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项目及技术要求_第1页
检测项目及技术要求_第2页
检测项目及技术要求_第3页
检测项目及技术要求_第4页
检测项目及技术要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附件2.1:商用电烤箱、分层烘炉、电焗炉、电灶台、电磁灶检验项目及技术要求共 24 页 第 2 页序号标准章条检测项目及技术要求144.1试验的一般条件按本标准进行的试验为型式试验。4.2试验在同一个样品上进行;单独交货的灶单元,应装入合适的炉灶内进行试验。4.3试验按章条顺序进行;18.2的试验应在第11章的试验之前完成。4.4非电能源器具进行试验时,必须考虑非电能源的消耗所带来的影响。4.5器具或它的运动部件置于最不利位置进行试验。4.6器具的控制器或开关装置可由用户改动的,则调整到最不利整定位置进行试验。4.7试验在无强制对流空气且环境温度为20±5的场所进行。4.8.1交流器

2、具在额定频率下进行试验;交直流两用器具用最不利电源进行试验。4.8.2设计成多个额定电压的器具,以最不利电压为基础进行试验;标有额定电压范围的电动器具和联合型器具,当规定额定电压乘以一个系数时,电源电压等于: 系数大于1,则为电压范围上限乘以此系数; 系数小于1,则为电压范围下限乘以此系数; 未规定系数则为电压范围内最不利的电压。4.8.3标有额定输入功率范围的电热器具和联合型器具,当规定额定输入功率乘以一个系数时,输入功率等于: 系数大于1,则为额定输入功率上限乘以此系数; 系数小于1,则为额定输入功率下限乘以此系数; 未规定系数则为额定输入功率范围内的最不利值。4.8.4标有额定电压范围及

3、其平均值对应的额定输入功率器具,当规定额定输入功率乘以一个系数时,输入功率等于: 系数大于1,则为额定电压范围上限相对应的、计算的输入功率乘以此系数; 系数小于1,则为额定电压范围下限相对应的、计算的输入功率乘以此系数; 未规定系数则与额定电压范围内最不利电压下的输入功率一致。4.9选用产生最不利结果的元件或附近进行试验。4.10器具按交付状态进行试验。4.11柔性软线供电的器具,把适用的柔性软线连接到器具上进行试验。4.12联合型器具和电热器具在乘以一个系数的的输入功率下工作;ptc电热元件以外的其他电热元件,按规定施加高于额定输入功率相对应的电压。4.13带ptc电热元件的器具,在与规定的

4、输入功率相对应的电压下进行试验。4.14器具带有未接地易触及金属部件,按ii类结构要求进行检验;器具带有易触及非金属部件,按ii类结构要求进行检验。4.15器具带有在安全特低电压下工作的部件,按iii类结构要求进行检验。商用电烤箱、分层烘炉、电焗炉、电灶台、电磁灶检验项目及技术要求共 21 页 第 23 页序号标准章条检测项目及技术要求4.16在试验电子电路时,电源不能受到对试验结果产生影响的外部干扰。4.17由充电电池供电的器具,按附录b进行试验。4.101器具即使装有电动机也仍然按电热器具进行试验。4.102与其他器具联合组装或装有其他器具的器具,按本标准要求进行试验; 266.1分类电击

5、防护应为i类。6.2器具应有适当的防水等级。6.101按安装条件引起温升的保护程度分类应为:单独安装的器具;安装在一组其他器具内的器具。377.1标志和说明器具应有下列标志:额定电压/额定电压范围;电源性质符号;额定频率/额定频率范围;额定输入功率/额定电流;制造厂/责任经销商名称、商标或识别标记;器具型号、规格;ii类结构符号;防水等级;水源压力或压力范围;装有感应加热源的器具应另外标明以下内容:工作频率或工作频率范围;能同时工作的所有感应加热部件的总输入功率;能同时工作的所有非感应加热部件的总输入功率;向工作电压大于250v的带电部件提供接触防护的所有罩壳,均应作如下标记:“警告:危险电压

6、!”或标出危险电压的符号;向感应线圈提供接触防护的罩壳应作如下标记:“小心磁场!”或标出非电离电磁辐射的符号。7.2多种电源的驻立式器具应有警告标志;警告语应位于接线端子罩盖附近。7.3正确标出额定值范围。7.4能调节不同额定电压的器具,电压调定值应清晰可辨。7.5标有多个额定电压或电压范围的器具,应标出每个电压或范围对应的额定输入功率;应标出额定输入功率的上限值和下限值。7.6应使用正确的符号。7.7具有三根或三根以上供电导线的器具和多电源器具应有连接图;连接图固定在器具上。序号标准章条检测项目及技术要求7.8中性线接线端用字母n标明;保护接地端子用符号标明;标志不能标在可拆卸、易移位的部件

