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会经济圈城镇体系规划_第1页
安徽省会经济圈城镇体系规划_第2页
安徽省会经济圈城镇体系规划_第3页
安徽省会经济圈城镇体系规划_第4页
安徽省会经济圈城镇体系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安徽省会经济圈城镇体系规划(2008-2020年) 2008年12月安徽省会经济圈城镇体系规划(2008-2020年)·文本目 录第一章总 则1第二章发展目标、功能定位与发展规模3第一节 发展目标3第二节 功能定位3第三节 发展规模4第三章城镇化发展战略6第四章城镇空间布局体系规划12第一节 城镇空间发展策略12第二节 城镇空间发展结构与总体布局规划13第三节 城市空间发展指引14第四节 城乡统筹发展15第五章区域产业发展与空间组织17第一节 产业发展战略与策略17第二节 产业发展指引21第三节 产业空间组织22第六章城镇空间支撑体系规划24第一节 区域水土资源保护与利用24第二节

2、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26第三节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27第四节 城镇人文环境体系32第七章市政基础设施及公共安全规划(略)36第八章政策分区与空间管制37第一节 政策分区37第二节 空间管制40第九章近期重大行动计划43第十章规划保障措施54第十一章附则56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落实安徽省第八次党代会和安徽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要求,逐步形成以省会经济圈为中心,以皖江城市

3、带和沿淮城市群为支撑的发展格局;高标准构筑合肥滨湖城市框架,规划建设以合肥为中心,以六安、巢湖为两翼的省会经济圈,结合省会经济圈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第二条 规划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2) 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3)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4) 安徽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5) 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工业强省的决定(6) 长江三角洲城镇群规划(20072020)(7) 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20042020)(8) 合肥六安巢湖发展报告no.12007(9) 省会经济圈发展规划纲要(20072015)(10)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服务

4、业的若干政策意见第三条 规划目的 全面提升省会经济圈城镇综合竞争力,优化区域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安徽省在国家中部区域的崛起。(1) 快速推进省会经济圈城镇化,构建组合有序的城镇空间结构,引导基础设施合理布局与建设。 (2) 建立区域协调机制,推进城镇可持续发展,促进生态环境优化,提升区域协作能力。(3) 规范各项建设活动,实施区域空间管治,落实区域强制性控制内容,建立规划实施保障机制,提升政府对空间资源的调控能力。第四条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两型社会”思想为指导,紧扣“推进跨越式发展,实现奋力崛起”这一主题,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走共享共建

5、的发展道路,全面加快省会经济圈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带动安徽奋力崛起。第五条 规划原则 本规划编制遵循统筹兼顾、顺应规律、分类指导、明确事权的原则,正确处理好以下关系:(1) 统筹兼顾,正确把握“远景与近期”关系。(2) 顺应规律,正确把握“引导与控制”关系。(3) 分类指导,正确把握“发展与保护”关系。(4) 明确事权,正确把握“刚性与弹性”关系。第六条 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三市市域范围。包括合肥市、巢湖市、六安市,国土面积3.4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24.7%。第二层次:安徽省省会经济圈城镇密集地区,即合、六、巢三市城区和若干紧密关联的周边城镇构

6、成的城镇密集地区,面积约5800平方公里。城镇密集地区是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是产业布局、城市建设、生态保育和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近期重点推进区域。第七条 规划期限 本规划的期限为2008-2020年。其中,近期:20082010年;远期:20112020年;远景构想到2030年。第八条 规划效能 本规划是省会经济圈城镇化和城镇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制定区域内相关专项规划和城镇总体规划的基本依据。第九条 强制性内容 文中“黑体字”条文为本规划的强制性内容。第二章 发展目标、功能定位与发展规模第一节 发展目标第十条 省会经济圈总体发展目标 把省会经济圈建设成为长江三角洲重点城镇群组成部分,中部

7、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安徽省核心增长极。提高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达到富民强省。第十一条 省会经济圈总体发展策略 强化多元协作,打造省会经济圈产业集群;整合优势资源,构筑省域经济发展支点;强调共享共建,建立省会经济圈城市联盟;转变发展模式,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第二节 功能定位第十二条 省会经济圈总体功能定位 (1)国家层面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优势明显的国内现代制造业基地、科技创新及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生态旅游度假基地,国家区域性交通枢纽;(2)区域层面长江三角洲重点城镇群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点推进地区之一;成为接轨沪宁,参与长

8、三角的先发区域;长江三角洲城镇群西向发展的门户,与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昌九城镇群、长株潭城市群等竞争合作,实现中部崛起战略。(3)省域层面联动沿江、沿淮城市群,引领安徽崛起的战略增长极;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区域旅游会展、商贸物流、金融信息中心;拥湖临江、依山傍水、宜居宜业、和谐创新的生态型城镇群。第十三条 三市功能定位 为促进省会经济圈整体发展、形成合力,并努力实现跨越式快速发展,对各个城市提出相应功能定位要求。省会经济圈整体发展对各个城市提出的功能要求城市功能主体功 能 要 求合肥一大枢纽三大中心四大基地安徽省域核心城市,省会经济圈的中心城市,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国家节约集约用

