃补偿校正系数,可以通过校正系数表获得; 参数参数 及及 都可由有都可由有机测井响应模型来计机测井响应模型来计算得出。算得出。 可以认定它们代表了可以认定它们代表了测井分辨率厚度(测井分辨率厚度(0.125m)的烃源岩的)的烃源岩的平均氯仿沥青平均氯仿沥青“a”及残留烃及残留烃s1的值。的值。1s参数获取说明参数获取说明aa、s s1 1 对研究区多井进行上述数据计算整理后,需要对计算得对研究区多井进行上述数据计算整理后,需要对计算得到的残留油的值在研究区进行网格化处理,操作过程如下:到的残留油的值在研究区进行网格化处理,操作过程如下:首先利用首先利用sufer软件导入数据,将数据网格化,软件导入数据,将数据网格化,均分为若干均分为若干个个1km1km的网格区。的网格区。操作步骤操作步骤 然后,应用双狐地质软件及然后,应用双狐地质软件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