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管式地源热泵系统介绍_第1页
埋管式地源热泵系统介绍_第2页
埋管式地源热泵系统介绍_第3页
埋管式地源热泵系统介绍_第4页
埋管式地源热泵系统介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地源热泵系统简介0引言“热泵”这一术语是借鉴“水泵” 一词而来。在自然环境中,水往低 处流动,热向低温位传递,水泵将水从低处“泵送”到高处利用。而 热泵可将低温位热能“泵送”(交换传递)到高温位提供利用。在我 国暖通空调术语标准(gb50155 02)中,对“热泵”的解释是“能实现蒸发器和冷凝器功能转换的制冷机”。我们也可以称热泵为 既可以制冷又可以供热的机组。热泵的分类多种多样,国际上通常根 据热泵的热汇:即冷源和热源的不同,以及供暖和制冷输送介质的不 同进行热泵分类。当按冷源和热源分类时,可分为空气源热泵、水源 热泵、地源热泵三大类。由于输送冷、热量的介质主要为空气和水, 当同时考虑冷

2、、热源的输送介质时,就形成了:空气-水热泵、水- 空气热泵(包括地下水热泵和地表水热泵)、水-水热泵、以及地下 耦合热泵。地源热泵(gshp)是一个广义的术语,它包括了使用土壤、地下水 和地表水作为热源和冷源的热泵系统。即:地下耦合热泵系统,也叫 地下热交换器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水热泵系统、地表水热泵系统。地 源热泵还有一系列其他术语:如地热热泵、地能热泵、地源系统等。1997年之后由ashae统一为标准术语 :地源热泵(ground-source heat pump, gshp)。00空气源热泵空气源热泵以室外空气作为热源。在供热工况下将室外空气作为低温热源,从室外空气中吸收热量,经热泵提高温

3、度送入室内供暖。空气 源热泵系统简单,初投资较低。空气源热泵的主要缺点是在夏季高温 和冬季寒1冷天气时热泵的效率大大降低。而且,具制热量随室外空气温度降低 而减少,这与建筑负荷需求正好相反。因此当室外空气温度低于热泵 工作的平衡点温度时,需要用电或其它辅助热源对空气进行加热。 此 外,在供热工况下空气源热泵的蒸发器上会结霜,需要定期除霜,这 也消耗大量的能量。在寒冷地区和高湿度地区热泵蒸发器的结霜成为 较大的技术障碍。在夏季高温天气,由于其制冷量随室外空气温度升 高而降低,同样可能导致系统不能正常工作。空气源热泵不适用于寒 冷地区,应用受到很大局限。01地下水源热泵 地下水源热泵系统的热源是从

4、水井或废弃的矿井中抽取的地下水。经过换热的地下水可以排入地表水系统,但对于较大的应用项目通常要 求通过回灌井把地下水回灌到原来的地下水层。最近几年地下水源热 泵系统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应用这种地下水热泵系统也受 到许多限制。首先,这种系统需要有丰富和稳定的地下水资源作为先 决条件。因此在决定采用地下水源热泵系统之前, 一定要作详细的水 文地质调查,并先打斟测井,以获取地下温度、地下水深度、水质和 出水量等数据。地下水热泵系统的经济性与地下水层的深度有很大的 关系。如果地下水位较低,不仅成井的费用增加,运行中水泵的耗电将大大降低系统的效率。止匕外,虽然理论上抽取的地下水将回灌到地 下水层

5、,但目前国内地下水回灌技术还不成熟, 在很多地质条件下回 灌的速度大大低于抽水的速度,从地下抽出来的水经过换热器后很难 再被全部回灌到含水层内,造成地下水资源的流失。止匕外,即使能够 把抽取的地下水全部回灌,怎样保证地下水层不受污染也是一个棘手 的课题。水资源是当前最紧缺、最宝贵的资源,任何对水2资源的浪费或污染都是绝对不允许的。目前由于对环保和使用地下水 的规定和立法越来越严格,地下水源热泵的应用已逐渐减少。02地表水水源热泵 地表水水源热泵系统的热源是池塘、 湖泊或河溪中的地表水。在靠近 江河湖海等大量自然水体的地方,利用这些自然水体作为热泵的低温 热源是值得考虑的一种空调热泵的形式。当然

