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的共赢之道_第1页
《中庸》的共赢之道_第2页
《中庸》的共赢之道_第3页
《中庸》的共赢之道_第4页
《中庸》的共赢之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庸的共赢之道“ 中庸之道 ” ,中国古代儒家所提倡的一种 道德实践的原则和处世待人的方法。最早提出 “ 中庸 ” 概念的是孔子。 孔子 “ 中庸 ” 思想的本 意是: “ 去其两端, 取其中而用之。 ” 也就是去 除偏激,选择正确的道路。它体现的是端庄沉稳、守善持中 的博大气魄, 宽广胸襟, 和“ 一以贯之 ” 的坚定 信念,是具有永久的真理性和现实主义的伟大思想。然而两 千五百年后的今天,新兴

2、人类们更多的赋予了这个词语以贬 义。 “ 中庸之道害我们国人不浅。 ” ,“ 世风日下,中庸横行。 ” 诸如此句不绝于耳。中庸之 道成了老好好、无原则、无主见和随波逐流的代名词,实在 是我们的先人所没有想到的。这恐怕与我们这些年来,忙于 学习和引进西方的大师圣经,而对先人的大智慧缺乏了解甚 至几乎忘却有关。1中庸之道的基本内涵中庸之道, 是手持两端, 不偏不倚。 不偏的前提是手持两端, 就是最激进和最保守的意见都要顾及到,然后达到不偏不倚 的最佳效果。孔子的中庸思想,有其内在的逻辑: “ 尚中&

3、amp;#8221; 是中庸的逻辑起点, “ 时中” 是中 庸的内在本质, “ 中正” 是中庸的规范准则, “ 中和 ” 是中庸的理想目标。 “ 尚中 ” 的基本内涵是 “ 无过无不及 ” , “ 时中 ” 的基本内涵是 “ 无可无不可 ” ,“ 中正” 的基本内涵是 &

4、#8220; 礼义 ” ,“ 中和 ” 的基本内涵是天人和谐之美。 其中,“ 尚中 ” 观念为传统所固有, 为孔子所继 承。“ 时中” 、“ 中正” 及“ 中和 ” 的观念是孔子对传统 “ 尚中 ” 观 念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孔子中庸思想的核心之所在2尚中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又给四书 • 中庸加注说:

5、“ 中者,不偏不倚, 无过不及之名。 平常也。 ”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就是不要偏激,不要走极端,不要 不及,也不要过头。庸,就是保持一颗平常心。中,就是要 人们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个度。就是贫穷也不要心浮气躁, 富贵也不能为富不仁;就是做下属不要低三下四,为上级不 要专横跋扈;就是成功时不要得意忘形,失败时不要心灰意 冷。联系我们目前浮躁的现实社会,难道我们不需要这样的“ 中 ” 吗?3时中审时度势,与时俱进“ 与时偕行 ” ,“ 动静不失其时 &

6、;#8221; , 也就是“ 时中” 。 “ 时中” ,即 “ 中” 而因其 “ 时 ” , “ 时 ” 而得其 “ 中 ” 。得其 “ 中 ” ,所谓经也;因其 “ 时 ” ,所谓权也。 有经有权,故能变通。此所谓 “ 变通者,趣时者也 &#8221

7、; 。能趋时变通,即是 “ 识时务 ” ,而 “ 识时务者为俊杰。 ”4中正恪守规范,正心正身孔子说: “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 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 就是说,过分恭敬,而不约 之以礼,就未免劳倦;过分谨慎,而不约之以礼,就难免流 于胆怯懦弱;过分敢作敢为,而不约之以礼,就难免盲动闯 祸;过分直率,而不约之以礼,就难免尖酸刻薄。恭敬、谨 慎、勇敢、直率,本来都属于人的好品德,但孔子认为,如 果发挥不当,或不用礼来约束,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很明 显,在这里,

8、 “ 礼 ” 是成就人之恭、慎、勇、直 四德而使之适中的规范原则。也就是我们现在的职业道德规 范和职场游戏规则。同时,孔子很强调 “ 正 ” ,如说: “ 其身 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 “ 正 ” ,就是名正言顺,以身作则,不越位,不缺位,不 错位。5中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 和而不同 ” ,就是求同存异

