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henever you do something, think about it.通用参考模板(页眉可删)一年级下册教学教学计划范文汇总9篇 一年级下册教学教学计划 篇1一、指导思想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和爱国教育,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引导学生从小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二、基本情况一(3)班共有学生 48 人,其中男生24人,女生24人,他们大部份都是独生子女,受到家人的百般呵护,在各方面都存在不良的行为习惯,对他们的思想进行教育是件不容易的事。三、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全书共有五个单元,包括我上学了、上学路上、我的同学和老师、家里的我、大
2、自然真美丽。每个单元又分为三个主题,其中第四单元有四个主题。2、教学要求1) 知道生活、学习中常常会有不顺心的事,有困难,不要怕。2)知道初步的健康常识,养成正确的坐、立、走姿势和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3)学会自己照顾自己,知道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危险,知道最基本的紧急求助和自救办法。4) 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5) 感受身边环境对自己生活的影响。四、教学重点难点1) 培养学生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恒心和毅力。2) 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积极向上的情感和态度。3)引导孩子了解生活中基本的健康安全常识,引导孩子学会生活,保护自我。4)培养孩子热爱家乡的情情感,让学生从小形成关注家乡,为建设家乡做好准
3、备。5)让学生感受身边环境对自己生活的影响,能爱护家庭和公共环境卫生,节约水、电、纸张等资源。6) 初步培养学生积极上进的生活态度。7) 使学生从小懂得珍爱生命,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五、课时安排1.春天 你好 3课时2.我和小苗一起长 3课时3 春游去 3课时4.让疾病走开 3课时5 护眼基本常识 3课时6.我会爱护牙齿 3课时7.吃的学问多 3课时8.瞧我多精彩 3课时9.戴上红领巾 3课时10.我们的节日 3课时11.世界儿童是一家 3课时12.说说我们班 3课时13 技能 3课时14.今天我值日 3课时15.装扮我们的教室 3课时一年级下册教学教学计划 篇21:适应新生活一年级下册是在
4、学生基本适应了校园新生活的基础上,针对这一时期学生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现实问题好习惯缺失,引导学生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形成稳定的生活方式。“养成好习惯”不仅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也是本册的核心教育主题。这里的生活,是一个整体的视角,包括:日常生活的好习惯,学习的好习惯,与大自然、家人、同侪共在的好习惯。好习惯,是一个美好自我形象在学生身上的具体化,从好习惯的养成开始,为学生追求美好自我启航。循着这一发展阶段学生的心理亲近程度,本册的单元设计分为儿童与自我(日常生活与学习)、儿童与大自然、儿童与家人和伙伴。之所以把儿童与大自然的话题安排在第二单元,是因为这一时间我国多数地区正值春天,引导学生体会自然
5、中的生命与成长,可谓“学逢其时”。在“养成好习惯”这一教育主题下,本书体现了“共在”这一核心的价值观。共在,是一种与自己、与自然、与他人、与自己所在的世界共生共存、相互依赖、相互支撑的状态。“共在”的观念,贯穿于整套教材中,是本套教材的核心价值观念之一。渗透这一价值观,目的是要引导孩子逐步超越自我中心、单子式个体的思维与存在方式,成为与所在世界和谐共处的主体。2:主要的道德学习方式及建议向生活学习道德内在于生活之中,是生活的构成性要素。道德和做人的学习,不同于一般的书本学习,必须是在生活中向生活学习。这是21世纪以来德育课程改革的主导思路,日渐成为德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的共识。因此,向生活学习,
6、也是本书主导的道德学习方式。向生活学习,包括生活的三个时间维度:过去的生活、当下的生活与未来的生活。教材中有很多环节,请学生讲述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呈现或者分享他人过去的生活情境。这样的设计不只是为了导课的需要,也不只是因为从已有经验出发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引导学生回忆、整理已有的生活经验,提取其中有道德价值的东西,学会将“回望”作为向生活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使其在不知如何、不知对错时,能想一想自己过去的经验、同学的经验,从中找到当下的出路。这是一种生活的反刍,而道德意义正是在这种反刍与回味中呈现的。教材中也有很多现场的活动体验,包括表演、游戏、制作等,这都是引导学生向当下生活学习的设计。向当