9、地试点市,国家区域性交通枢纽,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优势明显的现代制造业基地、科技创新及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区域旅游会展中心、商贸物流中心、金融信息中心。六安六大基地两大门户省会经济圈的西翼城市,省会经济圈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的保证,省会经济圈加工制造配套基地、冶金工业转移承接基地、农特产品生产供应基地、科技成果转化试验基地、人力资源输出基地、休闲旅游度假基地,省会经济圈西向发展门户和陆路交通门户。巢湖五大基地两大门户省会经济圈的东翼城市,省会经济圈重化工基地、建材及新材料基地、农副产品加工供应基地、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劳务基地,省会经济圈东向发展门户和水上交通门户。第三节 发展规

10、模第十四条 总体发展规模(一) 经济规模 到2010年,省会经济圈国内生产总值预期3600亿(合肥2400亿、六安600亿、巢湖600亿),年均增长17%; 到2015年,省会经济圈国内生产总值预期7000亿,年均增长16%;占全省经济的比重由2006年的28.9%提高到40%;人均生产总值接近4万元,财政收入达到800亿元,在2005年的基础上翻两番。其中,合肥市的经济规模持续提高,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000亿元,占全省的比重由2006年的17.5%提高到26%左右。 到2020年,省会经济圈国内生产总值预期12000亿(合肥8000亿、六安2000亿、巢湖2000亿),年均增长15%。 (二

11、) 人口规模 2020年,总人口约为2010万人;2030年,总人口约为2190万人。2020,2030年省会经济圈人口发展规模预测(单位:万人)年限省会经济圈(万人)合肥六安巢湖市域总人口市域城镇人口中心城区人口市域总人口市域城镇人口中心城区人口市域总人口市域城镇人口中心城区人口2020年2010左右780左右655左右300-400730左右400左右60-80500左右325左右55-652030年2190左右900左右800左右500-550760左右520左右100-120530左右420左右80-90(三) 城镇化水平 2020年,城镇化水平65%-70%;2030年,城镇化水平7

12、5%-80%。2010,2020年省会经济圈城镇化水平预测(单位:%)年限省会经济圈城镇化水平(%)合肥市城镇化水平(%)六安市城镇化水平(%)巢湖市城镇化水平(%)2020年65%-70%80%-85%55%-60%65%-70%2030年75%-80%85%-90%65%-70%75%-80%(四) 用地规模 2010年,城镇建设用地总面积约为1000平方公里;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总面积约为1500平方公里。第三章 城镇化发展战略第十五条 城镇化发展战略 坚持走节约集约城镇化道路,在区域层面上优先发展城镇密集地区,推进城镇密集区的城镇化进程;在等级体系上,在提升中心城市的综合竞争力的基

13、础上,优先发展具有区位优势和较好发展条件的城镇。(1) 东接西连,拥湖临江,构建开放、网络的城镇空间格局 加强与江苏、河南、湖北三省的通道衔接,联动省会经济圈北部淮南、蚌埠,东部滁州,南部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等城市,构建开放的城镇体系空间格局,充分利用长三角的产业梯度转移和长江口岸资源,缩短省会经济圈通江达海的时空距离,加快省会经济圈城镇化进程。(2) 一心两翼,内优外拓,加快城镇密集区城镇化进程 推进合肥、巢湖、六安三市协调发展,实现优势互补。近期,进一步加强生产要素向城镇密集地区特别是环巢湖地区集聚,形成以环巢湖地区为重点,点轴结合、梯度推进、扇面拓展的发展格局;远期,依托发达的区域交

14、通网络“内优外拓”,在人口空间分布、产业空间协调、城镇空间布局、生态空间结构不断优化的基础上由内向外拓展,全方位加强与省内其他地区以及省外区域的合作,形成全省相对均衡、有序、开放的网络化发展格局。(3) 集约发展,统筹城乡,以区域中心城市作为战略重点 加快发展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引导产业和人口向中心城市集聚,加快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改善产业结构,创造更多地就业岗位,吸引人口集聚。通过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周边城镇,推进城镇化进程。(4) 优势倾斜,着力提升,优先打造具有区位和资源优势的城镇增长极 择优培育部分具有区位和资源优势、发展潜力较好的小城市和重点镇,在政策和资金上予以

15、适当倾斜,改善交通条件基础设施,完善社会服务设施,使其成为产业和人口聚集的中心,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第十六条 规模等级规划(1) 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2) 实施中心城市聚集战略,积极引导中心城市人口规模适度增长。(3) 实施重点城镇聚集战略,加快发展1万人以上的城镇,充分发挥小城镇优势,挖掘具有发展潜力的地区以及特色类型的城镇,提升其规模等级地位。(4) 构建12个农工贸综合发展的县域经济战略支撑点,培育新桥空港城和三河-杭埠-同大综合试验区、忠庙旅游服务区、二坝综合港口区

16、、叶集改革发展试验区、霍邱钢城等5个经济增长点。2020年省会经济圈城镇规模层级规划导向表(单位:万人)城镇级别城镇数目城镇人口城镇名称中心城市(500万人以上)1500万人左右合肥市“141”范围内500万人左右(包括肥东店埠镇、肥西上派镇、肥东双墩镇等人口) ,合肥市中心城区(300-400万)副中心城市(50万人以上)2120万人左右巢湖市中心城区(55-65万)、六安市中心城区(60-80万人)二级城镇(县域中心城市和省会经济圈重要增长极)(10-50万人)24490万人合肥(11个,190万人)上派镇(35)、店埠镇(35)、双墩镇(30)、水湖镇(20)、桃花镇(10)、撮镇(10