9、,恰到好处。孔子说: “ 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 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 (昭公二 十年)这是孔子评论郑国著名政治家子产的 “ 临终遗 言” 时所说的一段话。 据左传 记载,子产临死前, 曾告诉他的接班人子大叔说,为政的关键,在于针对不同的 对象,或宽或猛,宽猛适中。孔子称这种宽猛相济所达到的 适中状态为 “ 和 ” 。6控制情绪,和谐共赢小不忍则乱大谋“ 喜怒哀乐之末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

10、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 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人们的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这叫做 “ 中” , 表露出来但符合常理,这叫做 “ 和 ” 。“ 中” 是天下的根本; “ 和 ” 是天下共同遵 循的道理。 到达了 “ 中和” ,天地便在自己的位 置上运动了,而万物都开始生长发育了。为人处世的过程中,作为履行职业责任的职业人,在一些特 殊场合和一些特殊的人与事上,必

11、须做到隐忍不发,含而不 露,喜形不能于色, 愠怒不能于外。 否则,小不忍则乱大谋, 不仅可能会祸及公司的重大利益,也可能会危及自己的职业 生涯和锦绣前程。曾国藩的 “ 忍 ” 功世人皆知。 “ 吾服官多 年,亦常在耐劳忍气四字上做工夫也 ” ,这是他的心 得。在收敛低调中做人,在挫折屈辱中做事,在巧与周旋中 攀升, “ 让一让,六尺巷 ” ,退一步海阔天空, 大丈夫能忍难忍之事,这就是曾国藩。他的一生有起有落、 有荣有辱,由于他总能启动自身的平抑机能,在高潮时削去 波峰,在低

12、潮时填平谷底, 所以,在勾心斗角的险恶环境中, 他虽然没有片段的精彩,却留下了整体的绚烂。7学、问、思、辨、行职业成功的五步骤中庸说:“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 提出了学、问、思、辨、行五字,而且分 别提出学必博、问必审、思必慎、辨必明、行必笃的要求。 审、慎、笃是个态度问题, 只要认真、 刻苦,也就不难做到。 但博学和明辨不光是态度,主要是个下功夫的问题了,所以中庸说:“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 就是说,别人 下一个功夫,你下上百个功夫,别人下十

13、个功夫,你下上千 个功夫,尽管人的资质,体力是不一样的,有强有弱,但有 了这种 “ 己百己千 ” 的精神,也就功到自然成了。8择善固执,金石为开 “ 诚” 的修炼过程中庸说: “ 诚之者, 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 于是, “ 择善固执 ” 一词成为儒家的处世原则。但是,有些人误会了 “ 固执” 的意思,以为那是 顽固而不知变通; 同时又以为 “ 择善 ” 是

14、选择自 己所认定的善,由此形成封闭而自大的心态。幸好孟子及时 出现,以他的言行做为 “ 择善固执 ” 的见证。 择 善需要灵活的智能,固执有赖过人的勇气;智能加上勇气, 同时还以 “ 仁义 ” 为其核心,然后才有可能走向 至善的境界。作为职业领导者都讲究 “ 择善固执 ” 和 “ 从善如流 ” 的领导艺术。所谓 “ 择善固执 ” ,就是坚持正确原则和价值观不放弃,它是圣人修 养的最高境界,也是真知

15、睿智的勇气。所谓 “ 从善如 流 ” ,就是指待人虚怀若谷,善于听取各方意见,并 及时消化。 领导若无 “ 择善固执 ” ,决策必将动 摇不定, 前瞻后顾; 领导若无 “ 从善如流 ” ,必 将处事执迷不悟,刚愎自用。晚清权臣李鸿章的误国就是因为他在 “ 择善固执 ” 上出现了心误,陷入了思维误区而没有警醒。他错 就错在 “ 择善固执 ” 选错了对象, 错在一味强调 对洋人讲诚信,却不力求洋人对他

16、讲诚信,这是他最大的心 误!所以,李鸿章在主持晚清外交的 20 多年中,凡事以妥 协为宗旨。例如,在处理 1875 年至 1876 年的 “ 马嘉 理事件 ” 中,李鸿章明知英国理亏,却为了 “ 了事 ” 而签订了烟台条约 。在处理 1885 年的中法 冲突时,李鸿章又不顾中国军队在越南大败法军的事实,签 订了中法新约 。而在 1895 年签订的马关条约 ,更是 丢掉了台湾!对于朝野批评,李鸿章不以为然,不能 “ 从善如流 ” ,结果由 “ 择善固执 ” 而变成了一意孤 行!如果能听取各方面意见,以从善如流确保择善固执,他 就有可能像林则徐、左宗棠那样,成为一名真正的爱国者。中庸之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