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十大财团、日本四大财团_第1页
美国十大财团、日本四大财团_第2页
美国十大财团、日本四大财团_第3页
美国十大财团、日本四大财团_第4页
美国十大财团、日本四大财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战后美国十大财团美利坚帝国的实际操纵者美国从19世纪初开始产业革命,比英、法等国晚50多年,但到1890年,美国工业总产值就超过英、法、德等国,跃居世界第一。工业的蓬勃发展加速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就自然而然走到垄断。1893年经济危机,一些企业被兼并,一批垄断企业因而产生,例如1901年创立的美国钢铁公司就是这次企业兼并的产物。它是美国第一家“十亿美元公司”,控制70O多家企业,垄断了全国钢的生产,年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5。 在工业生产迅速集中的过程中,银行资本也更为集中。19世纪末,纽约出现了金融实力雄厚的3家人寿保险公司和两家商业银行(纽约第一国民银行和纽约花

2、旗银行,1955年合并为纽约第一花旗银行)。它们各自控制着几十家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形成了强大的金融垄断组织,开始与工业资本融合。洛克菲勒财团和摩根财团就是这样诞生的。20世纪初,洛克菲勒财团和摩根财团已控制了美国全部国民财富1200亿美元的13左右。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美国财团获得惊人的发展,由此产生的垄断达到了空前未有的高度。具体表现在:生产的高度集中。据美国幸福杂志的统计,1954 1969年美国500家最大的工矿企业的产品销售额,在产品的总销售额中所占的份额,从46%增加到65%;雇用人数在全国雇员总数中所占份额,从46% 增加到71%。全国工矿产品销售总额的23集中在只占企业总数的01

3、%的大企业手里。这500家最大的工矿企业约有86%属于十大财团。  洛克菲勒财团创始人JD.洛克菲勒,人类历史上首位十亿美元富翁 一、洛克菲勒财团(Rockefeller Financ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是以洛克菲勒家族的石油垄断为基础,通过不断控制金融机构,把势力范围伸向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美国最大的垄断集团。 洛克菲勒家族是美国最富的家族。JD.洛克菲勒是这个财富家族的创始人,他也是人类有史以来首位资产超过十亿美元的富翁。他的财富占当时美国GDP比例为1/65。他开创的石油王朝在美国垄断地位达85 年之久。这个家族至今在美国

4、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创始人JD.洛克菲勒以石油起家,1863年在克利夫兰开办炼油厂,1870年以该厂为基础,扩大组成俄亥俄标淮(又译美孚)石油公司,又很快垄断了美国的石油工业,并以其获得的巨额利润,投资于金融业和制造业,经济实力发展迅猛。资产总额在1935年仅66亿美元,至1960年增至826亿美元,25年中增长了115倍。其后又继续获得巨大发展,1974年资产总额增达3305亿美元,超过了摩根财团,跃居美国十大财团的首位。美国最大的石油公司有16家,其中有8家属于洛克菲勒财团。 洛克菲勒财团是以银行资本控制工业资本的典型。它拥有一个庞大的金融网,以大通曼哈顿银行为核心,下有纽约化学

5、银行、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以及公平人寿保险公司等百余家金融机构。通过这些金融机构,直接或间接控制了许多工矿企业,在冶金、化学、橡胶、汽车、食品、航空运输、电讯事业等各个经济部门以及军火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它控制下的军火公司有: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马丁·马里埃塔公司(与梅隆财团共同控制)、斯佩里·兰德公司和威斯汀豪斯电气(又译西屋电气)公司(与梅隆财团共同控制)等。洛克菲勒财团还单独或与其他财团共同控制着联合航空公司、泛美航空公司、美国航空公司、环球航空公司和东方航空公司等5家美国最大的航空公司。 1973年能源危机以后,石油输出国组织国家同美国垄断资

6、本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给洛克菲勒财团以沉重打击。该财团采取各种措施挽回这种不利的局面。首先参与美国国内石油的开发,争取国内沿海地区近海油田的租赁权,1976年获得阿拉斯加和大西洋沿岸中部的石油租赁地130万英亩。又与英荷壳牌石油公司共同开发英国北海油田。它还渗入能源工业的其他有关部门。此外,还大力向石油化学工业发展。 洛克菲勒财团不但在经济领域里占统治地位,在政府中也安插了一大批代理人,左右着美国政府的内政外交政策。它还通过洛克菲勒基金会、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等组织,向教育、科学、卫生以至艺术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渗透,以扩大其影响。但是洛克菲勒财团80年代以来,经济实力日益衰退,地位也随

7、之下降,已为摩根财团所超过。主要是因为美国财团互相渗透,洛克菲勒财团所属的大企业如埃克森-美孚公司和大通曼哈顿银行等,都已受到别的财团的渗透而成为共同控制的企业。 旗下企业: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    世界第一大石油企业,2007年营业收入3472亿美元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     2007年营业收入532.7亿美元大通曼哈顿银行         美国第三大银行集团,总资产超过6600亿美元西屋电气 

8、;              世界核电巨头之一,总资产超过30亿美元美国联合航空公司       美国第二大航空公司,拥有501架大型客机,2007年营业收入193亿美元马丁·马里埃塔         美国军火企业之一,MK41导弹垂直发射系统生产商斯佩里·兰德公司 &