17、)、三河镇(10)、高刘镇(10)、桥头集(10)、下塘(10)、紫蓬(10)六安(7个,150万人)舒城县城(30)、寿春县城(30)、霍邱县城(25)、霍山县城(20)、叶集镇(20)、梅山镇(15)、石店+邵岗镇(10)巢湖(6个,150万人无为县城(40)、庐江县城(40)、和县县城(30)、含山县城(20)、二坝镇(10)、中庙镇(10)三级城镇(重点镇)59220万人合肥(20个,90万人)大圩镇、井岗镇、南岗镇、磨店镇、大兴镇、大杨镇、淝河镇、义城镇、烟墩镇、梁园镇、长临河、岗集镇、小庙镇、山南镇、丰乐镇、严店镇、官亭镇、吴山镇、庄墓镇、杨庙镇六安(25个,80万人)姚李镇、苏埠

18、镇、马店镇、毛坦厂镇、长集镇、南溪镇、正阳镇、周集镇、孟集镇、安丰镇、佛子岭镇、迎河镇、南港镇、燕子河镇、丁集镇、堰口镇、龙河镇、诸佛庵镇、与儿街镇、青山镇、杭埠镇、木厂镇、张店镇、晓天镇、三十铺镇巢湖(14个,50万人)柘皋镇、槐林镇、高沟镇、襄安镇、罗河镇、汤池镇、沈巷镇、乌江镇、黄麓镇、石头镇、泥河镇、姚沟镇、运漕镇、林头镇四级城镇(一般镇)138190万人合肥(10个,15万人)白龙、八斗、古城、元疃、牌坊、石塘、铭传、花岗、柿树岗、朱巷六安(77个,110万人)其余城镇巢湖(51个,65万人)昭关镇、清溪镇、栏杆集镇、苏湾镇、坝镇镇、烔炀镇、汤沟镇、仙踪镇、陡沟镇、白茆镇、石涧镇、仓

19、头镇、蜀山镇、开城镇、泉塘镇、泥汊镇、严桥镇、牛埠镇、洪巷镇、同大镇、金牛镇、郭河镇、白山镇、盛桥镇、乐桥镇、柯坦镇、白湖镇、万山镇、冶父山镇、夏阁镇、散兵镇、龙桥镇、矾山镇、郭河镇、香泉镇、仙踪镇、石杨镇、中焊镇、银屏镇、白桥镇、姥桥镇、赫店镇、功桥镇、善厚镇、铜闸镇、陶厂镇、高林镇、福渡镇、刘渡镇、红庙镇、乐桥镇合计2241380万人左右2020年省会经济圈城镇体系规模结构表城镇规模数量城镇名称500万人1合肥市(141范围),合肥市中心城区360万人50-100万人2六安市中心城区、巢湖市中心城区20-50万人14上派镇、店埠镇、双墩镇、水湖镇、桃花镇、舒城县城、寿春县城、霍邱县城、霍山

20、县城、叶集镇、无为县城、庐江县城、和县县城、含山县城10-20万人10撮镇、三河镇、高刘镇、桥头集、下塘镇、紫蓬镇、梅山镇、霍邱钢城(石店+邵岗镇)、二坝镇、中庙镇5-10万人24梁园镇、长临河、岗集镇、小庙镇、山南镇、大圩镇、井岗镇、南岗镇、磨店镇、大兴镇、大杨镇、淝河镇、义城镇、烟墩镇、姚李镇、苏埠镇、正阳镇、三十铺镇、柘皋镇、高沟镇、罗河镇、汤池镇、沈巷镇、乌江镇2-5万人50丰乐镇、严店镇、官亭镇、吴山镇、庄墓镇、杨庙镇、佛子岭镇、马店镇、迎河镇、孟集镇、张店镇、毛坦厂镇、众兴集镇、长集镇、新店镇、众兴镇、木厂镇、炎刘镇、三觉镇、南溪镇、户胡镇、周集镇、石店镇、岔路镇、安丰镇、桃溪镇、

21、独山镇、双河镇、堰口镇、龙河镇、诸佛庵镇、板桥镇、分路口镇、丁集镇、杭埠镇、晓天镇、舒茶镇、南港镇、燕子河镇、与儿街镇、青山镇、槐林镇、襄安镇、黄麓镇、石头镇、泥河镇、姚沟镇、运漕镇、林头镇、昭关镇2万人以下123其余城镇合计224第十七条 职能结构规划(1) 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速推进合肥、六安、巢湖三市的产业升级,强化合肥、六安、巢湖三市的职能分工与协作。(2) 加快优势和新兴产业发展,完善服务业的类型和提升服务业的等级。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和接续产业培育,推进新兴工业化进程,培育新兴工业集聚区。(3) 壮大综合型,培植特色型,增加专业镇,重视区位性。引导有条件的城镇向综合型发