7、上;单极保护装置的接线端子应有相应的标志。7.9应标明可能引起危险的开关档位或所控制的部分。7.10开关和控制器的不同档位应用数字、字母或其他标记方式标明;数字0只能用来表示断开(off)档位,较大的输出、输入、速度和冷却效率等档位用较大数字标明。7.11可调节控制器应有调节方向的标示。7.12使用说明(书)应随器具一起提供,以保证器具能安全使用;说明书应有关于玻璃陶瓷或类似材料破裂后切断器具或有关部件电源的警告;说明书应说明不得将铝箔或塑料容器放在高温表面上,表面上不可堆放物品;装有卤素灯的器具,说明书应警告用户避免直视亮着的卤素灯;装有感应加热源的器具,说明书应指出要使用的最小烹饪容器的尺

8、寸;还应包括以下要点: 厨房用具、刀叉之类的金属物品不得放在灶面上的烹饪区内; 操作器具时应小心,避免所佩戴的戒指、手表等靠近灶面时受热; 只使用属于推荐类型和尺寸的容器; 此外,说明书应规定:戴心脏起博器的用户在操作器具前,应同制造厂磋商。7.12.1说明书应有安装的详细说明;与固定布线永久连接且泄漏电流可能超过10ma的器具,安装时安装保护装置的说明;用户维护保养,如清洗等的详细说明;有防备电击和阻挡有害进水的详细说明;一台以上器具的控制器组合安装在单独外壳内的详细说明;非防喷射结构的器具,应说明不得用喷射水流清洗;装有感应加热源的器具,说明书应规定任何修理工作只能由制造厂培训过的或推荐的

9、人员来完成。7.12.2驻立式器具应在使用说明(书)中指出,连接固定线路必须装有全极断开装置。7.12.3供电电线绝缘与温升超过50k的部件接触,应在使用说明(书)中指出,必须用带有相应t-标记的电线连接。7.12.4嵌装式器具,使用说明(书)应包括下述信息: 为器具提供的空间尺寸; 支撑和固定器具的装置的尺寸和位置; 器具各部分与周围安放设施的最小间距; 通风孔的最小尺寸以及它们的正确布置; 器具与电源的连接和各分离元件的互连; 应有一个安装后用户能进行插拔的插头; 装有感应加热源的器具,应告诫务必确保防溅挡板及周围区域没有金属表面。序号标准章条检测项目及技术要求7.12.5使用说明(书)应

10、包括下述内容:专门制备软线的x型连接的器具,应写有:“如果电源软线损坏,必须用专用软线或从其制造厂或维修部买到的专用组件来更换。”y型连接的器具,应写有:“如果电源软线损坏,为避免危险,必须由制造厂或其维修部或类似的专职人员来更换。”z型连接的器具,应写有:“电源软线不能更换,如果软线损坏,此器具应废弃。”7.13使用说明(书)和其他资料应使用官方语言文字。7.14标志应清晰明了,经久耐用。7.15标志应放在器具的主体上;标志从外面应清晰可见;制造厂或责任承销商的名称、商标或识别标记和产品型号规格在安装后仍然可见;开关和控制器的标示应标在该元件或其附近,它们不应标示在因重新拆装能造成误导的零件

11、上;不能设置标志的固定式器具,应在使用说明中或外加标签上作出相关说明。7.16装有可更换热熔体或熔断器的器具,当被拆卸到更换所需的程度时,标志应清晰可见。7.101在第11章试验时,如果灶面以上测试角侧壁和后壁的温升超过65k以及(或者)在第19章试验时,灶面以上或以下边壁的温升超过125k,则说明书应有采取防火措施的警告;防火措施的警告也应包含在附于器具上的临时标签内。7.102玻璃陶瓷或类似材料的灶面,应标出烹饪区。7.103等电位连接端子应标明等电位符号。488.1对触及带电部件的防护器具的结构和外壳应对意外触及带电部件有足够的防护;配装可拆卸灶单元的器具,在结构上应有充分的保护措施,防

12、止拆装时意外触及带电部件。8.1.1器具按正常使用时的所有状态,包括打开盖子或门,取下可拆卸部件后的状态;灯泡装取时应防止与带电部件接触;试验指不能触及带电部件。8.1.2试验销不能触及到ii类结构的带电部件。8.1.3试验探棒不能触及可见灼热电热元件的带电部件。8.1.4易触及部件在下述情况下视为不带电件:由安全特低电压供电的部件: 对交流:电压峰值不超过42.4v; 对直流:电压不超过42.4v;通过保护阻抗与带电部件隔开的部件: 对直流:电流不超过2ma;序号标准章条检测项目及技术要求 对交流:电流峰值不超过0.7ma; 峰值电压在42.4v450v,电容量不超过0.1µf;

13、峰值电压在450v15kv,放电量不超过45µc。8.1.5在安装就位和组装前,带电部件至少应由基本绝缘来保护;嵌装式器具;固定式器具;以分离形式交付的器具。8.2ii类结构,其结构和外壳对基本绝缘和仅用基本绝缘与带电件隔开的金属部件意外接触应具有足够的防护。8.101正常使用时,叉子或类似尖头物体不能触及电热元件的带电部件。599.1电动部件的启动风扇电动机应能在正常使用中可能出现的所有电压下启动。61010.1输入功率和电流器具在额定电压和正常工作温度下,不带感应加热源的器具,输入功率与额定输入功率的偏差不超过+5%或-10%;实测输入功率;额定输入功率;输入功率偏差值;器具在额