6、,这种地表水热泵系统 也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由于地表水温度受气候的影响较大, 与空气 源热泵相似,当环境温度越低时热泵的供热量越小, 虽环保但并不节 能,在实际工程中应用较少。03地下热交换器地源热泵 地下热交换器地源热泵又叫土壤热交换器地源热泵。 该系统是把传统 空调器的冷凝器或蒸发器直接埋入地下, 使其与大地进行热交换,或 是通过中间介质(通常是水)作为热载体,并使中间介质在由高强度 塑料管组成的封闭环路中循环流动,从而实现与大地土壤进行热交换 的目的。也就是说,该系统是以大地为热源对建筑物进行空调的技术。冬季通过热泵将大地中的低位热能提高品位对建筑供暖, 同时储存冷 量,以备夏用;夏季通

7、过热泵将建筑内的热量转移到地下,对建筑物 进行降温,同时储存热量,以备冬用。大地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免费能 量存贮源泉,这样就实现了能量的季节转换。正是由于地源热泵系统 采用了大地这一特殊的热源体,与广泛采用的空气源热泵相比,它的 季节平均性能系数高,尤其在极端气候条件下仍能保持较高的性能系 数,空调效果不受室外气温的影响,运行稳定可靠;不向建筑外大气 环境排放废冷或废热,有利于环保;室外换热器埋 3在地下,不存在冬季除霜问题,节省了除霜所耗的电能;无室外机, 不影响建筑外立面美观。由于地源热泵系统采用的是可再生的地热能, 可兼顾建筑物在不同季节的供热和供冷的需要,具有技术上的优势以及节能、环保和

8、可持续性发展的优点,因此国际上将地下蓄能技术和 高效热泵同时列入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50项新技术之中。一地源热泵发展概况 地源热泵(gshp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12年瑞士的一份专利文现中。20世纪50年代,欧洲和美国开始了研究地源热泵的第一次高潮。但 在当时能源价格低,这种系统并不经济,因而未得到推广。直到上世 纪70年代,石油危机和日益恶化的环境把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节能、 高效益用能和环境保护上时,使地源热泵的研究进入了又一次高潮, 最近20年在欧美等工业发达国家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已成为一项成熟的应用技术。在美国地源热泵系统占整个空调系统的20%是美国 政府极力推广的节能、环保技术。为了表

9、示支持这种新技术,美国总统布什在他的得克萨斯州的官邸中也安装了这种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见 2001 年 5 月 28 日参考消息) 。 截止 1985 年全国共有14, 000 台地源热泵,而1997年就安装了 45, 000 台,其中有超过3万台在家庭、学校和商场中应用。到目前为止已安装了 400, 000 台,而且每年以10%的速度稳步增长。美国地源热泵工业已经成立了由美国能源部、 环保署、 爱迪逊电力研究所及众多地源热泵厂家组成的地源热泵协会,该协会在近年中将投入一亿美元从事开发、研究和推广工作。计划每年安装40 万台的目标,能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一百万吨,相当于减少 50 万辆汽车的污染物排

10、放或种植树一百万英亩,年节约能源费4用 4、 2 亿美元。瑞典、瑞士、奥地利、德国等国家主要利用浅层地热资源, 地下土壤埋管的地源热泵, 用于室内地板辐射供暖及提供生活热水。据1999 年的统计,为家用的供热装置中,地源热泵所占比例:瑞士为96%,奥地利为38%,丹麦为27%。在我国由于能源价格的特殊性以及其它一些因素的影响, 地源热泵技术发展比较缓慢,人们对之尚不十分了解,推广较困难,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均能耗的增长, 一次性矿物能源的日益衰竭以及环境的日趋恶化, 地源热泵技术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科技日报 2000 年 2 月 12 日 3 版刊登有关 中美签署地源热泵示范

