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秋暝和意境鉴赏_第1页
山居秋暝和意境鉴赏_第2页
山居秋暝和意境鉴赏_第3页
山居秋暝和意境鉴赏_第4页
山居秋暝和意境鉴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王维(701761),字摩 诘,蒲 州(今山西永济)人。开元九年(721) 进士。累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晚年闲居蓝田辋川。诗与孟浩然齐名, 称 为“王孟”。前期写过一些边塞诗,但其作品最主要的是山水田园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苏轼曾赞:“味摩诘诗,诗 中有 画,画 中有诗。” 著 有王右丞集。诗人小传第1页/共35页 王维的思想和诗歌,一般四十岁左右为界,王维的思想和诗歌,一般四十岁左右为界,分前后两期。分前后两期。前期前期以以游侠、边塞诗游侠、边塞诗为主,为主,诗诗风豪迈、气势雄浑,表现了那个时代的英雄风豪迈、气势雄浑,表现了那个时代的英

2、雄气概和爱国热情。气概和爱国热情。在其后期,由于张九龄罢在其后期,由于张九龄罢相、李林甫上台等原因,对政治感到厌倦,相、李林甫上台等原因,对政治感到厌倦,开始过起了亦官亦隐、半官半隐的生活。他开始过起了亦官亦隐、半官半隐的生活。他后期的诗歌主要反映这一淡泊闲适生活的后期的诗歌主要反映这一淡泊闲适生活的山山水田园诗水田园诗。 王维是王维是盛唐诗人盛唐诗人的代表,为我国的代表,为我国山水诗山水诗的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天宝、开元二十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天宝、开元二十余年间,他是公认的文苑盟主。当时有余年间,他是公认的文苑盟主。当时有“朝朝廷左相笔,天下右丞诗廷左相笔,天下右丞诗”之誉。之誉

3、。第2页/共35页 王维是个多才多艺的诗人,不仅擅长王维是个多才多艺的诗人,不仅擅长音乐音乐、书法书法,还是著名的,还是著名的大画家大画家,是中国绘画史上,是中国绘画史上南宗的开山鼻祖,文人画的创始人。他将音南宗的开山鼻祖,文人画的创始人。他将音乐、绘画的义理与手法,融汇贯通与诗歌创乐、绘画的义理与手法,融汇贯通与诗歌创作中,以作中,以自然凝炼而富有特征性自然凝炼而富有特征性的语言,寥的语言,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幅色彩鲜明、立体感强寥几笔,便勾勒出一幅色彩鲜明、立体感强而又意境高远的自然风光图。而又意境高远的自然风光图。 王维晚年信奉佛禅,流露出消极避世的人王维晚年信奉佛禅,流露出消极避世的人

4、生观。不过他的佛禅修养,又使他的山水田生观。不过他的佛禅修养,又使他的山水田园诗中显出一种园诗中显出一种幽深清远、静谧空灵幽深清远、静谧空灵的境界,的境界,从而形成了他自己诗歌的独特风格从而形成了他自己诗歌的独特风格。被称为“诗佛”。第3页/共35页三、三、诵读诵读: :山居秋暝(山居秋暝(王维)王维) 空山空山/ /新雨新雨/ /后,天气后,天气/ /晚来晚来/ /秋秋。 明月明月/ /松间松间/ /照,清泉照,清泉/ /石上石上/ /流流。 竹喧竹喧/ /归归/ /浣女,莲动浣女,莲动/ /下下/ /渔渔舟舟。 随意随意/ /春芳春芳/ /歇,王孙歇,王孙/ /自自/ /可可留留。第4页/

5、共35页四、四、初步感知:初步感知:这是一幅以什么为题的画呢这是一幅以什么为题的画呢? ?诗题中诗题中“山居山居” 、“秋暝秋暝”分别是什么意分别是什么意思?思?“山居山居”:山中的居所。:山中的居所。“秋暝秋暝”:秋天的傍晚。:秋天的傍晚。本诗写秋天傍晚的山景秋天傍晚的山景。第5页/共35页抓住意象抓住意象空山新雨后,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孙自可留。 时间时间 、地点、天气、地点、天气( (背景背景) )景物景物: :月、松、泉、石月、松、

6、泉、石( (主体主体) )人物人物: :浣女归、渔舟下浣女归、渔舟下( (主体主体) )诗人愿望(抒情)诗人愿望(抒情)第6页/共35页七、深入鉴赏:七、深入鉴赏:1、“空山空山”如何理解?如何理解?2、诗人在诗中创造了什么样的、诗人在诗中创造了什么样的意境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和理想情怀和理想?联系当?联系当时的背景分析作者为什么有这样的情怀。时的背景分析作者为什么有这样的情怀。3、熟读颔联、颈联,分析诗人是如何、熟读颔联、颈联,分析诗人是如何表现表现“空空”“”“静静”之美?之美?第7页/共35页1 1、“空山空山”的理解的理解(诗中不是有浣女(诗中不是有浣女和渔舟吗,