9、#160;     美国最早的计算机设备生产商之一   二、摩根财团(Morgan Financ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为统治美国经济的垄断资本财团。创始人JP摩根在其父JS摩根资财的基础上,1871年与人合伙创办德雷克塞尔摩根公司,从事投资与信贷等银行业务。1894年合伙人逝世,由其独资经营,1895年改名为J.P摩根公司,并以该公司为大本营,向金融事业和经济各部门(诸如钢铁、铁路以及公用事业等)扩张势力,开始形成垄断财团。1912年,摩根财团控制了金融机构13

10、家,合计资产总额304亿美元,其中以摩根公司实力为最雄厚,称雄于美国金融界,华尔街的金融老板称摩根公司为“银行家的银行家”。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摩根财团大发横财,战后以其雄厚的金融资本,渗入国民经济各个部门;30年代,摩根财团所控制的大银行、大企业的资产总额占当时美国八大财团的50以上。 J.P.摩根开创的“摩根时代”,即金融寡头支配企业大亨的时代。他的名言是:“用以推动历史的不是法律,而是金钱,只是金钱!” 由于财团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其他财团又无不以摩根财团为进攻的主要目标,因而其实力地位相对下降,曾一度为洛克菲勒财团所超过。为挽回颓势,它采取了多种措施。在金融方面,利用雄厚的金融基

11、础,扩展实力。在工业方面,积极开拓新兴技术工业,60年代以来,在电子计算机、高速复印机和微型胶卷等工艺部门中,已跃居首位。财团所属的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是全世界生产电子计算机最大的企业。财团原来基础较好的电器设备、电力设备和原子能设备等工业也取得很大发展。在军火工业方面,摩根财团控制的通用电气公司(GE)、通用动力公司和格鲁曼飞机公司,名列美国国防部最大军火承包商的前茅。至70年代后期,摩根财团的信托资产迅速增长,大大超过了其他财团,加以电子计算机等尖端技术工业的兴起,又使该财团的经济实力成倍增长。摩根财团不论在控制的企业数目和拥有的资产方面,又都凌驾于洛克菲勒财团之上。摩根财团在金融

12、业方面拥有雄厚的基础。其主要支柱是JP摩根公司。摩根公司是世界最大跨国银行之一,在国内有10个子公司和许多分支行,还有1000多个通信银行。在国外约20个大城市设有支行或代表处,在近40个国家的金融机构中拥有股权。其经营特点是大量买卖股票和经营巨额信托资产。它控制着外国37个商业银行、开发银行、投资公司和其他企业的股权。此外,还有德国制造商汉诺威公司、纽约银行家信托公司以及西北银行公司、谨慎人寿保险公司以及纽约人寿保障公司等。在工矿企业方面主要有国际商业机器公司、通用电气公司、国际电话电报公司(ITT)、美国钢铁公司以及通用汽车公司(GM)等;在公用事业方面则有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

13、T)和南方贝尔公司。 旗下企业:JP摩根          世界最大的银行集团之一,总资产超过7000亿美元摩根士丹利          世界最大的投资银行之一,2007年营业收入767亿美元摩根大通            美国第三大银行,2007年营业收入999亿美元

14、GE通用电气公司      世界最大的机电设备生产商,2007年营业收入1683亿美元通用动力公司        世界三大航空发动机生产商之一,2007年营业收入242亿美元格鲁曼飞机公司      世界第三大军火企业,美国航母、战斗机的主要生产商之一IBM公司           

15、60; 世界最大的IT企业,2007年营业收入914亿美元通用汽车            世界第一大汽车企业,2007年营业收入2073亿美元美国电话电报公司    世界最大的通信服务商之一,2007年营业收入633亿美元美国钢铁公司        曾经是世界第一大钢铁企业,2007年营业收入157亿美元   三、花旗

16、财团(First National City Bank Financ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是战后兴起的东部大财团。历史虽短,但其控制的资产总额已超过几家老财团,跃居十大财团的前列。该财团以花旗银行为核心,依靠它的巨额资金,向军火工业(如火箭、导弹以及飞机等)和民用工业(如电子、化工、石油以及有色冶金等)扩张势力,控制了一大批著名的大企业和大公司。它也是对外扩张最活跃的财团之一。花旗银行的前身是创立于1812年的纽约花旗银行,该行为华尔街最老的银行之一。至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受斯蒂尔曼和洛克菲勒两大家族的控制,作为标准石油系统(美孚石油系统)资金调度中心,并因此获

17、得迅速发展。30年代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业务一蹶不振。在50年代发生的企业兼并浪潮中,它又重新活跃起来,1955年与纽约第一国民银行合并,更名为纽约第一花旗银行,1962年改用现名。以该银行为核心形成了花旗财团,挤入美国十大财团的行列。花旗财团所以发展得如此迅速,主要是由于该财团的经济实力是由花旗银行同与军火生产有密切关系的大公司和大企业所构成。它所控制的从事军火生产的波音公司和联合技术公司,除生产大型民航客机外,历来都是美国主要的军火承包商,主要承包喷气式轰炸机、民兵洲际导弹、阿波罗计划以及制造火箭和宇宙空间发射器等军用产品,每年从军事订货中获得惊人的高额利润。财团所属其他企业还有大西洋