7、下的生活学习,包括着用心生活的引导,即引导学生用心体会每一个当下,发现生活中内在的道德意蕴,理解道德对于生活的构成性影响。教材中还有一些设计,主要安排在学期结束前或某个课程的结尾,引导学生规划与设计未来,这是一种面向未来生活的教育。未来生活是理想的代称,是经由过去与当下而连接的,是以未来作为目标,与过去一起规定当下的存在状态。由上可见,向过去的生活学习,服务于当下问题的解决,服务于当下儿童的道德困惑,服务于对更美好的未来的憧憬。对儿童当下生活的指导,也不是与过去与未来割裂的,而是统一的,是为了儿童道德意义生活的持续成长。而未来总是出现在当下的话语中,出现在对过去的反思中。就这样,道德的意义在儿
8、童对生活的'过去、当下与未来的反思、学习和向往中呈现出来。在活动中领悟生活是日常的,是很难完全按照计划生成的。教育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在于总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一些教育和教学活动,使儿童通过所设计的活动体验而获得成长,这是教育生活不同于日常生活的特性。因而,本教材通过多样的活动栏目,设计了很多现场体验活动。作为低年段儿童道德学习的重要方式,现场教育体验活动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促进儿童的道德成长。首先,低年段儿童还没有形成自觉的生活反思意识,在生活情境中对道德意义的即时性理解与领悟还有待形成。教育中的现场活动体验,更多是对儿童道德敏感性的培养。通过典型活动的设计,帮助他们逐步形成在活动
9、中发现道理与道德意义的敏感性与能力。例如,本册教材第2课的这样真精神,第6课的走,看花看草去,第8课的大自然中的快乐,第11课的送“小伙伴”回家,第12课的再来学一招,第13课的大家一起欢乐多,第15课的快乐地分享,第16课的有人帮,不一样等活动环节的设计,都是引导学生学会发现生活中的意义。其次,道德在生活中的内隐性存在,使身在其中的人形成道德无意识状态,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而在某些特殊情境下,如道德两难情境、紧急情境和任务驱动的情境下,道德意义与价值则更容易显现出来。教育体验活动往往会设计上述比较典型的情境,向学生再现这种道德存在状态,并对其进行现场引导。这种体验活动能够
10、产生教育的效果,如本册教材第2课的我们天天有精神,第8课的大自然中的礼物大自然中的快乐大自然的语言,第10课的家人的爱藏在哪里相亲相爱一家人肩头上的爱,第12课的干点家务很不错,第13课的大家一起欢乐多,第16课的有人帮,不一样等环节的设计就是为了实现这样的教育意图。最后,在特殊现实生活情境中所需要的包含道德原则的实践智慧,如逃生、救护等,虽不能够让儿童在现实生活情境中学习,但教育的现场活动体验,在某种意义上却起到提前准备的作用。模拟特定情境,通过演习的方式教学生学会妥善处理类似问题,以避免在现实生活中遭遇突发情况时付出不必要的代价。如第5课的风儿的“脾气”中“台风中的自我保护”,第6课的花草
11、面前要小心,第7课的别让自己受伤害,第14课的我要求助吗等中提到的危险情境等。榜样学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榜样学习是人类学习,特别是意义获得与领悟的重要方式。这不仅是因为榜样如镜子一样,可以让人更好地进行对照式自我反思,还因为榜样有示范作用,有引起人模仿的驱动力。实际上,榜样学习是21世纪课程改革前中国德育最常用的道德教育方式。无数榜样故事,承载着人类精神,并将其代代传承,这一点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古希腊荷马史诗中的英雄,中国包括尧、舜、禹传说在内的各种榜样人物形象等,都是推动人类精神前进的动力。榜样,不论真实与虚拟,都可以成为人类自我激励的源泉。榜样的言行,能够将人的理想存在状态具体化,
12、因而对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的儿童特别适用。但是,在以前的榜样教育中,的确存在着问题:榜样过于成人化,事迹过于极端化,脱离儿童日常生活与理解能力,强调模仿、忽视反思等。在反思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本册教材依然将榜样学习作为低年段儿童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本册教材中的榜样学习方式,一是体现在大量的绘本故事中,主要是接近日常生活中好儿童的榜样,二是强调同学之间互为榜样的学习意识,特别是建立一种同学间共同成长、相互支持的观念,改变传统上到学校只向教师学习的观念。如第1课的镜子里的我保持整洁有办法,第4课的怎样才能不马虎环节,就突出同学间的示范与相互学习。第四单元我们在一起,更是以一个主题单元的方式,强调与身
13、边的人共在、乐群、分享、互助和共同进步的教育理念。批判反思批判反思是道德理性的基本能力,它使人能够在现实情境中有向善的姿态与可能。依据批判与反思的对象,批判反思可以分成不同的层次,核心是对某种“道德权威”的超越,如成人(特别是家长及行业)权威,他人(主要指同龄人)权威、习俗(包括法律、法规)权威等。作为道德学习方式的批判反思,除了指向外在的道德权威的超越外,也是一种道德生活的方式,主要指明辨是非善恶,依据善的原则进行的自我批判与反思,即荀子所讲的“日参省乎己”。对低年段儿童而言,主要是引导他们形成自我批判与反思的意识,形成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一年级下册教学教学计划 篇3一、整体目标:1、体验自
