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给药法治疗心律失常论文_第1页
穴位给药法治疗心律失常论文_第2页
穴位给药法治疗心律失常论文_第3页
穴位给药法治疗心律失常论文_第4页
穴位给药法治疗心律失常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穴位给药法治疗心律失常论文 1穴位敷贴 刘桂珍2报道用麝香保心丸耳穴敷贴治疗室性早搏100例,并与王不留行子组进行比较。方法:取耳穴。主穴:心、神门,配穴:交感、内分泌、皮质下。取麝香保心丸一贴,剪1cm×1cm医用胶布,贴于心、神门穴,先取左耳,敷之3d换右耳,这样左右轮换贴耳穴,20次为1个疗程,即2次/周,以药丸溶化效果更好。王不留行子组(对照组)40例选穴相同。结果:治疗组显效32例,有效58例,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显效2例,有效33例,总有效率为82.5%。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 焦瑛等3报道用平颤膏穴位敷贴治疗房颤432例。病人随机分为平颤膏治疗组和异搏定对照组。治

2、疗组主要药物组成有元胡、生山楂、黄连、茵陈,该药经现代科学工艺提纯后再加入适量氮酮渗透剂制成浸膏,装入7.5cm×2cm大的渗透膜中贴于心俞(双)、内关(双)、膻中。贴前先用75%的酒精清洁局部皮肤,再用手指在穴位上摩擦10min左右,以皮肤红热为度,将膜面对准穴位适当用力加压30s即可,每24h更换1次。疗程中除个别针对病因用其它药外,禁用任何抗心律失常药辅助治疗。对照组用异搏定80mg研末装胶囊,3次/d口服。治疗组显效率25.38%,有效率59.47%,无效率15.15%,总有效率84.85%;对照组显效率23.21%,有效率52.98%,无效率23.81%,总有效率76.19

3、%。穴位敷贴疗法治疗心律失常最为突出的优点是方便,痛苦小,病人乐于接受。 2穴位注射 2.1室性心律失常周庆伟等4 报道用当归液穴位注射治疗过早搏动41例收效较佳,方法如下:穴位常规消毒,选用5ml注射器和6号针头,针尖垂直刺入内关(双)、神门(双)穴,上下提插23次,有酸胀感后每穴注入6%当归注射液0.5ml,1次/d,10次为1个疗程,总有效率87.8%。 张馨兰等5报道用穴位注射的方法治疗室性期前收缩30例,取穴为内关、神门,穴位注射药剂为1%利多卡因4ml,30例病人中显效17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0%。 杨吉第6报道以内关穴槲寄生针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室性早搏15例

4、,方法:病人取仰卧位,医者以一次性空针抽取槲寄生注射液1.5ml(2g/ml),取内关穴,常规消毒,直刺1寸,经施术直至“得气”为标准,抽动针栓见无回血,缓缓推注,注完留针1min,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所有患者穴位注射前均记录心电图,停治后再复查1次,结果15例中治愈8例占53.3%,显效6例占40%,有效1例占6%,总有效率100%。 刘三太等7穴位注射治疗室性心律失常30例,治疗组取心俞、内关穴,病人坐位略前伏,穴位常规消毒,用6号针头抽取2%利多卡因4ml(80mg),灯盏花注射液4ml向下直刺略捻转,待局部得气后回抽无回血时将药缓慢注入,每穴2m,出针后用干棉球按压片刻,1次/d

5、,5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口服抗心律失常和扩管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30例经12个疗程治疗,显效18例占60.00%,有效10例占33.30%,无效2例占6.60%,总有效率为93.40%;对照组30例显效12例占40%,有效8例占26.7%,无效10例占33.3%,总有效率70%,治疗组在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方面均大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2=4.0,P 刘斌8报道在内关穴注射苯肾上腺素、维生素B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40例,有效率为82.5%。 曹奕9报道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60例患者,随机分为穴位注射组和针刺组进行对照观察,两组均选内关穴,治疗组以5ml消毒注射器抽取新福林10m