22、展;积极增加专业型和特色型城镇,使每个地域单元形成综合型、专业型和特色型城镇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共同发展的局面。省会经济圈城镇职能类型结构表职能等级职能类型城镇名称数量中心城市综合型安徽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现代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区域性交通枢纽;区域旅游会展、商贸物流、金融信息中心。合肥市中心城区1副中心城市综合型六安市域的政治、经济、文教中心。六安市中心城区2巢湖市政治、文化中心;市域交通枢纽;市域经济中心;全市旅游服务的总基地。六安市域的政治、经济、文教中心。巢湖市中心城区市域次中心城市综合型合肥市店埠镇、上派镇、水湖镇、双墩镇24旅游

23、型三河镇交通型高刘镇工业型撮镇、桃花镇、桥头集、下塘镇综合型六安市舒城县城、寿春县城、霍邱县城、霍山县城、梅山镇商贸型叶集镇旅游型(寿春县城)、(梅山镇)工业型钢城(石店镇+邵岗乡)综合型巢湖市无为县城、庐江县城、和县县城、含山县城旅游型中庙镇工业型二坝镇重点镇综合型合肥市井岗镇、南岗镇、烟墩镇、磨店镇、大兴镇、淝河镇、小庙镇、梁园镇、山南镇、岗集镇、杨庙镇、官亭镇、丰乐镇、严店镇20六安市苏埠镇、马店镇、南溪镇巢湖市柘皋镇、襄安镇、泥河镇工业型合肥市(岗集镇)、(严店镇)、大杨镇13六安市落儿岭、但家庙、与儿街、周集巢湖市(二坝镇)、高沟镇、沈巷镇、乌江镇、罗河镇、姚沟镇、运漕镇、林头镇、石

24、头镇交通型合肥市(高刘镇)5六安市三十铺镇、姚李镇、杭埠镇、分路口镇巢湖市槐林镇旅游型合肥市大圩镇、义城镇、长临河、吴山镇、庄墓镇12六安市佛子岭镇、燕子河镇、毛坦厂镇、龙河镇、正阳镇巢湖市(中庙镇)、汤池镇、黄麓镇一般城镇综合型合肥市白龙、八斗、元疃、牌坊、石塘、花岗、柿树岗、朱巷139六安市其余城镇巢湖市烔炀镇、栏杆集镇、苏湾镇、坝镇镇、严桥镇、牛埠镇、襄安镇、汤沟镇、陡沟镇、白茆镇、石涧镇、蜀山镇、开城镇、泉塘镇、泥汊镇、郭河镇、同大镇、白山镇、盛桥镇、乐桥镇、柯坦镇、白湖镇、龙桥镇、矾山镇、白桥镇、姥桥镇、功桥镇、善厚镇、铜闸镇、陶厂镇旅游型合肥市古城镇、铭传镇8六安市漫水河镇、安丰塘

25、镇、响洪甸镇、天堂寨镇巢湖市昭关镇、香泉镇(注:括号内为城镇第二职能。)第四章 城镇空间布局体系规划第一节 城镇空间发展策略第十八条 城镇空间发展总体战略总体策略是“强化中心、构筑极点、区域联动、内优外拓”。(1) 强化中心打造城镇密集区,培育中心城市,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强化以东西发展轴皖江城镇发展轴、南北发展轴合徐高速公路合巢芜高速皖赣铁路组成的城镇发展轴为载体的安徽省中部地区区域聚集功能,打造安徽省中部地区“丰”字型城镇经济发展带。强化合肥市聚合高端服务职能的作用,推进合六巢中心城区一体化发展,重点培育合肥滨湖地区、环巢湖地区。(2) 构造支点提升门户,发展极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强化省会经

26、济圈主要节点枢纽城市;提升省会经济圈东西部门户地区,构筑开放的城镇空间格局。提升东部二坝镇功能,加强与沿江城镇群的经济通道联系,提升西部叶集镇功能,加强与武汉城镇群、中原城镇群的经济通道联系,形成省会经济群对外经济联系的支点;建设合肥新桥空港城、霍邱钢城、三河-杭埠同大增长极、忠庙镇旅游型城镇。(3) 区域联动保育东西、强联南北,构筑区域和谐空间体系保障东部巢湖治理、西部大别山保育战略的实施。保护东部区域生态核心的巢湖资源,推进泛巢湖旅游综合发展。保护西部区域生态核心的大别山资源,推进大别山生态保育工程。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控制区、开发行为限制区等空间规划调控手段,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

27、环境的“底线”。对于局部生态恶化地区,实施强制性的生态移民策略,规划建议向城镇集聚。对于生态人地矛盾较为缓和的地区,适度强化劳务就业需求导向,实现东部环巢湖地区、西部大别山地区的人口的适度外迁。积极推进华东第二通道建设。积极推进合淮阜高速公路建设、合安城际建设和六合宁城际建设。(4) 内优外拓紧凑开发、集约增长、提升区域综合承载力贯彻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强调区域基础设施共享,加强区域性交通通道建设,促进城市紧凑建设、精明增长,全方位加强与省会经济圈外区域的合作。第二节 城镇空间发展结构与总体布局规划第十九条 空间布局体系至2020年,省会经济圈形成“一区、五轴、两带、多组团