18、里奇菲尔德石油公司(与摩根财团共同控制)、菲利普斯石油公司(与摩根财团共同控制)、施乐公司、明尼苏达采矿与制造公司(3M)、卡特彼勒拖拉机公司(是与摩根财团和杜邦财团共同控制)以及生产电子计算机的国民现金出纳机公司(NCR)。在商业方面则有J.C彭尼公司(与摩根财团共同控制)和蒂梵尼珠宝商店(Tiffany & Co.,与芝加哥财团共同控制)。上述企业都在国内外居于垄断地位。旗下企业:花旗银行      世界第一大金融集团,总资产超过1万亿美元,2007年营业收入1468亿美元波音公司   

19、60;  世界最大的飞机生产商,2007年营业收入615亿美元J.C彭尼       美国最大的商店和药品商店零售商,2007年营业收入199亿美元卡特彼勒      世界最大的机械设备生产商,2007年营业收入415亿美元3M公司        历史悠久的跨国企业,生产5万多种产品,2007年营业收入229亿美元联合技术公司  普惠公司 

20、;        世界三大发动机生产商之一下属子公司:  开利公司         世界最大的空调设备生产商              西科斯基公司     世界最大的直升机生产商   &#

21、160;          奥的斯电梯公司   世界最大的电梯公司之一  四、杜邦财团(Du pont Financ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是由杜邦家族组成的依靠化学工业和军火工业起家的财团。创始人为法国移民EI杜邦·德内穆尔。他在法国大革命期间逃到美国,1802年在特拉华州威尔明顿市创办杜邦公司,经营火药生意;经过杜邦家族5代人的经营,终于使杜邦公司变成典型的家族托拉斯。杜邦公司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资产从战前的

22、7500万美元增加到1918年的3亿美元;成为当时最大的垄断公司之一。杜邦财团也由此形成。1935年,杜邦财团的资产总额增达263亿美元,在当时的美国八大财团中居于第六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杜邦财团从五角大楼获得价值210亿美元的军事订货,战后又参加原子弹的制造,经济实力大为增强,在十大财团中跃居第五位;但至60年代,由于财团之间的竞争加剧,杜邦财团的地位下降,退居第九位。杜邦财团的经济实力以工矿业为主。1974年该财团的工矿企业资产占其资产总额的69%。工业资本又主要集中在杜邦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杜邦公司是美国最大的化学公司,其所需原料80%是石油。自1973年以来,一再受到石油危机的冲击

23、。80年代以来,该公司转向发展塑料工业和大力开展科学研究,生产不以石油为原料的产品,如用微生物发酵生产合成纤维等。杜邦财团的另一家大公司通用汽车公司(与摩根财团共同控制),是美国规模最大的汽车公司。杜邦财团的银行资本较其他财团薄弱,缺少一个资金雄厚的金融机构作为核心,长期来,其金融业务不得不依附于摩根财团和其他财团提供资金。杜邦财团是一个典型的家族托拉斯,杜邦财团基本上是由杜邦家族组成,其资本多半是家族的财富。所有重要职务都为家族的成员所控制,直到70年代上半期;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才相继由外界“能人”担任。杜邦家族是美国最古老、最富有、最奇特的财富家族。这个家族至今已保持了200年长盛不衰,

24、世所罕见。20世纪90年代杜邦家族控制财富1500亿美元,出了250个大富豪,50个超级富豪。其家族创始人是伊雷内.杜邦,靠制造火药发财,后来因一次火药大爆炸,家族财富荡然无存。20世纪初杜邦家族出了杜邦“三巨头”。他们再次创业,将家族带入史无前例的鼎盛时期。这个家族视家族财富为第二生命,权力传代非常独特。在第三代中,家族内部至少有10对堂表亲之间的婚配,成为美国近亲联姻最多的大家族。旗下企业:通用汽车            世界第一大汽车企业,2007年营业收入2073亿美

25、元杜邦公司            世界化工巨头之一,2007年营业收入289亿美元 波士顿(Boston)美国东北部马萨诸塞州首府,新英格兰地区最大港口城市。始建于1630年。已有多年的历史,被称为美国“最古老的城市”。世纪中叶,波士顿一直是北美洲第一大城市。五、波士顿财团(Boston Financ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也是美国最老的垄断财团之一。它是由19世纪经营奴隶贸易而致富的波士顿地区的洛威尔、劳伦斯、亚当斯以及洛奇等家族同新兴的

26、肯尼迪家族联合组成的。当时,这几个家族把从海外殖民掠夺中积累起来的巨额资金投资于商业银行、保险事业和投资公司,并依靠这些金融机构提供资金,经营纺织、制革、制鞋、服装、食品以及化工等轻纺工业。由于轻纺工业发展迅速,至20世纪初,波士顿这几家世代互相通婚的家族,便以波士顿第一国民银行为核心,形成了波士顿财团。波士顿第一国民银行创立于1859年。1903年与马萨诸塞银行合并后,仍称波士顿第一国民银行。它是美国最早的一家跨国银行。除银行外,波土顿财团还拥有4家著名的保险公司,以约翰·汉科克互惠人寿保险公司和马萨诸塞互惠人寿保险公司为最大。波士顿财团在工矿企业方面的实力不及东部大财团。它所控制

