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习题——呼吸衰竭_第1页
病理生理学习题——呼吸衰竭_第2页
病理生理学习题——呼吸衰竭_第3页
病理生理学习题——呼吸衰竭_第4页
病理生理学习题——呼吸衰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呼衰单5选1 ( 题下选项可能多个正确,只能选择其中最佳的一项 )1. 1 分 平静呼吸时呼吸运动的特点是A:吸气和呼气都是主动的B: 呼气是主动的,吸气是被动的C:吸气和呼气都是被动的D:吸气是主动的,呼气是被动的E: 吸气由吸气肌收缩所致,呼气由呼气肌收缩所致标准答案: D2. 1 分 下列关于人工呼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可通过周期性升高和降低外界气压的方式进行B:可通过周期性升高和降低肺内压的方式进行C: 口对口式人工呼吸为负压人工呼吸D:节律性地举臂压背为负压人工呼吸E: 节律性挤压胸廓为负压人工呼吸标准答案: B3. 1 分 维持胸膜腔内负压的必要条件之一是A: 呼吸道存在一定阻力

2、B :胸膜腔的密闭状态C:肺内压低于大气压D:吸气肌收缩E: 呼气肌收缩标准答案: B4. 1 分 下列哪种情况下,胸膜腔内压可高于大气压A:保持呼吸道通畅,用力吸气B:保持呼吸道通畅,用力呼气C:关闭声门并用力吸气D:关闭声门并用力呼气E: 正常呼吸时,用力呼吸标准答案: B5. 1 分 以下关于肺表面活性物质作用生理意义的描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降低吸气阻力B:减少肺组织液生成,防止肺水肿C:有助于维持肺泡的稳定性D:降低表面张力E: 降低肺顺应性标准答案: E6. 1 分 在肺部,气体扩散速率与下列哪个因素成反比关系A: 气体分压差B:气体扩散面积C:该气体在血浆的溶解度D :气体扩散

3、距离E: 温度标准答案: D7. 1 分 下列关于通气 / 血流比值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安静时正常值为 0.84B:通气/血流比值下降,意味着发生功能性动-静脉短路C :通气/血流比值增大,意味着肺泡无效腔增大D:直立位时,肺尖部的通气/血流比值大于肺下部E:通气/血流比值小于0.84,不利于肺换气,大于0.84时,则利于肺换气 标准答案: E8. 1 分 完整的呼吸过程是指A: 肺通气功能B:肺换气功能C:细胞呼吸功能D:内、外呼吸功能E:内、外呼吸功能及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标准答案: E9. 1 分 关于呼吸衰竭说法最合适的是A: 通气障碍所致B: 换气障碍所致C:V/Q 比例失

4、调所致D:外呼吸严重障碍所致E:内呼吸严重障碍所致标准答案: D10. 1分成人在吸入气氧含量(FiO2)不足20%寸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是:A:PaO2<8.0kPa (1kPa=7.5mmH)B:PaO2> 6.67 kPaC:PaO2< 9.3 kPaD:RFI (呼吸衰竭指数)w 300E:PaO2<8.0 kPa 伴有 PaCO2>6.67 kPa标准答案: D11. 1分在海平面条件下,诊断成年人有呼吸衰竭的根据之一是PaO2值A:<5.3 kPa (40mmHg)B:<6.7 kPa (50mmHg)C:<8.0 kPa (60mmH

5、g)D:<9.3 kPa (70mmHg)E:<10.6 kPa (80mmHg)标准答案: C12. 1分以PaO2<60mm为在海平面条件下吸入室内空气时诊断呼吸衰竭的标准是根据 A:临床经验制定的B:此时外周感受器方可被缺氧刺激兴奋C:此时会引起酸中毒D:此时中枢神经系统开始出现不可逆性变化E:氧离曲线特性,在此时SaO2显著下降,组织将严重缺氧 标准答案: E13. 1 分海平面条件下, I 型呼吸衰竭血气诊断标准一般为A:PaO2< 4.0kPa (30mmHg)B:PaO2< 5.3 kPa (40mmHg)C:PaO2< 6.7kPa (50m