28、”的城镇空间布局结构体系。远景由点-轴模式向网络化模式发展。(1) “一区”:聚合省会经济圈区域发展的“心脏”“一区”指由合肥市中心城区、六安市中心城区、巢湖市中心城区以及环巢湖地区等组成的城镇密集区。(2) “五轴”:构筑省会经济圈区域发展的“骨架”“五轴”是指东西向合巢芜发展轴、合宁发展轴、合六发展轴三条,南北向合安发展轴、合淮发展轴两条。(3) “两带”:形成省会经济圈区域发展的“动力”“两带”是指沿江发展带和环巢湖发展带。(4) “多组团”:建设省会经济圈区域发展的“支点”“多组团”是指支撑省会经济圈经济发展的功能组团。一是以强化城镇组团联系、优化城镇空间布局、促进城镇功能提升、形成精

29、品城镇为目标,大力推进三河-杭埠-同大、长丰水湖、霍邱石店-邵岗、寿春正阳、梅山叶集姚李、含山、庐江、无为高沟-姚沟、庐江罗河-泥河等城镇组团建设;二是以支撑快速交通系统、加快城镇经济发展为目标,推动建设新桥机场、合肥高铁站、三市轻轨换乘站、合肥新港综合码头、巢湖港巢城港区、巢湖郑蒲港区、六安周集港区、六安临岗港区等交通枢纽性组团;三是以提升泛巢湖旅游知名度、增强旅游功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为目标,加强中庙、姥山、半汤、汤池、银屏山、天堂寨、石笋、皖西大裂谷、万佛湖等旅游组团建设。第二十条 中心等级体系至2020年,省会经济圈形成“一心、两翼、六极、多点”的中心等级体系。(1) “一心”:区域中

30、心城市(省会经济圈中心城市)“一心”是指合肥市“141”范围,包括合肥市中心城区、肥东店埠镇、肥西上派镇、肥东双墩镇等。(2) “两翼”:地区性中心城市(省会经济圈副中心城市)“两翼”是指六安市中心城区、巢湖市中心城区。(3) “多点”:地方性(县域)中心(省会经济圈市域次中心城市)“多点”包括店埠、撮镇、双墩、上派、水湖、舒城、寿春、霍邱、霍山、梅山、无为、庐江、和县、含山等14个县域性的城镇,建成地方的经济、文化、商贸中心和交通枢纽。(4) “六极”:省会经济圈重要增长极“六极”是指新桥空港城增长极(高刘)、三河-杭埠同大增长极、忠庙增长极、二坝增长极、叶集增长极、霍邱钢城(石店+邵岗)增

31、长极。第二十一条 旅游空间体系至2020年,省会经济圈形成“一圈、两地、两带、两轴”的旅游发展空间体系。(1) “一圈”指泛巢湖旅游圈;(2) “两地”指巢湖旅游地系统、大别山旅游地系统;(3) “两带”指沿江旅游带、沿淮旅游带;(4) “两轴”指六合巢旅游经济发展轴、淮合安旅游经济发展轴。第三节 城市空间发展指引第二十二条 合肥市城市空间发展指引保持中心城区紧凑发展格局,大力推进“141”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加快形成现代化滨湖大城市空间格局。加快推进滨湖新区建设,打造省会经济圈的中央商务区。联手巢湖共同开发和保护滨湖地区。继续强化中心城区与肥东城区、肥西城区、长丰双墩地区以及周边其他乡镇的联系

32、和分工协作,优化用地布局,加强基础设施的共享和衔接,引导城市各项功能向周边地区扩散和辐射。第二十三条 六安市城市空间发展指引城镇空间向南、向东拓展,拉近与合肥市的距离。积极利用区域交通优势带动城市建设发展。加快城南、三十铺等沿交通线的城镇和产业园区建设步伐,促进312国道沿线城镇密集带尽快形成。第二十四条 巢湖市城市空间发展指引按照滨湖山水城市的基本定位和“一腹两翼、拥湖发展”的发展思路,建成东、西、南各组团均衡发展的现代中等城市,积极跨越合巢芜高速公路向东向北发展,建设巢湖新城。加强滨湖组团建设,打造巢湖新的城市亮点,建成圈内知名的旅游度假中心。规划建设一批环湖人居、产业、生态、文化、旅游组

33、团,支撑和带动滨湖地区开发。第四节 城乡统筹发展第二十五条 分类型城乡统筹策略 深入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引领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依据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差异性特征,原则将本地域划分为以城市及近郊地区、重要工矿地区为主的相对发达地区,以县城、中心镇为主体的发展中地区和以广大农村、集镇为主体的欠发达地区的三类划分,并提出相应的统筹策略。(1) 相对发达地区城乡统筹策略 大力推进城乡功能融合的进程。推动城乡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制定城乡一体的空间发展规划,加快城乡交通基础设施、供水、供电、环境保护、防洪减灾等重要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建设,实现社会服务设施的城乡共享。 加快发展农村各项社会

34、事业。大力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村环境;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立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实现被征用土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和孤寡老人集中供养的全覆盖,不断提高社会救济水平。 全面开展城中村整治改造。按照城市统一规划,尊重村民生活习惯,打破行政村界线建设新社区;搞好城中村农民转移就业,实现“村改居”,处理好村级集体资产,改革集体经济管理体制,将城中村管理全面纳入城市的轨道。(2) 发展中地区城乡统筹策略 提高县城、中心镇吸纳本地农村劳动力的水平。制定县城、镇总体规划,促进新的工业项目和居民住宅向县城和中心镇集中,加大对开发活动空间布局和时序的引导,调控农村、城镇