27、的工业原来主要是轻纺工业,从50年代起,利用麻省理工学院的科研成果发展新兴技术工业,从轻纺工业转向电子、光学、空间、导弹等方面发展。例如它所控制的特克斯特隆(TEXTRON)公司,战后兼并了许多中小公司,实力壮大,经营方向也由轻纺工业转向宇航工业和电子工业发展,成为拥有70多家子公司的多样化公司。它既制造航空和宇航产品、各种电子部件、飞机部件,又经营钟表发条、家具和家禽等行业。它的一家子公司贝尔直升飞机公司,是一家军火出口商,为五角大楼和外国制造直升飞机。波士顿财团在发展新兴技术工业方面具有优越的技术力量,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著名大学的科研成果,有力地推动了波士顿地区尖端工业的发展。其所属

28、特克斯特隆公司、雷锡昂公司和宝丽来公司等,由于新兴技术工业的刺激,经济实力增长很快。在政治上,波士顿财团曾联合格克菲勒财团支持JF肯尼迪担任总统。肯尼迪人主白宫,替波土顿财团争得大批军事订货,引起摩根财团的强烈不满。1963年11月盟日肯尼迪遇刺身亡,给波士顿财团一大打击,使它在同其他财团的竞争中地位不断下降。 旗下企业:波士顿第一国民银行  美国老牌银行之一,总资产约2000亿美元约翰·汉科克互惠人寿保险公司马萨诸塞互惠人寿保险公司贝尔直升飞机公司    世界主要直升机生产商之一雷神公司  &

29、#160;         美国第三大军火商,世界最大的雷达、导弹生产商                    2007年营业收入233亿美元  理查德·梅隆(1858-1933)六、梅隆财团(Mellon Financ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是以梅隆家

30、族为中心,以金融起家的大垄断资本集团。创始人T梅隆于1869年创办托马斯.梅隆父子银行,发展迅速。1902年改名梅隆国民银行是梅隆财团赖以起家的金融支柱。它以此为起点,逐步与工业资本融合,财团逐步形成。梅隆财团所控制的金融机构,除梅隆国民银行外,还有匹兹堡国民银行集团和通用再保险公司。长期来,梅隆财团通过这些金融机构控制了匹兹堡地区的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梅隆旗下的“梅隆银行”是华尔街的金融巨头之一,安德鲁·梅隆(1855-1937)曾是美国历史上权力最大的财政部长。梅隆的12年财长生涯被戏称为“三个总统为梅隆打过工”。 梅隆家族是美国的超级巨富,福布斯杂志评选的“美国历史上

31、15大富豪”排行榜,最终石油巨头约翰·洛克菲勒(JohnD.Rockefeller)名列榜首,比尔·盖茨仅排在第13位。而理查德·梅隆排名第6位,预计为资产823亿美元。  梅隆财团所控制的工矿企业,资格最老的是美国铝业公司(Alcoa)。它的前身是匹兹堡冶炼公司,1890年就为梅隆父子银行所控制。1910年以来,美国铝公司一直垄断着美国铝的生产,目前更是全球最大的铝业公司,是梅隆财团的工业支柱之一。另一个重要工业支柱是海湾石油公司。它是美国最大的石油垄断企业之一,主要业务包括石油开采、提炼、运输和销售;80年代以来扩大了石油化工和乙烯的生产能

32、力,在美国化学公司中占第三位。梅隆财团在钢铁工业生产中也占有一定的地位,拥有阿姆科钢铁公司(与洛克菲勒财团、克利夫兰财团共同控制)、国民钢铁公司(与克利夫兰财团共同控制)及惠灵匹兹堡钢铁公司、阿勒格尼勒德卢姆工业公司等4家大钢铁公司。此外,财团还拥有威斯汀豪斯电气(又译西屋电气)公司(与洛克菲勒财团共同控制)、固特异轮胎橡胶公司(与洛克菲勒、芝加哥及克利夫兰财团共同控制)及罗克韦尔国际公司。罗克韦尔公司末受任何其他财团渗透,专门设计和制造飞机、导弹以及火箭,长期以来一直是五角大楼和国家宇航局的主要承包商,获利甚巨。 旗下企业:美国铝业公司    

33、;    世界最大的铝制品企业,2007年营业收入309亿美元海湾石油公司        美国六大石油垄断企业之一,2007年营业收入300亿美元阿姆科钢铁公司      美国大型钢铁公司之一,2007年营业收入278亿美元罗克韦尔国际公司    美国主要军火企业之一,航天飞机制造商固特异轮胎公司      世界最大的

34、轮胎企业,2007年营业收入203亿美元梅隆国民银行        全球最大的金融证券商,旗下托管的资产超过18万亿美元匹兹堡国民银行通用再保险公司 格罗弗·克利夫兰(1885-1889和1893-1897)是1860年至1912年间唯一的民主党总统。 七、克利夫兰财团(Cleveland Finan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以所在地克利夫兰得名。19世纪后半叶,克利夫兰地区的几家相互密切联系的富豪家族,主要有马瑟、汉纳、汉弗莱、伊顿等家族,利用当地丰富的煤铁资

35、源,创办钢铁工业,获得巨额利润后,又投资于银行业,并向橡胶工业和铁路运输方面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具备了财团的条件,1935年拥有资产14亿美元,为当时美国的第八家财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又获得进一步发展,1955年资产增达157亿美元,上升为美国第六家财团。60年代,由于财团所处的地区限制,实力衰退。克利夫兰财团的经济实力以钢铁、橡胶、铁路运输等部门为主,在美国基本工业中有一定的地位。钢铁工业是该财团的主要利益所在,它控制了美国最大10家钢铁公司中的4家,即共和钢铁公司、莱克斯杨斯顿公司、阿姆科钢铁公司(与梅隆财团、洛克菲勒财团共同控制)和国民钢铁公司(与梅隆财团共同控制)。克利夫兰财团