6、mHg)D:PaO2< 8.0kPa (60mmHg)E:PaO2<8.0 kPa (60mmHg) , PaCON6.7 kPa (50mmHg) 标准答案: D14. 1分海平面条件下,U型呼吸功能不全诊断指标是A:PaO2< 8.0kPa (60mmHg)B:PAO2<8.0kPa (60mmHg)C:PACO26.7 kPa (50mmHg)D:PaO2<6.7kpa , PaCO2> 8.0kPaE:PaO2<8.0 kPa (60mmHg) , PaCO>6.7 kPa (50mmHg) 标准答案: E15. 1 分呼吸衰竭最常见病因

7、是A: 上呼吸道急性感染B :炎症使中央气道狭窄、阻塞C :过量麻醉药、镇静药应用D:肺栓塞E:慢性阻塞性肺疾患标准答案: E16. 1 分引起限制性通气不足的原因之一是A: 白喉B:支气管哮喘C:气管异物D:多发性肋骨骨折E:肺泡水肿标准答案: D17. 1 分限制性通气不足引发呼衰的机制A:中央气道阻塞B:外周气道阻塞C:肺泡膜面积减小,膜厚度增加D :肺泡扩张受限制E: 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标准答案: D18. 1 分 阻塞性通气不足引发呼衰的机制A: 肺顺应性降低B: 气道狭窄或被压迫C:非弹性阻力增加D:肺泡扩张受限制E: 气流形式 标准答案: B19. 1 分 下列哪种情况会造成

8、阻塞性通气不足?A:肋间神经炎-呼吸肌活动障碍B:结核性胸膜炎-胸廓顺应性降低C:肺纤维化-肺顺应性降低D :支气管炎症分泌物增多 -气道阻力增加E:肺水肿-弥散障碍标准答案: D20. 1 分 影响气道阻力增加最主要因素是A: 气道内径B:气道长度和形态C:气体密度和粘度D:气流速度E:气流形式标准答案: A21. 1 分 外周气道阻塞是指气道内径小于多少的小支气管阻塞? A:<0.5mmB:<1.0mmC:<1.5mmD:<2.0mmE:<2.5mm 标准答案: D22. 1 分 胸内中央型气道阻塞可发生A: 呼气性呼吸困难B:吸气性呼吸困难C:呼气吸气同等困

9、难D:呼气吸气均无困难E:阵发性呼吸困难标准答案: A23. 1 分 喉部发生炎症、水肿时,产生吸气性呼吸困难的主要机制是A:吸气时气道内压低于大气压B: 吸气时胸内压降低C:吸气时肺泡扩张压迫胸内气道D:小气道闭合E: 等压点上移至小气道 标准答案: A24. 1 分 慢性阻塞性肺疾患产生呼气性呼吸困难主要机制是 A: 中央性气道阻塞B:呼气时气道内压大于大气压C:胸内压升高压迫气道,气道狭窄加重D:肺泡扩张,小气道口径变大,管道伸长E: 小气道病变阻力增加,等压点移向小气道 标准答案: E25. 1 分 反映总肺泡通气量变化的最佳指标是A: 肺潮气量B:PaO2 值C:PaC02值D:PA

10、02值E: 肺泡氧分压与动脉血氧分压差值 标准答案: C26. 1 分 通气功能障碍时,血气变化的特点为A:PaO2下降B:PaO2下降,PaCO下降C:PaO2下降,PaCO升高D:PaO2正常,PaCO升高E:PaO2下降,PaCO正常标准答案: C27. 1 分 胸膜广泛增厚的病人可发生A: 限制性通气不足B :阻塞性通气不足C :气体弥散障碍D:功能分流增加E :真性分流增加 标准答案: C28. 1 分 肺水肿病人仅在运动时产生低氧血症,是由于A: 肺泡膜呼吸面积减少B:肺泡膜增厚C:肺泡膜两侧分压差减小D:血液和肺泡接触时间过于缩短E:等压点向小气道侧移动 标准答案: D29. 1