14、定电压和正常工作温度下,只带有感应加热源的器具,输入功率与额定输入功率的偏差不超过10%;实测输入功率;额定输入功率;输入功率偏差;装有感应加热源和非感应加热源的器具,输入功率分别测量;感应加热源输入功率偏差不超过10%;实测输入功率;额定输入功率;输入功率偏差;非感应加热源输入功率偏差不超过+5%或-10%;实测输入功率;额定输入功率;输入功率偏差;感应加热源和非感应加热源同时工作时,器具输入功率偏差不超过10%;实测输入功率;额定输入功率;输入功率偏差。序号标准章条检测项目及技术要求10.2器具标有额定电流,在正常工作温度下,电流与额定电流的偏差不超过+5%或-10%;实测电流;额定电流;

15、电流偏差值。71111.1发热在正常使用中,器具和周围环境温度不应过高。11.2器具的放置和安装应符合规定。11.3使用热电偶或电阻法测定温升值。11.4器具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以1.15倍额定输入功率工作;有限制总输入功率的控制器,在最严酷条件下测量任何一种电热元件的组合;器具在1.06倍额定电压下进行测试(仅适用于绕组和电子电路)。11.5电动器具以0.94倍和1.06倍额定电压之间的最不利电压供电,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工作。11.7使器具连续工作直至建立稳定状态。11.8保护装置不应动作;密封剂不应流出;温升不应超过表3规定值;如果灶面以上部分超过65k,则7.101的要求适用。81313.1工

16、作温度下的泄漏电流和电气强度在工作温度下,器具的泄漏电流不应过大,电气强度应是足够的。13.2泄漏电流通过用附录g所描述电路制出的装置进行测量。13.3器具的绝缘应承受1min,频率为50hz或60hz基本为正弦波的电压;不应有闪络或击穿发生。91515.1耐潮湿外壳应提供器具分类所要求的防水等级。15.1.1器具经受规定的防水试验;ipx0至ipx4器具应经受溅水试验:溅水试验5min;水压调整到使水从碗底溅起150mm;碗放在地面上或放在低于器具最低边50mm的水平面上。经受16.3条规定的电气强度试验;绝缘体表面不得有使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低于29.1条规定值的水迹;15.1.2器具应按规

17、定条件进行测试。序号标准章条检测项目及技术要求15.2液体的溢出不得影响电气绝缘;按规定的增加量进行溢出处理;经受16.3条规定的电气强度试验;绝缘体表面不得有使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低于29.1条规定值的水迹。15.3器具应进行48h的潮湿处理;经潮湿处理后的器具应能经受住16章的电气试验。15.101应使从注水或清洗用水开关流出的水不能接触带电部件;连接规定压力的水源,可移动、可倾斜部件和出水管置于最不利位置,全部打开进水装置1min;经受16.3条规定的电气强度试验。101616.1泄漏电流和电气强度器具的泄漏电流不应过大,电气强度应是足够的。16.2按规定条件进行泄漏电流测量;类驻立式器具

18、泄漏电流的允许值:软线和插头连接的:2ma/kw,最大10ma;其他器具:2ma/kw,无最大限值。16.3电气强度的测试。1117变压器和相关电路的过载保护在正常使用中可能发生的短路或过载情况出现时,变压器和相关电路中不应引起温度过高;器具以1.06倍或0.94倍的额定电压供电,电路被置于最不利的短路或过载;(符合gb13028的变压器不进行试验)在安全特低电压电路中导线的绝缘温升不得超过表3规定值15k;绕组的温度不得超过表6规定值。121818.1耐久性装有感应加热源的器具,在结构上应该是:正常使用中不会发生可能削弱符合本标准要求的故障,绝缘不应损坏,连接不应松动。18.2装有玻璃陶瓷或

19、类似材料表面的器具,应经得住正常使用可能出现的热应力;试验后,表面不应开裂或破碎;经受16.3规定的电气强度试验。131919.1非正常工作非正常工作或误操作不应引起火灾、电击或机械损伤;电子电路故障不应引起电击、火灾、机械危险或危险的功能失常产生的不安全。序号标准章节检测项目及技术要求19.2感应加热源在玻璃陶瓷或类似材料的表面下,使用一只空的平底锅一起工作,感应加热源供电电压为0.94倍额定电压;非感应加热源在玻璃陶瓷或类似材料表面下,工作时使用空的平底锅或不使用平底锅,取最不利的状态;所有加热部件控制器都调到最高设定值。19.3重复19.2试验:感应加热源的供电电压为1.06倍额定电压;

20、装有一个以上的带有非感应加热源的灶单元,供电电压为1.15倍额定输入功率相对应的电压值。19.4器具在11章规定条件下,输入功率保持在器具正常工作状态1.15倍额定输入功率,11章中限制温度的控制器依次短路;接触器主触头短路试验。19.5带有管状外鞘或埋入式电热元件的0i、i类器具,重复19.4的试验,但控制器不短路,电热元件的一端与其外鞘连接;以电源极性颠倒和在电热元件另一端与外鞘相连情况下重复试验。19.6带ptc电热元件的器具,在额定电压下直到功率和温度达到稳定状态, 然后电压以5%幅度递增直至达到1.5倍额定电压(每次递增后器具达到稳定状态)或直到电热元件破裂。19.7当电动机堵转转矩