36、在美国橡胶工业中也有重要利益,美国最大的两家橡胶公司固特异轮胎橡胶公司和费尔斯通轮胎橡胶公司,均为克利夫兰和其他财团共同控制。克利夫兰财团金融资本薄弱,它拥有的克利夫兰信托公司等5家金融机构,实力有限,筹措资金只得仰赖东部财团,特别是摩根财团的金融机构。 旗下企业:共和钢铁公司        美国第三大钢铁企业莱克斯杨斯顿钢铁公司阿姆科钢铁公司      世界排名第53位的钢铁公司,2007年产量588万吨国民钢铁公司固特异轮胎公司 &

37、#160;    世界最大的轮胎企业,2007年营业收入203亿美元费尔斯通轮胎橡胶公司  芝加哥(Chicago)是美国第三大城市,位于美国中部、世界第一大湖密歇根湖畔与芝加哥河交汇处,面积平方公里,人口多万。年建于该市的摩托罗拉公司闻名全球,是世界上提供无线电通讯、半导体器件、高级电子系统和设施的主要厂商之一。八、芝加哥财团(Chicago Finan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是美国中西部地区的财团。20世纪初期,由当地的富豪家族麦考密克家族、伍德家族及新兴的克朗家族组成,以芝加哥地区为活动中心而得名。芝加

38、哥地区气候适宜,雨量充足,土地肥沃,宜于发展农牧业,很早就成为美国重要的粮食区和牲畜区。农业和畜牧业发达,肉类加工和农业机械工业随之发展,很快就使芝加哥地区成为仅次于纽约的工商业中心和金融中心。这些富豪家族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垄断财团。1935年拥有资产43亿美元,在当时美国八大财团中居于第四位。 芝加哥财团的金融实力比较雄厚,拥有5家大银行:大陆伊利诺伊公司、第一芝加哥底特律国民公司、哈里斯银行公司、北方信托公司以及美国银行公司。此外,还有两家保险公司:CNA金融公司和各州保险公司。近年来,芝加哥财团受到华尔街大财团的排挤,金融实力远不如前。大陆伊利诺伊公司受到摩根财团的渗透,已成为

39、两家财团共同控制的公司;第一芝加哥公司又为洛克菲勒财团所控制,芝加哥财团实际上已从属于这两个大财团。芝加哥财团所控制的工业部门,主要是农产品加工工业和传统的农业机械制造业以及以农业地区为对象的商业。在农产品加工工业方面,它控制了12家肉类加工公司,其中规模较大的有埃斯马克公司和联合食品公司。在农业机械方面,它拥有国际收割机公司、卡特彼勒拖拉机公司(与洛克菲勒财团两家财团共同控制)以及迪尔公司。这3家农业机械公司生产的拖拉机占全国拖拉机销售市场的6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芝加哥财团在石油工业方面的扩展引人注目,它在属于洛克菲勒财团的印第安纳标准石油公司和德士古(TEXACO,后与雪弗龙合并为雪弗

40、龙-德士古石油公司)公司拥有大量投资,而且有重要的人事结合。 芝加哥财团在商业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拥有西尔斯娄巴克公司(又译西尔斯百货公司)、联合百货公司、蒂梵尼珠宝商店(Tiffany & Co., 与花旗财团共同控制)和马歇尔·菲尔德公司等巨大的商业零售公司。西尔斯娄巴克公司创立于1866年,20世纪初经营邮购业务获得巨大发展,零售商店和供应点遍及美国各地,1982年公司资产增366亿美元,全年销售额300亿美元,在美国的百货公司中居于首位。 旗下企业:雪弗龙-德士古石油   美国第二大石油企业,2007年营业收入2005亿

41、美元美国银行            美国第二大银行,2007年营业收入1170亿美元迪尔公司            美国最大的农业设备生产商,2007年营业收入228亿美元西尔斯百货公司      美国最大的百货公司,2007年营业收入530亿美元蒂梵尼珠宝   

42、60;      美国第一大珠宝零售商 加利福尼亚州(California)美国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多的州,面积41.1 万平方千米,是全美第三大州;人口2983.9 万,是全美第一大州。1850年加入联邦,成为美国第三十一州。19世纪末,洛杉矶地区石油的发现和开采,使工业迅速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新兴工业兴起,经济实力及人口跃居前列。加利福尼亚GDP占到全美的14%,经济规模达到1.56万亿美元,要比除美国、日本、德国、英国、中国和法国之外的任何国家都大。九、加利福尼亚财团(California Financial G

43、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倔起的新兴大财团,包括美国银行集团(BOAC)、旧金山集团及格杉矶集团。这三个集团的经济实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随着加利福尼亚州军火工业的迅速发展而获得急剧增长,特别是金融资本的增长速度尤为惊人,形成以美国银行集团为金融中心的大财团。1974年拥有资产1671亿美元,在美国十大财团中居第三位,在美国的政治、经济生活中起着主要作用。它与南部财团组成一股新兴的军火工业集团势力,成为与东北部老财团相抗衡的力量。 加利福尼亚财团的金融资本极为雄厚,拥有的主要商业银行有美国银行、西方银行公司、安全太平洋公司以及旧金山地区的富国银行公司(