14、主策划、自主活动的愉快,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变化,并初步开始计划自己的生活和行为。2、在班集体中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与同学合作,共同做大家商量好的事。3、能注意到周围环境中的变化,并能通过动手做而获得有关知识和经验。4、学会与季节变化相适应的简单保健和安全常识,并在生活中运用。二、教学重点:1、健康、安全地生活了解并运用简单的健康、安全的生活常识,能辨别好的和不好的生活习惯,并开始在生活中有意识的要求自己。2、愉快、积极的生活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自主策划、自主活动的乐趣;为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感到自豪,对二年级的学习和生活充满信心和向往之情。3、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爱护周围的自然环境,节约资源
15、;关爱他人,了解常见的职业,并对为自己生活服务的人充满感激之情;了解作为二年级小学生的责任,并乐于去承担。4、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对周围的动植物、自然现象有好奇心,并能通过一些简单的假设和验证进行探索;能有创意地利用废旧材料来丰富自己的生活和活动。三、教材结构:本册教材由五个单元活动组成,每个单元包含若干个主题活动。第一单元新学期,你好主题一寒假生活交流会主题二春节知多少主题三新的学期新的我第二单元春天来了主题一春天在哪里主题二我们播种春天主题三和春天一起玩主题四春天的盛会第三单元欢乐总动员主题一“六一”大策划主题二“六一”大行动主题三开心“六一”第四单元我要上二年级了主题一我的这一年主题二二
16、年级生活怎么样第五单元暑假来了主题一怎样过暑假主题二健康、安全要记牢一年级下册教学教学计划 篇4一、指导思想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和爱国教育,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引导学生从小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二、基本情况全班共有学生 50 人,其中男生 30 人,女生 20 人,他们大部份都是独生子女,受到家人的百般呵护,在各方面都存在不良的行为习惯,对他们的思想进行教育是件不容易的事。三、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全书共有五个单元,包括我上学了、上学路上、我的同学和老师、家里的我、大自然真美丽。每个单元又分为三个主题,其中第四单元有四个主题。2、教学要求1)
17、 知道生活、学习中常常会有不顺心的事,有困难,不要怕。2) 知道初步的健康常识,养成正确的坐、立、走姿势和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3) 学会自己照顾自己,知道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危险,知道最基本的紧急求助和自救办法。4) 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5) 感受身边环境对自己生活的影响。3、教学重点难点1) 培养学生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恒心和毅力。2) 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积极向上的情感和态度。3) 引导孩子了解生活中基本的健康安全常识,引导孩子学会生活,保护自我。4) 培养孩子热爱家乡的情感,让学生从小形成关注家乡,为建设家乡做好准备。5) 让学生感受身边环境对自己生活的影响,能爱护家庭和公共环境卫生
18、,节约水、电、纸张等资源。6) 初步培养学生积极上进的生活态度。7) 使学生从小懂得珍爱生命,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4、教材的编排特点1) 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教材内容的主要源泉。2) 重视生活情感的陶冶。3) 教材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4) 课堂从教师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不局限于课堂内的教学活动,而是体现课前、课中、课后,校内外连续,完整的活动过程。四、教学措施1、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创设宽松、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2、尊重学生的差异,关注“边缘儿童”,对学生进行开放性的、发展性的、鼓励性的评价,帮助他们感受成长的愉悦。3、与学生平等对话
19、,倾听他们的需要。4、尊重学生的体验和判断。五、课时安排第一单元 我上学了 四课时第二单元 上学路上 四课时第三单元 我的同学和老师 四课时第四单元 家里的我 五课时第五单元 大自然真美丽 四课时一年级下册教学教学计划 篇51:适应新生活一年级下册是在学生基本适应了校园新生活的基础上,针对这一时期学生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现实问题好习惯缺失,引导学生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形成稳定的生活方式。“养成好习惯”不仅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也是本册的核心教育主题。这里的生活,是一个整体的视角,包括:日常生活的好习惯,学习的好习惯,与大自然、家人、同侪共在的好习惯。好习惯,是一个美好自我形象在学生身上的具体化,从
