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技巧案例分析旬阳县蜀河镇中心学校刘英芳【案例 1】一位年轻教师教学 9 加几教学片段:师:放假了 , 老师决定带同学们去游乐场玩。(随即播放出幻灯片)小朋友们,快来看,她们已经到了游乐场!从这里你都发现了什么啊?学生听教师的提问后,都认真地观察屏幕上的主题图,大家踊跃地举手发言 .生 1:我发现游乐场里有许多树。生 2:我发现有一位女同学在往卖气球的阿姨那跑, 我想她可能是要买些漂亮的气球吧。生 3(好像发现了什么宝贝,兴奋地说):老师,我发现图的右下角有几条白色的,我想是草地里有毛毛虫吧?针对学生这样的回答,老师并没有给予学生即时评价,学生这样回答,可能是教师意料之外的分析:
2、本案例教师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问题情境很新颖,但其所提的问题不明确且过于宽泛,使学生摸不到头脑,正是因为这样宽泛的一问,使得她把学生思维引入到了广阔的背景之中。这时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思维,在这样宽泛的问题情境中,思维迁移起到了作用,他们会把自己所看到不确定的事物进行大胆想象。产生那么多与数学无关的回答,使课堂陷入无数学问题中,离题万里。虽然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学生积极发言,看起来很热闹,但却达不到教学目标。【案例 2】这是二年级“二的乘法”的教学片段:教师从做家务、摆筷子引入:饭桌上有九只碗,摆多少双筷子生:摆九双。师:为什么?生:在锯木头时,木头中间锯一下,锯出九节木头,需要锯九次
3、。师:怎么锯九次?生:环形师:大家同意吗?同学们:同意。师:很好。看着这幅图,请一个同学说一说,怎么摆?生:摆在碗之间。分析:课始教师提出“摆多少双筷子?”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平常一个碗摆一双筷子”,很快就有了答案,可老师并没有引导学生认识一个碗配一双筷子,随着“为什么?”的提出,把二年级学生带入锯木头的情境中,二年级学生是很难理解环形木头锯九次的,接着提问“大家同意吗?”这种面向全班的提问带来的是集体的合唱,而集体合唱可能掩盖和压制个体的真实声音,很难获得真实的反馈信息。最后学生在看图时“摆在碗之间”又可能纠缠“环形”问题,如此这般由于教师总喜欢问“为什么”,而不是让学生说说“是怎么做
4、的、是怎么想的”,所以问题总是来不及纠正,这样的回合价值值得怀疑。反思这节课教师的提问,问题出在教师没有恰到好处的提问,故而使自己把学生带入到很抽象的情境中,让学生无法理解。【案例 3】一位教师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的复式统计表教学片段:出示例 1,教师先引导学生根据例题的信息,填写四张单式统计表,并用投影出示所填结果。师:哪个小组的男生人数最多?你是怎么知道的?生:航模小组的人数最多,有 8 人。我是一张张看的,音乐小组和书法小组都只有 3 人,美术小组有 4 人,而航模小组有 8 人,所以航模小组男生人数是最多的。师:那么要这样一张张比较,你觉得怎么样啊?生:比较麻烦。师:那么可以怎么办呢?
5、(教室里鸦雀无声。)师:我们可以把四张表合并成一张表。对不对?(学生勉强附和:对。)师:把这四张表合并在一起,这张表要反映哪些情况呢?(教室里又是一片寂静。)教师只能把答案告诉学生,这样才把这个环节应付过去。分析: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忽视对问题的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师的提问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导致课堂上“启而难发”的局面;不重视创设问题情境,缺少置疑和认知冲突的激发,以简单的集体应答取代学生深入的思维活动,形成学生思维的虚假活泼,削弱了教师的讲授作用;提问的技巧尚未掌握。针对以上案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要做到有效,就要注重课堂提问技巧,么,课堂提问
6、有哪些技巧呢?一、提问态度自然。教师向学生发问时,态度要安详而自然,要有耐心,要表示相信学生能够回答,这样学生就愿意回答。教师发问的态度若含有考问,或严肃的表情,学生就不能安静的思考,因而不能畅所欲言。二、提问要明确。提的问题只有明确具体,才能为学生指明思维的方向。如,有一位数学教师在教学“观察物体”时,让学生观察玩具小狗,提出问题:你看到了什么?学生答到:“小狗”。显然,这一提问不明确,学生的回答没有达到教师的提问意图。如果在学生观察后出示四张不同位置拍到的照片后问:“你在小狗的哪面?看到了这里的哪一张照片?”这样的提问既明确,又问在关键处,有助于学生理解观察物体时所处的位置不同观察到的图像
7、也就不同。三、提问要有思考性。教师所提的问题应使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思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学习新知识,得到新规律,可以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教师所提的问题的答案,或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不能是唯一的,学生回答这类问题时,需要综合运用各种知识,使其思维得到拓展。如,教“圆的面积”时,组织学生直观操作,将圆剪开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并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这里知识的内在联系是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面积与原来圆的面积有什么关系?拼成的近似长方形的长和宽是原来圆的什么?为了适时提出这两个问题,教师先让学生动手操作,将一个圆平均分成8 份、16 份,剪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教师提出:若把这个
8、圆平均分成32 份、64 份这样拼出来的图形怎么样?这个近似长方形的长和宽就是圆的什么?那么怎样通过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学生很快推导出:长方形面积长×宽圆的面积 =半周长×半径 =(2 r/2) ×r= r. 这样的提问可促使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思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学习新知识,得到新规律,可以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四、提问要有等待时间。提问等待时间是指教师提问后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教师提问后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是教师课堂提问的重要策略之一。调查研究发现,许多教师在提问之后,给学生所留的思考时间往往不足一秒,一秒之后若该生回答不了,教师就自己回答,或让其他学生回答,或将问题重新组织后再次提问。由于没有充足的时间思考,学生的思维很容易卡壳,回答的难度也会加大,他们往往因组织不好回答而放弃机会,甚至简单的问题也会发生“舌尖反应”形成的想法到了嘴边又忘得无影无踪。老师把问题说出之后,如把等待时间延长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标准简单个人劳动合同范本
- 2025钢材供销合同范本
- 2025河南省商品住宅租赁合同范本
- 2025餐饮技术入股合同协议书协议合同协议书书
- 语言学导论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 2025年:探讨合同无效的判定准则
- 2025资产管理公司劳动合同书范本
- 2024年宿州市砀山县教育系统招聘教师真题
- 2024年山东滨州医学院招聘真题
- 2024年南宫市市属事业单位考试真题
- 2025北京丰台高三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
- 劳务合同完整版(2025年版)
- 2025年临床医师定期考核必考复习题库及答案(900题)
- 供水管网施工组织设计
- 最全的冷轧知识材质牌号分类及生产工艺
- 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安全培训
- 气化风机检修工艺规程
- 美女金喜善写真集
- 大学物理平面电磁波ppt课件
- 八年级下写字课
- 前列腺癌临床路径(最全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