44、Wells Fargo)和克罗克国民公司等。美国银行(BOA)是加利福尼亚财团的金融核心,其前身为意大利移民后裔AP基安尼尼于20世纪初所创办的意大利银行。由于业务的迅速发展,至20年代就成为美国西部最大的银行;30年代初,与加利福尼亚美洲银行合并,改名为美国银行(全称美国国民信托储蓄银行)。第二次世界大战给它带来了巨额利润,超过了当时纽约的大通国民银行,成为美国最大的商业银行。只是美国银行的最大表决权已为摩根财团和花旗财团所控制,加利福尼亚财团在美国银行的势力远不如前。加利福尼亚财团所控制的工矿企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以农业和采矿业为主;大战期间和战后,由于加利福尼亚州已成为美国最大的军火生

45、产基地,该财团所控制的工业公司以军火生产为主。例如洛克希德-马丁飞机公司、利顿工业公司以及诺斯罗普公司。这些公司都是美国前十名的军火商和军火出口商。战后,洛克希德-马丁飞机公司在美国国防部的军火订单中,长期居于首位。但是这些生产军火的公司的控制权,逐渐落入东部大财团的手里,加利福尼亚财团的实力地位已相对下降。 旗下企业:美国银行            美国第二大银行,2007年营业收入1170亿美元西方银行富国银行    &#

46、160;       美国旧金山地区主要银行,2007年营业收入479亿美元洛克希德.马丁公司   世界第一大军火企业,2007年营业收入396亿美元利顿工业公司        美国第四大军火商,战斗机、驱逐舰、巡航导弹生产商诺斯罗普.格鲁曼     世界第二大军火企业,2007年营业收入303亿美元     

47、0;   得克萨斯州,是美国南方最大的一州。东南临墨西哥湾,南邻墨西哥。面积69.1万平方公里,次于阿拉斯加,为美国第二大州。人口1734.9万(1991)。首府奥斯汀。最大城市休斯顿。原属墨西哥,1836年脱离墨西哥独立,建得克萨斯共和国。1845年并入美国,成为美国的一州。经济长期以农牧业为主。大型牧场是该州代表性特征之一。十、得克萨斯财团(Texas Financial Group) 美国十大财团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得克萨斯州倔起的一个新财团,主要是依靠石油工业和军火工业发展起来的。以K.W麦基逊、S理查逊、H.L亨特、J柏朗、JA埃尔金斯等创

48、立的家族为代表。得克萨斯财团的银行资本比较薄弱,虽拥有4家银行和3家保险公司,但没有形成强大的金融中心。4家银行是:达拉斯第一国民银行、休斯敦第城市国民银行、达拉斯共和国民银行和得克萨斯商业银行。得克萨斯财团所控制的工矿企业以休斯顿的坦尼科公司为最大。它本是美国最大的一家石油天然气管道运输公司,现已发展成多种经营的综合公司,该公司因受到洛克菲勒财团的渗透,已成为两家财团共同控制的公司。在军火工业方面,得克萨斯财团控制了两家著名的公司。一家是LTV公司(原译林特姆科沃特公司),创办人JJ林,善于兼并,在1960年兼并特姆科飞机制造公司,后又于1961年兼并沃特公司(制造飞机和导弹)。80年代以来

49、进行多样化经营,但仍以制造军火为主,获利甚厚,发展迅速。另一家为休斯飞机公司,创办于1933年,经营业务本限于设计和实验性制造,1942年才开始商业性生产,制造飞船、侦察摄影机以及各种飞机零件。80年代上半期,该公司生产的电子控制系统和其他电器部件,在美国飞机制造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因此该公司生意兴隆,营业额大增。此外,得克萨斯财团还拥有一些生产尖端技术工业产品的公司,如得克萨斯仪器公司(又译德州仪器)。 旗下企业:达拉斯第一国民银行休斯敦第城市国民银行达拉斯共和国民银行得克萨斯商业银行坦尼科公司       

50、60;  美国最大的石油天然气管道运输公司LTV公司             美国第五大军火商休斯飞机公司        美国航空制造商之一德州仪器            世界最大的集成电路制造商,2007年营业收入167亿美元日本四大财团以家族财阀

51、为中心的三井、三菱、住友、安田四大财团是日本最早形成的垄断财团。如今,三菱、三井、住友、富士(芙蓉)、第一劝业银行、三和等六大垄断财团掌握着日本的经济命脉,控制着日本的大量公司。1.住友财团住友集团()是日本最古老的企业集团之一,拥有400多年历史。早在16世纪时,住友家族因在四国岛上开创并经营一座铜矿而日益发展壮大,成为日本官方指定的供铜商,主要服务于当时日本一些极具实力的名门望族,其中包括在16031868年间统治日本长达200多年的德川幕府。当时,该家族的掌门人自豪地宣称,住友商社是全球最大的铜出口商。17世纪由住友政友( ) 1585-1652 在京都创办的“富士屋”发祥而来。从经营铜

52、制乐器的商号开始,元禄4年 (1691年) 到取得别子铜山的经营权,之后283年铜的生产得以持续,住友也因此不断成长。经历了明治维新混乱时期的别子铜山,在引进外国的技术和机械后生产能力得到大幅飞跃。之后在吸收西洋技术不断扩展铜生产量的同时,机械工业、石炭工业、电线制造业、林业等关连事业也相继得以开展。后发展成为以矿工业和金融业为中心的近代财团。住友财团 - 财团历史19世纪中叶,日本市场逐步对西方开放,住友商社也更为广泛地在冶钢及炼钢等领域发展起来。到20世纪初,住友家族已经迅速发展成为日本国第三大金融财阀。上世纪30年代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些颇具政治影响力的垄断集团成为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