21、小于满载转矩时,锁住转子,或锁住运动部件;电机堵转,必要时电容开路或短路;试验在额定电压下进行,器具上定时器和程序控制器调到最大允许时间;试验在额定电压下持续时间: (s或min)或达到稳定状态;绕组温度不得超过限值,保护装置类型 绝缘等级 温度测量值 。19.8三相电动机在额定电压下断相试验。19.9电机在额定电压下过载运行试验;电机绕组绝缘等级;测量温度;绕组允许温度。19.10串激电机在1.3倍额定电压下,以可能的最低负载运行1min;器具安全不应受到损害,绕组和连接装置不应松动。19.11符合19.11.1规定条件以外的电子电路或电路零件都应进行19.11.2规定的故障情况评估来检查。

22、19. 11.1同时满足下述两个条件的电路或电路中的零件不进行19.11.2条试验: 此电子电路为低功率电路,最大功率不超过15w; 器具电击、火灾、机械危险或危险的功能失常的保护不依靠此电子电路的正常工作。序号标准章节检测项目及技术要求19.11.2在额定电压和11章规定条件下,每次施加一个故障,并考虑随之发生的情况:a如果不同电位带电部件之间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小于29.1的规定值,则将这些部件短路,除非有关部分被充分封装起来;b任何元件接线端处开路;c电容器的短路,符合gb14472或gb8898-1997中14.2的电容不适用;d任何电子元件两接线端短路,集成电路、光电耦合器元件除外;

23、 e三端双向可控硅以二极管方式失灵;f集成电路失灵,在此情况可能出现所有的危险,除非安全不依靠此元件的正确功能。低功率点与电源相应极短路;测试期间和测试后检查如下 绕组温升不能超过表6规定值; 器具遵从19.13规定的条件; 试验指、试验销不可触及带电件; 流过保护阻抗的电流不得大于8.1.4规定值;印刷电路的一个元件开路,能满足下述条件,则认为器具经受住了该特殊试验: 印刷电路板的材料经得住gb 8898-1997中20.1的燃烧试验; 任何导线松脱不会使带电部件与易触及金属间爬电距离、电气间隙小于规定值; 开路导线桥接能经受19.11.2的试验。19.12对19.11.2中任何故障情况,器

24、具的安全取决于一个符合gb9364的微型熔断器的动作,则重复进行该试验:流过熔断器的电流(短路最大电流);熔断器的额定电流;就19.101规定的任一故障条件,如果器具的安全是靠一符合gb9364的微型熔断器的动作而定,则要重复进行试验。19.13试验期间不应喷出火焰,熔融金属,达到危险量的有毒或可燃气体;温升不超过表7规定值;外壳变形不能影响电气安全;经受16.3规定的电气强度试验;如灶面以上或以下的测试角边壁温升超过125k,则说明书应符合7.101规定;感应线圈绕组温度不超过表6规定值。19.101带有感应加热源的器具,在结构上应尽可能排除误操作或控制装置及电路元件出现故障所导致的失火、电

25、击或机械危险;模拟下述故障条件:序号标准章节检测项目及技术要求 接触器脱开和电磁元件遗失信息; 电动机起动故障; 供电压下降、电压重现、电压中断达0.5s; 19.11中规定的适用故障条件。142020.1稳定性和机械危险器具应有足够的稳定性;器具倾斜10°角进行试验不翻倒;(器具放到一个倾斜面上)带有电热元件器具重复上述试验,倾斜角度增加到15°;若器具在一个或多个位置翻倒,则在器具翻倒的位置,经受11章试验,温升不得超过表7的限值。20.2运动部件妥善布置或加罩,提供保护防止人身伤害;外壳和防护罩及类似部件不可拆下;机器护罩应有足够强度并可靠固定;自复位热断路器和过流保

26、护器,若非予期复位不得引起危险;试验指不得接触运动部件。20.101器具在门打开和门承受荷载时应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器具不应发生倾斜。1521机械强度器具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其结构可经得起鲁莽操作;对器具薄弱部位进行三次打击,不应出现损坏;打击能量为0.5±0.04(nm)j;必要时,附加或加强绝缘应经受16.3条的电器强度试验;必要时,在新样品上重复冲击试验。21.101托盘在烤箱内或其长度的50%伸出在外时,不会从支架上掉落;当50%伸出在外时,托盘不应倾斜。21.102玻璃陶瓷或类似材料的灶面应经得起使用中可能产生的应力;试验后,表面不应开裂或破碎;经受16.3规定的电气强度试验

27、。162222.1结构器具标有ip代码的第一特征数字,应满足gb4208的有关要求。22.2驻立式器具应提供与电源全极断开的手段。可使用下述手段之一: 带插头的一条电源软线;序号标准章节检测项目及技术要求 符合24.3的一个开关; 在说明书中指出,提供一种在固定布线中的断开装置; 一个器具耦合器;打算与固定布线永久连接的带有电热元件的单相i类器具,如装有一个断开电热元件的单相开关或单极保护装置,则此开关或装置应与相线相连。22.3带有插脚的器具不应对插座强加过量的应力;施加扭矩不应超过0.25nm。22.4加热液体的器具和引起过度振动的器具不应提供直接插入插座用的插脚。22.5当触碰插头的插脚