6、g,取双侧内关穴,常规消毒后刺入,提插得气,抽无回血后缓慢推药,每穴5mg。出针时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避免出血;对照组取双侧内关穴,常规消毒穴位皮肤,用28号2寸毫针刺入,大刺激量提插捻转,平补平泻,得气后留针2040min,其间行针3次,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0%,对照组有效率53.3%,显示两组疗效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 2.2心动过缓李淑萍等10 报道穴位注射治疗心动过缓50例,取心俞穴,患者取伏卧位,穴位常规消毒,根据患者胖瘦酌情进针深度,药物为复方丹参注射液2ml,进针后稍加提插待有针感回抽无血后缓慢注入,1次/d,每次取一侧穴,10次为1个疗程。首次取左侧心俞穴注射效果较好,

7、以症状消失、心率恢复为每分钟6270次左右、1个月后随访未见复发为治愈;50例患者全部治愈,治疗最少3次,最多10次,采用本法治疗心动过缓产生奇效。 2.3各种心律失常王菊光等11 报道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78例效果满意,方法:取患儿内关穴,局部消毒,用5号半注射针头,进针约0.5cm左右,回抽无血后注射25%硫酸镁0.2ml,双侧穴位注射,7d为1个疗程,可连用两个疗程,结果:穴位注射7d后,急性患儿心电图约90.1%恢复正常或好转;慢性患儿约54%恢复正常或好转、且疗程短;中毒组硫酸镁穴位注射治疗(不停用洋地黄)3d后,心电图洋地黄中毒表现消失。 韩勇等12用中药穴位注射治疗心律失常4

8、7例,取穴1组:心平(经验穴,在手少阴经上,腕横纹上35寸压痛点);2组:厥阴俞、内关、心俞;气血虚的加足三里、阴虚火旺加太溪、痰火型加丰隆、瘀血加血海,用一次性10ml注射器抽取生脉注射液4ml及复方丹参注射液4ml,1ml/穴,2d1次,两组穴位交替使用,10次为1个疗程,结果治愈5例,好转3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0.9%。 石雪梅13报道穴位注射治疗心律失常28例。选穴:主穴心俞、内关、心俞周围敏感区,失眠加神门、前额头痛加印堂、前侧头痛加太阳、后侧头痛加风池、头顶痛加百会,药物组成:安定注射液2mg,5%葡萄糖4ml;0.1%利多卡因5ml,维生素B110mg;5%葡萄糖4ml,丹

9、参注射液2ml,注射方法:以上穴位常规消毒,每穴注入药物0.5ml,1次/d,5次为1个疗程,用以上方法治疗不同年龄组的病人28例,痊愈20例,好转6例,无效1例,有效率96%。 尹克春等14用当归注射液治疗快速心律失常50例并与30例常规西药及30例常规针刺治疗作对照研究,方法如下:治疗组用3ml注射器抽取当归注射液2ml分别刺入双侧内关、神门穴,有针感后回抽无血将药物注入,西医对照组则按常规治疗,针灸对照组毫针针刺双侧内关、神门穴,留针20min,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00%,西医对照组为86.67%,针灸对照组为70.00%,治疗组与西医对照组比较无显著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与

10、针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统计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统计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00%,优于西医对照组的70.00%和针灸对照组的73.33%(p0.05)。综合以上研究报道显示,穴位注射治疗心律失常具有很好的疗效,而副作用明显小于西药等治疗方法。 3穴位埋线 马逸等15报道穴位埋线治疗心律失常30例,应用1号医用羊肠线,剪成56cm长,在局麻下把羊肠线埋入穴位,基本穴为内关(双)、足三里(双),结合辨证心脾两虚加脾俞、心俞或神门;心气阴两虚加三阴交或厥阴俞;心肺气虚加肺俞、列缺;气虚血疲加关元,埋线时一定要得气,有针感发胀或麻时才能进行,每隔1520d埋线1次,3次为1个疗程,结果显效18

11、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 叶珩16报道耳头体穴联合埋线治疗心律失常150例,随机分A、B、C、D、E组各30例,A耳穴埋线,B头针治疗带埋线,C体穴埋线,D耳、头、体穴联合埋线,E耳、头、体穴联合针刺。耳穴主穴为心、皮质下,配穴:快速型心律失常(指室率>100次/min以上)选择降率点、神门、耳中,缓慢型心律失常(指室率 4实验研究 倪氏17等以正常家兔及病理模型家兔作为研究对象,从肌肉、静脉或心包经“内关”穴注射相同剂量的利多卡因,比较3种途径给药所产生的药效差别,结果显示药物穴位注射在正常家兔和病理模型家兔机体上所产生的作用与其它给药途径颇为不同,正常机体的经