20、好习惯的养成开始,为学生追求美好自我启航。循着这一发展阶段学生的心理亲近程度,本册的单元设计分为儿童与自我(日常生活与学习)、儿童与大自然、儿童与家人和伙伴。之所以把儿童与大自然的话题安排在第二单元,是因为这一时间我国多数地区正值春天,引导学生体会自然中的生命与成长,可谓“学逢其时”。在“养成好习惯”这一教育主题下,本书体现了“共在”这一核心的价值观。共在,是一种与自己、与自然、与他人、与自己所在的世界共生共存、相互依赖、相互支撑的状态。“共在”的观念,贯穿于整套教材中,是本套教材的核心价值观念之一。渗透这一价值观,目的是要引导孩子逐步超越自我中心、单子式个体的思维与存在方式,成为与所在世界和
21、谐共处的主体。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整体使用建议1:主要的道德学习方式及建议向生活学习道德内在于生活之中,是生活的构成性要素。道德和做人的学习,不同于一般的书本学习,必须是在生活中向生活学习。这是21世纪以来德育课程改革的主导思路,日渐成为德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的共识。因此,向生活学习,也是本书主导的道德学习方式。向生活学习,包括生活的三个时间维度:过去的生活、当下的生活与未来的生活。教材中有很多环节,请学生讲述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呈现或者分享他人过去的生活情境。这样的设计不只是为了导课的需要,也不只是因为从已有经验出发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引导学生回忆、整理已有的生活经验,提取其中有道德价值
22、的东西,学会将“回望”作为向生活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使其在不知如何、不知对错时,能想一想自己过去的经验、同学的经验,从中找到当下的出路。这是一种生活的反刍,而道德意义正是在这种反刍与回味中呈现的。教材中也有很多现场的活动体验,包括表演、游戏、制作等,这都是引导学生向当下生活学习的设计。向当下的生活学习,包括着用心生活的引导,即引导学生用心体会每一个当下,发现生活中内在的道德意蕴,理解道德对于生活的构成性影响。教材中还有一些设计,主要安排在学期结束前或某个课程的结尾,引导学生规划与设计未来,这是一种面向未来生活的教育。未来生活是理想的代称,是经由过去与当下而连接的,是以未来作为目标,与过去一起规
23、定当下的存在状态。由上可见,向过去的生活学习,服务于当下问题的解决,服务于当下儿童的道德困惑,服务于对更美好的未来的憧憬。对儿童当下生活的指导,也不是与过去与未来割裂的,而是统一的,是为了儿童道德意义生活的持续成长。而未来总是出现在当下的话语中,出现在对过去的反思中。就这样,道德的意义在儿童对生活的过去、当下与未来的反思、学习和向往中呈现出来。在活动中领悟生活是日常的,是很难完全按照计划生成的。教育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在于总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一些教育和教学活动,使儿童通过所设计的活动体验而获得成长,这是教育生活不同于日常生活的特性。因而,本教材通过多样的活动栏目,设计了很多现场体验活动。作
24、为低年段儿童道德学习的重要方式,现场教育体验活动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促进儿童的道德成长。首先,低年段儿童还没有形成自觉的生活反思意识,在生活情境中对道德意义的即时性理解与领悟还有待形成。教育中的现场活动体验,更多是对儿童道德敏感性的培养。通过典型活动的设计,帮助他们逐步形成在活动中发现道理与道德意义的敏感性与能力。例如,本册教材第2课的这样真精神,第6课的走,看花看草去,第8课的大自然中的快乐,第11课的送“小伙伴”回家,第12课的再来学一招,第13课的大家一起欢乐多,第15课的快乐地分享,第16课的有人帮,不一样等活动环节的设计,都是引导学生学会发现生活中的意义。其次,道德在生活中的内隐性存
25、在,使身在其中的人形成道德无意识状态,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而在某些特殊情境下,如道德两难情境、紧急情境和任务驱动的情境下,道德意义与价值则更容易显现出来。教育体验活动往往会设计上述比较典型的情境,向学生再现这种道德存在状态,并对其进行现场引导。这种体验活动能够产生教育的效果,如本册教材第2课的我们天天有精神,第8课的大自然中的礼物大自然中的快乐大自然的语言,第10课的家人的爱藏在哪里相亲相爱一家人肩头上的爱,第12课的干点家务很不错,第13课的大家一起欢乐多,第16课的有人帮,不一样等环节的设计就是为了实现这样的教育意图。最后,在特殊现实生活情境中所需要的包含道德原则的实践
26、智慧,如逃生、救护等,虽不能够让儿童在现实生活情境中学习,但教育的现场活动体验,在某种意义上却起到提前准备的作用。模拟特定情境,通过演习的方式教学生学会妥善处理类似问题,以避免在现实生活中遭遇突发情况时付出不必要的代价。如第5课的风儿的“脾气”中“台风中的自我保护”,第6课的花草面前要小心,第7课的别让自己受伤害,第14课的我要求助吗等中提到的危险情境等。榜样学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榜样学习是人类学习,特别是意义获得与领悟的重要方式。这不仅是因为榜样如镜子一样,可以让人更好地进行对照式自我反思,还因为榜样有示范作用,有引起人模仿的驱动力。实际上,榜样学习是21世纪课程改革前中国德育最常用