11、 分 肺内功能性分流是指A:部分肺泡通气不足B: 部分肺泡血流不足C: 部分肺泡通气不足而血流正常D: 部分肺泡血流不足而通气正常E: 肺动静脉吻合支开放 标准答案: C30. 1 分 死腔样通气是指A: 部分肺泡血流不足B: 部分肺泡通气不足C: 部分肺泡通气不足而血流正常D: 部分肺泡血流不足而通气正常E: 生理死腔扩大 标准答案: D31. 1 分 真性分流是指A: 部分肺泡通气不足B: 部分肺泡血流不足C:肺泡完全不通气但仍有血流D:部分肺泡完全无血流但仍有通气E: 肺泡通气和血流都不足标准答案: C32. 1分正常人PA02各高于PaO2的主要原因是A:生理性通气/血流比例不协调B:

12、 功能性死腔增多C:功能性分流增多D:解剖分流增多E: 正常静息时仅部分肺泡参与气体交换 标准答案: A33. 1 分 因部分肺泡通气 /血流比例大于 0.8 而发生呼吸衰竭可见于 A: 肺不张B: 肺水肿C :肺动脉栓塞D: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E: 支气管肺炎 标准答案: CPaO2,34. 1分为了解患者肺泡换气功能,给予100%氧,吸入15min,观察吸纯氧前后的 如变化不大,属下列何种异常?A: 功能性分流B: 解剖性分流C:弥散障碍D:死腔样通气E:通气障碍标准答案: B35. 1 分 呼吸衰竭伴发右心衰竭的机制主要是A:外周血管扩张、阻力降低,静脉回流量增加B: 慢性缺氧所致血量增多

13、C:血液粘滞性增高D:肺泡气氧分压降低引起肺血管收缩E:肺小动脉壁增厚、管腔狭窄标准答案: E36. 1 分 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中下列何种细胞在呼吸膜损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A:肺胞I型上皮细胞B:肺胞U型上皮细胞C:中性粒细胞D:单核细胞E:巨噬细胞标准答案: C37. 1 分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主要发病机制是A :致病因子损伤肺泡 - 毛细血管膜B:致病因子损伤肺泡上皮细胞C:致病因子损伤血管内皮细胞D :血小板聚集形成微血栓E:中性粒细胞释放氧自由基、蛋白酶损伤肺泡-毛细血管膜 标准答案: E38. 1 分慢性阻塞性肺疾患发生呼吸衰竭的中心环节是A: 肺顺应性下降B:支气管粘膜水

14、肿C: 有效肺泡通气量减少D:小气道阻塞E:肺组织弹性下降标准答案: C39. 1 分 呼吸衰竭引起的缺氧类型是A: 循环性缺氧B:低张性缺氧C:组织性缺氧D:血液性缺氧E: 组织性缺氧 +血液性缺氧标准答案: B40. 1 分 不能引起呼吸衰竭而致机体缺氧的是A: 气道阻塞B:支气管哮喘C:贫血D :胸膜纤维化E: 严重胸廓畸形 标准答案: C41. 1 分 呼吸衰竭时最常发生的酸碱平衡紊乱是A: 代谢性酸中毒B: 呼吸性酸中毒C:代谢性碱中毒D :呼吸性碱中毒E: 混合性酸碱紊乱标准答案: E42. 1 分 某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分析结果:血 15mmol/L,问并发何种酸碱平衡紊乱?A:急性

15、呼吸性酸中毒B: 慢性呼吸性酸中毒C:急性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D:代谢性酸中毒E:慢性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标准答案: CpH 7.02 ,PaCO260mm,HgPaO237.5mmH,gHCO343. 1分中枢神经系统出现不可逆性损害的 PaO2值为A:PaO2< 8.0kPa(60mmHg)B:PaO2< 6.7kPa(50mmHg)C:PaO2< 5.3kPa(40mmHg)D:PaO2< 4.0kPa(30mmHg)E:PaO2< 2.7kPa(20mmHg)标准答案: E44. 1 分呼吸衰竭导致肺性脑病发生的最关键的是A: 缺氧使脑血

16、管扩张B:缺氧使细胞内ATP生成减少C:缺氧使血管壁通透性升高D:缺氧使细胞内酸中毒E:CO2分压升高使脑血流量增加和脑细胞酸中毒 + 缺氧 标准答案: E45. 1 分呼吸衰竭发生肾功能不全的最重要机制是A: 缺氧直接损伤肾脏功能B:反射性肾血管收缩C:并发心功能不全D:并发DICE: 并发休克标准答案: B46. 1 分 肺原性心脏病的主要发病机制是A:用力呼气使胸内压升高,影响心脏舒张功能B: 用力吸气使胸内压降低,使心脏外负压增加,增加右心收缩负荷C :缺氧、酸中毒导致肺小动脉收缩D :血液粘度增加E: 肺毛细血管床大量破坏标准答案: C47. 1 分 肺动脉栓塞患者发生呼衰是由于A:

17、 功能性分流B: 死腔样通气C:弥散障碍D:通气功能障碍E:肺内真性分流增加标准答案: A48. 1 分 氧疗对下列哪种情况引起的病变无效A: 通气障碍B: 气体弥散障碍C:功能性分流D:死腔样通气E:肺动-静脉痿标准答案: E49. 1 分 下列哪一项不是弥散障碍的特点A :可因肺泡膜面积减少引起B:可因肺泡膜厚度增加引起C:常在静息时就可引起明显的 PaO2降低D:PaCO2正常甚至低于正常E:严重时尤其在肺血流加快时可引起 PaO2降低标准答案: C50. 1 分有关肺泡通气 / 血流比例失调下列哪一项不正确A:可以是部分肺泡通气不足B:可以是部分肺泡血流不足C:是肺部病变引起呼吸衰竭的

18、最重要机制,此时肺总通气量可以不减少D:常引起PaO2降低,而PaCO2不增加E:可见于气管阻塞,总肺泡通气量下降而肺血流量未减少时 标准答案: E51. 1 分 下列哪一项与“功能性分流”不符A: 又称静脉血掺杂B:是部分肺泡通气明显降低而血流未相应减少所致C:正常人肺也有功能性分流D:肺不张时也引起功能性分流E:功能性分流部分的静脉血不能充分动脉化而PaO2降低,PaC02增加标准答案: D52. 1 分 下列哪一项与“死腔样通气”不符A: 明显增多时可引起呼吸衰竭B: 是部分肺泡血流不足而通气未相应减少所致C:正常人肺没有死腔样通气D:可见于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时E:是因大量肺泡为死腔样通

19、气,其余肺泡的血流多而通气少,因此PaO2降低标准答案: C53. 1 分 慢性 II 型呼吸衰竭病人输氧原则是A: 慢速输入高浓度纯氧B: 间歇输入低浓度氧C :正压输入低浓度氧D:持续低流量低浓度给氧E :持续高流量高浓度给氧 标准答案: D54. 1 分 呼吸衰竭引起肺动脉高压的最主要机制是A: 血液粘滞性增高B: 缺氧所致血量增多C:肺泡气氧分压降低引起肺血管收缩D:外周血管扩张血液回流增加E:肺小动脉壁增厚 标准答案: C55. 1分严重U型呼吸衰竭病人宜低浓度氧疗这是由于A:PaO2低于60mmH(1mmHg=0.133kP)对化学感受器作用才明显B:PaO2为30mmH时肺通气量

20、最大C:PaC02超过80mmH©寸呼吸运动主要靠低氧刺激D:缺氧对呼吸中枢抑制作用大于反射兴奋作用E:低浓度氧疗能增强呼吸动力标准答案: C56. 1 分呼吸衰竭产生胃溃疡、胃出血的基本机制错误的是A :胃粘膜屏障作用降低B:减弱胃壁细胞碳酸酐酶活性C:胃酸分泌增多D:使胃壁血管收缩E:合并DIC标准答案: B57. 1分患者部分肺泡血流不足时造成全肺产生PaO2 CaO2显著降低,而PaCO2变化可正常、降低或升高,关于其机制论述不正确的是A:病变区肺泡VA/Q可低至0.1以下B:病变区肺泡VA/Q可高达10以上C:病变区PaO2但氧含量没有显著升咼D:健肺区VA/Q低于正常E:

21、 氧离曲线和二氧化碳解离曲线特性 标准答案: A 串5选1 (每组2题共用题干,每题仅一个最佳答案 )患者,女, 65 岁。支气管炎病史 21 年,近 1 周咳嗽、咳黄痰加重伴呼吸困难 2 天,口唇发绀。血气分析:pH 7.35 , PaO256mmHg°aCO2为 46mmHg58. 2 分 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该患者呼吸衰竭类型应为A: I型呼吸衰竭B: U型呼吸衰竭C:川型呼吸衰竭D:中枢性呼吸衰竭E: 慢性呼吸衰竭标准答案: B59. 2 分 患者口唇发绀,因为体内A: 氧合血红蛋白增多B :脱氧血红蛋白增多C :高铁血红蛋白增多D:肌红蛋白增多E: 高铁血红蛋白增多 标准答案