28、时,无电击危险。22.6电气绝缘不受凝结水和泄漏液体的影响;ii类器具的电气绝缘不受软管断裂或密封泄漏的影响。22.7带有蒸汽发生器的器具应提供防止过压的安全措施。22.8对不借助工具就可以触及到的且在正常使用中可能被清洗的隔间,在清洗过程中其电气连接不应受到拉力。22.9绝缘、内部布线、绕组、整流子和滑环不暴露在油、油脂或类似的物质中;绝缘若暴露在油或油脂之类的物质中,应具有足够的绝缘性能。22.10非自复位控制器复位钮的设置和防护应使其不可能发生意外复位。22.11对电击、水或接触运动部件提供必要防护等级的不可拆卸零件应可靠固定;用于固定这类零件的钩扣搭锁应有一个明显的锁定位置;在安装或保

29、养期间可能被取下的零件上使用的钩扣搭锁装置,其固定性能应不劣化;进行规定的推、拉力及扭矩试验。22.12手柄、旋钮等应以可靠方式固定;开关或类似元件档位的手柄旋钮等应不能固定在错误的位置上;零件的外形不可能受到轴向拉力,则施加的力为15n;零件的外形可能受到轴向拉力,则施加的力为30n。22.13手柄在正常使用被抓握时,操作者的手不可能触及到那些温升超过对短时握持手柄所规定值的零件;盖及其柄应确保在打开或关闭时避免被蒸汽烫伤。22.14在正常使用或用户维护期间,不应有对用户造成危险的粗糙或锐利棱边;在正常使用或用户维护期间,不应有用户易触到的自攻螺钉等暴露在外的尖端。22.15柔性软线的贮线钩

30、或类似物应平整圆滑。22.16自动卷线器不应引起柔性软线护套的过分刮伤或损坏,导线断股,接触处的过分磨损;按规定,软线卷绕6000次;经受16.3的电气强度试验,试验电压为1000v。序号标准章节检测项目及技术要求22.17定距物不能从器具外面用手或用螺丝刀或扳手拆除。22.18载流部件和其他金属零件应能耐受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的腐蚀。22.19传动带不能用作电气绝缘。22.20应有效的防止带电部件与热绝缘的直接接触,除非这种材料是不腐蚀、不吸潮并且不燃烧的。22.21木材、棉花、丝绸、普通纸和纤维或吸水材料未经浸渍不能用作绝缘。22.22石棉不应使用在器具的结构之中;除非能充分防止被浸渍石棉或石

31、棉纤维尘埃进入空气中。22.23器具中不应使用含多氯代联苯的油类(pcb)。22.24裸露的电热元件应被充分支撑;即使断裂,电热导线也不可能与接地的金属部件或易触及的金属部件接触。22.25下垂的电热导线不能与易触及的金属部件接触。22.26在安全特低电压下工作的部件与其他带电部件之间的绝缘应符合双重或加强绝缘的要求。22.27用保护阻抗连接的部件之间应用双重或加强绝缘隔开。22.28与煤气管道有可导电性连接或与水接触的ii类器具的金属部件应通过双重或加强绝缘与带电部件隔开。22.29永久连接到固定布线的ii类器具,其结构应使器具在安装后仍保持所需的防触电保护等级。22.30起附加或加强绝缘作

32、用的部件应适当固定,使其不严重损坏不能拆下;或其结构应使它们不能被更换到一个错误的位置上,而且使得如果它们被遗漏,使器具变为不能工作,或是明显的不完整。22.31在附加和加强绝缘上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不应由于磨损而减小到低于29.1中规定的值;如果电线、螺钉等变松,附加或加强绝缘上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都不应减小到低于29.1中规定值的50%。22.32附加和加强绝缘的设计或防护,应防止灰尘和粉末的沉积;未紧密烧结的陶瓷材料、类似材料或单独的绝缘串珠,不应作为附加或加强绝缘使用;用于附加绝缘的天然或合成橡胶部件,应耐老化,或设置和尺寸不使爬电距离减小到低于29.1规定的值;高压氧罐试验在70的

33、温度下试验96h,室温下放置16h。22.33在正常使用中易触及的或可能成为易触及的导电性液体,不应与带电部件直接接触;导电性液体不应与ii类结构中的基本绝缘或加强绝缘直接接触。22.34操作旋钮、手柄、操作杆的轴不应带电,除非这些零件被取下后,轴是不易触及的。22.35在正常使用中握持或操纵的手柄、操作杆和旋钮在绝缘失效的情况下也不应带电;如果这些零件是金属制成的,并且它们的轴或固定装置在绝缘失效的情况下可能带电,则它们应该用绝缘材料充分地覆盖,或用附加绝缘将其易触及部分与它们的轴或固定装置隔开;驻立式器具中的那些非电气元件的手柄、操纵杆和旋钮,只要它们与接地端子或接地触点进行可靠连接,或用