27、的道德教育方式。无数榜样故事,承载着人类精神,并将其代代传承,这一点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古希腊荷马史诗中的英雄,中国包括尧、舜、禹传说在内的各种榜样人物形象等,都是推动人类精神前进的动力。榜样,不论真实与虚拟,都可以成为人类自我激励的源泉。榜样的言行,能够将人的理想存在状态具体化,因而对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的儿童特别适用。但是,在以前的榜样教育中,的确存在着问题:榜样过于成人化,事迹过于极端化,脱离儿童日常生活与理解能力,强调模仿、忽视反思等。在反思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本册教材依然将榜样学习作为低年段儿童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本册教材中的榜样学习方式,一是体现在大量的绘本故事中,主要是接近日常生活中
28、好儿童的榜样,二是强调同学之间互为榜样的学习意识,特别是建立一种同学间共同成长、相互支持的观念,改变传统上到学校只向教师学习的观念。如第1课的镜子里的我保持整洁有办法,第4课的怎样才能不马虎环节,就突出同学间的示范与相互学习。第四单元我们在一起,更是以一个主题单元的方式,强调与身边的人共在、乐群、分享、互助和共同进步的教育理念。批判反思批判反思是道德理性的基本能力,它使人能够在现实情境中有向善的姿态与可能。依据批判与反思的对象,批判反思可以分成不同的层次,核心是对某种“道德权威”的超越,如成人(特别是家长及行业)权威,他人(主要指同龄人)权威、习俗(包括法律、法规)权威等。作为道德学习方式的批
29、判反思,除了指向外在的道德权威的超越外,也是一种道德生活的方式,主要指明辨是非善恶,依据善的原则进行的自我批判与反思,即荀子所讲的“日参省乎己”。对低年段儿童而言,主要是引导他们形成自我批判与反思的意识,形成明辨是非善恶的能力。教材中,批判反思的道德学习方式非常普遍。例如,在榜样学习中,实际上会出现正面人物与反面人物,它也包含着反思与批判的引导。最典型的是教材中的辨析栏目,通常都会包含正反两方面的做法,引导学生养成自觉的道德分辨意识,形成正确的道德言行观念与标准。在辨析环节,一年级下册特别强调教师要回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中,除教材上的范例外,结合本班学生日常生活的实际情况,出示一些容易混淆的例子,
30、引导其进行批判反思。这一思路贯穿低年段教材,本册中从第一单元开始,很多课都体现着这一思路。一年级下册教学教学计划 篇6一、指导思想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和爱国教育,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引导学生从小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二、基本情况全班共有学生 50 人,其中男生 30 人,女生 20 人,他们大部份都是独生子女,受到家人的百般呵护,在各方面都存在不良的行为习惯,对他们的思想进行教育是件不容易的事。三、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全书共有五个单元,包括我上学了、上学路上、我的同学和老师、家里的我、大自然真美丽。每个单元又分为三个主题,其中第四单元有四
31、个主题。2、教学要求1) 知道生活、学习中常常会有不顺心的事,有困难,不要怕。2) 知道初步的健康常识,养成正确的坐、立、走姿势和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3) 学会自己照顾自己,知道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危险,知道最基本的紧急求助和自救办法。4) 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5) 感受身边环境对自己生活的影响。3、教学重点难点1) 培养学生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恒心和毅力。2) 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积极向上的情感和态度。3) 引导孩子了解生活中基本的健康安全常识,引导孩子学会生活,保护自我。4) 培养孩子热爱家乡的情感,让学生从小形成关注家乡,为建设家乡做好准备。5) 让学生感受身边环境对自己生活的影响,
32、能爱护家庭和公共环境卫生,节约水、电、纸张等资源。6) 初步培养学生积极上进的生活态度。7) 使学生从小懂得珍爱生命,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4、教材的编排特点1) 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教材内容的主要源泉。2) 重视生活情感的陶冶。3) 教材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4) 课堂从教师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不局限于课堂内的教学活动,而是体现课前、课中、课后,校内外连续,完整的活动过程。四、教学措施1、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创设宽松、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2、尊重学生的差异,关注“边缘儿童”,对学生进行开放性的、发展性的、鼓励性的评价,帮助他们感受成长的