35、的建设行为,防止低水平盲目建设现象蔓延。 大力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依托区位优势和现有生产基础,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大力提高农业科技转化能力;创新农业经营形式,积极培育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做足农业和农村内部的文章,同时在农业和农村外部寻求增收途径。进一步改善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环境,取消针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限制,形成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3) 欠发达地区城乡统筹策略 进一步夯实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经济基础。从资源特点和自身优势出发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发展资源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旅游经济。发展个体私营经济,

36、形成新的生产力。 大力整治空心村,加快建设中心村;对部分自然村进行萎缩性管理,限制在原村新批建房并就近安排到中心村建房。 发展教育事业,推动农村人口和劳动力转移。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贫困学生减免各类费用,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对农民进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增强农民就业创业能力;鼓励欠发达地区人口通过多种方式承包相对发达地区的土地。第二十六条 城乡统筹实施途径和推进模式(1) 先行试验区与重点推进相结合 有选择地进行先行试验示范。合肥“一小时经济圈”、六安“半小时经济圈”、巢湖“半小时经济圈”的范围内作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先行区,全面进行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先行试验,重

37、点围绕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农业探索突破。 (2) 按照“城乡一体化”和“城乡统筹”两种模式推进 “城乡一体化”模式实施城乡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基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户籍管理一体化。合肥“一小时经济圈”、六安“半小时经济圈”、巢湖“半小时经济圈”的范围内可先期全面推进试验示范。 “城乡统筹”模式对农业人口多,人均gdp水平低,二元结构突出,较长时期不具备向城乡一体化迈进的区县,可按照“城乡统筹”模式,有选择地、分领域、分阶段有序推进。大力推进生产力合理布局和区域协调发展;统筹新农村建设,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改善;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逐步提高农民社会保障水平。第五章 区域产业发展与空

38、间组织第一节 产业发展战略与策略第二十七条 产业发展战略(1) 产业升级战略 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制度创新为保证,以信息化带动新型工业化,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产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以全面实施安徽省“861”行动计划为契机,加速推进省会经济圈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2) 产业布局战略 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生产力布局,加快产业集聚,促进分工协作,发展产业配套,发展特色产业带和产业密集区,发挥集群经济优势。(3) 产业集群战略 以产业园区为依托,吸引大、中型企业集聚,形成产业有效集聚且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多类型产业集群。(4) 产业协调战略 依托城镇空间发展战略,将

39、省会经济圈作为一个整体单元参与全国和全球的合作与竞争,实现圈内产业综合布局,充分发挥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加强省会经济圈与外围地区合作,充分利用与长江三角洲在资源方面互补的优势,把握东部地区产业梯度西移的机遇,实施产业互补开发。第二十八条 产业发展策略(1) 促进工业集聚升级 优化工业空间布局。以国家级、省级开发区为重点,合理协调各类园区功能,明确各园区产业发展方向和招商引资重点,促进错位发展,积极鼓励圈内各开发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支持有条件的开发区跨区域设立“共建园”,逐步形成层次递进、产业互补、特色各具、协调发展的开发区布局新格局。在合巢芜、合六叶、合安铜经济密集带和巢湖临江工业带、滨湖综

40、合开发带,依托以重点镇、交通干道,布局建设一批优势产业基地和产业集聚区。 打造区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乘用车、家用电器、电子信息、食品、精细化工及其它消费类的高中端产品,加快发展工程机械、成套装备、检测检验设备、新能源、新环保、新型材料及其它投资类的高中端产品。努力将汽车及其零部件工业、机械装备制造工业、家用电器工业、化学及橡塑工业、食品工业培育为省会经济圈的优势支柱工业。优势支柱工业发展重点产业类型发展措施汽车及其零部件工业支持合肥江汽等龙头企业加快发展轿车、商务车、客车及底盘、运动型多功能车,积极开发节能环保和新型燃料汽车;鼓励六安、巢湖相关企业与整车厂加强协作配套,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配套产

41、业,提高整车本地配套率。家用电器工业大力发展大屏幕、多制式、画中画、高质量音质的各类彩色电视机,功能全、容量大、无霜、无污染的电冰箱,全自动、滚筒式、自动烘干洗衣机,具有模糊逻辑、电脑遥控等功能的绿色空调器,功能新、装饰化、组合化的各类小家电。机械装备制造工业加快发展输变电设备、挖掘机、叉车、大型液压机、大型潜水泵和石化成套设备等优势产品,开发城市垃圾焚烧发电、粉尘及污水处理等环保设备和数控机床等精密设备,支持发展船舶、航天航空等大型制造企业的配套装备产品。化学及橡塑工业基础化工,加快龙头企业的技术改造步伐,提高离子膜烧碱、氮铵、磷铵、硫酸、硫基复合肥等产品的生产能力。煤化工,扩大煤化工和电石