34、接地的金属将它们与带电部件隔开,则本要求不适用。序号标准章节检测项目及技术要求22.36在正常使用中用手连续握持的手柄,其结构应使操作者的手在按正常使用抓握时,不可能接触金属部件,除非这些金属部件是用双重或加强绝缘与带电部件隔开。22.37ii类器具中的电容器不应与易触及的金属部件连接,除非符合22.42的要求;ii类器具中金属外壳电容器应用附加绝缘将其与易触及金属部件隔开,除非符合22.42的要求。22.38电容器不应连接在热断路器的两个触点之间。22.39灯座只能用于灯的连接。22.40打算工作时移动的电动器具和联合型器具,应装有一个控制电动机的开关。22.41水银开关应按要求安装。22.

35、42保护阻抗应至少由二个单独的元件构成;这些元件中的任何一个短路或开路都不应超过8.1.4中规定的值。22.43调节不同电压的器具,其调定位置不可能发生意外的变动。22.101水分和油脂的积聚不影响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22.102热断路器应为非自复位自动脱扣类型,并应能全极断开。22.103指示危险的灯、开关等应是红色的。22.104应保护铰链连接的盖,以防意外跌落。22.105可拆卸灶单元及其支架的结构应能防止灶单元围绕垂直轴线转动,并在其支架的所有可调整位置上都得到足够的支承;用铰链连接的灶单元应防止意外跌落;试验后,灶单元应不能转动或倒回其工作位置。22.106感应加热源应有充分的可视或

36、声音警示,表明控制装置处于“通”的位置。22.107装有感应加热源的器具在结构上应确保其输入功率限制在标出的或规定的输入功率值的120%以内。22.108便携式器具在结构上应能防止物体穿透底面引起的危险。22.109带有感应加热源的灶单元在结构上应确保在烹饪区放置一个小型金属物时,灶单元不会工作。172323.1内部布线布线槽应光滑,且无锐利棱边;导线应加以保护以防止接触毛刺、冷却用翅片等;金属上的导线孔应圆整或配有套管;应有效地防止布线与运动部件相接触。23.2带电部件上的绝缘串珠不能改变位置,并且不能安放在锐边或锐角上;柔性金属导管内的绝缘串珠应被装在一个绝缘套内。序号标准章节检测项目及技

37、术要求23.3彼此相互移动的电气连接和内部导线不应承受过度应力;柔性金属管不应引起导线绝缘的损坏;不应使用开式盘簧保护导线;用一个簧圈相互接触的盘簧来保护导线,则其内部应提供一个足够的绝缘衬层;10000次弯曲试验后无损坏;带电部件和金属部件之间经受1000v电气强度试验;毛细管弯曲试验;毛细管发生破裂,使器具不能工作。23.4内部布线应有足够的刚性而且牢靠固定。23.5内部布线绝缘应能经受住在正常使用中可能出现的电气应力;在导线和包裹在绝缘层外面的金属箔之间施加2000v电压,持续15min,不应击穿。23.6用作内部布线附加绝缘的套管,应以可靠的方式保持在位。23.7绿/黄双色线只应用于接

38、地导线。23.8铝线不能用于内部布线。23.9多股绞线在承受接触压力处,不应使用铅、锡焊;除非夹紧装置的结构能排除由于焊剂的冷流变而产生不良接触的危险。182424.1元件元件应符合有关iec标准中的安全要求。24.1.1用于无线电干扰抑制的固定安装式电容器:符合gb/t2693;小型灯座:符合e10灯座的要求;隔离变压器和安全隔离变压器:符合gb13028;用于ipx0型器具的器具耦合器:符合iec320;其他器具耦合器:符合iec309;自动控制器:除非与器具一起试验否则应符合gb/t14536.1;开关:除非与器具一起试验,否则应符合iec328。24.1.2自动控制器应符合gb/t14

39、536.1:附加试验按照gb/t14536.1-1998中的11.3.5至11.3.8以及第17章,以i型控制器进行试验,其工作循环次数为: 温控器:10000; 限温器:1000; 自复位热断路器:300; 非自复位热断路器:30。24.1.3开关在器具所发生的实际情况下进行试验;单独对开关按iec328,进行10000次工作循环试验;序号标准章节检测项目及技术要求在空载状态下工作的开关和只有借助工具才能工作的开关不经受iec328中第15和16章的试验,这也适用于互锁以使其不能在负载下动作的手动开关;不带这种互锁装置的开关要经受第16章试验持续100个工作循环。24.1.4标有其工作特性的

40、元件在器具使用中应与这些标志相符合;必须符合其他标准的元件,根据有关标准单独进行试验;元件在其标志限定的范围内使用,应按器具出现的情况进行试验;当元件没有标志或没有按其标志使用或没有iec标准时,应按器具出现的情况进行试验;表3中没有提到的元件作为器具的一部分来进行试验。24.1.5当器具在最小负载以1.1倍的额定电压供电时,与电动机绕组串联的跨越电容器的电压不超过电容额定电压的1.1倍;元件表。24.2在柔性软线上不应装有开关或自动控制器;不应装有在器具出现故障时引起固定布线中保护装置动作的装置;不应装有通过锡焊操作能复位的热断路器。24.3驻立式器具打算全极断开的开关应直接连接到电源接线端