53、追随者,住友财团也不例外。在此期间,住友财团的家族集中化更加明显,该财团的大部分产业都集中到了住友家族手中。到1937年,住友家族的第16代传人已经掌握了财团股本总额的90%之多。日本战败后,各财阀在美国的限制下纷纷解体而改组成为企业集团。随着战后财团的解体,住友旗下的企业也走上了各自独立的道路,住友家族在日本政治经济上的影响力也大大削弱。但是,随着战后日本经济的复苏,住友财团又东山再起,日益发展壮大。在不同的事业领域中发挥着作用,从那以后,住友商社更加广泛地参与国际间金属、机械、石油、化工、食品及纺织等领域的贸易活动,成为住友财团的核心企业及日本四大贸易商之一 。住友政友的文殊院旨意书作为住

54、友的企业精神被代代传承。现在住友集团已经成为日本屈指可数的企业集团之一。旗下多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的行列。过去住友集团的核心系被称为“住友三大家”的是住友银行、住友金属工业、住友化学三家企业。其中,住友银行的地位最高。住友银行无论是在资金容量上,还是在收益上,都位居都市银行的前列。因此,同系统的金融机构住友信托银行、住友生命的资金能力也很强大。住友金属工业是住友集团的另一核心。以前,住友金属工业只是单纯地生产平炉的企业。此后,在川崎制铁企业迅猛发展的刺激下,与高炉生产厂家小仓制铁合并,成为铁钢流水作业生产厂。住友金属工业的进一步改造不仅提高了自身在住友集团中的地位,也相应地促使了住友集团力量

55、的强化。住友化学是住友集团的第三大中心,在日本化学工业成长之前,住友化学只是一个肥料公司。在通产者的"石油化学工业扶植计划"下,引进外围技术大力发展石油化学工业。到现今的21世纪,住友商事、住友电器工业、日本电气三家公司作为现时住友集团新的核心而被称为“住友新三大家”。住友集团现有主要的企业有20家企业业种日新电机株式会社(Nissin Electric co.,Ltd)输变电、控制、载能束应用住友化学株式会社(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化学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 Ltd.) 机械、造船株

56、式会社三井住友银行(Sumitomo Mitsui Banking Corporation) 金融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Sumitomo Metal Industries, Ltd.) 钢铁住友金属矿山株式会社(Sumitomo Metal Mining Co., Ltd.) 非鉄金属住友商事株式会社(Sumitomo Corporation) 综合商社住友信托银行株式会社(The Sumitomo Trust & Banking Co., Ltd.) 金融住友生命保险相互会社(Sumitomo Life Insurance Co.) 生命保険住友石炭矿业株式会社(Sumitomo C

57、oal Mining Co., Ltd.) 矿业株式会社 住友仓库(The Sumitomo Warehouse Co., Ltd.) 仓库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非鉄金属三井住友海上火灾保险株式会社(Mitsui Sumitomo Insurance Co., Ltd.) 损害保险日本板硝子株式会社(Nippon Sheet Glass Co., Ltd.) 硝子NEC(NEC Corporation) 电器机器住友不动产株式会社(Sumitomo Realty & Development Co., Ltd.) 房

58、地产住友大阪水泥株式会社(Sumitomo Osaka Cement Co., Ltd.) 水泥住友轻金属工业株式会社(Sumitomo Light Metal Industries, Ltd.) 非铁金属三井住友建设株式会社(Sumitomo Mitsui Construction Co., Ltd.) 建设住友酚醛塑料株式会社(Sumitomo Bakelite Co., Ltd.) 化学住友林业株式会社(Sumitomo Forestry Co., Ltd.) 木材、住宅住友橡胶株式会社(Sumitomo Rubber Co., Ltd.)橡胶产品白水会作为住友集团的管理核心,由当时的住

59、友集团领导人负责成立的总经理会议"白水会"是在1915年前后成立的,目前其成员已增加到二十家企业。其中住友轻金属、住友建设、住友林业等4家企业是在1977年加入的。此外,住友集团中还拥有许多准住友系统企业,以及松下电器产业、马自达、朝日啤酒等住友周边工业。这些准住友系统企业与住友周边企业的存在形成了住友集团"外延膨胀作战"这大特色。住友集团在日本经济中所占比例虽稍逊于三菱与三井,但集团的凝聚力空前强大,常有"组织的三菱,人的三井,团结的住友"这一说法。2.三井财团三井财团(Mitsui Business Group),是日本四大财阀之

60、一。资产总额为至少36万亿日元,雇员近24万人。核心成员有24家大垄断公司,其中银行2家、保险公司2家、工矿企业15家、商社1家、大百货商店1家、房地产行业1家和运输企业2家。由这些企业组成的经理会、称为二木会,是三井财团的最高领导机构。其中三井银行、三井物产、三井不动产公司是财团的三大支柱企业,这三大企业的首脑人物形成最高领导核心,对外代表三井财团。除了二木会成员企业外,还有未参加二木会而参加月曜会的16家直系子公司。此外三井财团还通过贷款、持股和人事关系,控制着一批旁系公司,其中持股率超过10%的联带公司达114家。三井财团历史三井财团的前身是由三井家族统治的三井财阀。创始人三井八郎兵卫高