42、化工生产能力。精细化工,大力发展精细化学工业和医药工业。橡塑化工,大力发展子午胎、工程塑料、型材、管材、薄膜、车用橡塑制品等产品,鼓励发展塑料合金材料等新型功能产品。食品工业大力发展各类有机酸、氨基酸、淀粉糖以及各类功能食品、方便食品,积极开展粮油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开发利用。大力发展冷鲜肉、熟肉精制品、乳制品等畜牧加工业。推广应用水果保鲜技术和“汁化”技术,大力发展水果深加工制品等。建材产业推动水泥企业跨部门、跨地区重组联合,建成一批新型干法水泥项目,继续淘汰一批落后的小水泥企业。重点发展碳素超细粉、硬性石膏、金刚石等新材料。着力提高膨胀剂、速凝剂等混凝土添加剂的生产能力,加快发展空心砌砖、粉煤

43、灰砌块等新型墙体材料,逐步淘汰空心粘土砖等。冶金工业发挥庐江、霍邱德铁矿石资源优势和马钢合肥公司的生产优势,引进战略投资者,大力发展低品位矿、深井狂采选技术,提高选矿回收率,发展钢铁制品,提高附加值。 努力推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充分利用经济圈内科技资源优势,促进新材料、电子信息及软件、生物技术及新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加快高新技术产业从加工装配为主向自主研发制造延伸。积极参与创新型产业市场分工,有选择地发展导航产业、可再生能源产业、环保产业等。同时,大力应用现代高新技术,加快纺织服装、建材、冶金等传统优势产业升级改造步伐。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点产业类型发展措施电子信息及软件产业建设合肥国家级

44、软件产业基地。加快信息家电、软件和终端产品、汽车电子等产业基地建设,争取在数字化音视频、网络通信设备、集成电路等电子产品的发展上实现重点突破。积极开发动漫产业,打造“卡通制作多媒休线上游戏制作动漫改造”产业链。生物技术及新医药产业大力发展有机酸、氨基酸和酶制剂、新型发酵技术、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基因工程多肽药物、生物技术疫苗及诊断试剂等生物质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生物柴油燃料、乙醇、生物乙烯、聚乳酸等产业。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高性能、低成本金属材料,高性能高分子材料及新型催化剂,重量轻、强度高的特种纤维复合材料,陶瓷基、金属基、碳碳复合材料,以及纳米材料等。围绕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广节能型建筑材料

45、及其绿色制造技术。 加强产业分工合作。三市协作,以资本为纽带,坚持市场导向和互惠互利的原则下,支持六安、巢湖在钢铁、汽车、机械、化工、农产品深加工等领域加大同合肥资源联合开发及上下游产业间协作的力度。鼓励合肥不具竞争优势的产业向周边转移,引导技术开发、产品设计和营销功能则向中心城市集中。围绕产业链合作,充分发挥中心城市、骨干企业在构建产业链中的导向作用,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跨市、跨地区积极延伸产业链,重点在钢铁、汽车、机械、化工、农产品深加工等领域,加大合肥与六安、巢湖联合开发及上下游产业间协作的力度。(2)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加快发展都市型农业。依托中心城市经济、科技、信息和人才优势,优化整合区

46、域内农业资源,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特色精品农业、高科技设施农业、绿色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和以食品工业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加快促进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农业转变,建成与省会经济圈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相协调,具有明显特色的多功能都市型现代农业格局。 建设区域性优质农产品基地。依据区域自然地理、气候、生产传统以及市场需求潜力等,按照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生产经营要求,加快建设优质弱筋小麦、优质水稻、高档棉、高油“双低”油菜、优质茶叶、城郊蔬菜、安全猪禽肉、优质水产品、皖西中药材等优势农产品主产区,全面增强经济圈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共建现代农产品市场体系。在合肥周边地区以及六安、巢湖等地,建设一批交易规

47、范、功能强大的现代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保障农产品快捷进入城市市场。建立高效率的绿色通道,支持巢湖、六安的蔬菜、肉、禽、蛋和水产品等优质农副产品,直接进入合肥周谷堆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各大超市销售。建立农产品质量卫生安全追溯制度和认证认可制度,实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共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3) 联动发展服务业 构建商贸流通体系。进一步加强合肥市对圈内商贸流通的吸纳、辐射能力。优化经济圈商业布局和商业结构,以合肥滨湖区和老城区为双核,建设省会经济圈的中央商务区;在合肥、六安、巢湖市区建设一批现代化的市级商业中心、特色化的区级商业中心和功能化的居住区商业中心。按照“4园区、4中心、4平台”的物流发展模

48、式,完善圈内物流空间布局。依托合肥市交通枢纽优势,根据城市经济产业集群布局的特点和交通设施条件,建设服务于全省的铁路干线物流、水运航空物流、公路城际物流和空港物流四类物流园区,形成以工业供应链物流、商贸分拨配送物流、农产品集散物流和高科技产品特需物流四大功能为支撑的区域物流中心,搭建基础设施、信息网络、商贸物流、公共服务四大平台,并结合六安和巢湖的经济产业和基础设施的相对优势,设立建材、农产品和工业消费品等物流分中心。鼓励和支持圈内骨干商贸流通企业向城镇和广大农村拓展,重点支持大中型骨干商贸企业到周边县(市)、区开设连锁店,提高经济圈商品整体档次和水平,促进圈内城镇化进程。 大力发展现代商务服