12、络穴位组织能减弱药物的毒性作用,但机体处于病态情况时,经脉穴位组织又能增强纠正心律失常作用药物的效应。 徐桂芬等18报道穴位注射生脉注射液对快速性心律失常家兔心电图时相性及心肌Ca2+Mg2+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20只家兔随机分为模型组、穴位注射干预1组、穴位注射干预2组、生脉注射液对照组,15s内耳缘注射肾上腺素(75g/kg)复制家兔快速心律失常模型,另取健康家兔5只作为正常组,同步记录仪同步记录体表心电图(ECG)并观察时相性变化,检测心肌Ca2+Mg2+ATP酶活性,其结果穴位注射干预2组、生脉注射液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快速性心律失常出现时间延迟(P0.05);穴位注射干预1组、

13、穴位注射干预2组与模型组比较,快速性心律失常持续时间缩短(P0.05);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Ca2+Mg2+ATP酶活性降低(P005),结论是穴位注射生脉注射液延迟快速心律失常出现时间、缩短其持续时间、抑制心肌Ca2+Mg2+ATP酶活性的降低,可能是其防治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之一。 何英19报道观察穴位注射参附注射液对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动物模型心肌组织Na+K+ATP酶活性以及心电图时相性变化的影响,方法:将20只家兔随机分成4组,每组5只,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预防组和治疗组,除空白组外的其它各组通过耳缘静脉注射盐酸维拉帕米的方法,复制家兔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动物模型,利用分光光度法及监测

14、心电图的方法观察穴位注射参附注射液对心肌组织Na+K+ATP酶活性的影响和心电图时相性变化的影响,结论为以耳缘静脉注射盐酸维拉帕米的方法复制的家兔实验性缓慢性心律失常模型的心电图改变基本与人类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心电图改变相似;穴位注射参附注射液可明显延缓家兔实验性缓慢性心律失常模型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出现的时间,缩短其恢复时间;穴位注射参附注射液具有提高缓慢性心律失常家兔心肌组织Na+K+ATP酶活性的作用,这可能是其预防和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机制之一。实验研究表明用穴位给药法治疗心律失常具有一定的物质基础。 5前瞻性研究展望 目前穴位给药法治疗心律失常的研究中均提示该种方法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小,但是

15、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敷贴给药的给药量小;穴位注射对穴位作用时间短、治疗繁琐;而穴位埋线又仅局限于羊肠线的单一刺激、缺少药物作用,心律失常用药的基本要求是尽快产生有效且能被很好耐受的药物浓度,并根据治疗需要尽可能长时间地保持这一浓度而不引起副作用20。因此把药物作用与长时间对穴位的刺激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临床上用穴位给药法治疗其它疾病中有采用穴位埋入用中药液浸泡后羊肠线的,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慢性胃炎、糖尿病等均有报道,但尚无采用此方法治疗心律失常的报道,因此筛选出治疗心律失常的有效方剂制成上述或者类似的制剂形式应用于临床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高建青,梁文权.抗心律失常药

16、新的给药途径J.ForeignMedicalSciencesSectiononPharmacy1996,23(4):228. 2刘桂珍.麝香保心丸耳穴敷贴治疗室性早搏100例J.上海医药,1996,18(8):8. 3焦瑛.平颤膏穴位敷贴治疗房颤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1997,4(1):246. 4周庆伟.当归液穴位注射治疗过早搏动41例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1990,9:420. 5张馨兰.穴位注射治疗室性心律失常30例J.中国针灸,1996,16(6):12. 6杨吉第.内关穴槲寄生针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室性早搏15例J.中国社区医师,1998,15(3):35. 7刘三太.穴位注

17、射治疗室性心律失常30例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96,4:30. 8刘斌.内关穴注射苯肾上腺素、维生素B,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1997,4(7):332. 9曹奕.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60例治疗观察J.中国针灸,2002,22(4):231. 10李淑萍.穴位注射治疗心动过缓50例J.中国针灸,1999,19(6):342. 11王菊光,李岩.穴位注射硫酸镁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18例J.针灸临床杂志,1997,13(2):37. 12韩勇.中药穴位注射治疗心律失常47例J.陕西中医,2002,22,(8):736. 13石雪梅.穴位注射治疗心律失常28例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05,21(8):44. 【摘要】目的总结穴位给药治疗心律失常方法和临床应用。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