11、工程合作协议的报道, 标志着我国开始引进推广地源热泵技术。在目前节能和环保的潮流下, 该技术以其特有的节能性和稳定性受到行业的瞩目,国内许多院校、科研所作了大量的应用研究。国家建设部在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专门作了推荐。据统计,仅在北京2004年施工并投入运行的地源热泵系统空调工程占全年空调工程保 有量的2/3以上。可以预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节能、环保意识 的日益提高,地源热泵作为一种节能、环保的绿色空调设备适应可持 续发展要求,在中国必将有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二土壤热交换器地源热泵系统工作原理:地源热泵空调的心脏是一个“热泵”(制冷、供热)工作原理。供 <1瓯能它吸取

12、地暖时,此热向用户排放,量过程少耗消只 5电能,如图1所示。制冷时,它吸取用户室内的热量向地下排放,同 样也消耗少量热能,如图2所示2机组运行过程:冬天热泵中制冷剂正向流动,压缩机排出的高 温高压r22气体进入冷凝器向集水器中的水放出热量, 相变为高温高 压的液体,再经热力膨胀阀节流降压变为低温低压的液体进入蒸发器, 从地下循环液中吸取低温热后相变为低温低压的饱和蒸汽后进入压缩机吸气端,由压缩机压缩排出局温身压气体完成一个循环。如此循环往复将地下低温热能“搬运”到集水器,从而不断的向用户提供45c-50 c的热水。如图3此下m并晔所示。与用户换热的冷凝器变为蒸发器从集水夏天热泵中制冷剂逆 向流

13、动,与地下循环液换热的蒸发器变为冷凝c)提取热能, (器中 的低温水7-12如此循环循环液中热量再向地下低温区排放,器向地 下循环液排放热量,7-12 c的冷水。往复连续地向用户提供土壤 热交换器埋管形式:地下埋管换热器主要有两种形式,即水平36埋管和垂直埋管。选择哪种形式取决于现场可用地表面积、当地岩土类型以及钻孔费用。尽管水平埋管通常是浅层埋管,可采用人工开挖, 初投资比垂直埋管小些,但它的换热性能比竖埋管小很多,并且往往 受可利用土地面积的限制,所以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一般都采用垂直 埋管。(见图4)机组三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特点1利用可再生能源,环保效益高:地源热泵从浅层常温土壤中吸热或向

14、其排热,浅层土壤之热能来源于太阳能,它永无枯竭,是一种 可再生能源,所以当使用地源热泵时,其土壤热源可自行补充,持续 使用。机组在运行过程中,无废气污染物排放,不会产生城市热岛效 应,对环境非常友好,是理想的绿色环保产品。2高效节能,运行费用低:在制热时,地源热泵可将土壤中的热 能“搬运”到室内,其能量70%来自土壤,制热系数高达3.54.5。 即输入1kw的电量可以得到3.5 4.5kw以上的制冷制热量。运 行费用每年每平方米仅为1518元,比常规中央空调系统低40%750%,比空气热泵低30%40%。3节水省地:1)以土壤为热载体,向其放出热量或吸收热量,不消耗水资源,不会对其造成污染。2

15、)省去了锅炉房及附属煤场、储 油房、冷却塔等设施,机房面积大大小于常规设备)3)埋管可埋在车库、停车场、花园、操场等下面,不占用使用面积4灵活多用:制冷、供热兼提供生活热水,真正做到一机三用。2)由于机组占地面积小,可灵活安置,系统末端也可作多种选择。5行安全稳定,可靠性高:地源热泵系统在运行中无燃烧设备, 因此不可能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之类的废气,也不存在丙烷气体, 因而也不会有发生爆炸的危险,使用安全。燃油、燃气锅炉供暖,其 燃烧产物对居住环境污染极重,影响人们的生命健康。由于土壤深处 温度非常恒定,主机吸热或放热不受外界气候影响, 运行工况比较稳 定,优于其它空调设备。不存在空气源热泵

16、除霜和供热不足,甚至不 能制热的问题。土壤源热泵地下换热管路采用高密度聚乙烯塑料管, 使用寿命长达50年以上,可与建筑物寿命相当.空调机组结构简单, 运转部件少,使用寿命可达到 20年以上。四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社会效益 地源热泵机组制冷、供暖所需能量 3/4左右来自地下,另外1/4左右 来自电力输入,从而减少一次性的矿物能源消耗;不向室外排冷、热 风,减少热岛效应。1999年10月7日科技日报报道,目前我国个人 能源消费水平向高消费方向倾斜,温室气体排放量已居世界第二,随 着空气热泵空调的普及,空调的实际使用效果正在逐年下降, 这是因 为空调装机容量的增加,空调局部热岛效应交叉干扰 8的结果。