41、子上,在每一极上有至少3mm的触点开距。24.4电热元件和特低电压电路的插头和插座应不能与符合gb1002或iec320的插头和插座或连接器和器具输入插口互换。24.5如果从电网直接供电会引起危险,则连接软线的插头和插座应不能与符合gb1002或iec320的插头和插座或连接器和器具输入插口互换。24.6与电网电源连接并且相对于器具的额定电压,其基本绝缘是不够充分的电动机应符合附录f的要求。192525.1电源连接和外部软线不打算永久性连接到固定布线的器具,应提供下述电源连接装置之一: 装有一个插头的电源软线; 至少与器具要求的防水等级相同的器具输入插口; 用来插入到输出插座的插脚。25.2器

42、具不应装有多于一个的电源连接装置;用于多种电源的驻立式器具可以装有多于一个的连接装置,在各电源连接装置之间施加1250v,持续1min的电气强度试验不应出现击穿。25.3打算永久性连接到固定布线的器具,应允许将器具固定在它的支撑物后,再进行电源线的连接;器具提供连接26.2规定的标称横截面积的固定布线电缆的一组接线端子;器具提供允许连接柔性软线的一组接线端子;序号标准章节检测项目及技术要求器具提供容纳在适合的隔间内的一组电源引线;器具提供允许连接适当类型的软缆和导管的一组接线端子和软缆入口、导管入口、成形孔或压盖;固定式器具和质量大于40kg的器具,应能在器具安装后再连接电源软线;用于与固定布

43、线永久性连接的接线端子如适用于电源软线的x型连接,则应装有符合25.16要求的软线固定装置;如果器具提供可连接柔性软线的一组接线端子,则这些端子应适用于电源软线的x型连接;说明书应提供电源软线的详尽资料。25.4额定电流不超过16a的器具,其软缆和导管入口外径尺寸应符合表8的规定;导管或软缆的引入不会影响对电击的防护或使爬电距离、电气间隙减小到低于29.1规定的值。25.5通过下述方法将电源软线安装到器具上; x型连接; y型连接; z型连接,如果特殊要求允许;x型连接:专门制备软线;x型连接不得使用扁平双芯箔线。25.6插头应只配一条柔性软线。25.7电源软线不应轻于普通氯丁橡胶或其他等效的

44、合成橡胶护套软线(iec 60245中57号)。25.8电源软线的标称横截面积应与表9相符,额定电流 (a);横截面积 (mm2)。25.9电源软线不应与器具的尖点或锐边接触。25.10i类器具中绿/黄双色线用于接地。25.11电源软线的导线在承受接触压力处不应通过铅锡焊将其合股加固;除非夹紧装置的结构使其不会因焊剂的冷流变而产生不良接触的危险。25.12将软线模制到外壳的局部时,电源软线的绝缘不应被损坏。25.13电源线引入孔应带有衬套或其结构使电源软线在穿入时没有损坏的危险。25.13.1引入孔衬套的形状应能防止电源软线损坏;引入孔衬套应为不可拆卸件。25.13.2在引入孔处,电源软线的导

45、线与器具外壳之间的绝缘应由导线的绝缘层和另加的绝缘构成: 对0类器具,至少有一层单独的绝缘; 对其他器具,至少有二层单独的绝缘;如果引入孔处的外壳是绝缘材料的,则只要求一层单独的绝缘;此单独绝缘的构成: 至少与符合gb5023.3或gb5013.4的电源软线护套等效; 对附加绝缘,为符合29.2要求的绝缘材料衬层或衬套。序号标准章节检测项目及技术要求25.14电源软线应具有防止过分弯曲的足够保护;弯曲试验:施加的力 (n);弯曲次数 ;该试验不应导致: 导线之间的短路; 任何导线的绞线丝断裂超过10%; 导线从它的接线端子上离开; 任何导线保护装置的松脱; 软线或软线保护装置在本标准意义内的损

46、坏; 断裂的线丝穿透绝缘层并且成为易触及的。25.15器具应有软线固定装置,使电源软线的连接处免除张力,扭矩和磨损;应不能将软线推入器具,达到能使软线或器具内部部件损坏的程度;电源软线的拉力、扭矩试验:该值按表10所示:拉力 (n);扭矩(非自动卷线器) (nm);软线的位移最大2mm,并且导线在接线端子内移动不超过1mm;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不应减小到低于29.1规定的值。25.16x型连接的软线固定装置,其结构和位置应使得: 软线的更换方便可行; 对如何免除张力和如何达到防扭绞是清楚的; 它们适合于不同类型软线; 如果软线固定装置的夹紧螺钉是易触及的,则软线不能触及到此螺钉,除非将其隔开;