61、利于1673年在江户(今东京)和京都开办绸缎庄,以后兼营钱庄。从18世纪20年代起开设了以经办银钱汇兑业务为主的三井兑换店,成为商业资本加高利贷资本;并同时资助封建诸侯,替德川幕府包办汇兑,作为御用特权商人而成为富商巨贾。到明治维新时,在日本明治新政权与德川幕府的争斗中,三井家族曾资助新的天皇制政府;如为政府筹集会计基金和壬辰战争的军费、发行“太政官札”、创立汇兑公司、以“为替方三井祖”名义管理官方钱财,发行“正金兑换证劵”(三井札)等。通过以上与明治维新政府的合作计划及建立深厚合作伙伴关系,在明治政权初年,三井家族将自己身份由御用特权商人转为新时代的政商,确保了自己的身份和利益不受政权更替而

62、产生影响。1876 年(明治9年),由于在明治维新初年转到新朝廷方面,并得到明治政府的照顾把持了全国的金融业。三井家族在此时通过整合三井兑换店以及其附属金融机构及以掌握当时的官银为基础开办起自己的私营银行-三井银行;三井银行是明治维新后日本的第一家私人银行。接着三井家族又开办起三井物产公司。在1888年从政府廉价购入三池煤矿,1892年成立三井矿山公司。当时的公司负责人中上川彦次郎随即着手进行改革,撤销了原有的“大元方,以同族会议理事会为核心,确立工业、土地两大部门和银行、矿山、物产三大公司的所谓”两部三社制。”此后,财团不断扩大产业领域,进入了纺织业、采矿业和机械制造业等行业。控制了芝浦制造

63、厂、王子造纸公司、北海道煤矿、轮船公司和钟渊纺织公司等。1909年通过成立资本达五千万日元的“三井合名会社”。1910年改组“三井合名会社”同时建立总持股公司,基本形成了近代的三井财阀体系;最终成为当时日本规模最大的财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出于战争需要,当时的政府逼切需要一家大财阀作为政府供应军需物资方面的核心和后盾;此时的三井财团看准了时势,与执政者签下了大量合作协议合约,因而在当时的军需品发展上大发横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三井财阀成为最大的垄断资本集团。而在战后不断出现的本国经济危机中,通过乘机合并一大批弱小企业来扩充增强了自己的体系。到1931年(昭和6年)三井合股公司拥有资金三亿日

64、元,直系和旁系公司达到四十个;但因购买美元事件受指责,合股公司理事长团琢磨遭暗杀。五一五事件和二·二六事件后,军部和右翼势力有所抬头并对财阀进行攻击。因此三井财阀转变方向,向公共事业捐款,且三井家族退出第一线及不再公开持股数目等等。随着战时体制的实施,三井财阀又与军部合作,向军需工业和占领地事业扩展,最后在二战前发展成为拥有151个直系、旁系和投资公司的大财阀。其中仅三井物产的营业额40年代前期便达到30亿日元。二战期间,三井财阀的核心-三井银行,兼并了日本第一银行更名为帝国银行。其经营实力很快就超过了安田银行而居财阀银行首位,使得三井垄断财阀的直属企业和旁系企业通过此次银行合并得到

65、更加雄厚及强而有力的资金支持,得到更快发展的机会。 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三井财阀的规模是三菱财阀的1.5倍、住友财阀的2倍、安田财阀的3倍左右;三井财团所属直系、旁系公司及其子公司数量共达273余家,包括东芝浦电气、石川岛播磨重工、三井造船、昭和飞机、丰田汽车、日本精工等。三井集团实缴资本接近日本全国公司实缴资本总额的10%,可见该集团体系十分庞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战争结束后美国占领军对日本实行战后管制,作为日本军国主义的其中一件工具,三井财阀在此期间曾一度被政府要求进行解散。最后在政府主导执行的解散财阀行动中,三井财阀也不能幸免的被迫解体。三井财阀由于同政府关系长期较为密切,因而在

66、解散中理所当然地受到了更大的打击;所以在后来的复活中也因为受到某种制约而没有其他几家财阀那样快速地进行恢复和扩张,因而其当时的地位由二战前的第一财阀落到了三菱、富士、住友的后面。直到50年代初,由三井银行发起成立了月曜会,接着以促进三井物产公司的合并为目的而成立了总经理一级的五日会;一直到50年代后期,三井财阀的核心企业才走上正轨:通过重组三井银行、三井信托银行、大正海上火灾保险、三井人寿保险等4家金融机构恢复了经营活力,为集团的重新集结和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撑;三井物产公司在三菱商事公司恢复的5年之后-1959年完成了恢复工作,为集团的重新集结和发展提供了营销纽带;三井矿山虽然已风光不再,但其直系企业东京芝浦电气、石川岛播磨重工这两家濒临倒闭公司经土光敏夫治理后活力大增,东芝成为日本工业5强、石川岛成为日本工业50强之一,称雄于国际市场。为集团的重新集结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工业支撑,土光敏夫也因此而享誉世界工商业界。 到了1960年月曜会与五日会合并并改名为二木会,之后二木会逐渐成为三井财团的统筹领导机构。到50年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