49、务业。整合圈内商务服务业资源,拓展和规范律师、公证、法律援助、司法鉴定、经济仲裁等法律服务业,发展项目策划、财务顾问、并购重组、上市等投资与资产管理服务业,规范发展会计、审计、税务、资产评估、校准、检测、验货等经济鉴定类服务业,支持发展市场调查、工程咨询、管理咨询、资信服务、工业设计等咨询服务业。 培育壮大文化产业。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整合区域优势文化资源,创新文化产业机制,组建文化产业集团,努力将文化产业打造成省会经济圈的新兴支柱产业。以三市优势文化资源为依托,重点扶持现代传媒业、出版业、发行业、印刷业、演艺娱乐业等文化产业发展。充分挖掘圈内优势传统文化,应用现代文化产业的经营理念和手段

50、加以经营、包装,运用电子出版、数字影视、网络传输等现代技术加以改造,打造一批有特色的传统文化精品及其国内外知名品牌。适应新的需求,培育发展网络服务、电脑动漫、数字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鼓励广播电视和报纸发行业走集团化发展道路,通过改革管理体制,调整经营结构,鼓励社会资本经营文化产业,形成多业并举、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以合肥为中心,重点组建经济圈内报业集团、演艺集团、出版发行集团、印务集团、影视集团等一批大型文化企业集团。第二节 产业发展指引第二十九条 合肥市产业发展指引 重点发展汽车、装备制造、家用电器、化工及橡胶轮胎、新材料、电子信息及软件产业、生物技术及新医药、食品及农副产品加

51、工等八大产业。着力打造全国著名的汽车城、家电城及国内重要的服务外包产业、动漫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第三十条 六安市产业发展指引 重点发展钢铁、汽车零部件、纺织服装、食品饮料、电力、医药化工等工程,建立工业立市的支撑体系。第三十一条 巢湖市产业发展指引重点发展重化工业、建材及新材料、农副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做强乌江化工、含山铸造、高沟电线电缆、庐江磁性材料、富煌钢结构等产业集群,培育医药、生物质、电子信息等潜在优势产业。第三节 产业空间组织第三十二条 产业空间组织结构在省会经济圈内构筑“轴带、基地、集中区”三个层次的产业布局体系,形成省会经济圈“两带、三心、五轴、多区”的产业空间组织结构。(1

52、) 产业轴带以沿江工业带及环巢湖生态经济带构筑两条产业发展带,依托合巢芜、合六叶、合安城镇发展轴构筑三条省会经济圈产业发展主轴,同时,以合淮蚌、合宁城镇发展轴构筑两条省会经济圈产业发展辅轴,联系、辐射沿线地区,形成产业密集区。以交通廊道为依托,加强沿线城镇的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推进人口向城镇集聚、产业向园区集聚。(2) 产业基地依托省会经济圈的产业基础和资源条件,构建了三个产业综合产业中心,每个中心由若干个产业基地组成。最终形成以合肥市为核心的省会经济圈产业主中心,以六安、巢湖两市为主中心的省会经济圈产业辅中心,以县城和其他重要城镇为依托的城镇产业发展区。合肥综合产业中心由合肥高新技术产业

53、化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和现代制造业基地组成;巢湖综合产业中心由巢湖重化工产业基地、巢湖建材-新材料产业基地、巢湖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基地和巢湖旅游产业基地组成;六安综合产业中心由六安钢铁产业基地、六安加工制造产业基地、六安绿色食品产业基地和大别山旅游产业基地组成。(3) 产业集中区整合产业园区,调整优化产业定位,避免各产业园区形成低水平重复竞争的局面。重点对省会经济圈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进行改造、升级。对于发展条件较好的产业集中区,促进产业集聚发展。省会经济圈国家级、省级开发区一览表序号地区名称等级主导产业1合肥合肥高新技术开发区国家级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与新医药以及新材料等四大高新技术

54、产业集群。2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汽车配套、装备制造、家用电器、轻工产品、日用化工及橡胶轮胎、新材料。3合肥瑶海经济开发区省级装备、机械制造、电子、家用电器及配套件、印刷包装及家具、钢铁、纺织服装。4合肥蜀山经济开发区省级高新技术、电子信息及软件、电力装备、先进制造加工、日用化工、生物医药、现代服务。5合肥包河产业园区省级装备制造、新型建材、电力能源、机械加工、汽车配套、食品加工等产业。6合肥庐阳产业园省级电子产品、钢材加工、装备和印刷包装。7肥东经济开发区省级装备、新型建材、农副产品加工、家电、日用化工、新材料、服装纺织。8合肥科技示范基地省级电力设备制造、机械加工、电子、it软件、服装加工。9合肥循环经济园区省级化工、材料。10合肥桃花工业园省级汽车、化工、电工电器、制药、建筑安装。11长丰双凤经济开发区省级建材、橡塑制品加工、农副产品深加工、家电配套、服装业、机械制造。12六安安徽叶集经济开发区省级竹木加工、纺织、化工。13霍邱经济开发区省级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14六安经济开发区省级机械制造、轻工纺织、食品化工、物流、现代服务。15金寨经济开发区省级机械电子、生物医药、绿色食品。1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