47、用附加绝缘将软线与易触及金属部件隔开; 软线不用直接压在软线上的金属螺钉夹紧; 至少软线固定装置的一个零件被可靠地固定在器具上,除非它是特别制备软线的一部分; 如果适用,在更换软线时必须被操作的螺钉,不能用来固定其他元件; 如果迷宫式装置能被旁路的话,则仍然要经受25.15的试验; 对0类、0i类和i类器具:它们均应是绝缘材料的或带有绝缘衬层,除非软线绝缘的失效不会使易触及金属部件带电; 对ii类器具:它们应由绝缘材料制成,或如果是金属的,则要用附加绝缘将它们与易触及金属部件隔开。25.17对y型和z型连接,其软线固定装置应是能胜任其功能的。25.18只能借助工具才能触及到软线固定装置;或其结

48、构只能借助工具才能把软线装配上。25.19对x型连接,压盖不应作为便携式器具的软线固定装置来使用;将软线打成一个结或是用绳子将软线拴住都是不允许的。序号标准章节检测项目及技术要求25.20对y型连接和z型连接,其电源软线的导线应另有足够的绝缘。25.21为连接固定布线的电源软缆或x型连接的电源软线连接用空间,其结构应允许在安装任何盖罩之前能够检查导线处于正确的位置和连接,安装盖罩对导线无损坏的危险,即使导线松脱,也不能与易触及金属部件相接触;对便携式器具,应能防止无绝缘端头与易触及金属部件的任何接触,除非软线的端部使导线不可能滑出。25.22器具输入插口: 在插入或拔出期间,不应触及带电部件;

49、 连接器能无困难的插入; 器具不应被此连接器支撑; 如果外部金属部件的温升超过75k,则不应使用冷环境器具输入插口。25.23除另有规定之外,互连软线应符合电源软线的要求;必要时进行16.3的电气强度试验。25.24可拆卸的互连软线在连接断开时不应使易触及金属部件带电。25.25互连软线不借助于工具应无法拆下。202626.1.1外导线接线端子x型连接的器具和连接到固定布线的器具,应提供用螺钉、螺母或等效装置进行连接的接线端子;螺钉和螺母只能用于固定外导线;如果内部导线的设置使得在装配电源导线时其不可能被移位,则也可以用来夹紧内部导线。26.1.2x型连接的器具,其外导线的定位和固定不得仅依赖

50、于钎焊;带有挡板,仅靠钎焊连接外导线的器具即使导线从焊点脱开,带电部件和其他金属部件之间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也不应减小到低于29.1规定值的50%;对于y、z型连接的器具,可以使用钎焊、熔焊、压接和类似的连接方法;对于ii类器具导线的定位和固定不应单一地依赖于钎焊、压接或熔焊;带有挡板,单一依赖于钎焊、压接或熔焊的ii类器具,即使导线从接点脱开,带电部件和其他金属部件之间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也不应减小到低于29.1规定值的50%。26.2x型连接或连接固定布线的接线端子应能连接表11所规定横截面积的导线,额定电流 a,标称横截面积 mm2;如果使用专门制备的软线,则接线端子应适合于该种软线的连

51、接。26.3电源软线接线端子应适合于它们的使用目的;用螺钉夹紧的接线端子和无螺钉接线端子,不应用于扁平双芯箔线的连接,除非箔线的端头装有一个适合与螺钉接线端子一起使用的装置;对连接处施加5n的拉力试验。序号标准章节检测项目及技术要求26.4x型连接的接线端子和连接到固定布线用的接线端子应使其在夹紧装置被拧紧或松开时: 接线端子不松动; 内部布线不受到应力; 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不减小到低于29.1中规定的值。26.5x型连接的接线端子和连接固定布线用的接线端子,其结构应使其有足够的接触压力把导线夹紧在金属表面之间,而不损坏导线。26.6x型连接的接线端子,但用于专门制备软线的接线端子和连接到固定

52、布线的接线端子除外,应不要求导线的专门制备,其结构或放置应使得导线在拧紧夹紧螺钉或螺母时,不能滑出。26.7柱形端子的结构和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引入到孔中的导线端头是可见的;或使其超出螺纹孔的距离至少等于螺钉标称直径的一半或2.5mm两者中较大值。26.8用于连接固定布线的接线端子,包括接地端子,其位置应彼此靠近。26.9x型连接的接线端子,在盖子或外壳的一个部分取下后应是易触及的。26.10不借助工具应触及不到接线端子。26.11x型连接的接线端子在装配导线时,绞合导线中的一根导线丝滑出,不得出现带电件与易触及金属件意外连接的危险;对ii类结构部件,带电件和仅用附加绝缘与易触及金属部件隔开的金属件之间,不应存在意外连接的危险;绞合导线端头去掉8mm绝缘的脱出试验。212727.1接地措施0i类和i类器具的易触及金属部件应永久并可靠地连接到一个接地端子上;接地端子不应连接到中性接线端子;0类、ii类和iii类器具不应有接地措施。27.2用螺钉夹紧的接线端子应符合第26章的有关要求;无螺钉接线端子应符合gb13140.3的要求;用于连接外部等电位导线的接线端子,应允许连接2.56.0mm2的导线;并且不应用来提供器具不同部件之间的接地连续性;不借助工具不能松开这些导线;接线端子处夹紧装置应充分牢固,以防意外松动;驻立式器具应提供一连接外部等电位导体的连接端子;此端子应设置在便于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