33、愉悦。3、与学生平等对话,倾听他们的需要。4、尊重学生的体验和判断。五、课时安排第一单元 我上学了 四课时第二单元 上学路上 四课时第三单元 我的同学和老师 四课时第四单元 家里的我 五课时第五单元 大自然真美丽 四课时一年级下册教学教学计划 篇7一、班级基本状况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一年级(1)班和(2)班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任务,(1)班现有学生79人,(2)班现有学生79人,两班共有学生158人,入学半年的一年级学生,已经对学校生活有了初步的了解,对学校生活也逐渐适应,但是,从寒假休息状态中重返校园,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又松散了很多,面临最大的是开学适应问题。由于家庭生活与学校的环境、休息时间、人际
34、关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是他们生活中的一种转折。小学生对新的学期生活一般都充满期盼和憧憬,但也伴随着紧张和不适应,帮助他们适应新学期生活。二、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具体目标1、体验学校生活的乐趣,顺利地完成从假期过渡到紧张学习中来,逐渐适应学校学习生活。2、熟悉班集体,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从而热爱班集体,成为班级体的主人。3、学会基本的生活知识和劳动技能,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4、初步了解学校及其周围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有探索的兴趣。5、了解对季节的更替及要注意的安全问题。三、一年级下学期品德与生活内容标准的重点1、健康、安全地生活 较快地重新熟悉学校环境,适应紧张的生活学习,情绪愉快安定,遵守
35、交通规则和有关安全的规章制度。2、愉快、积极地生活能体验到集体生活的乐趣,有作为小学生的自豪感和上进心,乐于与老师、同学交往,掌握基本的交往技能,为班级集体着想。3、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意识到作为一名小学生应遵守的行为规则,主动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和自己的学习任务,团结友爱,孝亲敬长。4、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对新环境有探索的愿望,能想办法进行自己的游戏和活动,会使用简单工具。四、教材的结构内容本册教材由五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包含若干主题活动。教材内容单元一爱护班集体 ;单元二春姑娘来到我身边;单元三我们的节日;单元四我们长大了单元五夏天来了五、教材
36、分析本册教科书的内容设计,充分考虑了小学新生的需要和特点,以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为设计纬度,以第一学期学历时间为顺序,其中蕴含的设计思想有以下三点:一是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入学教育为先,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熟悉校园生活,重点进行学校生活常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二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本册教材试图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社会生活中,形成自我意识。第一人称的课题,使学生很容易将自身融入教材,以“我”去感受各个范畴的世界,有助于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和独立意识,以“我”是学校、家庭、社会中的一员,自觉感悟与体验与他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能促进其生活能力的提升和思
37、想品德的形成。三是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的结合。本册教材针对低年级学生处于行为习惯养成最佳期的特点,强化行为习惯的养成,多角度地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感悟,自觉提出自己的行为要求,并学会相应的技能,运用于生活实际。六、采取的措施1、根据本地区儿童的生活实际灵活地使用教材。2、以开展班级活动为为主的教与学的形。3、确立儿童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4、教学不是教室中心、书本中心,而是采用形式多样与生活相结合。七、课时安排本学科每周3课时。一年级下册教学教学计划 篇8一、同学现状分析:一年级班共有同学 人,整体来看他们活泼好动,大多数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对人有礼貌,热爱关心班级集体,学习勤奋。