7、诗人为什么还说是和渔舟吗,诗人为什么还说是“空山空山”呢?)呢?) 山中树木繁茂,山中树木繁茂,掩盖掩盖了人们活动的了人们活动的痕迹,又由于这里痕迹,又由于这里人迹罕至,人迹罕至,一般人自一般人自然不知山中有人来了。然不知山中有人来了。“空山空山”两字点出此处犹如两字点出此处犹如世外桃源世外桃源. .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山雨初霁,万物为之一新,又是初秋的傍晚,空气之清新,傍晚,空气之清新,景色之美妙,景色之美妙,可以可以想见。想见。第8页/共35页环境:环境:无人无人( (无达官贵人无达官贵人) ) 无声无声(无尘世喧嚣无尘世喧嚣)心境:心境:空明空明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8、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刘禹锡刘禹锡陋室铭陋室铭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陶渊明陶渊明归园田居归园田居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地自偏。 陶渊明陶渊明饮酒饮酒上1 1、“空山空山” 的理解(联系王维的生平)的理解(联系王维的生平)第9页/共35页作者在这首诗中创造了怎样的一作者在这首诗中创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种意境? 初秋的傍晚,初秋的傍晚,山山雨雨初霁,初霁,清清泉泉淙淙、翠淙淙、翠竹竹成林、成林、月月下青下青松松、水中碧、水中碧莲莲,是,是清幽明净清幽明净的的景象(山村的自然美),晚归景象(山村的自

9、然美),晚归的的浣女、浣女、顺流而下的顺流而下的渔舟,渔舟,是是淳朴、美好淳朴、美好的山居生活(村民的山居生活(村民的生活美)。的生活美)。第10页/共35页这种意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和理想?这种意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和理想?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对安静淳朴(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对污浊官场的厌恶。第11页/共35页意境:描绘了清幽明净、淳朴、美好 的山居生活图景。情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以及对官场的厌恶。缘由:王维出仕入仕,几经周折,对官场人情冷暖体味颇深,此时的作者宁愿远离污浊的官场,过安静淳朴的田园生活,因而产生对隐居田园的向往之情。小结:第12页/共35

10、页4、熟读颔联、颈联,分析、熟读颔联、颈联,分析诗人是如何表现诗人是如何表现“空空”“”“静静”之美?之美?第13页/共35页 诗人描绘的景物中,诗人描绘的景物中,静中有动,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结合,中有静,动静结合,构成动人的意境。构成动人的意境。 “明月松间照明月松间照”,是,是静景静景,是所见,是所见,写的是月光透过松枝洒遍大地;而写的是月光透过松枝洒遍大地;而“清泉石上流清泉石上流”,是,是动景,动景,是所闻。是所闻。动静结合,视听并用,动静结合,视听并用,融为一体,构融为一体,构成一幅清幽明净的风景画。成一幅清幽明净的风景画。 同时,诗人还用同时,诗人还用“竹喧竹喧”反衬山静,

11、反衬山静,是所闻;用是所闻;用“莲动莲动”衬托水幽,衬托水幽,是所见。是所见。视听交错,动静互衬视听交错,动静互衬,颇具艺术感染力。,颇具艺术感染力。第14页/共35页山中人山中人山中景山中景动静结合动静结合视听并用视听并用山山居居秋秋暝暝留第15页/共35页第16页/共35页 【考纲解读】分析诗歌的形象和意境 诗歌意象:是作者在诗中选取的融铸作者思想感情的人、事、景、物等诸要素。 诗歌形象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 诗歌意境诗歌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 (即意象即意象) )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它包括

12、景、情、境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分析诗歌意境,一要注意物象的特点,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分析诗歌意境,一要注意物象的特点,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抓住物与志的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契合点”。第17页/共35页(三)意境(三)意境 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第18页/共35页提问方式: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提问变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

13、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从从“情情”和和“景景”的角度对某首的角度对某首诗或词作一赏析。诗或词作一赏析。第19页/共35页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第20页/共35页 描绘诗歌展现的图景画面。抓住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形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

14、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营造氛围的作用意义。包括是什么和为什么两部分。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具体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第21页/共35页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第22页/共35页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

15、,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 步骤一 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 步骤二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步骤三第23页/共35页2007年陕西卷第12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望江南望江南 超然台作超然台作 苏轼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

16、城北。当时苏轼任密州地方官。 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2)请从“情”和“景”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第24页/共35页 步骤作者通过细风、斜柳,烟雨中春水和城中之花这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暮春时节江南烟雨图。江南暮春时节,春意仍在,细风吹动斜柳。从超然台上放眼望去,春水潺潺,满城之花虽未凋谢,但烟雨已隐约挡住城中人家。 步骤这是一幅。 步骤作者把他的细腻难以察觉的情感巧妙的融合在景物与动作的描写中,寓情于景,表现了淡淡却无法排遣的抑郁之情。第25页/共35页 ( 5.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江行江行 宋宋 严羽严羽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暝色蒹葭外

17、,苍茫旅眺情。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 离家今行宿,厌听棹歌声离家今行宿,厌听棹歌声注 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4分第26页/共35页参考答案: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雪“残”、雁“断”、月“新”、潮“生”的凄迷精致。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第27页/共35页注意问题:注意问题: 1 1)描绘诗中图景、形象,不能翻译)描绘诗中图景、形象,不能翻译诗句,要用自己语言再现。既要忠于原文诗句,要用自己语言再现。既要忠于原文又要适当创新。又要适当创新。 2 2)概括

18、意境气氛和形象的特点用语)概括意境气氛和形象的特点用语要全面准确。要全面准确。 3 3)分析思想感情要具体,要突出题)分析思想感情要具体,要突出题干中的干中的“怎么样怎么样”,而不是,而不是“是什么是什么”。 4 4) 分析纯写景诗时,就诗论诗,不分析纯写景诗时,就诗论诗,不必牵强附会地向作者境遇和时代背景上靠。必牵强附会地向作者境遇和时代背景上靠。第28页/共35页09全国I卷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次石湖书扇韵次石湖书扇韵 姜夔姜夔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

19、 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姜夔(1155-1221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一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第29页/共35页 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2)写了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第30页/共35页(09宁夏、海南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鹧鸪天鹧鸪天 代人赋代人赋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