22、: B60. 2 分 该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其最主要原因在于A:气管痉挛、管壁肿胀导致的通气不足B:中枢呼吸抑制C :肺泡膜面积减少D:解剖分流增加E: 肺泡损伤标准答案: A61. 2 分 关于该患者因肺部病变可能引起的机体代谢功能改变,错误的A:缺氧一代谢性酸中毒B:呼吸加深加快一呼吸性酸中毒C:肺部病变,肺动脉高压一右心衰竭D:神经中枢缺氧一肺性脑病E:缺氧损伤肾脏一器质性肾功能衰竭标准答案: E62. 2 分 如果给患者吸氧,下列哪种方案最为合适A: 吸入纯氧B: 高浓度高流量吸氧C:高浓度低流量吸氧D:低浓度低流量吸氧E:高压氧治疗标准答案: D 患者男性, 77岁,因咳嗽、咳痰、喘憋加

23、重伴发热 3天入院。患者 20年前开始反复发作咳嗽、咳痰并有时伴喘憋,冬季加重。体格检查:体温38.9 C,脉搏109次/分,呼吸26次/分,口唇、指尖部皮肤发绀,胸廓略呈桶状,肋间隙稍增宽,双肺呼吸音粗并可闻及大量痰鸣音,双下肢凹陷性水肿。辅助检查:白细胞 13.9 X 109/L,红细胞6.0 X 1012/L ; pH7.14, PaO2 42mmHg PaC02 80mmH胸透提示双肺纹理加重,右下肺片絮状阴影;超声显示 右心扩大。63. 2 分 根据上述该患者出现了缺氧 , 其缺氧类型应为A: 低张性缺氧B: 血液性缺氧C:组织性缺氧D:等张性缺氧E:A+B标准答案: A64. 2

24、分 该患者出现缺氧的主要原因是A: 吸入气氧分压下降B: 严重贫血C :静脉血直接流入动脉血D :肺换气障碍E :肺通气障碍 标准答案: E65. 2 分 患者出现双下肢凹陷性水肿主要是由于A: 长期肺部病变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B:长期肺部病变导致近曲小管重吸收增多C :长期肺部病变影响到心脏功能而引起D:长期肺部病变导致远曲小管重吸收增多E:长期肺部病变导致淋陈巴回流障碍标准答案: C66. 2 分 根据上述患者出现的呼吸衰竭应为A: I型呼吸衰竭B: U型呼吸衰竭C:川型呼吸衰竭D:低氧血症E :以上均错 标准答案: B67. 2 分 根据上述患者已出现心力衰竭,其类型应为A: 轻度心力衰

25、竭B:高输出量性心力衰竭C:右心衰竭D :左心衰竭E: 全心衰竭标准答案: C组5选1 (每组试题与 5个共用备选项配对 ,可重复选用,但每题仅一个正确 )68. 1分I型呼吸衰竭的血气诊断标准是A:PaO2< 8.0kPa(60mmHg)B:PaO2< 6.7kPa(50mmHg)C:PaO2<8.0kPa(60mmHg) PaCO2>6.7kPa(50mmHg)D:PaCO2> 8.0kPa(60mmHg)E:PaCO2> 6.7kPa(50mmHg)标准答案: A69. 1分U型呼吸衰竭的血气诊断标准是A:PaO2< 8.0kPa(60mmHg)B:PaO2< 6.7kPa(50mmHg)C:PaO2< 8.0kPa(60mmHg),PaCO2>6.7kPa(50mmHg)D:PaCO2> 8.0kPa(60mmHg)E:PaCO2> 6.7kPa(50mmHg)标准答案: C70. 1 分通气障碍的血气变化主要是A:PaO2下降B:PaCO2升 高C:PaO2下降,PaCO升高D:PaO2正常,PaCO升高E:PaO2下降,PaCO正常标准答案: C71. 1 分换气障碍的血气变化主要是A:PaO2下降B:Pa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