17、普通空调虽然是一个单台容量不大的能源装置, 但由于它量大面广, 宏观的构成了分布于城市的能源体系, 这个生活能源体系也是构成许多大城市大气环境污染的关键因素。 安装普通空调, 需安装室外机,对办公楼、宿舍楼整体外观影响较大,落水问题很难解决,安装地源热泵空调则不存在这些问题。 因此, 在大城市的重大建筑物中,地源热泵的应用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能源和环保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两大主题, 是全球关注的问题。 建筑节能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执行国家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重要措施。 建筑节能以供热采暖和空调能耗为主,因此建筑节能应放在采暖和降温能耗上。 地源热泵空调是一种使用可再生

18、能源的高效节能、环保型的工程系统。冬季向建筑物供热,夏季又可供冷。可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中,如商业楼宇、公共建筑、住宅公寓、学校、医院等。随着 21 世纪的到来,我国建筑业持续发展,对建筑节能的要求越来越高。 减少我国冬季采暖和夏季供冷所造成的大气污染, 降低供暖空调系统的能耗、 节约能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特别是近几年来,大中城市为改善大气环境,大力推广使用包括可再生能源的清洁能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建筑物不仅要满足冬季采暖的要求,而且需要夏季空调降温,地源热泵技术提供了这一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9()平方米住宅节能建筑为例 10000一、工程概况工程名称:某宿舍楼建筑面积:1000

19、0平方米二、空调负荷:2,则总负荷为 500kw 负荷指标取50w/m ,据此选因是节能建筑,择装机制热量则能满足系统要求。三、主机选择:1、选用特地源热泵机组psrhh1501 1 台,在地源热泵工况下,制冷量为577kw制热量为550kw制冷输入功率为113kw制热输入功率为137kw夏季冷水供回水7/12 , 冬季热水供回水45/50 。通过管道向空调末端设备提供冷热水。四、地源热泵地下换热器设计:设计井孔数: 96 眼,井深: 100 米,井间距4-5 米,钻孔面积2(如场地不够,可加深井深以减少面积)1500m。地下换热管大约为采用双u 0 32pe管材。10五、系统配置及报价:一、

20、机房部分.单合(备数名型号及规元(元制冷577kw电功 113kw 地源 psrhh15450000145550kw泵机制热137kw电功/h,h=34mq=120 用户 td100 -34/42900021.8n=18.5kw 统水)(一用一 /h,h=30mq=40 地下 3td65 -30/2450002.0n=5.5kw 统水扬 /h 流 4.4 4补水 12500kql40/200 -4/20.254kw,功 51m0.9519500补水 12012051200软化61150001.50 设落地 70.821120001.20 定压 80.50300l15000定压地下水系统6000

21、2.40490.33000150wqc241-1./q=15 排?亏 10h=13m,n=1.5k 电气 180000118机房内管材管12 1 150000 15套件及安 装 78.9总计:78.9万元11二、土壤热交换器(室外地埋管部分):,合单备项数单(万元(元 100m每孔孔径140mmm5048 96001个,如遇岩石钻孔费钻9将根据实际情况调耐压高密度聚乙3地下埋23.732639552m5年hdp使用寿垂直管型孔地下塑料耐压高密度聚乙hdp2.496260396使用寿5接1.9248400 联 室外地下水平管道耐压高4.60202300 m管63m使用寿度聚乙 hdp5垂直管道3.95m1395525装1.801206150细沙、固化地下管道 61500074 环水平管路 0.92m230048装水平沟开挖 3.70 m 370 100 9 回填97.116万元总计97.116注:打井费用根据实际地层情况调整三、末端部分 万元80按建筑面积每平元估算,末端造价为10000*80=80万元+80=256.01678.9则总造价为万元+97.116万元.256元。每平造价为.12三、地源热泵运行费用分析说明:1、电价按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