38、但大多数同学都是独生子女,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不良习气,局部同学对他人的尊敬,对集体荣誉的珍惜趋于外表化,为了做给他人看而做,行动上缺乏自主性,在处置人际关系中意识狭隘。在新学期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让同学思想不时提高,自觉行动,形成良好的习惯。二、本册教材的知识系统和结构:本册教材共有四个单元,共16课主题活动,约28课时,大致可分为:我爱我家、我的生活好习惯、爱心行动、火热的夏天。三、教学目的和重难点:1、初步知道家庭的基本构成以和家庭成员间的关系。2、能用自身特有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感谢。3、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劳动习惯,有应付挑战的勇气,老实友爱,有发明的愿望和乐趣。4、亲近自然,喜欢在大自然中
39、活动,感受自然的美,学会关心和保护同伴,用自身的方式爱家长长辈。5、初步了解牙齿和眼睛维护健康常识,学会自我保健的方法,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6、通过观察感受炎热的盛夏,体会他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的利与弊。教学重点:1、学文明理,培养同学正确做人的意识和能力。2、培养同学关心、保护同学的品质。教学难点: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四、教学中的主要措施:1、充沛利用电教手段,以直观的形象激发同学情感。2、依照激情-明理-导行-反馈的思路教学。3、适当补充教材,丰富教学内容,强化观点形成。4、采取跟踪调查,联系家长等措施,促进同学良好意识、习惯的形成。五、教学进度布置周 次 日 期 教 学 内 容 备
40、 注1 3.13.72 3.83.143 3.153.214 3.223.285 3.294.46 4.54.117 4.124.188 4.194.259 4.265.2五.一劳动节10 5.35.9期中检测11 5.105.1612 5.175.2313 5.245.3014 5.316.615 6.76.1316 6.146.2017 6.216.2718 6.287.4一年级下册教学教学计划 篇9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希望和未来。但因小学生年龄偏小,自我保护的意识不够强,因而会受到一些安全方面的威胁。这就需要家长和老师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经常灌输安全的意识。安全教育工作关系到师生生命的安危,是学校开展正常教育、教学工作和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它的责任重于泰山,必须长抓不懈,时时警钟长鸣。本学期,为切实搞好一年级安全教育教学工作,特制订本计划。一、指导思想以我市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安全教育课程实施指导意见的指导思想为依据,认真贯彻落实各级教育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规和会议精神,落实安全教育内容,努力提高一年级学生的安全意识。二、教学内容及目标:总目标通过开展公共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安全责任感,使学生逐步形成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的知识和技能,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常识,养成在日常生活和突发安全事件中正确应对的习惯,最大限度地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和减少安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委托建设合同协议
- 专利权购买合同模板
- 信用卡代还款借款合同范本
- 专项员工福利保障合同合作协议
- LED舞台灯光租赁合同模板
- 二手联排别墅买卖合同
- 个人与企业汽车租赁标准合同
- 个人兼职劳动合同范本版
- 个人贷款合同范本及信用评估报告
- 不可撤销股权转让合同范文
- 桃李面包盈利能力探析案例11000字
- 污泥处置合作合同模板
- 2025高考数学专项复习:概率与统计的综合应用(十八大题型)含答案
- 销售人员课件教学课件
- Lesson 6 What colour is it(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接力版英语三年级下册
- GB/T 4706.10-2024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0部分:按摩器具的特殊要求
- NB/T 11446-2023煤矿连采连充技术要求
- 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英语试题卷(含标准答案及解析)
- 第五单元任务二《准备与排练》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 全科医学的基本原则和人文精神(人卫第五版全科医学概论)
- 船员健康知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